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7-19 16:59
鄌郚总编

傅荣常丨赤涧支前粮站参观记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弥水文苑 移动到本区(2024-03-16) —
  赤涧支前粮站参观记
  青州  傅荣常
  2022年5月22日下午,潍坊鲁风弥水文化交流中心和《青州文学》的部分文友,到青州市弥水镇红色教育基地赤涧支前粮站参观访问,虽天气十分炎热,但大家参观游览的兴致却很浓厚。
  来到支前粮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个粮囤。上书大大的“粮”字。来到赤涧粮站大门口,门口上方悬挂着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韩其源先生亲笔题写的“赤涧粮站”的匾额特别引人注目。
  进入大门,迎面墙上是《赤涧支前粮站简介》:益都赤涧支前粮站旧址是在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的时候成立的。当时赤涧粮站发动群众储运、加工军粮,支援前线,主要负责临朐和青州地界粮食的储藏、运输和加工。在烽火硝烟的解放战争期间里,紧随解放大军的前进脚步,是益都赤涧村民艰苦卓越的送粮支前队伍,他们用一双双大手,一辆辆手推车,一副铁脚板,或人拉肩挑背扛,及时地将粮食饭菜弹药送到战斗前沿,为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在全国共进行了142场战役,发生在山东地区的,全部由山东人民支援的战役就有23个。在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为支援前线,输送了95万多兵员,出动了民工1106多万人次,动用100多万大小车辆,运送11亿余斤粮食,  支援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所以说山东支前冠全国。
  来到粮食加工区,这里有石磨、煎饼鏊子、炉灶、炒锅、小推车等等,都按照当时的陈设布置。大家看到这熟悉的物件,拥军支前、做军粮、送军粮的场面浮现在眼前。弥水文化交流中心的老主任高传广老师,虽年逾八旬,但他不顾旅途的劳累,不停地为大家拍照。记录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进入会议室,墙上挂着青州著名画家王延林先生创作的一幅幅图画,画面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赤涧粮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表现了青州人民在支援前线中的可歌可泣的动人场面,画面栩栩如生。在这里,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赤涧粮站”红色教育基地的创办过程。
  走出会议室,院内有一盘石碾,同行的赵兴智老师来到石碾旁,推起了石碾,他要寻找一下儿时的感觉,我举起相机拍下了这珍贵的镜头。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红色记忆,中共中央华东局在青州的彩色画面。在这里我们了解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领导机关由五莲县迁到益都县,驻益都县闵家庄,同时随迁的山东省政府驻闫刘庄。华东局领导人为:书记饶漱石,副书记陈毅,黎玉(后康生、邓子恢);华东军区领导人为: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副司令员张云逸,副政委黎玉,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舒同,参谋长陈士榘(后张震),政治部主任张亮。他们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指挥过战役。展厅通过图片再现了这一时期的场景。展厅内的书橱内摆满了图书和资料,有政治理论、文史资料、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
  走出展厅,来到陈列馆,这里摆满了古时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支前粮队、拥军支前的照片。有木制水车、吹风机、纺车、粮囤、条几、民国时期的坛坛罐罐、各式灯具,还有各式各样的炮弹等等。一辆古式的木脚马车,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它做工精细,虽经岁月的打磨,显得有点破旧,但却不失它当年的风采。此时,我们仿佛看到,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用它为战士们送军粮的场面,不禁肃然起敬。
  陈列室内的东墙上,一行大字特别引人注目:“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墙上挂满了毛主席不同时期的照片60幅。站在毛主席照片前,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对这位开国领袖更加崇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加热爱。对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更加崇拜。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走出赤涧粮站,我们向工作人员道别,感谢工作人员牺牲中午休息时间给我们解说,他的奉献精神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再见了,老区人民!再见了,赤涧粮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