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7-16 22:32
鄌郚总编

丹河,农史文明的摇篮

  丹河,农史文明的摇篮
  赵 笋

  我的家乡,在昌乐县尧沟的丹河西岸,村子离河不足200米。小时候,每逢夏秋季节,孩童的我,整日泡在河水里。直至不惑之年,满脑子还是丹河的传说、民谣、故事——或道听途说,或耳闻目睹,或自己文学演绎一段丹河佳话。
  丹河古称丹水,有东西两源头,西源是临朐丹山,东源是昌乐方山,两源之水一路北向,交汇于昌乐县城西北,经由寿光流入渤海。起自两山之水,途经三县,归于大海。孩童时,总爱缠着大人问个不停——遥远的丹河到底是什么摸样?是先有大河?还是先有人的足迹……
  及至丹河流域挖掘出土大量化石和文物之后,我才慢慢知道。在几十万年前的远古时期,这儿曾经森林茂密、沼泽连片、物种丰富,小到狼虫虎豹、大到象群恐龙经常出没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尧沟镇丹河西岸百米之远的小李家庄一带,还有一处人类群体活动的初始聚落遗址,属大汶口文化时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断崖的房址、窑穴、陶片等遗迹遗物告诉我们,6000年前,先民在女性族长的统领下,住着半地穴呈窝棚状的简陋房屋,使用着简单粗劣的陶质器皿,用木、骨、或石质工具,从事着简单的农作或狩猎。他们上山猎取采集,下河捕鱼摸蚌,在河流岸边的平原地块,开始驯化瓜果和谷类,并尝试着最为原始的简单耕种。
  史料文物证明,这是昌乐乃至邻近县区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人类组织实体。是他们将这片沉睡的大地,从蛮荒中唤醒。从此,丹河两岸悠久灿烂的人类文明拉开了序幕。
  就在这个人类文明起点以北3公里处的丹河西岸,有一处气势峻拔规模宏大的古坟,它就是远古时代尧帝的儿子丹朱的坟墓。至今巨冢尚存,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段文明发展史属龙山文化范畴,距今4000多年了。
  《朱书纪年》载:“唐尧五十八年(公元前2294年),尧使后稷放丹朱于丹水。”《史记.周本纪》载:“周祖后稷,名弃。儿时共游戏,好种树、麻、菽、麦。及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种,稼穑焉;民皆法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大功”后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业大师,尧帝封丹朱丹河一带,又为何使后稷助丹朱,一起治理丹河一带呢?
  史载表明,丹朱被封丹河一带后,有两大任务,治水与农事。治水方面,丹朱随父尧帝多年,已治水有方;农事稼穑方面,丹朱是外行,便派后稷为师。尧帝心系苍生,谋思高远,令其儿子不仅治水,还要专心农事,拜稷为师,相地之宜,指导稼穑,历练成懂农事、知民情、躬身为民的治国之栋梁。
  由此可见,昌乐尧沟镇丹河流域,是被远古皇帝相中,古老农师后稷亲临指导的地方,是最适宜种植百谷、林果、瓜蔬之宝地,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开发区。后稷亲自指导丹朱稼穑的史实,是齐鲁大地历史上所仅有的。
  昌乐丹河两岸,丹朱与后稷的不少传说,至今颇为流传。
  一说丹朱治水。为了先民的生活和农事,丹朱在疏通河道过程中,就在其冢的上游不远的河床地段,驯化瓜果,并挖有五六个大坑截流存水。即使丹河断流,坑中之水也四季不断。三皇五帝的远古时期,先民沿河而居“疏不忘存”挖坑打坝的储水方式,实属智慧之举。4000多年过去了,水坑早已模糊不清,唯丹朱坟茔突兀,祭奠缅怀,慎终追远。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先贤功高德厚,后人敬仰膜拜之情怀。宽窄不一、起伏不平的河床里,清风刮过,草木作响,似乎还在讲述着远古先民战天斗地的传奇故事。
  二说“二月二农师节”。昌乐丹河两岸有“二月二纪念农师后稷”之说。当地二月二叫“农师节”。惊蛰刚过,大地解冻,农事将始。二月二这天,各家各户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入中间,口里不停念默着“农师做主,地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社稷平安”之类的话。不知,这种崇祀农神后稷的民俗,与古时帝王奉稷为谷神,社是地神,称国家为社稷,是否有渊源联系。
  三说,丹河两岸,古时候,早春苗期提温保暖,是通过地上的“草帘覆盖”,与地下的“火炕取暖”相结合的方法。此法民间流传,它源自后稷农师丹河一带之发明创造。有人还大胆猜测,它就是现代温室大棚技术的雏形。
  还有一说,丹朱治水农事之余,还发明围棋与民同乐,还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最早的围棋始祖。至今,丹河两岸传统土法棋种特多,如老牛挑担、下五虎、四井、光棍多出、369(147,258)等,不下10多种。4000多年过去了,当地民众劳作之闲,田间地头树荫之下。依然时兴,摆开棋阵博弈对决,斗智斗法,寓教于乐,古风犹存。或许,这就是丹河子民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
  如果说,远古时代丹朱与后稷的传说,印证着龙山文化时期,丹河流域治水与农学文明发展的程度。那么,1400多年前,农耕时代的丹河两岸,还有一位农师大家,他就是中国古代的农学家贾思勰,在这里干过太守,也留下了许多故事,并编撰了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着之一《齐民要术》。
  史籍记载,贾思勰曾担任过北魏高阳郡太守,当时昌乐就属高阳郡管辖。贾思勰为官期间,常在昌乐的丹河两岸活动。是他首先发现两岸是沙质土壤,特别适合西瓜生长,并倡令当地臣民推行沙窝种植西瓜。他不仅亲自下地躬身农事,并且注重民众的首创精神,特别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齐民要术》在《种瓜第十四》篇中,提到的种瓜“大豆起土法”,就始自昌乐丹河沿岸的老农。在碗口大种瓜的土坑里,同时放上3颗大豆、四颗瓜子。待大豆子叶破土而出,瓜子的幼芽就势借力跟着出土,免受了破土路芽之困。等到瓜苗长出几片真叶,再将豆苗掐断,使断口处流出的液汁,滋润并营养着瓜苗周围的土壤,就这样,苗期的瓜苗借助大豆的力量、水分、营养破土成长格外茁壮。此法在20世纪70年代,某外国农业杂志被当作创新经验介绍。殊不知,中国的贾思勰在1400年前,就已经发现并总结入书了,丹河流域的先民早已受用这一技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象征着中国封建社会农耕时代农业的最高水平。那么,在昌乐的丹河流域,农业科技水平的真正大发展,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大棚高效农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丹河流域的昌乐人着实创造了中国现代农业的新辉煌,令世人惊叹不已。
  在这方面,丹河两岸的昌乐人,可谓是,做绝了西瓜活,创造了中国农业新的奇迹。
  众所周知,传统的西瓜种植有一顽疾,因为枯萎病,最怕重茬。简单地说,同一地块不能年年种瓜,至少10年以上,才能轮番再种一次,这是铁律不能违背。虽说,1985年以前,农业科技攻关人员早就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利用嫁接技术。但是,那只是农业专家自己在试验田里小打小闹。此技术农民难以掌握,始终没能推向大田种植,无法转化成生产力。直至1986年,聪明的尧沟人在温室大棚里,借助农业专家的亲临指导,进一步创新西瓜嫁接技术。从此,规模种植大获成功。不到五年时间,以丹河为轴心辐射开来,全县30万亩土地全部应用了温室大棚和西瓜嫁接技术。一时间,丹河两岸的“温室大棚+西瓜嫁接”技术,以及冬春种西瓜,秋冬种辣椒的农业模式。犹如“绿色原子弹”引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考察团纷至沓来。这对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号召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无疑起到了最好的榜样和示范引领作用。
  从此,丹河两岸农民的角色,发生了亘古的转变,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这儿的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受苦受累的代名词。转而变成了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有资本、靠雇工劳作,大面积企业化种植的农场主。有的农民还跨国经营,到越南和缅甸东南亚国家,数千亩大规模租地种植西瓜。同时,昌乐县政府还向全国各地输出了大批“农民西瓜技术员”,指导外地套用“昌乐尧沟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农民西瓜技术员”因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贡献特别大,还被外地聘为镇长或乡镇,一跃成了政府官员。
  一个西瓜,支撑起当地经济的半边天;一个西瓜,火遍全国,示范效应至今高烧不退。在中国,这种农业现象非常罕见。这就是新时代丹河两岸的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顺应了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大势,借助自身的“温室大棚+西瓜嫁接”技术,创造了“昌乐尧沟农业模式”。其实,在故乡,说到西瓜,代表的不单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农史文明,是农业技术、种植方式、思维模式、经营理念的综合象征。
  不知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在尧沟丹河西岸的国道旁,矗立着一尊国家级纪念碑,题记“中国西瓜第一镇”。它与丹朱巨冢,东西相距1000米,彼此遥相呼应,对话古今。
  中国是文明古国,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然而,又有多少文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让人难以言喜,悲从中来。或在兵荒马乱,改朝换代中陨灭,文明从此荡然无存,连一点点痕迹也找不到;或是一把大火,文明瞬间成了废墟,徒然留下忧伤的回忆;或被外敌盗抢,为人所用,反戈一击。文明的发明者,反成了受害者——陶醉在祖先的火药发明,倒在了外族的枪炮之下。凡此种种,无不是文明的悲哀。
  丹河,故乡的丹河,我真为你自豪。你是农史文明的摇篮——一路领跑,一路创新,文明传承,丝丝相扣,继往开来,始终驰骋在中国农史文明的巅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