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10-08 19:44
鄌郚总编

徐一波:《深耕》沃土播诗行

    徐一波:《深耕》沃土播诗行

    几年前,我到济南出版书,王良瑛老师告诉我,你们那儿有个小伙子要出本诗集,电子稿打过来了。我打开电脑看了看,原来是徐一波这小子。我连声说,好好好!王老师问我熟识不?我说,岂止是熟识他,就是他的父亲也是几十年前就熟识的了。这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小伙子,尤其是他的诗。
    “我用一句话/概括了我的一生/我的一生,却有过许多的隐疼/病例般锁进了档案袋中/命运的变数,时常让我/站在生命的边缘地带/面对逝去的时光/产生一种强烈的眷念和怀想/像露天电影里战斗的火光/在草垛里迷恋上了西厢/像庄稼地里薅草的我/不小心留意上了外村的姑娘/如今,我像故乡的一件行李/蜷缩在城市的一方/像苍天的一滴眼泪寻找春天扬花的方向/乡音挟裹着沧桑/渴盼去更远的地方/从此,我爱上了秋天的落叶/坦坦荡荡,笑傲四方/快乐得多像田野里玩耍的野孩子/飞啊,飞啊;幸福得/就像一群鸽子/蹲在哥特式教堂的尖顶上/喊着耶稣的名字/雪,从天而降”(《故乡的行李》)。很多人喜欢徐一波这样的叙述风格,他在当地文学青年中占有一席之位。
    汶阳这块土地是肥沃的,素有“粮食囤”之称。徐一波出生在汶河岸边那个叫东水码头的村子。想必这“码头”二字是因了滔滔的汶河而建的。东水码头曾经是全县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徐一波在这片沃土上玩耍长大,在汶河里捕鱼游戏。长大后深深眷恋着这片沃土,拿起笔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诗人李万瑞曾写道:“四皮是我起的名字,他的真名叫一波,人长得帅气,字也写得好,还有个好媳妇,有个好女儿。思维敏捷,熟人尤多,随意大街上一站,就有人来打招呼。这是一笔十分巨大又十分难得的财富!初接触一波的诗,就感到眼前一亮。对诗他有着天然敏锐的触觉,写得非常灵动,而且让人触目惊心!”
    徐一波自己则说:“《雾,也有双明亮的眼睛》,“清明不见雨纷纷,过三却见雾深深。平明时分,一场大雾悄然来临,遮掩了世界的本相。驾车蠕动于春天的雾霭,我像飞鸟在水中,游鱼在沙锅中,看不清自己的方向,看不清周围的同伴,更看不清命运的十字路口,悬挂的那盏红绿灯。
    “等待的,只是岁月的打磨,生活的煎熬。
    “我是幸福的,又是悲伤的。我喜欢高扬着头走路,是因为我想努力看清上帝在高处如何看着我们闪烁,同时,我也喜欢从高处往下看,是因为我已过完了蚂蚁的一生,蚯蚓的一生,蜗牛的一生。让我由衷悲伤的是还有比我更悲哀的生存:那些低贱的屈辱的双膝跪地的挤上爬下的东奔西跑的求亲告奶的生活在低处的最亲的乡下人。
    “我只不过是沂蒙山下汶河岸边农村里长大的一个小人物而已。生在忍饥挨饿炼钢铁,长在卫星上天谱新歌的年代。日子过得蚂蚁一样匆忙,生活蜗牛般艰难,在鸡鸣里看天识字,在倦归的牧歌里,唤黄昏回家,听星星唱亮摇篮曲,在梦里构筑着幸福的宫殿。心里塞满音乐的鸟,放飞的音符荡漾在天地间,希望遇见一位聋子的女人,喊醒盲者的眼睛。留住我最后的一颗眼泪吧!让它在眼眶里深深地蓄着,筑巢,孵出一片明媚的春光,镶嵌在春的脸上,好让雾也有一双明亮动人的眼睛。”
    着名作家王良瑛先生在给徐一波诗集《深耕》作的序言《像庄稼那样虔诚地生长》中,对徐一波的诗作了高度评价。“……他浑身透着的质朴和一脸的虔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手翻阅他的诗稿,一股夹杂着土地的清新和朴素的味道扑面而来。我读到了这样的诗篇——我像庄稼那样虔诚地生长/青春的气息像叶子的海洋/蓄满阳光的蜜汁/内心里一次生命的秘密/告诉我拔节的声音……我读到了一位面朝大地的耕者,正将内心的犁亮闪闪地深入充满阳光的大地,庄稼满怀感恩与虔诚,在拔节声里代言着耕者生命的秘密。诗人将一幅明亮的生命图景置于广阔的苍穹之下,天、地、人浑然一体,让人们在拔节声里感受到了生长的力量。有着大地的恩泽,诗人的生命里到处是阳光,即使在大雪飞舞的季节,那透明的灵魂也会乘着歌声,“如梨花漫天/悄然返回春天的家园”。生命的指向永远是春天!”
    “徐一波的诗唤起我许多关于乡村和土地的沉思与感喟。每一位歌赞土地的诗者,总会深怀一种精神的漂泊感,在诗中抑制不住地表达思乡情结。正如那些四处闯荡的家乡人,“在异乡割麦/总是割断饥饿割不完相思/一辈子生活拮据/割麦人/却总爱在相思中流浪/每圈弧光/闪耀内心焦灼的期望/期望炽热的太阳/永远背负身上”(《割麦人》)。 尽管在土地之上,注定“一辈子生活拮据”,但人们离不开土地,依然深爱着土地,依然“期望/炽热的太阳/永远背负身上”。这里,诗人深刻地揭示了土地对于乡村的意义,在农人的眼里,土地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对于祖祖辈辈耕作在土地之上的乡村来说,土地是生命的图腾,是人们得以站立的根基与支撑,人们吮吸着土地的乳汁,满怀感恩地耕作土地,即使离开家乡,也会始终面朝故园炊烟升起的地方,“思乡的情感/稔熟屋檐下那串红辣椒/涩巴巴的日子/借助老白干的习俗/倾给亲人佐餐”(《思念》),走出土地的人们,可以忘记艰难和困苦,但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个具有浓郁老白干味道的生活细节,也许只是一个昏暗的画面,也许只是一串火辣辣的红,也许只是一缕扑鼻而入的酒香,都会在你的生命中挥之不去,成为流淌在身体里的血脉。“你用生命的犁铧/垦殖那一片处女地/固守着人类最后一方//嫩绿的家园/在我父辈的眼睛里/长出了动人朴素的村庄” 《农人》),徐一波在诗歌中着力于表达紧紧维系着土地的朴素的生命意识,似乎在试图向这个充满物欲和现代文明破坏力的时代夺回一点什么?”
    王良瑛先生感慨地说:“从徐一波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无论身在何方,诗人的意志总是阳光的,总是满怀对土地的感恩,像一株庄稼那样健康地生长。所以,他在自己支教的小山村,也不觉得孤独,他会“拥着月亮抚着山花野草/我整夜徘徊在丘陵山岗/用水鸟的翅膀预测我日夜生长的力量”(《我的白塔哪里去了》),我们分明听到了一株庄稼在暗夜里拔节的声响!”
    诗是经营心灵的艺术。徐一波用心歌唱,他在汶阳这片沃土里《深耕》,把生活诗化了,同样把自己也诗化了。他的诗,很多离不开汶河这个话题。《黑夜降临》的时候,徐一波透过他心灵,透视着汶河岸边的夜:黑夜降临/神的翅膀掠过/汶河两岸/蓝色的村庄/星星歌唱/不朽的/爱情/浮出水面/……徐一波自1988年开始诗歌创作以来,佳作不断,先后在《诗神》《大众阅读报》《当代文苑》《山东文学》《山西文学》等几十家报刊发表诗歌300多首,评论、散文数十篇。作品多次获奖。有诗入选《潍坊当代优秀诗人诗选》《华美诗神》《潍坊诗选》《最高的星辰》等书。出版诗集《深耕》《抛物线》(与人合作)《潍坊五人诗选》(诗合集)两部,并主编《白浪河诗刊》、《潍坊著名诗人作品选》等书。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