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2-12 08:16
鄌郚总编

郭建华丨喇叭

  喇叭
  郭建华
  在我的记忆中,喇叭的印象最为深刻、鲜活。大喇叭是黄铜做的,有一杆鸟枪那么长。吹起来或激越高亢,或呜咽低沉,都极有气势。小喇叭也挺可爱,与大喇叭相比,它娇小玲珑,可本事一点也不比大喇叭小。一曲《百鸟朝凤》,多少种鸟儿醉人的鸣啭从小小喇叭里流淌出来,叫人尽享大自然的恩赐。小喇叭配以锣鼓笙箫的演奏,家乡人叫作“吹手戏”,是红白喜事各种庆典仪式上必不可少也是备受欢迎的一道风景。
  记忆中的另外一种喇叭,是用洋铁皮做成的,圆锥形,有点像影视节目中地主恶霸被押着游街时头上顶的高帽子,只不过中间加了一个半圆的把手。人称“铁喉咙”的副村长手执把手,对着喇叭口拉着长腔喊:“各位父老大家注意了——今天晚上——在村公所开村民大会。”村子的周围有一圈残存的土围子。铁喉咙就站在围子上喊,刮南风他就站在土围子的南端,刮北风就站在北端。不知道是因为铁喉咙的嗓门儿有超人的高度,还是土围子和风力帮了忙,抑或状似纸帽子样的铁皮喇叭有良好的扩音效果,反正铁喉咙这么一喊,一百多位一家之主就会郑重其事地安排家人早做晚饭,以免误了到村公所开会的时辰。这大概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后期,村子里有了电喇叭。电喇叭看上去并不怎么复杂。碗口大的一个玩意儿,装在一只开了口的木匣子里,口上蒙了一层绿绸子,挂在村中央十字路口的老槐树上。然而它在庄稼人心目中却十分神秘: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木头匣子,竟然能唱歌、唱戏,而且十分逼真动听。而这样动听的声音,竟是凭一根细细的铁丝从遥远的县城送来的!人们管喇叭叫“洋戏匣子”(它曾经是留声机的代名词)。洋戏匣子一日三次播音,成为庄稼人生活中像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的部分。女人们围坐在老槐树底下,一边奶孩子、纳鞋底,一边听洋戏匣子里播送的地方戏《王汉喜借年》《王定宝借当》,如醉如痴。男人们更喜欢听天气预报。但那时的天气预报往往不尽人意,人们便把气象站的失误迁怒于广播站,编出顺口溜,模仿播音员的声音戏谑道:“昌乐有线广播站,现在开始浪费电……”戏谑归戏谑,他们还是要听。我的高小毕业的小叔不知从哪里搞来一副耳机,接上一段铁丝,晚上偷偷挂到从我家墙外通过的电线上,说我们在家里就能听到广播。当《歌唱祖国》的开始曲响起来的时候,一家人围住那两个圆圆的小火烧样的东西,全都屏住了呼吸。许久,祖父才无限感慨地说,真神,真神!他甚至由此想起了已经过世的曾祖母,说要是她老人家活着,坐在炕头上也能听到洋戏,不知道有多高兴!她是最喜欢看戏的。祖母则感叹道,没有福气呀,早去了几年……
  没多久,洋戏匣子就走进了千家万户,使庄稼人坐在炕头上听戏成为家常便饭。又没多久,半导体收音机也走进了农家院。庄稼人也把它叫作“洋戏匣子”。但这种洋戏匣子比起墙上挂的那一种要气派得多,也实惠得多了。再看墙上挂的那木头匣子,高高在上,板着面孔,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听,一天里总要一本正经地絮叨三遍。而且说的话又常常离谱儿,明明队里的麦子刚刚开镰,它却说全公社已经全面完成任务;明明庄稼今年歉收,它却说比丰收的往年还要丰收。庄稼人就渐渐冷落了它,一任蜘蛛在那木匣子上来回织网。
  真正称得起“洋戏匣子”的,应当是电视机。它使庄稼人坐在炕头上即可目睹西洋景:用脚尖走路的芭蕾舞,着奇装异服一步一扭屁股的女模特儿,大鼻子的小个子的黄头发或蓝眼睛的“洋鬼子”……电视机一下子把庄稼人的目光扩大得很远很远,能看见遨游太空的宇宙飞人;把地球缩小得很小很小,能看见地球那边的克林顿。
  偶访农家,发现当人们正冲着电视屏幕上的某位笑星笑得前仰后合的时候,墙上挂的那木头匣子也在哇啦哇啦地响。人们似乎忘记了它的存在,看也不看它一眼。木头匣子却仍在不知趣地絮叨,显得尴尬而无奈。我颇觉奇怪,问及老乡,老乡说是村里让安的,不安上边不让。又问,方知“上边”有关部门仍数十年一贯地把广播喇叭“入户率”当作评价下属工作成就的硬指标之一。
  如今,在当年挂洋戏匣子的老槐树上,赫然架起两只高音喇叭。那模样有点像当年的洋铁皮喇叭,但它的个头儿和音量,是洋铁皮喇叭远远不能比的。它也像当年的洋戏匣子一样播送地方戏《借年》或《借当》,但已经没有了洋戏匣子的亲切和魅力。当优美动听的《借年》或《借当》唱段播放三五句之后,便是村主任威严的几声咳嗽,然后书归正传:“没有完成税收和提留的户,必须在三天之内完成……”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庄稼人本无异议,可是屠宰税该向养猪的要,却按人头摊派,庄稼人就不情愿了。不情愿归不情愿,该缴多少还得缴多少,因为高音喇叭上还有后话:“迟缴一天,罚款一倍!”庄稼人就困惑:电视上天天讲减轻农民负担,不许乱摊派,为什么高音喇叭跟电视上不唱一个调呢?他们一向坚定地认为,电视是代表中央的,代表国家的。
  终于有一天,有线广播站改成无线广播电台。木头匣子从墙上下来,跟洋皮喇叭一样,走进了博物馆。我想高音喇叭也会有这一天的,迟早而已。
  1998年4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