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7-23 09:53
鄌郚总编

郭黎阳丨难忘北郭那四年

  难忘北郭那四年
  郭黎阳
  光阴荏苒,往事渐渐地淡了。但那在老家北郭四年的童年生活,却依然清晰难忘。
  我1959年8月出生后就跟在临朐县工作的父母一起生活。当时父亲在县委工作,母亲在县印刷厂工作。兄弟四人,我排行老二。
  从我记事起,就常听父母亲说起我的老家——昌乐县尧沟公社北郭村。那时虽然没有回过老家,但在脑海中隐隐约约的印象是:老家通火车,在胶济线上,有个尧沟火车站,离村子不远。还有老家产西瓜,在当地很有名。还有就是村子里有棵生长了几百年的老槐树......。做梦也想回去亲眼看看北郭老家到底是个什么样。
  1969年夏秋之交,响应国家号召,我及母亲、兄弟等五人回到了老家北郭村生活。终于回到了日思夜盼的老家,那年我十岁。第一次回老家,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稀奇。
  时间不长,就开始了秋收。由于“非转农”,所以开始在生产队分到了地瓜、玉米、谷子等口粮,还有玉米秸、高粱秸、烟秸等做饭用的柴禾。因为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觉得很新鲜,那时虽然年纪小,但在家里还是“主劳力”。放学后,帮大人切地瓜干、掰玉米、拔烟茬,干的不亦乐乎。特别是切地瓜干时如果遇上连阴天,那就要受罪了,弄不好地瓜干霉烂了,吃饭就成问题,因为当时地瓜干是主要口粮。整个秋收下来,脸也黑了,人也瘦了不少,但还是觉得很快乐。
  那时不像现在,孩子们娱乐玩耍的地方多的是。那平时放学后干什么呢?那就只有自己找乐子啦。我们村西南角有两个自然湾塘,一大一小,南北排列,中间有一条大约三两米左右宽的东西路。每年的雨季,两个湾塘的水都是满满的。湾塘的四周从来不生长杂草,水里有小鱼虾。每到盛夏,放了暑假,湾塘就是我们玩耍嬉戏的好去处。兄弟几个再约上三两好伙伴去游泳、捉小鱼虾,我们玩的欢天喜地,有时玩的高兴,都忘记回家吃饭,直到家里大人找来。
  而冬天,这湾塘还是我们玩耍的好地方。记得那时就盼着寒冷快快来临,等两个湾塘的表面结了厚厚的冰后,我们小伙伴就可以去滑冰了。滑冰板是自己动手做的,几块木板、几个铁钉、两根各半米左右长的粗铁丝,经过半天加工,滑冰板就做好了。放寒假了,约上几位同龄,拿着滑冰板兴高采烈地飞奔到结了厚厚冰的湾塘,然后把滑冰板放在冰面上,两条腿一盘座在上面,两手各握一把铁锥开滑。小伙伴们有的相互追逐,有的两人一组比赛,看谁从起点最先到终点,笑声吆喝声响成一片,流连忘返。
  不知不觉冬天悄悄走过,春天马上来了。我们家的院子挺大,院内长有五六棵粗大的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树上发出嫩嫩的芽,并开始长出榆钱。没几天,榆叶、榆钱就大了,这时候我会爬到树上够榆叶、榆钱。清晨我爬上树,待够的足够时就下来,将撸下的榆叶、榆钱分开洗净后准备做一顿丰盛、美味的午饭。说是丰盛、美味,其实就是把水烧开后放入榆叶及磨好的豆糊,叫榆叶小豆腐,盛一碗泡地瓜干煎饼吃,再就是将榆钱放入面粉、少许盐后上锅蒸十几分钟熟即可。一切准备好了,中午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吃的津津有味,地道的老家味道至今难以忘记。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春夏秋冬过去了四个轮回。1973年夏秋之交,我们全家又“农转非”回到了临朐。从此离开了我难以忘怀的老家北郭。
  一晃快五十年过去了,我也从懵懂的少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人。近年来,每年的正月初三,我都带着全家回北郭走亲访友。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每每说起老家的变化都赞不绝口。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人们一天比一天富裕,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听说尧沟2004年时人均存款就过万元了。现在的北郭道路都已硬化,宽敞清洁的道路两侧全部安装上了明亮的路灯,房屋整齐漂亮,家家有汽车,户户有存款。郭东平、郭东卫、郭东明都是我的叔伯兄弟,他们大学毕业后都回到了家乡,或在县城或在潍坊工作。年龄稍大一点的郭东平,传承接骨推拿术,加上刻苦钻研,小有名气,在县城的西边开了个“东平推拿”,生意兴隆,每天前来找他理疗的人很多。如今他有了车,还在县城买了房,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北郭,留有我美好童年记忆的地方!
  北郭,我终生难忘的可爱家乡!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