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1-08 06:26
鄌郚总编

《昌乐县志》明朝嘉靖版(三)

    《昌乐县志》明朝嘉靖版
    李玉成解读(三)
    
    公署
    昌乐县:旧在城东南隅。洪武三年署县事密州同知李益徒于城东北隅。
    正厅:三间。知县方天然重修。
    后堂:五间。知县李錞建。
    幕厅:三间。正堂左。
    六房:并承发、架阁、铺长、仪仗、等车,共房二十间。
    库房:三间,在正厅右。
    戒石亭:正厅前。
    仪门:三间,左右二小门,供知县黄軏修。
    钟鼓楼:在仪门前。旧有台基砖石聚砌中虚,为大门高丈余,上揖楼三间,架鼓钟以明更次。知县方天然、黄軏、徐琮相继重修。
    【钟鼓楼: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楼上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
    
    明朝嘉靖城区图
    狱:在仪门西南。
    马房:旧在典史廨西南葬。嘉靖二十七年,知县朱木,达,于县丞辟西北。
    知县廨:在水鑑堂后,正房五间,前房三间,厨房三间,西房三间,门楼一,产后房三间,书房三间,亭三间。
    【廨:办公室。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
    县丞廨:正厅东,正房三间,廂房各三间,前房三间,后房三间。门楼二座。
    【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级别。】
    主簿廨:正厅西,正房三间,廂房各三间,前房三间,书房三间,东房二间,门楼二座。
    【主簿:是县令的师爷,官不大(九品),但位很重。类似于现在的机要秘书、办公室主任,负责文书、钱、粮、户籍等。】
    典史廨:县丞廨南,正房三间,廂房各三间,前房三间,书房三间,门楼一座。
    【典史:为县尹属官,掌收发公文。另有县丞掌粮马,主簿掌巡捕,如无县丞或主簿,则由典史兼管。】
    吏舍:二十间,在主簿廨南,知县朱木重修。
    【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
    旌善亭申明亭:在察院西各三间。
    【旌善亭:粘贴榜文,公布本地的孝子贤孙、贞女节妇之事,从而达到教化乡民之目的场所。
    申明亭:辅以旌善亭是当时读法﹑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在申明亭里不仅定期张贴朝廷文告,公布本地罪犯或犯错人员的姓名及其罪错内容,而且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在申明亭主持调解民间轻微纠纷。】
    税课局:旧在县治南。
    【税课局: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
    阴阳学:在布政司东,知县朱木建。
    【阴阳学:就是地方上的天文数术工作者。】
    医学惠民药局:在布政司西,知县朱木建。
    【医学惠民药局:官方医疗机构。】
    丹河马驿:县治南关西,洪武九年主簿谢玉创造。弘治六年,知县方天然重修。后以荒远难处迁府馆东。
    【马驿:设于交通线和通衢大道,任务是递送使客,飞报军情。60里或80里设置一驿,马驿有马、驴不等,设24匹、10匹、5匹。马匹多少是区别驿站大小的主要标志。其设备、人夫、经费等定额,都由马匹多少来决定。】
    丹河外馆:即丹河马驲旧址也。改为外馆,日久倾圯,知县徐庆云、朱木相继重修。
    【外馆:客舍,相当于现在的招待所。】
    官厅三间:在外馆东,知县朱木增建。
    逅运所:在县西三里店。洪武九年,主簙谢玉创立,弘治年革,其址尚存。
    【递运所:官署名,运递官方物资及军需的机构,掌运送粮物。】
    
    僧会司:在卧佛寺。
    【僧会司: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
    道会司:在玉霄宫。
    【道会司:县级道教机构。】
    存留仓:在县治县丞廨之后,知县朱木重修。
    【存留仓:相当于现在的粮库。】
    预备仓:在县治西,日久倾圯,知县朱木修建。
    【预备仓:为储藏赈济粮所设的粮仓。地方官府以备荒为名,选派老年乡民运钞购粮在乡村储藏。存粮大都在春末贷给农户,秋收后收回,类似借贷。】
    按察司:在县治东,正厅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后堂五间,穿堂二间,厨房三间。皂隶房东西各三间,二门三座,大门三间,浴房二间。嘉靖二十七年,知县朱木改浴房为书辨房,新建书房一间,浴堂一间。
    【按察司:主要职责是考核全县吏治,主管县内的司法、刑狱事务。
    皂隶:衙门里的差役。】
    布政司:在县治东南,正厅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后堂五间,东书辨房二间,厨房二间,皂隶房东西各三间,二门三座,大门三间。
    【布政司:主要负责钱谷和民政。】
    公馆:在县治西北,正厅三间,耳房一间,退厅三间,厨房二间,二门三座,大门一间。
    按察院、布政司、公馆历年各官修失考。嘉靖二十六年,知县朱木重修。
    【公馆:公家所建造的住所餐馆。】
    【明朝官吏设置按正官、佐贰官、属官、教职、杂职、吏典、差役的顺序编排的。县的正官只设知县一人,官阶是正七品。
    知县的佐贰官是县丞、主簿,分掌粮务、水利、河防等事。
    县丞的官阶是正八品,县主簿的官阶是正九品。佐贰官虽然为辅助官,但有自己的衙门,也是一个部门的主管,因此,在他们因故离任和缺员的时候,要由府派人署理其任。
    典史,是县的属官,属于未入流,只有一职一员。
    县的教职是教谕、训导。明代的县教职没有官阶,是未入流。他们受双重领导,既受本省学政的节制,还要听从本县知县的领导。
    县还设有一些杂职,诸如巡检司、驿、库、仓、河泊所、批验所、闸等,分别设巡检、驿丞、大使、副使等官进行管理。其高官者为从九品,大多数则为未入流。
    县还设有一些不给俸禄的杂职官,如医官、阴阳学、僧正司会、道正司会等。这些人是在官籍的专门技术人员,国家虽不给俸禄,但他们可以靠自己的业务专长以谋生,要接受官的考核。
    吏典是在县衙门具体办事的,属于庶人在官者。一般县衙都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俗称“六房书吏”。
    承发房和架阁库,而这两个部门要排列在六房之前,且离正堂较近。
    县衙门中人数最多的是差役,一般的县有二三百人。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服役于班房,分为三班:即壮班——专司值堂、站班兼捕盗;快班——专管缉盗维护治安;皂班——司仪仗护卫。一部分服役于知县,下分七个部门:收发——管收发公文,前稿——管差标画,侯稿——值签押房,班管——总管监督,值堂——司内庭事务,跟班——随侍左右,执帐——传递、通事、随同知县拜会。(前一部分称为三班衙役,约有二三十名,此外还有“临时工”。三班衙役的分工不甚明确,具体的工作基本上是以本县长官所发出的牌票为准。后一部分是杂役。)
    七个部门之外,尚有库子、仓老、仓斗级、门子、禁子、巡拦、厨子、膳夫、馆夫等,分别管理各种具体事务或杂务。】
    教场:在城东北,计地十亩,演武亭三间,大门一座,日久倾圯,嘉靖二十六年知县朱木重修,周围缭以垣墙。
    养济院:在县治西南,东房三间,北房三间,西房三间,门一座,知县朱木重修。
    【教场: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
    养济院:俗称孤老院,由乡绅富户捐资,政府支持而建,收容生活无靠的孤老残疾人。】
    
    学校:按学宫旧在城东北隅,创始莫考。元至元中省县併入北海,因废。
    元统癸酉:北海尹杨仲嶶因故趾俾工为殿四楹门垣之類靡不周备元未兵毁。
    国朝洪武三年:密州同知李益署县事,乃迁创。
    正统四年:知县李求重修文廟。
    景泰三年:知县孙辉重修明伦堂。
    【明伦堂:多设于古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是社会精英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是文化教育品牌。
    文庙:即孔子庙,是我县历代儒客学子朝圣之地。
    大成殿:孔子庙大殿名。】
    **二年:知县范威以明伦堂狭隘撤其旧而辟之。
    弘治二年:知县方天然增稀会饌堂三间,号房四十间。
    弘治九年:知县金-修会饌堂增为五间。
    正德五年:谢玉重修大成殿西廡。
    正德十一年:知县马孄重修擂星门、戟门,射,两齐号房。
    嘉靖二年:知县周原建东号十五间。
    嘉靖三年:知县李錞病,学宫浅陋,尽去旧址,后新建大成殿七间,置明伦堂。前东西屋各九间,戟门三间,擂星门一座。名宦乡贤祠各三间,在戟门之东西六殿角门东西……
    
    堂五间,进德修业二齐各五间,号房二十二间,在两齐之后,儒门一间,二门一座,号门一座,在西齐之南,教谕、训导三廨在明伦堂后卧碑一通置明伦堂北壁。
    嘉靖十四年:知县黄軏建敬一亭一所,在明伦堂后。
    嘉靖二十二年:佥事吴嘉会,以赋罚银命知县徐庆云建号房二十间,于旧号之南。
    【佥事:品级为正五品,属于武职系统。】
    嘉靖二十六年:知县朱木重建教谕、训导廨,修擂星门。
    嘉靖二十七年:重修大成殿两屋戟门名宦乡贤词暨明伦堂东西齐擬建启。圣祠三间,在明伦堂左,齐宿所三间,神厨二间在明伦堂右。
    祭器
    锡爵一百二十七,铜爵三,磁爵三十,磁*豆三百,磁燭台三十,磁酒铸八,磁毛血*十五,磁和美*十五,磁香炉十,篮五十,盘五十,祝极一。
    经典四书官校集注一部文献通考一部:知县徐庆云置。
    五经官校大全:各一部。
    性理大全一部资治通鉴纲目一部:知县朱木置。
    【《四书集注》: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
    《文献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著。
    《五经大全》: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理性大全》:是明胡广等于永乐十三年奉成祖之命编撰的宋儒性理学说汇编。
    《资治通鉴纲目》:是大儒朱熹携弟子赵师渊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史书,更正《资治通鉴》的谬误,补充其缺漏,删繁就简,将原二百九十四卷的内容,缩编成五十九卷的精华,讲述了自战国至五代(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华夏历史。】
    科贡题名碑:在明伦堂左,按本学*无题名碑。正德年,知县何洪置木*于明伦堂左右,日久破损无无凭。嘉靖二十年,知县徐庆云採访国朝人物,命工伐石襄刻之,激引后学。
    观德亭:旧在训导廨后,知县马*建,废。嘉靖二十七年,知县朱木重建。
    社学:在文庙西,改三官庙为之。
    【科贡题名碑:把科举的顺序,人才的姓名,为官的事迹刻在碑上,能明明白白地让人了解。
    观德亭:名字来源于朱熹《论语集注》中的“射以观德”,是无窗户和墙壁、四周开放的亭子型建筑物。
    社学:社学是官立的用于启蒙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地方文教机构。始创于元代,至清末而终结。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施引教化,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并以教劝农桑为主要任务。教育内容更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
    
    桥梁
    望海桥:在南关东,观音庙前。
    四石桥:在望海桥东南,通山口,秋水圯滥人阻难行,居民三,来架四石为桥。
    广济桥:任天齐庙南。
    东丹河桥:在城西三里。
    西丹河桥:在城西九里。
    长命沟桥:在城东南十五里,其地两涯高险中低洼山水漫流*为污泽。弘治年僧人柴禅募砌砻石为桥,三横,日久倾圯。嘉靖十七年,徐秀募禄重修。
    普惠桥:在城南*星石南,柴禅修。
    尧河桥:在尧沟店,河西为益都境,旧有大石桥三横,建置莫考,久为水所圯,只遗一横,今废止,以木土为之。
    跪河桥:在城东二十里。
    白狼河桥:在县东南五十里。
    
    铺舍
    昌乐之铺路有三,铺舍十有二,总铺旧在养济院南,废。嘉靖二十六年,知县朱木改建县冶东,即旧马房处。其铺路东十里,曰孤山铺,又十里,曰东朱铺,由此抵潍县界;西十里,曰丹河铺,由此抵益都界。东南十里,曰夷齐;又十里,曰求盛;又十里曰王疃;又十里曰营丘,按营丘为昌乐安邱中道性来迎送官司事多繁到比之他铺为要。
    由营丘而前有井泉大涧,有三殿,有归家疃铺路各十里,共八十里抵安丘县界。
    【铺舍:公路站。】
    宫室
    方山精舍:在南城门之西,楪屋三楹外结耳房,制度雅朴,不事华靡。
    栢亭:在城东门外,华阴主簿周雨所建也。亭之傍栢林森医然应外,春夏间禽鸟兢噪,花木争卉,盖一方之胜地也。
    乐泉亭:在方山龙神庙前,近山居民刘强所建也。亭之前方泉出焉,因名乐泉。
    
    坊牌
    今坊之存者有八,曰德政(在县治前,取以德为政意)、曰道化(在擂门东,知县朱木取以道化民意。)、曰步蟾(为减*立)、曰进士(为刘雍立)、曰义民(一在朱流店,为刘嵩立,一在歇头仓为于渊立)、曰显眼恩光(为刘铁立)、曰世科(为刘贞、刘三畏立)。
    古坊名存而今废者有七,曰登云(为朱辉立)、曰亚魁(为刘贞立)、曰拔萃(为*旭立)、曰进士(为夏清立)、曰擢秀(为高乐立)、曰拆桂(为柴盛立)、曰文壁(为石温立)
    旌表孝节(为尚戊妻刘氏立)
    【牌坊:是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旌表节孝:是表彰节妇、孝子。】
    
    塚墓
    归禹王塚:在孤山铺之东南,俗云*女塚,非是。
    东灵王刘景清西灵王刘景和墓:在于归禹塚之南未详何时人。
    东方朔塚:在东北近城,按东方朔平原厌次人不知何以葬此。
    【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
    大小塚:在孤山铺西三塚相去不远,即今之夫塚也。
    马家塚:在城西南形势高广。
    城西塚:在城西八里,基址丰隆,创始莫考。
    辩士淳于髡墓:在城南四十里淳于社,一在登州黄县,一在临淄,一在益都窝陀村,未详何是。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齐之赘婿,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
    汉命士黄愚墓:在黄山之阳。
    【命士:官名,指五百石俸的官。】
    汉徵士北海逄萌墓:在城东南五十里,营丘废城内。
    【逄萌:汉代高士。历史上有“城门挂冠”的典故。】
    魏孝子王裒墓:在城南六十里,王保社有司冬十月致祭。
    【王裒: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脩之孙,司马王仪之子。西晋学者,因父为司马昭所杀,不臣西晋,三徵七辟皆不就,隐居教授,善书。古时“二十四孝”之“闻雷泣墓”的大孝子。墓地在今营邱镇王裒院。】
    宋臣潘美墓:在孤山之南。
    【潘美:戏剧中的潘仁美。】
    元侍郎刘用墓:在城北黄村。
    【侍郎:正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元明威将军叚绮墓:在城南洪阳埠。
    【明威将军:军事职官称号,正四品。】
    元怀远将军刘泽墓:在城北黄村。
    【怀远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类似现在的厅级以上副部级以下。】
    元沧州节度使刘秀實墓:在城北黄封。
    【节度使:相当于一个军区司令,掌握一地军事大权】
    明给事中曹晟墓:在城东南七十里。
    【给事中: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部长。】
    御史柴玘墓:在城东二十里。
    【御史:监察百官的职能,类似于现在的纪检委。】
    知府夏清墓:在城西二十里。
    【知府:相当于现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
    主事刘铁墓:在城东三里以子雍赠。
    【主事:官名。】
    给事中刘三畏墓:在城南洪阳埠之东。
    城壘
    营丘城:在县东南五十里,太公受封所筑也。六世胡公徒都簿姑。唐置营丘县。
    【营丘城:
    即营邱城,现营邱镇古城村一带。
    目前,营丘古城古迹犹存,周围还有旧城遗址,城北还有我县最早的一条水利工程一一窦公渠。古城村南还有逄萌墓道碑一块。
    相传营丘城东有钓鱼台,为姜太公垂钓之处。古城村有太公堂,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建立太公堂。农历3月18日前后为庙会3天,群众多集会如此。
    传说,庙后有一八角井,里面有金猪两头。古城城东有马趟路,相传为齐国练兵跑马大道。城南有黄龙岗,传说周初,黄龙死后在此停放过。
    营丘有四大景:东有神仙坑,北有翰林院,南有解元坟,西有黄龙岗。
    村北有镇武阁,下有白果树,晚间风吹叶动,嘶嘶发声,闻之似夜雨,有营丘夜雨之称。】
    营陵城:在县南今之留泉社遗址尚在,内有营台。
    【营陵城:现老坝河一带。另一说,即营邱城。
    留泉社遗址:即柳泉县遗址,位于丹河(老坝河)以东。汉时设柳泉县,今南北流泉村当中古城遗址。尚有可查,汉书地理志记载,景帝中置北海郡剧东属焉。柳泉台,位于南流泉东南,俗名为台顶,四周平坦,中高起如埠,旧有文昌阁,今废。】
    安仁城:未详,或曰即昌乐故城址也。
    【昌乐故城位于县城西北十里,尧沟一带。宋朝初期,将寿光县长乐乡(即昌乐故城)划于营丘。从此,寿光、昌乐,以此为界,至明朝初年移于今昌乐城。昌乐故城宋时又曰安仁县城。】
    剧县城:在城西十里,即剧南城也。
    【剧县城:现宝都街道戴家庄村西。】
    废治
    纪国:即周之纪,因在剧南城之西北。旧同本土属齐,后纪侯以告哀公之故,齐迁纪于鄑,今废。
    【剧南城:即剧县城。
    纪国:今寿光纪台。
    鄑:今昌邑。】
    都昌:在县东北二十里,春秋齐景公封晏子于此,辞而不受,汉改为县。
    【都昌:即都昌城,今朱刘都昌村。殷代所封小侯国。】
    淳于:旧在河内为春秋小国,淳于髡所居也,后髡为齐之赘婚即而家焉,地因名淳于,汉改为县,属北海郡,今废,为社名。
    【淳于:今乔官镇淳于社区。】
    按营陵、淳于、都昌、剧县,在汉时俱属北海郡,至隋独营丘、都昌隶焉,后皆废,今属本县。
    至于剧县或曰即剧台也,既而考之春秋周时有纪国中有台,故云纪台也。纪台乃纪国之纪,非剧县之剧也。
    
    
    祥异
    周鲁庄公二十年:夏齐火灾(刘向以为齐桓好色以妾为妻之故也)
    昭公二十二年:彗星见当齐分(时景公好治宫室,养狗马奢侈,厚启重刑,晏子因而谏之。
    汉文帝元年:四月地震。
    **六年:二月陨霜,伤桑麦。
    *十四年:十一月癸未,彗星孛于虚危。
    唐太宗贞观八年: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虚危。
    昭宗乾宁三年:苍生三犯虚危(一大二小乍合乍分相随东行,其状如*三日后没。
    宋仁宗庆历六年:三月地震。
    金大安三年:益都盗,杨安儿,冦掠,金仆散安讨之。
    【杨安儿:金末“红袄军”起义首领。金山东东路益都府(今山东青州)人。妹妹杨妙真。
    仆散安贞:金国主帅。】
    元至正六年:二月地震。
    大德九年:五月乙亥阳谷将升龙洞云气盘旋,祥光亘天,青红间错,五彩三层,上锐下圆始焉。如佛像后光*有如群仙羽扇,既而团如明镜照人影(详见详光记)。
    成化九年:春风自西北书晦冥如深夜,行人多迷方所,十年麦太熟斗不过十钱。
    弘治五年:旱蝗聚。
    正德十一年:春旱。八月二十一日,夜半,冷风大作三日不止。十二年正月,无云而震。二月十一日,辰刻,天鼓鸣于西北。十三日天鼓,戍时复三鸣,既而星陨,五月初八日,辰时,大雨雹,九月初六日辰时,地震。初七(雷雨大作)。
    嘉靖五年:八月一日酉时流星落西南,大如柸椀。光明烛地。六年六月十六日,辰时有虹在中天微东,日色相映,红绿可观。七年正月二日昏月出西方,在半天。七日午时,月见东方如半璧。五月七日雨雹。八月二十七日立春,昏有白气如虹,横亘南方,东入天河。八年夏旱蝗蝻大发(知县黄軏率人夫捕打不至为灾。)
    八月陨霜十月学库官书火毁(训导裴良臣署印)
    十年七月星光芒指东北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大雨雹形如鸡卵。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夜月在中天,瑞彩旋生红绿间错绕月三匝,大如车轮(按崔豹古今在曰汉长明帝作太子,乐歇以赞太子之德,日月重轮是月也正为重轮之祥。)
    八月二十四雹复作(大伤晚禾)
    
    寺观
    卧佛寺:县治西南,为习仪所。
    金刚院:旧在卧佛寺西,今废。
    广福寺:在北炎店。
    福祥寺:在北展社。
    宝泉寺:在耿安社。
    弘教寺:在朱寒社。
    大圣寺:在马宋社。
    秋林寺:在阳阜社。
    玉霄宫:在县治西。
    天真观:在玉霄官后。
    大圣院:即今之宝泉寺也,宋庆历初名大圣大定奉勅改宝泉院,山色环翠萦抱,气势,水声潄石瀑激湍流。
    景致
    剧县春晴:在城西十里,纪台之东。
    营丘夜雨:在城东南五十里,太公封此。
    黄村黍熟:在城南今之韩信社,取禾黍丰稔意。
    白石花飞:在白石社,取石上生花意。
    龙洞云开:在孤山南坡,旧有龙洞。
    马山雪霁:在马山社。
    庵上僧钟:在韩信社西,旧有僧庵。
    埠头人集:城西埠头社。
    新增:孤峰夕照(城东十里)、方水朝烟(在城东南二十里,方山西坡。)
    原八景为洪武于子仁写,后十景为嘉靖戊申知县朱木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