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8-19 18:57
鄌郚总编

郭宅街路南风貌

  郭宅街路南风貌
  历史上的潍县城里东部偏南一带、现在的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内,有一条知名古街,地名为郭宅街。郭宅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代,该街地域内曾分布着多处知名民居、建筑、工商实体、新闻机构、宗教文化团体、政府职能部门等,数不胜数的地方知名人士曾在这里定居。因而,这条古街自有的地方文化风貌丰富多彩。作者按照路南、路北、自东而西的顺序予以梳理展现,与读者共享。本期展现郭宅街路南的郭氏小学、铭新池、服装二厂、城建局大院、运来堂理发馆等知名场所以及郭恩言、王振方、王麟书等知名人士。
  本期撰稿:王瑞甫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 可 美 编:王 蓓
  校对:曾 艳(01、08)
  代 进(02-03)
  封 敏(04-05)
  王明才(06-07)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
  本报周一至周六出版
  -
  郭宅街整齐规范 东端路南变迁明晰
  拥有数百年可追溯历史的郭宅街,为潍坊城一条地理状况较为整齐规范的古街。郭宅街东端路南的相关地域,一百多年间的地理变迁轨迹还算清晰明了,折射着城市在这段区间内教育以及相关工商业的发育、存续状况和城市的军事价值。
  郭宅街不短也不窄 地理状况整齐规范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记载以及地图标注中的郭宅街,东西走向,长约410米左右,宽约5米,当时隶属于潍县第一区城东南镇,在潍县城厢一带的古街中,不算短,也不算窄,地理状况较为整齐规范。
  郭宅街的东口为一处丁字路口,与东马道相交。东马道由此向南370米左右到达潍县城内东南角,与南马道相交。东马道由此向北500米左右到达潍县城内东北角,与北马道相交。
  自东口沿郭宅街西行160多米,路北出现一处丁字路口,与棋盘街相交。棋盘街由此向北130米左右与东门大街(现潍城区东风西街一带)相交,与文庙大门隔东门大街相望。棋盘街正对文庙大门,为文庙建筑群中轴线的延伸线。
  由棋盘街南口再西行30米左右,郭宅街路南又出现一处丁字路口,与南巷子(原址一带为潍城区松园子小区东沿外的一条无名通道)相交。南巷子由此向南110米左右与南宫后街、松园子街(原址一带为现潍城区松园子小区内的一条无名通道)相交,与射步亭街(原址一带为该区松园子小区东沿外的一条无名通道)相通。
  从南巷子北口沿郭宅街继续西行220米左右,到达郭宅街西口,为一处不算规则的十字路口。由该处十字路口向西接小十字口东街,本地俗称“郎家野圈”,通西面130米处的布政司街(现潍城区布政司街一带)、交田宅街(该区向阳路一带);向南与预备仓街(原址一带为该区松园子小区西部的一条无名通道)相交,通南面330米处的南寺山门前小空场;向北与兴隆街(该区预备仓街一带)相交,通北面130米处的东门大街——大十字口东街(该区东风西街一带)。
  -
  因郭姓居多而得名 历史可追溯至明代
  关于郭宅街地名的由来,当代官方的解释很简洁:“郭姓居多,因名。”
  当代官方解释中所说的郭姓,多为历史上潍县城里东门里郭氏的族人。明代成化九年(1473),高唐人郭礼因那一带灾害与战乱并生,带着儿子郭翠搬迁到潍县,定居东门里(官方公布的地名为东门大街,大致是现在潍城区东风西街的和平路至预备仓街段)。因而,该支郭姓族人自称潍县东门里郭氏。
  郭礼,有廪生功名,迁移到潍县以前就做过塾师,定居潍县东门里以后仍以此为业。此后数百年间,郭氏重视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踏入仕途、勤于通过著书立说传播传承传统文化。清亡后,该支郭氏中从事教师职业以及擅长书画的族人众多,其中不少人为地方知名人士,其相关事迹有记载。
  该支郭氏族人在历史上的潍县城里一带聚居广泛,以郭宅街最为集中。郭宅街地域内知名民居星罗棋布,其中不少知名民居的主人为该支郭氏族人。故“郭姓居多,因名”的郭宅街,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代。
  郭宅街地域内曾分布着多处知名民居、建筑、工商实体、新闻机构、宗教文化团体、政府职能部门等,数不胜数的地方知名历史人物曾在这里定居,因而,这条古街展现的地方文化风貌丰富多彩。
  自这条古街东端的路南开始,分别予以梳理展现。
  -
  郭氏小学校舍毁于军阀混战炮火
  早先,郭氏小学在郭宅街东端路南办学14年。有记载说,1916年,郭氏两等学堂自西门里大街(官方公布的地名为西门大街,现东风西街一带)迁至郭宅街东端路南,改称郭氏小学,办学规模为五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有200人左右,校长陆文会。
  1930年,军阀中原大战中,阎锡山、冯玉祥军炮击潍县城,郭氏私立小学校舍毁于炮火,学校不得不搬迁到附近的郭宅街路北郭氏家庙内。
  1930年夏,阎、冯军围困潍县城,占领潍县火车站(现在的胶济铁路潍坊站)以及县城附近的一些村庄,在县城西南方的黄土埠、马良冢子(现在都属于潍城区南关街道辖区),天主教堂外树林内(位于现潍城区胜利西街和平路口以南、和平路路东一带)等处设置大炮,向城内及联系城里、东关必经的白浪河河道(现亚星桥一带)进行炮击。
  半个月后,阎、冯军西退,潍县城解围。有统计说,县城遭困半月间,民众丧命于炮弹之下的,城里有12人,各关厢23人;受伤致残者,城里35人,各关厢55人,共计伤亡125人。潍县城厢一带遭到炮火炸毁的房屋共124间,屋山18堵,墙6堵,包括城里郭宅街东端路南郭氏小学的校舍。
  -
  东段路南首户解放前曾是浴池铭新池
  郭宅街东端路南第一户,在解放前的一段时期,为一家浴池的所在地。浴池的字号为铭新池。历史上潍县城厢一带的民众也称浴池为澡堂。
  有记载说,铭新池是以一处四合院结构的房产为依托建造的。起初,铭新池经理是巩文秀。相传开办铭新池的资金是巩文秀的父亲巩绍庵向朋友集的股,每股50元(银元),共募集了10股,即500元。因巩绍庵交游广、朋友多,这些资金都为大家友情帮助、无偿赠送。铭新池后来出让给本地人郭训祥。郭训祥系东门里郭氏族人。
  也有记载说,铭新池是当时家住附近松园子街东端路北的绅界人员、东门里郭氏族人郭雨若的产业。郭训诰任经理,也是东门里郭氏族人。郭训诰的儿子郭天熙解放后曾在本地一家国营饭店做厨师。
  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1918年到1934年,在市面上先后有新德楼、三新池、玉露春、复兴池、新华池、铭新池等9家浴池开业。洗浴成为营商行业之一。其中,由商人韩铭晋投资、1932年开设的玉露春浴池,位于东关南沟街(现奎文区奎文门街一带),建有两层“回”字形楼房,楼上、楼下分设男女浴池,机井抽水,备有锅炉,蒸气打水加温。房间有暖气,设雅座和普通铺两种,当时在胶济铁路沿线各地以设施超前、时髦而闻名。铭新池的具体开业时间则未见记载。铭新池是否建在郭氏小学遭到炸毁的校舍原址处也未见记载。
  -
  遵守行业规范,服务及时周到
  潍坊城一带,自传统时代到洗浴设施进入家庭之前,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少民众不太讲究个人卫生,一年到头洗不了几次澡。尤其是解放前,周边农村民众甚至包括不少城市妇女,基本上不去澡堂。只有部分人在春节前,不管澡堂怎样拥挤,也要排队洗一次澡。因而,洗浴成为行业以后,铭新池与市面上其他浴池一样,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是很周到的。
  顾客进门,先有看座的雇员笑脸相迎。如果雇员与来客熟识一些,雇员会主动称呼顾客“某先生”或“某长官”“某老板”并问好,还会简短地说上几句客套话。然后帮助顾客找到合适的位置(雅座或房间)。
  顾客脱掉衣服,雇员马上用竹杆将上衣挑挂到相应的挂衣钩上,将其他衣物和鞋帽放在床头或桌柜内,并在相应的铺位上铺好毛巾床单,摆好枕头,让顾客洗浴完毕后能够躺下休息一会儿。顾客洗澡时,负责搓背的雇员根据顾客入池烫洗时间,及时招呼约定搓背的顾客,在特备的长条宽凳上为其搓背。待预约者都搓完后,再询问其他顾客,然后在池外的房间中等待,有呼即应。
  顾客洗浴完毕走出热水池,值班雇员立刻拿起擦澡毛巾,给顾客抹净背上的汗水,并为之披上大浴巾。顾客走回铺位,看座的雇员立即送上手巾把(湿热的毛巾)供顾客擦脸,然后送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这时干毛巾已放在床头的桌柜上了。顾客喝茶解汗,稍事休息后,看座的雇员会应招拿来刀剪,请顾客自己修剪脚指甲或老茧。
  如果顾客脚上有脚垫、鸡眼、摩眼之类的小毛病,修脚工会应招进行修治。修脚工有一套专门的技术为顾客解除脚病痛苦。他坐着大马扎,将顾客的脚放在自己铺着专用垫布的大腿上,正着身子,熟练地操作。修整后,顾客在一定的时间内行走时感到舒服。如果顾客有脚气发痒者,也有专人为之捏脚,并用竹子作成的专用工具进行刮摩,先刮后捏,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消除燥痒难受之苦。如果顾客筋骨不适或背部不爽,也可以找专人推拿按摩,在短时间内起到顺筋活血、解除疲乏的作用。
  顾客在铺位上休息一会儿,有的还轻松地睡上一觉,喝足了茶,才准备离开。看座的雇员赶紧用竹杆将顾客的上衣取下,等顾客穿戴完毕后再送一次手巾把,请顾客擦擦脸和手。最后按顾客实际消费项目(如洗澡、搓背、修脚等)算账付款。顾客一般还要酌情给予茶钱(即小费,时称小柜钱),看座的雇员躬身道谢。顾客离开时,沿途遇到的雇员都会恭敬相送,并礼貌性地请客人下次再来。
  铭新池顾客多是城里人 1964年并入潍坊浴池
  有记载说,铭新池分为大厅(铺位之间可以相望)和雅座两部分,设两个热水池,可同时为七八十名顾客提供服务。因地处潍县城里,又是东门里郭氏族人负责经营,因而顾客多数是城里人。东门里郭氏族人中,有的大户人家甚至每天都有人光顾。铭新池拥有十二三名雇员,不温不火的营业情况长期维持。
  1938年日寇侵占潍县后,有6家浴池相继停业,玉露春、新华池、铭新池等3家浴池维持营业。解放后,3家浴池先后实行公私合营。1964年,潍坊市饮食服务公司合并新华池、铭新池,投资13万元在西市场六街(现潍城区西市场街)新建一处规模较大的浴池“潍坊浴池”。潍坊浴池至今仍在正常营业。
  笔者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曾随长辈多次去潍坊浴池。印象中男池在二楼,建有两个热水池。一个面积大些,水温低些,长辈安排笔者在这个池子里泡澡。另一个小些,水温很高,热气腾腾,笔者没敢靠近过。泡澡后到淋浴喷头处冲洗。其他设施和服务程序与记载中解放前的铭新池有相似之处,但似乎没有铭新池那样细致周到。
  -
  服装二厂建“7”形楼房 门市部接受来料加工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笔者在郭宅街东端路南一带见到的就是潍坊服装二厂的厂区院落了。印象中,潍坊服装二厂厂区起先是平房,大致在1975年以后,服装二厂原址扩建、兴建一栋“7”形楼房建筑,但笔者已记不清是三层还是四层。
  “7”形楼房坐落在服装二厂厂区的东沿和北沿,东面和北面分别位于和平路路西、郭宅街路南,厂区院落大门位于“7”形楼房南面,坐西面东,大门外就是和平路。“7”形楼房东沿一层是门市部,接受来料加工,后来也出售成衣。楼房北沿以北不远处建有一道院墙与郭宅街相隔不相通。可见,当时服装二厂厂区已经不再属于郭宅街地域。
  服装生产加工归类于缝纫工业。潍坊城一带的缝纫工业源自家住松园子街的工商业知名人士张百川创办的源顺成衣局,也称源顺冠服店。用缝纫机生产加工服装大致始自1920年。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潍县城厢一带拥有19家服装生产加工实体,40台缝纫机,150多名从业人员,都是前店后厂、来料加工的生产经营方式。解放前夕,战乱频仍,行业衰微。
  解放后,服装缝纫业逐步恢复发展。1950年,潍坊市服装生产加工实体共有80家。这年成立第一个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工新服装合作社。后来,市面上的服装合作社、服装组陆续增多。1956年开始归并组合。到1958年,分别建成八个服装生产合作社。稍后不久,二社和四社合并为潍坊服装二厂。
  1930年以前的郭氏小学、铭新池及潍坊服装二厂原址一带,目前位于潍城区建设中的和平广场(商贸)东北角。
  -
  ◎相关链接
  潍县第一区及城东南镇
  1929年,潍县全境划分为十一区,城厢一带为城区。1931年,潍县全县划分为十区,城区改称第一区,区公所位于城里梁家巷(现潍城区曹家巷一带),区长张俊英。1932年,第一区人口规模为12567户,82781人。第一区内划分为城东北镇、城西北镇、城东南镇、城西南镇、北关镇、东北关镇、坝崖镇、西关镇、南关镇、西南关镇、东关东北镇、东关西北镇、东关西南镇、东关东南镇,各镇辖区划分情况不详。1933年,第一区内,东北关镇、坝崖镇合并为河西镇,西南关镇改称中和镇,其他镇未见变动。
  现在的潍城区郭宅街地域,当时隶属于潍县第一区城东南镇。按照解放前相关潍县城厢地图上的标注,城东南镇镇公所位于松园子街郭雨若宅院内,目前郭雨若宅院旧址的部分建筑物原址尚存,为松园子古民居的组成部分。1932年至1934年,城东南镇镇长为郭雨若、田云生。1932年,城东南镇人口规模为987户,6879人。按照1933年的相关记载,结合现在的地理实况,城东南镇所辖地域大致位于现潍城区胜利西街——向阳路——东风西街——和平路——胜利西街范围内,但要小于这个范围。
  -
  郭宅街整齐规范 东端路南变迁明晰
  拥有数百年可追溯历史的郭宅街,为潍坊城一条地理状况较为整齐规范的古街。郭宅街东端路南的相关地域,一百多年间的地理变迁轨迹还算清晰明了,折射着城市在这段区间内教育以及相关工商业的发育、存续状况和城市的军事价值。
  -
  郭宅街不短也不窄 地理状况整齐规范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记载以及地图标注中的郭宅街,东西走向,长约410米左右,宽约5米,当时隶属于潍县第一区城东南镇,在潍县城厢一带的古街中,不算短,也不算窄,地理状况较为整齐规范。
  郭宅街的东口为一处丁字路口,与东马道相交。东马道由此向南370米左右到达潍县城内东南角,与南马道相交。东马道由此向北500米左右到达潍县城内东北角,与北马道相交。
  自东口沿郭宅街西行160多米,路北出现一处丁字路口,与棋盘街相交。棋盘街由此向北130米左右与东门大街(现潍城区东风西街一带)相交,与文庙大门隔东门大街相望。棋盘街正对文庙大门,为文庙建筑群中轴线的延伸线。
  由棋盘街南口再西行30米左右,郭宅街路南又出现一处丁字路口,与南巷子(原址一带为潍城区松园子小区东沿外的一条无名通道)相交。南巷子由此向南110米左右与南宫后街、松园子街(原址一带为现潍城区松园子小区内的一条无名通道)相交,与射步亭街(原址一带为该区松园子小区东沿外的一条无名通道)相通。
  从南巷子北口沿郭宅街继续西行220米左右,到达郭宅街西口,为一处不算规则的十字路口。由该处十字路口向西接小十字口东街,本地俗称“郎家野圈”,通西面130米处的布政司街(现潍城区布政司街一带)、交田宅街(该区向阳路一带);向南与预备仓街(原址一带为该区松园子小区西部的一条无名通道)相交,通南面330米处的南寺山门前小空场;向北与兴隆街(该区预备仓街一带)相交,通北面130米处的东门大街——大十字口东街(该区东风西街一带)。
  -
  因郭姓居多而得名 历史可追溯至明代
  关于郭宅街地名的由来,当代官方的解释很简洁:“郭姓居多,因名。”
  当代官方解释中所说的郭姓,多为历史上潍县城里东门里郭氏的族人。明代成化九年(1473),高唐人郭礼因那一带灾害与战乱并生,带着儿子郭翠搬迁到潍县,定居东门里(官方公布的地名为东门大街,大致是现在潍城区东风西街的和平路至预备仓街段)。因而,该支郭姓族人自称潍县东门里郭氏。
  郭礼,有廪生功名,迁移到潍县以前就做过塾师,定居潍县东门里以后仍以此为业。此后数百年间,郭氏重视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踏入仕途、勤于通过著书立说传播传承传统文化。清亡后,该支郭氏中从事教师职业以及擅长书画的族人众多,其中不少人为地方知名人士,其相关事迹有记载。
  该支郭氏族人在历史上的潍县城里一带聚居广泛,以郭宅街最为集中。郭宅街地域内知名民居星罗棋布,其中不少知名民居的主人为该支郭氏族人。故“郭姓居多,因名”的郭宅街,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代。
  郭宅街地域内曾分布着多处知名民居、建筑、工商实体、新闻机构、宗教文化团体、政府职能部门等,数不胜数的地方知名历史人物曾在这里定居,因而,这条古街展现的地方文化风貌丰富多彩。
  自这条古街东端的路南开始,分别予以梳理展现。
  -
  郭氏小学校舍毁于军阀混战炮火
  早先,郭氏小学在郭宅街东端路南办学14年。有记载说,1916年,郭氏两等学堂自西门里大街(官方公布的地名为西门大街,现东风西街一带)迁至郭宅街东端路南,改称郭氏小学,办学规模为五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有200人左右,校长陆文会。
  1930年,军阀中原大战中,阎锡山、冯玉祥军炮击潍县城,郭氏私立小学校舍毁于炮火,学校不得不搬迁到附近的郭宅街路北郭氏家庙内。
  1930年夏,阎、冯军围困潍县城,占领潍县火车站(现在的胶济铁路潍坊站)以及县城附近的一些村庄,在县城西南方的黄土埠、马良冢子(现在都属于潍城区南关街道辖区),天主教堂外树林内(位于现潍城区胜利西街和平路口以南、和平路路东一带)等处设置大炮,向城内及联系城里、东关必经的白浪河河道(现亚星桥一带)进行炮击。
  半个月后,阎、冯军西退,潍县城解围。有统计说,县城遭困半月间,民众丧命于炮弹之下的,城里有12人,各关厢23人;受伤致残者,城里35人,各关厢55人,共计伤亡125人。潍县城厢一带遭到炮火炸毁的房屋共124间,屋山18堵,墙6堵,包括城里郭宅街东端路南郭氏小学的校舍。
  -
  东段路南首户解放前曾是浴池铭新池
  郭宅街东端路南第一户,在解放前的一段时期,为一家浴池的所在地。浴池的字号为铭新池。历史上潍县城厢一带的民众也称浴池为澡堂。
  有记载说,铭新池是以一处四合院结构的房产为依托建造的。起初,铭新池经理是巩文秀。相传开办铭新池的资金是巩文秀的父亲巩绍庵向朋友集的股,每股50元(银元),共募集了10股,即500元。因巩绍庵交游广、朋友多,这些资金都为大家友情帮助、无偿赠送。铭新池后来出让给本地人郭训祥。郭训祥系东门里郭氏族人。
  也有记载说,铭新池是当时家住附近松园子街东端路北的绅界人员、东门里郭氏族人郭雨若的产业。郭训诰任经理,也是东门里郭氏族人。郭训诰的儿子郭天熙解放后曾在本地一家国营饭店做厨师。
  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1918年到1934年,在市面上先后有新德楼、三新池、玉露春、复兴池、新华池、铭新池等9家浴池开业。洗浴成为营商行业之一。其中,由商人韩铭晋投资、1932年开设的玉露春浴池,位于东关南沟街(现奎文区奎文门街一带),建有两层“回”字形楼房,楼上、楼下分设男女浴池,机井抽水,备有锅炉,蒸气打水加温。房间有暖气,设雅座和普通铺两种,当时在胶济铁路沿线各地以设施超前、时髦而闻名。铭新池的具体开业时间则未见记载。铭新池是否建在郭氏小学遭到炸毁的校舍原址处也未见记载。
  -
  遵守行业规范,服务及时周到
  潍坊城一带,自传统时代到洗浴设施进入家庭之前,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少民众不太讲究个人卫生,一年到头洗不了几次澡。尤其是解放前,周边农村民众甚至包括不少城市妇女,基本上不去澡堂。只有部分人在春节前,不管澡堂怎样拥挤,也要排队洗一次澡。因而,洗浴成为行业以后,铭新池与市面上其他浴池一样,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是很周到的。
  顾客进门,先有看座的雇员笑脸相迎。如果雇员与来客熟识一些,雇员会主动称呼顾客“某先生”或“某长官”“某老板”并问好,还会简短地说上几句客套话。然后帮助顾客找到合适的位置(雅座或房间)。
  顾客脱掉衣服,雇员马上用竹杆将上衣挑挂到相应的挂衣钩上,将其他衣物和鞋帽放在床头或桌柜内,并在相应的铺位上铺好毛巾床单,摆好枕头,让顾客洗浴完毕后能够躺下休息一会儿。顾客洗澡时,负责搓背的雇员根据顾客入池烫洗时间,及时招呼约定搓背的顾客,在特备的长条宽凳上为其搓背。待预约者都搓完后,再询问其他顾客,然后在池外的房间中等待,有呼即应。
  顾客洗浴完毕走出热水池,值班雇员立刻拿起擦澡毛巾,给顾客抹净背上的汗水,并为之披上大浴巾。顾客走回铺位,看座的雇员立即送上手巾把(湿热的毛巾)供顾客擦脸,然后送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这时干毛巾已放在床头的桌柜上了。顾客喝茶解汗,稍事休息后,看座的雇员会应招拿来刀剪,请顾客自己修剪脚指甲或老茧。
  如果顾客脚上有脚垫、鸡眼、摩眼之类的小毛病,修脚工会应招进行修治。修脚工有一套专门的技术为顾客解除脚病痛苦。他坐着大马扎,将顾客的脚放在自己铺着专用垫布的大腿上,正着身子,熟练地操作。修整后,顾客在一定的时间内行走时感到舒服。如果顾客有脚气发痒者,也有专人为之捏脚,并用竹子作成的专用工具进行刮摩,先刮后捏,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消除燥痒难受之苦。如果顾客筋骨不适或背部不爽,也可以找专人推拿按摩,在短时间内起到顺筋活血、解除疲乏的作用。
  顾客在铺位上休息一会儿,有的还轻松地睡上一觉,喝足了茶,才准备离开。看座的雇员赶紧用竹杆将顾客的上衣取下,等顾客穿戴完毕后再送一次手巾把,请顾客擦擦脸和手。最后按顾客实际消费项目(如洗澡、搓背、修脚等)算账付款。顾客一般还要酌情给予茶钱(即小费,时称小柜钱),看座的雇员躬身道谢。顾客离开时,沿途遇到的雇员都会恭敬相送,并礼貌性地请客人下次再来。
  铭新池顾客多是城里人 1964年并入潍坊浴池
  有记载说,铭新池分为大厅(铺位之间可以相望)和雅座两部分,设两个热水池,可同时为七八十名顾客提供服务。因地处潍县城里,又是东门里郭氏族人负责经营,因而顾客多数是城里人。东门里郭氏族人中,有的大户人家甚至每天都有人光顾。铭新池拥有十二三名雇员,不温不火的营业情况长期维持。
  1938年日寇侵占潍县后,有6家浴池相继停业,玉露春、新华池、铭新池等3家浴池维持营业。解放后,3家浴池先后实行公私合营。1964年,潍坊市饮食服务公司合并新华池、铭新池,投资13万元在西市场六街(现潍城区西市场街)新建一处规模较大的浴池“潍坊浴池”。潍坊浴池至今仍在正常营业。
  笔者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曾随长辈多次去潍坊浴池。印象中男池在二楼,建有两个热水池。一个面积大些,水温低些,长辈安排笔者在这个池子里泡澡。另一个小些,水温很高,热气腾腾,笔者没敢靠近过。泡澡后到淋浴喷头处冲洗。其他设施和服务程序与记载中解放前的铭新池有相似之处,但似乎没有铭新池那样细致周到。
  -
  服装二厂建“7”形楼房 门市部接受来料加工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笔者在郭宅街东端路南一带见到的就是潍坊服装二厂的厂区院落了。印象中,潍坊服装二厂厂区起先是平房,大致在1975年以后,服装二厂原址扩建、兴建一栋“7”形楼房建筑,但笔者已记不清是三层还是四层。
  “7”形楼房坐落在服装二厂厂区的东沿和北沿,东面和北面分别位于和平路路西、郭宅街路南,厂区院落大门位于“7”形楼房南面,坐西面东,大门外就是和平路。“7”形楼房东沿一层是门市部,接受来料加工,后来也出售成衣。楼房北沿以北不远处建有一道院墙与郭宅街相隔不相通。可见,当时服装二厂厂区已经不再属于郭宅街地域。
  服装生产加工归类于缝纫工业。潍坊城一带的缝纫工业源自家住松园子街的工商业知名人士张百川创办的源顺成衣局,也称源顺冠服店。用缝纫机生产加工服装大致始自1920年。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潍县城厢一带拥有19家服装生产加工实体,40台缝纫机,150多名从业人员,都是前店后厂、来料加工的生产经营方式。解放前夕,战乱频仍,行业衰微。
  解放后,服装缝纫业逐步恢复发展。1950年,潍坊市服装生产加工实体共有80家。这年成立第一个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工新服装合作社。后来,市面上的服装合作社、服装组陆续增多。1956年开始归并组合。到1958年,分别建成八个服装生产合作社。稍后不久,二社和四社合并为潍坊服装二厂。
  1930年以前的郭氏小学、铭新池及潍坊服装二厂原址一带,目前位于潍城区建设中的和平广场(商贸)东北角。
  ◎相关链接
  潍县第一区及城东南镇
  1929年,潍县全境划分为十一区,城厢一带为城区。1931年,潍县全县划分为十区,城区改称第一区,区公所位于城里梁家巷(现潍城区曹家巷一带),区长张俊英。1932年,第一区人口规模为12567户,82781人。第一区内划分为城东北镇、城西北镇、城东南镇、城西南镇、北关镇、东北关镇、坝崖镇、西关镇、南关镇、西南关镇、东关东北镇、东关西北镇、东关西南镇、东关东南镇,各镇辖区划分情况不详。1933年,第一区内,东北关镇、坝崖镇合并为河西镇,西南关镇改称中和镇,其他镇未见变动。
  现在的潍城区郭宅街地域,当时隶属于潍县第一区城东南镇。按照解放前相关潍县城厢地图上的标注,城东南镇镇公所位于松园子街郭雨若宅院内,目前郭雨若宅院旧址的部分建筑物原址尚存,为松园子古民居的组成部分。1932年至1934年,城东南镇镇长为郭雨若、田云生。1932年,城东南镇人口规模为987户,6879人。按照1933年的相关记载,结合现在的地理实况,城东南镇所辖地域大致位于现潍城区胜利西街——向阳路——东风西街——和平路——胜利西街范围内,但要小于这个范围。
  -
  郭王两宅院一带 后为一处办公大院
  -
  郭宅街东端路南,郭氏小学、铭新池的西面,自东向西依次坐落着郭恩言宅院和王拔贡宅院。郭恩言有简洁的人物记载,王拔贡则未见人物记载。这两座宅院的具体情况也未见记载。二十世纪70到90年代期间,这两座宅院原址一带,先后是潍坊市建设局、城市建设局、市政建设管理局、城市规划处、规划国土局、潍坊有线电视台的办公大院,附近民众曾称该处办公大院为城建局大院。
  东端路南有两大户,王拔贡宅院主人身份未明
  郭恩言,字颂年、燕汀,号庸斋,潍县东门里郭氏族人,在清代有太学生的功名,有候选知州、诰授奉直大夫等官方身份。他自幼爱好书法,书写的大楷作品气势宏伟。他与自己的三哥郭雨若在当时的书法界并称“二郭”。清亡后到解放前,他应邀书写的牌匾很多,华丰机器厂、金华饭店、惠东大药房、博济堂、蚨丰铁工厂、山东商行等地方知名工商业实体悬挂的牌匾都是他的手笔。他还应邀为广文中学书写了“继往开来”等作品。
  王拔贡,仅见简单记载,从事的职业是教书先生。拔贡是他的名字还是他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功名,则不清楚。
  笔者知道的明清时期潍县有记载的、通过科举考试获取拔贡功名的王姓读书人不算多。计有:明代万历六年(1578)拔贡的王室肱,他担任宁远卫(卫治位于现在的辽宁省兴城市古城街道辖区内)教授等官职;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的王维晫、宣统元年(1909)拔贡的王允吉。
  王允吉为潍县东郭王氏族人。元代末年,诸城县人氏王伯刚为躲避战乱,从诸城迁居潍州东郭(位于现奎文区东关街道境内)。王伯刚生有四个儿子:王元、王亨、王利、王贞。后来,只有王亨在潍州东郭一带定居下来。其后裔在明、清时期也一直世居在这一带,自称东郭王氏,并有《东郭王氏族谱》传世。而本地人则俗称该族王氏为东关大街王或东关王。东郭王氏系本地知名家族之一,明、清时期,该支王氏家族中涌现出的知名人士甚多,前后计有王士中、王锐、王濂、王濯、王渐、王尧治、王调鼎、王震起、王廷猷、王廷佐、王延年、王之翰、王国庆、王重庆、王承吉、王允吉等人。
  郭宅街东端路南王拔贡宅院的主人,如果系因他获取拔贡功名后、附近民众敬称为“王拔贡”,那么按照相关回忆性记载所追溯的年代来推测,宅院主人是王允吉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当然,这需要发现相关历史资料予以佐证。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建局为主要执行部门
  郭恩言宅院与王拔贡宅院的相关情况都未见记载。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初,笔者在这两处知名宅院原址一带见到的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潍坊市建设局的办公大院了。该处办公大院与郭、王两宅院是否有关则未见记载。当时还是“文革”时期,建设局大院门前悬挂的竖条长方形牌匾上,书有时代特色突出的单位名称“潍坊市革命委员会建设局”。当时,潍坊市政府的名称为“潍坊市革命委员会”,简称“市革委”。附近民众习惯上称该处办公大院为“城建局大院”。
  城建局大院起先是平房,大致在二十世纪80年代,笔者见到的城建局大院已经改建为主体建筑为一栋四层办公大楼的楼院。笔者印象中,民众所称的城建局大院先后为潍坊市建设局、城市建设局(简称城建局)、市政建设管理局、城市规划处、规划国土局、潍坊有线电视台所在地。自市政建设管理局起,后面都是现在的地专级潍坊市的相关部门和单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潍坊市(县级)提出并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城建局是主要执行部门。到1983年潍坊市组建为地专级市时,潍坊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1984年之后的一段时期,地专级潍坊市新组建的市政建设管理局继续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
  “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的基本内容为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大搞城市建设。具体办法有: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解决背街小巷的修路、排水问题;提倡企业集资联办,解决工业区、商业区和新建住宅区的修路、排水问题。在实行这些办法时坚持自愿原则,谁受益谁投资。对各方资金来源严格把关,不准摊入成本,不准截留上缴利润,只能从自有资金、利润留成中解决。集中起来的资金一律交建设银行统一管理使用。
  1979年到1983年,潍坊市采取国家、地方、单位、民众一起上的方法,从多方面筹集资金4338万元,比1952至1978年26年的投资总额还多。
  利用这些资金,潍坊市在五年间新建、整修城市街道174条,其中主要道路32条,三分之二以上的背街小巷铺筑了柏油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这在当时国内的同类城市中是不多见的。当时,潍坊共有240多条背街小巷,其中的170多条实现了路面硬化。
  利用这些资金,潍坊市在纵贯城市的白浪河、虞河新建和重建了北宫桥、虞河桥、虞虹桥、青陵桥、胜利桥等6座高水位大桥,其中北宫桥可以通过350吨的大平板车,是当时山东省载重量最大的公路桥。
  利用这些资金,潍坊市新建职工住宅106万多平方米,比1949年至1977年28年的住宅建设总数还多37万平方米,17600多户居民喜迁新居,城市人口平均居住面积1978年为3.5平方米,1983年增加到5平方米以上。
  在城市建设其他方面,潍坊市先是打井26眼应急,1983年开始,投资2000多万元在安丘县建设水场,数年后实现正常供水。植树210多万株,新建街头草坪、街心花坛14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12.3%。白浪河的城市段初步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河滨游览区。先后建成工人文化宫、潍坊影院、东风影院、坊子影院等11处影院、剧场,新建一座面积为18000平方米的设有大型直升飞机、电动游艺转盘、水上电动游艇、儿童电动汽车的儿童乐园。开辟了两处公园,拓宽了火车站广场。
  潍坊经验国内反响较大 全国40余城市前来考察
  1982年3月,潍坊市市长韩理谈起解决城市建设资金拮据、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问题时,对市委宣传部负责新闻报道工作的韩子富说:“我们解决的办法就是相信依靠人民群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大家的事大家办。”韩子富经过采访,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为主题写成新闻报道,先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又在《人民日报》发表。
  1983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民办公办搞城建,众人拾柴火焰高,潍坊市容展新姿》的新闻稿件,同时配发题为《依靠群众自己动手谋福利》社论,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人民城市人民建——潍坊市城市建设调査》的新闻稿件。各地多家新闻媒体以不同的形式予以转载、刊登。
  潍坊市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和反响。1983年,山东省有关方面在潍坊召开了园林建设现场会和市政建设观摩会。当年,全国40多个城市相继组团到潍坊考察。交流中,潍坊市也向兄弟城市学到了不少依靠群众解决困难,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经验。
  -
  城建局大院内相关部门和单位沿革
  当代官方记载的潍坊市建设局简明沿革轨迹为:1950年设立,1951年改称科,1958年改称局,同年12月与建筑公司合并,改称建筑工程局,1963年改称城市建设局,1972年复称建设局,1976年复称城市建设局,1984年撤销。
  1983年,潍坊市组建为地专级市。1984年起,潍坊市市政建设管理局的办公地址位于郭宅街的城建局大院。市政建设管理局沿革情况未见文字记载。
  在笔者的印象中,该局在数年后并入潍坊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简称市建委)。此后,该处为潍坊市城市规划处办公大院。
  潍坊市城市规划处起初是市建委直属副县级事业单位。1992年8月,城市规划处与潍坊市土地管理局合并组建为潍坊市规划国土局,该处为市规划国土局办公大院。市规划国土局何时迁出该处办公大院未见记载。
  1993年,潍坊广播器材厂改建为潍坊有线电视台,为潍坊市广播电视局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经营有线电视工程安装和维修,销售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负责全市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维修、管理和节目传输,制作播出有线电视节目。
  在笔者印象中,2000年左右,该处为有线电视台办公大院。但有线电视台何时迁入、何时迁出该处办公大院则未见记载。
  2008年,旧城改造拆除该处办公大院所在的郭宅街路南地域。目前,郭恩言宅院、王拔贡宅院以及城建局大院原址一带,位于潍城区建设中的和平广场(商贸)北沿。
  -
  ◎相关链接
  明清拔贡生朝考合格可任官职
  郭恩言的功名为太学生。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的名称最早见诸记载于我国的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年)。晋代咸宁二年(276)始设国子学。当时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在后来的相关朝代里,国子学与太学或并立或单设。北齐(550—577年)时,国子学改称国子寺。到了隋代(581—618年),文帝以国子寺统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为教育最高管理机构;炀帝时,国子寺改称国子监,仍为教育最高管理机构。明清时期(清末朝廷设立学部以前),国子监为教育最高管理机构,兼具国子学职能。因而明清时期的国子监,人们在习惯上也称太学。获得在国子监就读资格的读书人称为监生,习惯上也称太学生。
  拔贡为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功名之一。清代科举制度中,获取生员(多为廪生)功名的读书人,可以继续通过科举考试合格后,选拔进入国子监读书,时称拔贡。廪生是生员的一种。生员即俗称的秀才,在地方官学(县学、州学、府学)科举考试中合格通过的读书人才能获取生员功名。生员在地方官学平时的考试中成绩优秀、品行端正,可以享受地方官署廪粮补贴待遇,称为廪生。
  清初,六年拔贡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为十二年(即在逢“酉”的农历年份)拔贡一次。由各地(俗称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名额分配上一般是府学两名,州学和县学都是一名。可见,拔贡生、拔贡为监生(太学生)的一种,其出身多为秀才中的优秀人员。拔贡生合格通过朝考入选者,可以按照考试成绩,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地方学署官职。拔贡生没有合格通过朝考入选者,称为废贡。
  明清时期相关记载中,潍县不少拔贡在朝考合格后担任了相应的官职,也有不少拔贡获取该功名后,又通过科举考试获取了举人、进士等功名。
  -
  郭宅街两商人创办面粉厂,至今仍存续
  工商业知名人士王振方、王麟书做厂商时,两人定居的宅院位于南巷子北口附近地带的郭宅街路南。1940年,由两人发起,潍县大来面粉厂得以成功创办,并一直存续至今,为现在的潍坊风筝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大来面粉厂在解放前和解放初相关情况的记载较为系统,而他们二人在郭宅街的这处宅院,除了大致位置,未见其他记载。
  -
  放弃经商,干实业创办大来面粉厂
  王振方,字义山。王麟书,字子玉。两人原籍都为当时的潍县第六区牛埠镇牛埠村(现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辖区内)。后在潍县城厢一带做工商实业时,两人在南巷子北口附近地带、郭宅街路南的一处宅院内定居。
  王振方早年家境贫寒。他开始经商做买卖,起自给村里打火烧的商家推磨、罗面,那时他只有十几岁。后来他离开村子经商闯荡,但勤俭节约的农民本色不改。他善于精打细算做谋划,而且待人宽厚。王麟书年轻时就为商家所雇用,还曾去过印度、阿根廷等国家经商,见多识广。两人合作经商多年,七七事变前就共同开设着一家纱布庄,字号为阜聚怡。
  日寇侵占潍县后,阜聚怡的纱布生意逐渐萧条。1940年春,王振方与王麟书开始酝酿放弃经商,改为开办工厂做实业。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和反复磋商,他们认定兴办面粉厂有良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为解决厂址、厂房问题,善于谋划的王振方找到了自己的亲戚于萱昶。于萱昶,字树堂,原籍是当时的潍县第六区南辛阜乡大东庄(现位于寒亭区朱里街道辖区内)。于萱昶在当时的潍县东关大街(现奎文区东风东街一带)拥有的一处房产适合创业办厂。经过协商,他不但同意将该处的62间房屋出租作为厂区,还参与了投资办厂。三人共出资日伪联银券13万元。另外,乾聚纱布号的邢乐亭、于兰祥,染厂的于兆吉等人也出资3万元。股东们协商确定厂名为大来面粉厂,由持股人王振方担任经理,王麟书、于萱昶担任副经理,并确定1万元为一股,厂子盈利后按股份多少分红。
  这样,大来面粉厂就成为参股合资性质的私营工厂,王振方、王麟书、于萱昶三人既是股份持有人,又是运营负责人。厂子筹建很顺利,到了1940年的秋季,大来面粉厂开始试车,同年冬天投产。
  -
  “三驾马车”,各自分工厂子运转良好
  王振方与王麟书有多年合作经商的经历,与于萱昶是亲戚关系。三人在大来面粉厂的筹建和生产经营中按照各自的特长,自然形成了分工,王振方主抓生产调度,王麟书负责对外联络,于萱昶管理杂务,为厂子运转不可或缺的“三驾马车”,持续了良好的协作。
  厂子筹备时期,王振方在亲朋好友的介绍、推荐下,招收了20名工人,4名勤杂工,6名负责采购、保管、销售、会计等事务的管理人员。他善于抓生产关键,为此还以月薪340斤小米的高薪,聘任王立成为技师。而他们三位经理的月薪为320斤小米。王立成原为青岛元聚铁工厂的技师。
  投产后,厂里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形成了经常性的质量检验制度,在生产环节形成两道质量关,一是由带班班长负责,随班检验;二是由技师负责,抽样检验。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机整改。有一次,由于平罗出了毛病,面粉色泽稍逊于平时。王振方当即决断,将近百袋面粉重新翻工过罗。
  建厂初期,产品品种为一、二、三等面粉,主要销售对象为本地饮食业户和居民。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振方主持,技师、技术工人参加,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技师王立成三下青岛,购置新的机器部件,经过三个月的改造和调试,生产出新品种特一粉、特二粉。特别是特二粉,色泽好,筋力大小适中,含水量低。进入市场,就受到饮食业户的普遍青睐,不仅在当地成了抢手货,而且还远销青岛、天津等地,供不应求。厂里因势利导,招收新工人,合理调配人员,增加班次。由熟练工人与新手搭配上岗,由白班、夜班两班生产改为三班生产,厂子也由原来的日产面粉110袋提高到240袋。
  筹备建厂时,王麟书负责购置设备。他依托潍县商人张子勤的关系人脉,联系到青岛元聚铁工厂,购置了整套生产设备,计有20吋单式钢磨5部、立式石磨1部、净麦机1套、四档平筛1部、平罗1部以及配套的升降机、漂粉机等,动力方面有40马力、30马力和20马力电动机共4部。生产设备购得后,他迅速安排运回潍县。生产厂家随即安排石风来、郭铭喜、王立成等技术人员前来安装,不到半年时间全部完成。
  投产以后,厂子按生产需要增添设备,以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当时潍县城厢一带的用电由坊子发电厂供给。因发电量少,电力不足,三天两头停电,停电就停产。为此,厂里购进一部40马力卧式柴油机作动力。只要停电就开动柴油机,从而保证了正常生产。以后,又陆续添置20吋单式钢磨3部、割丝床1台、平筛1部、风罗1部以及洗麦机等新设备。
  厂子开始筹建后,于萱昶牵头对自家租赁给厂里的房产,按照生产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整修。竣工后形成大厂房7间,计300平方米;大粮仓、面粉库32间,计800平方米,可存放粮食100万公斤;营业室、宿舍及储藏室等共23间,计440平方米的规模。
  投产后,厂里把顾客视为座上宾,处处为他们着想,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凡购买两袋面粉以上或电话预购的顾客,立即派勤杂工送货上门,货到取钱。不赊账、无二价。对面食小摊主、老主顾有时给予适当让利照顾,也可以赊欠。
  -
  遭日寇和国民党顽八军剥削 解放前面粉厂两次陷入困境
  大来面粉厂建厂初期,运营有条不紊,产销稳定,略有盈余。1942年,日寇设立粮食组合组,粮食成为统制品之一。
  潍县城厢一带的城市经济在抗战前已经是自由市场经济,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自由买卖、自主配置。
  日寇侵占潍县后不久,就成立专门机构干预和控制社会物资的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为侵华战争所用。随着日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其直接统治下的潍县城厢一带,物资越来越匮乏。棉纱、原布、生铁、粮食、肥皂、食盐、火柴等城市经济、生活必需品都成为战略物资,时称统制品,都由日伪专设机构收购或配给。
  受到日寇实行配给面粉的制约,大来面粉厂按照生产需求购进粮食就不可能了,厂子陷入生产时断时续的困境,只好裁人减薪,限制产能。
  1945年抗战胜利后,城乡畅通,大来面粉厂迎来新转机。厂子原来依靠在本地集市采购原料,这时开辟了新的采购渠道,从产麦区寿光、益都(现青州)、昌乐等县购进了大批优质小麦,价格虽比当地略高,但皮薄、色白、筋力大,出粉率高,从原料上夺得了优势,实现了购销两旺,月月赢利。
  不料想,好景不长。1946年国民党顽八军进驻潍县。同年冬厂子被驻军列为军粮库,只能自营一半,加工一半。但加工军粮风险很大,经常运走面粉调不进粮食,成月拖延成为常态,甚至急用军粮时,军方不分青红皂白,厂子自营面粉也被强行运走。再加上苛捐杂税日益加重,致使厂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
  创办面粉厂,至今仍存续
  -
  -
  解放后历经公私合营,现已迁出原区域
  1948年潍县解放时,被战火围困二十多天,饥饿不堪的七八十名居民拿着面瓢、布袋闯进厂里哄抢面粉。潍坊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闻讯,立即派部队到厂设岗,张贴布告约法三章,维持了秩序,保护了工厂。
  大来面粉厂在潍县战役中没有受到大的战火破坏,生产设备完好,解放后响应政府号召,整修七八天就重新开工。但不久后迫于自营原料不足,又一次停产。市里予以积极扶持,从益都、寿光等地调进粮食,供给厂子加工。当年麦收后,市粮油公司委托厂子代收公粮,厂子得以收存大量小麦,并及时加工生产大量的八一粉(100公斤小麦产出81公斤面粉),由市政府直接调拨,运往前线,支援济南、淮海等战役。此后,厂子以为公家加工粮食为主,自营份额约占20%到30%。
  1955年,大来面粉厂参加潍坊市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公私合营,后来成为地方国营企业。
  1966年,大来面粉厂由东风大街(即解放前的东关大街、现奎文区东风东街一带)迁址到潍坊火车站附近,更名为“潍坊东风面粉厂”,1983年又更名为“潍坊面粉厂”,为现在的潍坊风筝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1940年创办时,大来面粉厂的厂址笼统地记载为“潍县东关大街中段路北,位居工商业繁华地带,交通运输极为方便”。按此记载推断,该厂当时应位于后来的潍坊电表厂、齐鲁饭店一带,现东风东街的四平路李家街段所在的相关地域。
  笔者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见到的潍坊面粉厂,厂区位于建设路(1981年改称建设街,该路段后来拆除,原址现位于潍坊火车站北广场中部及北广场西面的相关地域)与健康路(1981年改称健康街,现健康西街一带)之间的相关地域内,为一处南北狭长的大院。
  大院南门位于潍坊火车站北面附近的建设路路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南门门前挂着书有“潍坊擂鼓山粮库”的牌匾。大院北门位于健康路路南,与南门同时挂有“潍坊面粉厂”的标志牌匾。此前,印象中两处大门前好像都没有悬挂牌匾。从南门到北门之间为一条笔直的内部通道,通道东、西两边,林林总总地分布着一些厂房和库房。可见,面粉厂与粮库位于同一个大院内。南门与北门有无门禁传达人员,笔者印象不深了。但这条内部通道,附近民众也可以自由通过。
  健康路路南、大院北门的东邻为一处服务于附近民众的粮油供应站,民众简称粮站。粮站南面与该处大院也是相通的。笔者家1970年以前在附近的南关一带居住时,家人计划内的粮、油,就到该处粮站购买。此后笔者家迁至城里,购粮地点改为新居附近的另一处粮站。
  起初,家里因为人多、口粮少,又几乎没有什么辅食品添加,购粮都是拿着自备的细粮或粗粮空面袋子,几斤、十几斤地购买,一个月内要去粮站好几次。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以添加的辅食品越来越多,家人计划内的口粮结余也越来越多,去粮站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且往往直接在粮站购买潍坊面粉厂生产的五十斤袋装面粉。
  袋装面粉起先使用无明显标志的白布面袋,后来改为有明显编织痕迹和“潍坊面粉厂”标志、质地较原先白布面袋显得坚硬一些的白色面袋。再后来,市面上随意都可购买到面袋上印有十分明显的“潍坊面粉厂”“风筝面粉”标志的成品面粉,其品种和包装规格也逐步多样化,如天然精粉、全麦粉、饺子粉、面包粉,5公斤装、10公斤装、25公斤装等等。
  后来,面袋上“潍坊风筝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的标志取代了“潍坊面粉厂”的标志,但面粉厂何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则未见记载。大致在2006年左右,潍坊火车站广场一带拆迁改造,该企业自该地域迁出。
  大来面粉厂创办人、业主、掌管人王振方、王麟书定居的南巷子北口附近地带的郭宅街路南的那处宅院,其定居情况和其他情况、该处宅院的基本状况、沿革状况等,则均未见记载。该处宅院位于南巷子路东、还是路西地段的郭宅街路南,也未见确切记载。前者原址位于现建设中的和平广场(商贸)西北角一带,后者位于该区松园子小区东北角一带。
  -
  运来堂理发馆名噪一时
  自王振方、王麟书宅院回头向东,王拔贡宅院西面、棋盘街南口对面的郭宅街路南,曾有一家字号为“运来堂”的理发馆。该馆在清亡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在附近地带名噪一时,但在同时代的理发业中规模很小,相关记载也很少。
  -
  潍县城厢开设理发门店始于清末
  有记载说,位于郭宅街棋盘街口对面的郭宅街路南,清政权消亡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家字号为运来堂的理发馆在附近有些名气,不少文人雅士前来光顾。
  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开设理发门店,让理发业态改以座商为主流,始于光绪三十年(1904)。此前的理发业态则以理发匠(俗称剃头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为主。
  与国内不少地方一样,潍县城厢一带的理发业始于清代初年。清政权入主关内后,要求男子剃去头顶周围的长发,中间留下的头发则扎成辫子垂在背上。此前,关内汉族民众并没有剪发剃头的习惯,而是任由头发自由生长,不管长得多长都盘在头顶上。
  民间传说,为了让民众接受剃头、留辫子,清代初年,都是由各地地方官署安排专门人员,强制执行。当时俗称“留发不留头”。地方官署安排的专门强制执行剃头、留辫子的人员称待诏,意即奉诏剃头。这些人起初吃皇粮,拿俸禄,专管为民众剃头留辫子。日久天长,相沿成习,中原男子都留起了长辫子,但长辫子周围的头发长了就要剃去,于是剪发剃头在各地逐渐成为一个行业,理发匠仍然沿用待诏的称呼。甚至在清亡后的一段时期里,不少地方的农村民众仍然称理发匠为待诏。
  早先,潍县一带的理发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上集赶会或找些平时民众聚集的地方寻找生意。冬天一般在有阳光而避风的地方,夏天则在民众爱聚集的有阴凉的场所。所有的行头就是一副担子,俗称剃头挑子。
  剃头挑子的一头是一只又窄又长的坐杌,杌面底下安装有三层抽屉。第一层放置理发收入(早先收取的都是中间有孔的铜钱,称为制钱),在抽屉上方杌面上设有略大于制钱的小孔,每笔收入都由小孔投入抽屉。第二层和第三层抽屉都是放置理发工具和理发用品的。
  剃头挑子的另一头是脸盆和盆架。盆架上面设有小型旗杆,在旗杆向下约四分之一处设有与之相连的木升状器物,用于悬挂招牌以及长条状铛皮(铛磨剃头刀)。盆架底下放置一只生着火的小火炉。“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俗话由此而来,现在常用于比喻一件事情,只有一方愿意,另一方并无此意,与成语一厢情愿的含义差不多。
  挑担理发匠露天理发,卫生条件较差。往往披布和毛巾天长日久地使用,由白色用成了黑色,理发匠也舍不得更换。一盆洗头水只要不太污浊,就要留着再给下一位顾客使用。
  名人陈恒庆带头响应剪辫子 亲撰楹联让运来堂名噪一时
  光绪三十年,业商孙文忠在潍县东关猪市口(原址位于现奎文区东风东街路南、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北部一带)开张一家理发铺,称整容斋,共有五名从业人员。这是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理发业出现座商的肇始。其后,本地座商业态的理发从业者,多出自孙文忠门下。
  随后,业商田宝庆、刘宝生、南洪起、徐成文、李来春等人,纷纷开张理发铺,并模仿孙文忠,都称整容斋或美容斋:门前一般挂有一块五六厘米宽的木板,中间钉上红布垂下来,两边各挂长头发一缕。有的理发铺还在红布上写上“整容斋”字样或“朝阳取耳,灯下剃头”等内容,作为理发铺特有的标志物和营业招牌。理发铺内用土坯垒成垛子,放上秫秸箔一类的东西,再抹上一层灰泥作案子,上面放置理发工具和理发用品。旁边摆上几只杌子供顾客理发时就坐。平时,用煤炭炉子烧水洗头,冬天放在室内还可取暖。有的还在室内临街砌上土炉子,在炉口的一旁靠近炉膛处装入一个水罐,俗称温罐,理发时给顾客洗头,抹脸掺用温罐水,可以缓解热水不足的困难。
  清亡后的潍县城厢一带,理发门店已经发展到25家,并由整容斋改称带字号的理发馆。如孙文忠理发馆的字号为文盛堂,田宝庆的字号为永盛,徐成文的为德盛堂等等。走街串巷的挑担理发匠则与理发馆并存,并在城厢一带逐渐衰微。
  开设于郭宅街的运来堂理发馆,门口正冲棋盘街。清亡后,官方要求民众剪辫子。清末在锦州知府任上辞官回潍县,并定居附近松园子街的知名人士陈恒庆积极响应,不但自己带头剪了辫子,还为运来堂理发馆撰写楹联并悬挂。楹联内容为“职赞共和,学佛门祝发;名为待诏,代文人修容”。他带头剪辫子、书写楹联的举动在地方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慕名到运来堂剪辫子、理发的民众纷至沓来,其中有不少文人雅士。
  不少民众特别是老年人却不愿意改变留辫子的习惯。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潍县城厢一带盛行了一段时间的警察沿街巡察、强制剪辫子。特别是每逢大集,外地和农村留着辫子来赶集的人很多,一旦被警察看到,便非剪去不可。有的人把辫子偷偷盘在帽子里,但仍然逃不过警察的眼睛,故每逢大集,巡街警察都会收获一大把辫子。
  运来堂理发馆在同时代的理发业中规模很小,相关记载也很少。除了清亡后因为知名人士剪辫子并题写楹联而名噪一时,就连业主姓名和存续时间等基本情况都不清楚。运来堂理发馆原址,位于现潍城区建设中的和平广场(商贸)北沿偏西一带。
  本期图片为王瑞甫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资料来源:《潍县志稿》《潍城半月围城记》《郭氏族谱》《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坊市志》《潍坊文化三百年》《奋飞中的潍坊》《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志》《潍城区地名志》《奎文历史文化通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2-08-19 19:05
鄌郚总编
  郭宅街路南风貌(下)
  郭宅街路南,坐落着裴昌会、郭稼生、郭渔山、刘鸿翱等知名人物的宅院。裴昌会为著名潍县籍起义将领,个人生平事迹的记载十分丰富;郭稼生于全面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队伍,解放后为文化工作者;郭渔山为清末以及清亡后本地兴办新式学校方面的知名人物;刘鸿翱是清代后期有建树的能臣,其宅院被民众称为“大中丞宅院”;刘忠干是刘鸿翱的后裔,拥有中将军衔,曾受命保护十万余斤粮食;刘逊聪为刘忠干堂弟,曾组织完成《潍县志稿》书稿的整理并推动其面世……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宅院都已不复存在,仅可以从相关记载和回忆中寻找踪迹。
  本期撰稿:王瑞甫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 可 美 编:许茗蕾
  校对:曾 艳(01、08)
  刘 辉(02-03)
  封 敏(04-05)
  王明才(06-07)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
  本报周一至周六出版
  -
  起义将领裴昌会回潍探访老宅院
  郭宅街路南,王振方、王麟书宅院以西,坐落着潍县籍起义将领裴昌会的老宅院。裴昌会个人生平事迹的记载十分丰富。他在青年时期就离开了潍县。全面抗战爆发、潍县沦陷时,该处宅院遭日寇查没,他的母亲和夫人、孩子也离开潍县逃难。宅院的相关情况,则仅见裴昌会到潍坊视察时有零星记载。
  -
  少年青年时住郭宅街 投身军旅生涯几十年
  裴昌会,字同野。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在郭宅街路南,王振方、王麟书宅院以西的一处宅院内居住和生活。少年时期,他在潍县私立继志小学就读。青年时期,他就读于高密县胶莱中学、潍县县立中学。
  1918年,裴昌会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离开了位于郭宅街路南的家、离开了潍县。1922年毕业后,他的军旅生涯开始,历任见习排长、排长、连长、上尉参谋、少校团副、上校教官、五省联军教育处长、团长、少将旅长、副师长、副军长兼四十七师师长、第九军军长、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副司令兼第五兵团司令、第七兵团司令等军职,最高军衔为中将。
  1949年12月川北起义加入革命队伍后,裴昌会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业厅厅长、西南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重庆市副市长、政协重庆市副主席、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是第一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
  联合八路军抗日 七位亲属惨遭日寇杀害
  七七事变后,裴昌会率国民党四十七师北上,参加了抵抗日寇进攻的多个战役,包括著名的忻口之战。稍后,他的部队在横岭关(位于现山西省绛县境内)一带布防,与八路军防区为邻,友军之间相互配合,多有往来。
  裴昌会与八路军真诚联合抗日。与之联系较多的八路军将领有陈赓、陈锡联等人。
  1938年5月,日寇进犯横岭关。裴昌会以两个团设伏于横岭关以北,以一部分兵力诱敌入围。八路军配合行动,前后夹击日寇。随后,陈锡联亲率一个团精锐部队,连夜急行军,奇袭阳明堡机场(位于现山西省代县境内),歼敌一百多人,炸毀敌机24架,机场瘫痪。日寇部署围追。八路军迅速撤退,突出重围后进入裴昌会的防区。裴昌会以友军相待,清理仓库,提供补给,并为部队休整提供了便利。陈赓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锡联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
  1939年1月,太原日寇三千余人企图沿同浦铁路增防风陵渡(位于现山西省芮城县境内)。裴昌会立即率四十七师赶赴洪洞县、古县一带,与八路军陈赓部的一个纵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一个旅及国民党刘戡部,前后夹击,激战两天半,日寇大部被歼,只有几百残兵败将夺路而逃。国共军队均有大量缴获。随即,裴昌会奉命率部转入王屋山、太行山区河南北部及济源一带,仍与八路军相互配合,抗击日军,直至1942年春。日寇企图越过中条山、经风陵渡南渡黄河的计划始终未能实现。刘戡时任九十三军军长。
  潍县沦陷时,裴昌会的家业包括郭宅街路南的该处宅院在内都遭到日寇查抄,他的母亲、夫人以及全家数十人背井离乡,随军辗转。1944年年底,他们在自洛阳至西安的转移途中,在宜阳、嵩县交界处的木柴关遭到日寇追截,他的夫人、三儿子等七位亲属惨遭日寇杀害。当时,他的夫人姚琳卿在一处水塘内藏身。日寇发现后将其强行拖上岸。为保持气节和名节,姚琳卿不停地斥责怒骂敌寇,当场遭到射杀。
  -
  听从规劝弃暗投明 胸怀热血带头起义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进犯陕西延安,指挥所设在洛川,裴昌会兼任主任。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指挥所迁入,裴昌会仍兼任主任,成为国民党军盘踞延安的最高职务的将领。胡宗南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1948年4月,解放军收复延安后,裴昌会先后参加了企图阻止解放军南下的多个战役,因屡战屡败,退至宝鸡。他早年加入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胸怀振兴中华的一腔热血。此时的他,感觉仗越打越糊涂,由糊涂而生厌战,诱发疑问:内战到底还能坚持多久?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下去,是否还有出路?
  解放军及时安排裴昌会以前的部下李希三(做过裴昌会部的军需处处长,是中共党员、地下工作者)登门晓以大义,说服裴昌会脱离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弃暗投明。胡宗南对裴昌会产生了怀疑,1949年9月将裴昌会的后继夫人及四个子女转移到台湾,又安排“走马换将”,让裴昌会赴四川广元接手第七兵团。同年12月,裴昌会在德阳成功起义,先后参加起义的国民党部队有第七兵团司令部直属部队及其下属的十七军、七十六军、九十八军。1950年1月,裴昌会电令、三十八军遵令在茂县放下武器、解除武装。本次起义史称川北起义,涉及人员共有10万人。
  -
  协助成立川北大学,筹建川北区民革地方组织
  裴昌会撰文回忆说,他是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德阳率领第七兵团起义的。起义后,部队集中到中江、三台、盐亭等县整训。1950年8月,起义部队经过民主改革整训完毕,开往甘肃天水,与解放军第七军并编。部队整训结束后,按照他个人意愿转业到地方工作,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业厅厅长等职务。川北行署驻南充。
  当时,东北大学的部分教职员工由陕西咸阳集中到南充,行署以这些师资为主筹备成立川北大学。裴昌会1947年在陕西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时,东北大学的一部分教职工由四川三台转移到咸阳,准备迁回东北。因内战已经开始,他们无法继续前行,滞留在咸阳。为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裴昌会曾批准发放粮食和经费接济他们,彼此有过交往。
  川北大学筹备成立时期,川北行署安排裴昌会多同原东北大学教职员工联系。在其后的院校合并、创办川北大学过程中,裴昌会对这些教职员工的安排,作过一些工作。川北大学是现在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的前身。
  1951年筹建民革川北区地方组织,开始由原在南充的地下民革成员龙杰三、尹子勤负责。他们同帮会等封建组织和地方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筹建民革组织中很难摆脱这些制约,打不开工作局面。川北区党委、统战部请裴昌会担任筹建民革川北组织的工作。他与龙杰三、尹子勤、李树骅、肖端重等人担负起民革川北区组织的筹建工作,以他为主。他们向民革输送了一批青年干部,组成了民革川北区分部筹备委员会,开展对川北区与原国民党有历史关系的人士进行团结教育工作,在机关学校中发展了一批民革成员。1952年1月,民革川北区分部正式成立。
  1952年11月,包括川北行署在内的四个行署合并组建为四川省。裴昌会去了重庆,先任西南纺织工业管理局长,继任分管轻纺工业的重庆市副市长。当时他已年近花甲,却顽强地从头学起,逐渐由外行变成内行。大西南不少大中型纺织企业自破土建设直至顺利投产,都凝结着他的期望和心血。
  1978年以后,裴昌会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他先后对重庆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中小学教育等多项工作进行视察,对发现的问题,分别向中央和有关方面反映并提出建议。他提出的中小学急需改善教学条件、部分老纺织厂退休职工包袱过重、某些地区环境污染等问题及建议,都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逐步解决。
  1986年,已届90岁高龄的裴昌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赴故里山东的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四个城市进行视察,历时月余,历程万余里,视察了40余个事业和企业单位。通过听取主管部门的汇报和实地调査,深入了解了当地在贯彻《义务教育法》中存在的问题后,他及时向中央有关方面提出:要尽快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实施细则,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建立一支符合质量要求、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拨出专款支援贫困地区,以保证《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同时,他还对开放城市外引内联的制度安排、资金使用、具体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青岛、烟台的经济开发区建设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受到中央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
  真诚跟党走早是“自己人”,9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裴昌会1949年起义时,解放军方面的代表是第一野战军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起义部队经过民主改革整训完毕,裴昌会按照个人意愿转业到川北行署工作时,胡耀邦是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署主任。
  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撰文回忆说,在胡耀邦的眼中,裴昌会一旦认清光明的前途,就愿向正义之师输诚,承诺起义,便绝不失信,自从起义那天开始,就一直同心同德跟党走。裴昌会川北起义后,胡耀邦与他见面最早。当时,胡耀邦向裴昌会表示:“你的工作,你的生活,我作为中共代表一定对你关心、负责,并要关心负责一生。我作为共产党员说话算话,包揽到底。”裴昌会转业到川北行署工作,胡耀邦是他的直接领导。从此,两人便结下终身友谊,成为真正的同志。
  裴昌会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他作为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去胡耀邦家探望时,吐露了申请入党的愿望,以表达自己真诚跟党走的决心。胡耀邦表示愿望很好,可以向所在的重庆市委统战部递交申请,由他们转交中央审批。裴昌会当即决定回重庆后就写申请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李振专门写信要求入党。他把信件交给裴昌会,要求转交给胡耀邦。裴老郑重地将信件面交后,迫切地询问道:“耀邦同志,怎么党组织到现在也不考虑我入党的问题,是我不够条件,还是死后追认我?”胡耀邦认真回答说:“怎么不够条件?你早已是自己人了。作为你来讲,有国内外的影响。都是党内的人对事业不利,你在党外起的作用更大。但是我会想到这事。”
  党内不少老同志关心裴昌会,包括他的入党问题。胡德平知道的就有杨得志、余秋里、廖汉生等人。1989年裴昌会93岁时,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主持,批准了裴昌会的入党要求,并报中央组织部备案。国内外报纸对此都有报道。
  -
  回潍探亲了解故乡巨变,郭宅街老宅院里忆旧
  1976年5月,裴昌会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潍坊,期间专门撰写了三篇探亲日记,字里行间充满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这次探亲,裴昌会见到了同胞弟妹裴昌年、裴昌范。他在铁路部门工作的长子裴大超专门从京沪铁路复线工程的施工工地赶回潍坊。次子裴大民解放前去了台湾,他留在内地的妻子、女儿也赶来团聚。
  潍坊市的几位领导陪同裴昌会参观了市容市貌以及柴油机厂(现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棉纺织厂、工艺美术研究所、东郊人民公社李家大队(现属奎文区广文街道辖区)等。他记忆中的潍县原是一个小手工业城市,生产土布、烤烟、铁锅、草帽编等产品,而眼前的潍坊已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重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电子仪表工业等样样都有。他还了解到,嵌银、地毯、刺绣、石雕、仿古铜器、编织、贝壳画、羽毛画以及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桃核雕刻等上千种地方传统艺术品,已行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深得好评。
  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裴昌会1977年来潍坊视察工作时,他让侄子裴大正陪同,抽时间专门去了郭宅街老宅院。进入宅院,他与侄子叙述着自己几十年前的左邻右舍,站在自己当年住房的窗沿外回忆以往的点点滴滴,对自家后院的那棵海棠树记忆犹新。
  郭宅街裴昌会的老宅院,除此之外,未见其他记载,原址大致位于现潍城区松园子小区北沿偏东一带。
  -
  起义将领裴昌会回潍探访老宅院
  郭宅街路南,王振方、王麟书宅院以西,坐落着潍县籍起义将领裴昌会的老宅院。裴昌会个人生平事迹的记载十分丰富。他在青年时期就离开了潍县。全面抗战爆发、潍县沦陷时,该处宅院遭日寇查没,他的母亲和夫人、孩子也离开潍县逃难。宅院的相关情况,则仅见裴昌会到潍坊视察时有零星记载。
  -
  少年青年时住郭宅街 投身军旅生涯几十年
  裴昌会,字同野。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在郭宅街路南,王振方、王麟书宅院以西的一处宅院内居住和生活。少年时期,他在潍县私立继志小学就读。青年时期,他就读于高密县胶莱中学、潍县县立中学。
  1918年,裴昌会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离开了位于郭宅街路南的家、离开了潍县。1922年毕业后,他的军旅生涯开始,历任见习排长、排长、连长、上尉参谋、少校团副、上校教官、五省联军教育处长、团长、少将旅长、副师长、副军长兼四十七师师长、第九军军长、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副司令兼第五兵团司令、第七兵团司令等军职,最高军衔为中将。
  1949年12月川北起义加入革命队伍后,裴昌会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业厅厅长、西南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重庆市副市长、政协重庆市副主席、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是第一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
  联合八路军抗日 七位亲属惨遭日寇杀害
  七七事变后,裴昌会率国民党四十七师北上,参加了抵抗日寇进攻的多个战役,包括著名的忻口之战。稍后,他的部队在横岭关(位于现山西省绛县境内)一带布防,与八路军防区为邻,友军之间相互配合,多有往来。
  裴昌会与八路军真诚联合抗日。与之联系较多的八路军将领有陈赓、陈锡联等人。
  1938年5月,日寇进犯横岭关。裴昌会以两个团设伏于横岭关以北,以一部分兵力诱敌入围。八路军配合行动,前后夹击日寇。随后,陈锡联亲率一个团精锐部队,连夜急行军,奇袭阳明堡机场(位于现山西省代县境内),歼敌一百多人,炸毀敌机24架,机场瘫痪。日寇部署围追。八路军迅速撤退,突出重围后进入裴昌会的防区。裴昌会以友军相待,清理仓库,提供补给,并为部队休整提供了便利。陈赓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锡联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
  1939年1月,太原日寇三千余人企图沿同浦铁路增防风陵渡(位于现山西省芮城县境内)。裴昌会立即率四十七师赶赴洪洞县、古县一带,与八路军陈赓部的一个纵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一个旅及国民党刘戡部,前后夹击,激战两天半,日寇大部被歼,只有几百残兵败将夺路而逃。国共军队均有大量缴获。随即,裴昌会奉命率部转入王屋山、太行山区河南北部及济源一带,仍与八路军相互配合,抗击日军,直至1942年春。日寇企图越过中条山、经风陵渡南渡黄河的计划始终未能实现。刘戡时任九十三军军长。
  潍县沦陷时,裴昌会的家业包括郭宅街路南的该处宅院在内都遭到日寇查抄,他的母亲、夫人以及全家数十人背井离乡,随军辗转。1944年年底,他们在自洛阳至西安的转移途中,在宜阳、嵩县交界处的木柴关遭到日寇追截,他的夫人、三儿子等七位亲属惨遭日寇杀害。当时,他的夫人姚琳卿在一处水塘内藏身。日寇发现后将其强行拖上岸。为保持气节和名节,姚琳卿不停地斥责怒骂敌寇,当场遭到射杀。
  听从规劝弃暗投明 胸怀热血带头起义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进犯陕西延安,指挥所设在洛川,裴昌会兼任主任。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指挥所迁入,裴昌会仍兼任主任,成为国民党军盘踞延安的最高职务的将领。胡宗南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1948年4月,解放军收复延安后,裴昌会先后参加了企图阻止解放军南下的多个战役,因屡战屡败,退至宝鸡。他早年加入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胸怀振兴中华的一腔热血。此时的他,感觉仗越打越糊涂,由糊涂而生厌战,诱发疑问:内战到底还能坚持多久?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下去,是否还有出路?
  解放军及时安排裴昌会以前的部下李希三(做过裴昌会部的军需处处长,是中共党员、地下工作者)登门晓以大义,说服裴昌会脱离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弃暗投明。胡宗南对裴昌会产生了怀疑,1949年9月将裴昌会的后继夫人及四个子女转移到台湾,又安排“走马换将”,让裴昌会赴四川广元接手第七兵团。同年12月,裴昌会在德阳成功起义,先后参加起义的国民党部队有第七兵团司令部直属部队及其下属的十七军、七十六军、九十八军。1950年1月,裴昌会电令、三十八军遵令在茂县放下武器、解除武装。本次起义史称川北起义,涉及人员共有10万人。
  -
  协助成立川北大学,筹建川北区民革地方组织
  裴昌会撰文回忆说,他是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德阳率领第七兵团起义的。起义后,部队集中到中江、三台、盐亭等县整训。1950年8月,起义部队经过民主改革整训完毕,开往甘肃天水,与解放军第七军并编。部队整训结束后,按照他个人意愿转业到地方工作,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业厅厅长等职务。川北行署驻南充。
  当时,东北大学的部分教职员工由陕西咸阳集中到南充,行署以这些师资为主筹备成立川北大学。裴昌会1947年在陕西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时,东北大学的一部分教职工由四川三台转移到咸阳,准备迁回东北。因内战已经开始,他们无法继续前行,滞留在咸阳。为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裴昌会曾批准发放粮食和经费接济他们,彼此有过交往。
  川北大学筹备成立时期,川北行署安排裴昌会多同原东北大学教职员工联系。在其后的院校合并、创办川北大学过程中,裴昌会对这些教职员工的安排,作过一些工作。川北大学是现在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的前身。
  1951年筹建民革川北区地方组织,开始由原在南充的地下民革成员龙杰三、尹子勤负责。他们同帮会等封建组织和地方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筹建民革组织中很难摆脱这些制约,打不开工作局面。川北区党委、统战部请裴昌会担任筹建民革川北组织的工作。他与龙杰三、尹子勤、李树骅、肖端重等人担负起民革川北区组织的筹建工作,以他为主。他们向民革输送了一批青年干部,组成了民革川北区分部筹备委员会,开展对川北区与原国民党有历史关系的人士进行团结教育工作,在机关学校中发展了一批民革成员。1952年1月,民革川北区分部正式成立。
  1952年11月,包括川北行署在内的四个行署合并组建为四川省。裴昌会去了重庆,先任西南纺织工业管理局长,继任分管轻纺工业的重庆市副市长。当时他已年近花甲,却顽强地从头学起,逐渐由外行变成内行。大西南不少大中型纺织企业自破土建设直至顺利投产,都凝结着他的期望和心血。
  1978年以后,裴昌会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他先后对重庆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中小学教育等多项工作进行视察,对发现的问题,分别向中央和有关方面反映并提出建议。他提出的中小学急需改善教学条件、部分老纺织厂退休职工包袱过重、某些地区环境污染等问题及建议,都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逐步解决。
  1986年,已届90岁高龄的裴昌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赴故里山东的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四个城市进行视察,历时月余,历程万余里,视察了40余个事业和企业单位。通过听取主管部门的汇报和实地调査,深入了解了当地在贯彻《义务教育法》中存在的问题后,他及时向中央有关方面提出:要尽快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实施细则,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建立一支符合质量要求、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拨出专款支援贫困地区,以保证《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同时,他还对开放城市外引内联的制度安排、资金使用、具体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青岛、烟台的经济开发区建设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受到中央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
  真诚跟党走早是“自己人”,9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裴昌会1949年起义时,解放军方面的代表是第一野战军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起义部队经过民主改革整训完毕,裴昌会按照个人意愿转业到川北行署工作时,胡耀邦是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署主任。
  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撰文回忆说,在胡耀邦的眼中,裴昌会一旦认清光明的前途,就愿向正义之师输诚,承诺起义,便绝不失信,自从起义那天开始,就一直同心同德跟党走。裴昌会川北起义后,胡耀邦与他见面最早。当时,胡耀邦向裴昌会表示:“你的工作,你的生活,我作为中共代表一定对你关心、负责,并要关心负责一生。我作为共产党员说话算话,包揽到底。”裴昌会转业到川北行署工作,胡耀邦是他的直接领导。从此,两人便结下终身友谊,成为真正的同志。
  裴昌会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他作为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去胡耀邦家探望时,吐露了申请入党的愿望,以表达自己真诚跟党走的决心。胡耀邦表示愿望很好,可以向所在的重庆市委统战部递交申请,由他们转交中央审批。裴昌会当即决定回重庆后就写申请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李振专门写信要求入党。他把信件交给裴昌会,要求转交给胡耀邦。裴老郑重地将信件面交后,迫切地询问道:“耀邦同志,怎么党组织到现在也不考虑我入党的问题,是我不够条件,还是死后追认我?”胡耀邦认真回答说:“怎么不够条件?你早已是自己人了。作为你来讲,有国内外的影响。都是党内的人对事业不利,你在党外起的作用更大。但是我会想到这事。”
  党内不少老同志关心裴昌会,包括他的入党问题。胡德平知道的就有杨得志、余秋里、廖汉生等人。1989年裴昌会93岁时,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主持,批准了裴昌会的入党要求,并报中央组织部备案。国内外报纸对此都有报道。
  -
  回潍探亲了解故乡巨变,郭宅街老宅院里忆旧
  1976年5月,裴昌会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潍坊,期间专门撰写了三篇探亲日记,字里行间充满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这次探亲,裴昌会见到了同胞弟妹裴昌年、裴昌范。他在铁路部门工作的长子裴大超专门从京沪铁路复线工程的施工工地赶回潍坊。次子裴大民解放前去了台湾,他留在内地的妻子、女儿也赶来团聚。
  潍坊市的几位领导陪同裴昌会参观了市容市貌以及柴油机厂(现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棉纺织厂、工艺美术研究所、东郊人民公社李家大队(现属奎文区广文街道辖区)等。他记忆中的潍县原是一个小手工业城市,生产土布、烤烟、铁锅、草帽编等产品,而眼前的潍坊已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重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电子仪表工业等样样都有。他还了解到,嵌银、地毯、刺绣、石雕、仿古铜器、编织、贝壳画、羽毛画以及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桃核雕刻等上千种地方传统艺术品,已行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深得好评。
  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裴昌会1977年来潍坊视察工作时,他让侄子裴大正陪同,抽时间专门去了郭宅街老宅院。进入宅院,他与侄子叙述着自己几十年前的左邻右舍,站在自己当年住房的窗沿外回忆以往的点点滴滴,对自家后院的那棵海棠树记忆犹新。
  郭宅街裴昌会的老宅院,除此之外,未见其他记载,原址大致位于现潍城区松园子小区北沿偏东一带。
  -
  六处知名宅院及人物,记载有详略
  裴昌会宅院以西、郭宅街路南,自东而西依次坐落着六处知名宅院,分别是郭稼生、郭雁宾、郎次闻、陈馥园、郭渔山、于奉三宅院。郭雁宾宅院的记载具体一些,按记载推断,该处宅院可上溯到其高祖父郭梦惠那里。郭渔山的个人事迹记载系统一些,其他人物则仅见简略记载。其他宅院除了大致位置,未见更具体的记载。
  -
  郭稼生宅院未见记载 擅长书法有作品存世
  郭稼生宅院位于裴昌会宅院的西面。宅院的具体情况未见记载。郭稼生,名禾年,字稼生,东门里郭氏族人。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队伍,历任胶东军区文书、宣传干事、文工团长、华东局俱乐部主任、潍坊市文化馆馆长等职务。
  1953年,国家提倡象棋活动。郭稼生闻风而动,倡导并动手制作了专用器具,潍坊市文化馆举办了全市象棋比赛,二三十人参赛,选手陈天才夺得了最佳成绩。
  1956年,郭稼生建议核雕艺人考功卿刻制马拉轿车、寿星、松鹤延年和嫦娥奔月四件艺术品,在毛泽东诞辰前送到北京,收到了国务院的表扬信和奖金。
  1963年冬天,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搜寻《新修城隍庙碑记》碑,郭稼生提供了重要知情人物线索。石碑得以重见天日。
  郭稼生擅长书法,有作品存世。1997年,郭稼生书法展在潍坊市博物馆举办,展出作品一百多幅。
  -
  郭雁宾宅院有房屋五六十间 位于郭稼生家西面样式传统
  郭雁宾,名迺来,字雁宾,东门里郭氏族人。郭宅街路南、郭稼生宅院西面,坐落着郭雁宾宅院。
  有记载说,郭雁宾宅院内有房屋五六十间的样子,都是传统的四合院式院落格局。但该处宅院具体格局、结构为几进院落等情况都未见记载。
  记载还说,郭雁宾宅院与南面松园子街路北、目前原址尚存的知名画家郭兰村的宅院原先是相连的。这两家的祖上本是一家人。后来,人们见到的这两处宅院的分界院墙位于郭兰村宅院的西后院。郭兰村家西后院内只有东面和西面各三间厢房,东、西厢房北沿之间建有一道院墙。紧邻院墙北面则为郭雁宾宅院最南端的一处传统的坐北面南、拔台式平房建筑。显然,院墙南北原先为一处院落。郭雁宾宅院内的那座拔台式平房,原来为该处院落内的正房。
  两家祖上本是一家人的说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其族谱记载,郭雁宾与郭兰村是五服上的嗣亲族兄弟,二人的嗣亲高祖父都是郭梦惠。
  郭梦惠,字秀塘、小连,号蕉农,为清代嘉庆至同治年间人,道光十七年(1837)考中举人,历任户部候补主事、浙江司兼陕西司行走等官职。咸丰三年(1853),他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顺天府乡试同考官等官职。
  郭梦惠的长子名郭穆之,字熙堂,拥有太学生(国子监学生)功名及议叙国子监典籍衔的官方身份。次子郭秉之,又名振之,字彝民,拥有太学生功名以及直隶州州判的官方身份。
  郭穆之、郭秉之兄弟都是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人,都没有亲生儿子。郭穆之过继堂兄郭襄之的五儿子郭恩泰为嗣子。自郭恩泰起,经郭焴光到郭雁宾,三代都是单传。郭秉之过继了堂兄郭简之的三儿子郭恩培为嗣子。郭恩培生有独子郭迪光。郭迪光则生有郭兰村等四个儿子。
  由以上情况分析,郭雁宾宅院、郭兰村宅院至少可以上溯到共同的嗣亲高祖父郭梦惠那里。按常理推断,这两处宅院早先应该为一处宅院,且为郭梦惠所有。
  后来,其长子郭穆之、次子郭秉之分家析产,郭梦惠宅院北部为郭穆之及其嗣亲后人所拥有,即郭雁宾宅院,位于郭宅街路南。郭梦惠宅院南部为郭秉之及其嗣亲后人所拥有,即郭兰村宅院,位于松园子街路北。现在的松园子北二号院古民居即为郭兰村宅院原址所在。
  -
  郎次闻经营金店,陈馥园以贩麻为业
  有记载说,郭雁宾宅院的西面,坐落着郎次闻宅院,为一处传统风格的宅院。宅院内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小楼。郎次闻曾任潍县商会执行委员,经营着一家郎家金店。后来,郎次闻家由郭宅街搬迁到同在城里的北门大街同春过道。他兄长则继续在该处宅院内居住。但其兄长姓甚名谁则未见记载。解放后,该处宅院成为昌潍军分区的宿舍。
  另有记载说,1931年秋天,潍县商会改选,胡镜心当选商会会长。同时新选出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有胡镜心、毛采臣、康子周、李星五、陈德吾、张干臣、杜汇川、王紫庭、陈燕五、康圣符、郎次闻等人。
  又有记载说,郎次闻是瑞兴祥百货店经理人。瑞兴祥百货店位于北坝崖街。北坝崖街,解放后也称坝崖北街、光辉路,当时是潍县知名的商业街之一,1997年整建制拆除,原址位于现潍城区和平路以东、白浪河以西、福寿西街以南、亚星桥以北的地域内。
  在潍县商会的相关记载中还可以发现,1917年,潘同科担任了会长,为商会历史上首位商人身份的商会会长。他就任后,去掉了虎头牌、红黑棍,清除了商会的衙门气派,在影壁墙上挂出了“潍县商务公所”牌子。
  商会同时设有10名董事,瑞兴泰金店经理郎辑五为董事之一。郎辑五与李崇德、郭蛟、李希仲、武焕之以及张善堂等人发起,倡议将潍县城东门外向北的一段护城河填平,供商户使用。经商会同意,呈请县公署批准,由发起人组成董事会,负责雇工、运土,填平护城河。
  到1921年,南北长约600米可使用的平地完成施工,先在中间留出宽约10米的街,命名为保安街。保安街街西靠着潍县城东城墙,面积较大;街东较小,大都规划为坝崖街商号作后院。新开地皮按施工费用均价出售,购主则陆续建成商业用房,较大的商号有聚祥永、同济药庄、义德栈等,其他商业有客栈、货栈、炭庄等,零售商很少。保安街原址位于现在潍城区和平路的东风西街至东大街段一带。
  综合上述记载,郎辑五经理的瑞兴泰金店与郎次闻担任经理的瑞兴祥百货店,在字号名称和意义相近。解放前潍县有亲属关系的商业字号中,常见此类现象,但两人是否有亲属关系则未见记载。郎次闻经营的郎家金店与郎辑五的瑞兴泰金店是否有关联也未见记载。
  陈馥园宅院位于郎次闻宅院西面,具体情况未见记载。陈馥园的人物记载很简单,他早年以贩麻为业,后来开设一家麻行,在本地有些名气。但麻业不是本地工商业体系中的重要行业,未见对该行业的具体记载。陈馥园还是一名中医大夫,他的儿子陈叔通曾任油坊沟小学(现奎文区潍州路小学)校长。
  综合相关记载以及相关知情人士的回忆,郎次闻宅院旧址的门牌号码为郭宅街48号(后来调整为34号)。中共昌潍地委机关报《昌潍大众报》1960年3月26日迁到该处宅院内办报,至1963年2月28日《昌潍大众报》停刊时为止。
  -
  郭渔山兴新学,学校成典范
  郭宅街路南、陈馥园宅院的西面,坐落着郭渔山宅院。郭渔山宅院的具体情况未见记载。郭渔山为清末以及清亡后本地兴办新式学校方面的知名人物。
  郭渔山,名恩元,字恺朋、渔山,东门里郭氏族人,拥有诸生(秀才)的功名。
  郭杭之是郭渔山的父亲。郭杭之,原名舟之,字次方(也作子方),号湘帆,同治九年(1870)考取举人,拥有诰授朝议大夫、议叙同知等官方身份,热心地方事务,擅长诗文,作品收入《青桐轩集》传世,去世后本地追赠乡谥“敏端”。郭渔山秉承家学,行文、赋诗基础深厚,但他考取秀才后不几年,科举制度被废止了,于是他转而专心钻研历史文献,并探讨中、西数学,以求学以致用。
  废科举后,潍县士绅倡办新式学校形成风气。宣统二年(1910),族人郭韵琴倡导办学,郭渔山等人积极响应。族人们组成校董会,多方筹措办学经费,责成郭渔山主办,并任校长,校址在西门里大街(官方公布地名为西门大街,现潍城区东风西街一带),校名郭氏两等学堂。
  学堂是将郭氏家族各处原有家塾合并后成立的。开办伊始,郭渔山悉心筹划,不遗余力,学堂初具规模。清亡后,学制更新,他主持添聘理科教员,购置各种教学仪器,学校设备逐渐完善。他提倡废除以往的注入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教育质量日益提高。
  郭渔山主持校务,前后共有七八年,因教学有方,入校学习者很多,学校在地方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191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派人来潍县调查办学情况,认为该校办学成绩突出。不久后,教育部授予二等嘉祥章予以表彰奖励。
  1916年,郭渔山将学校工作委托给郭蓉汀主持,但仍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一如既往地支持办学。他因病于1933年去世后,学生们敬送牌匾,上书“春风化雨”。
  另有记载,1916年,该校自西门里大街迁至郭宅街东端路南,改称私立郭氏小学,办学规模为五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有200人左右,校长是陆文会。
  -
  于奉三两兄弟从事洋广生意
  于奉三宅院位于郭渔山宅院的西面,具体情况未见记载。于奉三个人情况的记载十分简略,除了他们兄弟二人做洋广生意,未见其他记载,于奉三的兄或弟姓甚名谁也未知。
  洋广,全称是洋广杂货或洋广百货,后来称百货业。百货业作为商业行业,在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大致诞生于清亡前后。百货业主要经销日用百货,都是民众生活必需品。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以前,以百货商场或大、小百货商店为主要业态的百货业,是柜台封闭式经营,经销范围一般也不包括柴、米、油、盐,与现在开放式经营的大、小综合超市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较早涉足百货业的从业者是从事洋广生意的货郎,当地称之为“京挑子”。“京挑子”的家当就是一副杂货担子:担子两端各有一个四面及顶端镶有玻璃的小立柜,里面层次分明地放有胭脂、香粉、花露水、梳子、簪子、发网、针线、袜子、毛巾、腰带等日用小百货商品。
  “京挑子”手摇货郎鼓,走街串巷。货郎鼓一响,市民家庭的妇女便闻声而出,选购小百货商品。有的货郎家当比“京挑子”还简陋,手持一副分成数层的简易货架,上面挂着不多的日用小百货、小饰物,照样不乏光顾者。由于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日常生活需要的小百货商品,走街串巷的货郎一直受到普通市民家庭的欢迎,行动不便的家庭妇女尤其老年妇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这类货郎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在潍坊城一带逐渐消失。
  潍县大集南沙滩一至四街(1949年拆除,原址位于现奎文区奎文门到东风东街之间的白浪河河床上)很早就有专门经营日用百货的固定摊贩或简易百货店。赶集人员习惯在这里购买日用百货和其他生活用品。买卖平时清淡、集日红火。特别是春节前,化妆品、鞋帽、袜子、毛巾、手套之类的日用品十分畅销。有的百货摊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主要销售皮球、小汽车、西洋景(带照片的放大镜)、滴滴金(杆状小型烟花)等儿童玩具。
  七七事变前,潍县城厢一带出现多家百货商店,有记载的带字号百货商店就达15家,并出现泰东商行、山东商店等跻身当地“八祥五东”著名工商业实体的大型综合性百货商店。抗战胜利后,有记载的带字号百货商店增至39家,多为零售商,仅有一两家批发商或批、零兼作。这类百货商店都分布在城厢中心地带的几条商业街上。
  郭宅街路南住户于奉三兄弟二人从事洋广生意的具体情况也未见记载。另有记载说,抗战胜利后,沙岭子(现亚星桥东、奎文区东风东街一带)开张一家瑞祥泰百货店,经理是于谊臣。奉三取自“奉三无私”之意,三无私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三无私,意即奉行象天、地、日月那样无私的理念,用于比喻帝王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谊臣也是一个固定词语,即“坚守节义之臣”之意。以前给新生儿取名字,兄、弟的名字中分别含有君、臣之意较为常见。但于奉三与于谊臣是否为兄弟关系则未见记载。
  -
  能臣刘鸿翱大中丞宅院有名气
  于奉三宅院以西、郭宅街西端路南、预备仓街北端路东,坐落着刘鸿翱宅院,民众称之为大中丞宅院。刘鸿翱是清代后期有建树的能臣。他几乎每任职一处,都有可圈可点的政务作为。他为官的同时也喜欢做学问。他的个人生平轨迹以及大中丞宅院,都有一定的名声。
  -
  两兄弟同年考取进士,家学渊源是必然因素
  刘鸿翱,字蜚英,号次白,清嘉庆十二年(1807)与兄长刘鸿翥(zhù)同时中举,两年后两人又同年考取进士。刘鸿翱踏入仕途后,历任内阁中书、江苏太湖司马、徐州守、广东南韶连道、台湾道兼提督台澎学政、陕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福建巡抚、署理闽浙总督等官职。
  上述刘鸿翱的仕途简历,在潍县解放前的官方记载中清晰可见。简历中的司马、州守等官职,都是清代相关地方官职的别称。同知别称司马,为我国明、清时期知府的副职。太湖司马即太湖同知。刘鸿翱所任江苏太湖同知实为当时隶属于江苏苏州府的太湖厅同知。当时的太湖厅,治所位于太湖东山,管辖太湖东山一带的钱粮征收以及太湖东山和西山一带民众的婚姻、田土、命案、盗案等方面的司法事宜。太湖东山、西山,现在都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辖区内。徐州守是徐州太守的简称,也是徐州知府的别称。
  刘济川是刘鸿翱的父亲,字剑青,号说岩,嘉庆五年(1800)考中举人,历任寿光、淄川、巨野县教谕等官职,诰赠奉政大夫。
  刘济川有五个儿子,分别由他的元配张太宜人、继配郭太宜人、庶配吴孺人等三位夫人所生(太宜人、孺人都是皇帝赐予一定品级官员的母亲的封号。刘济川三位夫人的封号,得益于他的儿子刘鸿翱)。虽然分别是三位母亲所生,刘鸿翥、刘鸿翱等兄弟五人却兄友弟恭非常和睦。故刘济川潍县城里北门大街刘家过道宅院的内堂,自豪地悬挂着书有“既翖(xī)堂”“同怀堂”字样的匾额。刘鸿翱还有《同怀堂记》等文章存世。有记载说,刘鸿翱五岁那年母亲去世时,天赋的至孝品性就已经显露。
  刘鸿翥、刘鸿翱这两个亲兄弟先是同年考中举人,两年后又同年考取进士,偶然的背后,家学渊源则是必然因素。他们考取进士发榜时,京都人看到榜上三甲七十一名的刘鸿翱和三甲七十七名的刘鸿翥,亲兄弟同榜得中进士,榜上排名中间只相隔五人,不由得啧啧称奇,称赞山东出了同登贤书、同捷南宫的亲兄弟,真是艺林盛事。士子们则竞相羡慕。
  -
  读书做学问闻名大江南北,任职太湖没有积案
  刘鸿翱读书做学问,并不致力于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古人的说法,而是在书中寻求和感悟古人合乎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所在。他喜爱古文辞,嗜好《左传》成癖。他在京都初为官内阁中书时,当值之余有空闲每每室内静坐,以读书、做学问、撰文字自娱自乐。嘉庆四年(1799)的科举状元、知名官员、学者姚文田,对刘鸿翱当时撰写的论、辨、序、记、传、志等体裁的文章评价都很高,认为文章得平地真气,感觉像是宋代文豪欧阳修、苏轼复出了。
  后来,刘鸿翱主持将湖北乡试符合程式的试卷编刻成书。他选编的《山左文钞》《古文钞》,镌刻的《绿野斋制艺》也刻印成书。他选任太湖厅同知那年,《绿野斋古文前集》镌刻成书。从此后,他读书做学问在大江南北有了一定的名声。
  太湖厅同知罗琦创建了仰云书屋,供学子们读书做学问。刘鸿翱与仰云书屋董事倡议劝捐,地方绅士徐学巽首倡义捐,求学的费用得到保障。
  太湖是鱼米之乡。在太湖任职期间,刘鸿翱还劝导大家捐出万金,借给商人作为经营资本,所得利息用于度荒年。他主持疏通雕鹗河,让河流遭遇干旱时可以有一定的蓄水能力,遭遇洪涝时可以顺畅地泄水。
  他主持相关司法事宜,秉持外严内宽的原则,认为调处事务的理想状态莫过于无事。因而他在太湖上任之初,案件繁多。后来,不但无积存案件,官署平时几乎门可罗雀。
  他得以不时在湖、山之间啸吟自如,还利用公事闲暇,刻印成书《太湖诗草》。本地士绅和民众想给他建生祠,他以法律制度不允许而劝止。他升任徐州知府离开太湖以后,太湖人仍然给他建亭、立碑,以感怀他的恩德。
  -
  迫使英舰越境而过 尊重事实公正为官
  刘鸿翱调任台湾道兼提督台澎学政时,当地对科举考试获取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十分重视。
  有记载说,台湾民众聚族而居的地方,各家族往往立有祖庙,属于祖庙的家族公共财产价值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由族内的秀才们轮流执掌。每逢科举考试,以行贿、拉关系进取秀才成风。刘鸿翱前面的两任官员几经努力,行贿之风得以收敛,请人顶替代考仍然屡禁不止。
  刘鸿翱到任后,指海为誓,杜绝此风。录取秀才,他用县、府复试的方法,即县试时按学额加倍录取,然后经过府级复试,再要求考生将互相证明身份真实性的保证书提交给官署。这样,顶替代考的弊端便得以克服,台湾学风得以大变。
  刘鸿翱在台湾任职期间,三年发生两次规模不大的民变骚乱都得以平定。
  他清理屯田、以屯饷养兵,建炮台以防范海盗,设关隘楼台以抵御外邦入侵,在嘉义贮存义谷、在道库储金十万以防不测事变发生,整理限定军船、明晰官方以杜绝亏空。
  在云南任职期间,刘鸿翱积劳成疾,染上瘴气,痊愈后难行跪拜之礼。他正准备上书陈情请求辞官归里时,接到了补授福建巡抚的皇命。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多事之秋。他放弃陈情辞官归里的打算,赴福州上任。他上任后,东南沿海一带纷纷告警。
  道光二十一年(1841)七月,英国侵略军攻陷闽浙总督颜伯焘驻节的厦门,扬言择期进攻福州。刘鸿翱部署军民坚守。他认为英军船坚炮利,有利于海战,不一定利于陆战。他发动福建军民用石头填塞屿隅海港,使敌舰难以进港。他奏请清廷谢绝调用外地兵力,训练乡勇,准备以一方之力与英军陆战。因防守森严,英方舰船无隙可乘,只好越境而过,使福州一带避免了战祸。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英军船只进犯我国台湾鸡笼口,与我国守军互相炮击。海涌骤起,英军船只桅杆折断后自行冲礁被击碎。第二年正月,英军船只进犯我国台湾大安港,被渔船诱导到土地公港搁浅,遭到沿海义勇围攻,英军一艘三桅大船、两艘舢板船,24名英国人、156名印度人被擒获。台湾道姚莹、总兵达洪阿奏明清廷,擒获的印度人按律斩决。后来,英军屡次赴台湾报复,都遭到了失败。
  这年夏天,英国逼迫清廷签订《江宁条约》(俗称《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双方议和后,英国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诬称英军进犯台湾被擒获和斩决是中国台湾地方妄杀遭遇风暴的英国难民。清廷钦差大臣耆英也弹劾台湾道、台湾总兵冒功。皇帝敕命闽浙总督怡良到台湾查办。怡良强令台湾道、台湾总兵以引诬向英国侵略者谢罪。
  刘鸿翱接任署理闽浙总督职务后,用台湾禀报的最初案卷为依据向清廷军机处询问,让姚莹、达洪阿二人得到以平反昭雪。
  -
  自称郭宅街宅院为蜗居 大门上悬挂大中丞匾额
  道光二十五年(1845),刘鸿翱获准辞官归里,在郭宅街西端路南、预备仓街北端路东自家的宅院里颐养天年。
  有记载说,郭宅街刘鸿翱宅院是他踏入仕途以后置办的。其宅院原址此前的情况未见记载。关于这处宅院的基本情况,刘鸿翱专门撰文《蜗居记》进行了介绍。
  按照《蜗居记》文中描述,刘鸿翱宅院占地约半亩,却为何称“蜗居”呢?刘鸿翱在文中解释,“蜗”是个象形字,形状缠绕而弯曲,看上去安定不动,从外到内距离却不短,“牛”居住在里面,足以容身。这处宅院,大门坐南面北。进入大门,沿着通道折向西,又折向南,再折向东,才到达内院,不就像“蜗”的缠绕而弯曲吗?内院不与街市相邻,不闻喧闹嘈杂,不就像“蜗”的安定不动吗?内院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院刘鸿翱夫妇、儿子夫妇、长孙夫妇、次孙夫妇各居一室;西院则是会客室、养静室和读书室所在;男女仆役也各有住处。宅院不算宽阔,也不觉得狭小,不就像足以容身的蜗牛居所吗?
  刘鸿翱谦虚地将这处宅院命名为蜗居,而且把“蜗居”作为匾额。但附近民众看到的这处宅院位于郭宅街西端路南的大门上方悬挂的匾额却书有“大中丞”字样。这是因为刘鸿翱曾担任福建巡抚。清代担任巡抚一职的官员习惯上被尊称为中丞,他的宅院又挂有那样的匾额,因而本地民众称这处宅院为大中丞宅院。大中丞宅院在郭宅街的知名宅院中拥有一定的名气。
  ◎相关链接
  刘鸿翱辞官归里奏折
  奏为微臣腿疾未愈,龥(yù)恳开缺,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二十年十二月蒙恩补授福建巡抚,二十一年四月抵闽任事,二十四年四月届期陛见,因两腿疲软,奏恳展缓,旋奉到朱批:“俟明春二三月间再行奏请陸见可也。”
  臣跪读之下,感激难名,日延医调治,药饵频投,经数月之久,总为见痊,可举动虽能力持,拜跪必须人扶。缘臣素有火症,自受事闽中,适值办理军务,因防御之焦灼,致湿热之下坠。当海疆多事之秋,断非臣子乞假养疴之日。每念宵肝忧勤,臣复何敢自爱惜?
  今抚议大定,溟渤澄清。督臣刘韵珂,到任已经年余,闽省情形无不洞悉,事事期于整顿。藩司徐继畲,办理通商事务,甚属得宜,臣乃敢沥情以陈。
  臣现年六十七岁,气血已衰,筋骨弗灵,俯地失仪,瞻天无缘,从容就医,或可苟延。夫余生勉强恋栈,必之有误于公事,此闽省文武之共见,非臣甘自暴弃,以耽安逸,惟求皇上格外天恩,准臣开缺,回籍调理,则此后余年,皆圣主高厚之赐。并求即为简员补授以重职。至简放之员未到任以前,所有福建巡抚豪务,或交督臣兼署,或交藩司护理,泰候钦定只遵。
  抑臣更有陈者。臣在闽四载,略识夷情。今之英夷,不同于前明倭寇。倭寇志在掳掠,英夷志在通商,彼断不于八万里之外或有他图,亦断不能据守,此天之相。且与咪夷(美国)、咈夷(法国)称西洋三大国。咪夷立国凡六十年,该国制度不准多事占人土地;咈夷最富强而爱体面,咈夷入我之范国,则英夷抚愈,故钦差大臣耆英,遵奉廷谟,殚心筹画,立法至为美善。沿海遵守,可永期静谧。至备预不虞之道,则前奉圣谕,御之于陆,不御之于水,更留后路尽之。
  臣虽病废,不胜犬马恋主之忱,敬陈管见。仰慰慈怀,伏乞皇上圣见训示。
  谨奏。
  -
  大中丞宅院兴衰变迁
  与刘鸿翱以及郭宅街路南大中丞宅院有关的刘家知名人物还有刘曦、刘忠干、刘逊聪。大中丞宅院的变迁与刘鸿翱的身前、身后事密切相关,带有一些传奇性。
  -
  刘曦随同辗转照料父亲,擅长书法喜欢诗词
  刘曦,字寅士,号宾谷,刘鸿翱的儿子。他擅长书法,喜欢诗词。刘鸿翱在广东、陕西、云南、福建诸地任职时,他一直随同照料。刘鸿翱喜爱古文辞章,随感撰写了很多文章,但因公务繁忙,往往随手就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刘曦总是默默地为之收集整理妥当。
  刘曦长期随同刘鸿翱辗转各地,顾不上自己考取科举功名。道光二十六年(1846)他考中举人,具有了踏入仕途的资格。但当时因为刘鸿翱年高多病已在潍县郭宅街大中丞宅院居家养老。刘曦不忍心远离,故直到去世也没有出任任何官职。
  刘忠干参加革命,秘密受命保护十万余斤粮
  刘忠干,字孝同,刘鸿翱的后裔,出生于大中丞宅院,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开始军旅生涯,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北平卫戌司令部参谋长、五十一军参谋长、副军长、第一战区长官公署参议等军职,最高军衔为中将,退役后任河北省田粮处仓库主任。参加革命队伍后,历任民革第五支部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参事室参议等职务。
  七七事变后,刘忠干与五十一军在抗日正面战场先后参加了淮河、六安、韩庄、郯城之战等战斗,之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战斗中他摔伤腿部,去重庆疗养。1947年退役。解放前夕,他秘密接受中共地下组织安排,妥善保护了仓库所存十万多斤粮食。解放后他将存粮移交,自己也经人介绍,在北京参加了革命队伍。在京任职期间,他关心祖国统一大业,积极撰写文史资料,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家乡父老见到的、知道的刘忠干,任职职业军人期间,即使军衔高至中将,探亲回潍县郭宅街大中丞老宅时,也不见警卫人员随从,不乘汽车,不着军装,不通知地方官员,展现的是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待人温和的形象。
  -
  刘逊聪受命整理书稿,推动《潍县志稿》面世
  刘逊聪,名祖干,字逊聪,刘鸿翱的后裔,刘忠干的堂弟,先后在潍县县立中学、山东农业专门学校就读,毕业后历任即墨、胶县教育局局长、日伪莱潍道公署督学等职务和伪职,解放后曾为潍坊市政协委员。
  潍县县长王华安于1931年主持设立县志局,聘请陈蜚声、刘金第、杜佐宸、丁叔言等地方知名学者、志学方家、社会活动家及士绅名流为县志编纂委员会委员,陈蜚声任总纂,刘金第任副总纂,丁锡田为采访部主任、主笔,陈达善、孙仙坡为编辑,郭鲁泉为缮写,丁次萱任总务。以丁锡田为代表的修撰人员,殚精竭力,对自己承担的内容,无不广征博采,搜集资料,严格审核,以尽可能地确保翔实、无误。正是由于精心和投入,所以修撰《潍县志》进展缓慢。自1931年至1938年1月潍县沦陷,用了七年的时间也没能完成。好在绝大部分内容已经成稿,而且部分内容已经定稿并印刷成册。潍县沦陷后,《潍县志》修撰活动被迫中止,书稿由丁锡田收藏于丁氏群化小学。
  1940年,日伪莱潍道尹常之英了解到《潍县志》未能完成编纂,便委命刘逊聪找寻遗存的书稿并进行整理。常之英、刘逊聪等人组织完成书稿整理后定名为《潍县志稿》,常之英题写书名和序,刘逊聪题写跋,详尽介绍了《潍县志稿》编纂过程。1941年夏,《潍县志稿》由潍县和记印刷局印成并面世。
  -
  出大殡耗费巨资 大中丞宅院衰落
  在郭宅街的知名宅院中,大中丞宅院的变迁随着与刘鸿翱身前、身后事相关的变化,也带有一些传奇性。
  刘鸿翱在云南任职时,委托自己的五弟购置了一处距潍县城三里多远、名为黄叶楼的私人花园,打算退出官场归里后把那里作为安心养老的处所之一。
  但人算不如天算。云南为官时所染瘴气的后遗症让刘鸿翱不仅难行跪拜之礼,腿脚行动也不便了。因而辞官回到潍县后,因为腿脚不方便,不能常去郊外的黄叶楼,他便在郭宅街宅院旁边买到一处废园地,并费时两年建成与宅院相连的居家花园,沿用多地为官时官署居所花园的老名号取名绿野斋。为了来去方便,他居住的葆盛堂就在北面紧挨着绿野斋。当时的大中丞宅院北起郭宅街,南到松园子街,西到预备仓街,规模为十进院落,一百多间房屋,在郭宅街和松园子街上都设有大门。
  另一件人算不如天算的事情是,大中丞宅院的绿野斋花园建成仅两年后,儿子刘曦与刘鸿翱就在相隔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相继去世。刘鸿翱的长孙刘钟庆,为刘鸿翱父子二人同时出大殡,耗费了巨资,不得不变卖了两千亩土地。因为办丧事致贫,为了维持生计,大致在清亡后不久,刘家又陆续将大门设在松园子街上的绿野斋花园及附近共六处房产,转卖给了本地清代末年辞官归里的士绅、学者陈恒庆。此后,大中丞宅院又只有郭宅街路南那一处挂有“大中丞”牌匾的大门了。另有记载说,大中丞宅院郭宅街路南是并列的两座大门,但大门里面是相通的。
  大中丞宅院西沿,为一列青砖青瓦的临街房屋,这些房屋在临预备仓街的屋檐下开有用竖立的大板砖做棂子的一处处小檐窗,是大中丞宅院里储存粮食的房屋。但起初,大中丞宅院在预备仓街上并没有门。后来,刘家在预备仓街北端路东又开了个便门以方便出入。
  附近知情民众回忆说,大中丞宅院原址一带解放后成为潍坊市医药公司等单位的职工宿舍。大中丞宅院原址位于现在潍城区松园子小区北部偏西一带。
  本期图片为王瑞甫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资料来源:《潍县志稿》《郭氏族谱》《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志》《潍城区地名志》《潍坊市志》《潍坊文化三百年》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