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4-12 16:45
鄌郚总编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2011年2月25日修订)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一、指导思想
  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努力推出体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
  二、评奖范围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
  凡评奖年度内首次公开发表、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体现长篇小说体裁特征、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评。
  鉴于评奖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其它困难,用少数民族语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应以其汉语译本参评。
  多卷本作品,应以全书参评。
  三、评奖标准
  茅盾文学奖评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获奖作品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作品,尤应予以关注。应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提倡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鼓励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四、评奖机构
  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领导下,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负责。
  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成员应为关注和了解全国长篇小说创作情况的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均以个人身份参加评奖。
  评奖委员会设委员若干名。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聘请30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家协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各推荐一名符合条件的人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核聘请。
  评奖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聘请。
  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
  五、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的征集与申报。
  评奖办公室向中国作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大型文学杂志社和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等征集参评作品。
  作者可向上述单位提出作品参评要求。评奖办公室不接受个人申报。
  参评作品篇目经审核后向社会公示。如发现不符合参评条件的,评奖办公室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
  2.评选和产生获奖作品。
  评奖实行票决制,评奖细则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制订。
  评奖委员会在对参评作品阅读、讨论的基础上,经三轮投票选出不超过20部提名作品;在提名作品中经两轮投票选出不超过5部获奖作品。
  投票实行实名制。投票、计票在公证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各轮获选作品篇目向社会公布。
  评奖委员会主任负责主持评奖工作,不参与投票。
  3.获奖作品揭晓和颁奖。
  评奖结果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核后,由中国作家协会统一发布。举行颁奖大会,公布获奖作品评语,向获奖作品的作者颁发证书、奖牌和奖金;向获奖作品的责任编辑颁发证书。
  六、评奖纪律
  1.严禁行贿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奖委员会成员和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得有任何可能影响评奖结果的不正当行为。如有违反,有关人员的工作资格和有关作品的参评资格均予以取消。
  2.评奖委员会成员和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中,如有作品参评,或系参评作品的编辑、参评作品所属的文库或丛书的主编、参评作者的亲属、参评作品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主动回避。相关人员可选择退出评委会,或作品退出评选。
  3.中国作家协会组成专门的纪律监察组监督评奖过程。
  七、评奖经费
  1. 茅盾文学奖创立经费由茅盾先生捐赠。
  2.茅盾文学奖评奖和奖励经费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负责筹措。
  3.欢迎企业、团体、个人对茅盾文学奖予以赞助。
  八、本条例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负责修订、解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学课堂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2-04-12 19:05
鄌郚总编
  茅盾文学奖:一个“矛盾”的文学大奖
  作者:李锟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终于在频频争议之中尘埃落定。8月20日,张炜等五位作家“杀”出重围,拿下了这个被炒得狼烟四起的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作为中国作协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不论是行业内外还是身处体制内外,几乎和文学相干的人士,都不能忽视其存在。同样,与鲁迅文学奖目下的状态相似,茅奖从1982年第一次评奖到现在,一直饱受争议。
  而今年的这次,争议更甚。其一,在初评阶段,因其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怀抱”,又在二轮投票中淘汰了全部网络文学招来质疑之声;其二,5部获奖作品的结果公布后,得票最多的《你在高原》因长达450万字引发读者“常识性质疑”,而评委在短短几周的时间内很难全部读完;其三,今年年初,《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做出“自我修订”,最重大变化就是首次实行“投票实名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实名制是否真的抑制了“跑奖”、“贿奖”?据传某些省市甚至会倾大量资源派团队“公关”,以推动本省市作家作品排名;其四,茅盾文学奖前10名中有8位作协主席,被网友戏为“作协内部的游戏”;其五,作家阎延文炮轰本届茅奖评委会副主任李敬泽是《人民文学》主编,而《推拿》和《一句顶一万句》最早刊发于《人民文学》上,因此应放弃获奖,或者由评委会取消其获奖资格。
  在我的印象里,茅奖其实在上世纪的1980年代就已经有过不少的质疑声,不过当下各种媒体层出不穷,尤其是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让公众的质疑声传达的更远、更为广阔了。首届茅盾奖,就有对姚雪垠《李自成》的质疑;1990年代,刘斯奋《白门柳》、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也因为各种因素遭受不少争议,近几届更是板砖横飞。
  之所以产生众多的质疑之声,让茅奖成为一个争议不断的“矛盾”着的文学大奖,原因有三。一是公众对茅奖,对文学的看重。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长篇小说创作从来都是作用显著、重任在肩的。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而公众的理想普遍缺失的状态下,人们还是希望借用文学,让自己的精神高地变得更加纯粹。二是公众对“潜规则”、“暗箱操作”的不满和鄙弃。在一个转型下的社会里,有很多所谓的“潜规则”出现,让原本可以在阳光下操作的东西变得微妙玄乎,变成暗箱操作,变成某些领导人的附庸,公众不希望这种“潜规则”也落在茅奖上。此次茅奖的质疑,很多方面就由此而来。三是网络对茅奖负面新闻的推动与夸大。茅奖在评选过程中,一些质疑声成为茅奖的负面新闻,经过网络的快速传播之后,成为公众事件,成为社会热点,在传播过程中,断章取义甚或恶语相向的行为时有发生,产生了一种对茅奖的公众“集体无意识”,只要一提起茅奖,就全面否定,嗤之以鼻。
  不过,这次的第八届茅奖,较之前几届而言,还是有些新意在内的。首先是网络文学作品被纳入评奖的范围,尽管因为各种因素,网络文学作品没有进入最后的获奖名单,却说明了中国作协对网络文学的重视程度。茅奖是一个设立时间比较早的文学奖,1982年设立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有网络文学出现的,此次作协把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视野,是网络文学走向传统(官方)文学奖的重要一步。其次,为了能够让这个奖项更加公开透明,本届茅盾文学奖做出了很多的改革,在评委会方面实行大评委制,今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62名参与评奖,其中京外评委占60%。以解决“小圈子”评奖的弊端。这些举措,也在说明中国作协已经试图通过努力,使茅奖能够赢得更多的赞同之声。
  就作品而言,本次茅奖还是做到了优中选优的。五部获奖作品,除了《你在高原》,其余四部我在参评之前就已经读过。这几部作品,基本代表了四年来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当然,还是有一些失望。比如莫言的《蛙》,艺术水准和写作方式似乎很难与其《生死疲劳》相比;而女作家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落选,也让人遗憾。《你在高原》的获奖,似乎又在表扬“劳动模范”。
  但凡一个奖项出现,都会有不同意见,就连去年出笼的诺贝尔文学奖,尽管叫好声一片,却难免有“板砖”扔来。一个官方色彩的文学奖项,毕竟和民间的文学奖项不同,它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兼顾不同题材作品,要照顾少数民族作家,要有所舍弃,要在众口难调之下维持某种惯性,这一切,都是茅奖饱受争议的引子。
  要我说,本次茅奖,有好作品被选出,也留下了不少遗珠之憾,不过,既然是一个奖项,就只能如此了,还是要平心静气来看待。想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当下,还有这么多人关心茅奖,关心文学,操持文学的朋友们,是应该欣慰的。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