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1-08 06:25
鄌郚总编

《昌乐县志》明朝嘉靖版(二)

    《昌乐县志》明朝嘉靖版
    解读(二)
    
    形胜
    洪阳丹水峙环襟带孤、方、乔、豹、纪峰,擂鼓诸山,跨有东南,而北望则大海之墟。依凭险固,敌难驰骋诚所谓,东道之潍也(《朱地志》营丘号东道之雄,《通志》云孤山为依丹水为阻。)
    山川
    方山:在城东南20里…山半有龙神庙,庙前有水,自石壁突出,色味清灵,将可致用。
    孤山:在城东十里,峰峦峭壁,崕谷幽深,夷齐避纣隐此,郡志云:孤山之凤可*薄,夫一名凰山。
    长龙山:与孤山相连,共名龙凤。
    贺家山:孤山之西与草山相连。
    
    现孤山、方山位置图
    乔山:城南三十里,尖峰俏秀,啇冠宝星,上有仙路,春夏草木不生,山之西域有石眼,秋出红水。
    聚角山:按《文献通考》昌乐有聚角山。
    黄山:城东南二十里,上有黄仙公庙。
    擂鼓山:城西南五十里,白狼河发源,上有白狼庙。
    柳山:城西南六十里“柳盗跖”居“马寨垣”遗址尚存。
    纪山:在城西南五十里,上有大王庙,庙前有池。
    二姑山:在城南二十里,相传二仙姑成道于此。
    西黄山:在歇头仓之南,邑人于廷诺序略,昌乐诸山入县图者不一,而黄独不与,虽有方山东麓之黄,其形体早促殆不如是之可观也,因题一绝:沂山一脉入黄阿,远翠晴云引兴多,向使*工知此意,孤方应不极巍峨。
    【柳盗跖:春秋时期鲁国贤臣柳下惠的弟弟,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
    擂鼓山:即打鼓山。】
    
    现柳山、黄山、二姑山位置图
    
    
    现纪山、打鼓山、车罗顶位置图
    豹山:在黄山之南。
    金山:在岳泉社。
    隋姑山:城南四十里,有人隨仙姑至此。
    首阳山:在孤山之南,旧志云,即夷齐饿处此。传闻之误,按首阳山在山西蒲州东南三十里,即禹贡*首山也。上有墓。
    桃花山:在城南二十里,其山旧多桃花。
    
    今隋姑山、桃花山位置图
    
    猪山:在城南五十里,淳于北,以形名。
    牛山:在营丘之东。
    黄山:在淳于社。
    洪阳埠:在城南三里。
    龙且埠:在韩信社。
    埠头:在丹河铺之西。王疃埠:城东南四十里。
    马驹岭:在城南六十里,其长迤逦至诸城,一说至宿迁。
    黄岗:在城东北五里,一名黄陵埠。
    开山口:在城东南十里,雨山迤逗中有路人行,谓之开山囗。
    黄草关:在方山之东,今名大岩口、小岩口。
    东丹河:源发方山西麓,转流域西合西丹,北流入海。
    西丹河:源山纪山,经本县?城西合东丹水入海。
    尧河:在城西二十里,源出尧山。
    白狼河:源出擂鼓山,旧志云,势如车轮,唐北海令窦琰引以溉田。
    汙河:源出方山东麓,与宝泉合。庆历初,是水湧出僧伽大士一夕现身二尺余及曙近地居氏出之迺金铸之像。
    金水河:在营丘齐城南。
    跪河:源出孤山之南,经朱留店北流。
    【跪河:现桂河。
    东丹河:现小丹河。
    西丹河:现大丹河。
    白狼河:现白浪河。
    汙河:现于河。】
    
    现尧河、大丹河位置图
    
    朐水:按本县地里唐时旧有朐水,今迷。
    乳泉:在郭齐社,其水悬流如雨状,可以疗疾。
    宝泉:源出黄山下,与汙河合。
    龙泉:在隨姑山麓,井美不竭。
    新泉:在城东北隅,西流入丹水。
    酿泉:在北炎之南,原依阿*之水。元碑刻云,即西丹源也,未详。
    胜水井:在营丘齐城外,旱后则雨。
    北炎井:在广福寺。相传唐末以来以已有其水,清凉井美,与诸水不同。
    按察井:在县门东。
    分司井:在县治东南隅。
    方池:在方山,水自石山。
    窦公渠:即窦琰溉田处,时号窦公渠。
    龙洞:在孤山南祷雨辄应。
    方山洞:在方山东麓。
    石鳖沟:在孤山铺之东,连绵数十里,沟底蛊为石奇秀如鳖。间亦有岭*攒聚陟秀突起者雪至题云:涧坚峰攒起大奇,烟光迤逦抹晴眸,晓来坐石眈泉响,日薄西山犹来*
    红土沟:在城东十五里,孤山北麓。
    长命沟:在城东南二十里。
    白土沟:在孤山北麓。状元杨公惟*命生员曲口光按*察土寻至登州*县其脉不绝。
    凤凰沟:在城东南乔官店之西。
    韩信沟:在县西南韩信社。
    白石坑:在城东南七十里,其石可为器用。
    青石坑:一在辛王、一在朱留,二坑大有益于居民。
    乡水堐:在方山北,水自上流,潺流之声,闻一二里,因名。
    石湾:在石繁沟。
    读书堂峪:在纪山。云至题云:幽幽山涧观音草,谁道书声远远闻,何事牧童偏听得,相传幻妄惑多人。
    墨涴:在窝驼店之南数里,其色如墨,居民取之染衣。
    莲池:在乔山北麓,内多莲花,居民张浩浚。
    郭斋莲池:居民刘彩所鉴也。成化间知县曾昂造饮池。上咏诗二绝*孙选*恐其渝没以其诗勒之石。
    【窝驼:现阿陀。】
    
    城池
    土城周围四里。崇一丈八尺,上阔一丈一尺,下阔二丈一尺。池阔一丈,深六尺。门四俱袭以铁。
    东曰孤峰,南曰洪陽,西曰临丹,北曰望海。
    成化二年,知县范威奉檄因旧修筑。
    正德五年,知县谢誉重修,外筑土墙。
    正德十五年,知县孙凤仪重修南门。
    嘉靖三年知县何洪四门易以高楼,建四角楼八腰铺增筑南城重门,擬名阜民。
    嘉靖五年,知县李錞改筑女墙。
    嘉靖十五年,知县黄軏修济月河环城,植以柳树。
    嘉靖十七年,县丞汤樵重修东门。
    嘉靖十八年,知县徐琮,因旧城倾圯,奋力修筑,崇增二尺,阔增二尺。十九年春,重修四门。
    嘉靖二十一年,城为秋雨倾坏,知县徐庆云计丁课程赏勤勸惰筑不旬日而成。嘉靖田宸外筑敌台八座,上置腰铺以恣憑宿卫,四城隅包砌丈余,上架角楼,以时观望。
    嘉靖二十六年,知县朱木重修复筑女墙。
    
    昌乐明朝嘉靖县域图
    
    乡里
    国初三乡,一“在城”,二“仁惠”,三“清和”。领九十八社今併为九十七社。
    在城乡:领二十八社。
    南隅社、北隅社、方郭社、于留社、北郝社、丹河社、埠头社、田村社、宫家庄、南郝社、留泉社、许家庄、罗圈社、马山社、西庄社、东朱社、跪河社、都昌社、尖塚社、石桥社、冯家庄、上疃社、九级社、任疃社、郭齐社、郑家庄、管家庄、张家庄。
    【现以城区,各街道为主。】
    仁惠乡:领三十社。
    边下社、寨里社、贾陶社、贾家庄、乔官社、龙泉社、上庄社、淳于社、南炎社、北展社、南展社、北堂社、小河社、南堂社、刘家庄、乔山社、唐杜社、时马社、郑家庄、韩信社、焦疃社、毕毒社、河下社、高镇社、南阴社、山王庄。
    【现以乔官镇、鄌郚镇为主。】
    
    青和乡:领三十九社。
    辛王社、解召社、庵上社、耿安社、耿深社、帅孟社、阳付社、王疃社、营丘社、付家庄、朱楼社、辛牟社、王保社、辛别社、别家庄、翟家庄、平流社、房市社、崔家庄、归家疃、白石社、木茁社、张朱社、宅科社、马宋社、董孟社、王峻社、辛保社、小张社、左家庄、孙家庄、朱寒社、高家庄、张次社、城西社、西级社、辛庄社、曹家庄、塘下社。
    【现以营邱镇为主。】
    
    市集
    丁字街市:在城中。
    南关⊥字街市:在南门外。
    东街集:东至孤峰门,南至洪阳门,北至十字口。知县朱木立。
    西街集:东至十字口,西至三官庙,北至玉霄宫。
    北街集:北至望海门,南至十字口。
    南关集:东至望海桥,北至城门,南至巷口,西至关头。今分为二集。
    东关集:东至孤山庙,西至城门,南至郭门。
    县前集、南巷集、北关集,以上三集,俱朱木立。
    营丘店集:城东南五十里。
    东朱店集:在县东二十里。
    北炎店集:在县南二十里。
    乔官店集: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尧沟店集:在县北十里。
    马宋店集:在县东南五十里。
    朱寒店集:县东南七十里。
    都昌店集:县东北二十里。
    窝驼店集:在县东南七十里。
    歇头仓店集:在县南二十五里,废。
    辛王店集:在城东南二十五里。
    王疃店集:在县东南四十里,废。
    岳泉店集: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唐郚店集:在县南五十里。
    边下店集:县南二十里,知县朱木立。
    张王店集:县南五十里。
    按本县市集旧址二十处,知县朱木添增六处,以便民贸遷复立之坊牌,以*之达众趋向。
    【东朱店:现朱刘。
    北炎店:现北岩。
    朱寒店:现朱汉。
    窝驼店:现阿陀。
    唐郚店:现鄌郚。】
    方民
    昌乐属东方少阳日月所出之地,山谷清,其人佼好,其性刚劲。其音声在舌头,其食多水产,其人二男二女。
    【方民: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讲的生存环境对人的体格、性格、疾病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疗手段。】
    风俗汉志
    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知,赏有功,故至今其士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知。
    【西周时期,姜太公治理齐国,修整爱人利物的治国之术,尊重贤明、有智慧的人才,奖赏对国家有功的人,所以到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大多喜欢经学,以博取功名而感到自豪,从容谦虚、开阔豁达而足智多谋。】
    
    隨地理志
    太公以尊贤尚智为教,故士庶传习其风,莫不矜于功名。依于经术,阔达多智,志庆舒缓,其为上人也。夸奢朋党,言与行谬。久曰风俗于古不殊,男子多务农桑,崇向学业,其归于俭约,颇变旧风。
    【列举了隨唐时期昌乐人的变化:从重商变为男耕女织,从唯利是图变为推重学业,从奢靡相尚,变为省吃俭用。到唐初昌乐人的行为,已纳入正统文化的规范。】
    舆地记
    英雄豪杰之士,申于京东,文物彬彬,而豪捍之习自若。
    通*
    青齐人,情变诈,好行机术。
    今俗
    小民角力、尚气、挟智、健讼、兢利、饮愽;士夫析报有兴馈送,有章冠,婚丧祭渐复古礼。
    【今俗:即明俗。】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