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20 09:39
鄌郚总编

冀秀芬丨郑母冀恒春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青州会员作品选登 移动到本区(2023-07-08) —
    郑母有其人
    冀秀芬

    已经是七十四高龄的 冀恒春先生个子不高,穿着朴素,从外表看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可他是弥水文化杂志的编辑之一。小学毕业的他却养成了一个刻苦钻研、爱好文学的好习惯,走到哪研究到哪:张庄有座古桥,李庄有座古庙,董家出了个进士,哪个是为解放事业流血流汗得传奇人物,都成了他研究得对象。那年代学校里学得是老写字,老式拼音,从四年级开始,全国才开始统一学习简化字,新式拼音,这对他来说恰恰成了好事,对以后研究古代文物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共同爱好文学,我和大我两旬的恒春老先生成了好友,头一次受邀去他家,满院的牡丹和芍药就吸引了俺的眼球,恒春告诉我:为了收集品种好花色全的牡丹,他曾经两次去菏泽,从花朵大如圆盘到小如纽扣般的荷包牡丹,都是市井小镇很少见的。他滔滔不绝的给我介绍:这棵是蓝色妖姬,那棵是踏雪无痕,这棵开花晚的是黑牡丹,那棵含苞欲放的是白色双苔花,开双苔花的牡丹用种子繁殖后有可能就成了开单苔,就是不知道是啥原因。对于牡丹啥时候嫁接啥时候用种子培育,以及牡丹的生活习性,他说的头头是道。又领我去看芍药,一一介绍各式各样的品种多达十几种,可惜它要比牡丹开花晚半个月,不能同时一饱眼福。
    如今耳聋眼花,手一直哆嗦得恒春先生还在坚持不懈的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一部智能手机,一台电脑成了他不离不弃的亲密战友,他以挖掘、宣传、弘扬郑母历史文化为己任,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分别刊登在潍坊日报、潍坊晚报、青州文苑、青州文学、青州东方花都、青州论坛、弥水文化等杂志,让大家学到了不少知识。青州档案局,潍坊档案局成了他关注的对象。看他带着老花镜,手一直颤抖着在电脑前打字得样子,让我非常感动,我愿追随其后,做他永久的粉丝。
    郑母的四大谕葬流传至今,成了千古美谈,流落在民间唯一的状元卷又出自郑母的赵秉忠之手,最近几年有好多投资商想在郑母建造状元府、丞相府,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落实政策,人人都说这是早晚的事。恒春为了给大家现在的居住环境留个纪念,经过他的细心测量,完美计算,把整个郑母的居住地形规划成地图,这无疑又为郑母人做了件大好事。
    恒春先生做人处事随和谦让,和蔼可亲,他的身后就有了一个庞大的支持团队。其中我村的赵其敏就是热心助人的活雷锋,他就陪同恒春去过好多地方收集资料,为郑母历史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07年,为了冀氏家族族谱,恒春发动了三十多个有威望的冀氏族人,开了三次会议,终于统一了意见,大家分头行动,挨家拜访,经过一年的时间,冀氏族谱问世了,总共六大部。
    郑母的康浪河源于郑母东南灵山北麓,依地势从东南流向西北与洗耳河汇集在一处,康浪河和洗耳河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恒春和他的同伴在沿河两岸的每个村庄走访老年人,主要访问村里的姓氏从哪里来,有什么传说。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经过 他的不懈努力,《郑母康浪河》与《郑母洗耳河》完成,发表在青州东方花都杂志。
    2017年,他在弥水文化杂志三期连载发表的《郑母历史人物》。在潍坊日报发表:《郑母的四大名人》。与弥水文化编辑房永江共同完成《郑母的先贤名士》发表在潍坊晚报。《郑母的香山》这篇巨作也出自他老人家之手,发表在东方花都杂志。
    郑母宋朝丞相王曾、元朝尚书董进、明代侍郎冀炼和明代状元赵秉忠是历史上的“四大名人”。恒春和弥水编辑肖希华专门为董进的后代族人进行了走访,看了董家的家庙、墓地,墓地里的雕龙碑,终于完成了《董氏四杰》发表在青州文学。
    2017年,恒春看了以弥水总编高传广为首撰写的村志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主要是写村里的好人好事,好媳妇,好婆婆,村里的名人等,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好书。他决定到2020年结束,历经四年的时间完成郑母村志,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恒春就是沿着这条轨道勇往直前的前进着,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他也恰到好处,他正在用他的后半生,为郑母的历史文化做着功不可没的贡献,是郑母的一大功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