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2-26 12:43
鄌郚总编

明朝贤相刘珝

  明朝贤相刘珝
  时间:2022年12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八岁能文,十九岁中举。明英宗正统十三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刘珝耿直忠介,居官清正,敢于直言,凡军国大事,独能果断处之,有“批鳞直前”的大无畏勇气,他亦被称为“讲官第一”,宪宗非常敬重他,称呼他为“东刘先生”。刘珝为官近四十年,为三朝元老,政绩卓著。致仕回乡后,他继续发挥余热,凭借自己的智慧扬善除恶,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本期撰稿:李彦娟
  主 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 辑:台 可 美 编:王 蓓
  校 对:曾 艳(01-02)代 进(03-04)
  王明才(05-06)封 敏(07-08)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本周刊邮箱为56352618@qq.com
  本报周一至周六出版
  -
  江苏八公 落户北阳
  时间:2022年12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刘珝墓地正门
  刘珝故居遗址
  青州市境内有南北二阳河。北阳河古称渑水,源自王府街道观音沟溜与邵庄镇车马溜。河水逶迤北去,浇灌出肥沃的青州北部平原,北阳河村倚水而建,以河为名,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明朝中叶的一代名相刘珝便诞生于此地。
  -
  生于古州渑水畔 人称必为社稷臣
  元朝延佑年间,在江苏下坯县刘马庄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刘八公,武举出身,得朝廷重用,官至滁州总管。1354年朱元璋率军攻陷滁洲,八公看到元朝政治腐败民心已失,遂弃官偕妻带子回到下邳老家,后又辗转数月到达青州府北阳河村(今属青州市高柳镇)定居下来,耕读传家,很快成为地方望族。
  八公为人正直,能文善武,经常除恶扬善,渐渐地在四邻八乡家喻户晓,备受尊敬,地痞流氓、土匪盗贼闻听八公威名,都不敢到阳河村一带骚扰。
  刘八公的重孙刘良佐性格豁达爽恺刚方,善书算,通律理,且文才横溢,远近闻名。刘良佐50多岁时添了一个孙子刘珝。刘珝聪明俊秀,在祖父刘良佐、父亲刘昺(bǐng)的教诲下,苦读诗书,锐意进取,8岁能文,19岁乡试中举。“洁苦自励,以学业操守见称”。
  史载刘珝一表人才,“丰姿秀伟,望之俨然”,面部生而有“丞”字文,善相面者预测后当为国家辅相,且有将相风度,每临大事而不惊。乡贤达许道中先生尝谓人曰:“此子文有气焰,异时必为社稷臣。”家人闻听此言更是视若掌上明珠,严格管教,用心培养。
  刘珝12岁到青州府学读书时,知府孟迪闻刘珝聪颖,常抚其背而曰:“是子有才可教。”乃遣其子孟晟与刘珝一起从师于吉水刘觉庵先生读书。少年时期的刘珝就表现出不少过人之处,在青州留下了许多佳话。
  -
  七岁神童答县官 录为童子试头名
  明朝宣德年间,寿光县衙召试童子。当时刘珝年仅7岁,但文思敏捷,学识出众,与人词辩,对答如流,人人称奇。刘珝父亲送他前往应试,知县看到刘珝年龄太小,但听说有“神童”之誉,想试一下他的学问,便对刘珝说:“七岁小童,岂有登科大志?”
  刘珝略加思索,立即对答:“几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
  知县一听,脸涨得通红,说:“蜘蛛有网难落雀。”意思是,你小小年纪能有多大学问。
  刘珝略加思索答道:“蚯蚓无鳞欲成龙。”意谓自己虽然年纪小,但有远大抱负。知县听后连连点头。
  县考进来,知县写出了题目《尧舜与人同耳》,让众童子作文。
  刘珝在爷爷的教诲下,孟子篇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提笔在答卷中写道:“二比云,尧眉八彩,尧之眉,不与人同,尧之耳,则与人同;舜目重瞳,舜之目不与人同,舜之耳则与人同。”知县县考看了他的答卷,击节赞叹:“真乃神童,非庸才之辈。”录为童子试第一名。
  少年属对巧拆字 羞倒胶东高傲举子
  明朝宣德年间,有几位胶东参加会试的举子路过阳河村,前往北京殿试。这几个人傲气十足,自认为才高八斗,定能金榜题名。因此,扯着“状元旗”,一路趾高气扬。在村子里歇息时,恰巧有一致仕老者在路边闲坐,听到他们高谈阔论,老者瞅了“状元旗”一眼,捋着胡须顺口吟出上联,说:“此木为柴山山出。”让这几个举子属对,他们听了个个目瞪口呆。
  这时正值夕阳西下,百鸟归林,学子归家。老者微笑着指着一个小孩说:“你能对对吗?”小孩一听脆快地答道:“您尽管说吧!”老者吟出上联,小孩举目看到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脱口而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老者拍手叫好。那几个举子听了也很佩服,人家小小年纪都能属对,自感惭愧,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狂妄自大,羞惭地卷起了“状元旗”。这个孩子,就是少年的刘珝。
  -
  淄河暴涨落水不惊 乡试榜首名震济南
  明朝正统年间,济南举行乡试,19岁的刘珝被青州府推荐去参加考试。他骑马从阳河途经淄河向济南行进,正值雨季,几天前大雨滂沱,河水暴涨,夹杂着泥沙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淄河从临淄城东边流过,这里有座木桥,用许多木桩打在河底,上端用横木连着,横木上铺着木板,用铁钉固牢。连续几天大雨,河水漫过桥面足有一二尺深,河水还在往上涨。想到考期临近,刘珝焦急地望着对岸。马夫安慰他说:“听阳河老人说,你5岁时,有一老人说你面有纹,类‘丞’字,将来一定做丞相。苍天会保佑,一定误不了考期。”他一听,精神振作起来:“你牵着马对准桥面,直朝着对岸的桥柱桩走,定能安然无恙。”
  走到河中间时,一个巨浪夹着杂物袭来,马受惊,落入湍急的河水中。刘珝浮出水面,看到马夫的头顶在水中时隐时现,他顺势游过去,抓起马夫颈后衣领。瞬间两人就被波涛汹涌的河水冲走。当人们去救助时,发现他站行水中,牵着马夫的褂子,神态自若。人们把他和马夫救上岸后,他拍打了一下湿漉漉的衣服,拿出十两白银送给救助的人,当得知他是赴济南赶考的学子时,人们都婉言谢绝。他深深鞠躬向众人道别后直奔济南。
  他走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个考生,出语不凡,遇事镇静,真是少见,将来必成大器。”刘珝在济南乡试顺利,成绩名列榜首,一举成名,中正统九年(1444)甲子科举人,名震济南府,山东省首推刘珝到北京参加会试。
  明正统十三年(1448),刘珝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履道德之坦途,辟仁义之正路”。在朝为官近40年,任相10年,始终按照儒家政治思想治国治民,在主观上忠君报国,客观上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纲常秩序。
  -
  担任帝师 讲授仁政
  为太子或皇帝讲学是一种荣耀,更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刘珝在500多人中脱颖而出,侍讲东宫。太子朱见深继位后,他得到重用,擢升至正三品,继续为皇帝经筵日讲,“反复开导,词气侃侃”,令众人佩服。刘珝被称为“讲官第一”,宪宗皇帝非常敬重他,称呼他为“东刘先生”。
  -
  脱颖而出侍讲东宫 启发太子严选官吏
  朱见深是英宗南宫复辟后,天顺元年(1457)四月复立为皇太子的。天顺六年(1462),英宗看到太子的启蒙老师年老体弱,圣谕选太子老师。礼部按制考选,这一飞黄腾达的良机,吸引500多人报名。几经筛选,所剩无几。
  大学士刘定之、国子监祭酒许道中等几次观阅刘珝文章,句句玉振金声清新流畅,观其书法遒劲飘逸,望其风采立众学士之首。最后,让刘珝反复试讲,英宗帝与刘定之、许道中一致认为刘珝学问造诣深博,讲授起来抑扬顿挫,义理清晰声情并茂,且仪表高雅风度翩翩。皇帝随即下诏,天顺七年(1463)将刘珝升为侍读学士。
  刘珝侍讲东宫期间反复强调国君任用贤才的重要性,他常对太子说,进贤才辅佐国君治理国家,要谨慎详察,只要人贤有才,不拘一格,选上来与国君共理国政。国君是一国之主,是掌舵的,贤才辅政是治国的工具,国君进用贤才不可造次。进用一个贤才,左右近臣都说这个人贤而有才德可以进用。国君恐怕对他不了解,近臣反映的恐怕不实,再问朝中诸大夫,都说这个人贤而有才德,可以进用。国君又恐怕有私弊,可以再到下层群众中去了解小官吏和庶民,众口一词,都说这个人处事大公无私。然后国君再亲自考察,亲自察其行,处某事,果见其有才;行某事,果见其有德,见之既真,然后从而用之。再教导这个人认识与国君共理国政的意义,必须忠于国君和庶民的愿望,这就是说,治天下有道,进贤也有道。进用贤才,国君务必做到公则无私,慎则无失,无私无失,人君之事才能办好。
  宪宗帝在刘珝侍讲东宫期间受到教育启发,使成化朝初期、中期选用官吏还比较严格,吏治清明,朝廷至黎民百姓受益,促进了经济发展。
  经筵日讲令人佩服 迎来仕途黄金世代
  天顺八年(1464)英宗驾崩,皇太子朱见深登基,即明宪宗,次年改成化元年。新皇不忘旧僚,刘珝作为皇帝当太子时的老师,立即受到重用,升任太常寺少卿,兼侍读,正四品;成化三年(1467),“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正三品。这期间,刘珝仍然天天给皇帝讲课,且每次进御讲学,“反复开导,词气侃侃”,令众人佩服。宪宗对他更加信任,刘珝也迎来了他仕途上的黄金世代。
  刘珝在担任皇帝讲官期间,担负着“经筵日讲”的职责。“经筵”,是明朝规定的皇帝攻读儒家经典的学习制度,一般由内阁大学士主持,翰林院学士和侍读学士辅导皇帝读书,有定期会讲和平常日讲,刘珝主要担负日讲,着重讲授《尚书》《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以及《春秋》《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历史名作。
  帝师讲课的程序非常严格。刘珝给太子讲学时,讲授内容先要纂辑成章,呈送皇帝批准,再到东宫给太子讲读,讲读完毕,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做进一步阐述。朱见深做了皇帝后,刘珝讲学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刘珝运用儒家思想,积极向皇帝进纳安邦治国的忠言,他留世的奏章文书记录了这些极有价值的内容。刘珝奏章中最有名的《开言路疏》,是针对宪宗皇帝宠信邪僧奸道、不问灾荒、怠于国事而写的。疏中首先引用宋儒苏轼“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的名言,劝诫皇帝广开言路,听纳忠言,赈灾济民,维护国家的安定。从天顺二年(1458)到成化十二年(1476),刘珝作为朱见深的老师达18年之久。
  -
  规劝宪宗“子庶民” 东刘先生讲官第一
  有一次刘珝在东宫侍讲,讲的是“子庶民”。刘珝道:“父子有亲便是仁,为父要仁,为子要孝。仁就是同情、友爱、互助的心情。皇帝是一国之主,是庶民的父母,对待庶民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样。皇帝总揽国家政权,要有仁,施仁政治天下。皇上一念之仁,足以养万民,由身想到家,由家想到国,由国想到天下庶民,其序不乱,乐政善施,恩泽于庶民,才得到万民的敬仰。”
  刘珝又讲:“圣上如黎庶父母,如父母爱其子一般,凡有盖造役使,要按季节,不误农时;地亩赋税,要薄些,使每个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使庶民无饥寒之忧,这便是子庶民。”宪宗听后受到启发,连说:“朕要施仁政,体恤民情,减轻赋税,减轻徭役,爱护庶民,使庶民安居乐业,这是我朝的宗旨。”
  刘珝说:“周(朝)以仁化民,而天下莫不仁;秦(朝)以不仁虐民,秦以二世而亡。”又说:“秦以不仁虐民,屡屡暴虐施政,人民受折磨,苛捐杂税繁多,徭役频繁,人民无法生活。到秦二世胡亥,更加残暴,在忍无可忍的困境下,人民走投无路,揭竿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是秦世父子以不仁虐民的结果。汉高祖建立汉朝后,以秦的暴政而亡为鉴,制定了一系列便于农民发展生产的措施,施仁政,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宪宗听后,动情地说:“东刘先生借鉴周、秦、汉朝的兴亡教训,使朕认识到子庶民的道理,是巩固天下的根本。”
  刘珝又进一步讲道:“以此看来,人君岂不可爱,且为人君者,要将那庶民爱护体恤,饥者使之有食,寒者使之有衣,国家根本方才稳固。不然,民之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饥寒逼切于身,必然相聚为乱,国家便不安了。”又阐述了子庶民的意义,指出施仁政的两种不同结果,以警皇上。
  刘珝无论侍讲东宫还是担任皇帝讲师时,都反复讲述一国之君需施仁政,要懂得子庶民的道理、恩泽于民的办法。宪宗受到启发,施仁政,体察民情,实行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举措。对各地发生的水旱灾害也非常重视,颁布一些减赋税、轻徭役的措施,促进了成化朝初期经济的发展。
  刘珝被称为“讲官第一”。宪宗皇帝非常敬重他,称呼他为“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枚,文曰“嘉猷赞翊”。
  -
  编修史书 直笔无疑
  刘珝考中进士之时年方23岁,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期满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编修是掌修国史的官职,必须对政事如实记载。刘珝无论在翰林院还是身为阁臣,修《续资治通鉴》时,都能立身事外,理智客观地分析看待每一件事,而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执着求实的毅力,从不为诱惑动摇,坚持记录事实,不虚美,不隐恶。
  -
  发现宋元历史不清 奏请修《续资治通鉴》
  刘珝身为阁臣,日理万机,百忙中一直坚持阅览文学典著。成化十三年(1477)七月,刘珝上奏疏:“臣为《资治通鉴》上言,臣近日翻阅此书,发现宋元两朝近四百年来,历史记载不清,其间史实,朝臣忠奸尚无定论,或与辽、金混淆,而昧正统之书,或成于草率,而失繁简之制,或善恶之失实,前后相互抵牾。身为儒臣学士,当有校对修续之责,以扬陛下圣神文武,咨询治道,文教于四海。”
  宪宗帝阅奏疏后龙颜大悦,金銮殿上,群臣讨论,纷纷上言需修《续资治通鉴》,一致认为唯刘珝能担此重任,率翰林院学士完成续修之责。宪宗宣旨:“刘珝进升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任修《续资治通鉴》总裁监修之职。从文渊阁翰林院选拔学士组织修续,严明修纪,以正史为准,顾全大局,去伪存真,褒贬力求得当。完成修续之责,宏扬圣德,名垂青史。”第二天,刘珝在文渊阁、翰林院召开选拔会议,经过严格筛选,圣上谕批,最后选拔了147人修《续资治通鉴》。
  刘珝挑选有权位的文学著才组成了续修核心力量,然后制定了续修准则。遂大开两局之门,有条不紊地查阅秘府的文章资料,分期分批派员到各省、府、县查阅搜集志书、碑文、传记等,澄清史实。存其信而查其疑,讨论研究,反复核对,去虚存真,详其大而略其细,搜罗剔抉。刘珝身先士卒,日夜操劳,笔不能搁,还要洞察万机,顾全大局,遇有疑难,共商裁决。续修学士纷纷敬佩,都任劳任怨,出计献策,修续工作进展顺利。
  年号之争不畏上 坚持照史实记录
  刘珝带领续修学士从“赵宋建隆之创业,继而为庆历之升平,训以靖康之祸乱,到迁都偏安于杭州,后屈尊于海南,其中命令之施,纲纪之布,国体安危之系,民生休栖之源,大书特书。写契丹出自鲜卑,而女真起于渤海,割据邻壤,附见于当时。后蒙古入,建立元朝,三纲既沦,九法并丧,又人分七等,天地已成混乱之势,以致群雄逐鹿。后太祖起兵,经三年鬼方之伐,威加六月戍边之征,使乾坤一统,重修人纪,复还礼乐之俗。巍巍功德,帝业辉煌,高五帝而冠百王”。当写到“靖难之变”时,诸臣认为此乃皇上祖宗之事,不便直写,便奏请宪宗,帝命太监拿出皇上祖宗史书。宪宗揭开史书,读给刘珝听:“明成祖即朱棣,是我曾祖父,是明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到封地北平,很有建树。太祖曾说朱棣酷肖自己,对他特别钟爱。至太子薨逝,意欲立棣为储,只因太子已生五子,嫡长早殇,次子叫朱允炆,年富力强,倘或舍孙立子,未免于礼未合。亲御东角门,召群臣会议。太祖下谕道:‘国家不幸,太子竟亡。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朕意欲立燕王,卿等以为何如?’学士刘三吾抗奏道:‘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若立燕王,将置秦王(太祖二子)、晋王(三子)于何地?弟不可先兄,臣意谓不如立皇孙。’太祖遂议定,立允炆为皇太孙。”
  宪宗又道:“您在东宫侍讲,讲过国君进贤之道,国君选太子,也应选有德才的承嗣大位。”刘珝道:“圣上所言极是。”
  宪宗又看着史书道:“自太祖大位确定,朱棣心怀怨恨,谋臣姚广孝劝其起兵造反,朱棣犹豫不决,担心大事不成,罪及子孙。这年冬季的一天,大地封冻,天气严寒。姚广孝陪朱棣饮酒解闷,朱棣说:‘天寒地冻,水无一滴不成冰。’姚广孝有意启诱朱棣,他对了一句:‘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朱棣听后,终于下了决心,起兵夺皇孙之位,前后持续了四年战斗,最后打败朱允炆,朱棣即位,改元永乐,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宪宗道:“以上内容您可酌情而写。但建文帝之事及年号一概并弃,改洪武三十五年(1402)。”
  刘珝认为,自己是圣上亲谕修《续资治通鉴》总裁监修,身负重任。皇上祖宗之史实众朝臣皆知,匿去而失大体。明太祖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故去,而明成祖在太祖故去四年之后登位称帝,建文称帝四年搁置何处呢?照圣上之意写入,极为不妥。一天,在金銮殿上又为此争辩,一些庸才奸佞之辈信口雌黄,置皇家史实而不顾,言出只为讨好宪宗,胡言乱语一通。刘珝据理反驳:“此事是国家大事,是明前代承统记事之实,改写甚为不妥,此尚书东鲁大圣阐述于前,考亭贤祖叙述于后,实为经中之史,史中之经,阐万世之人文,昭累朝之警戒,嗣史以来诸家并作,传至我朝。是我辈及古人观察历史凭鉴,建文帝立朝四年,其政令,事迹家喻户晓,况‘靖难’之师中灵壁战役记载流传很广,这一切都无法泯灭,当后人查阅时,便知明代修《续资治通鉴》失实无人信之。历代前人及我等几年心血也枉然,毁众学士名节事小,陷皇上不义事大,望圣上三思而行。”帝无语,而群臣默然。
  -
  五年巨帙问世 重视四朝历史
  建文帝年号之争一年多,帝诏刘珝进宫,亲谕将建文帝年号写入《续资治通鉴》中,刘珝《续资治通鉴纲目》完成。到成化十八年(1482),历时五年,这部雄伟、浩繁的文化工程全部完成。同时,刘珝纂修《文华大训》也完成。时人评价,其史料价值与《永乐大典》相提并论,两大文化工程的相继问世,是明代文化高度发展的智慧结晶。尤其《续资治通鉴》,从宋至今历时400多年的正史再现,论述了几代王朝的治国之道和兴衰之史。在内容安排上,克服了以往史书详于宋而略于辽、金、元之弊,对宋、辽、金、元四朝史事同样重视。《续资治通鉴》其篇幅之大,搜罗之广,缮写与装璜之精美,在当时文化之林实属罕见。
  宪宗设宴群臣庆贺,认为《续资治通鉴》《文华大训》是本朝文化工程之精品,荣耀圣德,光照千秋。宪宗与群臣廷议,遂嘉奖参与者,或进职,或封赏。刘珝原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宪宗于金銮殿上宣旨:“刘珝加封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清朝史学家评论,明朝历经276年,17个皇帝,四五十个殿阁大学士(即宰相,也称阁老),因刘珝修《续资治通鉴》,被排名前四名之列,称明朝四大阁老之一。
  -
  性格刚直 敢于谏言
  刘珝辅政耿直忠介,居官清正,不拘小节,而且敢于直言,无所忌讳。特别是入内阁以后,仍然能够果断处事,有“批鳞直前”大无畏的勇气,丝毫没有“首鼠退后”的优柔寡断。他利用便于接近皇帝的机会,积极推荐贤才,保护忠良,同奸佞小人作斗争。
  -
  反对迁都议和 力主英宗回京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蛊惑,贸然御驾出征,这时年轻气盛为人耿直的翰林院编修刘珝以“安天下为己任”大胆上书英宗,劝阻御驾亲征,英宗不从。在“土木堡之战”中全军覆没,英宗自己也当了蒙古瓦剌部头领也先的俘虏。“土木堡之变”后,刘珝以民族气节为重,坚决反对迁都议和,协助于谦组织北京保卫战。他本着儒家“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国家不可一日无主,支持朱祁钰登帝位。后来,他力主接英宗回京,并受命到边界迎接。期间,刘珝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朱明王朝统治的基本立场,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应措得当,逐渐得到明王朝的信任和重用。
  联合废后吴氏 保下唯一皇子
  宪宗登基,两宫太后册封吴氏为皇后,命王氏、柏氏为贤妃,又命万贞儿为万贵妃。在万贵妃挑唆下,宪宗废吴后,又册封王氏为皇后。成化二年(1466),万贵妃生一子,不久天折。万贵妃想再生子,但久不怀孕,妒忌妃嫔,不让进幸。若宪宗宠幸某位妃嫔,即派人跟踪,若妃嫔有孕,设法打胎。
  成化三年(1467),蛮部作乱,明廷督师讨伐,纪女被俘到京,入朝廷充役。偶得宪宗宠幸怀孕,万妃追查,纪女谎称肚内生一毒瘤。十月娠足,生了一个男孩,将孩儿交门监张民,让张民丢弃河中溺死。门监张民神色慌张地提篮沿着长廊走去,恰巧被从长廊另一端走来的太常寺卿刘珝看得一清二楚,张民跪地含泪说明原委。刘珝让废后吴氏相助纪氏匿藏哺养为妥。吴氏认为圣上无嗣,当有抚养之责,欣然应允。刘珝又找到司礼太监怀恩和门监张民,告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有机会再让圣上知晓,以闻天下。
  成化十一年(1475)元霄节刚过,刘珝在东宫侍讲“仁义礼智”之理,当讲到“父子有亲便是仁”时,宪宗脸色骤变。原来前天他阅览群书看到明太祖近30岁时,已有四个儿子。想到自己,已到而立之年,却没有子嗣,心情很是郁闷。刘珝想宪宗实为痛于无子,难于言表。觉得匿养的皇子到了向圣上讲明的时候了。刘珝立即找到门监张民道:“现在圣上痛念无子,精神不振,可找准时机,禀告圣上,必要时我可陈言。”
  成化十一年二月的一天,宪宗因受制万贵妃,抑郁寡欢。召张民给梳头,对镜自照,见头上有很多白发,叹道:“要将老了,尚无子嗣,何以为情?”张民一听,伏地顿首道:“万岁早有子了。”宪宗鄂然道:“朕子早已亡,还有子吗?”张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跪奏宪宗。此时,司礼监怀恩一步跨进也跪奏道:“张民所言是真,皇子现已六岁了,因惧祸患,所以匿不上闻。”
  宪宗大喜,穿上龙袍,诏刘珝、怀恩、张民等随驾迎接皇子。张民将纪氏被宠幸年月及生子情况详述一遍。
  下午,宪宗想起纪氏,命召见了纪氏。一见,两人握手涕泣。司礼太监怀恩,往告内阁六部,群臣皆大喜欢。随即礼部定名,叫作朱祐樘。宪宗即命为皇太子,颁诏内外。第二天,册封纪氏为淑妃。万贵妃嫉恨纪妃,鸩杀了纪妃。
  刘珝得知纪妃被鸩杀后,恐祸及祐樘,立即找到宪宗的生母周太后道:“皇太子祐樘生母纪妃已被鸩杀,恐怕万贵妃再加害皇太子,遗误圣上国本,劝您将皇太子叫到您处抚养为妥。”周太后思考再三,主意拿定,找到宪宗,说要抚养皇太子,宪宗也不好辩白,立即将皇太子祐樘领到仁寿宫抚养。
  刘珝因保护皇太子有功,宪宗对他更加信任。
  -
  雪夜跪在宫门外 恳求皇帝赈灾民
  自明朝宣德至成化年间,荆襄流民一直是困扰朝廷的严重问题。许多农民为土地兼并或租税徭役所迫而逃入荆襄山区谋生,他们千百为群,开垦荒地,伐木为棚,流徙不定,集众百余万人,发动了多次农民起义。起初,朝廷采取武装镇压和强迫流民归还原籍的政策,屡遭失败。对此,刘珝坚持“子庶民”“施仁政”,提出安民息民的建议:废除山禁,允许流民开垦荒地,永为己业;设置州县,让流民纳入版籍,征收税赋。宪宗皇帝不允,刘珝就彻夜跪在宫门外的冰天雪地里。清晨宪宗出宫门看时,门外一雪人跪地,顿感内疚,上前扶起刘珝,接受了他的建议,并派他赶赴荆襄山区,赈济灾民。
  成化十二年(1476)二月,刘珝率领官员开赴荆襄山区,安抚流民。自此,流民积极垦荒耕种,安居乐业,荆襄流民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成化十三年(1477)四月,宪宗感念刘珝安抚荆襄山区流民有功,晋升刘珝为户部尚书。
  -
  二度上疏进宫面谏 裁撤西厂以安人心
  明朝中叶,宦官开始干预政事。依靠万贵妃的庇护,宦官梁芳、汪直勾结朝廷奸臣,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梁芳将江夏僧人继晓引荐进入宫廷,为宪宗祈福,大建佛寺,逼迫数百家百姓搬迁,耗费资财数百万,民愤极大。
  刘珝洞察朝廷内外,看到西厂设置以来,弄得社会上和朝廷中一片恐怖,朝为高爵显官,暮为囚徒罪犯。刘珝与内阁大臣商辂商议,写了奏疏,有十几个大臣支持并签字,然后上疏给皇帝。建议裁撤西厂,罢免汪直,以安民臣军心。
  宪宗迟迟不予答复。刘珝冒死亲自上疏,他在奏疏中写到:“皇帝特设西厂、官校,暂令太监汪直,提督缉访,用戒不虞,以安人心。臣闻自立厂之后,事情纷扰,人心反至不安,其于国家安危,关系非小,伏望圣明,洞察事机,特将西厂革罢,官校悉回本卫,庶使旧制不为变乱,而人心自安,臣已与同官论奏,未荷俞允,故不避震怒,再此申读,臣无任待罪纳忠之至。”
  成化十三年五月,刘珝将上疏交给宪宗帝,半月杳无音信,他朝思暮虑,夜不能眠,考虑再三,只有进宫面谏宪宗。他向宪宗陈述:“自西厂设置,被无故参革者甚多,社会上谬言流传,这是危及到朝廷政权和统治秩序能否稳定的大问题。圣上应严明察吏,亦以严明用人,整饬吏治,使以前漫无限制的贪赃和贿赂行为受到约束,防患于未然。”宪宗权衡利弊考虑再三,最后采纳了刘珝的建议,下令裁撤西厂,令汪直仍回御马监。
  刘珝为官近四十年,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言直谏。为了维护和巩固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不仅尽心侍主,更以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为重,为明王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
  心系百姓 福泽乡里
  刘阁老在朝为官近四十年,为三朝元老,政绩卓著,天下仰慕。致仕回乡后继续发挥余热,体察民情,心系百姓。他睿智、有才华,喜欢打抱不平,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扬善除恶,老百姓感其恩德,把他的故事流传后世,成为美谈。
  -
  丁忧期间筹建学馆 捐献银子添置桌凳
  成化十年(1474)六月的一天上午,阳河一带下了倾盆大雨。阳河村北学馆年久失修,屋顶漏水,部分坍塌,还砸伤了学生,这事传到了正为母亲守墓的刘珝耳朵里。
  刘珝看到破旧的学馆又矮又小、光线暗淡,他回家和父亲商量后,又找到村子最有威望的老人,说了修学馆的打算,自己出钱,由父亲和老人负责具体事宜。村民高兴地奔走相告。
  这年七月,刘珝服阕回京复职。秋天种上麦子后,他的父亲和村人把学馆盖起来了。
  刘珝从家书中得知学馆已修缮完毕,宽敞明亮,无比高兴。他在给村人的信中反复嘱咐,一定选用有德有才的先生,决不能用庸才误人子弟。并托人再捎回去五十两白银,以添置桌凳。
  整治寿光贪污知县 为民撑腰百姓欢呼
  刘珝致仕回家后,常听老百姓讲,寿光知县钟玉是个银两装不满的大口袋。去告状打官司,不送银两绝对打不赢。他吃了原告吃被告,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夜晚常常窜入民宅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民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一年的腊月初,刘珝到寿光城小住。钟玉得知后,便请刘珝到县衙喝酒,钟玉一直毕恭毕敬,酒过三巡,钟玉便敞开长袍大皮袄的扣子,开怀大饮。刘珝微微笑着,慢慢对饮。不一会儿,钟玉已喝得半醉,话也多了,神志开始混乱,脱掉大袄,讲自己如何海量,吹嘘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在场的人都听得不耐烦了。
  刘珝早有思忖,见机而行,说:“钟知县,你的酒量确实不小,但不知你的胆量如何?”钟玉一拍胸脯:“胆大着呢!”刘珝便说:“你到城东北角乱葬岗砸上一个枣木橛子,安然无恙地回来,我就佩服你胆大。”钟玉大声说:“砸不上个枣木橛子,还配当一县之尊?”好事者砍了一尺多长的枣木橛子,拿来把大锤子,放在钟玉面前。钟玉也不含糊,穿上皮大袄,敞着怀,一手拿着枣木橛子,一手拿着锤子冲出门,大步流星地向乱葬岗走去。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北风呼呼地刮着。他出城被冷风一吹,有些怕了,只能仗着酒力,硬着头皮,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乱葬岗。他早已吓得心惊肉跳,拿出橛子来就往地里砸,因天寒地冻,费了好大劲才砸下去。转身跑的时候皮袄被什么拽住了,挣脱不掉,他平时没少干伤天害理的事,本就心虚,便更慌了,好不容易脱了皮袄才挣脱,摔了个大跟头,踉踉跄跄地跑回家。
  第二天天一亮,人们到乱葬岗一看,钟玉的皮袄大襟被橛子钉在地里。再一打听,钟玉在家里还不省人事呢。他的丑闻顷刻传遍了全城。刘珝命县丞张贴布告,请老百姓揭发钟玉的罪行。百姓见有人撑腰,状纸像雪片一样投到县衙。钟玉被罢官入狱,寿光百姓欢呼鼓舞,奔走相告,盛赞刘阁老为百姓除了一害。
  -
  村里村外察看一圈 选定地点挖出甜井
  刘珝有千金取名洁贞,到十六七岁时嫁给了王高村的一名进士,王高村在寿光北边,受渤海影响,从井里打上来的都是咸水。洁贞从小在阳河喝惯了甜水,只觉得婆家的井水又涩又苦。
  她回娘家时对父亲哭诉,希望他替婆婆村里的人想想办法。刘珝沉默良久,经过深思熟虑,第二天就启程去了王高村。得到消息后,知县、地方小吏也赶来了,刘珝径直走到村外,踏着初春的麦田,围绕王高村转了一圈,察看了村外地势、河流的走向,又来到村东头,指着一片高地的西边梗子说:“在这里打一眼水井吧!”接着谢绝了人们的挽留,踏上了归程。
  王高村的人们用了两天的工夫挖了一眼井,打上来的水竟是甜水,都喜出望外,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人们又在这井东边几尺外打了一眼同样的井,打水更方便,但一喝这眼井的水与村中其他井水一样。大家都说“阳河刘阁老会看风水”。
  -
  为民告状负责到底 擒获盗匪保民平安
  明弘治二年(1489)冬,刘珝参加了女儿公公的丧礼后,在寿光知县的邀请下,到寿光城小住。第三天,吃过早饭准备回家。这时,20多个人撞开了县衙的门,一齐跪在县衙院中向刘珝哭诉。
  原来,寿光城北田柳庄出了一名武举,名田良,出身富户家庭,个性凶悍,凭借有身武艺,结交些泼皮,吃喝玩乐,不守本分。借着清水泊的苇滩作隐蔽,干些绑架、抢劫的事,十分猖狂,百姓人心惶惶。
  刘珝回家后拿上百姓的状纸,来到青州府为民告状。青州知府张本和参府(副知府)李元为哪敢怠慢,立即令差役骑马叫寿光知县来,李元为、朱推官、知县决定先从状纸上反映的情况下手,探个究竟,再作安排。青州参府李元为和朱推官带领卒吏数人到寿光侦察破案。
  刘珝回家后又写了一封信给省布政使,反映寿光县北盗贼肆虐、民不聊生的情况,让省里派专人协助破案。山东布政使即委派山东巡抚都御史王霁,专门来青州督办抓捕寿光北盗贼一案。
  王霁和张本到寿光问此案进展情况。参府、朱推官、知县向他俩汇报了前段时间掌握的情况。他们商议抓捕匪徒的计划,决定在田良儿子结婚请匪徒喝喜酒之际,将他们一网打尽。刘珝直接住在青州,每天一大早就到青州府问他告的状办得怎样了。
  腊月初一晚上,天阴沉沉的,漆黑一片。青州知府组织300名官兵,寿光知县组织30名骑兵,30名捕役,包围了田柳庄,封锁了出入村的要道。知县带领几十人潜入村中,趁盗匪喝得酩酊大醉时,冲进院内,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珝听说后,亲自到青州府和寿光县衙看望参战官兵,表示祝贺,并嘱咐,按律严惩凶犯,尽早为民伸冤。
  青州府对罪犯认真审问,一一查证落实。将重犯22人打入木笼囚车,游街示众后斩首,其余的发配云南戍边。有立功表现的受到宽大处理。寿光民众喜笑颜开,都说阳河刘阁老为民告状,青州府为黎民伸冤,保住了一方平安。
  -
  著作丰富 诗书俱佳
  阳河刘氏世家明清两代不仅出了许多清官贤臣,在文学创作、书法艺术等方面,亦有建树,对明清以来的文化颇有影响。其中名气最大的还数刘珝,人称“援笔立就略不构思而成华章,玉振金声”。内阁首辅徐溥在给刘珝写的神道碑铭中说:“为诗文,清新流丽,自成一家。书法飘逸,尤长于行草,得晋人笔意。”
  诗文卓著自然豪放 书法飘逸擅长行草
  刘珝一生著作丰富,著有《东宫讲义》三十卷,《古直文集》十六卷。刘氏后人整理的《刘珝诗文集》收藏了他许多优秀的诗文。刘珝诗文自然豪放的风格,与其父亲刘昺一脉相承。如刘珝七律诗《题云门山》:
  巍巍自古峙东齐,
  万壑千畴望欲迷。
  石井尚留三寸雪,
  云门忽听一声鸣。
  杖挑春酒邀朋饮,
  袖拂苍苔纵笔题。
  我欲盘桓寻乐事,
  不知红日薄山西。
  这首诗是刘珝致仕归家后邀朋登云门山之作。前四句写远望云门山的景色,登上云门山的时间,后四句写与朋畅饮、挥洒题诗、不知日已西坠的欢快。全诗挥洒自如,韵味悠然。
  刘珝一生宦绩显赫、诗文卓著,已为世人所共识。但是,独树一帜的书体却鲜为人知。《中国历代书法家》一书,就对刘珝有“书法飘逸,行草尤长”的评语。礼部尚书尹旻所撰《刘珝墓志铭》中说:“公文章高古,有韩、柳之家风,书法遒劲,得羲、献之笔意,其一代之伟作也。”此言为中肯之词。刘珝的书法,杂糅隶、草、篆、楷、行,布局协调合理,章法自然。几种书体同时运用,挥洒自如,排列巧妙,浑然天成。看起来颇有“板桥体”的“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韵味。
  -
  东藩代祀诗之序文 东镇庙中独一无二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派大理寺右少卿李守贞(李介)去往山东,代表朝廷祭祀圣人孔子,然后又前往祭东岳泰山、东镇沂山和东海之神。在各处祭祀期间,李守贞与其他陪同人员写了许多诗,事后去寿光请致仕在家的刘珝作序。此碑刻立于沂山东镇庙,至今保存完好。碑长94.5厘米,高78.5厘米,厚18厘米,“东藩代祀”四字为双勾刻,字径约17厘米。整碑用印4方,另在文首侧刻“古直”二字,正文34行,共计498字。碑体四周饰忍冬花纹。此碑刻是极有特色的一通卧碑,刘珝的序文由本人亲自书丹,其题目与正文大小差异悬殊,题、文全以行草书写,艺术性强。
  沂山东镇庙众多的碑刻,多是祭文碑,其次是诗碑,而诗之序文刻碑者仅此《东藩代祀诗序》一碑。行文循序渐进,层层叙述,夹有议论,语言精练,突出了祭祀众神宗旨,概述了李介代祀的过程,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明代社会礼制的一个侧面。这是东镇庙中独一无二的石刻。
  刘珝《东藩代祀诗序》碑,文、书、刻俱佳,别开生面,具有史料性和艺术性,是难得的珍贵文物。
  -
  赵鹤龄整饬城池 刘珝受邀写记
  2006年在威海市发现了刘珝《新建环翠楼记》的残碑。弘治二年(1489年),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视察威海卫后,将卫所的城池及墩堡整饬一新。这感动了威海卫及周围卫所府县的官员和兵民,自愿捐俸修建环翠楼作为纪念。同时又请求在家养老的刘珝为环翠楼作记。是年刘珝已64岁,欣然命笔写下《新建环翠楼记》,如下:
  威海西域之冈,有楼曰环翠,以沧海山川甲天下,山光水色峥嵘于前。而我朝来,特此为边陲,太宗皇帝永乐间,益修守御,倭寇不敢伺觊,有此备也。历世百余年,城池倒塌,兵政废驰,因循弗理。适钦差巡察海道副使赵公鹤龄至,四顾叹曰:“城池倒塌如是,不重治之,后必有患。”乃惩饬之以宪度,振肃之以纲纪,起附近州县人夫千名,支给泰山香钱数百万,多方设法,将威海等卫、雄崖等所三十二处,赤山等巡司二十处,凤凰山等墩、龙虎山等堡四百余处,甲胄干戈之属,政令乖戾之类,一旦焕然一新。东海之人,倾心向化,倭寇之辈,闻风远遁,军民安堵,皆公余泽所及。文登营把总指挥王恺等,感公之德,捐俸建楼,以示永久,因禀命差遣总督备倭都阃姚公升。公曰:“事贵适宜,奚为不可?”于是不远千里,谒文千余,欲刻石用不朽。吁!近海之郡凡几,滨海之郡凡几,自唐宋以来,民之至,而土著者日益繁。元末若于攻战,过者萧条兴慨。今圣天子深仁厚德,被乎东裔,若易而不难也,大抵系乎人而已。且时之不可为者,春秋书新延厩是也;制之不当为者,春秋书新建南门是也。今修造既得其时,又出政之所阙,是岂可没而不书耶?遂书其概如此,使后来有所考云。
  -
  埋骨桑梓 流芳千古
  后人把刘珝葬在青州北阳河畔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刘珝一生坦坦荡荡,在朝为官,刚正不阿,以安天下为己任;致仕回乡后仍心系国家安危,力所能及造福一方。他为社会、为国家、为青州人做的点点滴滴,都被载入了史册,名垂青史。他的祠堂、墓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都已经成了一种文化载体。
  -
  祠堂扩建为昭贤祠
  现存唯有阁老府巷
  在今青州北门街南首西侧有一条巷子叫阁老府巷,阁老指的就是明代吏部、户部尚书、内阁大臣刘珝。刘珝在成化年间任阁臣时,在这里建街道和宅院,叫刘相府。出入刘相府的巷,叫阁老府巷。刘阁老病逝后,建成了刘氏祠堂。
  嘉靖二年(1523),谏议大夫刘祺上疏刘珝忠孝,世宗特遣礼部致祭。为追念先贤刘珝,世宗命青州北阳河村为“仁孝里”,赐祠额曰“昭贤”,刘氏祠堂改为“昭贤祠”。
  “昭贤祠”是在原刘氏祠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位于城里府前东西大街北侧,西邻察院行台,东邻青州府治,院内苍松翠柏成荫,名人碑碣矗立,望而肃然起敬。每年春秋府、县派员致祭如仪,祠内四季有专人看护。
  “昭贤祠”东西阔30余米,南北进深60余米,四周青砖砌墙,祠内方砖铺地。“昭贤祠”大门单檐歇山,青瓦覆顶,五彩斗拱,气宇轩昂。每至节日,昭贤祠门前两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灯笼上“相府”两字分外醒目。门前石狮蹲立两旁,气势威武。院内正面大殿面阔七间,进身三间,重檐庑殿,黄色琉璃瓦覆顶,正脊两端正吻高达1米余,上下檐分别施七彩斗拱和五彩斗拱。
  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殿内正中塑有刘珝坐像,头戴乌纱,身穿官袍,神态自然。侍臣恭顺温雅分侍左右。东西厢房陈列刘珝生前所用文房四宝及皇帝所赐圣旨、制诰,墙壁上挂有刘珝生前事迹介绍。大殿门正中悬挂有嘉靖皇帝御赐匾额,“昭贤祠”三字均为墨底金字,古朴典雅。殿前朱红圆木顶柱上镌刻御赐金匾“一代名臣第,三朝元老家”。
  “昭贤祠”历经改朝换代,数度兴废。据说道光年间,刘庸之子刘希海曾专程至“昭贤祠”祭奠,后来还出资维修过“昭贤祠”。解放后,昭贤祠由益都县图书馆管理使用,图书馆迁走后,房屋被拆,建成了图书馆职工宿舍,只有昭贤祠南旁的阁老府巷了。
  -
  柱国坊规格极高 为旌表刘珝而立
  “柱国坊”位于昭德古街,始建于明弘治年间,为旌表大学士刘珝而立,“柱国”是从一品勋阶。“柱国坊”是刘珝有“柱国”文勋封号之后所立的牌坊,四柱三门,中间之门宽阔,可以通车马。一般情况下官员可以走中间,平民百姓走两边的小门。
  2014年,复建,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2.78米,总高度12.74米。顶额为“敕赠”,题额“柱国坊”,题额右边的小字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刘珝”。“柱国”是文勋封号,左边落款为“弘治辛酉榖旦”。南面抱柱联,上联为“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下联为“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此联为弘治皇帝御制祭联,刘杰书丹);北面抱柱联,上联为“忠廉立殿堂,史称贤相,功与云山并峙”,下联为“仁孝满乡里,世誉楷模,德同阳水共流”(张景孔撰联,刘葆君书丹)。
  墓园松柏成荫 后人搜集丢失文物
  刘珝墓,人称阁老坟,位于青州市高柳镇,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明孝宗为追念内阁辅臣刘珝而敕修的墓园。占地数十亩,园内松柏成荫,碑碣矗立,石门、石坊、翁仲、御碑依次排列,肃穆壮观,
  门前额镌有“敕修刘氏世墓”匾额。从葬制规格可见一代名相生前德高望重。
  当年刘珝去世,弘治帝得知后讣告内阁、六部、都察院、按察院,命礼部尚书阁臣徐溥到阳河村吊唁祭奠。又命在北京皇宫春明阁设灵堂,弘治帝亲制祭联:“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为三朝元老。”弘治帝白车白马,素装前往吊唁祭奠。文武朝臣纷纷到此祭奠。并下圣旨:赐刘阁老御葬;赠太保、谥文和。皇帝还决定亲自到阳河村参加刘阁老的葬礼。
  刘珝虽在朝廷为官多年,但家里依然清贫,去世后,朝廷省、府、县等地方官吏络绎不绝地到阳河村吊唁祭奠,弄得家里人忙里忙外,应酬不下。可如今还要迎接皇帝,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家里人经过几番商讨,决定提前举行葬礼。礼部官员先于皇帝直奔阳河,与阳河刘珝的儿子们商议接驾事宜,可到阳河一看,葬礼已毕。礼部官员急忙回转到京,向弘治帝报告,弘治帝沉痛地向东南(阳河村的方向)三鞠躬。
  弘治帝命礼部尚书阁臣徐溥亲书“敕修刘氏世墓”六个大字,赐给阳河村。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珝墓曾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御葬甬道宽三四十米,南北长1公里有余,苍松翠柏数千棵,遮天蔽日,远近闻名。文革期间墓地惨遭破坏,墓碑、石人、石马等精美雕塑俱被砸毁,墓室亦被打开,参天古木砍伐殆尽,如今仅存三株明代古柏。
  近年来,刘氏后人广泛搜集原墓地内文物,同时筹资对其重修。如今,弘治帝圣旨、徐溥亲书“敕修刘氏世墓”和嘉靖帝钦赐“昭贤祠”匾额,以及原墓地一对上马莲花石,一个明代马槽及“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的石碑和祭文碑、墓志碑、墓道碑等文物都已找回,并修复了刘珝墓、墓碑、牌楼、华表、石人、石羊、石柱、石马、石狮等文物,建造了富丽的庙宇和神像。坟墓经后人不断添加新土,已成一座小山包,墓地也重新栽满了松柏,大部分已经碗口粗细。
  走进墓地,曲径幽幽,满目葱翠,大小坟茔在阁老墓四周林立。当年刘珝为母守灵的小屋静默在松林深处守护着云烟过往。每遇庙会、年节都有人纷纷来这儿烧香供奉。
  本期图片由李彦娟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资料来源:刘序景(刘珝后人)提供、青州古城、青州市博物馆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