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1-27 15:10
鄌郚总编

李聿文:大智慧结出幸福瓜

  李聿文:大智慧结出幸福瓜
  时值寒冬,农村田野上万籁俱寂,天空刮起凛冽寒风,但是在朱刘街道北庄村的温室大棚内,却是春意盎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瓜藤上挂着整齐健壮、皮薄肉厚、甜脆多汁的羊角蜜,长得旺旺的,工作人员正穿着单衣检查羊
  角蜜品质.……让你情不自禁地默念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第一批羊角蜜,在2月初左右上市,能卖到一斤17元。这个批次的羊角蜜会在10天后上市,价格同样维持在16元上,而且这个批次的订单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谈到羊角蜜的上市时间和上市价格,北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聿文充满自信。
  北庄村以种植瓜菜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于方圆地域。桂河得天独厚的优质水源,千百年冲积而成的良田沃土,天赐给这里种植瓜菜的有利条件。据记载,北庄早在清代就有种植西瓜的传统。昌乐西瓜在县内种植以“南鄌北都”为最早。民国《昌乐县续志》则言:“北乡所产,最多且佳,每岁运往青岛甚夥”。这里所述北乡云云,即言桂河流域的都昌、北庄、戴家等村肥美的土地和勤劳智慧的人民,培育出优质的瓜菜特产。北庄村瓜菜大棚以管理精良、品质优良而独树一帜,成为潍县、青岛等地的畅销货,此传统一直保留至今。著名的香甜可口、沁人心脾的甜瓜,清香脆甜的芹菜,经窖藏后,金黄脆嫩,香气浓郁,因此又叫“黄金芹”,更是当地瓜菜一绝。这些瓜菜早在清朝时期就已成进京贡品。据说当年翰林董思恭经刘墉之手带至京城,进了御膳房,上了皇家的餐桌。1977年,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农民成年地里来地里去,仅够年吃年穿,要使农民增收致富,除非得改变原来的种植模式,把种庄稼改成种菜,在李聿文的鼓动下,多次去外地考察,仔细分析地情村情,审时度势决定率先组织发展塑料温室大棚蔬菜。当时种大棚,就象安徽小岗村的土地承包一样,困难重重。面对新事物,种惯了粮食作物的村民不理解,李书记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给村里的老少爷们算经济账。用他的话说,做农民工作既要循循善诱,村干部还要率先带头。农民建大棚缺少技术、资金,村委决定免费提供建棚一切物料,帮助提供技术指导。经引导发动,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之时,全村建起大棚400亩。大棚建起来,当时无技术可循,李书记就到市农业局请教专家,随后到高密请来老师指导。当年“五一”节,新鲜黄瓜上市,鲜嫩的黄瓜一到潍坊就被抢购一空,每斤卖3元钱,一筐黄瓜卖到五六百元,一叠叠钞票装进了腰包,村民个个乐得喜笑颜开。俗语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昔日低洼地,今天变成了聚宝盆,北庄人创造了致富神话。第二年,塑料拱棚骤然兴起。北庄村与城关高家河、北流泉成为昌乐县最早发展温室塑料棚的村庄。种植温室大棚使北庄农民迅速致富,有的村民率先盖起了小洋楼。北庄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的小青年倍受邻村女青年的青睐。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追根溯源,现年5 8岁的李聿文,其先祖李和,原籍河南濮州小樊山,元代调官益都路千户,金末时徙居昌乐。今都昌村西北尚有“老爷坟”,乃其先祖李和之墓冢。都昌李氏家族,是金元时期昌乐望族之一。期间不但涌现出了二世海州沭阳县千户李青,三世袭职千户李祜、李贵,四世千户敕授忠显校尉管军总把李成,明代贡生授潍县训导李峻,拔贡生授即墨县教谕升济南府教授李嶔,清季庚戌科恩贡生候选教谕李中和,赐封承德郎吏部文选司主事李绥庭,肇庆知府翰林李华庭,扶沟县令李芳春,莱州郡庠廪生中式壬午科举人李芳园,更有民国时在外的昌乐第一位中共党员、“四五烈士”李华亭为其家族之佼佼代表。
  作为名门望族的后代,面庞黝黑,身材魁梧的李聿文,说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风趣幽默,在他身上既有乡村农民的朴实、又有现代创业者的睿智。在昌乐县朱刘街道北庄村,甚至在桂河流域、杏埠一带,只要一提起李聿文的名字,大伙们没有不竖起大拇指,都称赞他是好样的,不愧是依靠科技养牛发家、种菜致富的高手,而且又是致富不忘父老乡亲,热心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自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通过他自己的刻苦钻研学习,逐渐掌握了种菜技术。在种植大棚的同时,潜心学习,揣摩上级的土地政策,让农户明白土地流转是发展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他带头成立了当地第一个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他在街道党工委的帮助协调下,带领北庄村民,同心同德,共同致富,精准招商,引进了深圳岳洋科技有限公司与北庄球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共同合作,成立了李和?百姓菜园,顺利开启了电商农业的新时代。
  在一个大棚中,一名技术人员正在把每天记录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誊抄到专门的表格中。“其他村民也有种得好的,但都是凭自己的经验估摸,我们合作社强就强在重管理、抓规范,把流程标准化。”李书记介绍,通过科学种植、标准化管理,保证羊角蜜品质的稳定性。
  不仅有羊角蜜,还有圣女果、萝卜等瓜果蔬菜,这些瓜果蔬菜为北庄和岳洋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蔬果的丰收源于岳洋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起先进的无土栽培大棚,集温室自动监控调节系统、智能水肥一体机系统、椰糠介质栽培、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直播系统等先进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于一身,所有内部软件均为自己研发。同时李和?百姓菜园也将继续深化“互联网+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农作物种植、采摘、加工网上全程可监控、可追溯体系,打造净菜加工、仓储冷链、分拣包装等深加工农业物联网,同时,通过天猫生鲜平台、“网红直播+农业”等营销新模式壮大电商农业,扩大基地带动规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李聿文依靠种植大棚蔬菜致富后,还始终惦记着本村困难户,他自己拿钱为困难户购买大棚蔬菜栽培书籍,并帮助他们修建蔬菜大棚,在蔬菜生产季节,他在搞好自己大棚生产的同时,还积极抽空协助特困户搞好生产管理,帮助他们依靠发展大棚蔬菜产业脱贫致富。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北庄村成了昌乐县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文士是朱刘街道北庄村人,由于家庭遭遇变故,六十三岁的他只能依靠种植大棚来维持基本生活。“棚的条件不行,帘子是草帘子不保温,长的东西也不好。”李文士说,“而且年龄大了上帘子,推粪都雇人重活我干不了,抛出成本去剩下的很稀松了。”由于收入较低,无法承担盖新房的费用,至今李文士仍然住在大棚边上的简易房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街道和李聿文进行了沟通,依托球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对他进行了产业帮扶。
  “现在租给合作社,一年给我一万多块钱,我自己在合作社里干点活,干点力所能及的活,一年下来收入比我以前自己种着好多了。”李文士说。
  作为传统的种植大村,北庄村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但大棚种植对身体和年龄方面要求较高,而该村的贫困户大部分都是年龄较大或者身体有残疾,因此,像李文士一样,他把所有贫困户都纳入到合作社中,由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他们脱贫。
  “合作社的社员大棚统一核资,核资加入合作社,对于弱残的身体差点上了年纪的,他可以依靠合作社来打工,能干轻快的干轻快的,能干重的干重的,以工资来确定。”李聿文说,“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方面通过扶持发展产业来增收脱贫,比如我们依托北庄瓜菜种植基地,帮助贫困户申请富民农户带来发展种植业。”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