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之百年老校
作者 | 冯矶法
临朐县冶源镇尧洼小学,是一所远近闻名的百年老校。
我求学的第一所学校——尧洼小学,是我学习之旅中的第一个驿站,那里有培育我可敬可爱的每一位老师,那里有情同手足的亲密同学,那里有我们洒下的辛勤汗水,那里有我们苦苦求索的足迹,那里有我们永不磨灭的记忆,每每和同学谈起,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呢?
听冯益智老先生讲,村里的教育事业起步早,创办积极。不论在旧社会还是新社会,都非常重视教育,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见缝插针,努力办学,影响极其深远。故我们村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地灵人杰,在外的国家公职人员颇多。
尧洼村小学始建于民国初年(当时叫洋学堂), 开明人士张金墀、冯培祯于民国二年(1913),带人杀伐东门外东岳庙的松树,在此地盖了三间北屋作教室,两间小北屋作办公室,招收学生入学,冶源镇东宋在村冯春艇任教师。以后冯肇绪、韩景琦等曾来任教。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常识、音乐、体育、图画等科目,学生可以升入高等小学。故城里南高等学校、寺头高等小学、冶源高等小学都有该村的学生。继而潍县广文中学、青州十中、守善中学、临朐师范讲习所、济南育英中学及齐鲁大学,都有这村的学生。其中冯葆光、冯华光、冯来光、张学修、张福修五人在齐鲁大学毕业,很有建树。
1932-1933年,青州中华基督教会,在尧洼村办起“幼稚园,”招收学前儿童,计18名学生,益都籍赵绶云任教师。第二年,换成临朐张家董庄人张淑章接替任教。课程设置识字、工艺、舞蹈、唱歌、体育。学生无负担,不收任何费用。
1931-1936年,村人张金墀等人贯彻青州教会指示精神,在尧洼村办“平民夜校”张金墀、张美修、冯益智任教师,学习《平民识字课本》不收学生费用。每年冬天有近30人参加学习(只收男性成年人文盲者),设置的课程有识字、算术、地理、历史、珠算等,学完发给毕业证书。这一举措,使村里的文盲大大减少,受到人们的好评。
1936-1937年,冯益智、张之才在本村小学任教。抗战开始,1938年因当时地方游击队驻在学校里,村小学停办。1939年春,苏子诚(史家小河子人,后任国民党县委书记)在学校大南屋办高等小学,招收五年级新生35人,教师冯连云(字雨山)张士奎(字梅五)冯五柳,苏子诚任校长。到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本鬼子扫荡,学校停办。
抗日战争开始,城市学校停办,山区办起学校,彭家庄高小、崮山高小、山枣高小、省立第四联合中学和第八联合中学,都有尧洼村的学生去读书。黄埔军官学校西安分校在东里店(省府驻地)招生,冯保德、张之信被录取,可见尧洼村的人是特别重视教育、青年是热衷于读书求学的,村里的教育当时在十里八乡更是一流。
1940年夏天,张金墀办起了小学,后冯五柳接替任教,春节后又停办。
1941年,临朐人民的生活开始出现困难(1942年成无人区),老百姓吃饭成了大问题。村人冯葆光(字凤羽,齐鲁大学毕业)在青州中华基督教会当牧师。他看到家乡学校停办,儿童失学沦为乞丐,心急如焚,就建议青州教会向“华洋议赈会”(国际组织)申请来临朐创办“贫儿教养所”以救济失学的贫困儿童。招收学生70名,张金墀任总管,韩文蓉(周村人)、张子良(张家董庄人,齐鲁大学毕业,兼任校医)、张学修(尧洼人,齐鲁大学毕业)等为教员。老师们无工资待遇,义务办学。开设的文化课有算术、平民识字课本、唱歌和有关宗教的内容。学生食宿由学校供应,日给三餐。受到了家长的赞誉。1942年农历4月,国民党游击队抢走教养所粮食,决定将所里的70名学生分到刘家圈、张家董庄的贫儿教养所,每处去35人,尧洼教养所被迫停办。
1945年5月,民主政府贷粮贷款,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同时也倡导恢复教育。冬天,村小学恢复。张玉成、冯五柳任教师。待遇是不出夫,村里还要出工帮他们锄地。1947年春至1948年,形势恶化,教师都参与支前,学校又停办。
1949年春,学生数量猛增,家长不愿意孩子去宋庄上学。于是又恢复了尧洼小学,性质是民办。聘村人郭寿民等6人任教师,待遇是不管饭,每人一升谷子(5市斤),学生凑粮食。有5个班级,学生达到185人。自此,尧洼小学教育又走向了正规化,不再三住两歇的了。
解放后,除招收学龄儿童的小学教育,还办有民校。也称扫盲,聘有民师教学。女班多是未婚女青年,称“午班”也叫“识字班”由民师授课。冯保吉、冯五柳、张世训、张之川、冯益智等人,先后担任过民师。
1950——1957年,先后有郭寿民、张之才、陈延荣、卢淑贞、(卢家庄子人)陈曰章、陈延溪(瞿家圈人)任过教师。
1958年,大办共产主义小学,可谓轰轰烈烈。校址选在尧洼村,招收附近十几个村庄的学生。计有20个班,学生达732人。教室不够用,就又借用村东部分民房。学生住宿,满庄皆是。教师有陈延荣、陈延溪、陈曰章、卢淑贞等23人,校长王学谦(辛寨大张龙人)教导主任于祺(昌乐县人)后来由于冬季取暖、食堂粮油供应加工等种种原因,各处的共产主义小学先后解体,各校师生又抬着桌凳回各村小学复学。
1959——1970年间,冯保爱、张爱文、陈延荣、魏长寿、冯志昌、张元祺、张淑兰、霍秀惠、瞿风美、沈立吉、冯益德等均在本村小学任教过。
1971——1989年,张元祺、冯胜芝、王强、王玲、王敏(知识青年,姐弟三人,上林桲林子村)冯志昌、张居士、张玉法、冯胜福、冯福昌、冯文昌、王秀珍、李汝贤、张天亮、赵连成、徐丰年、张士存、冯保爱、冯益德、瞿风美、霍秀惠、张淑兰、钮玉立、冯淑静、申学桂、冯胜昌、冯明成、冯爱菊、刘成梅等老师在此校任教过。期间,还有过戴帽初中班,由张玉法、李汝贤两位老师任课。1986年新村规划,百年老校一直使用到1990年。
1990年尧洼村进行校舍改造,新建学校于村东北角,分东西两院,占地2100平方米,属完全小学,附幼儿园。新校配套设施完备后,师生乔迁新址。老学校由个人办幼儿园继续使用,其余的借给部分新村规划通街户临时居住。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终成危房。个人幼儿园停办,借用户搬出。百年老校,历经沧桑,只剩残垣断壁,摇摇欲坠,惨不忍睹。新村规划,划给居民盖房。百年老校,只能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新学校有冯胜福、冯文昌、冯树柱、霍秀惠、沈万武、董福贞、刘鲁军、王新华、尹桂臻、王跃利、冯梅等老师在此校任教,冯志昌任校长。2000年为改变学校布局,尧洼小学撤销,于当年9月合并,学生分流到宋庄、石河店小学。只留下幼儿园,教师沈汝爱。一直到2002年,尧洼幼儿园也撤销。就这样,新建没几年的学校闲置起来,村里卖给几户村民居住、使用。随即,村合作医疗室优化组合迁入前院的房子,供乡村医生使用。
时光如水,光阴荏苒,悠忽哉,不知不觉我在尧洼小学毕业已经40多年了。那漫漫的岁月,犹如白驹过隙,但恍恍惚惚感到仿佛就在昨天,童年时代的故事总令人浮想联翩。
每每那当当的钟声震动耳鼓,或走到学校的门口,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就不免停下脚步,重温那段难忘的小学岁月。
我于1970年在尧洼村小学入学,学校坐落于东门外(村里人习惯叫庙上),当时学校屋后是我们生产队的庄稼地,正东有四五户人家,西边是几户村民的树园子,环境比较静雅。学校分前院和后院,前院的教室外墙壁上写有鲜红的八个美术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中间有一过道,走过去,有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甬路,可通到后边的每一口教室。西边的厕所旁边,栽植着几棵芙蓉树,教室前有几棵杏树和李子树。前院院墙壁上有冯胜芝老师用毛刷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红体大字。墙边有高大的梧桐树和白杨树,一口生铁铸的大钟挂在高高的树杈上,一根长长的钟绳扯在办公室的门框上,每当预备、上课、放学时那洪亮清脆的钟声,当—当—当,那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学校里的老师基本都是本村的,记得有冯胜芝、张玉法、张淑兰、张元祺、申学桂、冯胜昌、王秀珍、冯福昌、徐丰年(公办教师,校长,杨善巩家桥人)等。教过我的有冯胜芝、张淑兰、张元祺、冯胜昌、冯福昌、申学桂、徐丰年等老师。
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常识、劳动、音乐、画画、体育等,严格执行“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方针。”
在那物质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好多同学衣不遮体,穿着补丁衣服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夏天光着脚丫子上学,就是有鞋子穿的也是前面露着脚趾头,后面露着脚后跟。连个石板、石笔、书包、文具盒都没钱买,家长只能想方设法弄块铁板、屋脊瓦片等钻上眼,栓根细绳系上充作石板。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写在这样的石板上,第二天交到老师的讲桌上,摞好几摞,有时摇摇欲坠。老师看着那大大小小、薄薄厚厚、长长短短的“作业本”真是五花八门,哭笑不得。
学校还大搞勤工俭学,师生齐动手盖猪圈、垒兔子屋、养兔子、喂猪、割草、拦地瓜、到县磷肥厂选矿石、在校园里种菜等增加学校收入。开展这些劳动课,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热爱劳动积极性,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五年的小学时光,有我抹不去的记忆,忘不了为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罚站的情景;忘不了下河、下湾被老师抱走衣服的尴尬;忘不了爬树、捞鸟被老师逮住那严厉的眼神,忘不了调皮同学肩扛着板凳,嘴里吆喝“磨剪子唻——戗菜刀”围着学校操场转圈的滑稽相;忘不了老师看到我们的进步那欣慰的笑脸,更忘不了对我们恨铁不成钢的谆谆教诲……
尧洼村小学这一百年老校,迎来送往,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有用人才,诸多的老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不遗余力,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自旧社会至今,尧洼村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有80余人,培养了近150名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他们中有从政的领导干部、有高级工程师,有教授、军官、名医,有着名作家、诗人、高级编辑,有企业家、书画家等等。还有很多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事业有成,反哺国家和家乡,享有很高的威望,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尧洼村近百年的办学历程,虽断断续续,但令人欣喜和振奋。这里是我们学习的乐土,成长的摇篮。饮水思源,无不感恩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点石成金的老师,无不思念朝夕相处、互帮互励、情同手足的同学。诸多出自学校的游子们,虽然居住天南海北,任凭时光流逝,但都忘不了学习成长的母校——尧洼小学。
注:此文借鉴冯益智老师主编的《尧洼村志》《教育篇》特此致谢!
冯矶法,小学教师,文学、摄影爱好者,临朐作协会员,潍坊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参加过多次文学和摄影大赛并获奖,文学作品散见于有关报刊和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