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8 09:24
鄌郚总编

二〇、回昌乐优闲逾月 去临朐接长民科

  
  我从东里店回来,一直就在田老师家乡附近住着。马宋阿陀朱瀚等大鎭都成了我常到的地方。这里三天,那里五天,和当地的一些熟人闲谈今昔。这时我在二十三年昌乐师讲敎的学生,都已成为社会中坚基层骨干。如李旣秀、张宗先、曹其瑞、崔廷选等,有任乡鎭长的,有当战地工作队长的。刘锡禄、高景山、王传緖等,则都是中心小学的优良敎员。其他像郝振东、郝明伦、李景灏等,都也在党政机构中服务。且有冯国忠、刘万山、田本孝等则考入军校,挥兵战场。而冯国忠日后调至台湾,晋升少将,在军中担任要职。崔廷选则升学深造,曾任省立益中训导主任。日后到了台湾,服务省立中等学校,并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天住在阿陀刘伯诺老师的部队里,晚上和一位跛脚的武士同床。他身上带了两枝匣枪,合衣而卧。我吿诉他说:「你这样抱着匣子枪睡觉,万一半夜走火,那还了得!」他说:「不会的,没有敌人,匣子枪怎么会无事走火。我搂着枪睡了快二十年,从来就没有走过火。你怕什么,放心睡吧!」我说:「你这么有把握,我就放心了。」第二天一早,他有事先走了,我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我找了个机会问伯诺老师说:「昨晚和我同铺睡觉的是谁?」刘老师以相当惊奇的口吻吿诉我说:「你怎么不认识他呢!他就是滕撇子啊!」这一介绍,倒把我吓了一跳。说起滕撇子,全昌乐县没有不知道的。我想连潍县安邱一带的人对他的大名也不会陌生。他是一位多年的老跑,十七年五三惨案以后,日本人占领胶济铁路期间,他就带着一大帮土人,在王鸿雁的指挥下,占据过昌乐县城。事变前在各地做案,地方人视为毒蛇猛虎。经过多少官兵团练的围剿,都没有擒住他。抗日军兴,他响应政府旣往不究的号召,回县参加游击组织。在许多偷袭日军的战役中,确是勇猛过人,弹不虚发,杀了不少的敌人。后来以其行为不规,破坏团体荣誉,被政府依法处决了。提起刘伯诺老师,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怪人。他是我读县立乙种蚕业学校(小学)时候的国文老师,学问高深,敎学极为认眞。那时他住在我们寝室一端的一间套房里,白天给我们上课,晚上看我们自修,陪我们过了三年的团体生活。不但跟他学了许多功课上的知识,并且培育了我们不少为人处事的德行。他曾在家乡附近的一座山庙中出家修过道,所以有些人都以「刘老道」称之。自民国十五年至二十五年的十年之间,正是土人猖獗,地方不宁的时期。他以悲天悯人之志,一反过去出家无为,厌世弃俗的消极观念,以生命和行动实现其救人救世的抱负。遂在昌乐七八两区土人出没最多的地方,倡办团练,亲率靑年子弟,保境安民,擒拿人徒。并联络潍县坊子驻军,作为后援。不肖人类,被其击毙逮捕者,日有所闻。因之附近人首,对他恨入骨髓,大有非拔除此一眼中之钉,誓不为人之槪。除了对他伏击暗杀恫吓威胁之外,更迫胁两区缺乏骨气的富户绅商,联名向政府指控「刘老道揑造罪款,私刑逼供,假公济私,任意杀人。」等条款,于二十四年冬,一状吿到省政府,韩复榘不察实情,竟下令拿办,铐押晋省。解差时是用一条支杆,两端则以铁环套住脖子,伴同另一罪犯,一前一后,步行到济南的。这都是那些土人花了大量金钱,买通关节,使其致命的阴谋之一。以后幸经三路军驻潍县的运其昌旅长,因为常和他配合淸剿土人,知道刘老师为人的忠耿可敬,亲往省府以身家力保,始获免罪释回。抗战开始,又以六十多岁的不老精神,参加战鬪行列,出入阵地,仍不甘士卒之后。他的部下也都个个奋勇,以杀敌争先为荣。正値我在这里暂住的几天里,遇到一次日军的拂晓包围。幸好我于前一天去了田家老庄,免于一场惊吓。伯诺老师就参加了这一战役,他在阿陀的土围墙上,转来转去,安定据守的军心。密集的敌人,就在围墙数十公尺以外,掘坑作掩体,以炽烈的炮火,轮翻攻击。守军人数虽少,但鬪志高昂,毫不为惧。有一位刘老师的晚辈分队长,负责把守西面,由墙垜的射击孔内连发三枪而射中三敌。另一敌兵看准了这一射孔的位置,立卽向此射孔瞄准,而刘分队长也正好要发第四枪时,被敌弹由孔内射入,正打中左眼而当场阵亡。这都是眞枪实弹,眞人实事,全民抗战,匹夫救国的壮烈事迹。其他各地,像这样的类似故事,更大的战果,以一个人的见闻去记述,眞是用得着那句「挂一漏万」的字眼了。
  国历六月底还是七月初的一天,我正在英三老师那里和他闲聊。他也提及我的工作问题,由于这次东里店的来去匆匆,险些丧命,对孟乐山那句「抗战不离家乡」的口号,益证其可信可行了。因此,我很同意田老师要向张天佐团长推荐,安排我一份工作,让我对桑梓贡献一点力量。不过据我推断,张团长对我毫无印象,如果我有什么爱国热诚的话,何以抗战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还竟东游西荡,没有一个安定的岗位?我看不一定会接受田老师的建议。我自从东里店回来,就在这一带游荡了一个多月。表面上虽说是生活优闲,来去自由,但内心里的烦躁,也不是别人所能深知的。眞是天无绝人之路,好巧就在此一时刻,忽然转来盛伟航老师的急信,叫我立刻到临朐窦来庚司令部去见他。他说自东里店被炸后,省府又在临朐八区布署办公。他被委派为临朐县长,一切工作,急待推行。嘱我无论在当地担任什么职务,一定要坚决辞掉,马上到他那里去帮忙。我看完了信以后,自觉好笑:「盛老师还不知道我正是一个无业游民呢!」旣不用辞职,也不必交代。这一工作机会,此时此地,对我来说,不啻是天外飞来的大好喜讯。当然我也曾忆起过三月里莒北之行的途中遭难,五月间东里店的弹下余生。但在大喊赴难救国的声浪里,长期抗战的行列中,竟没有自己的一点岗位,把话说得过分一点,眞还有点生不如死的味道呢!
  第二天一早,晨雾还没有消退,而接着又是一阵小雨。我没有因天气的变化而迟延行期,便向田老师吿别而就道了。一路经过蒋峪高崖等大鎭,当天晚上就赶到窦来庚的司令部。很不巧,盛老师已回西部,没有留此等我。但已有妥善的安排,随时有人送我西去六十里的县政府去。我在这里住了一夜,也遇到了一位熟人叫王明甫的。那是民国二十年我在昌乐县党部工作,尙未回到母校就读后期师范的时候,他也正在昌乐县立国术馆里当敎练,那时他就是省立国术馆长窦来庚的大弟子了。体格健壮,武功精湛。当时他虽只有二十岁出头,但却成为各机关学校的武术老师了。这次异地相遇,有说不出的旧情别緖。此时他正给窦司令担任一名侍卫。我来此一夜作客,消除了不少的陌生和孤寂。他对窦司令把他们从济南带出来的三十多名高徒,只管留在身边担任卫兵,大感不解。何以不让这一批旣忠诚又健全的高手作为基层干部呢?根据王明甫和我一晚上的谈话,他们都不满意窦司令的这种安排。在临朐的游击部队中,窦来庚是运气最坏的一个。组军最早,声望最高,实力也并不弱,但被敌人消灭的也最快。这是否如王明甫所分析的原因有关,不得而知。翌日早起,便和派出的向导西行,中午越过最危险的沂靑公路,天刚昏黑,就到了县政府所在地的上枣行。盛县长却去了山岭另一面的一个村庄叫做柳可泉。天太晚了,没有再去见他,当晚就在这里休息,并和住在此间的十几位县府同仁,彼此自我介绍。他们也吿诉了我许多有关县府今昔,和各区驻军的割据情形。这一晚上的谈话,使我对于一个极端陌生的环境,增加了不少的了解。原来在这个上枣行办公的人,全都是民政科的职员。财政建设两科设在柳可泉,敎育科则在另一方向距着七八里的桃花峪。县长经常在东部窦来庚防区里活动,很少来西部停止几天。他这种方式的布署,我始终不淸楚他用意何在,按说这是很不合理的。党政军机构都在西部,又和省府隔的甚近。许多政务上的分配联系接洽集会等,应该是一天都不能离开,何苦自己一个人跑那么远去依附窦来庚呢?这个民政科的办公地址,原是上下两个枣行的国民学校。敎室的一端有个套房,可能是敎员的住室,现在就变成科长的专用房间了。十多位职员就住在外面的大课室里,也是这个学校的唯一校舍。大大的容积,坐北向南,围了一个方方的大院子。向上看,有许多住户比它高;向下看,附近的几个小村比它还低了许多。在室内靠东首的一端,打了一个通铺,晚上他们就都挤在这个大铺上。寝室、办公室、客厅,所有的公私事项,全部都在这间大屋子里处理。临朐县的抗战部队,人数旣多,头緖又非常复杂。县政府本身没有多少武力,只有三十多个政警,和两百多人的保安队而已。如果眞是靠着这些武力去推行县政,那是发生不了什么作用的。就拿比较重要的几个部队来说:二区有窦来庚,六区有张品三,五区有杨锡九,七区有刘同敬,八区虽是省府县府所在地,但刘、杨两部的势力也都相当根深。他们这些单位的人数,都各达三千人到五千人。在地理环境上来讲:都是山抱着山,岭接着岭,路无千尺直,地无百尺平,出门就爬山,走路必过岭。一眼能看到两个村庄的地方不多,抬头就瞥见好几座山头的地方却不少。在我和这些刚见面同仁的谈话中,得到了一个相当正确的结论:那就是推行临朐县政,第一不能靠武力扫除障碍,第二不能用公文命令一切。我看这些民政科的职员,都是原先老县政府的旧人,对于战时工作方式,还没有适应的习惯,只是一些照着稿子抄抄写写,安分守己的书案而已。
  过了一夜,第二天才见到了盛县长,他为我重新介绍了科内的同仁,并正式的向全体员工发表了我就是新任的民政科长。那间敎员住的房间,就是我的办公室了。床上铺了一张光光的草席,放着我带来的一条旧被子,那是田老师在我临行时候送给我的,其他就一无所有了。衣服穿在身上,白天晚上都不须要脱换。接着县长又召开了一次科长职级的县政会议,计有财政科长陈洵侯,建设科长白星吉、金库主任高星六、敎育科长周华轩、军事科长崔愼斋、动员委员会秘书刘鲁民。彼此介绍认识之后,都也没有具体的建议,或推行的方法。所提及的问题,多半是困难重重,解决的门路却不甚多。敎育科长周华轩是我益都师范高几届的同学,今为战时同事,彼此格外亲切。军事科长崔愼斋是枣行庄的首富,这所学校就是由他出钱出力成立起来的。为人聪明诚挚,舍己助人,凡有所求,无不尽最大之努力,协助解决。他的父亲和长兄,也都是出力未必为己,行善不愿人知的忠厚长者。接着我又拜访了各机关团体的首长,恳切交谈之后,对临朐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靑年团临朐分团部主任马吟泉也是师范同学,私交笃厚。忠勤诚朴,是他与生俱来的特性,有事抢先工作,有利不与人争。只知默默服务,不计成败得失。太太姜淑贞聪慧贤能,耐劳吃苦,对吟泉事业上的帮助至大。我在县府任职期内,经常到他们的住地白家庄,叙旧话新,无所不涉。在地方人事上,县政推行上,都主动的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其他像县党部的瞿新生,动员委员会的刘鲁民都是地方上不可多得的人才。行政工作我没有经验,当科长更是初尝,内心感到十分空虚。面对一大羣元老科员,眞还有点神摇气馁呢。几天后,我也正式举行了一次民政科的座谈会,听取了他们许多业务方面的报吿,也闲谈了不少已往为推行工作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最后我以外行的看法和个人的意解,很坦诚的讲了几句话:「民政科该做的是什么,大家都很淸楚,我却非常陌生。根据大家的报吿和我个人的想法,民政科该是县政推行上的重要部门。将来人民能否接受政令,县府能否为人民解决问题,全部的责任都落在我们的肩上。以我现在所了解的临朐现状,和复杂环境,要实现我们的理想,完成我们的任务,那眞还须要费一番极大的功夫。如果我们只是等在家里,转达省府的公文,听从县长的指示,审理几个吿状的案子,是不会发生作用的。我们的工作步骤,应该是跑到有问题的地方去看,力量就越大。人与人要建立感情,政府与民众更要建立感情。他们旣然因了种种的限制,不能常来县府;尽可能由我们常去乡鎭。从县府经乡鎭到保甲,先求得人事上的贯彻,再达到政令上的贯彻。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目标,多到基层去开会宣传,多从组织训练上下功夫。省府现在移来临朐八区,我们就成了全省的首县,责任自然更大。地方部队,不管属于那一方面,都是标榜抗战,各有编辖。县政府有义务和他们合作,也有权利请他们帮忙。但不是根据法令去和他们辩论是非,也是须要人与人间的接触联络,先发生感情,再硏究合作,我们尊重他们,他们自然也就尊重我们了。政府的尊严,不是建立在纸面上的是非曲直,而是建立在意见的消除,问题的解决。今后我们民政科的工作,内部的事多请大家偏劳,外面的事我负责去跑,遇到困难时,我们再请示县长解决。」他们对我这段初到任的施政报吿,很感兴趣,都表示热烈的支持。日后他们对我的合作态度和勤劳表现,以及日益增加的深厚感情,使我永志不忘。
  盛县长之所以经常驻在公路以东的二区,可能他是和窦司令有私人的交情,想利用这种关系,推行那边的县政。但由后来的事实证明,一切毫无效果。偶尔回来一趟,自己又没有另设办公地址,就在民政科里坐上个把小时,向我交代一些原则上的问题,马上就又离此他往,对内部的人事业务,不求太深的了解。在我到职没有十天,他再从东部回来,正巧我没有在家。不知为了什么,是误导了话意呢?还是处理错了什么事呢?我都未有所闻,他就召集了科内全体同仁,环立在他的面前,用很刺激的话痛斥了他们一顿。县长这一突如其来的火气,使同仁们感到十分难堪,旣至我回到科里来,他又早已东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故,没有留下只字向我提及。我看大家的神情面色都不寻常,有的还在两眼间留下哭泣的泪痕。这些同仁之中,除了一位管收发的王秀峰先生年岁稍长外,都是一些二三十岁的热血靑年,很有骨气,也很重感情。他们没有向我说明曾经发生过什么问题,就交给我一份早已准备好了的集体辞呈。大意是说他们在政府服务,为的是参加抗战,献身桑梓。旣然不蒙主管信任,徒使团体增加困扰,只有辞去现职,另请贤能。我看了这份辞呈,又瞥见他们集体在办公室的另一端,掩面哭泣。我顿感焦急,也很灰心。我马上凑了过去,详细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现在已记不起是为的一件什么小事了,但总不値得兴师罪众的。据大家的形容说:「就像审土人案子一样辱骂我们。」我听了也十分不安,有说不出来的苦楚。我很断然的吿诉他们说:「如果需要辞职,我就和大家一块好了。在我的想法,县长可能有什么误会,或者由于其他事故的关连,而迁怒到我们身上来的。我马上写信给县长,问个淸楚再说。我们都是为地方而努力,为抗战而工作,不能为着县长说了几句气恼的话就提出辞职。请大家安心工作,这件事由我来负责。」我立刻写了一封带有浓厚怨尤语气的信,派专人送去东部。原信内容包括:「老师昨晚来科,适生公出未归,不知导因何事,科内同仁,均被训斥责辱。今天彼等自认错误,集体提出辞职。事出突然,令人不解。我师素常待人宽恕,不究小错,何以这次有如此之盛怒?生来此时间虽短,但由观察所知,彼等守法自爱,忠于团体。待遇虽低不言薄,业务虽多不嫌苦。工作正在开展,藉重之处尙多。生到此不久,其中情节,尙不明底细,对上对下,两无应对之策。此事究应如何,还请吾师审愼裁夺。」又过一天,接到县长回示:「兄因一言之失,致使全体同仁不快,深感歉疚,卽望吾弟转释此情,切勿介意是盼。」我把来信向大家公布,并加慰勉:「我保证此后必会得到信任,眞诚相处。大家有什么意见,我当负责向县长建议,达到彼此互信,上下一体,为临朐县政而努力。」大家也就破涕为笑,乐而代忧了。经此波折,科内同仁,更趣和谐。对我个人间的感情,也日形密切。事无大小,都能认眞负责,贯彻执行。我白天出去开会,联络地方,晚上回来批阅公文,草拟稿件;特别重要的文函则派专人送去东部,由县长核定后,再拿回来处理。常是为了一椿案文,来回走上一百二十里路,最少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决定处理的步骤。正文以外,还要附上些建议性的信笺或纸条,有时附文还比正文多。我要几天不回,则由动员委员会刘鲁民先生兼理秘书,来科处理有关等因奉此一类的文件。这种局面,自我到职后,维持了一个多月,感到县府的组织,仍多散漫无章,各科间的联系不够,缺少一位强有力的秘书人才。我在各乡鎭已启发出甚多的集会联络,以及特定的时间地点。路径都是穿山越岭,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安步当车。路程和时间都是工作里边的重要环节。旣不能按自己的性格急着做,也不能粗心大意忽略了距离的长短。就寝前先问好明天要走的路程远近,起床后要把握住起步的时间和走路的速度。否则误了约期,失了众信,工作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就这样一件接一件的跑到各地方去解决,所以无法留在科里处理内部的业务。尤其是要贯彻上级指定的许多推行事项,绝非以公文上的辅承能够实现一二的。一定要亲自跑到各地,找到有关人员,解释说明,把意见沟通无阻,困难设法消除,才能收到相当效果。战时的乡鎭都忙于应付各该地区游击部队的粮秣官差,接受其命令派遣;甚至有些乡鎭长都是由他们推荐或指定的。如果县府的公令和他们的利害抵触,这些乡鎭长宁敢违背政府,而不愿惹恼了他们。因此就有些推行事项,除了和地方本身交换意见之外,还要再到他们的部队长或其司令主管那里,往返商谈,获得他们的支持,才能顺利推行。我在这一方面确实下了不少的功夫,也跑了不少的腿,但也结交了不少游击部队中的江湖朋友。盛县长看我出入奔忙。局面日在开展之中,也觉得内部业务处理,必须尽快请一位专任秘书职掌一切。遂嘱我负责物色,愈快愈好。我便快信专差到昌乐请一位李子绂先生充任斯职。子绂名兆麟,昌乐城里人,益都师范本科毕业,历任平度督学、曲阜昌乐等县敎育局长。事变后就在本县动员委员会担任一名无足轻重的小职员。因为昌乐的局面不大,平常在外面做事的人都回到县里来,除了持枪打敌人,在行政范围内实在也没有什么较重要的职位,可资分配。也可能是受了孟乐山「抗战不离家乡」那句口号的影响,昌乐人在抗战期间,自动向外发展的很少。都抱着一种「不计地位高低,只求置身抗日阵容」的观念,默默流血流汗,埋头服务桑梓。李子绂先生处事仔细老练,写作功深效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秘书人才。所以后来他能在临朐连任三届县长的秘书,就知道他处人接物的一般了。日后他也曾写信给他在寿光办报的学生郭德心说:「三任秘书,秘而又秘,至于究竟秘了些什么,至今我仍秘着。」由此也可看出他的心地光洁,幽默谦诚。他接到我的专函后,便立卽带了家眷,来了枣行,开始工作。从此,所有内部的公文处理,案件审讯,各科间的联系,会议主持等事,只要县长不在,都由李秘书负责。我则专任外面的一切活动推展,交际联络,进而举行各种训练,恢复学校上课,打开固闭已久的县政残局。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历史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