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1-07 11:56
鄌郚总编

刘文安丨昌乐丹河文明之光

  昌乐丹河文明之光
  刘文安整理

  江河湖海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昌乐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为丰富,使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得以生存,繁衍生息,境内主要分布着丹河、桂河、白浪河和汶河四大水系,形成了四大流域,清澈、恬静的丹河从远古走来,源源不断,静美流长。辉映着古往今来,见证了昌乐大地的历史风云。
  一川遐迩,百流汇注。在丹河流域纵横着大丹河、小丹河、阳河和尧河等多条河流,光照青山,波映大地, 孕育了昌乐这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地理篇
  “东丹水北迳县合西丹水。”丹河在昌乐版图上双龙汇聚。大丹河发源于临朐的丹山(即纪山)。史料记载的尧帝放丹朱于丹水,就在这大丹河。随山千万转声喧乱石中,大丹河过胶济铁路桥与小丹河相汇。而小丹河发源于方山以南田家泉子,因上游七折八转如回肠层叠,又叫八曲河。然后向北过胶济铁路经戴家庄,向西北入大丹河。小丹河穿林过壑,蜿蜒而来,进入城区,绕城而过,汇入弥河后入海。小丹河形成了九龙湖水库,岳辛庄水库、月亮湾、老坝河和西湖公园等一系列库区,九龙湖烟波浩渺,岳辛庄湖光山色,老坝河碧波荡漾,西湖公园水印江南。居西而流尧河发源于临朐的尧山,在几山的西边,流经青州后径入昌乐境内。自此河西为青州,河东为昌乐,向东再转向北流入寿光后流散而去。阳河分东、中、西三股。西股发源于车络顶北面的龙头山,到北岩村西二里多,与东股合流。中股发源于乔山西南的无忌塚,至大唐杜庄后,与东股合流。东股发源于豹山东边的兰洼庄的西南,与中股相汇,后经北岩村东边向西北,与西股水相汇。至此,三股水合流向北入大丹河。从丹水流域挖掘出土的象牙化石和部分骨化古推断,这时距今几十万年前的灵齿象。足以证明丹河流域在远古时期曾经时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沼泽连片、物种丰富,是各种动植物适宜生存的乐园。小的狼虫虎豹、大的象群恐龙经常出没在这片富饶的大地上。

  遗址篇
  丹河是一部流淌的历史,漂泊的碎影,激荡的时光,承载着一种心领神会的记忆。出土文物表明,在这个区域内,五六千年以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为少昊时爽鸠氏、虞夏季、商逢公伯陵辖区。从距离 ( 潍县 ) 至古文化遗存都能当之的是大丹河上游之北岩镇以西的遗址密集区,在此区域内密布有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等文化遗址四十多处。主要的遗址有:
  小李庄东邻大丹河,西、南、北三面系冲积平原,发现的遗址为高台地,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 1。5 至 2。7 米,在断崖处暴露灰坑、红烧土、兽骨、陶片等遗迹遗物,陶器以手工制作为主,少量陶片的口沿处见有慢轮修整痕迹,证明轮制技术已开始应用;纹饰以素面为主,仅见少许麻点、泥条和圆窝纹;可辨识器形的陶片有鼎足、鼎口沿及壶口等;其中鼎足为圆锥形或椭圆锥形,这种形制特征与兖州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同类器形一致,可证实小李家庄遗址的时代亦在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已有 6000 多年。这是昌乐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类聚落遗址。
  邹家庄遗址从断崖上可看到灰坑、房基、柱洞、陶窑、陶片等遗迹遗物,总面积约 21 万平方米。1983 年和 1985 年, 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两次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土灰沟、陶器等一批重要文物。灰沟为南北向,断面为倒梯形,上宽约 20 米、底宽 1 米、深约 7 米、两边斜坡,坡上留有高低不等的小平台,有关专家认定,此系龙山文化中期偏早阶段的人工防护壕。这条壕呈南北向,与围绕遗址西、南、北三面的断崖和丹河水一起,形成聚落的保护屏障。从目前资料看,类似的龙山文化聚落遗址,在国内系首次也是惟一发现,应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早期形态。两次挖掘获得的陶器,以泥质和夹砂黑陶为主,褐陶次之,另外还有硬质白陶。烧制火候高,硬度大,不渗水,纹饰以素面为主,凸凹弦纹、篮纹、附加堆纹、镂孔、捺窝、乳钉纹等多见。制作方法均采用快轮加工技术,器形规整,器类繁多,主要器类如鼎、豆、罐、盆、杯、碗等,形态各异,令人眼花缭乱。它们是龙山文化制陶业的巅峰期作品,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的高度发达水平。
  袁家庄遗址,现存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流域内散布着龙山、岳石、商周等文化遗存, 曾发现过龙山文化时期的贵族墓地,并发现陪葬有玉钺、玉璧、玉串饰、玉镢、玉璇玑 ( 县文管所仅收回玉钺、玉璧、玉串饰等少量文物 ) 等玉器的大型墓葬近十座;另外据传还出土过带铭文的类盘状青铜器 ( 笔者未见 ),可惜流入文物贩子手中而不知下落。根据这些情况断定该遗址很可能是斟鄩国故址,即文献所说的斟鄩城。
  古剧县治所就在大小丹河交汇处。“剧县”故址位于山东省昌乐县宝都街道戴家庄村西。西、南、北三面为大丹河、小丹河环绕,南面为开阔平原,遗址地势较高,最高的西北角俗称城顶子。城顶子西面和北面为高约 8 米的断崖,断崖上暴露秦汉、西周及龙山文化堆积。《昌乐县志·古迹考》载:“剧县故城旧志谓在县西十里,昌乐故有八景,剧县春晴即此”。《昌乐县续志·古迹志》又载:“剧县故城在县西六里”。专家认为二者所指应皆是戴家庄遗址。郦道元《水经注》所说东丹水“北迳县,合西丹水 " 句中的县,指的是县城,其方位特征与戴家庄遗址的实际地形地貌一致,所以戴家庄遗址应是史书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剧县故址。
  剧县城是两汉时期今昌乐境内的重要城邑,系汉景帝中元二年 ( 前 148 年 ) 分淄川国一部分而置,属北海郡所辖,因位于淄川国都城剧的南面,故又名曰剧南城;汉武帝元朔二年 ( 前 127 年) 封淄川懿王子刘错为剧原侯,剧县为剧原侯之都;王莽篡汉后,于天凤元年(14 年 ) 改剧为俞;淮阳王更始元年,汉诛杀王莽,复归剧之称谓;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于建武十三年 (37 年 ) 改北海郡为北海国,于建武二十八年 (52 年 ) 迁北海国都于剧县。从此, 昌乐剧县作为诸侯王国之都或县级行政实体,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方告结束。据有关史料记载, 东汉著名学者伏恭曾任过剧县令,刚直不阿、富有正义感而被光武皇帝封为“强项令 " 的董宣和著名文学家孔融,都曾在此做过国相,并留下了千古佳话。

  历史篇
  丹河有造化之功、孕育之德。《朱书纪年》载:“唐尧五十八年(公元前 2294 年),尧使后稷放丹朱于丹水。”《史记。 周本纪》载:“周祖后稷,名弃。儿时共游戏,好种树、麻、菽、麦。及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种,稼穑焉;民皆法之。史载表明,丹朱被封丹河一带后,有两大任务,治水与农事。治水方面,丹朱随父尧帝多年,已治水有方;农事稼穑方面,丹朱是外行,便派后稷为师。尧帝心系苍生,谋思高远,令其儿子不仅治水,还要专心农事,拜稷为师,相地之宜,指导稼穑,历练成懂农事、知民情、躬身为民的治国之栋梁。
  昌乐县古称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 年)始置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营丘(原),历史悠久,早在 6000 年前先民
  就在这里繁衍定居,今位于昌乐县营丘镇营丘村。营丘古城,春秋称缘陵,西汉称营陵,曾为北海郡治所,北齐撤销,隋复置,改称营丘,唐武德八年(625 年)复撤。营丘,后改称缘陵,营陵,北海等,几经更易,发展至今。昌乐古城墙始建于明成化( 公元1465——1487 年) 年间,初建为土城,明万历( 公元 1573——1620 年) 年间砌石加固,后多次进行大规模修缮, 历经明、清、中华民国的风风雨雨,大部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据县志记载,其结构是外砌青石条,内为夯土夯筑,墙上青砖垒箭垛,墙高约 6 米,上窄下宽,墙基宽 8 米,上可数人并行,城廓 5 里有余,外形似巨大的“口”字,城垣四隅建角楼。城池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通向城外,分别叫孤峰、临丹、洪阳、望海,城外西、北两面引丹水为护城河,是一座建筑宏伟、厚重的古代城墙。明神宗万历 44 年(1616 年)在老昌乐县城十字囗,有一座“四面坊”。是为监察御史趙池和贈监察御史趙鹗蔫所建。此坊为一组奇特的正方形四面门的全石坊。正方形四角各立一根石柱,四条横架的上額枋插入四立柱上部,为“囗”字形。四条下橫架下额坊在额匾下插入立柱。从四面看皆为两柱冲天单间式牌坊,下额枋与石柱相交处有石雀替。(古建筑的构件、又称:托木、插角),四面上额枋中部皆立雕游龙边框的竖匾刻"圣旨" 二字,东西两面的额匾皆刻"恩荣"二字。两大字下刻有"为监察御史趙池建"。南北两侧面额匾皆刻"勅命重封为赠监察御史趙鹗蔫建"。所有石坊上刻字为董其昌书。四立柱顶部雕为宝頂状。下部插入基石,基石上柱的前后左石皆为抱鼓石。上额枋刻龙游凤翔图案等, 下额枋皆刻百花仙草。石坊总高 6。5 米,宽 6 米。所有画面雕刻精细,构图严谨,是全國极罕见的石牌坊结构,在齐鲁昌潍史料记载仅此一座,抗日时期,占领昌乐城的日本人拍了照片,可惜文革中被拆除。东南隅曾有一片庙宇,其中文昌阁最富盛名。文昌阁,俗称魁星楼, 是道教宫观,因地处县城南关大街东首街南,在当地又称东阁子。据《昌乐县志》记载,文昌阁,在古县城“长乐”门上。知县刘奕芳 (河南洛阳人) 崇祯六年 (1633 年) 始建,知县马琾(山西武功人) 康熙三年(1663 年) 重修,知县贺基昌(河南光州人) 康熙八年(1669 年) 重修时,又建魁星楼于阁前。文昌阁后经清朝进士阎世绳重修,规制俱全。
  据《阎氏家乘》记载,闫世绳,号丹崖,是清朝昌乐阎氏五世七进士的第一世进士,康熙十五年(1676 年), 捷北闱丙辰科,行取一甲第二名进士,亦称榜眼,选为庶吉士 ( 亦称点翰林 ),御试高等擢青宫 ( 即东宫 ),累官左春坊、左谕德 ; 旋授上书房行走,即总师傅。督导诸侍读学士及诸皇子课,其中太子皇二子(胤礽)、皇十四子(胤祯)、皇四子(胤禛) 为重点教授的皇子。且兼翰林院修撰,( 修撰为翰林院史官)。群推义例,撰修《国史》,精严进帙,同僚共悦, 先后纂修《会典》《鉴古集览》。校阅《日讲易经解义》等。曾担任过乙未科会试同考官, 殚精竭虑为朝廷选拔人才,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和厚待。新赐御用曲柄黄伞一把,九龙铜鼎、荷花象鼻鼎、竹根虎、御砚等古玩若干,赐银五千两,为其在昌乐城墙南官道上敕建“白衣阁”“文昌阁”两座,以示恩荣。
  清朝举人张五美曾作《文昌阁新成同诸人登眺有述》存世,诗曰:“杰阁新成胜可凭, 闲来拾阶拟攀藤。遥连泮水典文地,差似华阳最上层。槛外河流看淡宕,树头山峰出崚嶒。高真可有楼距约,尽日清悬不夜灯。”
  直到 1112 年,赵明诚兄弟中始有起复者。赵明诚约在宣和初年起复,出任莱州知事, 结束了与李清照在青州长达十三年夫唱妇随、相依相伴的生活。赵明诚到莱州上任时,清照未尝同行。是日,李清照自青州启程,赶赴莱州,计划在中秋节前与夫君团聚。行至昌乐时, 已是夜幕降临时分,李清照只得入住昌乐驿馆,独自度过她离青赴莱途中的第一个夜晚。谁能料想,这寻常的一夜淹留,有意无意间给昌乐的文化史留下了风雅、靓丽的一笔。《蝶恋花·晚
  止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明末诗人梁颀,字秀仲,别号袖石道人,出生于昌乐城西西郝村(今宝城街道梁家庄)。生于明末,卒于清顺治六年(公元 1650 年)四月初八。着有诗集《难游草》,被誉为潍坊
  地区最早的女诗人。《营陵诗存》收编其诗 11 首,昌乐文人阎湘惠曾为其作传,近人胡文楷的《历代妇女着作考》对梁颀诗集有注条。梁颀虽身为婢女,但诗才横溢,得到明清诗坛名流的高度评价。下面请看《营陵诗存》收编其诗《山村夜坐》:
  俯仰空庭四宇清,浮云扫尽晚烟轻。
  梨花皓月元同洁,风竹流泉不辨声。空谷人间春亦寂,短墙水近冷先生。却思城市喧阗处,箫鼓楼头听二更。
  孔融在昌乐北海国任职 6 年期间,虽处社会动乱之时,但他的政绩依然显赫。据《后汉书》载,孔融在任,恭而近礼,劝课桑农,建立学校,表显儒术,推举贤良,尤好结交贤士名人,家内常是鸿儒满座,宾客盈门。当时的高杰之士郑玄、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在坐席, 王修、是仪、太史慈、孙邵、管宁、邴原等均授官职,或向朝廷举荐。此时的北海治所昌乐剧城,在孔融的治理下,市井繁荣,百姓安居,成为当时士子们的一块向望之地。
  2004 年春,山东省昌乐县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昌乐县袁家庄龙山文化遗址采集陶片标本, 发现当地农民在建塑料大棚和挖沟取土时,掘弃了许多动物老骨头。这些骨头已熟化为亚化石状,其中有一件像骨耜的肩胛骨,引起了肖广德的格外关注,于是肖广德收集了部分甲骨标本,经清洗研究,发现有些甲骨上面有许多刻划痕迹明显的图案符号,联想到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意识到这是一批早期的文字,应该是一个重大发现。肖广德在昌乐县袁家庄龙山文化遗址采集陶片标本,发现当地农民在建塑料大棚和挖沟取土时,掘弃了许多动物老骨头。这些骨头已熟化为亚化石状,其中有一件像骨耜的肩胛骨,引起了肖广德的格外关注,于是肖广德收集了部分甲骨标本,经清洗研究,发现有些甲骨上面有许多刻划痕迹明显的图案符号,联想到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意识到这是一批早期的文字,应该是一个重大发现。2008 年 7 月 30 日,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和昌乐县政协邀请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国社
  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宇信教授、山东甲骨文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李来付教授等 5 位专家对肖广德发现的骨头进行了“会诊”。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认为,这批文字是比安阳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是与结绳而治、刻木记事同时代出现的文字,是中国古文字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肖广德说,王宇信在座谈会上一再强调这是继安阳甲骨文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2008 年 11 月 24 日,在 CCTV-2 央视《寻宝——走进潍坊》节目组大型活动中, 昌乐骨刻文从 3000 多件宝物中脱颖而出,入选“潍坊十大民间宝物”,后晋选为“潍坊四大民间国宝”,成为诸多学者和收藏家关注的焦点。2009 年 4 月 5 日CCTV-10 的《百科揭秘》栏目,又以《奇怪的骨头》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昌乐骨刻文信息的解码述说,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国内动态清样》《文汇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人民网、新浪网等国内外 400 余家主流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对昌乐骨刻文进行了大篇幅的深度报道,极大地提高了昌乐骨刻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所有专家一致得出结论:100 多块兽甲骨上所刻的 600 多个符号,结构和布局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应为距今约 4500 年的中国早期文字,
  属于龙山文化的遗物,比殷墟甲骨文要早 1000 年左右,并正式命名其为“昌乐骨刻文”。
  父亲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领袖尧的儿子朱封地就在丹水流域,故被人们称为丹朱。丹朱死后葬于丹河西岸,至今有丹朱冢存,墓基面积约 1400 平方米,高 30 米。
  明朝昌乐县令于子仁曾对丹河两岸平原沃野的秀丽风景做了描述,诗曰:" 剧县春晴满县花,风光浑似楚天涯,当今潘令新官诰,前渡刘郎老鬓华,桃李门墙嘶骏马, 秋千庭院隐啼鸦,多情最是衔泥燕,飞入青帘卖酒家。"清时康熙年间的昌乐县令贺基昌,
  不仅赞颂了丹河两岸的妩媚春色,更对此地繁华景象做了描述:旧县条风散早晴,疏林红晕海霞明,桑柔岸女盈盈出,草绿王孙一一生。水绕人家归社燕,花开篱落语流莺,紫骝嘶绝垂杨道,印得连钱织乡程。

  人物篇
  昌乐阎氏五世七进士,是指山东省昌乐县从清朝康熙到嘉庆年间 , 连续五代直系血亲考中的七名进士。他们分别是阎世绳、阎愉、阎廷佶、阎循琦、阎循观、阎学淳、阎学海。阎世绳一家,除考取七名进士外,还考取举人 22 名,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贡生 51 名,以及秀才以上学子近 200 名。创造了连续直系血亲七代考取功名,六代考中举人,五代考中进士
  的科举奇迹。其中连续五代蝉联进士,在清朝同时期全国仅此一家,在山东 1300 多年科举史上也绝无仅有。阎氏五世七进士的故事 , 是指上述七位进士以及与这七位进士相关联的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主要包括阎氏家族与清朝历史名人 , 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纪晓岚、刘墉、陈官俊、陈介祺、郑板桥、韩梦周等人物或家族的故事,以及阎氏家族本身在重视家族文化教育、为官勤政、廉政、爱民和在着书立说等方面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曾流行于全国。现在主要流传于山东省境内 , 尤以潍坊市流传最广。
  恒安湖公园西南隅一所单独的幽静院落里。三楹祠堂前,两栋红柱上金色对联曰:慈心善济德绍歧黄,仁术广施恩泽黎庶。正堂门槛上悬“陈公祠”匾。神台上端坐陈师傅巨尊塑像。院中翠柏修竹相映,巨鼎香炉和功事碑赫然入目。碑阳镌“德耀千秋”,碑阴记事由徐竟成撰文丹书。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 1934 年)《昌乐县续志》载:“陈俊,字伯杰,章丘人。通医术,卖药城南关。不蓄资财,四方馈遗,随手尽。殁,葬西阁外。颇著灵验,至今祀祷者不绝。道光二十年乡人立石表墓,民国十五年复立碑,禁樵牧,为之建垣焉。”(原文无标点)陈先生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 年)去世时,昌乐南关民众深感其恩德,为其在城南西阁门外建墓立碑,上镌“陈老先师流芳千古”,尊称陈师傅。1989 年为应县城规划大计, 城关居民集巨资,二度迁建陵墓于城南,陵墓规制同前。2001 年春在新公园设墓建堂,始有“陈公祠”现在的面貌。陈师傅以“济世活人”为本,终生未娶,潜心杏林,为黎民祛病消灾的品格,令人敬仰。
  郄秋浦名澄然,字秋浦,号东皋,堂号泊静堂。山东省著名中医。山东省中医协会理事。生于清光绪七年六月十七日寅时,于 1972 年 11 月 13 日去世,享年 91 岁。郄秋浦先生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九岁入私塾学习,受家庭的熏陶,16 岁即开始习读医书。23 岁考中晚清末科秀才。科举停废遂继承家学,跟随伯父郄乐贤专志学医,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自勉。27 岁独立应诊,30 岁即名闻乡里。郄秋浦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对发展中医学术有强烈的责任感,把发扬光大中医事业作为已任,一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集思广溢,学兼众长,开创了一代医风。他集几十年实践经验,整理汇集成《郄秋浦医案》《妇科验方》留存于世,惠及后人。
  清咸丰九年顺天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赵玉丰,字蓝士,号庾伯,一号琢堂,祖籍山东青州府昌乐县,乃晚清赤峰地区知名学者、诗人。其人勤于着述,生前曾着有《泥莲书室吟草》五卷、《泥莲书室词钞》一卷、《泥莲书室试帖》一卷、《泥莲书室杂着》一卷,先后于咸丰、光绪年间刻板行世,板藏京师,轰动了当时的赤峰文坛,赵氏亦被时人誉为“口北才子”。

  物产篇
  昌乐西瓜种植始于清代,1809 年 ( 清嘉庆十四年 ) 版《昌乐县志》即有昌乐西瓜的种植记载,历史悠久。民国版《昌乐县志续》即有 " 北乡所产,最多且佳,每岁运销青岛甚多" 的记载。尧沟社区 4。1 万亩耕地全部进行西瓜保护地栽培,拥有江北最大的西瓜市场和代表昌乐西瓜最高技术水平、主要工作成绩的中华西瓜科技园。当时的尧沟镇被中国 " 特产之乡" 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 中国西瓜第一镇",昌乐县被誉为 " 中国西瓜之乡"。" 中国西瓜第一镇 " 尧沟镇先后被确定为农业部农业科技示范场、西瓜工厂化育苗基地、国家级西瓜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单位。尧沟瓜菜批发市场,累计总投资3000 万元,占地200 亩,年交易量 100 万吨,交易额 10 亿多元,是江北最大的西瓜批发市场。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一条河的流淌,就是一篇瑰丽的篇章。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