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7-16 20:51
鄌郚总编

王效民丨九顶莲花山与药王庙

  九顶莲花山与药王庙
  在昌乐县城以南五十里的古镇北展村西,有一片绵延数里的山群,此山群共有九个山头,站在每一个山顶望去,都宛如形态各异的莲花,因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把这座山叫做九顶莲花山了。
  传说,当年后羿射日,九个太阳被射下来之后,后羿身边有一名犬曰“逐日犬”便朝落下的太阳追去,此犬体态魁伟,凶猛无比,九个太阳由于身受箭伤摔到地上,早已伤痕累累,忽听犬吠,又见巨犬将至,想必逃不掉,无奈之下摇身各变一山,这一变命是保住了,可再也不能恢复原形了。后羿见此情景将九个太阳训斥一番,并叫他们从此之后只做善事,不许再为害老百姓,便领犬而去。自此,九个太阳感激后羿不杀之恩,便将功补过,自此守在这里阻瘟挡疫,蓄水拦风,世世代代保一方平安。
  此山春有芳菲,夏有繁花,秋有硕果,冬有白雪。它东靠大沂,西望青龙,北依潴水,南邻白浪,优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九顶莲花山是一座难得的风水宝地。
  九顶莲花山属于沉积岩山体,据专家考证,此山大约形成于1800万年以前,沉积山体在昌乐县境内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特殊的成因造就了它与周围其他山体 不同的风貌。“九顶三泉十八道沟”是对九顶莲花山特征的基本概括。
  九顶莲花山是一座多泉的山,山中能叫出名字的泉就有十几眼。其中,最有名的三泉分别叫“三角泉”、“蛤蟆泉”、“国泉子”。三眼名泉在 山中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三个小山头的下部。处在最北边的是三角泉,由于泉形三角状,三股泉水分别从三角形的三条边缝中流出,由此而得名。三角泉又叫仙人泉,这是因为其泉正处在莲花山仙人沟的最上端。 三角泉传说一年中总有几天出仙水,喝后百病不生,那是因为药王爷在泉水中下了丹药,也有个传说,新婚媳妇在单月单日的早上来取第一桶水喝了可生男娃,在双月双日的晚上来取水喝能生女娃等等。
  “蛤蟆泉”位于三个名泉的最西边,泉水流向由东向西,汩汩的泉水日夜不停地从形如蛙腹的穹隆中流出,形成一条清清的小溪,斗折蛇行流出沟外。此泉为何叫蛤蟆泉历来说法不一,但似乎都与蛤蟆有关。一说此泉先前有一只三条腿的巨型蛤蟆常年守在这里,蛇蝎毒虫不敢靠近,当人们来取水时它就悄悄躲开,它恪尽职守地守护着这泉水,蛤蟆泉由此得名。也有说此泉深处有只千年的蛤蟆,四季不眠守护着泉子,即使在寒冬腊月来泉边取水,也能听到蛤蟆的叫声。人们虽然没见过三条腿的蛤蟆守在泉边,也未曾在冬天听到蛤蟆的叫声,但在泉中取水时,由于泉水撞击泉壁,确实能发出呱呱的蛤蟆叫声,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把此泉叫做蛤蟆泉吧。
  另一名泉“国泉子”在九顶莲花山的东坡,流向东北,此泉是三个名泉中水流最旺的一个,也是在冬天水温最高的一个,可能是它处在阳坡,白天积蓄的太阳能量多的缘故。冬天,尤其是雪后的“国泉子”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远远望去雾腾腾的,一股热气罩在泉水上方,给人以暖暖的感觉。“国泉子”名字的由来,传说当年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曾饮用此泉水,喝后直呼好,  由于是皇帝饮用过的泉子,理所当然被封为“国泉子”了。国泉子泉眼很大,出水极快。大集体队里秧地瓜时,十几担水桶 都能供上。
  九顶莲花山不但有名声在外的好泉,更有景象万千的纵横的沟壑,最着名的当属“十八道沟”了。“十八道沟”有十八个故事,十八道沟有十八道风景。在这十八道沟中,“老牛槽沟”、“金銮殿沟”、“龙王庙沟”三道沟最引人入胜。
  老牛槽沟位于十八道沟的最北边,是十八道沟最长的一道, 假如你是从西边进得沟来,但见西边峭石嶙峋,七回八转来到沟的最东端,但见一宽阔处,形如牛槽,足有二亩地有余,从窄窄的深沟中走过,突然觉得有种宽松的感觉,置于其中使你有种远离喧嚣,脱离凡尘的奇妙心理体验,那静谧,那优雅犹如真的走进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老牛槽沟 因为形状而得名。
  从老牛槽沟向南,第三道沟便是十八道沟中最有名的“金銮殿沟”了。此沟是因为唐皇征东时曾夜宿于此而得名。  此沟以它的陡峭险峻而出名,假如你从东边进沟,像进迷宫似的转几个弯后,便见一峭壁霍然立在你面前,挡住了你的去路,那峭壁如同一刀劈出的断面,齐刷刷数丈有余,须仰视方能见顶。几块巨石或卧或立镶嵌在顶峰,真是摇摇欲坠的感觉,峭壁的下方是一泓山泉,泉水从细细的石缝中流出  ,叮叮咚咚地流向沟外。
  龙王庙沟在十八道沟的最南边,此沟是因为沟中的龙王庙而得名,因为在沟的西边有一个永不干涸的龙泉,所以人们在此沟修建了龙王庙,以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九顶莲花山的出名正在于此。如今,昔日寂寞荒凉的群峰正在脱去它的旧衣,由山东金宝集团为它换披新装。2016年4月份以来,该集团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九顶连花山的山山水水,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准备投巨资打造一处独具特色的农庄小镇。目前,小镇已建成和即将完工的有久田房车营地,梦幻之星营地,农庄小镇休闲观光园,景观大道,儿童乐园等景点——在到处都充满传奇的九顶莲花山上,一处集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新式农庄小镇,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在莲花山北部,有一个山头叫邓阁埠,埠上有座古庙叫药王庙。昌乐县志载:“药王,唐之良医也,姓邓名阁字青云。”相传,邓青云年轻时,就立志当一名好医生。他曾拜药王孙思邈为师。十年后邓青云的医术与师傅不相上下,便得了个“小药王”的美誉。
  当时唐朝刚建立,战乱频起。公元644年,朝鲜半岛高句丽谋反,联合白济国围攻新罗国,进而侵占大唐国土。当时李世民决定东征,邓青云担任唐征东大军的御医总管。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指挥有方,又兵精将广,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在辽东半岛上,先后攻克了横山、辽东、白岩、等十几座城市,歼敌数十万人。东征取得了巨大胜利。为了与班师的水路征讨大军会师,李世民的大军来到了昌乐北展一带驻扎休整。
  邓青云自班师回朝的那一天开始,就说身体不适,等到了九顶莲花山时,李世民闻知,马上来到他身边探望。邓青云告诉太宗说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要留在莲花山上养病。李世民看他奄奄一息,哀痛不已。当着众将士的面,封邓青云为“药王”,还让部下在莲花山北端,找了一块平地封为“邓阁埠”,以纪念他东征的功勋。
  邓青云躺在老乡家里,等李世民的大军都离开了莲花山时,老乡们发现邓青云竟坐在床上乐哈哈地瞅着窗外的远山。老乡们惊得目瞪口呆。邓青云便将自己不愿到朝廷做官,想在民间为老百姓治病的事说了,老乡们欣喜不已。
  从此,邓青云便在 北展村住了下来,他一边上莲花山、黄山等深山采药,一边给乡亲们治病。唐贞观二十三年,莲花山一带十几个村庄闹痢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病人。邓青云凭着经验,为避免传染,将这些病人集中到了一个村子里,统一开了中草药,煎熬后按一定剂量和时间服用,仅三天时间,病人全部痊愈,唐贞观二十五年,莲花山东部的一些村里闹霍乱,病人纷纷到邓青云处看病,邓青云按照《千金药方》,开了12味中药的验方,很快就给大家治好了病。一时间诸城、安丘、青州等地霍乱患者,也闻讯前来就医。有关史书上说道:前往邓 青云处求医者,如同“风起云涌”。邓青云“药王”之名,“日日盛焉”。
  邓青云去世后,当地百姓怀着悲痛的心情,将他安葬在了邓阁埠上一块空地上,并在墓地的东侧,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药王庙。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六月六、十月初十药王庙庙会,都有成千上万的农人、商贾、官员、僧侣,前来焚香烧纸,顶礼膜拜。以缅怀邓青云为芸芸众生所做的善事,并求得自己安宁与幸福。一千多年来,药王庙的香火一直延续不断,且有越烧越旺的趋势。后来药王庙毁于文革前的破四旧。
  进入二十一世纪,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老百姓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在北展及周围村,重修药王庙的呼声渐起。北展村村民李玉高、李康健等有识之士,顺应老少爷们的心愿,挑头筹资重修药王庙。倡议一出,北展及周围村的村民纷纷响应,各村的企业老板更是慷慨解囊。不久,一座巍峨壮丽的药王庙耸立在莲花山上。大庙坐北朝南,东西六间,碧瓦红墙,飞檐挑翅,庙前七根顶沿石柱上雕龙绘凤。宽敞的大庙内,雕塑着药王邓青云等塑像。如今,每逢庙会,整个莲花山上人山人海,小商小贩的叫卖声,老太太们的诵经念佛声,各地广场舞队伍和戏班的锣鼓声,还有大庙内那沉闷的木鱼声,在莲花山的上空回荡。
  随着药王庙的重修和药王文化的发扬广大,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它的文化价值。2009年药王邓青云的传说被列入昌乐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列入潍坊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