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2-01 18:51
鄌郚总编

李玉成丨李家庄那些事

  李家庄那些事
  原创 李玉成
  近日,读了《李家庄家谱》总共六册,其中第一册在文革期间被东石山的人借去至今未还,所以有些宝资料遗失。很多李家庄建村之始的重要材料缺失,非常遗憾,在此也呼吁李家庄的家人能通过私人关系打听,寻找这本家谱。不求要回,只求手机牌照即可。
  从家谱中记载的祖宗,也就是第一世祖叫李士祯,是元朝末年的一位上将军,字士公。还有三个弟弟,分别为是士禄、士祥、士禧。士公的原籍是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树坡,在辛山的南坡,是大唐天宝元年分至平阳的。元顺帝二年(即1334年),辽东告变,士公统兵三十余万镇守,后来与常遇春将军决战,兵败。
  顺帝驾崩那年是1370年,士公率领残余部队到了临朐柳山,招兵买马以图恢复旧业,然而大明天下已定,士公顺应天意,弃印就农,兵各自散。定居安丘县李家沟,其他三个兄弟也分居四方,俱隐姓埋名。
  士公隐居峰山李家沟,生了一个儿子叫伯良,还有一个女儿。李伯良生了七个儿子,士公的这个女儿一生未嫁,帮哥哥照顾七个侄子。士公这一家虽然落难于民间一个贫穷的小山旮旯里,但是身上的优秀,无形中影响到孩子。将军遗风注定了子孙后代的不平凡:明朝时期共考中十四名进士,30多名举人,成为安丘当地有名的簪缨世家。
  安丘峰山李和昌乐阎氏家族同为明清时期名门望族。
  八世祖李遇春和大哥家侄子李相竹从安丘南郚村迁居于李氏庄子地,就是现在的李家庄。明朝初年由于战争和瘟疫,山东一带地广人稀,李氏家族在留山、大安山和汶河一带置办了非常多的土地,雇人耕种,叫“庄子地”,所以在以前东李家庄村叫做“李家庄子”村。
  安丘峰山李氏家族,分七门。大门股李思达,家风为“读书入仕,科举兴家”所以这一支出了很多达官贵人。我们李家庄是从南郚迁来的。南郚呢,又是峰山李氏李思明五门股的后人。家风为“忠厚传家抓经济”,所以后来出了一大批地主、财主、乡绅。七门股李思聪的家风为“人丁兴旺就是硬道理”,所以这七支股最数七门股人多。大门权、五门钱、七门人。
  李遇春生了五个儿子,李相竹也生了五个儿子。
  建村之时选择了最好的风水宝地:西边是龙山(西岭)和北岭冲出的一条大沟;北面也是龙山(西岭)冲出的一条大沟;南面是汶河地泉,自“老汉子湾”发源的,一条常年水流不息的小溪;东面是从张仙岭冲下的一条“马虎沟”,所以选择的这个村子四面低,中间高,且土质相当肥沃,总体讲是南面汶河,背靠山岭。后来李家庄的人又利用这个地形优势,在原先的沟上,又深挖了一条水沟,把挖出来的土筑成了围子墙。围子墙有四个大门,分别为南大门、西大门、后大门、东大门。围子墙上有女墙,起防御作用。村里有自卫团,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黑夜在围子墙上站岗放哨,防止坏人入侵,他们所用武器是大刀、土炮、老母猪炮。围子墙的八个方位,设有八处炮台,炮台上的防御武器有两种:一中是老母猪炮,一种是抬杆子大炮。炮上铸有“咸丰十一年”字样。
  到了民国20年(即1932年),全村人口共计482人,当时是由贵和堂的李星榆任庄长,全村土地面积为20余顷,包括平原、小庄(南部)、娄子、徐家庄等庄子地。到了1956年,全村土地面积为2100亩(约6顷地),人口860人。2003年宣村421户1546人,耕地1860亩。
  透过家谱,我们可以看出,李家庄这个名门之后,不但拥有“忠厚传家抓经济”的家风,还受祖上影响,比较崇文尤其尚武,但比起峰山大家族,功名就逊色很多了。现将有记载的有功名者记录如下:
  1、  李建德:字立夫,号锦溪。廪贡生,同治丁卯南捻至,被害。
  注:秀才有四个级别:(1)附生(2)增生(3)廪生(4)贡生。廪生是成绩最好的生员,每年全县只有20个名额,公家发给粮食。贡生是在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秀才,经过专门考试,可直接考取县级干部。
  同治丁卯:1867年。
  捻:捻军。
  字、号: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名字是父母和自己叫的,字是给人家叫的。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字和号表现的不仅仅是尊敬,也是影响力,社会地位的体现。
  2、  李煌:李建德侧室生,长子。世袭云骑尉。
  注:云骑尉,正五品。世袭云骑尉:是帝王赏赐封号,五品干部,无实职。
  3、李星海:字荣源,太学生。
  注:太学生:在国子监读书的秀才。相当于985、211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乡试考举人,也可以直接以国子监生身份入仕做县级干部。
  4、李继阳:字紫亭,一字开三,号晓峰。修职佐郎。
  注:修职佐郎:正八品文官。
  5、李瀛海:字仙舫,号星源。庠生。
  注: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秀才。
  6、李观海:字望帆。廪贡生。补授莱芜训导。
  注:廪生,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训导:教训开导;教育学名词。训导与训育涵义大致相同简介训导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职能训导职能通常为辅佐地方知府。
  7、李天泰:从九品。
  注:清朝以下都是从九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8、李明若:太学生。
  注:国子监号称国家最高学府,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
  9、李灼若:从九品。
  10、李宗海:字仙九,庠生。
  11、李表海:字凤亭,太学生。
  12、李其莲:字西溪,邑增生。
  13、李殿臣:字晋阶,太学生。
  14、李惟饫:字怡齐。庠生。议叙卫,营千总。
  注: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以千总,把总统领之,称“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又漕运总督辖下各卫和守御所分设千总,统率漕运军队,领运漕粮,称为卫千总、守御所千总。京师内九门,外七门,每门设千总把守,称为门千总。
  15、李其恭:太学生。
  16、李其芳:字阴堂。太学生。
  17、李星官:字次垣。议叙卫,营千总。
  18、李陛臣:文言次子,字枫阶,太学生,乡饮大宾。
  注:乡饮大宾:“乡饮宾”为家乡德高望众者。大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
  19、李星浦:字湘楼,太学生,候补县丞。民国初年,四乡绅董举保为:大安山山长。县长章公,举为:平原社社长。民国五年土匪蜂起,散粟筑堡,四方赖以获安。有雀角之争不惮劳瘁力,为调处必以平息为是,乡里感德。民国九年十月初八日,值寿诞之辰文其额曰:齿德兼优良有以也,今七十五岁。
  注:候补县丞:正八品。
  民国初年:1912年。
  20、李星汉:字少泉,太学生。
  21、李星榆:字辉白,从九品。
  22、李光嵱:字瑞卿。太学生。
  23、李光峨:字奉璋。乡饮耆(qi)賔。
  注:〖乡饮耆宾〗清制,每岁由各州县遴访年高有声望的士绅,一人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详报督抚,举行乡饮酒礼。所举宾介姓名籍贯,造册报部,称为乡饮耆宾。倘乡饮后,间有过犯,则详报祥褫革,咨部除名,并将原举之官议处。
  24、李光耀:以军功恩赏“六品顶戴”
  25、李东魁:字占梅,号成蹊,武庠生。
  注:武庠生:武秀才,作为将军的未来人选。
  26、李连甲:字捷三。武庠生。
  27、李殿魁:字廷梅,庚申恩科武举第二十名,候推守府。
  注:庚申:1860年。候推守府:正五品武官。
  28、李贯甲:字廷元。戊寅恩科武举第四十五名,候推守府。
  注:戊寅:1878年。
  29、李升元:武庠生。
  30、李钟岳:字景甫。邑庠生。
  31、李璋:字玉章,邑庠生。
  32、李瑗:字润玉,太学生。
  33、李玳:武庠生。
  34、李文辉:字石卿,宾儒。
  注:宾儒:德高望众的读书人。
  35、李培恩:字锡三,由宪(宪)兵学堂,入军官讲习所,毕业任陕西汉中府第二混成旅连长。
  36、李淑桐:字凤枝。庠生。
  37、李灼三:字康侯,邑庠生。
  38、李锡三:字蕃亭,太学生。
  39、李公佐:字廷臣,候选经历。
  注:经历:负责公文来往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办公室主任。如果是府的经历就是正八品。
  40、李景元:字长善,乡饮耆宾。
  41、李骢(cong):字效桓,乡饮耆宾。
  42、李骏:字天极,乡饮耆宾。
  43、李骍(xing):字刚亭,从九品。
  44、李肇图:字启文,郡庠生。
  45、李德龙:字云汉,太学生。
  46、李儒锦:字云章。太学生。
  47、李振纲:太学生。
  48、李儒钦:字冠书。一字仰齐,太学生。
  49、李峄宗:字桐岩,号东桥,恩加六品职衔,赏戴蓝翎。
  在《李家庄家谱》第五册,还有一位奇人,名曰:李万夕,出家青牛观,后住持浮山。
  浮山又名浮烟山。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二十里之符山。《魏书?地形志》 北海郡平寿县:“有浮山。” 即此。
  现在村人上了年纪的,都记得在老学校前有一块牌楼,这块牌楼是李星枢娶了朱氏后,早亡了。朱氏不改嫁,孝敬公婆,受到政府钦褒。明清时期特别重视节孝,家族中出了节妇孝子是全家族的光荣,盖牌楼是对其最大的褒奖。由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或由官府为其造石坊以彰显名声气节。我们村受到皇家钦褒的有以下几位:
  1、  李智海:早亡,老婆赵氏苦节,钦褒节孝。
  注: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
  钦褒节孝:你的节操和孝道受到皇帝赞扬。
  2、  李星枢:早亡,妻朱氏苦节,钦褒节孝。
  3、  李谋全:旌表节孝
  4、  李骞(qian):字寿山,娶张氏,钦褒节孝。
  5、  李槐:字兆祥。刘氏苦节奉旨义坊旌表崇祀节孝祠。
  6、  李作楷:字汝式,刘氏苦节,奉旨旌表。
  7、  李梓:字元音。娶秦氏有孝行吴县尊旌其门曰“诚孝格天”。
  李家庄自八世祖、九世祖在此定居以后,随着人丁不断增加,村域不断扩大,很多人到庄子地或到外地购地建村居住,然后繁衍生息,不长时间便又成了一个大村。在家谱里有记载的,有以下村庄是从李家庄迁居的,欢迎这些村的李姓,到李家庄寻根问祖。
  1、  李俶溏:娶刘氏、任氏生庆德、善德、进德,适山西襄原县南关。
  2、  李景:娶刘氏生安成、安加,由杏山子沟迁居范家沟。
  3、  李有宝:娶王氏,生从鹤、从鸿,出居山李家庄
  4、  李正修:出居陕西西安府临洞县李家庄新村。
  5、  李奉先:由冷家山迁居莒州寨里河庄。
  6、  李全友:由寨里河迁居宋家桥。
  7、  李元运:适陕西鄜(fu)州
  8、  李连甲:光绪年间出居山西翼城北官庄。
  9、  李卜年:兄弟三人皆谪关东。
  10、李中景:出居陕西秦家埠。
  11、李鸿锡:出居陕西鄜州东村。
  12、李修田:适陕西鄜州。
  13、李惠然:出居山西香元县土地庙。
  14、李花山:出居高密韩家庄。
  15、李恕:出居昌邑南诸福庄。
  16、李锡恩:迁关东。
  17、李廼鸿:迁关东。
  18、李家仲:适关东大连。
  19、李元三:适关东大连。
  20、李公爵:迁(同迁)居范家庄子。
  21、李俱:迁居温泉庄。
  22、李明月:迁居温泉庄。
  23、李都:迁居温泉。
  24、李榛:迁居温泉。
  25、李儒正:析居徐家庄。
  26、李吉增:出居木梁台西官庄。
  27、李汉:出居黑峪子庄。
  28、李芳:出居冷家山。
  29、李芳峄(yi):出居簸萁掌庄。
  30、李文行:娶刘氏生弼,出居西石山子村。
  31、李文望:娶秦氏,生富有。出居西石山子村。
  32、李公逊:字仲谦,出居李家台庄。
  (以上资料均为2-6册的,由于1册遗失,缺失了很多内容。这是第一稿,欢迎李姓家人多提供资料,以完善不足,也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