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18 14:24
鄌郚总编

肖金光丨丹水河畔忆“岳八”

    丹水河畔忆“岳八”
    作者:肖金光
    昌乐县五图街道岳家辛庄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乡村,它西临蜿蜒流淌的小丹河,东依一条南北逶迤而行的山岗,山顶之上,涌生两泉,泉水清澈,顺村南北两沟潺潺流入丹水之中。明末清初,有一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人迁居至此。岳氏族人秉承着先祖“精忠报国,忠孝双全”的传家理念,勤俭持家,勤劳能干。为了让家族繁衍得更加兴旺,他们先后在村子里建起了私塾,办起了武校,使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子孙后人。其中在民国时期,该村就出现了一位自昌潍至青岛一带很有名望的民族实业家和慈善家,他就是该村岳氏二十九世孙岳宣武。岳公的一生情系乡梓,多行善事,深受乡亲们地尊敬和爱戴,因其叔伯兄弟排行第八,被乡人尊称为"岳八”,成为当时社会上人人称赞,远近闻名的一代乡贤。
    艰辛创业之路
    公元一八九六年,岳宣武出生在岳辛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时逢乱世,他的童年就在那社会的动荡不安中度过。面对着乡亲们终日里累死累活地拼命干,可还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穷困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便立下了一定要发奋图强,长大后做一个造福家乡的有用之人。在他十八岁那年,自幼就聪明好学,善于思考的他,竞然大胆地向父亲提出,要在村里开一家副食品商铺。想法一经提出,立即遭到了家里人地反对,因为在当时乡人们的心中,只有本本分分地侍弄好自家的田地,才是唯一的正路,一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楞头小子,想要去经商做买卖,那简直是白日里做梦。面对着家人不支持和乡亲们的冷嘲热讽,认准理儿的他,毅然决然地迈出了他为之奋斗的第一步。自己资金不够,他求亲告友地借来钱款,在自家临集市的三间房屋内,开起了一家名为“同心义"堂号的店铺。当时岳辛庄里建有集市,每月的一和六日为赶集交易日。每逢集日,大街上人来人往十分得热闹,是方圆四周最为繁华的地方。建铺伊始,他就靠着诚信经营,公平买卖,周到服务而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为了把好进货质量这一关,每次进货,他都不辞辛劳地亲自前往,北至昌乐,南到鄌郚,西去青州,东进潍县。当时岳辛庄附近周围没有种花生的,而距此五十里地的鄌郚一带却盛产花生,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便会去鄌郚集上挑回些花生来贩卖。岳宣武也瞄上了这个行当。每年秋后,是花生大量上市的时节,每天夜里鸡一叫,他就约上伙伴,扛着扁担,徒步赶往鄌郚集。等到他们赶到集上,天刚好溜明,随便吃一些自己带着的干粮,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才买上二百多斤上好的花生,用扁担挑着赶回家。要是去青州和潍县,那就更为艰辛了,那时世道不太平,路上经常遇上土匪,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财安全,每次启程,他常常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拾粪的庄户人,半夜三更出发,等赶到集上天已大明,他就会认真验好货品的质量后,这才出钱雇上赶脚送货的,结伴回到家中。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好,村内那三间店铺已不再适应规模地扩大,于是他就把店铺搬到了昌乐县城,开起了一家“谦益公"堂号的百货土产店,靠着自己的诚信经营,把个新开张的店铺生意做的是风起水涌,日日兴隆起来。可是好景不长,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鬼子继续南侵,搞得社会上人心慌慌,又加之当时国民党政府治安不力,土匪恶霸横行乡间,岳宣武从黄县商铺所进的好几批货物被土匪半路抢劫,致使他血本无归,欠下了人家一大笔货款。万般无奈之下,经人介绍,他去了时为国民政府十二个直辖市之一的青岛发展,在济南路四十八号建起了一家“瑞祥东”堂号的土产商铺。当时青岛正值光复时期。主政青岛的沈鸿烈宣布实行了"十大施政纲领',鼓励和扶持大力发展商业。从而为他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创业外部环境,又加之他头脑灵活,诚信经营,周到服务,
    “瑞祥东"很快在青岛市里扎根立足,发展壮大起来。发展起来的岳宣武,除留足自己的经营资金外,余下的钱全部用来还清在昌乐时的欠款。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把当时所欠人家的伍万壹仟玖百块大洋的债款全部还清,在商业圈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人们十分佩服他的这种“以信为本,诚实做人”高尚品德,成了一段乱世之中人心向善的最美佳话。至今还在他的家乡里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岳八还的债----从不赖账,话语中满满地包含着乡亲们对他的敬重和褒赞。为了把当时在青岛的昌乐人组织起来,他发起成立了"昌乐同乡会",并且被大家推举为会长,带领大家积极投身于服务家乡的公益活动中。
    殷殷乡梓之情
    岳宣武的一生,对于自己的故乡,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挚爱情怀。居住到青岛后,每逢过年过节,不论自己在生意上有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和家人一块回乡祭拜祖先,看望乡亲。而每次回到故乡,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拜谒自己的家庙---岳飞庙。岳飞庙建在岳辛庄村北距离有二里路的岳家老庄内,是岳氏族人自明朝永乐年间迁居到此后,于清朝乾隆年间建起的一处供奉先祖英灵,不忘先祖意志,教育子孙后代的家族庙宇,在岳宣武的心中,那是一块最为神圣的地方。每当祭拜完毕,走出家庙的庙门,他都会面对着门外影壁墙上的那幅对联;"水源木本承先德,春露秋霜念祖功",自内心深处发出一番由衷的感慨和赞叹。在家乡期间,他都会走进村里的每家每户,去访寒问暖,与老少爷们一块抽抽旱烟,聊聊家常,话话桑麻。对于那些家庭特别困难的户,他都会拿出一些钱来救济他们一下;对于那些不孝顺父母,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他也会对他们提出严厉的批评和教导。由于他德高望重,为人正派,深受乡亲们地喜欢和尊重。
    在村中,闲暇之时,他最喜欢独自一人去看望村西土地庙前栽植的二棵古柏树。那二棵古柏树虽历经七百余年的岁月沧桑,可依然枝繁叶茂,昂然直立。他敬重古柏树那不畏严寒,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更佩服古柏树那刚直不恶,一身正气的高尚品德。长年在外,每当有人问起他的老家是何处时,他都会自豪地告诉人家:俺老家就在昌乐县丹河岸边的老柏树下。受此影响,在日本鬼子占领青岛期间,他特地为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参加日本人组织的任何活动,不与日本交朋友,不和日本人做买卖".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所应有的高风亮节。为了发扬和传承好自己家族文化,一九三二年,他出资出力和族人一道重新整理了【岳氏家谱】,引导和教育后代子孙不忘先祖之恩,堂堂正正地去做人。
    拳拳报乡之心
    挚爱家乡的父老乡亲,岳宣武看重的是要为他们多干一些实事和好事。只要乡亲们遇到困难和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无论大事小情,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办好,以报答故乡对他的养育之恩。
    一九三七年的秋天,在家乡的田野里,到处是一派高粱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当时的农村,土地里以种植高粱为主),不料突遇一场连续半月之久天没开晴的秋雨,致使即将开镰收割的高粱穗子全部都烂在了地里,农户家中明年一年的口粮就此毁于一旦。家有余粮的农户尚能凑付着度日,而那些家中没有余粮的贫穷人家,只好拖家带口,背丼离乡,踏上了闯关东的路途。当时岳辛庄内也有许多贫苦人家离家出走,辗转青岛坐船渡海去东北谋生。岳宣武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四处找寻那些暂时落脚青岛的逃难乡亲,把他们领回家中,管吃管住,替他们购买船票。临行前,他还拿出一些钱来塞进乡亲们的手里,让他们在路上花销用,眼含着热泪送别乡亲。一九三八年日本鬼子侵占昌乐后,乡下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家乡的多位家族同乡前去青岛找他投靠,他和家人一道热心收留,从不嫌弃,并且亲自出面,四处奔波,为他们联系营生,介绍他们到火柴厂,纺织厂里干活挣钱,养家糊口。
    一九四二年昌乐县内遭遇天灾,连续大旱,庄稼颗粒不收。穷人家只好卖儿卖女卖地,换粮度日。岳宣武从青岛回到家乡,亲眼目睹了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惨状,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他急忙按排家人拿钱买来粮食,寒冬腊月里在村中祠堂前支锅熬粥,赈济灾民。他不光救济本村的乡亲,周边很远地方的人也打听着扶老挚幼前来求助。他熬粥赈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帮助乡亲们度过了一个难过的冬天。乡人对此感恩啼零,纷纷尊称其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岳宣武不仅十分地孝顺自己的父母,还特别关爱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解放前,岳辛庄内有一口古井,相传是明朝末年,驻守青州的衡王在此屯军练兵时所挖。此井水质清冽甘淳,一直被村里人取水饮用。有一年冬天,回乡祭祖的岳宣武路过井旁,看见在结满冰冻的井台上,一位两鬓霜白的老人,正在颤颤惊惊地绞摇着杌辘头往上提水,见此情景,他急忙向前帮助老人打满水桶,又替老人挑回家中。回到青岛后,他立即出资购买了一套新型的提水设备"鸳鸯罐",派专人回村按装在水井上。据说那按装在井口上的“鸳鸯罐”,分左右一上一下连续地提水,十分快捷方便。同时他还出资在古井旁边修建了一个荷花池,池内栽植荷花,放养金鱼;池的四周栽满了各种花草。每到盛夏,水池周围鲜花怒放,池内荷花婷婷玉立,倒映水中,清波微漾,金鱼畅游,左右上下翻腾,成为村里人农闲之时到此休闲歇息的好地方。
    一九五零年,就在全国解放的第二年,操劳一生的岳宣武因积劳成疾,不幸病死在青岛的家中。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家人将其遗骸运回家乡,埋葬在岳氏族墓地中。一代乡贤就此长眠在他一生钟爱的故乡的土地里。
    岳宣武的一生,诚信为人,敬业乐群,扶贫济困,造福乡亲,慷慨大义,誉满乡里。他那热爱家乡,挚爱乡亲的高尚情怀,如同故乡里的那条流淌不息的丹河水,永远留存在父老乡亲们的心中。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