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7-27 08:16
鄌郚总编

青州法庆寺编年之三

  法庆寺编年之三
  丁岱宗编
  -
  编者按
  李焕章《法庆堂上和尚传》记载,康熙十三年(1674),灵辔主法庆寺,遂营方丈、西堂、书记诸寮。数次升堂讲法,听者千余人。李焕章《法庆寺开山志》载,灵辔为天岸筑衣冠塔于法庆寺西北隅,藏天岸《住青州语录》《再住青州语录》以及与青州人唱酬诗歌、问答书牍于塔下。李焕章作塔铭、杨涵书丹、王玙似篆额、杨渭镌石。参法者有青州知府崔俊、同知徐欐、通判杜必擢、青州府总镇都督何政,参将周于仁、知县陈食花,以及冯溥、房可壮、钟谔、陈关调、王麟印、冯治世、冯虎臣、房金星、房星聚、房星显、房星著、王承露、王道凤、赵其昌、陈荀会、陈时夏、刘正学、王咸炤、曹长孺、杨涵、王玙似、刘观生、张衍、张侗、赵清、丘宗圣、李新命等人。
  -
  1662年  清圣祖康熙元年壬寅
  ⊙是年前后,杨涵在法庆寺与天岸、祖珍、房星显对菊和诗。
  杨涵《菊》:“不到清秋不妄开,踈风凉雨亦多回。开时应有人争看,一接孤芳更不来。”(《云笠诗抄》)
  祖珍《菊咏》十首,序云:“同古青房枢辅、杨水心居士次本师大和尚韵。”诗云:“赋得天然韵绝伦,肯均桃李鬪鲜新。群芳消歇谁相识,直指寒松是故人。”又:“几多物尽望年华,惟尔坚操莫著花。香揭一天风月冷,此中清绝意偏嘉。”又:“毋叹交贫不易狂,几番独坐月中霜。幸逢清节犹存尔,对傲秋风总不妨。”又:“看看百卉竟芳菲,一夜繁霜色减肥。对尔东篱情不已,远空病叶正飞飞。”又:“炎凉意味大家知,甘淡何人品互持。逸兴未逢陶靖节,独怜秋老绝佳期。”又:“芙蓉风剪媚妍伤,自是精神难耐长。何似黄花标劲质,影横明月晒寒香。”又:“怯彼风花易自开,力随春萎唤难回。于今极目朱英尠,馥郁尤烦尔送来。”又:“苍岩径窄半云封,不许尘埃暂识容。精彩独彰摇落际,声光借问与谁同。”又:“道人活计在林泉,冷看繁华著祖鞭。君有素质侬有节,那惊岁月易流迁。”又:“蝶婢蜂奴不敢欺,素缁明白在此时。若非力耐寒兼热,安得清馨溢晚枝。”(《石堂集》)
  -
  1663年  清圣祖康熙二年癸卯
  ⊙夏,周亮工游法庆寺,李焕章、杨涵、房星显躲避,周亮工追至订交。
  李焕章《三月二十四日与弟(雨因)田翰林书》:“窃思愚兄之受知栎园先生也,无一刺史之谒,无片言之请。先生至法庆僧舍,愚兄同杨子云峭、房子枢辅避之东村,忽一骑延宫衣入座,持其文,丹黄几遍,击节称快。”(《<李象先集>整理及李氏交游研究》)
  -
  1664年  清圣祖康熙三年甲辰
  ⊙周亮工游法庆寺,天岸赠诗。
  天岸《周栎园司农时观察青州》:“大河洋洋,云门天作。伟人南来,丰度磊落。胸藏锦谷,神鬼错愕。清同寒梅,皎若秋壑。苏黄文章,韩范才略。隋珠邪,卞璧邪。身居庙堂之上而怀同乎?山林野逸将作赤松子游乎?其为濂溪夫子、香山居士、洛中司马乎?其问之幅巾、布袍、携筇者独立。”(《天岸升禅师语录》)
  ⊙是年前后,周亮工、灵辔等人和诗恭祝天岸华诞。
  灵辔《恭祝本师大和尚华诞次周元亮韵》:“逆施元要印,白棒打天青。拂尘来花语,临机走电星。一人崇法道,万国沐巾瓶。如问生缘处,南山指画屏。”(《柳峪集》)
  -
  1665年  清圣祖康熙四年乙巳
  ⊙春,天岸离开法庆寺南省木陈,杨涵同李焕章等送别至大涧铺村,作诗赠别。
  李焕章云:“乙巳,别偶老人大涧。”杨涵《送偶菴之天童》:“拄杖泠然天际去,回看北海只青烟。送师者自崖而返,峰壑迷离不可前。”大涧即大涧铺,《益都县图志》称其属乐善乡,在县城南二十里,是驿递十八铺之一,今为弥河镇大涧堡村,由青州入江浙之古道。
  ⊙四月,木陈道忞移绍兴,留天岸住持金粟寺。灵辔升任首座,慧云为都寺。
  李焕章《法庆寺开山志》:“康熙乙巳四月,天和尚南省弘觉,时弘觉移绍兴,留之主金粟。命今和尚为首座,都寺慧云师辅焉。至癸丑冬十一月,天和尚示寂。明年监院师元茂以天和尚遗嘱,来命今和尚主法庆。”
  -
  1666年  清圣祖康熙五年丙午
  ⊙九月九日,李焕章、灵辔游览广福寺、大云寺、云门山等地,诗文结集成《云门唱和集》,李焕章作序。
  李焕章《织斋文集》中《云门唱和诗小序》祥记此事。
  灵辔《九日游广福大云同织斋诸君赋(有引)》:“读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致泠泠也。九日,李织斋诸君约为广福大云之游,自红叶中觅石级下,上睹霜华之萧瑟,惊物序之摇落,千林碧染,万壑岚铺。苏子瞻云‘寒食、重九,人间无愈此节’,非漫语也。归而织斋持记来索句,西堂剪烛而歌,觉依依在石门晚钟下也。‘几载计山游,癖怀终未称。佳节今喜逢,足慰昔时订。骚雅五七人,携杖循曲径。吾道纵殊门,同有泉林兴。林泉似幽人,鼎据三分胜。塔影枕云寒,壑气宿霜凌。僧老寺寂寥,日午不闻磬。拂苔辨断碑,仿佛存留(定页)。蹑崄造幽奇,拂袖凌梯磴。迈岭增色声,悠然新视听。落帽清风长,樵唱夕阳暝。相呼归去来,依依如有证。’”(《柳峪集》)
  ⊙李焕章为灵辔诗集《柳峪集》作序。
  李焕章《柳峪诗序》:“《柳峪集》,今辔大和尚所著诗也。师具大智慧无碍,攻禅更攻诗,余廿年来所心折而慕事者。余事天大和尚时,师在西堂,镫火荧荧,半为诗。”(《柳峪集》)
  《先正诗丛抄·小传》:“法庆寺释元中,字灵辔,有《柳峪集》”
  ⊙立秋后二日,杨涵作诗为灵辔师祝寿。
  杨涵《寿辔和尚二首》:其一:“万竿修竹里,绿影自相磨。倚杖看云幻,挥枝对客过。劈云当作肃,龙象列阶和。无始时时在,凡夫说岁多。”其二:“瓶钵云门住,得依又一年。竹分新雨后,帖共小窗前。仪律同心古,机锋见月圆。藤条常挂壁,不打画家禅。”(《云笠诗稿》)
  -
  1667年  清圣祖康熙六年丁未
  ⊙周有德拆除衡王府,运至济南建抚署,部分梁栋修建法庆寺,器物移寺中。
  王士禛《谈异三》:“……后丙午、丁未间,周中丞(有德)另建抚署,乃即德藩废宫故址,移衡藩木石以构之,落成,壮丽甚。衡藩废宫鞠为茂草矣。放翁记长安民家契卷四至,有云:某处至花萼楼,某处至含元殿者。古今皆然。”(《池北偶谈》)
  安致远《青社遗闻》:“不数年间,奉符拆毁,铲夷盖造兵房,仅占一隅,余则瓦砾成堆,禾黍苍然。回首繁华,已成昔梦,奇花怪石,全归侯门,画栋朱梁,半归禅刹。子山江南之赋,少陵玉华之歌,无以写其悲凉矣!”孙文澜后注:“郡城西北法庆寺宫阁多衡宫木石砖瓦。”
  周有德拆衡府,时任知府不详。朱麟祥任府同知,购买衡府东花园奇松园。能够以衡府梁栋修建寺观,当经有司首肯。
  -
  1668年  清圣祖康熙七年戊申
  ⊙是年前后,杨涵尽舍田宅于法庆寺,借居寺院,靠寺僧接济。
  父母离世,家产析分,科举失利,各种俗务纷至沓来,加上杨涵不善治生,于是杨涵便捐产法庆寺,靠寺僧接济生活。李焕章《织斋文集·送别奚大师序》云:“云峭弃其先业,迁于东武之西山。”文中透露出杨涵捐家产于法庆寺与迁居诸城两件事间隔时间不长。中间还有一段“涵尽施田宅于法庆寺,反仰给僧寮以活。”杨涵就把继承来的祖产捐给了法庆寺并寄居寺中。
  -
  1669年  清圣祖康熙八年己酉
  ⊙奚林过青州,灵辔一见异之,三、四年间,自侍者而升至首座。
  李焕章《法庆寺首座奚林榑禅师传》:“师讳成榑,字奚林,别号隐西,临济三十四世法嗣也。姓蔡氏,顺天武清人,家河西务,旧朝指挥家也。性慧甚,幼业儒,乱后脱白立名师。南之历下,闻青州法庆辔和尚开法,徒参焉。……”(《织水斋集》)
  张崇琛《奚林和尚事迹考略》:“奚林原为行脚僧,康熙八年(1669)过青州,法庆寺大和尚元中一见异之,三、四年间,自侍者而升至首座,并付以西来衣钵,永为佛子。”(《蒲松龄研究》,1996年第3期)
  -
  1673年  清圣祖康熙十二年癸丑
  ⊙王士禛闲居,与灵辔订交。
  王士禛《蚕尾集》:“康熙癸丑庐居,始与师有支许之契。”
  ⊙十一月二十四日,天岸在金粟示寂,筑金身塔于姚江栖云山右麓。
  ⊙天岸嗣法弟子共有四人:元玉、元中、元瑛、元茂。
  李焕章《法庆寺开山志》:“天和尚座下得法者:一祖珍,江南人;一印缘,益都人;一灵辔,今和尚,任丘人;一中牧,湖广人;余不染元茂、灵石、东眼诸师等。”
  -
  1674年  清圣祖康熙十三年甲寅
  ⊙五月,天岸遗嘱命灵辔住持法庆寺。
  李焕章《法庆堂上和尚传》:“岸和尚主金粟示寂,监院灵树师捧遗嘱来命师主法庆,盖康熙十三年五月日也。”(《织水斋集》)
  李焕章《法庆寺开山志》:“明年监院师元茂以天和尚遗嘱,来命今和尚主法庆,遂营方丈、西堂、书记诸寮。”
  ⊙冯溥、杨涵等众多士绅在法庆寺参加天岸衣冠塔落成典礼,李焕章为《天岸砖塔铭》撰文、杨涵书丹,王玙似篆额、杨渭镌石。
  李焕章《法庆堂上和尚传》记载,灵辔主法庆寺,遂营方丈、西堂、书记诸寮。数次升堂讲法,听者千余人。李焕章《法庆寺开山志》载,灵辔为天岸筑衣冠塔于法庆寺西北隅,藏天岸《住青州语录》《再住青州语录》以及与青州人唱酬诗歌、问答书牍于塔下。李焕章作塔铭、杨涵书丹、王玙似篆额、杨渭镌石。参法者有青州知府崔俊、同知徐欐、通判杜必擢、青州府总镇都督何政,参将周于仁、知县陈食花,以及冯溥、房可壮、钟谔、陈关调、王麟印、冯治世、冯虎臣、房金星、房星聚、房星显、房星著、王承露、王道凤、赵其昌、陈荀会、陈时夏、刘正学、王咸炤、曹长孺、杨涵、王玙似、刘观生、张衍、张侗、赵清、丘宗圣、李新命等人。
  ⊙灵辔建塔院。
  木陈于顺治十一年撰《青州大觉院达法诀禅师道行碑》,此碑书丹、篆额不详,原立于寺中塔院,今佚,仅存碑文,载《布水台集》《百城集》。康熙十三年李焕章撰《法庆寺开山志》称:“置塔院,普同塔、达法行脚碑,一宏觉制,一张文安公制。寺碑二,一太傅冯公制,一益都令王公制。”
  ⊙六月二十七日,木陈道忞示寂,世寿七十九岁。塔于平阳黄龙峰下。
  木陈著有《弘觉禅师语录》二十卷、《弘觉忞禅师北游集》六卷、《弘觉忞禅师奏对录》、《山翁忞禅师随年自谱》及诗文集等。
  -
  1675年  清圣祖康熙十四年乙卯
  ⊙灵辔游崂山,李焕章作《辔大和尚游劳山序》。
  李焕章《辔大和尚游劳山序》:“辔和尚听寒钟,听晚潮,睹岛云,睹岭月,将有天龙为之呵护,凡圣为之依归,一偈破鸿漾,万古长春矣。余则曰非辔和尚以山重,盖山以辔和尚重也。和尚诗若干首,从行首座奚大师诗若干首,附于后。”(《织水斋集》此文未知纪年,暂附于此)
  -
  1676年  清圣祖康熙十五年丙辰
  ⊙秋,灵辔避世闲居青州城西山柳峪寺,冯治世与杨涵、杨渭昆仲寻访,四人和诗酬答。
  灵辔《丙辰秋冯虞臣先生偕杨子云峭、带西过访柳峪山庄赋诗索和次韵奉答》:其一“轩驾翩翩兴,林峦一枉过。马蹄粘翠重,蓽户感光多。白雪留泉石,青眸照薛萝。头陀踊跃处,梵韵奏摩挲。”其二“万峰高下入,锦辔系垂杨。宿愿乘灵鹫,现身护梵王。劫魔魂梦伏,法社姓名香。为爱山林静,科头坐绿篁。”其三“丘壑因人韵,山灵果畅哉。万竿新竹里,五字响云隈。树色经秋老,泉声逐步来。羡君文会友,聊座子云才。”其四“秋草封荒迳,兹来负胜游。恐讶麋性野,不似雅情幽。倾倒三生话,从容半日留。云边结愿事,珍重在林丘。”(《柳峪集》)。
  邱琮玉《青社琐记》称李容《游柳峪寺》诗有注曰“柳峪寺在城西十余里沟底中”,“此寺为法庆寺之别院”。嘉庆年间《法庆寺开山志》中不载此寺,或荒废。冯治世,字虞臣,号无兢,文毅公溥长子,荫生。
  -
  1677年  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丁巳
  ⊙春,方亨咸入法庆寺拜灵辔,并和诗。
  灵辔《和方邵村柱史春初过访原韵》:“襜帷冒冷威,来扣寂寥扉。相视伸三笑,无拈第一机。石阶行涩滑,竹径入依微。四大非床座,肯留玉带归。”“衰德应怜凤,周游岂似荀。争看旧铁面,有语尽惊人。竟将栖栖意,翻成拍拍春。挥来如雪句,一字一尖新。”(《柳峪集》)
  ⊙二月六日,李焕章与灵辔在法庆寺阅《赖古堂集》,与冯治世过杨涵旧居、游偶园。
  李焕章《题康熙丁巳二月六日事》:“是日,早与辔大和尚展阅周侍郎《赖古堂诗》,偕虞臣西过劈云樵家,入冯相国偶园,历松风阁、佳山堂、绕屋诸峰,可登可眺,爱旭日之晶晶,对春树之茁茁,虞臣逸兴雅致,大胜王晋卿为西园主人也。”(《<李象先集>整理及李氏交游研究》)
  ⊙春,灵辔与杨涵、杨渭、冯治世、王玙似游仰天山寺。
  灵辔《丁巳春虞臣先生招偕杨子云峭、带西、王子鲁珍游仰天山寺和虞老韵二首》:其一“既负山灵约,重来愧此山。岩花犹我待,洞鹤竟谁攀。僧老双眉健,松深夹路关。匡床终夜坐,为听白云还。”其二“同是山游者,豪狂兴各开。诗成频索和,韵险谢难裁。画写云林意,人疑摩诘来。兹情欢莫极,卮酒对酒杯。”(《柳峪集》)这次出游由冯治世召集,自仰天山入临朐,游冯氏冶园。灵辔作《次冶园登画舫入竹林游湖》《诸公赋诗各纪胜又成一律》。
  ⊙祖珍住持灵岩寺,思念杨涵,赋诗六首。
  元玉《石堂集》中有《寄水心》:“箪瓢期得老云丛,踪迹何人较异同。影支梦为孤鹤唳,邻疏情类远天空。崖芳露湿寒烟外,林叶风翻落照中。岁晚思君肠百结,音书能尽付飞鸿。”以及《次水心韵》四首、《怀水心》等诗,足见二人交情甚笃。
  -
  1678年  清圣祖康熙十七年戊午
  ⊙冯溥回乡省亲,访灵辔。
  冯溥《法庆寺访灵辔法师斋毕浴归》:“初日照禅林,已睹琉璃色。入门位置宜,庄严匪易得。创始心良苦,深谋贻典则。栽田博饭境,妙悟转含识。鼓钟摄威仪,恪共无忒职。大师临济宗,镕冶具神力。来游叩法堂,相对语默塞。西峰突峥嵘,冬温鲜结啬。竹覆阶际深,禅室净如拭。斋罢供浴汤,除垢资功德。俯仰竟忘言,潇洒脱徽墨。归路般若光,同此水晶域。”(《佳山堂集》卷一,第12页)
  冯协一《冬日随大人至法庆寺沐浴》:“追随鸠杖赞公房,翠筿寒烟带雪香。馔设伊浦禅味远,灯传临济法光长。溶溶功德通神水,片片栴檀落道场。浴罢忘言归路晚,冻云团月色苍苍。”(《友柏堂集》卷上,第7页)
  ⊙是年前后,灵辔《柳峪集》付梓,李焕章作序,杨涵作跋。
  杨涵《跋》:“忆昔偶过法庆寺,暮雨潇潇,蕉声滴滴。因与灵公相对为诗。予竟夕未就,灵公自成二绝。予叹服阁笔而去。复又从其侍者案上见‘洗药每临新瀑水,供炊拟折碍云枝’之句,以不得见公全集为恨。今六七载,《柳峪集》既就梓,乃得纵读,深秀妙远中,自具一种冲夷自然之致。盖缘胸无点尘,故其诗如晴空江上、孤鹤缕云,又如夜静天风、松涛铃语,一切凡响绝不敢近其咳唾。若云其得力于禅,不过若木之一枝,乌足以窥灵公哉?云樵杨涵谨跋。”(《柳峪集》)
  -
  1679年  清圣祖康熙十八年己未
  ⊙李焕章为灵辔撰《法庆堂上和尚传》。
  李焕章《法庆堂上和尚传》:“师,直隶任丘谢氏子,累世皆名公卿。父廷璠,天启甲子举人。母徐姓。师生有异征,七岁就学,问学师曰:‘读书能不死乎?’师叱而大异之。九岁,父殉难,恸怛,每有出世之志。至十九,母殁。服阕,辞家之武定济北寺脱白,隶照庵师。逾岁,诣阳信,受渊源师具足戒。渊源师每中夜见师经行廊下,持咒不辍,曰:‘汝法器也,当求向上事。’师谓:‘律,五夏方习教习禅。’渊源曰:‘汝根器利,律不为汝设。’期满,同都黎住长白,以新戒宜依闇黎上座住也。昌邑密庵师开讲长山九莲庵,师往叩《金刚经》。随密庵之莱州毘卢阁,至‘阿难不知心’处,大疑,寝食俱废,终日默然。众劝之。师曰:‘吾辈修行,不知心落处,当何处著力也?’众乃服。无何,辞密庵,南参大知识。抵胶州,欲渡海,适病,入大劳,闻弘觉和尚住青州大觉院,求入堂结制。和尚开示‘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经一七日,大惑不解,哭泣竟日。维邦劝曰:‘汝不闻弦急则断耶?’师遵放下。时本师岸和尚为首座落堂,问师:‘汝向父母未生前道一句看。’师方答语,岸和尚急掩师口,‘道,道!’师不领旨。问师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师无对。和尚便打,曰:‘钝直杀人。’师遂有省,每著语契岸和尚意。弘觉南还,属岸和尚住大觉院,师为侍者。三载,师南觐弘觉扬州兴化龙津禅院,弘觉再住天童,属首座鉴和尚主龙津,师又为龙津侍者。一夕参,鉴和尚问师:‘百丈竖拂子,甚么意旨?’师震威一喝。又问:‘挂拂子于旧处,又作甚么生?’拂袖而出。鉴和尚领之。依龙津三载,省本师岸和尚回青州大觉为书记,历西堂佛法事,遂付属焉,时年三十三岁矣。久之,晋首座。又三载,岸和尚南省弘觉金粟,晋师权法庆。时御额大觉为法庆寺,缁徒日众,师住十载,岸和尚主金粟示寂,监院灵树师捧遗嘱来,命师主法庆,盖康熙十三年甲寅五月日也。郡守崔公俊、同知徐公欐、通判杜公必擢、参府周公于仁、知县陈公食花、乡官布政房公之骐、佥宪钟公谔、都督何公政、七品京职冯公治世、通判房公金星、知县房公星聚、知县王公承露、王公道风、今进士陈公时夏、举人房公星著、守府冯公虎臣,暨曹君长孺、杨君涵、王君玙似、儿新命。诸护法设斋,请上堂开示‘释迦不出世,达摩不西来,佛法遍天下,谈元口不关,恁么恁么,眼里栽龟毛,不恁么不恁么;儿马头上生角,恁么中不恁么,不恁么处却恁么;鱼行水浊,鸟飞毛落’。南堂静禅师为约法三章:一者日里餐;二者夜里寝;三者山门头佛殿里,东行西行,不许踏破常住砖。南堂条律森严,凛不敢犯,易令人作太平奸贼。法庆亦有约法三章,一日吃饭不许咬著一粒米,二曰著衣不许挂著一缕丝,三日山门头佛殿里东行西行,不许动著脚根。若依如是行,持万两黄金,也合消违犯。毫芒十方,一粒重似须弥卓。拄杖下座,两立大悲期场,学者云涌川赴,比弘觉、偶庵时。师天性笃孝,孝廉公抗节殉难,属余作传入家谱,躬诣济北寺茶毘剃度。照庵师入普同塔。岸和尚灭迹金粟,建塔余姚之鹿岩岗栖云院,盖其薙发处也。师念法庆为和尚敕命说法地,乃筑法塔寺西北隅,贮语录诸书。余为碑铭,师又自著岸和尚本传。师廉洁,方丈不蓄一钱,常阅《素问》、《脉经》诸书,方药活人。众谓师传勿亵,师曰:‘大医入土,上医医心,下医医身,匪亵也。’先是,师随弘觉赴召京师万善殿结制,章皇帝赐紫衣,今大学士冯公谓师‘宗风道力,嗣弘觉、天岸和尚,滹沱津梁,在吾青矣’。师为人坦易和平,不尚峻厉,踞猊坐,机锋迅发,众难凑泊,得法者西堂模、今西堂榑、首座樾,皆明眼知识。其示槫偈云:‘平空大地虚空碎,始信从前不汝欺。担子千金须珍重,法门况值晚秋时。’付樾偈云:‘带角擎头喷浪来,金鳞透网果奇哉。而今聊借云门棒,为雨为霖遍九垓。’其诸报事如浦德、道莲等各当其任,剃度弟子成钦、成脉等并戒子数百人。今年五十,传临济三十三代。讳元中,号灵辔,所著有《法庆语录》《柳峪诗集》。论曰:岸和尚付法者,古翁、灵璧、中牧,并师而四云。古翁峻烈似杨岐;灵壁醇谨似神秀;中牧有口似慈明;师出入而离合之,不施不伐,履道坦坦,至天童法守祖庭而普照清凉十方刹,岂不群支国土哉?”(《织水斋集》)王士禛《塔铭》称灵辔生于崇祯三年(1630),圆寂于康熙三十年(1691)。此文撰于灵辔五十岁时,当为康熙十八年(1679)。
  ⊙夏,杨涵为灵辔师绘《墨竹扇》祝寿。
  杨涵《墨竹扇》,水墨纸本,藏处不明。款识:“己未夏为灵翁和尚寿,杨涵。”钤印:“大悲弟子”(朱文)“一也无”(朱文)。杨涵此画的用笔、晕染、浓淡虚实等处颇似金陵八家之吴宏(1615~1680)。
  -
  1680年  清圣祖康熙十九年庚申
  ⊙灵辔晚年喜读《庄子》,好岐黄术,活人性命无数。李焕章撰《法庆堂上和尚传》后,意犹未尽,于是年撰《附跋》。
  李焕章《法庆堂上和尚传附跋》:“余自顺治乙未识师于岸和尚侍者,今二十五年矣。其朝夕晤聚,则自乙巳仲夏。见其弟子榑、樾诸师称师“掀翻巢窠,纵横今昔。巧错金针,不施铁面。剑刃藏锷,火聚无焰。十方有情之方便门、平等地、光明幢也”。榑、樾亲炙师久,其不诬然。余所以服师者,矢志宿桑,传舍利刹,百城一枝,卷舒自由,撩衣而往,挂锡而栖,任遂缘合,究无取舍。然师命所临住可二十载,捐头颅于仁王,断臂于兰若,此师之守身着脚处也;全提正令,不假姑息容悦,单寒钳鎚,贵要顿渐,双教律兼摄,不示义学以歧途,不掩文字以藏拙,有时焚青龙之钞,有时拈石门之禅,因筌得兔,楞伽可以印心,象罔觅珠,大藏皆能碍道,不妨独是,亦许大同,诃责天衣,讥弹舜老,眼有活睛,句无死活,此师之超宗越格处也;麻麦适口坏裳,遂刈禾、负薪、拽石、捧土等甘苦,于四众恤饥寒,于一切位证觉王,劳同行者,此师之日用过活处也;厝剃度于窣堵玻,镌孝廉若泷岗表,而浮屠贮法,侔于栖云,木本流传,不减大鉴,此师木本水源处也;旁涉儒道,泛览百家,游艺辞章,玩娱翰墨,间三笑于东林,立八阙于梁苑,曾览庄子内外襍篇,曰渠虽外道,言辞弘忽,吾每繙其篇章,究其病痛,灵山觉和尚著《庄子提正》,山僧亦此意,此师之骚人、文士、青衿、黄冠相酬倡处也;师木橙绳床,破釜败罍,窗有孤檠,室无长物,而粒米缕丝,必念大众,此师淡泊明志舍己从人处也。余为此传,未尽师什一,只因身在庐山中,未识庐山中真面目云耳。”(《织水斋集》)
  ⊙灵辔与番僧故事被记入《聊斋志异》。
  详见蒲松龄《聊斋志异·番僧》:“释体空言,在青州见二番僧。像貌奇古,耳缀双环,被黄布,须发鬈如。自言从西域来,闻太守重佛,谒之。太守遣二隶送诣丛林,和尚灵辔不甚礼之。执事者见其人异,私款之,止宿焉。或问:‘西域多异人,罗汉得无有奇术否?’其一冁然笑,出手于袖,掌中托小塔,高裁盈尺,玲珑可爱。壁上最高处有小龛,僧掷塔其中,矗然端立,无少偏倚。视塔上有舍利放光,照耀一室。少闲,以手招之,仍落掌中。其一僧乃袒臂伸左肱,长可六七尺,而右肱缩无有矣。转伸右肱,亦如左状。”(《批点聊斋志异》卷三)
  -
  参考书目:
  [清]木陈道忞撰《百城集》,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刻本
  [清]木陈道忞撰《布水台集》,《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明文书局,1981年
  [清]李焕章撰《织水斋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08册,齐鲁书社,1997年
  [清]李焕章撰《法庆寺开山志》,丁氏百壶斋藏民国二十九年(1940)李明吾、李慎吾抄本
  [清]李焕章撰《织斋文集》,丁氏百壶斋藏清代抄本
  [清]释海霆编《五莲山志》,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刻本
  [清]黄宗昌修《崂山志》,国家图书馆藏民國5年鉛印本
  [清]释天岸撰《天岸升禅师语录》,侍者元玉记录,嘉兴大藏经电子版
  [清]释元玉撰《石堂集》,清道光十年普照寺重刻本,《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释元玉撰《泰山石堂老人文集》,赵新儒校勘,泰山书屋藏版,1932年
  [清]冯溥撰《佳山堂集》,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清康熙十九年刊本
  [清]杨涵撰《云笠诗抄》,丁氏百壶斋藏民国李明吾抄本
  [清]安致远撰《玉嵦集》,丁氏百壶斋藏同治二年(1863)自锄园刊本
  [清]安致远《青社遗闻》,隋同文、江玉坤点校,文化青州大型书库·青州文献系列之九《青州史料笔记四种》,青岛出版社,2010年
  [清]安致远《青社遗闻》,丁氏百壶斋藏民国刘秉臣抄本
  [清]灵辔撰《柳峪集》,吴树强点校,《滴水丛刊》第一种
  [清]陈食花修《益都县志》,江玉坤点校,《青州文献》,2010年10月
  [清]沙张白撰《甲子定峰山左杂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4册,齐鲁书社,1996年
  [清]李澄中撰《白云村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20册,清康熙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王士禛撰《池北偶谈》,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人民出版社,2016年
  [清]王士禛撰《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五,第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人民出版社,2016年
  [清]王士禛撰《带经堂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34册,清康熙四十九至五十年程哲七略书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王士禛撰《居易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人民出版社,2016年
  [清]蒲松龄撰《聊斋志异》,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清末刊本,一经堂藏板
  [清]陶锦修《青州府志》,江玉坤、王同海校注,《青州古城文化》,团结出版社,2020年
  [清]冯协一撰《友柏堂集》,丁氏百壶斋藏康熙刻本
  [清]何世璂撰《何端简公集》,国家图书馆藏道光甲辰刻本
  [清]张思勉修《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45册
  [清]盧見曾纂《国朝山左诗抄》,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刻本
  [清]宫懋让修《诸城县志》,国家图书馆藏康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清]张文瑞撰《六湖先生遗集》,乾隆九年刻本,《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冯金伯撰《国朝画识》,《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杨峒撰《杨峒诗文集》,杨福利、杨中云编校,《青州历史文化丛书》,济南出版社,2020年
  [清]段松苓等编《益都先正诗丛钞》,丁氏百壶斋藏光绪刻本
  [清]杨滇撰《趋庭闻见录》,杨福利据丁氏百壶斋藏清代抄本点校
  [清]毛永柏撰《小红薇馆拾余诗抄》,咸丰七年刻本,《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7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张承燮、李祖年修《益都县图志》,隋同文等点校,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民国]邱琮玉撰《青社琐记》,隋同文、江玉坤点校,文化青州大型书库·青州文献系列之九《青州史料笔记四种》,青岛出版社,2010年
  [民国]周贵德撰《青州纪游》,王瑞霞、徐清华编校,文化青州大型书库·青州文献系列之九《青州史料笔记四种》,青岛出版社,2010年
  [民国]丁汉三、贾焕章编《百壶斋拾遗》,丁昌武、丁岱宗编校,文化青州大型书库·青州文献系列之九《青州史料笔记四种》,青岛出版社,2010年
  青州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青州市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房文阁、刘浩撰《青州法庆寺》,青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青州文史资料》(选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宪明著《衡王府与红楼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李森、周麟麟撰《法庆寺石碑考略》,中国文物报,2006年
  顾诚著《南明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孟庆刚主编《青州古城》,新华出版社,2013年9月
  有令衡编著《青州寺庙综览》,济南出版社,2017年12月
  刘爽撰《<李象先集>整理及李氏交游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20年
  部分资料由孙晓斌、鲁清源诸君提供,不一一列举,谨此致谢!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