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23 11:11
鄌郚总编

朱刘丨都昌国的传说

都昌国的传说

  都昌县在今昌乐县城东北部,朱刘镇驻地北4公里处,南北朝时,即刘宋建元元年(479年),因八王永嘉之乱,将汉置都昌县从昌邑城西l公里处,徙至昌乐城东北13公里处的都昌村,即西汉时的乐望城。继续沿用汉名,称都昌县。
  时都昌县城,是北海郡治所。北海郡,领都昌、胶东、剧、即墨、平寿、下密六县。早在西汉初期,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设置有乐望侯国。此时,已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平原古城。乐望侯国辖今朱刘镇、寿光市东南地域。今古城已废,汉墓尚存,城东里许土埠,汉陵成群。《齐乘》乐望侯国下载云:"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封胶西国戴王子刘光,为乐望国王。" 《汉书·方术传》载:"寿刘光,姓而秩官者,能劾制鬼神。"刘光是一位深通玄学、玩道术的奇异人物,可称是老道士式的国王。相传乐望国连年大旱,他为民祈雨,捉杀了"旱魃",又为民除害,铲除了方山上的老妖,成为神话传说。
  乐望国名,《汉书地理志》有载:"北海郡,汉景帝中元二年置。领县二十六:营陵或曰营丘;剧魁莽曰上符;安丘莽曰诛邪;瓠莽曰道德;都昌,设盐官;(时在昌邑城西二里)。平望,侯国;乐望,侯国(地在昌乐城东北都昌村北)……"可见西汉初年,设置的都昌侯国、乐望侯国,均属北海郡(时治营陵)下的侯国。历史之变迁,同名地异之国名,比比皆是。《续山东考古录》石:"山东百余郡县,自汉朝迄今,城不迁,名不改者,惟历城、掖县两处。"都昌、昌乐、寿光、安丘等,无一例外:要更清楚地区分两都昌先后彼此,要借助历史、地理志书。《史汇·侯国年表》载:"汉高祖(刘邦)六年六月(前201年),封功臣,骑兵统领朱珍为都昌侯;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封朱珍子朱率为刚侯,治都昌;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朱率子朱诎为恭侯,治都昌;景帝五年(前143年),封朱偃子朱辟疆为都昌侯,无子而国除。"  《续山东考古录》载,"都昌即昌邑县治。杜预曰:晋朝初年,都昌未省;晋未有此县也。都昌之废,当在永嘉之乱后。刘宋时,寄之青州下,可证也"。  《刘宋地理志》载:"北海郡都昌(指昌乐县境内都昌),刘宋建元元年(479年),侨置此;故用汉名也。"此记载是明白无误的。昌乐县境内都昌的设置年代,当在刘宋建元元年(479年)。
  都昌县自侨置昌乐始,即为北海郡的治所,故称北海郡都昌。《山东通志》载:"北海郡,领县六:都昌、股东(今平度)、剧(昌乐城西六里剧县)、即墨(今即墨市)、平寿(今潍城区望留镇平寿村处)、下密(昌邑市围子镇密村处)六县。"此时都昌县本县辖域范围,见《太平寰宇记》载:"昌乐县境内,唯有东南属营陵;余皆为都昌县地。且东侵潍(洲),南及(临)朐矣。"属当时之大县。
  都昌大县,曾有一位和尚县令,领牧都昌县事。事载《龙文鞭影》蒙书中"廖凝执瓢’’的故事。曰:南齐永明元年(483年),至永明六年,有一个近60岁的老和尚,名叫廖凝,字熙绩者,为南齐都昌县令。廖凝中年皈依佛家,颇有学行。隐居南岳衡山,做主持和尚13年,精于释迦佛理,且兼习吏治农事。被一巡府荐为南齐都昌县令。其为令时,"步行乡里,指导农事,推广旱田秫黍。访疾问苦,礼贤下士。且衣居简陋,廉白自守。惟有嗜好,爱饮元(黄)酒;倡令邑民,种黍平畴。俭岁无忧,频书大有;六载声著,秩满南游。只携诗卷,执酒瓢而走"。曾作解印诗曰:"五斗徒劳更折腰,六年两鬓为民焦;今朝解印呤归去,还执来时旧酒瓢。"
  朱刘镇龙角村古称黄村,即秋日黍熟,黍浪翻腾,有如波涛巨浪之壮观,谓昌乐县胜景。这可能始于廖凝老和尚、都昌县令始种黍之手笔吧?
  都昌县自刘宋元年置昌乐县都昌村为北海郡治,直至东魏孝帝武定八年(550年),改北海郡,另置胶州平昌郡(治在安丘市临晤镇),此时曾为北海郡治的都昌城,始降为都昌县城。都昌城为北海郡治所,历时71年,与昌乐南部鄌郚齐名,故有南鄌北都之称。《山东通志》载:"隋朝北海郡,治益都。统县十:营陵、都昌……属之郡下。大业八年(612年),废北海郡,置潍州(今潍坊市)。唐武德八年(625年),省都昌、营丘县,入北海潍州。"都昌县唐时始废。
  从都昌县始置,至省入潍州,建置存在历史达146年。后来于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建昌乐县。都昌县是昌乐县以前之老县名,都昌村亦是古县城。若从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初置乐望国始,至都昌县省入潍州算,都昌村曾为侯国治所、北海郡治所、县治所,历时达773年。它不单是朱刘镇的辉煌历史,更是昌乐县的辉煌历史。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