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4-28 10:43
鄌郚总编

南阳世德,东海高风———青州北普通鲁氏族史钩沉

  南阳世德,东海高风———青州北普通鲁氏族史钩沉

  (一)老宅印象
  我的家乡北普通村就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平凡的位于鲁中平原西部的小村庄。相传秦朝在此设驿站,取普天通行之意,故名普通。明代称普通店,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改称普通铺,后沿用今名。
  村子的北面是一个水塘,父辈们叫作北麻湾,青石护坡,绿柳拂岸,是北普通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麻湾南侧百十米有一口古井,听爷爷讲自从这里一立村庄时便有了这口老井,井口是用一整块青石雕凿而成,水质甘甜清冽,深深的勒痕见证了古井年代的久远,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普通人民。
  自麻湾向西数百米是鲁氏老坟,据《鲁氏族谱》载:始祖明善,二世祖勝葬于尧王山之东,有墓志可考,后迁茔于北普通西南坡又迁茔于神旺庄南坡,始为同祖……历代相承,赴尧王山之东鲁氏祖茔暨北普通祖茔每年祭扫,相传至今,已承后世。”原先的鲁氏祖坟肃穆阴森,坟首累累,碑碣林立,古柏参天。
  村庄的西部是连绵起伏的泰沂山支脉,东边有德国人于清朝未年修建的胶济铁路线。
  村子的南面有一条河,据《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此河名为织女河,老人们都称南桥沟,又叫猪市沟子。因北普通村逢四排九有大集,买卖牲畜多在此处交易,故名。有石桥一架,称为青龙桥,横跨于织女河上,是通往益都城的咽喉要道。桥旁立有郡人兵部尚书钟羽正所撰《普通石桥碑记》:涉淄而南阳,揭渑而北去郡城二十里,所居民蕃聚,为普通铺。自省会东方三郡,兹馆毂焉。铺之西连山蜿蜒,数十里洞斜溪错,溃为壑谷中贯铺而东。每夏秋雨集群山之水注泻而下,澎湃汹涌,巨浪叠起,人无敢徒涉者。旧有名石桥狭卑猥狐,不数年,辄复崩岌,行者苦之。郡伯王公见则然曰:“民得无病涉哉,吾不能与济,其为谁乎”方伯曲沃李公本纬,亟高公如山,判府范公,儒周公翰,司理黄公槐,开捐百金,命乡三老鲁口,道士张木募修之。于是邑侯赵公行志各捐百金,宗室王侯乡绅士民,亦各出钱,谷,工费。越岁而桥成,高阔坚致,可经永久,乘貂转毂,一如坦途。东西数郡之人,罔不欣欣颂美,知为郡伯诸公德也。
  夫陈国费不行,单襄公知其不兢彭城。桥梁不治则宜鄙之。郡伯仁心恻隐,德化周口而施为措置之谋。自学田义冢,驿马孤梵,弥水之辑,营丘之梁,凡可修举者,靡不捐禄为之。其视士民,真如同室居者,行者唯恐一人颠仆泥途,不得其所,则兹桥之建,尤其至仁之不匮者乎。诸方伯、郡僚、王侯、邑尹、士庶亦共德意,爰就厥功,是宜并书垂不朽。郡人钟羽正撰,大明万历四十一年。
  每当雨季来临,浊浪滔滔,势不可挡。后日久年深,当年那块修桥碑记也早已不知去向。在石桥西边有烽火台遗址一处,乡亲们叫墩台,据说古代每十五里便设置烽火台一处,旁边立有大清康熙五十六年三月石碑一座,上书:青州营普通汛,落款是知益都县事三韩耿建立。这块石碑立于此处当是汛期来临用于观测水位所用。
  北普通大街用青石铺就,两旁遍植槐树,是村人们乘凉休憩的好地方。老人们把这条道路称为官街御路,是由此去青州的必经之道。
  鲁氏老宅又称孝廉第,坐落于北普通大街北段,由六个四合院组成一个整体,贯井式构造,每个院落由仪门、洞门相互贯通,又能各自独立,房屋皆为硬山式框架构造,青砖灰瓦,大坡出厦,梁椽檩柱,用料硕大,砖木石雕,做工精细,彰显出鲁氏门第在那个年代的殷实与富贵。
  每一进院落中遍植玉兰,紫薇,丁香,翠竹,石榴,牡丹等四季花草,其中玉兰花树有水桶般粗,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在北方一般人家是见不到玉兰花的,据祖父讲这棵玉兰花是十四世祖鲁公树在湖南做官时用地轴子车运回来的。每到玉兰花开放之季,满树繁花似雪,方圆四、五十里的人们都来鲁宅赏花,游人络绎不绝。
  老宅临街朝东自南向北依次有两座大门,朝南一座,俱是黑漆大门,高大宽厰,朝东的第一座大门正中悬挂一匾:槐街拔秀,门板上贴有对联“南阳世德,东海高风”,大门两边门框上书有“勤耕乐读家声远,积德培材世泽长”的框对。自我记事起,每逢春节大门上总是年复一年的贴着这一副对联。关于这副对联的来历,据族中长辈们讲,十二世祖鲁继善在河南为官期间,恪职奉公,爱民如子,当地百姓,感其恩德,便赠此联,后来遂渐成了鲁氏家族的门联,以示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
  大门两边配有上马石,拴马桩,和旗杆石,按大清律制所载上马石是衡量宅主人身份、划分宅第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志,行笔至此我又想起了儿时和伙伴们在上马石玩耍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在南大门里面坐山映壁墙前栽有紫藤一株,蜿蜒盘曲,如龙似蛇,遒劲苍古。每到暮春之季,一树锦绣,蜂喧蝶舞,好不热闹,令人留连驻足。
  现在从遗留下的建筑中,透过那些残破斑驳但雕刻精美的砖雕柱础中还能寻觅到当年先辈的儒雅富贵,它留给后人的是无限遐想和启迪。
  (二)鲁姓由来
  鲁字最初源于“露祭”,即将捕获到的第一条鱼放在地上作供品祭祀天。商甲骨文和周金文的写法都象将鱼置于口形容器中。也有的说是置于土坑中的形状,因这种祭祀方式非常简单呆板,故有迟钝之义。
  东汉许慎所著巜说文解字》中对鲁的注解是:孔注论语曰:鲁,钝也。左传鲁人以为敏,谓钝人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钝。按椎鲁,鹵莽皆即从。(意思是说卤通鲁,是通甲字。)
  鲁又假借为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境内,故山东又简称鲁。
  公元前1032年,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国,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鲁顷公被迫迁居于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后代以国为姓,即鲁氏。鲁国从周公始至顷公共传了三十多代,统治时间近八百年。正如巜鲁氏族谱、叙》中所言:“吾鲁氏以来,自伯禽就封,遂以国为姓,相传至今,已数千年矣。”
  (三)诗书世泽
  大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户部郎中刘九皋谏:古者狭乡之民,应迁入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帝纳谏言,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大移民拉开了序幕。
  鲁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底跋山涉水,迁至益都县北普通村落籍,从此烧畲芟秽,开疆破土,繁衍支系,聚族而居。
  在古代,“农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统治思想,因此务农读书是中国知识分子所毕生奉行的准则。他们以务农耕读起家,以科举仕途兴家,以子孙蝉联科第而家族兴旺。
  据普通《鲁氏族谱、叙》中所载:“自有明季世每在本城北乡,共相保聚,子姓蕃衍,多列胶庠,代有显人,史册俱载”。从巜鲁氏族谱》的记载来看,在大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历史中,鲁氏门第先后兴盛于乾、嘉、道、咸、同五代,作为诗书继世,耕读传家的典范,也曾经留下过灿烂辉煌的一页。
  普通鲁氏自始祖明善公起到七世祖文华、文珩、文忠、文郁公乃分四支,我们是长支,因篇幅所限,此处单说长支,其他三支均略而不述。
  鲁氏门第自十一世鲁棠开始渐入科举,此后蝉联不断,兹据《鲁氏祖谱》的记录摘钞如下:十一世,棠,字召遗,太学生,貤赠修职郎,武定府青城县教谕。
  杲,字寅宾,太学生。
  十二世,继祖,字念劬,号石塘,廪贡生,任武定府青城县教谕。
  继善,字成之,号橡谷,乾隆己亥科举人,署河南荥阳县知县。有诗集巜吾过草》传世。
  十三世,元升,字掄书,太学生。
  埙,字伯音,附贡生。
  坊,字子言,廪贡生。
  增,字如川,号益山,嘉庆癸酉科拔贡举人,任青城县训导,侯选知县。
  坪,字青柯,侯补刑部司狱。
  壇,字文飞,诰封奉直大夫。
  墉,字圣垣,太学生。
  十四世,鲁公树,字德滋,号莲初,诰授奉直大夫,知州衔。壬午科举人,大挑二等,历任肥城教谕,莘县、郓城县教谕,保举知县,历署湖南临湘、龙山补授常宁县调补沅陵县知县,壬戍恩科並补行己未,恩科同考试官。
  鲁公提,字次寅,又名锡朋,字子安,太学生,六品衔。
  鲁公衍,字椒林,九品衔。
  十五世,士瀛,字仙洲,九品衔。
  启瀛,字彦林,候选州同。
  奎瀛,字芸阁,附贡生。
  十六世,桓,字松南,太学生。
  棨,字戟门,太学生。
  果,字毅堂,太学生。
  桪,字幹亭,太学生。
  十七世,其燿,字照亭,邑庠生。
  其炳,字虎文,邑庠生。
  其煌,字星文,太学生。
  光阴冉冉,岁月递嬗。至十世祖永襄公时,家境遂渐殷实,他一生务本积德,耕读垂教,乡梓闾里,无不赞誉。乾隆六年(即公元1741年)六月,七十六岁高龄的永襄公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修撰祖谱,以续家声。
  永襄公有子三人,长子棠,次子杲,三子琹。由此书香肇启,家族子弟或渐而游泮(考取秀才),或渐而登科(举人),青衿济济,日新鼎盛。其中杲之次子继祖,三子继善,在当时可谓声驰乡曲,名噪青齐。
  十二世祖继善公有侠客之风,乐于唱和,喜好交游,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据丁树杰先生所著《百壶斋拾遗、先正事略——鲁继善》所载:鲁继善,字成之,号橡谷。普通人,少失怙,从出嗣胞兄继祖(字念劬,岁贡生,官青城教
  谕,县志有传)读,训诲綦严。继善事之惟谨,弱冠补诸生,旋举于乡(乾隆己亥举人),官河南荥阳知县,卒于任,未竟所学,而赉志以殁云云。著《吾过草》诗集,孙观亭为之序,略曰:“先生著有《吾过草》,蒋湜曰‘先生任侠,善交游,与兄念劬齐名,黉序(古时学校的校舍)间,好为单词只句,往往
  脍炙人口云。”时常是“箧内存诗卷,搜吟坐到明”(巜吾过草、春夜有怀》),巜益都先正诗丛抄》载诗十八首。
  刊行于世的吾过草诗集计两卷,第一卷五言律诗七十三首,七古一首。第二卷七律四十一首,七绝五十四首,五律二首,总计一百八十余首。从体裁来看,该诗集大体分为游历纪行,题赠唱和,咏物寓意,乡间田园四部分。
  诗风呈现出或沉郁悲慨,或清新俊逸,遣词用字工力深厚,颇有香山遗风。兹摘录四首如下:
  赠渔者(二首)
  (一)
  不定东西信水流,
  渔竿七尺插船头。
  世间多少狂风浪,
  稳坐莲花一叶舟。
  (二)
  出没沧浪不可寻,
  一蓑烟雨任浮沉。
  风波莫笑舟中险,
  平地风波险更深。
  晚归
  得得青驴背,狂吟过小溪。
  春花浓似锦,山径陡于梯。
  寺里寻僧坐,林间听鸟啼。
  柴门归路晚,月落草堂西。
  期游仲家园不果而返
  寻芳又得片时闲,不向花间向水间。
  好鸟引人才入胜,斜门终日不开关。
  高闻蟋蟀池边树,远见雪封屋后山。
  携有芳樽无兴饮,夕阳驴背载空还。
  (下图为十三世祖增为临淄武状元徐华清之叔父徐亮工所书墓志铭)
  据祖父所言,十三世祖鲁增、鲁坊皆擅书法,当时到普通求书碑版,墓志,寿屏者门庭若市,书法冠绝一时。尤以鲁坊名气最大,坊书宗法欧褚,运笔如刀,法度森严,时人得片纸只字皆以为宝。
  (四)先辈往事
  十二世祖鲁继祖自幼天姿聪颖,勤奋好学,常常焚膏继晷,刻苦自励,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卷三十七列传十八篇载:“鲁继祖,字念劬,十五岁应童子试,县府皆第一”。乾隆三十七年(即公元1772年)春,李中简出任山东学使(李中简,字廉衣,号子静,又号文园,乾隆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学士,是清代乾隆时期享誉文坛的诗人,与纪晓岚齐名,有《嘉树山房诗集》传世),到青州督察教育,昭彰英彦,继祖公深得李中简器重,遂推荐他任武定府青城县教谕,任教八载,执经传道,循循善诱,授业释惑,见解精辟。尝论:“居官之理,当以尽己无求为上交、下交之本。不宜作威学校,以媚长官,袒护诸生,以挠政体。会文课试,尚为余事。”故所至,诸生服其化。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秋,继祖公因病而卒,他的新城弟子张象津先生为老师撰写了墓志铭。(下图是张象津先生为继祖公所书墓志铭拓片。)
  释文为:公姓鲁氏讳继祖,字念劬,号石塘。寅宾(杲)公次子,出继为胞伯召遗(棠)公。后由廪贡生援例为司渝,历署莱阳、新城、邹平、馆陶、博平五县教谕,实授青城县教谕。遇覃恩(古代帝王对臣民的封赏或赦免)貤赠父母如其官,在任八年。
  乾隆丁未岁(公元1787年)移疾归,越嘉庆丙子(公元1816年)秋卒于家。丁丑(公元1817年)春葬于兹阡。元配崔孺人,娴于内则早卒。继配王孺人,孝慈勤俭动礼法。后公二年卒皆祔(合葬)焉。公之行事悉详津所为,録其出处之概云。墓用艮山坤向。新城门下弟子张象津顿首拜题并识。
  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别号雪岚。乾隆庚子(公元1780年)举人,铨选县知县,著有《白云山房诗集》等多部著作,为齐鲁一代名儒,当时有人送联语赞他是“十八学士双力案,七十二贤半在门。”
  据张迅所著《张象津先生年谱》记载: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公元1777年)与鲁石塘先生定交。青州鲁石塘先生时任青城县教谕,来新城为先生摄博士篆实,主缮送会考文牌。两人一见如故,成为挚交。
  下图为继祖公墓志拓片,已残。原墓志篆额为鲁公侯墓,全文拓片共计十五张,今仅存六张。
  在清代同治年间回族杨滇所著《邑先辈纪略》中也有对鲁继祖的记载。杨滇,字南池,是明代正德进士,南阳知府杨应奎后裔,清代嘉庆举人,南召知县杨绍其之子,好吟诗,尤留心邑中文献整理。全文如下:鲁石塘继祖(普通人),少颖悟,年十五,府、县试俱第一,入庠仍第一。棘围屡困,食饩后,援例为校官,亲阅以校其优劣,故所至之地文风丕振,诸生或罹法,不克自明,必代辨之;或不从,则据义以争,不为大令所夺,士子依赖焉。佻挞者,立与惩戒,退无后言。
  摄篆商河,甫抵任,令以征谷逾额,聚而哗者且千人。时方试士,相戒勿入场,继祖从容进诸生,谕以大义,使勿为祸首。又劝令出示,晓乡人,数日而定。秩满,学使赵佑欲以知县荐,官牍已具,以母老告归。(赵佑,公元1727年——1800年,字启人,号鹿泉。浙江仁和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历充主考官,监察御史,工制举业及古文,著有《清献堂集》)
  君行居仲,嗣为伯父(棠)后,伯兄君弼(元勲)有疾,待奉数月不懈。季弟叙九(继功)
  早卒,无子。君时在莱阳任所,闻讣,驰五百里,行风雪中,归,视其丧,以子壇后之。
  继善年少之时,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母亲孟氏感到三儿自幼丧父,对他倍加宠爱,不忍鞭策。继祖见到后对孟母说,我三弟自幼天姿聪颖,若加以督导,定能成材,如果不加管教,怎么能对得起逝去的叔父呢?继祖此时趴在地上边说边哭,泣不成声,手足之情,于斯可见。孟母深受感动,自此之后孟母对继善严加督导,继善亦奋发图强,志在功名。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99年)赴京乡试中举,官河南荥阳知县。
  继善公原先有两个儿子,但是都先后生天花而去世了,有诗为证:
  两儿相继痘殇,哭之以诗
  (一)
  珠为啼泪玉为烟,夜气凄凉星满天。
  几欲放声吞未哭,恐惊老母不成眠。
  (二)
  十年未见汝成人,掌上明珠暗化尘。
  漫说多男多是福,如今重作邓攸身。
  《邑先辈纪略》中又言:故成之(继善)抵任(官河南荥阳县令)后,惠声载路,有子而殇,君(指继祖)以子坪嗣之。从兄抡书(元升)殁后,子复早亡,两世孤孀,抚之使成立。岁歉,出百金代族人完逋赋,赋为粥,以食饿者……君(指继祖)自恨未博一第,志不得酬,而弟(继善)若子,后先预乡举,亦可以稍慰生平矣。
  鲁继祖有子六人,埙,壇,垣,坊,增,坪。其中以增,坊二人最具影响。《邑先辈纪略》中载:“鲁增,字益山,癸酉拔贡,是秋中式。父继祖,任青城训导,叔继善,己亥举人。益山工制举文,与兄坊齐名。坊,字虚谷,贡生。四方学者,受业于二先生之门济济多矣。有李涵芳者,博兴人,益山之徒也。入闱与虚谷(坊)邻号舍,代作中式,会试与益山(增)邻号舍,求代作不许,求改削,许之,文成。为点窜之,李竟登第,入翰林授编修。益山后以大挑二等(大挑是清代乾隆年间制定下的一种科举制度,为的是让已经有举人身份但又没有官职的人有一个晋身的机会),得教谕,未任而卒。”
  青州当时在嘉庆年间,流传有“田姚刘鲁”四先生之称。两个人的名字田姚和刘鲁恰巧是四个人的姓。田姚,刘鲁俱是岁贡生,是杨书岩的得意门生。杨书岩,名峒,青州人,乾隆三十九年举人,著有《律服考古录》二卷。姚维藩,字介人,号青,嘉庆十六年进士。
  十三世祖鲁壇有子三人,长子公树,次子公提,三子公衍。其中以鲁公树最为知名。在《邑先辈纪略》中也有如下记载:鲁莲初公树(普通人),道光王午二年(即公元1822年)举人,大挑二等,任肥城教谕,保举知县,分发湖南,初署临湘县,时官兵过境者无虚日,供给繁多,所发之项,不敷支销,挪移款项,暂济目前之急。粤逆过境径去,无所扰。及莲初补长宁,而此县遂陷为贼窟,乙丑(即公元1829年)引疾归。
  据说鲁公树在参加乡试时,主考官有意要试探一下这位学子的才华,就随口吟出一联:“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说完之后面带傲气的看着他,鲁公树稍思片刻道:“龙王夜宴,月烛星灯,山肴海酒地为盘”,那位主考官闻之啧啧称赞,直夸对的妙!妙!是岁壬午登贤书。
  我的高祖父鲁果,字毅堂,太学生。善于经商,在村中开有酒店油坊,乐善好施,凡是族
  人或邻村有困难者,他都慷慨相助。
  (下图是六十年代破四旧时,从鲁氏先茔挖出的墓志盖,上面刻有大清乾隆五十年岁次乙丑仲春谷旦鲁某某,字迹漫患不清,墓志铭的字样,后来这些石头被砌了水渠)
  曾祖父鲁其焘,字星波。我的第一位曾祖母王氏系临淄孙娄店王绪曾之女。王绪曾,字少雯,清同治癸亥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编修,庚午湖南乡试正考官,福建道监察御史,特授怀庆府知府。听爷爷说曾祖父是一个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人,能够与名重青齐的孙娄王氏联姻,主要就是他们看重的是门当户对。当时王绪曾风趣的对曾祖父说,与你们家结亲,我们看重的是你家大门口那几根旗杆垛子。在当时,孙娄王氏家族名重四方,王绪曾之父王云岫,五弟怀曾,父子三人在同治年间均殿试及第得中进士,王云岫与其三子绪曾又先后同为翰林院编修,时人谓之“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伴随着大清王朝的结束,科举入仕的道路也画上了句号。六、七十年代,左倾思潮泛滥,当作“四旧”的家谱、图书、字画等在抄家运动中销毁殆尽,那些昔日被先辈们视为“厅房穰子”的图书字画也被化为袅袅青烟随风而去。(下图为王绪曾墓志铭照片)
  (五)启迪后昆
  时光如白驹过隙,二百多年的光景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昔日先辈们的功名富贵亦成为过眼云烟,现在后人能够见到的也只不过是那几间带有沧桑岁月烙印的老屋,但是先辈们那种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它象一股无形的动力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醴泉有源,芝兰有根,追忆历史,寻根溯源,缅怀宗功祖德,启迪后昆,为创造明天的辉煌达到明渊源,传家风,扬正气,荣宗族,报祖国之目的。愿我鲁氏族人铭记祖德,奋发图强,忠孝贤良,泽流孔长。
  吾才疏学浅,谨以此绵薄之力,敬以文字,聊且记之。
  岁次庚子年二月初六日二十世清源记。
  (六)写作附记
  我自童年时代,在茶余饭后就经常听祖父如数家珍般的向我讲述鲁氏先辈们勤学苦读,求取功名的故事。这大概是祖父对我的启蒙教育吧!
  2013年随着社会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我们的村庄北普通村也被列入了拆迁范围,古老的村庄即将从人们的视野中退出。我因着对先辈们的景仰之情,心想先人之宗功祖德不能被历史淹没,即使我们的村庄已经消失,但是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故事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于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我一定要把鲁氏先祖之美记录下来,但是苦于资料匮乏,一直未果。
  2014年秋有幸在朋友家读到了十二世祖继善公的诗集《吾过草》,后又在《光绪益都县图志》、清人杨滇《邑先辈纪略》、丁树杰《百壶斋拾遗》及《张象津先生年谱》中觅到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又查阅《鲁氏祖谱》,结合族中长辈父老的讲述才得以写成拙作,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族中先辈之事略述大概。
  愿这篇小小的文章做为鲁氏家族历史记忆中的一朵浪花,我更愿为宏扬先祖美德,发掘青州地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