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7-17 15:21
鄌郚总编

林长青丨《茶话杂谈》浅识

  《茶话杂谈》浅识
  林长青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何当圣寿长生酒,只恐茶仙未肯容。”明代沈周的诗句使我对饮茶情有独钟。说到饮茶,也是近几年的事。因为从小父亲不在家,家庭境况艰难,生活困苦,烟酒茶这些日用消费品从来不买。长大后,生活富足了,母亲也不允许我吸烟、喝酒。唯有饮茶,她老人家却是默认了。
  “陆羽著经,蔡襄赞美”。唐代陆羽以嗜茶著名,对茶道很有研究,人称茶神,著有《茶经》三卷,成书于唐至德、乾元(756—759)前后。书中论述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蒸饮方法及用具等,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茶经》我不会写,但是东施效颦地学蔡襄,对茶的赞美还是能做到的,可学识短浅,赞美文也写不好,要达到“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的境界,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日读到魏华山先生编著的《茶话杂谈》,实在是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倍感亲切,真有“溢味播九州,芳茶冠六清(水、浆、醴、醇、医、酏为六清)”的感觉。先生为研究生学历,长期供职于地方经济管理部门,精通经济理论、财经政策、企业管理、财务运作;业余爱好历史、国学、古典文学。先生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调研文章数十篇。经常有新闻作品见诸报端。先生爱好广泛,智慧超群,对文艺音乐也有很高造诣,曾创作有《纪台,我可爱的家乡》《工业之歌—新型工业路更宽》《财政之歌—为人民管好家》《墨龙之歌》等歌曲。歌曲《纪台,我可爱的家乡》荣获“梦想中国.美丽乡村”第五届全国村歌大赛“中国村歌十大金曲”奖。
  “清茶皓月照禅心,香茗雅韵品人生”。先生对茶文化更是追根溯源,情有独钟。茶韵绵绵,先生从茶叶的历史,辑录信而有征的资料,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树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至今茶文化一脉相承,唐人饮茶谈艺术,宋人饮茶重意境,元代饮茶粗狂豪迈,明清讲求修身养性。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雅士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雅、俗两个方面茶都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物质、文化交流,联接的纽带,茶在此起到了主要作用。
  “瓦壶水沸邀相识,一杯清茶明我心。”朋友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品佳茗,“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己细谈心。”唐宋八大家中苏东坡视茶境为仙境,并寄身于茶,沉醉于茶。苏东坡爱茶也爱女人,故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他注重品茶的物外景意:“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典型的茶艺人生。以茶悟慧而入诗入画,不愧为茶仙。   扬州八怪郑板桥,清茶里悟人生,登峰造极,悟出了“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他的画怪,诗也怪:“曲曲溶溶漾漾来,穿沙隐竹破苺苔,此间清味难分得,只合高人入茗杯”。他与其朋友以爱茶、爱竹、爱梅、爱兰、爱石、爱紫砂,足以显其高雅周党。“汲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的豪迈宽宏心态。
  魏华山先生在书中介绍了茶及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茶叶、茶道、茶艺的历史典故和传说,茶道、茶艺的基础知识。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圣陆羽在“茶经”上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品。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为茶中珍品。
  安溪铁观音属于青茶类,发现于1723—1735年间。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铁观音是茶名,也是茶树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是半发酵茶类。冲泡后有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持久。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普洱茶,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黄山毛峰属于绿茶,距今1200多年历史,产自于安徽黄山(徽州),又被人们称为徽茶。该茶在清代光绪年间由谢裕大茶庄创制。该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我非常崇尚魏先生《茶话杂谈》中的几句话:“择善人而交,得益一生;择善书而读,才智双全;择善言而听,明心亮眼;择善行而从,修身养性;择有缘之茶,怡情健身。”
  先生的知识渊博,对茶叶鉴别、等级划分、制作工艺、选购与存储、功效与作用、冲泡与品饮,喝茶的礼节、喝茶的禁忌,与品茶悟道的人生感悟,都有详细的叙述和独到的见解。
  “开椟欲滴翠,擎杯献清香”,开一罐文友刚送来的西湖龙井,冲泡时溢香满室,品饮后沁人肺腑。手捧《茶话杂谈》仔细阅读,真有“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己细谈心”的境界,使我领悟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