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2-28 18:28
鄌郚总编

从节令习俗看潍坊文化

  从节令习俗看潍坊文化
  潍坊人很重视过年过节,每逢年节都要搞一些活动。这些习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而使 节日过得热热闹闹、有滋有味。 一年之中的节令是不少的,从三月清明到五月端午,从八月中秋到正  月过年,前后相继接连不断。因而人们也就经常处在迎节和过节中。节日的活动有物质享受、人情礼  义,也有休闲娱乐、诗书文化。从这些习俗活动可看出潍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一)节令之中的伦理人情
  潍坊地处齐鲁之邦、孔孟之乡,有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尊崇先祖、敬老爱幼、和睦家庭、善 待亲朋,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在过年过节中得到集中体现。人们把节日期间的活动当作表达感情、增  进友爱、处理关系、加强交往的一种方式、 一个机会。因此,在年节的各种习俗活动中,总是充满着
  浓厚的伦理人情。
  首先是尊崇先祖。潍坊的有些节令都是要搞祭祖的,像过年这方面活动搞得最为隆重集中。人们 在欢欢乐乐忙年过年的时候并没有忘记祖宗,而是把大礼大情首先献给已经过世的先祖,以表达对他 们的缅怀和尊崇。在大年除夕,人们收拾好厅堂,将桌子擦拭干净,摆上年菜和糕点水果,然后烧香 燃烛给祖宗牌位上供。全家老少都要给祖宗磕头跪拜,向他们祝福。潍坊农村还有这样的习俗规矩, 即在年除这天,家人要到墓田给祖宗上坟,还象征性地招呼祖宗请他们回家过年。摆的供虽然不吃, 回家过年也办不到,但却表示了子孙后代的一片心意,若先祖在天有灵,也会为此感动的。除了过年, 纪念祖宗比较隆重的便是清明节了。三月清明,时值早春,乍暖还寒。人们在清明期间除了放风筝、 打秋千、喝五谷饭, 一项主要活动就是给亡故的父母亲人上坟扫墓。 一家人提着饭菜,买上烧纸,在  长者的率领下来到亲人坟前,添添土除除草,然后摆上供品,烧起纸钱,向逝者行礼致哀,还多对逝  者说些感恩怀德、祝愿安息的话。清明扫墓气氛是严肃的,也是悲凉的。关于清明节扫墓古诗有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纷纷”说明了老天垂泪、天人同悲的情景,“欲断魂”写出 了扫基人伤感哀痛的心情。再是,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的中元节,民间百姓称之为“鬼节”。这一天也要  祭祖,给亲人上坟添土,以慰在阴界的亡魂。
  其次是敬老爱幼、和睦家庭。潍坊人历来很重视家庭亲情,在年节活动中更是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每逢年节,家人对老者表现出特别的孝敬,好吃好用的先让给老的,对老的进行慰藉祝福。老人对幼  者也特别地宽厚爱护,总是让小孩子在节日里吃好玩好。潍坊人很讲究过节的家庭团聚,企盼团团圆  圆地过节。比如中秋节和过年,在外地的人总要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们一起过节。中秋节全家在一起
  吃月饼和赏月,过年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奔波在外的人若实在不能回家,也要与家人互通信息相互
  WEIANGWEXHUASANBAINIAN
  问候,以示骨肉心连心,天涯共此时。从节日做的食品也可看出人们追求亲人团圆的愿望。中秋节做 的月和月饼是圆的,过年包的饺子是圆的,正月十五的元宵更是圆的。团团圆圆、和和睦睦,这是人 们的理想和愿望。另外,如果家庭当中亲人之间平时有些疙疙瘩瘩、矛盾分歧, 一般也想利用年节这
  个机会互相聊聊消释化解。
  再次就是利用过节走亲访友,加强亲戚朋友间的交往。平时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接近,过节了 聚在一块谈谈玩玩,互致问候互通信息,以活跃节日气氛,增进亲情友情。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  越深,这是潍坊老百姓的经验之谈。过年是走亲串友的最佳时机和最集中的时候,形式就是互相拜年。 大年夜过后拜年就开始了,初一先是本家本族拜,初二开始给外族异姓拜,以后是其他亲戚和朋友。 拜年的时候一般都带着礼物,如烟酒糕点之类。被拜者有的还要留下喝酒吃饭,大家猜拳行令,往往  玩到很晚。八月十五也是走亲访友相互看望的节日,这期间人们提着月饼水果等走亲戚看朋友,畅谈
  叙旧,共庆佳节。
  (二)充溢年节的诗书文化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潍坊人不仅崇尚传统的伦理道德,而且有着较好的知识文化素养。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副潍坊人家常用的对联,道出了人们对道德和文化知识两方面的追求。 因此,在潍坊地区的年节活动中,也充溢着浓厚的诗书文化气息。诸如节日期间的撰写对联、文墨赠
  答、诗词唱和,以及说书唱戏和其他文娱活动,都是这种诗书文化的具体体现。
  首先是撰写对联。潍坊人过旧历年都喜欢贴对联。贴对联不仅可以增添过年的喜庆热烈气氛,而  且还希望通过对联中的有关含义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理想去向。而撰写对联的本身也是展示诗书文  采和书法艺术的过程。纵观潍坊过年历来所撰对联大体有如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渲染喜庆吉祥气氛的, 如“日暖华堂呈百瑞,春深画阁照三星”、“燕过重门留好语,莺迁乔木报佳音”。再是表达福寿发财愿  望的,如“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还有感慨天地 变化,企盼来年好运的,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祥云书  大有,瑞雪兆丰年”。也有说明修身齐家原则勉励家人后代的,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诗书  承世泽,孝友念家风”等。以上这些对联不仅渲染了节日气氛,表达了人们的愿望理想,而且体现了 撰联者的诗文才华和风雅气质。这些对联一般是在除夕这天贴在自己家门上,做生意的则贴在店铺门 口。对联的书写有的请专事此业的“墨客”,有的请亲朋中的善书者。除了贴在门上的对联,有的人家  还在自家客厅正中贴对联,这种对联叫中堂联。有的还贴在厅房两旁的柱子上,叫楹联。中堂联、楹  联的内容大多是表示祝愿和志向的。撰写对联是诗文才气的表现,而对联的书写则是书法功夫的展示。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字写得如何是一个人气质才华的显现。潍坊历来有擅书法  者,并且出过不少的名人大家。文雅隽永的内容配上潇酒堂皇的书法,相得益彰、倍加增彩,这成为
  潍坊人家过年时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再是文墨赠答、诗词唱和。过年过节人们喜气洋洋,精神焕发。潍坊百姓尤其是文人之间喜欢互 赠字画,将其张挂在自己房间内, 一是友情表现,二是欣赏品昧。有些字画内容是挺有意思的,有的 艺术水平是很高的。比如有的赠给对方的条幅写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 事关心”,有的写的是某著名学者作学问的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所赠绘画内
  WEIFANGWENHUASANBAINAN
  容多是花鸟鱼虫、吉祥景物。另外,节日期间,亲友聚会,兴之所至,吟诗填词,互相唱和。这些诗  词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慨情愫,也为节日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比如大诗词家苏东坡在潍坊做官时的著  名词作《中秋 · 调寄水调歌头》就是在中秋节之夜与友人宴饮之际作的。请看苏氏在潍坊留下的这首  千古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词作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 苏氏中秋月夜感时思亲的复杂情怀。再如郑板桥在知潍县时,也喜欢在节令之时吟诗抒怀。在七巧节  晚上他就作过一首《七夕》,内容是:“天上人间尽苦辛,飞桥斜度水粼粼; 一年一会多离隔,好把牛  郎觑得真。漏尽星飞顷别离,细将长夜说相思;明年又有新愁恨,不得重提旧怨词。”此诗借牛郎织女  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离愁别绪。诸如此类,潍坊过去这方面的诗词不少。而且,在历史上专门  描述潍坊节令活动的诗词也有很多。例如老潍县的文人、医生裴星川的《潍县春节即事百咏》(百首竹  枝词),潍城文人吴斐先的《佳节诗》,等等。
  另外,过去潍坊年节期间再有的文化盛事就是说书、唱戏和搞其他文娱活动。说书、唱戏过去平 时就有,而在年节则搞得特别热闹。潍坊在近现代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说书人。这些说书人或以古书  为本,或自已编撰,在固定说书场说书,既为生计,又是献艺。比如在过去潍县城就有像陈柱、双辰  这样的著名说书人,他们在潍城的沙滩、南关等说书场说书。年节期间,说书很热闹,说书的多,听  众也多。说书的内容有的是历史小说,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包公案》等,有的是神话传说, 如《白蛇传》、《西游记》等,有的是市井故事、名人传奇,等等。说书的形式有评书、鼓书、竹板书  等。节日说书场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市井文化画廊。再是唱戏。戏曲艺术在潍有久远的传统,潍坊  人大都爱看戏听戏,也有不少水平挺高的专业演员。早在20世纪初期潍县城里就建起了多处戏院。每  逢年节这些戏院便从外地请来名角,配上本地的演员作班底唱戏。所演唱的剧种主要是京剧,另外也  有吕剧等地方戏。全国著名京剧演员金少山、李万春、程砚秋、尚小云、杨宝森、张君秋等都来过潍  坊。每当名角来潍时,戏院便在各处张贴戏报,在戏院门口展出他们的剧照。演出时观众很多,座无  虚席,其场面是很热烈的。除了专业戏剧演员,潍坊城乡还有不少票友戏迷,他们在年节期间自动凑  到一起敲起锣打起鼓,自拉自唱,这种场景也是挺有味的。除了说书唱戏,潍坊城乡在年节里还开展  多种文化娱乐活动。比如清明节的放风筝、打秋千。在每年风和日丽、草木竞发的清明佳节,人们争  相到郊外踏青放风筝。那各种各样、斑斓多姿的风筝在碧空飞翔,底下是欢呼雀跃的大人孩子,其景  其情很是热闹动人。还有秋千,有的住户在家中吊起秋千,有的到白狼河沙滩那里打扎起的转秋千。 少女儿童穿着节日的新衣说着笑着在空中悠来荡去,极富诗情画意。关于清明节的这些活动,郑板桥  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八月十五的文化  娱乐活动主要是围绕“月”来进行,具体有祭月、赏月、念月,这其中的文化气息更为浓厚。祭月, 就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在院中摆供祭月,供品有月、月饼和水果等物。祭月也可说是纪月, 纪念月亮,感谢月亮。因为月亮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和美好的,它带给我们夜晚的光明,给我们以美  好悠远的想象,也象征着家庭的团圆祥和。赏月,即是在中秋节晚上,当月亮如银盘样升到空中,亲  人朋友们坐在一起欣赏咏叹这明媚皎洁的圆月,兴之所至还要吟诗作词、对月当歌。念月,是儿童们  在八月节晚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十五晚上吃过饭后,各家的孩子端着家里蒸的“月”,在“月”上边盖  一片蓖麻叶,插一炷香,到街上坐在板凳上念月咏月。念月的歌词大体是:“念月了,念月了, 一斗麦
  VEFANGWENHLASANBAINIAN
  子一个了。念月饼了,好年景了,念机粘猴了,盖瓦屋楼了。念煎饼了,骡子马子一大天井了。”在月 光如水的中秋之夜,满街响着此伏彼起的琅琅念月声,这也是一件极富诗意颇为动人的事情。从念月 歌词的内容看,也反映出人们祈求丰收太平的心愿。至于过去潍坊过年的文娱活动,除了说书唱戏主 要是“耍灯”。所谓“耍灯”就是人们用竹木纸布等扎糊各种各样的灯笼,晚上灯里点上蜡烛上街舞动 玩要,同时表演各种文艺节目。所扎的灯有龙灯、鱼鳖虾蟹灯及旱船灯等等。这些灯造型优美,形象
  逼真,再加上各种有趣的戏耍,就使得“耍灯”这种活动十分热闹和吸引人了。
  (三)美食佳味与潍坊年节
  潍坊自古以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这为潍坊的饮食文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潍坊又向以 好吃与善吃著称,所以多年以来,潍坊的吃食闻名遐迩。这方面不仅南方难以媲美,即使山东各地也  自愧弗如。潍坊的饭菜属鲁菜菜系,但又有本地的许多特点。无论是主食还是蔬菜,都是样多味美, 很有特色。潍坊人平时就比较注意饮食,而在年节就更加重视和讲究了。潍坊过节期间的美食佳味,
  也是一道艳丽多彩的风景图画。
  一年四季的节令不同,饮食的习俗也有差异。先看清明,清明节各家各户主食一般都吃白饼卷鸡  蛋。这白饼是用整子烙的薄面饼,有单饼和“拉他”饼之分,口感劲道而放香,这饼在外地是没有的。  所以潍坊有“白饼卷鸡蛋,越吃越舒坦”的俗语。做的菜多是加有苔菜的清余丸子,再就是菠菜豆腐。  喝的是五谷饭,俗称秫秫米饭,用麦仁(用石臼捣过的麦子)、高粱、绿豆、豇豆等熬制,这稀饭喝起   来非常香。关于清明节饮食,民国初潍城文人吴斐先生在其《佳节》诗中有云:“清明佳节三月三,天   气不暖也不寒。因为这个节令好,家家都做好饭餐;清晨菠菜熬豆腐,中午白饼卷鸡蛋。”再是端午,  五月端午主要是吃粽子。粽子这东西南北方都有,但实际做的各有不同。潍坊的粽子品种多且好吃,  有糯米粽子、黄米粽子,有枣粽子、豇豆粽子和豆沙粽子等,味道又甜又香。不像南方粽子做的比较   简单,有的里面什么也不放,有的里面包上肉很难吃。再就是八月中秋节,中秋节食品在潍坊最大的   特色就是蒸“月”。这“月”是潍坊独有外地皆无的,“月”是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呢?“月”是用面和   枣做起来的一种月亮状吃食。“月”的制作方法是,把发酵好的面团揉成三块,分别用擀面杖压成圆   饼,在两层较厚的面饼中间夹上煮熟的红枣,然后将另一块较薄的圆饼的边缘用刀划成约一厘米的锯   齿形,把它用水粘在前两块夹枣的圆饼上面。这粘上去的锯齿形圆饼便叫“云肩”,之后,再在“云   肩”上用小刀小剪把揉得细软的面团加工成传说月官中的玉兔、桂树、嫦娥、云彩等物,或加工成其   他神话人物、花鸟鱼虫等物。总之,在“云肩”上组成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立体图案,这样“月” 就基本做成了。最后将做好的面月装入蒸笼蒸熟,于是就成了状若圆月、香甜可口的面枣食品。“月” 可供小孩子在十五晚上念月之用,当然也是小孩子最爱吃的中秋节食品。中秋之后再一个有特色的吃  食就是腊八节。腊八节本是一个佛教的节日,古传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庙里仿照佛祖成道   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各种干果做粥献佛,叫做“腊八粥”,以后腊八遂成民间节日。腊八这天的吃   食特色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的做法各地用料有所不同,潍坊地区的腊八粥,有糯米做的和黄米(黍   米)做的两种。糯米的是用糯米熬成稠粥,浇上用小枣、栗子、花生、白果、百合做成的甜卤。黄米   的只用黍米和枣熬成。腊八粥很好喝,由于做得稠实际上可当主食用。关于腊八煮粥,潍坊文人裴星   川在其竹枝词中写道:“朔风烈烈满城厢,腊八家家煮粥忙。顿觉年关已渐近,街头叫卖纸猪羊。”腊
  425
  WHIFANGWENHt ASANBAINIAN
  八之后就是过年了。潍坊对过年的食品特别重视,做得花样多且水平又高。主食方面各家都要蒸饽饽、 米面、年糕、豆包、糖角、脂饼等面食。过年的饽饽做得又大又白,有的上边还点上红点以示喜庆吉  祥。年糕是黄米放上红枣。年除夕要包饺子,潍坊的过年饺子有荤素两种,荤的一般是白菜肉的,素  的是豆腐的,豆腐是为了取福字之谐音。无论荤、素饺子,有的里面还要包上红枣、栗子、花生、铜  钱等物,吃着的人便象征有福发财。在年菜方面,做得也是丰富多彩、花样繁多。大体有蒸鸡、炖肉、 炸鱼、炸藕合、炸肉丸子、炖白菜、炖山药、芥茉鸡、炝芹菜、炒韭菜、拌辣皮等,这些菜做得色、 形、味俱佳,极具地方风味。
  除了过节各具特色的美食佳味,潍坊平时的吃食也是很丰富、很有特色的。这些食品平时吃,过 年过节也吃。如传统久远、闻名遐迩的潍坊和乐、潍坊朝天锅等。潍坊和乐实际上是一种带卤的面条, 但它与一般的卤面做法不同。和乐是用粉团和面,用特制的和乐床子压成面条,这种面条既粗挺又滑  溜。和乐面条煮熟后再浇上特别的卤,这卤有鸡鸭肉和猪肉丸,还有鸡蛋皮、香菜梗、糖蒜片以及辣  椒油等,卤种丰满,色彩鲜艳。和乐吃起来确是汤清味醇,筋道滑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和乐面  条所以称为“和乐”,是取和和乐乐之意,有人情文化意蕴。潍坊朝天锅是一种受人欢迎的秋冬季饮  食。吃法是中间支一口锅,锅围镶木板为桌,周围放马扎板凳,食者围锅坐而吃之。主食是面饼卷熟  肉或鸡蛋,另外锅内有煮沸的老汤。这老汤内放有猪下货等,秋冬天凉吃起来又滋润又暖和。除了和  乐、朝天锅,潍坊平时的其他面食如烧饼、火烧也很有名。烧饼有酥烧饼、鼓烧饼、肉烧饼,火烧有  面火烧、肉火烧、糖火烧,有名的杠子头火烧颇受人欢迎。除以上吃食外,潍坊的糕点也品种丰富、 做得精致,如蛋糕、桃酥、大麻元、兰花根、芝麻片、小月饼等等。这些精致糕点除供人们平时和年  节食用,还用作年节祭祖供神。
  (四)节令活动与民间工艺
  潍坊的年节活动是同潍坊的民间手工工艺紧密连在一起的,因为年节活动中用的物品和道具等都 是潍坊的手工艺人制作的。潍坊在历史上是个手工业很发达的地方,产生过许多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 和多彩多姿的手工艺品。民间工艺是潍坊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如国内外皆知的潍坊风筝、 潍坊年画、潍坊花灯、潍坊嵌银、潍坊刺绣、潍坊剪纸等等。由于有了这些精湛的民间工艺品,节令 活动才得以进行并大放光彩。
  潍坊风筝是潍坊工艺品的优秀代表。潍坊风筝主要是在清明节供人放飞用的,实际上一年中的其 他时候不少人也放风筝。另外,除了放飞,风筝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艺术欣赏品。关于风筝的制作, 在潍坊历史悠久,从明代起就有专门的艺人扎制风筝了,往后越做越好,越做越精致。潍坊风筝以寒  亭杨家埠风筝和潍城的风筝做得最好,在全国各地的风筝中颇有名气。潍坊风筝的制作主要特点是: 一是造型合理,制作考究。造型讲究对称、平衡、整齐、和谐,制作一般选用一年生优质毛竹,劈竹 均匀,火烧适当,加之扎制结构合理,糊纸平整无皱,因而制作出的风筝既轻巧又抗风。二是样式广  泛,内容丰富。潍坊风筝的样式和内容广泛丰富,样式有人物、动物、花卉、彩灯等等,内容包括神 话故事、传说人物、吉禽瑞兽、花鸟鱼虫等等。各种样式内容的风筝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象征吉  样喜庆的“福星高照”、“麒麟送子”,有寓意幸福长寿的“五福捧寿”、“仙鹤童子”,有渴望平安驱邪  的“禹王锁蛟”、“水漫金山”,有反映爱情亲情的“天河配”、“许仙游湖”,等等。三是画工精细,色
  彩鲜艳。制作风筝有三大要素:扎、糊、画。画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一个内容。潍坊风筝画工精细, 水平颇高。可以说是画什么像什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是着色恰当,色彩鲜艳,看了令人赏心 悦目,非常喜欢。应该说,潍坊风筝的制作是一个多方面的艺术创造过程,它蕴含着和反映了潍坊艺 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化素质。如今,潍坊风筝已成为潍坊文化乃至整个潍坊的代表和象征,它已经跨出 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已经把工艺品风筝和民俗节令以及潍坊的地方经济文化紧 密联系在一起了。
  潍坊年画也是和潍坊的年节密切相连,年画本身的叫法就说明了这一点。潍坊年画以寒亭杨家埠 木版年画为代表,杨家埠年画是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还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天津杨 柳青木刻画精制富丽而流于板滞,苏州桃花坞的年画潇酒生动而略嫌简单,而杨家埠年画兼桃花坞和 杨柳青两家之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它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是中 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木版年画是以木版为材料刻印制作出来的年画,它不同于其他中国画 和西洋画,它的制作特殊和形式内容的古拙朴实,使其在美术工艺界独树一帜,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和欢迎。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明清两代大大发展起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从传统年画的画面形式内容看,有祈福迎样、消灾免祸的,如《门神》、《灶王》、《财神》、《菩萨》;有  美女娃娃、吉祥欢乐的,如《金玉满堂》、《年年有余》、《欢乐新年》;有人情世事、男耕女织的,如 《男十忙》、《女十忙》、《大春牛》;有小说戏曲、神话传说的,如《打渔杀家》、《刘海戏金蟾》。杨家埠  年画的艺术特点是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对称和谐,古拙朴实。潍坊百姓过年时,几乎家家都要购置
  杨家埠年画张挂在自家墙上,既欣赏又用作祭祖拜神,这几乎成了过年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再是潍坊的花灯。如前所述,过年耍灯是潍坊春节文娱活动的主要内容。各种花灯都是潍坊的扎  灯艺人扎制的,其中龙灯的扎制最为复杂庞大,龙灯有龙头灯、龙腰灯和龙尾灯三部分组成。龙头灯  相当庞大复杂,头上有两只鹿角一样的角,两侧有飞动感火焰形边缘的腮,高高的额头下边是两只能  滚动的大眼睛,蒜头鼻子高高隆起,张开的大嘴里有两排整齐的牙齿,中间有能活动的舌头,颌下还  有一缕长长的胡须。龙腰灯是一节一节的圆简状灯。龙尾灯也比较难扎,有蹶起的尾巴,上面突起的  龙翅。龙头、龙腰、龙尾三部分扎好后,中间再用制条衔接起来。夜晚舞龙灯时里面也点上蜡烛,全  身红通通亮晶晶的,让人舞动起来后,龙头上下翻滚,双目转悠,胡须飘动,整个龙身跟着起伏翻转, 十分威风好看。龙灯的扎制体现了潍坊扎灯艺人扎花灯的水平。除龙灯外,其他如鱼鳖虾蟹灯、早船 灯、高跷灯、毛驴灯等都扎制得很是漂亮逼真。除了街上耍的各种花灯,各家各户还有张挂的宫灯、 墙灯,小孩子提的花篮灯等,各种式样的灯很多,扎制得也各具特点。
  潍坊嵌银、潍坊刺绣、潍坊剪纸等在节令活动中也广有用场,尽展其彩。家里的桌椅、餐具,书 法绘画用的文房四宝等上边都有嵌银的手工工艺制作。人们的衣服装饰以及文娱活动演出的服装等不 少都是绸缎刺绣的制品。还有潍坊的剪纸,窗户上贴的窗花、门上贴的拦门钱以及墙上的装饰画等都 是剪纸作品。潍坊剪纸以高密的民间剪纸最为出名。高密民间剪纸集江南剪纸的玲珑剔透,蓄北方剪 纸的淳朴浑厚,使二者浑然一体,自成一家风格,这种手工艺术作品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总之,集上所述,从潍坊的节令习俗活动,可以看到潍坊传统文化各方面的特点与成就。潍坊的 确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作为一个潍坊人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与骄傲,也值得我们去 作很好地研究探讨和发扬光大。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