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2-25 10:03
鄌郚总编

条编传承数百年:杈王村

  条编传承数百年:杈王村
  文:李静

  张黄镇杈王村,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位于鱼台县政府西10公里处,西傍白马河,北靠237国道和在建的枣菏跨湖高速。交通便利,土质肥沃,现有人口1100人,有王、董、孙、梁、刘、化、苏七个姓氏,其中王姓最多。有耕地1626亩,自1964年稻改以来,实行稻麦连作,另有条编和稻草绳加工为副业,还有较大规模的毛木耳种植。
  杈王村,是鱼台县为数不多的以物产命名的村庄,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仁人志士与能工巧匠辈出,他们在杈王村近三百年的的历史上,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赞歌。
  一、条编传承数百年
  据《鱼台县地名志》载: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王氏由济南长清县迁此立村,因该村生产杈子,取名为杈子王村,后简化为杈王村。杈王村人不只会制作杈子,还精通条编,至于他们这种传统手艺起于何时,已无从追溯。但可以确定的是,王氏先祖在长清县时就靠这手艺营生。当年王氏夫妻挑着担子,担子两头各拴一个大条筐,一头是儿女,一头是家当,一路奔波,辗转来到鱼台立村。照此推算,杈王村王氏的条编历史差不多有三百年了。
  在这近三百年里,杈王村几乎人人都从事条编,他们的条编手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只会编各种款式、不同型号的筐、篮、篓、囤、笆片、烘篮、牛笼嘴、粪箕子、鸡笼子等一切使用家什,还会编工艺品、家具,看到汽车能编汽车,看到鸟兽能编鸟兽,几乎是无所不能,出神入化。
  当年杈王村的田地里,种植的大多是耐旱又耐涝的白蜡条(杆)。这种树长到一至二年,叫白蜡条,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柔软、耐磨,是条编的上好原料,长到三至四年,叫白蜡杆,纹理通直,光滑柔韧,坚而不硬,柔而不折,是制作武僧棍、太极枪、铁锤把、铁锨把的最佳选材。杈王村人制作最多的是挑秸秆用的杈子,一根白蜡条留两个、三个或四个叉子,长成白蜡杆,砍伐了,再用火勒成型,就成了庄稼人家家必备、轻便顺手的杈子。因着有这些手艺,杈王村的村民在大灾之年受的穷苦也相对少些。坊间流传“草帽一盖,好几十块,方圆一丈,自行车一辆”,就是说的白蜡条(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杈王大队成立了条编厂,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条编业空前繁荣。1972年,大队里购进了一台25码拖拉机,据说,那是全县的第一台拖拉机。及至改革开放,杈王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自己村里种植的白蜡条已不能满足加工需求,于是,一车一车的白蜡条从外地运进村子。那时候庄户人家,谁不希望自家的闺女嫁入杈王村呢!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普及,条编使用家什和杈子的市场越来越小,甚至木杈子已完全被铁杈子所取代。但杈王村人没有丢掉祖传的手艺,现在村里仍有几十人在从事工艺品条编,粪箕子等使用家什,也可现定现编,而且依然是精工细做,毫不马虎。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将世代传承下去。
  二、“四杆枪”威震八方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抗战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各个村的农会相继成立起来了,这其中杈王村农会开展得最为有声有色,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杈王村的农会发展到了三、四十人,都是穷苦百姓。王好刚、王好顺、王好胜、王好启四兄弟是农会的骨干成员,他们个个枪法精准,弹无虚发,是有名的“四杆枪”,令日本人闻风丧胆。他们为农民争取减租减息,与顽固地主作斗争,积极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勇有谋,不畏生死。(此段由当年的农会会员、现年93岁的王好善讲述)
  1947年,中共县委书记梁步庭常驻杈王村。当时湖西地区敌强我弱,11月,中共鱼台县委按照地委指示,根据冀中人民坚持地道战的经验,首先在杈王村及附近九个村建设“地道村”,全村基本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地上地下、攻防结合的作战体系。农会,又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说前些年村民建房挖地基时,还挖出了当年的地道呢。后王好胜(1924——1946)和王玉亮(1914——1946)在解放河南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三、战斗英雄留青史
  杈王村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历次战争中,前仆后继,涌现出许多的英勇将士。
  梁如贵(1913——1984),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无数次战役,屡建奇功,见过他军功章的村里人都说,他的军功章和获奖证书能摆满一张方桌。现仅存十二枚军功章,由他的孙女保存。梁如贵退伍后任广西省南丹县手工业局局长,后落叶归根,回到杈王村养老。于1984年因冠心病去世。
  ?
  梁如贵
  王继福,现年76岁,1965年参军,南京军区高炮二师四团汽车兵,参加了1966年抗美援越的战斗,为躲避敌机的轰炸,关闭车灯,在黑暗中行驶一整夜,跨过平详友谊关,凌晨占领阵地,部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当年的王继福
  王继光,现年76岁,也参加了1966年的抗美援越战争,南京军区高炮二师五团炮兵,至今半边脸都是黑的,是当年被炮火炙烤留下的痕迹。
  王继光和战友们的合影
  王广合,1965年生人,参加过1985年的对越防御战,侦察兵,作战英勇,多次深入敌区腹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侦察敌军事目标的位置,捕捉敌方俘虏,为我火炮及空中打击提供详实的地理坐标和破坏情况。对战役发起前敌军动态的侦察,为我军火炮进行目标指示。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
  王广合
  王传会,参加过1985年的对越防御战,炮兵,立三等功一次。
  王学宝,步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四、稻改精神代代传
  1964年,鱼台当时是“十年九不收、年年有水灾”。春天旱、秋天涝,小麦每亩收不到一百斤,平均每人分几十斤小麦,吃饭要靠国家供应一部分。一到秋后,青壮年劳动力就到外面去要饭,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
  鱼台的稻改从1964年12月作出决策,到1965年5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历时不到150天。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共计建成排灌站46座,开挖灌渠7296条,总长2753公里,搬运的土石方计1500多万方。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设了成体系的排灌系统。1965年,全县种植水稻35万亩,获得大丰收,总产达到1.16亿吨。鱼台县也由吃粮靠统销、连年逃荒要饭的贫穷县变成了余粮县。
  王继功,现年76岁,是这场稻改运动的亲历者。他当时是王鲁公社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之一,他们不分昼夜,奔波于全公社的多个排灌站,负责排灌站机器的安装、调试、维修。三九隆冬,赤脚赤膊跳到零下十几度的河水中,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上来冻得不能走路,双手肿得像气蛤蟆。1973年,他和武台公社(1966年7月,王鲁公社分成王鲁、武台两个公社,杈王村属武台公社)另一位青年参加了市里为期两个月的驾驶员培训,成为鱼台县第一批拿到驾驶证的拖拉机司机。此后,县里、公社里每次从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购进拖拉机,都需他去接应。他在排灌站兢兢业业工作近四十年,直至退休。他当年的那种稻改精神,在他的儿子王向阳、孙子王振男这里又得到了传承。
  王向阳,六零后,三十年前就尝试毛木耳的种植,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一批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食用菌种植项目,1992年大胆创建墙式立体种植模式,使土地利用率提高10倍以上,2005年自行创建食用菌自动喷灌法,2006年自主创立了栽培袋提前打眼技术,把栽培袋的培养成功率提高到99%以上。多项新技术的利用使鲜木耳亩产在2006年一举突破40吨。在全国首创亩单产产值13万元纯收入6万元。省农业厅,省食用菌协会多次派专家来公司指导,并在全省推广。历尽艰辛,终大获成功,遂带动大量村民加入毛木耳种植的队伍。后成立鱼台县振南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木耳菌种的研发、销售、推广、服务。多次获省、市、县殊荣。
  王振男,九零后,致力乡村,刻苦钻研,成立山东天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木耳深加工,生产木耳面条、蘑菇面条、木耳酱等。多次获省、市、县殊荣,鱼台县第十四届当代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齐鲁先锋”并当选为省级劳动模范。爷俩的公司,带动几百人就业,他们成了鱼台县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们爷仨的事迹,恰是鱼台稻改精神代代传承的最好诠释。
  今天的杈王村,街道整洁,绿树成行,文化广场内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农家书屋的图书也是应有尽有,在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努力下,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村民们在传承条编手艺的同时,又大力发展毛木耳种植产业。杈王村,已成为鱼台县较大的毛木耳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民近千人就业。“金耳朵”,成为杈王村的一张金名片。
  村后,即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的枣菏跨湖高速,更是为杈王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往无前,未来可期。
  讲述人合影
  讲述人:
  王继福,现年76岁、 王继如,现年88岁、王继功,现年75岁、王好善,现年93岁、王先芝,现年57岁、王先亭,现年67岁、王向阳,现年52岁。
  参阅文献:《鱼台县地名志》、《鱼台县民政志》、《中共鱼台地方史》。
  配图提供:王向阳
  ——2018年12月16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