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21-11-04 17:09
昌乐 刘文安

《弥水》微刊(总第八期)

  《弥水》微刊(总第八期)
  -
  【弥水文化学会青州柿子沟景区采风成果集锦】
  五地文友来相会
  聚焦大美柿子沟
  ——弥水文化学会走进柿子沟景区采风纪实
  10月23日上午,秋高气爽,阳光晴好。青州市王坟镇上白洋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潍坊弥水文化学会组织青州、临朐、寿光、昌乐、滨海五个县市区的80多名会员,浩浩荡荡走进柿子沟景区,进行大型采风活动。火红的山谷里,人头攒动,红旗猎猎,歌声阵阵,热闹非凡。
  上午10时,在上白洋村委前的小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由弥水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麟书主持,上白洋村党支部书记高维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代表全村父老乡亲们欢迎来自潍坊市五个县市区的客人们光临小山村,游览柿子沟、宣传柿子沟。弥水文化学会顾问赵立双在讲话中详细介绍了上白洋村近年来以党建为统领、大搞乡村振兴和旅游资源开发、把穷山村变成了富裕村的先进事迹。他衷心祝愿弥水文化学会越来越好!衷心祝愿文友们采风顺利,玩得开心。
  弥水文化学会会长魏在光在讲话中指出,走进青州柿子沟景区大型采风活动,很重要,也很有意义。这是弥水文化学会换届选举以后新班子组织的第二次大型采风活动,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堪称历史之最。对于进一步增强学会的凝聚力、促进弥水文化学会与柿子沟景区的文旅融合,将会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上白洋村两委和柿子沟景区对这次采风活动非常重视,高维尧亲书记亲自安排部署,村两委成员全部靠上,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接待服务,魏会长代表全体会员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为答谢白洋村两委和柿子沟景区的大力支持和盛情款待,弥水文友们纷纷自愿捐赠作品,奉献爱心:
  名誉会长房永江捐赠了著作《弥水情深》;
  青州书画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高贵荣捐赠了《富贵吉祥》、牡丹图和《畅游万里》红金鱼;
  顾问曹光炬捐赠了《高氏图腾》一套;
  顾问郇志侠捐赠了书法《陋室铭》和著作《陋室铭墨迹》;
  诗词分会副会长高曙光捐赠了书法四条屏;
  青州分会副会长刘丙学捐赠了长篇小说《益北原》;
  寿光分会理事林长青捐赠了著作《弥水流韵》;
  寿光分会王晓庆捐赠了诗集《榆园新韵》;
  《弥水》杂志副总编刘洪森捐赠了书法《大美柿子沟》、《事事如意》;
  昌乐分会副会长孙桂玉捐赠了国画长卷《事事如意》;
  昌乐分会副会长刘爱萍捐赠了剪纸作品;
  昌乐分会王立刚捐赠了梅兰竹菊四条屏;
  青州分会副秘书长吴玉堂捐赠了国画作品《事事如意》;
  临朐分会林西东捐赠了他和张远为柿子沟景区创作的赞美诗(书法)。
  临朐分会会长、中国美协会员杜崇友捐赠了六尺国画《花开富贵》《事事如意》和书法作品《酒中仙》;
  书画分会副会长王洪明捐赠了书画作品《爱》《龙》《荷趣》;
  昌乐分会秘书长刘文涛捐赠了三层熔喷防护口罩100个;
  ……
  顾问曹光炬代表爱心人士讲话。他说,大家自愿捐赠作品,是文友们的一片心意,既体现了弥水文化学会的凝聚力,也体现了弥水文友的高素质和高境界。他衷心希望弥水文化学会越办越好!衷心希望柿子沟景区越来越好!
  会长魏在光感慨地说:这次参与捐献的人员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热情之高涨,令人感动!他们捐赠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几本书、几幅字、几幅画,而是代表了一颗颗滚烫的心!
  据了解,柿子沟景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具有原生态、原汁原味、野生野性的特点,位于上白羊和下白羊之间,是从王坟去仰天山公路边的一个山谷。距青州城区30公里,距临朐红叶谷17公里,附近是钓鱼台水库,山谷的对面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名胜石人山,整个风景区融山水于一体,集风情民俗于一身,是一处别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区。该景区一年四季都是美景,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现在是深秋收时节,也是柿子沟最美丽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灿灿的柿子,每一串柿子,宛若一串串喜庆的小红灯笼,点燃了远近的山川,每一座火红的山川,如同山里人丰收的喜悦、幸福的笑脸,让人心醉、乐不思蜀。
  魏会长希望文友们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尽情地参观游览柿子沟,尽情地亲吻拥抱柿子沟,尽情地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尽情地感受当地人民的纯朴善良。希望大家回去以后,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变成一篇篇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
  启动仪式结束后,文友们肩扛着弥水文化学会的大旗,手举着鲜艳的小五星红旗,浩浩荡荡走进了大美柿子沟,一路上边走边看,有说有笑,兴高采烈。大家先后游览了娘娘岭、击狗崖、接雷顶、大黑山、环岭、银葫芦顶、石棚、观星台、黄金岭、熊猫谷、姑子庵、泉子溜、神龟岭、黄龙山、婆髻红林、仙人山石人、轿顶山、金石棚登十几个特色景点。
  游览归来,上白洋村两委为大家准备了热气腾腾的羊肉大蒸包,小米粥、小咸菜、大蒜等一应俱全,服务周到细致,山里人的纯善良、热情好客再次得到印证。大家一边品尝着山里特产,一边交谈着游览的收获,直呼大开眼界、大饱口福、不虚此行。有机会还要再来。
  午餐期间,多才多艺的文友们为乡亲们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王子秀、杨凤臣、张金祥、马新林、刘丙学等纷纷登台献艺,王子秀的《大碗茶》原汁原味,韵味十足;郭麟书、杨忠明的诗朗诵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张金祥的快板书《奇袭白虎团》,声情并茂,令人叫绝;刘增强的山东快书《柿子筐》诙谐幽默,让人捧腹;魏在光现场创作的快板《夸夸柿子沟》真情流露,很接地气:
  弥水众文友,来到柿子沟。
  满眼好风景,无不乐悠悠。
  白洋村风好,纯朴又敦厚。
  书记高为尧,跑前又跑后。
  服务真周到,体贴又温柔。
  羊肉大蒸包,味道独特优。
  观罢好风景,又吃特色饭。
  文友开眼界,创作有灵感。
  纷纷亮绝活,惬意写诗篇。
  看谁写得好,《弥水》杂志见!
  崔怀明 葛怀圣 闫玉新 郇志侠 张全胜 杨凤臣摄影报道
  注:2021年10月27日《弥水》微刊第7期采用;同日青州商务网采用。
  -
  【诗词集锦】
  -
  深山采风
  魏在光 青州
  身临柿子沟,忘却万般忧。
  处处如仙画,文朋惬意讴。
  -
  题柿子沟(通韵)
  徐一波 昌乐
  霜秋红日染,朱果压枝繁。
  鸟落云霞起,白洋笑语喧。
  -
  弥水柿子沟采风
  吴玉堂 青州
  深秋又到柿林沟,一片灯笼挂树头。
  无限风光心欲醉,四方骚客乐悠悠。
  -
  赞柿子沟景区(新韵)
  林西东 临朐
  清风寨下千丘壑,柿子沟中柿满坡。
  万盏红灯虬树缀,祥光赋韵好山河。
  -
  深山采风
  赵传欣 青州
  (一)
  天高气朗选深秋,领略王坟柿子沟。
  生态自然山水画,民风纯朴厚情酬。
  (二)
  弥水采风游,驱车杮子沟。
  灯笼寒树挂,霜叶小溪流。
  野态方惊目,新诗竟满兜。
  攀岩凌绝顶,一览醉金秋。
  秋游柿子沟
  董海梅 青州
  (一)
  喜柿娇枫恰闹秋,八方雅客竞风流。
  酣歌逐水层云醉,健笔飞花万壑羞。
  情动白洋因蕴厚,梦连金叶为怀柔。
  石人胜韵萦千古,环目长峦逸兴浮。
  (二)
  最美柿乡霜月天,逸云俊羽瘦溪涓。
  金风更作马良笔,远岫自成陶令篇。
  石道人旁参古蕴,子房湖畔忆先贤。
  纵横进退惊心事,哪若诗书御紫烟。
  -
  柿子沟采风(中华通韵)
  张玉民    青州
  (一)
  倏然霜叶落,结伴采秋风。
  柿柿皆如意,村村有古情。
  登高诗兴起,望远壮怀萦。
  荒野疑无路,心宽任我行。
  (二)
  曲径通幽处,西山柿子沟。
  霜天黄叶落,碧水白云悠。
  胜境如清梦,新诗化浅愁。
  尽抛身外事,望远再登楼。
  山野吟怀
  高曙光 青州
  不惧路途艰,聆听林鸟喧。
  深谷多野趣,心旷有清欢。
  晚岁常轻物,平生只爱山。
  为寻谢公迹,长啸在峰巅。
  -
  秋游青州柿子沟
  崔安正 青州
  九曲翠峰泉,奇松怪石延。
  林疏晨滴露,溪静暮浮烟。
  竹屋清风映,枫桥落瀑悬。
  虬枝霜柿熟,谷野彩珠连。
  -
  秋游柿子沟(新韵)
  张远 临朐
  (一)
  霜降人间画彩屏,竞吟山柿与丹枫。
  登高娇喘多才女,扶杖长吁几雅翁。
  沟壑刚摘红果品,巅崖又见战旗擎。
  菁华岭岫民风朴,不负金秋海岱行。
  (二)
  夕阳几度映霜华,乘兴登临慕晚霞。
  山岭柿枝红果缀,路边菊蕾紫英发。
  曾经狂傲攀龙谷,不想悠闲爱九花。
  知己相邀桑梓赋,谁拾枫叶煮为茶。
  -
  游柿子沟 (新韵)
  刘振平 临朐
  (一)
  山谷深秋一树红,远观枫叶近灯笼。
  盈枝硕果形如意,经历风霜蜜味浓。
  (二)
  柿沟秋色最销魂,叠嶂层峦胜锦春。
  霜染黄栌霞映瀑,手擎赤帜树接云。
  天凉逐渐衰荒草,宾客频来醉古村。
  溪绕柴扉帘果挂,此行不负有心人。
  注: 帘果挂,悬挂着晒的柿饼象一片片的红帘子。
  -
  青州柿子沟釆风(组诗)
  刘文安 昌乐
  柿子沟釆风(新韵)
  霜天风又起,簌簌已秋深。
  胜境多山谷,幽居在古村。
  层峦浮露霭,群壑漫溪云。
  红叶坡崖上,阳光满柿林。
  -
  秋访柿子沟
  寒露霜华柿子红,群山万壑挂灯笼。
  鹿鸣溪谷古村落,最美秋山枫叶红。
  -
  游柿子沟抒怀
  聚向白洋秋向晚,清流飞瀑任潺湲。
  菊花袅娜坡崖上,柿树参差野壑边。
  云岭枫栌连翠谷,星台岚霭落寒川。
  攀援峭壁登高处,滚滚松涛入碧天。
  -
  柿子沟采风
  赵传勤 青州
  鸿沟丽景采风团,怪石嶙峋谷口边。
  老树虬枝罗绛柿,断崖云叶织蓝天。
  留侯洞隐晴岚处,海岱峰高秋色连。
  涧水清凌流日月,层冈叠翠入眸缘。
  -
  游柿子沟景区(通韵)
  刘学花 昌乐
  不辞山路远,何惧景区深。
  跨过叠岩谷,穿行灌木林。
  清泉石上鹤,紫气野中村。
  此处风光美,前方物候新。
  -
  柿子沟夕照
  鲁强 临朐
  柿子沟边淡淡风,灯笼树上挂天空。
  凭栏目送归鸿去,一片云霞晚照红。
  -
  山里人家
  鲁强 临朐
  柿子沟边梦里行,朱帘画幕燕身轻。
  群山深处谁家女,一串欢歌伴笑声。
  -
  柿子沟(古风)
  刘万庆 青州
  王坟柿沟好景观,万状卵石布清川。
  古树虬枝掛红柿,鹰雀悬崖鸣叫欢。
  此处还有张良洞,汉代贤士隐此间。
  清澈平湖映日月,连绵群山映眼帘。
  -
  秋到柿子沟(古风)
  周全美 青州
  清溪流山涧,秋深红叶稀。
  乡村霜降日,家家晒柿皮。
  -
  游柿子沟(古风)
  田道明 昌乐
  文友登山已暮秋,石阶揽翠共同游。
  漫山秀色层林染,大美青州柿子沟。
  -
  山行(古风)
  高曙光 青州
  晚秋何所之,驱车柿子沟。
  山路多崎岖,涧底水常流。
  乱草没膝径,松枝频拂头。
  柿子红丹丹,林野清幽幽。
  且进老农家,欢言一杯酒。
  长聊兴亡事,共喜大丰收。
  盛世开丽景,兴来诗几首。
  俱怀登高志,永结忘情游。
  -
  弥水保健员(古风)
  张秀英 青州
  金秋层林染,山野金灿灿。
  采风柿子沟,我是保健员。
  肩头责任重,防患于未然。
  各种急救药,箱内装满满。
  安全有保障,出行保平安。
  -
  卜算子.柿子沟
  刘世清 青州
  红柿染秋霜,鸿雁频南往。摇曳灯笼迎宾朋,到处黄红绛。
  游览柿子沟,心绪生舒畅。纯朴天然风光好,让我不能忘。
  -
  长相思.秋游柿子沟
  陈庆聚 青州
  上白洋,下白洋。溪水欢歌瀑布扬。诗情溢满乡。 远山藏,深山藏。树挂灯笼柿正黄。果丰粮满仓。
  -
  柿子沟的呼唤
  高曙光 青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早准备下羊羔美酒,
  翘首等待着光临小村的诗友。
  我的家就在村口,
  河水从我家的墙根日夜流走,
  载着我儿时的梦,
  还有一些纸做的小船,
  谁知道它会在那儿停留?
  那棵五百年的老槐树,
  老远就向你们招手,
  它早己是瘦骨嶙峋,虬枝龙爪,
  它多么想向你们倾诉,
  岁月的沧桑,往昔的忧愁。
  我早已敞开大门,
  我把小院打扫干净,
  我把茶水煮沸,
  我拴起我忠诚的大黄狗,
  我早准备好鲜红的山楂石榴。
  我甚至想吟诗一首,
  夸夸美丽的柿子沟,
  夸夸我的乡亲父老,
  赞美他们的纯朴憨厚。
  你来吧,
  看看溪流,听听鸟语,
  品味一下山村的清幽,
  我陪你登上山顶,
  我陪你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
  我邀请你尝尝自酿的柿子酒……
  啊,我就在村口等你,
  我会老远向你招手……
  -
  柿子沟的山又红了
  徐一波 昌乐
  柿子沟的山又红了
  红了的柿子灌满了雷声
  像眼睛悬挂在枝条上
  眺望赏秋的人
  前来合影
  晴空下,从霜降里走出的游客
  纷纷来到这里,指指点点
  举手投足间,吸晴的
  柿林,霜染的秋色
  驮着鸟鸣
  从一道闪电开始
  在人们的惊呼声中
  沿一条山径爬上峰巅
  而在一棵柿树下,画中的人
  被走动的阳光慢慢拉成了农家的炊烟
  并被深深嵌入一枚印章。就像此刻
  我俩并排坐在石道人山顶
  看白洋村淳朴的民风
  在依稀可见的炊烟上伸展
  -
  为弥水文化学会走进柿子沟撰句
  -
  出句作者:张金祥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附下比格式:
  对句: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新容弥水,波碧迢迢阔路长。(张金祥)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雄奇沟谷,枫艳枝枝游客欢。(许可先)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高清弥水,菊翠山山秋色浓。(董益彩)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神奇彩谷,旭染山山锦色浓。(王树平)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钟灵青社,柏翠叠叠岚岫奇。(杨河龙)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长清涧水,沼碧盈盈朝雾浓。(张今朝)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幽奇沟谷,叶落飘飘秋意深。(董云波)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幽深朱寺,松翠重重晚黛曛。(林西东)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幽香绿野,韵墨篇篇骚客痴。(马立梅)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飘香碧野,菊紫丛丛秋意浓。(高玉华)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富饶黄海,水碧茫茫帆影欢。(魏凤婷)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多才文友,情致悠悠灵感来。(魏在光)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新奇彩岭,泉碧涓涓诗兴浓。(韩会勇)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众贤弥水,花碧盈盈新叶荣。(崔安正)
  出句:大美白洋,柿红串串夕阳醉;
  对句:神奇平谷,峰锦悠悠秋意浓。(刘军)
  -
  【散文集锦】
  -
  采风柿子沟
  郑云生 青州
  辛丑寒露,天气凉爽晴好,和煦的阳光,轻轻的风,陪伴着我们愉悦的好心情。近两个月来一直阴雨连绵、大风低温,难得今天这样的晴好天气。今天,来自潍坊市五个县市区的80多名弥水文化学会会员,走进王坟镇柿子沟景区,进行大型采风。会员们热情高涨,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柿子沟,正名叫上白洋村,是一个只有200户、750人的小山村。村里的山谷有十几里长,村中有一小溪由山间流下,弯弯曲曲穿过村子。因而,这里的家家户户均背倚大山,面临溪流,村落中、山谷里,长满了各种果树,柿子树居多,故名柿子沟。
  柿子沟山水相依,波光潋滟。古香古色、原始的房屋与原始的山脉相依,隐藏在柿子村中,好一派人间仙境。柿子沟三面环山,群山环抱,景区内沟谷纵横,高山耸立,风景优美,轿顶山、石道人山,张良观星台、石翁等景点,引人入胜。
  王坟的山,峻秀且陡峭,远眺艳阳下层峦叠峰的群山,林间的景色更是美妙,阳光透过树叶,低头看,抬头望,像万花筒,如调色板,各种颜色异常分明,此时方觉心旷神怡,醉人心扉。会员们成群结队,沿着村间的山路上攀,拍照嘻戏,洒脱自如,无拘无束,尽情享受艳阳秋日多彩多情的恩赐。由于今年春天遭遇霜冻、柿子挂果较少,但多姿多彩、意味深长、延绵无际的秋色也令人陶醉不已。
  遥望山顶,曲径蜿蜒,密林层层,约约望见蓝天白云间上的石道人,更激起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登上山顶一睹为快。
  中午时分,部分会员攀上山顶,他们一览众山小,豪情万丈,在轿顶山、石道人山、张良观星台、石翁旁,挥动弥水文化学会的会旗与石道人合影留念。
  柿子沟山美、水美、人更美。游览结束,大家返回村中小广场时,村两委领导们早已把热腾腾的白面羊肉大包子摆上了一个个小餐桌上,而且,稀饭、咸菜、大蒜、热水等一应俱全,想得非常周到。弥水文化学会的会员们吃着香喷喷的羊肉大包子,赞美不绝。感谢柿子沟景区的领导们,感谢纯朴善良的上白洋村的乡亲们,决心把这次采风的收获和感激之情,用优美的诗篇体现出来,为赞美柿子沟、宣传柿子沟尽一份力。
  走观光采风、文旅融合之路,是弥水文化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新尝试。它能使团队增强凝聚力,让会员开阔视野,领略山山水水,提高认知水平,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修身养性,解疑释惑。这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常言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走万里路,只有身临其境,才有切身领悟。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大山的绮丽,大海的广阔,能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能和当地人沟通结识,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我们就会觉得还有比自然景观更深刻的领悟,不同水土养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真是一花一世界,一木一风景啊。
  -
  情满柿子沟
  张连庆 滨海
  转眼已是深秋,适逢周末,天高云淡风轻,有幸与弥水文化学会文友们一起走进青州柿子沟景区采风,亲近大自然,领略秀美的山川风光。
  记得小时候,到南洼地里拾棉花,如果天气清朗,就能看见青州连绵起伏的群山。邻居家里有青州亲戚,经常捎来山核桃,山楂,柿饼等等特产,又香又甜,也左邻右舍分一点,往往馋得孩子们直流口水,那种情景,至今难忘。
  青州柿子沟风景区,位于青州西南山区白洋村,面积10000亩,植被丰茂,果木产业发达,犹以种植柿子闻名国内外,特别是秋季到来,满山遍野的柿子成熟,好像一个个小灯笼,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品食,加之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周围山石灵秀,溪流淙淙穿村而过,原生态色彩浓厚,是一个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能够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沿着起伏曲折的山间公路,左拐右拐,山村民居依山傍水,风格各异,没有固定的朝向,这一点与平原地区建筑截然不同。
  采风车队的到来,受到了景区和村委的热情接待,大家举行了简短的活动仪式,弥水文化学会向景区捐赠了名家书籍,字画,及交待了游览观光安全事项,合影留念后开始了我们的徒步登山行程。
  山路坡度不小,依山开凿,一旁就是深沟。一路上,老树,废弃石屋,石墙层层叠叠,好像一本本厚重斑驳的古书,记录着漫漫岁月无尽的沧桑。
  一路走,一路看,初时路径还算宽敞,越走越感觉是羊肠小道了,多处怪石嶙峋,小路也陡峭起来,需俯下身子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也不敢四处张望,只小心脚底下,一步步前行。
  行至半山腰,到了一处稍微宽阔的平台,一边是近乎垂直的奇特的石壁,大家也正好休息一下。带队向导说这一片区域石头历经万年风化形成的乳化石,形态各异,观赏性极高,还有两个天然形成的石翁,里面存有石头缝里渗下来的积水,饮之甘甜,使人精力充沛。远处看去,丛林已经染上了秋天的颜色,或红或黄,山底下民居红瓦白墙,错落有致,就像一串五彩缤纷的宝石项链。
  恢复了一下体力,队伍继续行进,越往山顶,小路愈加陡峭。向导说,年纪大的,身体不太适应的就不要继续了,一般来爬山的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们前面的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继续行进,挑战一下自己,坚持到底,不能留下遗憾!
  最终我们六个人,五男一女,一步步互相提醒、帮助,喊着加油,不到山顶非好汉,感觉使出了洪荒之力,终于登上山顶!站在山顶,大家心情非常激动,我们一起高呼:我——来——了——!喊声不断在群山之间回响。此刻,蓝天白云,群山如画,壮丽风光尽收眼底。正应了一句话: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无限风光在险峰!
  上山艰难下山也不容易,原路返回更觉得脚疼,腿肚子疼,浑身都疼,但是大家都很开心,这是一种胜利的喜悦,征服的快感,也体现了我们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回到山下,已是下午两点多,听说我们一直爬到了山顶,大家纷纷向我们表示祝贺,还给我们拿来了村里为我们包的大馅羊肉包子,每人一碗热面汤,我们狼吞虎咽之余,一切疲劳随之得到了缓解。
  所有的相聚都有分别的一刻,再见了,亲爱的乡亲们,祝愿你们小康路上生活蒸蒸日上,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
  会员点评:
  感谢弥水文化学会的精心组织,使我们都有太多的收获,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张连庆)
  张连庆老师的游记写得很棒,既有叙述也有描写,既有抒情,更有议论,既有景物描绘,更有心理描写。详略得当,质朴感人。让我顿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金玉满堂)
  真实的感受,情满柿子沟!(王丰富)
  品读郑云生、张连庆二位老师的旅游记实,如临其境,真是妙笔生花,细细读来更能领悟柿子的风土人情,实乃佳作也,为二位老师文笔点赞,更感谢联系和组织这次采风活动的老师和会长。(刘洪森)
  -
  大美柿子沟 明年再相会
  吕绳端 潍坊
  10月23日上午,怀着期待的心情我驱车赶往青州王坟镇柿子沟景区,参加弥水文化学会组织的一场文化自驾游。为什么说期待呢?因为前几年我去胡宅村的时候,对面就是柿子沟,因为时间和团队精神等因素,一直没有成行,但是从群里老师们发到群里的照片看,这里是柿子的乐园、红色点缀的世界,令人心生遐想,总之一句话,柿子沟这么美,我想去看看。
  导航真是个好东西,尤其是用惯了高德地图,在用了北斗导航系统之后更是得力的不得了。虽然山路十八弯,但是和文友们马上就能相聚的期待却是让我恨不得拉直这段距离。看到白羊口村路口,使我想起了前些年我写报告文学《仰天之子》中的主人公张成领书记,前段时间,《仰天之子》被市行推荐,还获得山东分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征文一等奖第一名,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勤劳善良的仰天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作为文化人,我们要讴歌新时代,颂扬新农村。
  沿着沟口的指示牌我拐进了北侧的山路,路有点窄,两辆车能够错车的样子。开车大约2公里左右,看到了柿子沟景区的大门,一个不算华丽的大门,可是,从大门看上去,柿子沟,柿子呢?带着疑问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山村的模样,弯弯曲曲的山路、参差不齐、高低错落的石屋,还有山涧中潺潺的流水,的确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在路边有个小的停车场,有人在招手,那是我们的人,我们的弥水的文友。停下车,大家亲切的握着手,寒暄着,微信就是个好东西,见不见面不重要,只要网上聊过的,那就是朋友了。
  沿着山路步行,不一会儿就到了柿子沟景区的中心汇合点,也就是比较大的一个停车点,大部分的会员已经在这里集合了,大家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握手、寒暄、打招呼,尽管不到一个月前刚刚在青州古街相聚过,我想这里面除了想念,还有文人的情怀。看着我过来,几位顾问都在招手,我快步向前和曹光炬老局长握手打招呼,这是一位非常值得尊重的老人,也是中国百家姓图腾文化研究院的院长。接着是赵立双书记,这个满腹经纶又有特别有演讲感召力的人,他老家就是东大段地村的人,今天也算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郭秘书长和魏会长是最忙的人,他们清点着人数,安排着午饭,和景区方面沟通着;昌乐分会的刘文安会长、寿光分会的燕汝泮会长、青州分会的崔怀明会长都是经常一起参加活动的人,我们招手打着招呼;忽然,人群中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奥,是时会来会长,我赶紧穿过人群过去打招呼,去年因为疫情原因活动较少,上次古街活动又没有参加,所以得单独和时会长这个骈邑才子多聊聊。
  大约9点半的样子,在郭秘书长的大嗓门招呼下,大家开始坐下来,有的坐马扎,有的坐长板凳,有的也做到了沟沿上,很有改革开放前农村开大会的样子。仪式并不复杂,秘书长主持,几位嘉宾讲话,景区负责人也就是白洋村党支部高书记致欢迎辞,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和一个环节,这个人就是赵立双书记,他相继干过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干部的乡村情结和演讲感召力在赵书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讲的接地气,游客、村民和我们听得入心,他也是这一次活动的策划和联系者。向景区赠送书画作品环节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大家踊跃捐献作品,而我们摄影家按动快门留下宝贵的影像。
  说好了12点回到原地吃羊肉大包子,上午的爬山赏景正式开始。沿着崎岖蜿蜒坎坷不平的山间小路,我们边走边聊,一路上能看到稀稀疏疏的柿子树,却没有看到满树的“红灯笼”,可能是还没到正地方吧,自己在心里安慰着自己。开始的路还算比较平坦,可是越走越陡峭,山路的台阶都是用原生石头进行就地取材,可能是前几天下过雨,有些路段还有些湿滑,随着越往前走,人开始逐渐减少,我还是坚持着,文友们有人唱着革命歌曲给大家加油打气,也有点就地取材用枯枝制作了临时登山杖,还有的讲述着临朐战役的故事,总之,登山的路上铺满了故事。
  生活就是这样,你不善待身体,身体关键时候就会给你上一课。这不,刚刚爬到一半就开始气喘吁吁,人家六七十岁的老师都在继续前进,我们也不能当逃兵,所以只能是继续坚持着。看到“石道人”指示牌的时候,就产生了回程的想法,可是回头一想,干啥来的,不就是爬山赏景吗!鼓鼓劲就上去了!所以继续往上走,然后开始走走歇歇,走走停停,在已经听到山顶有人欢呼的时候,身体确实有点受不住了,尤其是前几年受过伤的膝盖,隐隐作痛。在经过一阵休息和思想斗争过后,我和已经退休的隋老师决定原路返回。回到出发点的时候,已经是太阳过午,大家都在喝着玉米粥吃着羊肉大包子。吃过饭的文友有的闲聊,有的在高歌一曲为活动增光添彩。
  吃完饭大家开始照合影,蓦然回首,发现北侧上方有木栈道,仿佛景色更胜南侧石道人山,怪不得郭秘书长说中午吃完饭,下午赵书记还要安排旅游,莫非这就是?可是,瑟瑟发抖的腿肚子告诉我,无论再好的风景也只能是望而兴叹了!带着一上午的疑团,我问了一下村里的一位大娘,她说,去年的寒冬把柿子树冻坏了,今年基本上没挂果,要是你们去年来就好了,满山遍野都是红彤彤的柿子,那才是真正的柿子沟啊!她说,你们明年再来吧,一定能吃上现摘的红柿子。
  我在想,没有柿子的柿子沟都这么美,那挂满了漫山遍野的红灯笼的柿子沟该是一番什么光景呢!其实,我们出来采风,一路走来关键是文友们一起交流的好心情,只要心中有爱,满山都是好景。说好了,柿子沟,明年我还会来,来看你盛装新娘的模样。
  会员点评:
  吕绳端老师的《大美柿子沟 明年再相会》,字字珠玑,妙笔生花,很可惜的是我们兄弟二人最终没有登上顶峰,期待来年再相会,我们兄弟定攀登新的高峰。(隋顺令)
  -
  走进柿子沟
  —— 弥水文化学会走进青州柿子沟景区大型采风活动侧记
  傅荣常 青州
  2021年10月23日,恰逢霜降节气,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是出行的好日子。弥水文化学会80多名会员到青州市西南山区的王坟镇白洋村柿子沟景区进行了一次大型采风活动。
  车辆行驶在公路上,沿途是一片美丽的景色,路两边是红红的枫树,还有许多叫不出名来的树木。九龙峪风景区、黑虎山水库、逄山风景区、钓鱼台水库历历在目。
  来到柿子沟景区广场,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环顾四周,一条小河从村子中央自西向东缓缓流淌,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里的鱼儿。村庄被巍峨的群山环绕,山上植被繁茂,像一座天然屏障包围着村庄。各种建筑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靠近河岸的人家,大门口都架起了一座石桥,桥上停着轿车。我站在广场边小河的桥上,向远处望去,一幅大型标语吸引了我的目光:“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
  村庄内, 道路两旁的小摊上摆满了特色食品:柿子煎饼、鲜地瓜、山楂、山楂煎饼、山楂条、柿饼、糖炒桃仁……同行的张全胜老师抢先买了一包柿子煎饼,他撕下来尝了一口,连声说:“刚甜,刚好吃!”我站在小摊前,目睹了女主人摊煎饼的整个过程,看她动作娴熟、麻利,就知她是一个勤劳的人。我与她攀谈起来。她说,自从景区开业以来,她靠摊煎饼脱了贫,致了富。
  近10时,柿子沟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开始了。仪式由郭麟书秘书长主持,魏在光会长讲话,他首先感谢赵立双书记牵线搭桥,提供了这次采风的良好机会,感谢上白洋村两委、柿子沟景区和上白洋村父老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接着讲了这次活动的意义。赵立双书记介绍了上白洋村及柿子沟的历史沿革,使我们对柿子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曹光炬局长代表爱心人士讲话。上白洋村的高书记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随后,16位爱心人士代表向上白洋村捐献了著作、书画、剪纸作品。启动仪式结束后,全体会员合影留念。
  游览开始了,我们漫步在大街上,路边摆满了叫卖农副产品的小摊:有卖柿子酒的、有卖红枣酒的,还有卖枣花蜜、槐花蜜的......我们来到两个巨大的蜂巢前,它们每个的直径大约40厘米,同行的李老师好奇的询问了一下价格,每个要价500元。这样的巨大蜂巢实属罕见,有极高的医用价值。
  我们沿着石头铺成的小路,穿过胡同继续前行,不一会儿,来到仙人桥边。仙人桥是一座全部用石头砌成的桥。我们来到古村落遗址,几座全部用石头砌成的房子清晰可辨。我们来到秋千场地,这里有一个非常原始的转秋千,年轻人一个箭步冲上去玩起来。见他们玩得快乐,我们也非常高兴。
  站在秋千场地旁,向远处望去,山上植被繁茂,红得像火,绿的青翠欲流,好像画家画上去的一样。
  进入柿子沟,景色更美丽。柿子沟是一条天然形成的大沟,沟里生长着各种树木,柿子树上悬挂的果实像一个个的小灯笼,会员们在树下合影。山楂树上结满了玛瑙般的红果,人们正在忙着采摘。枫树的叶子已经变红,红得像一团团火焰。山沟里有桃树、杏树、桑树,有大片大片的香椿树。还有许多叫不上名来的树木。我们来到一棵古老的大杏树下,大树遮天蔽日,我们在树下合影留念。柿子沟的美,在于它的淳朴、自然,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它美得令人心醉,像喝了醇香的柿子美酒,甜丝丝、晕乎乎。柿子沟的美景引来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文人墨客。
  休息片刻,我们向石道人山进发,这里的石头独具特色,表面光滑平整,是上好的建筑材料,且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因山势陡峭,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山上爬去,脚下是松动的石块,头顶是 树木和杂草,一不小心就有坠落深谷的危险,年纪大的爬到半山腰就停下来休息,不再往上爬了。年轻人精力旺盛,一鼓作气爬到山顶,将弥水大旗插在了山头上。寓意弥水学会后继有人,一定能攀上高峰。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是在这里,上山不容易,下山则更难。下山时要更加小心,一不留神就有摔倒的危险。好不容易,大家一步一步挨下山来。因为太累,大家无心再观赏美丽的山色。一看表,已过12点多了,我们匆匆返回到广场上,上白洋村的领导们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羊肉大蒸包,会员们边吃边聊,畅谈这次采风的收获。
  饭后,多才多艺的会员们载歌载舞,一展风采。
  采风活动结束了,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去。再见了,上白洋村的父乡亲们!再见了,美丽的柿子沟
  -
  涓涓溪水润心田
  燕汝泮 寿光
  我一直向往山区,在山区里铺满石板的道路上攀登,跋涉,体味山里人生活的艰辛,倾听山溪水簌簌流动的美妙声音,欣赏漫山遍野的绿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美神奇。2021年10月23日,在弥水文化学会的组织下,弥水会员到青州王坟镇柿子沟采风,了却了我心中的夙愿。
  山东青州王坟镇柿子沟,位于青州城区西南,离青州城区约25公里。上午九时,由十几辆车组成的采风团队,浩浩荡荡向位于青州王坟镇的柿子沟景区开去。到达柿子沟景区后,在村委前小广场上举行采风启动仪式,弥水文化学会顾问赵立双,顾问曹光炬,会长魏在光和上白洋村的党支部书记先后介绍情况。上午十点,来自潍坊市五个县市区的80多名会员在弥水文化学会的大旗引领下,向山区攀登。此次攀登的山叫仙人山,也叫石人山,是柿子沟景区15个景点之一。
  在鸟儿的啾鸣声中,队伍像一条长龙,蜿蜒攀爬而上,道路两边绿树葱郁,随处可见挺拔的柿子树,还有一些生命力十分旺盛的榆树等树木,从石缝里生长出来,枝叶相当茂盛,给石人山覆盖了浓浓的绿色。在交流中得知,因为早春霜冻的原因,今年的柿子树结果较少,没有看到小灯笼般的柿子结满枝头的美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游兴。寿光分会的11名会员结伴而行,边走边聊,时而驻足观赏,时而拍照留念,沿着一条弯曲的山路,很快就爬到了半山腰,放眼望去,群山环翠,起伏的群山被红、黄、绿妆点的多彩斑斓,山与山之间的深谷将一座座山分割开来,大大小小的山头连绵起伏,令人惊叹。继续攀爬,直至山顶,奇迹出现,十几个形象逼真的“石人”凸立在你的面前,这些石人高约15米,奇峻雄险,姿态各异,我们无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一个个石人立于山巅。特别是那组高约10米的恋爱石,像一对恋人在悬崖峭壁前,环臂相抱,生死相依,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也给座石人山留下了美好的传说,涂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依依不舍下山来,漫步村内,可谓一步一景,别有洞天。
  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哗啦啦”的流水声从不远处传来。循着声音望去,先是看到山脚下有一小湖,湖内碧波荡漾,蔚蓝的湖水清澈见底,湖边石碑上赫然写着“子房湖”的字样,山泉水顺着一条小溪,欢快跳跃着,从高处源源不断流向湖内,湖满而溢。湖边有一小桥,桥下形成了一小型瀑布,珍珠般的水花四溅,溪流清澈,一路欢腾从草丛中穿过奔向远方。我在瀑布边逗留观赏了很久,除观赏瀑布外,惊叹于从瀑布边石缝中长出的一棵碗口粗的榆树。据居住在湖边村民讲,这棵榆树有一百多岁。自它从石缝里探出头来那年起,就不离不弃日夜守望着瀑布,成了瀑布忠实的守护者。小榆树是听着瀑布的声音长大的,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岩中,汲取高山流水之精华,年复一年,长得粗壮茂盛,为瀑布撑起的一把伞。我不禁感慨:树与瀑布一动一静,一刚一柔,像极了石人山上的恋爱石,日夜相守,不离不弃。
  我愈加看不够这湖边美景奇观,凝望着清澈的眸子般的子房湖,湖边瀑布密密珍珠一般织成的水帘,湖水热情奔放一跃而下,欢快奔向远方,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
  上白洋村因这一条山沟自西向东贯穿全村,山谷里长满各种果树,以柿子树居多,故名柿子沟。
  据村党支部书记高为尧介绍,上白洋村250多户,750口人。原是一个穷山沟,三面环山,道路不通,消息闭塞,家家户户背靠大山,面临溪水,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有的年景食不果腹,是典型的贫困村。是党的惠民政策让百姓逐渐富裕起来。十年前,在原有柿子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果树生产,家家种植柿子树,村里也成立了合作社,积极为果农牵线搭桥搞好服务,村民依靠出售柿子和土特产,渐渐富裕起来,仅出售柿子一项,户均收入一万多元。2015年柿子沟的名字被叫响,改变有此开启,搞起了旅游,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游客逐年增多,建设了采摘园、开起了农家乐,偏僻的小山村朝着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美景的旅游村转变。春天,点缀在山野里杏林,摇曳成一片花海,杏花桃花次第开放,相映成趣。夏天,柿子沟绿树遮天蔽日,山泉飞瀑,美不胜收。深秋季节,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柿子林,构成了山村一副极其精美的画卷,柿子沟蜚声齐鲁,打造成了中国北方有名的柿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赏景拍照,品尝农家乐的美味,流连忘返。
  时值正午,我仍无归意,悠然漫步溪边,游兴未尽,情趣盎然,涓涓的溪水已流到了我的心间,沁润着我的心田。
  -
  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
  李守忠 滨海
  山,因为不排斥一石一土,才有了它的高大伟岸;海,因为不拒绝涓涓细流,才有了它的深邃大度。
  对于大山,我总有一种向往,向往山的豪迈,山的俊秀,山的奇险,山的逶迤。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而对于生活在潍坊寿光北部的沿海区域的我,更是崇拜山的不惧怕任何压力和刚强性格,和又不失平素和蔼,沉稳凝重的柔情。
  俗话说:春赏花,夏纳凉,秋登山,冬踏雪。我喜欢旅游,是因为大自然无法抵挡的诱惑,是为了生命中难得的激情奔放,是为了心中一份对大自然的挚热爱恋……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美景等待我去观赏,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美好等待我去感受,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神奇等待我去欣赏。登山旅游,能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找到一种和自己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金秋10月23日,是一个晨曦明媚、风和气爽的日子。弥水文化学会适时组织学员到青州柿子沟进行采风活动,在这金秋送爽的季节里,学会开展的采风活动,得到了会员的积极响应。我们滨海分会,一大早整理了行装,驱车直奔青州柿子沟,开始了本次有意义的登山采风之旅。
  驾车随团来到青州柿子沟,淳朴的乡土气息,满目郁郁葱葱的翠色,伴着扑鼻而来的泥土的清香,瞬间就沁透了我的心脾,感觉是那样的舒畅。迎接你的是淳朴的山村乡亲,他们的热情写在脸上,感受到的是乡村美景与淳朴乡情。
  我们顺着铺满青石的悠长山路前行,沿途还见到了络绎不绝登山的人们,在他们每个人的脸庞上都挂着春风般微笑。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柿子沟一幅独特的山村风情画面。
  青石板街道两侧,黑瓦、石砖建造的古老民宅处处透出浓浓的古风雅韵。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经过甘露的洗礼,显得格外的青翠挺拔。叶茂的树梢与拂过的微风沙沙细语着,仿佛在向人们表达美好的问候。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静静地斜射在林荫道上,伴着声声鸟雀的啼鸣,我已感受到大自然在向我深情问好。在柿子沟,这里没有楼台和仙阁,没有庙宇和神灵,只有无穷无尽的自然风光。
  走进大自然,你可以听到小鸟清脆的鸣叫声,听到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听到树叶被风吹的“沙沙”声,那一切都是那么美妙。此时的我已彻底被大自然的清纯气息陶醉了,更觉得脚下的步履变得那样的轻松和有力。
  继续登山,我被沿途泥土的芬芳、树木的青翠、阳光的和煦吸引着,看着一路的美景,听着声声对山的赞美。和畅秋风无限好,让我怎能不歌唱。我站在拍照最佳位置,让哥们咔的一张,把我的身影久留此地,会员在合影,每一处都是美景,每一处都有人在。虽然柿子已被采摘完,我们还能看到大片的柿子树,山楂树。虽然它并不鲜艳,并不高贵,但是他却能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柿子树美的内涵,山楂树正是如此。
  一路上,石板台阶弯弯曲曲,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陡,形状也是时常发生变化。慢慢的,我们与后面的人拉开了好大一段距离,晶莹的汗珠不断顺着我的脸颊滚落,我的腿已经很酸了,浑身出汗燥热,仿佛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发生抗议。
  于    我们在半山腰处,稍作歇息。袁荣爱老师分享了包里的橘子,分给会员解渴,感到此时的橘子格外香甜。我们不约而同看了一眼在座的各位,只有寿光分会和我们滨海分会的六名会员,在此相聚,更是缘分。葛怀圣老师幽默地说:寿光、滨海没有山,我们就是奔着大山而来,既来之,则安之,请登之。”随即我们六人达成了共识,说干就干,马上就办,只有一个念头:为了同一个目标,一定要坚持到底。休息片刻,我们向着顶峰发起冲刺。
  那山路不再是曲折或平坦的,有的只是陡峭的悬崖和峭壁。石头上长着苔藓,花花草草则更是茂盛,峭壁还钻出一棵苍龙似的古树,脚踏在岩石上第一感觉不踏实,使人望而生畏。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山路弯弯曲曲,四周尽是嶙峋怪石,四周全是悬崖绝壁,如刀削斧劈一般。 山林茂密,怪石嶙峋。说是一条山路,杂草甚密,高如一人,独行者恐难寻觅。在荆棘中穿行,丝毫不影响观风纳景之情趣,云雾缭绕。行之山腰,我们可以与对面的山平视了,在云雾相绕之间,感受众山绵绵若现,气象万千,飞来之石,鬼斧神工之妙皆可相见,越之向上,路难崎岖,常在悬崖间穿越。
  不知是谁,幽默喊出“山顶有青梅,山顶有清风,山顶有清泉。”可是嘴是英雄,脚可不是好汉,爬山的路,越来越难走,我们不由自主敲一敲自己发胀的小腿,拍一拍你越发紧实的臀,舔一舔干涩的嘴唇,扶着松的躯干,树的根,艰难的前行,再想一想,我们始终坚信:没有到不了的山顶,只有不愿继续前进的心。
  山顶的游人寥寥无几,因为路滑陡峭,很难攀登,但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美丽风景,我们就跟着那几个去寻找最美的游人脚步往上爬行,一步一个脚印,走几步休息一会儿,再往上攀爬。有时我们不得不放弃俊男淑女形象,手脚并用,扶着石头前进。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心里一阵阵眩晕。山顶坡度近乎直角,在顶峰处只能容其一人通过。这时,单宝强老师饶有兴趣,还不忘取出相机,给我们拍照留念。
  独自前行,走的更快;结伴前往,走的更远。我们发挥团队优势,相信梦想,就能到达远方。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晓庆老师,第一个登上顶峰,在不住地向我们招手,喊道:“快加油上来吧!海拔高,境界更高。”我们铆足了精神,相互鼓励,向前进,向着胜利的方向。终于完成了最后冲刺,视线超越了最高峰,脚步踏在了巅峰。金黄的太阳光线直射山顶,举眼望去,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近山远山,山外有山。一朵朵白云萦绕在每一个山头,山脊在白云间若隐若现,不知是山挡了雾,还是雾遮了山。让人一种空旷的感觉悠然而生,一种豪放的情怀在此激发,热情的火种重生,眼前是高山的气魄,看见奇世美景,我们将美丽留下,给我们美丽的金色空间。
  “立于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 我们在山顶眺望,寻找更美的存在,寻找精美的画面,叙旧谈心,欢歌笑语,定格了诸多画面,冰封了很多美景,留下了漫天浪漫,带来了满脸笑容。
  此时,我心中不仅充满了感慨,虽然辛苦一点,但也是自己人生的小确幸。颇有一番:“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豪情……
  一阵微风,缓缓地吹来。顿时,吹散了我潮湿的衣服,吹进了我疲惫的毛孔,也吹开了我豁然开朗的心:登山累,而无限风光只在险峰,当我征服一座山时,我已征服了自己。
  人做事和爬山其实是一个道理,每一步都必须付出。当你付出了汗水和努力,终于到达目标,你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快乐。人,需要山一般的稳重,山一样的谦逊。一方天地之间,必有更高的山;一片人海之间,一定精英荟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此豪情壮飞而已,由此一游,方知壮哉。
  -
  旖旎柿子沟
  袁荣爱 滨海
  蓝天,白云,石屋,小桥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泉水中。一派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外桃源景象,这就是远近闻名,自然纯净的青州市柿子沟。
  柿子沟位于泰沂山脉仰天山北麓,距离青州市区约30千米。这里石灰岩经亿万年的自然造化育出了深山峡谷,一条条涧溪穿林而过,房屋院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涧溪两边。石院里都是假山,盆景,奇石。窗前的红辣椒一串接一串惹人喜爱,金黄色的玉米像是为层层叠叠的石墙镶嵌了一层金边,一树树的柿子挂满枝头,仿佛给远道而来的客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刚进白洋村口,好客的老乡们微笑着招手,一股熟悉的烤香味扑鼻而来。哇,煎饼摊!炊烟在煎饼摊上方袅袅升腾,旁边的山楂煎饼,玉米煎饼,柿子煎饼等等。个个又香又酥,甜而不腻,都是现摊现卖。阿姨边摊煎饼边和游客闲谈着,舀—— 摊 ——刮 ——起边——揭 ——叠娴熟的技艺真让人羡慕,还笑着说多次上过电视呢。
  水傍路,路沿水,水岸又是碎石的堆砌。踏着碎石板路,背着暖暖的阳光,走在这幽遂的石胡同,似江南水乡村庄的样子。那一弯弯的泉水,是山的灵魂。因水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泉水深浅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淡蓝、灰白,藏青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泉水从石缝间往上涌,水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向外,从小向大荡漾开去,不断涌出,又不断消失。水底各种颜色还会随着波动相互渗透,浸染,令人目不暇接。
  从石道人出来的清流形成两级瀑布,瀑布下两只大白鹅嘎嘎地叫着,憨态可掬可爱极了。溪水主流,银花四溅,哗哗相汇。岸上又是石房,石墙,真的是水岸房,是人造更是天设。石灰岩河流的溯源性有的又形成断崖,再形成小瀑布,银瀑高挂,令人心醉。
  “钟乳石!”不知道是谁喊叫了一声,寻声望去,巨大的石笋如剑锋拔起,岩壁上挂满了白霜,拉开一道道褶皱的幕布。钟乳从岩顶往下滴落而成,慢慢的滋润着这岩石的生命。脸前的图案是多么的奇特,得经过多少岁月的雕刻,才育化出如此雄奇瑰丽的景象。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只静静的惊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
  沿着石阶上行,古树参天,鸟鸣枝头,似有云雾在不远处缭绕。古树成林,一株株形状古怪,如苏东坡所说“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密密麻麻的枫、松、山楂、柿子、秋霜微染,枝头万叶或红或黄,缤纷的色彩在阳光中闪烁摇曳,犹如挂在天幕上一副鲜艳,华丽的油画。偶然,一阵微风从空中吹拂而来,我们既不找石墩,也不找石凳,就随便在洒满阳光的石头上坐下来。风儿多么清爽,日光又那么绵软,虽是深秋,草中却有不少的小金菊,更有许多说不上名字的花儿。都毫不矜持地开着,吐着各种香味,招来几只蝴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大家一起沉醉于这山色之中,静静地环顾四周,欣赏着这幽美的风景,直击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最吸引人的还是路旁的柿子树,灰黑的树枝上,柿子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簇拥着,私语着,显得格外亲热。站在树下,有一种收获的喜悦涌上心头。迫不急待地咬上一口,便可以感受到汁水在舌尖流淌。凉丝丝,温润润的甜味就在你的感觉里。
  不觉已是下午,四面八方的车辆依然暴增,拥堵不堪。远处,群峰掩映,万山矗立,一天的云锦瑰丽无比。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泉水波纹里轻轻地晃荡,好像细致地滋润到每个人的心灵里。
  -
  会员点评:
  袁老师文笔优美,惊天地,泣鬼神,使人不觉已沦陷。(张连庆)
  好飘逸的文字,好恣意的情怀!(柴翠香)
  -
  上白洋村:蝶变的神奇“密码”
  就是绿水青山“柿柿如意”
  ——潍坊弥水文化学会组织走进柿子沟景区采风有感
  樊光湘 青州
  我曾记得:“在日本吉野市世界上唯一的柿子博物馆有这样的记载:‘世界上柿子的主产国为中国,柿饼的集散地为青州……’”
  据了解,青州市王坟镇上白洋村是青州市柿子的富产区,尤其是柿子沟景区是全国摄影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之一。同时,柿子沟景区深入探索柿子加工的深加工技术,除加工成柿饼外,还加工柿子酒、柿子茶等,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朋友来青州柿子沟参观商谈。如今,上白洋村的柿子酒、柿子茶、柿饼等系列产品,已经通过智慧旅游平台走向游客,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柿子沟景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具有原生态、原汁原味、野生野性的特点,整个风景区总面积10000亩,自然生态保存完好,90%以上的山地被茂密树木覆盖。山村中大小柿树近万株,年产柿子一百万斤左右,青州柿子质量上乘,早在明清时期就是青州府进贡之良品。近代以来,青州柿饼尤以柿子沟柿饼为主,畅销韩日等国,是地区创汇的支柱之一。景区融山水于一体,集风情民俗于一身,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区,这里还是鲁中山区有名的柿乡。
  远近闻名的柿子沟村——上白洋村,三面环山,是一个只有200户、750人的小山村。村里的山谷有十几里长,村中有一小溪由山间流下,弯弯曲曲穿过村子。因而,这里的家家户户均背倚大山,面临溪流,村落中、山谷里,长满了各种果树,柿子树居多,故名柿子沟。柿子产业历来是这里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家家户户都种有数十棵柿子树,而秋日红彤的柿子正像小灯笼一样点亮了这里的生机。柿子沟柿树数量高达10余万株,是鲁中山区最大的柿子沟,这里的柿子尤其是磨盘柿以“个大、汁浓、味美”享誉海内外,特别是把柿子做成柿饼,那是最好的美食。一到金秋,当一缕秋风吹过,柿子沟的柿树在历经阳光雨露后,随秋意渐浓慢慢成熟,迎来满树硕果累累,漫山遍野变得五彩斑澜,柿子沟就会绽放最美色彩,仿佛一片橘红色的海洋。走进村子,能看到成排成片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在欢迎你。除了柿子,这里还有满山的黄栌红叶,深红浅黄,层层递进,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锦绣。此般美景怎能“躲过”游客们的追捧?这不,刚到周末,各地的自驾车就把村里的停车场塞得满满当当。
  10月23日上午,秋高气爽,阳光晴好。青州市王坟镇上白洋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潍坊弥水文化学会组织的青州、临朐、寿光、昌乐、滨海五个县市区的80多名会员,共同探访上白洋村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深入了解上白洋村脱贫攻坚的进程。
  “要知道,过去的上白洋村可不是这样,因为土地大多都分布在山上,且无法浇灌,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收入微薄。如今,上白洋村依靠上级的大力扶持,以‘打造美丽柿子沟,建设幸福白洋村’为目标,采取“村两委+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成立‘青州市柿子沟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抢注‘青州柿子沟’商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使村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1户全部实现脱贫,成为潍坊市旅游扶贫新典范。”
  刚一见面,老书记高维生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上白洋村的“发家史”。
  “近年来,青州市王坟镇上白洋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重要抓手,以红色领航,绿色发展为主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上白洋村·柿子沟’区位优势,紧扣‘柿子沟乡村旅游’战略布局,把村民团结凝聚在党支部周围,坚持举‘生态旗’、打‘绿色牌’、念‘山水经’、唱‘柿子歌’,探索建立‘田园党建’‘柿歌党建’‘生态党建’等品牌,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让基层党建穿上文化‘马甲’,插上品牌‘翅膀’。通过用‘绣花’功夫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产业,多举措培育村集体经济‘增长极’,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增收的‘双增’目标。”
  听着老书记的介绍,看到沿路的风景,“一栋栋农房整洁靓丽、错落有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山区田园风光,小桥流水、风光秀丽,这就是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我感受到了上白洋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发展越来越好。”美不胜收的乡村新貌让我心潮澎湃。
  新任党支部书记高维尧接着老书记的话题向我们介绍:“近年来,我们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山村里的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在上级领导和老书记的带领下,我们集聚众力,发挥村两委引导、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参与的作用,精心打造景区基础设施:一是以‘党支部+旅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成立‘青州柿子沟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人人参与、户户入社,探索出了一条村民拥护、生态和谐、环境友好、健康持续的旅游扶贫开发之路,村中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成为潍坊市旅游扶贫新典范。二是修路,成为“摘穷帽”的第一步。2015年4月,合作社拿出全部资金,加上潍坊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对点帮扶,共筹集资金46万元,开始在村里修环山路。当年年底,就发动村民在跑马古道上新修了10公里环山路、5公里的生产路,集生产运输、护林防火、旅游观光为一体,成为景区开发的‘先锋路’、干群关系的‘连心路’,彻底改变了上白洋村没有上山路,结束了山果山货只能靠肩挑背扛的历史,把路修到了老百姓心坎上。同时,合作社出资打造的8个院子完成修缮,带动10户村民将自己的小院改造成为农家乐饭店和宾馆及文化大院,可以同时接纳500人用餐、150人住宿,解决游客的吃饭住宿娱乐问题。三是依托青州柿子沟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挖掘资源。整合村内宋家大院、古石桥、古流苏树、张良观星台、石瓮、石道人山、子房湖等人文历史资源,挖掘娘娘岭、银葫芦顶、神龟岭、仙人岭石人等等民间、神话传说,立足村民山楂、香椿、核桃、花椒等传统作物种植习惯,打造具有自然生态乡村观光、民俗文化体验、生态农业建设等主要功能的生态旅游特色村。同时,建造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实现4G信号全覆盖。借鉴陕西袁家村等地经验,配套室内卫生间、铺设地暖火炕,提升接待品质,方便了游客,带动了村中乡村旅游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四是依托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办法,村两委从13户村民手中流转了6亩土地,采用微生物发酵土杂肥的办法,种植有机标准特色蔬菜,并抢注了‘青州柿子沟’商标,在为游客提供放心蔬菜的同时,增加了合作社收入。同时,通过资金变股金,让11户贫困户将实现双重‘红利’收益,合作社直接吸纳1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使他们年收入均达1万元,实现脱贫并有持续收益不返贫,合作社预计使用劳动力300人,优先考虑本村及附近村村民。五是乡村旅游开发带动了上白洋村经济发展,上白洋村残疾人高维杰是村里的贫困户,村里出资帮助特困人群打造了老酒坊,带领他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同时,合作社通过收购香椿进行腌制加工,村民收入增加20万元。探索香椿、柿子精细加工,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更好融合,实现双赢。六是‘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乡村发展中,老书记高维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我们不仅在村里建起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还给村里买了投影仪、幕布、音响,协调潍坊市吕剧团、《我是大明星》剧组等文艺社团赴村演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每到春节前后和农闲时,村民们都会自发到文化广场上打锣鼓、扭秧歌,整个村子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村民们个个精气神儿十足。‘扶志就是要扶思想、扶信心,让贫困群众有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老书记经常对我说,‘暂时落后不可怕,我们有信心追上来、超过去。’总的来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上白洋村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进一步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白洋村先后获得‘乡村旅游标杆示范村’‘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尤其是2021年4月23日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成为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农村,走上了村民拥护、生态环境和谐、健康持续的旅游扶贫开发之路。下一步,上白洋村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按照‘谁申请、谁管理’的原则,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借鉴先进旅游村的经验,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和接待品质,通过由‘单打独斗’向‘整体融合’的转变,让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不断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充分发挥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示范带头作用,更好地为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版做出上白洋村应有的贡献。”
  从新老书记的介绍看来,好山好水好生态,无形中孕育出致富产业,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如何找准定位,不断探索合理的利用方式,激发动力,让既是受益人又是建设者的群众成为维系生态环境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并充分调动群众保护的主动性、提高群众建设的参与度,努力实现环境美与生活富的共赢,才是培育村集体经济“增长极”,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增收的“双增”目标的根本所在。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走到村委前的小广场,上白洋村和柿子沟景区的领导早己安排好了桌、椅、条凳,欢迎弥水文化学会采风团的到来。
  采风团成员全部到齐后,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弥水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麟书主持,上白洋村党支部书记高维尧、弥水文化学会顾问赵立双分别介绍了上白洋村和柿子沟景区的基本情况。魏在光会长讲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对上白洋村两委和柿子沟景区的周到服务表示感谢。房永江、高贵荣、曹光炬、孙桂玉、杜崇友等16位爱心人士自愿捐赠著作、书画、剪纸等作品以及抗疫物资,体现了弥水文化学会会员们的高素质、高境界。
  启动仪式结束后,采风队伍浩浩荡荡向柿子沟进发,大家先后游览了娘娘岭、击狗崖、接雷顶、大黑山、环岭、银葫芦顶、张良观星台、石瓮、黄金岭、熊猫谷、姑子庵、泉子溜、神龟岭、黄龙山、婆髻红林、仙人山石人、轿顶山、金石棚等十几个特色景点。所到之处,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的景区和乡村新貌让大家心潮澎湃,争相用手机、相机定格美好画面。
  给我留下印象最新的是在石瓮景点,大家一起感受了石瓮溶洞面奇观。石瓮景点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面,石瓮溶洞面积近百平方米,石瓮、石笋、石柱、石林、石幔、石盾、石旗、石瀑布、石花、石芽、蜂窝、象鼻、石羊、石龙和鹅管等多种堆积物应有尽有,充分展示出石瓮溶洞面的幽、绚、险、奇等特点,引得大家争相拍照。
  让人流连忘返的柿子沟景区之石道人山,海拔600余米。石人山之所以出名,主要是该山之顶上凸立着十几个形状似人的立石。所以,这山也叫“十道人山”或“石道人山”。远远望去,这些石人突出于山脊顶端,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巍然屹立,姿态各异。这些自然造就的石人,模样不动似动,欲动非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蓝天之下,柿画之间,游人忙着拍照,这是他们眼中的绿水青山;柿子沟景区周边,村民呵护着一草一木,这是他们眼中的金山银山。今日的上白洋村,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群众在变,变得更有致富信心。“柿画田园、乡愁柿子沟”呼之欲出,“绿水青山”正引来“金山银山”,让群众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在休闲放松的同时,大家也都有了满满的收获,通过这次的采风活动,我们亲眼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变化。
  七年间,上白洋村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到2015年全村建设柿子采摘园、农家乐、写生基地,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美景的旅游村转变,再到2021年依托“柿子沟景区”实现人均收入1.2万元,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深藏大山无人知到漫山遍野皆是赏景人,从靠天吃饭收入微薄到在家门口就能发家致富,青州市上白洋村用了七年时间。如今,据不完全统计,上白洋村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合作社直接增收40万元,村民综合收入达320万元。7年间,全村从事旅游业人数达到140人,占全村劳动力比例达的33%。村民高纪鑫从一个外出打工的村民,到成为村里第一批投身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再到变身年收入30万元的农家乐经营者,腰包鼓了、日子美了。而像这样的农家乐,上白洋村目前有十几家。村里遍布的农家乐不仅能让游客们吃上山里饭、住上农家屋,还把山里的果蔬销往四方。“柿饼、杏仁、山核桃,这些以往我们来不及收就坏在地里的山货,如今都换成了钱。”高纪鑫说,这多亏了当年村委那个“白手起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决定。
  上白洋村蝶变的神奇“密码”就是绿水青山“柿柿如意”。几年来,上白洋村经历了从“自然上白洋村”到“生态上白洋村”,再到“美丽上白洋村”的巨大变化,发展定位的不断升级和探索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深印刻在上白洋村的发展基因中。发展的背后,是上白洋村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化“两山”实践的最美诠释.相信未来的上白洋村,以红色领航,绿色转型为驱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定能不断释放巨大效益,让人民群众持续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作为采风团成员,我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多维度、多视角的去宣传报道好上白洋村的建设,宣传好乡村振兴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共同期待上白洋村那一天的到来吧!
  柿子沟的风情
  时会来 临朐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2021年10月23日,从临朐驱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直奔青州王坟镇柿子沟,约四十分钟左右到达目的地。进入柿子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山溪潺潺流淌,清澈的溪水欢叫着向下流去,俗话说有山有水是财富。
  这个景区里环抱着几个村庄,其中有个村子叫白洋村,这里三面环山,只有一条通往山外的路。山涧溪流正在村庄中间流淌,河道的两旁都盖有石砌的民房,这些民房依山而建,高低不一,各有特色,大部分是石头墙、石头院落,村民们大都在门口前面,沿河道铺上一些石板,以方便向外行走,前有水后又山,这真是小桥流水人家。
  沿着石板路向里行走,前来游玩的旅客渐渐增多,在一地摊前围了一群人,见有一村妇正在摊柿子煎饼,好奇的游客们,有的正在试尝,有的正在购买。据村妇介绍,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一百多包,一包十元左右,少的时候也能买上七、八十包,她的脸上挂着幸福满意的笑容,整个村庄里地摊煎饼有七八处之多;还有的地摊上摆放着山里的土特产,如山楂、山楂片、南瓜、地瓜、杏仁、杏仁糖、蒲公英茶等等,引得游客争相购买,是绿色生态游让山里人家走上了致富路。
  在导游的引领下,沿着山间小径向石道人山进发。这次采风活动是弥水学会组织的,来自五个县市,共八十多人。在山里行走,空气清新,空旷山野,闻到的是茅草的芬芳,田地的清香;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柿子树,其间夹杂着香椿树、榆树、松树等;今年由于春天的倒春寒,这里的柿子结的比较少,残存在树上的柿子也不是十分饱满,没有看到想象中漫山遍野红彤彤的柿子,确实有点遗憾。但是我们看到了大山的雄伟,清澈的溪水,满眼的绿色生态,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心中惬意了许多。
  沿着石砌山路继续向上攀登,爬到半山腰时,皆以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休息片刻,继续前行,快到山顶时,回头一望,远处连绵的高山、美丽的村庄、绿色的生态、红色的枫叶尽收眼底,高兴之余,高举双手,吆喝上几嗓子,回旋的响声在山间回荡;我们几位年龄相仿的同志,坐在路边的山石上,畅谈着幸福的故事,回忆着儿时的往事,旁边的同志急忙拿出手机,给我们拍下一张张精彩的照片,留作幸福的记忆。此时,向远处瞭望,高山、白云、森林、溪流、村庄,以及红色的树叶,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生态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下山后,沿着村庄河道边的小径,不断向山里行走,听着河里溪流潺潺流淌的响声,看着河边上玩耍的儿童、河里洗衣服的村妇,以及河道两边石砌的房屋,仿佛走进了原始的村落,世外的桃源;在这里可以探寻远古的故事,大山里的传说,幸福的往事,以及家长里短等。这里还有张良与子房湖、张良与观星台、张良与白洋村等许多远古的神话故事,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探寻其渊源。
  在村庄的上游,有一座小型水库,水库下面是一个大概有十多米高的瀑布,淌下去得水在下面溅起高高的白白的浪花,引得许多摄影爱好者在此拍照,留下精彩的美丽瞬间。这里的水是绿色的,原生态的;这里又远离工业,没有污染,一切都是绿色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天天吸收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绿色的大山,吃着原始的蔬菜,这里的长寿老人比较多,可能与这里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吧。
  这里不仅生态良好,民风更是淳朴,山里人老远见了都打招呼,不是让人尝一尝自己摊的煎饼,就是让人喝一口自家的热水,也或是吃一口山里的土特产,买不买没关系,确实让人心里热乎乎的,山里人的诚实,在行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难以忘怀。
  柿子沟,不仅风景优美,绿色生态,而且山多、水多、植被多,多的让人留恋,多的让人向往;柿子沟,你是我的最爱,也是我们大家的最爱。
  作者简介:时会来,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
  柿子沟采风随感
  周全美 青州
  汽车在山间的柏油路上奔驰,两边的景物充满浓浓的秋意,黄色、红色、绿色相映其间,组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秋之画卷。当汽车驶向去仰天山方向的道路时,我们距离这次采风的目的地——王坟柿子沟越来越近了。
  说来也有些可笑可怜,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成天同孩子们打交道,却从来没到山区转转,真是枉为是青州人了。自从退休以后,为了散心,也为了圆自己的梦想,我加入了东夷诗坛和弥水文化学会,我的心便一下子野了起来,像一支褪毛的老鹰,想扑腾几下翅膀到处飞飞,省的总让朋友圈里的老姐老妹们笑话我是笼中之鸟,井底之蛙(偷笑)。
  这次去青州王坟的柿子沟景区采风,是我第一次去山区。
  汽车跑了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转来转去,终于驶向一条幽静的山间小路,路的尽头就是我们要去的景区——柿子沟。
  这是一个由两个自然村(上白洋村和下白洋村)组成的景区,座落在大山的脚下,西高东矮,越往西走,坡度越大,一直伸向苍茫的深山沟谷。一条水渠穿村而过,清澈的溪水潺潺向东流去。
  柿子沟景区的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文友们也把自己的书画作品拿出来,送给柿子沟的乡亲们。捐赠仪式结束后,大家结伴向大山深谷走去,去亲近大自然,品味深秋山野的风情,去观赏柿子沟金黄的已经熟透了的柿子。
  山路越来越陡,走起来越来越吃力,但文友们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
  中午时分,我们登上了骄子顶、观星台,俯瞰着远方的云海松涛,大有飘然凌云之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放眼望去,美丽的柿子沟就在我们脚下,北面的青州市区和东面的临朐县城都笼罩在一片苍茫的雾气之中……啊!造化是如此钟情于这片山水,美丽的柿子沟总是让人赞赏不已,流连忘返。大家忘记了疲劳,沉醉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情画意中。
  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从山顶上慢慢走下来。诗友们有的休息,有的拍照,有的高歌一曲。大家各显才艺,兴奋不已。
  我独自徜徉在小村古朴的石巷中,假如时光倒回几十年,我想象着,我可能就是一个放羊的瘦小的小女孩吧,我也可能是一个去老远的井边挑水的村姑,我更希望自己是山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山妹子,在乡亲们殷切的目光护送下,我要去远方的大城市上学……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今天的山乡早己是一片富裕繁荣的新面貌,绿水青山中楼房林立,街道平坦干净,两旁有民俗宾馆、小超市和饭店,给游客带来了许多方便。小村到处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犹如仙境一般。柿子沟景区的领导们更是放眼全国,同多家大型旅游机构和景区鉴约,挂牌多个摄影创作基地,给山村带来了新气象和更深远丰厚的福利,大大提高了乡亲们的生活水平。
  已是下午了,大家游兴虽浓,但仍要打点行囊准备回程了。文友们都买了不少山里的特色食品,捎上几斤柿子煎饼,还有山楂石榴,还有山里纯正槐花蜂蜜和柿子酒,都塞满了大包小包。
  再见吧!柿子沟,我已收获满满。明年我会再来,那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一定会更加茁壮翠绿,会有更多的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
  -
  转角遇见美
  柴翠香    寿光
  岁月浅歌,依秋慢行。
  今秋的天气似乎不太正经,前几天还冷的要穿棉衣,霜降季节又要让你换上薄衣短袖了,好在心里有个向往,去看漫山遍野的红柿子,也就不计较这天是冷是热了。
  端坐于时光的门楣,看一片片落叶点缀秋色。秋,终是渐行渐远,这落叶、萧条和裸露的秃枝,已有了些许的冬意。一路上心无旁骛,跟随大部队前往柿子沟的方向而来,开启心心念念的青州之旅。
  这是一个叫上白洋村的地方,因柿子而冠名于柿子沟。原本的村名倒被人忽略不计了。被柿子沟吸引,源于好友林间。林间是认识多年的威海文友,不仅文章写得好,摄影技术也是一流:那些雪里翩翩起舞的白天鹅,给人一个洁白的世界;爬满篱笆的蔷薇花,纷飞若蝶的银杏叶,似烟如雾的粉黛乱子草……配上美若天仙的精致女子,简直美轮美奂!当然,最美莫过于青州的柿子盛宴。
  那年林间老师从威海赶来与这柿子沟谈一场恋爱,来一场眉目的传情和暗送的秋波。这些爱恋,从一幅幅美得炫目、红的耀眼的艳照里流出。那一个个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在枝头张扬,又如待嫁的少女羞涩地在风中躲闪,娇羞美艳,让人垂涎三尺。
  我翻阅着这些秋天独有的馈赠,心里如同这柿子红彤彤般温暖。蓝天下,漫山遍野一树树的红果满枝,成熟的柿子沉甸甸地压弯枝头,一片片山谷被柿子林、山楂树装点的流光溢彩。树叶还是一贯的谦逊,完成花的陪衬的使命,就悄悄脱离枝头,让一张张小红脸儿高悬着,让人眼羡心慕。一幅山村大写意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镜头中戴着花头巾的女子们正在削着柿子皮,一张张笑脸比柿子更加娇艳,柔软可弹。身边的篮子里,一颗颗褪却薄衣的柿子,丰满而圆润。身后是挂挂柿子串,宛若一面橘红球子墙,壮观而红火,像极了如今山村人家火红的热情,火红的日子。
  尽管是一帧帧照片,我依旧闻得着野香,看得见整个柿子沟的沸腾。淳朴的山里人在美景里变得更加生动、亮丽,他们在显得是那样的自然且自在。就这样这美景从镜头里翩翩而来,充盈我所有的思绪。
  坐在车上,忍不住给好友林间老师微信留言:我要到青州柿子沟旅游去!没想到转瞬就收到回信:柿子红吗?到时要拍照片发给我哈。我自然痛快地应着:红了红了,到时拍照片给你看。带着这份承诺的任务,心里对柿子沟的向往与渴望就又多了一分。
  在万般思绪里,随着山里的弯弯绕绕的盘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柿子沟所在的上白洋村。其间,又来了三辆载满游客的外地的旅游车。村民们热情地接待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用独有的特色产品招待:地瓜、山楂片、杏仁、黑米煎饼、柿子煎饼……琳琅满目,香气弥漫,羁绊着游人的脚步。山里没有信号,很多人想买付不出款,卖特产的大嫂说她家有wifi可以回家扫码,这让我吃惊不小,同时为科技发展到千家万户而感慨,谁敢说农家妇女没文化?不懂高科技?OT了?
  估计大伙儿的心如我一样,早飞到柿子沟了。由于下过大雨,又是上坡路,道路有些湿滑,好在被链轨车推过有个硬底儿,尽管难走,但不吃脚。
  弥水采风的旗子在前面迎风招展,一个个文友信心满满,弓背而行,路两旁是深深浅浅的沟壑,沟下结满红铃当的山楂树也没有牵绊住我们的步伐。路两边是高大的柿子树,一眼望去,竟是光秃秃的树干,无叶,无果,仿佛闭了气。大家倍感疑惑:柿子沟的柿子树咋没有柿子呢?尽管疑虑重重,但总觉得好风景在前头,大家鼓起劲儿来,一路攀登。越往上走,因着石板路,便有了山路的模样,一块块不规则的大小石头不规则地排列成一级一级的台阶。山,越来越高;路,越来越陡。绿色一直延伸到目之所不能及的地方,夹杂着多彩的灌木丛林,云朵停歇在山顶,大自然才是绘画高手,美哉壮哉。道路两旁的柿子树依旧不动声色地沉寂着。同行的林老师对中无飞鸟而遗憾。刚说完,两只灰喜鹊嬉闹着从头顶飞过,几个人不由会心一笑,多少给了一下小安慰。林老师一说,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脑海中闪现的却是照片中那些穿梭在树林中的鸟儿,就那样扑棱棱地在眼前晃来晃去。忽然感慨:果树上没有了果子,那些鸟儿应该是到别处觅食吧。离山顶越来越近,也不曾见到理想中柿子沟的样子,忽然间就没有了激情与继续往上的劲头。
  下山时走得比较轻松,回眸一望,山就那么高高的绿着,红着,偶尔有野芦苇闪过眼帘,它们在青山绿叶中摇曳着白穗儿,相映成景,成趣,成画。
  上山时忽略的秋千,在一个小姑娘的手中飞转,轻坐上去,双脚一蹬,身体离地飞旋空中,带着花香的风拂面而过,云朵像浪花般在蓝天里或卷或舒。一时间,有些恍若回到童年的感觉。
  同伴在右前方高声地招呼着我快走,而我却被路边的指示牌儿引到了左前方的小石路上。一转身,便听到哗哗的水声,眼睛不禁放出光来,这里真是别有洞天,一方湛蓝的湖就这样突兀地闯进眼帘,这个湖就是有名的“子房湖”,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竟在转角邂逅!张良,字子房,相传西汉初年,张良隐居于青州,常到观星台夜观天象,是夜,张良发现观象台正东微微泛白,天亮时赶到此处,眼前是一清泉,至宽阔处成一湾碧水,为纪念张良而取名“子房湖”。据说饮此湖中之水,可消灾去病,百试百灵。
  湖水由山泉水汇聚而成,村民保护了山村,融入自然,这青山绿水是对青州人最好的奖赏。那潺潺的水声,叮叮铃铃为村民送去天籁之声,悦耳动听。踏过小桥,那“哗哗”的瀑布便展现在眼前,清清凌凌若珍珠洒落,温度一下子凉了许多。两只大白鹅伸长着脖子,“嘎嘎”地朝我们高叫着,似与我们打招呼,致欢迎词。
  吸引我的是生长在崖壁上的两棵树。这是两棵栾树,当地人称它“若梅树”,大概是它的红果果像极了一朵朵红梅的缘故吧。它俩从石缝中生出,斜着身子长成一处风景,一年四季被飞瀑沐浴,长得慢,冬天的寒冷历练了它的风骨,它一直被风凉着,尽管百年过去,却也只有碗口那么粗,但它的生命力是这山间所物无法比拟的,包括我们人类。我觉得这是一棵艺术之树,被泉水滋养,被百鸟朝圣仰慕,被世人称颂艳羡。
  “柿子沟人家”的门牌,不由让我的脚步拐了弯儿。这是一户靠近子房湖的人家,两层别致小楼都住满游玩、拍照、写生的客人。院中鲜花簇簇,修剪成鹤状松、云状野枣、叠罗汉栀子的盆景摆在楼梯拐角的门口两侧……房檐下一个小小的水池,池中有几多绿植,有鱼游动。更令人惊讶的是,各种艺术石刻整齐排列在影壁墙边:紫气东来、松鹤延年、福禄寿喜、喜上眉梢、硕果累累……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而这些石刻都出自这家的男主人之手,不由感叹:高手在民间!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让自己的生活步入小康。仰首观青山,低头见绿水,林间闻鸟雀,湖中鲫鱼肥。真乃人间仙境也!这家妹子见我贪婪的眼神,不由笑着,让我有时间可以来住个三五日,免费!她这一说,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收回目光,但心底确确实实喜欢上这依山傍水的山村之地。
  走出她家院门,抬头向北眺望,我几乎惊呼起来:“柿子,我看到了柿子!”我这大惊小怪的样子,让出门送我的妹子笑喷了,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至于,但与我却是惊喜,寻觅无果中忽然遇见,怎不惊喜?何况它们高挑在蓝天里,俯视着一群群风风火火而来的寻诗觅章、写意画画的人,噙着鸟鸣把秋红送到喜欢它的人们的眼眸里。诗在身旁,何须远方?不仅有秃枝头裸挂的喜灯,还有绿叶掩映下的如意。五叶枫所有的叶红素都从沉睡中苏醒,并以它炫目的色彩和美丽的风姿,惊艳我的目光;放眼四望,漫山遍野的黄栌迎风蜕变,红似火焰。山峦叠翠,红绿相间里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座座石屋成了点缀,各色小花又来点缀这山里人家。
  一阵阵香气不时挑逗着我的味蕾,原来路边的煎饼摊开张了。摊煎饼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只见她舀一勺面芡,左手转动铁鏊子的同时,右手拿薄竹片贴着面芡随鏊子的转动而快速转动。一眨眼工夫,一张轻薄如纸的煎饼就大功告成。口味随自己喜欢,或柿子味,或山楂味,抑或山枣味……这飘着山果味道的煎饼让我们满载而归。
  小桥,流水,人家;石碾,石磨,辘轳……它们无不染着岁月的颜色,留着时光的印痕。溪流穿村而过,逐一叫着它流经的名字:文明之家、响水湾之家、柿子沟人家……这真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人间仙境。
  上山时没有看到柿子的遗憾此刻被眼前的风景抚平,我把打给林间老师的信息改为:今年倒春寒,柿子沟没有柿子,若你拐弯,定会看到你最想要的风景!合上手机,不禁微微一笑,心满意足:所有的喜欢都在转角处遇见,真好!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