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2-15 20:25
鄌郚总编

李红霞丨临朐第一大庄那些渐行渐远的古建和历史文化

  一个村庄内, 如果同时建有观音堂、龙王庙、三官庙、关帝庙、土地庙、祠堂以及为方便村民出行的各具特色的石桥 ,那至少说明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子,而是有着祖辈传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子,它包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努力打拼的精神。
  让我们走进临朐县第一大庄茹家庄村,重温那渐行渐远的历史文化。

  载入史册的马家桥
  之所以把马家桥拿来篇首说话 ,不仅仅因为它位于茹家庄由北向南的中轴线上, 近乎在庄的中心位置 ,更源于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全石材砌成的立交石桥。
  而回忆马家桥,可以把建在村东攀车子沟上的驴鞍子桥和村西公路的尖尖桥拉岀来做一下对比。
  茹家庄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通往东面出村的道路被由北向南的小塘坝阻挡,旧时,村民手推木车赶集上店 ,都要经过小塘坝的沟底,时日久了, 在河底两侧的坝上 ,烙下一道道很深的车辙印 ,车辙印乃曲线、螺旋形,村民边给这条沟 ,取名盘车子沟, 后来为了方便出行,村民们在盘车子沟上建了一座石桥。
  桥弓形 ,东西长约十米 南北宽约四米 ,因桥形状像驴背上的木制鞍鞯,而被百姓称作驴鞍子桥。桥北有一方形土地,建桥时的两座石碑就立在这块土地上,周围植了四棵国槐树。
  桥的两头很好地利用了两岸坻上坚硬的路基,所以下沉的石墩并不深,而在桥面的建造上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那桥面弓形设计,全石材衔接,石与石中间紧密相连,工艺精湛,被村民称作鬼斧神工。
  尖尖桥在村西南的西公路上,旧时烧火做饭离不了上山砍柴,隶属于茹家庄村西的尖尖山距离村子约两公里,是一东西狭长的山嵧子,山嵧两边植被茂密,树木丛生,是村民砍柴的好去处。那时去尖尖山要过西公路,因为尖尖山嵧流淌的山水和尖尖山北面的背场口流淌的山水在嵧里合拥,顺势向东经过西公路,所以公路上布满泥泞,对村民去尖尖山砍柴造成许多不便,于是村民决定修桥,此桥为去往尖尖山而设,故名尖尖桥。
  尖尖桥下设计为东西长约二十米弓形河道,兼有拱和梁的特点,上面是南北宽约六米的微弓形桥面,整个建筑双向双拱,坚固结实。建桥用的石材取自于尖尖山北面的背场口,那时,没有机械化,建桥用的石头大多由人工从背场口背出来,所以尖尖桥上的石材没有很大的,因为小,在打磨上就更加精益求精,石与石紧密衔接处,虽针尖亦难以插入。
  "尖尖桥 鲁班造"的美谈,足以说明茹家庄村匠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相比于马家桥的建筑风格,那即便是"鬼斧神工"的驴鞍子桥和"鲁班"造的尖尖桥也都大为逊色了,用百姓的话是:大差了。
  马家桥,学名永胜桥,无论是施工工艺还是施工方法,桥的设计与建造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石桥的审美和内涵.智慧的茹家庄人在村中间贯穿全村的一条由西向东的水沟上,一桥通达四方,沟壑变坦途,创造出前无古闻的立交桥设计方法,书写了全石砌立交桥的奇迹。
  一块块打磨的梭角分明的石板是桥的琴键,一根根笔直修长的石柱是跳动的音符,全桥结构全部采用大大小小或方形或条形的立体石柱整齐衔接而成,桥的南北两侧各为石墩,如果贯穿村子东西两侧的水沟看作是一条巨龙,那深嵌大地的石墩更像是巨龙的爪子牢牢地扒住大地。
  桥长约五米,宽四米,高三米半,中间拱形,跨度三米,桥面巨大的石板横跨南北,桥下东西两侧设有匝道,又叫引桥,此桥妙就妙在它奇特的构思上,从任何一个方向上桥,都能通往其余三个方向,完美地诠释了四通八达的广义。汛期,桥下是泄洪的小河,农忙时节,桥下是来往奔走匆忙的民众。
  巧妙的创新灵感和精湛的工艺使得整座桥既美观、玲珑、气魄,又精致、简单、自然,路因桥而柔,桥因路而刚,刚柔并济,发挥出了马氏族人非凡的创造力。
  与桥朝夕相伴的是它西南方的老槐树,桥是树的郎君,树是桥的女人,桥从明朝诞生到八十年代而亡,历时六百多年。树见证了桥辉煌的一生,曾几何时,它爱上了四通八达的桥,喜欢桥两侧的石栏那潇洒直立的身姿,喜欢在雨水汇在桥下的镜面上,它迎着和风抖动周身的绿,倒映在桥下,与桥融为一体,那时的它们是多么恩爱、多么幸福啊,在叶的颤动中,它们一起绿,一起黄,一起圆月,一起冬雪。
  而今,三桥皆殁,人已不再树下石凳纳凉,唯老槐树仍在原处,日夜思念着它的郎君,亲见它起"高楼",亲见它倒下了,绵绵痴情六百余年,仿佛向人们娓娓诉说着它对桥的思恋。
  初见不知桥中意,再寻已无桥上人。这其中的孤独唯树懂得。

  观音堂前香火盛
  沿马家桥南行约二百米 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普济庵,俗称观音堂。
  观音堂坐南向北,它北面的大门口是一高约十余米的的二层阁子,一层为弓形走廊,地面乃用厚重的木板铺成。大约一米高、半米宽,上刻"阁子"的石碑立在二层阁楼中心靠北的位置,石碑后面是阁子老母的塑像,老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去往二层的阁子须经过它两侧的钟楼和鼓楼。钟楼、鼓楼的弓形门口在一层的北面,一层室内并不高,大约不到两米,地面皆用木板铺成,室内东南角都有一条形方凳,踩在上面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二层木制地板留下的龛子上到钟、鼓楼的二层。在钟、鼓楼的二层,钟楼的西山墙和鼓楼东山墙又各有一弓形门口,两边分别通过两块长约一米半,宽约半米且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石板组成的石桥,与阁子东山墙上的弓形门口和西山墙上的弓形门口衔接,如此,通过石板桥,就很轻松地进入到阁子了。
  远远望去,钟楼、鼓楼像两座精致的凉亭分列阁子的东西两侧,悄悄当着阁子的"楼梯",默默做着晨钟暮鼓的功课。
  过阁子下面的走廊,迎面的三间南殿就是观音堂了。殿前用七级石制台阶铺成,殿门口台阶两侧又有平滑的石板平铺斜下,因常有顽童把两侧石板当作滑梯用,故石板油亮顺滑。木质双柱与重梁共同承托起气势非凡的大殿,殿内正面供奉观世音菩萨和南海大师,青良老母在西山,白音老母在东山。
  殿前有一高约两米,宽过一米的石碑,上面详细记载了观音堂建造的年代、主要人物以及建造经过等。
  观音堂院子的西围墙全部由高约一米有余的立体方形石柱紧密排列扣合围成,东面则是百姓人家的土墙,整个院落整洁,典雅。
  观音堂香火旺盛 ,逢年节 ,或是香火日 ,村里村外多有前来进香许愿的良善人家。她们点燃一柱柱清香 ,祈福纳财保平安。那时烛明香案槐树青青 ,今日雕栏玉砌已不再 ,村貌换新颜 ,徒留记忆在心畔。

  风调雨顺求龙王
  龙王庙是古代专门供奉龙王的庙宇。传说龙王是雨神,每逢久旱不雨,或现洪涝灾害,村民们都要来龙王庙烧香祈愿,跪求龙王好好降水,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茹家庄村的龙王庙位于观音堂的西南约二百米的位置。
  龙王庙前的小河内,日夜常流着骈邑西山群脉流下来的山水,这条河源自南嵩山山脉和西尹士群山,嵩山水汇成的大支流入嵩山水库、部分小支流像顽皮的孩子,偏是改沟换道,跑跑跳跳,一路北行,与尹士群山流淌的小溪在紧贴西公路的五一桥集合后,流入村南的小河里,安静地清澈,缓缓地流淌,最后,向东入弥河。
  龙王庙前正是小河道中最深最阔的地方,庙前几乎是笔直的河岸,逢汛期,水深急泄,河水暴涨时,必然也会民心不宁。那时的人们没有能力去做修河道、治水患这样的水利工程,便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龙王,于是,这座龙王庙也就水到庙成了。
  龙王庙坐北朝南是村内建筑面积最大的院落 ,南有山门,院内有三间南殿,里面供奉着龙王爷爷;志公殿在北面,共有六间,老母、志公老爷,二郎神和白龙的塑像皆在此殿。相比于南殿和北殿的雄伟壮观,八间东殿就显得瘦而长,但里面供奉的神佛可不少,蚕姑、十八罗汉 、雷公 、电母 、风婆等皆住此殿,院落周围是青砖垒成的围墙。
  同观音堂和其它庙堂的建筑风格一样,龙王庙的建筑亦是石砌的地基,青砖垒起,梁、柱皆为木质结构,血色,檐梁上祥云图案,屋顶灰瓦,整座建筑古朴、庄重。
  院内植有十余棵柏树,其中志公殿前的宋代古柏,根深杆粗叶旺,虽四人合抱不能围拢。树多于殿 ,鸟多于树 ,春是暖阳夏清凉, 秋来满月冬余粮。

  三官高堂坐 土地东西居
  三元庙又称三官庙,在马家桥东稍偏北约一百米处,座北朝南,有三间北殿,里面供奉着赐福的天官,赦免罪责的地官和解厄运的水官。相比于龙王庙的恢弘大气,观音堂的玲珑典雅,那三官庙就得益于它位居全村最高的地利了。
  它所处的位置与它南面路基的落差约五米,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感。逢香火日,三官庙前多有前来进香的人们。
  庙前石铺路面中间有一长方形石,长约两米,宽一米半左右,因其形状像一衣柜,故名曰柜子石。
  令人称奇的是那柜子石青色、石面平整光滑,细细敲打,会发出脆亮的响声,有人说,它是镇村之宝,也有人说它能避邪,无论是大人小孩,若因受到惊吓丢了魂,家人便来到柜子石边,与石说道说道,也就平安无事了。
  在茹家庄村的这些庙堂院落中,还有两座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庙。说其小,是因为小庙仅用五块石板合围而成,面积还不及龙王庙角楼的一半。虽然规模小,却从没有人轻视它,而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都要带上供品,来庙前为它过生日,它们是土地庙,庙内供奉着厚土载福的土地爷爷。
  土地庙原来只有一座,与普济庵共处一个院落,道光九年,因地震,土地庙坍塌了,那时的茹家庄村分东西两村,隶属尹士社和天井社分管,在土地庙重建的问题上,大伙一致同意建东、西两座土地庙,西土地庙位置在紧邻龙王庙东侧的一块空地上,东土地庙在东村东南角。建庙选址要用到村民家的土地,故议定,庙周围种植的国槐成材后仍由土地主人砍伐,算是对征用土地的补偿,这在土地庙东西两侧即是墙又可以刻碑文的石板上都有记载。
  关帝庙也是村内重要的庙宇。同土地庙一样,关帝庙也建有东西两座,东关帝庙在观音堂正北十几米稍偏西的地方,西关帝庙在石门汀湾南约五十米处,两庙在一条直线上,又都临街,故村民把两座庙出行的街口称东庙子口和西庙子口,两座庙内皆供奉关老爷泥塑像。那关老爷红脸,着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像镇守村子的大将军,为茹家庄村的百姓守护一方安宁。

  马氏祠堂灰砖
  勤俭孝忠 不忘祖训
  史载,洪武年间,马氏由山西洪洞县四牌楼迁入茹家庄,至明朝末年,村里马氏一族人丁兴旺,族人感恩前辈的功业,不忘先祖的教诲,为激励后人,决定建造全村第一座祠堂一一马氏祠堂。
  祠堂在马家桥东稍偏北约五十米,座北朝南,大门口为台式阁楼,二门为台式圆门,院内北为五间正堂,里面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南屋亦是五间,内置桌、椅、条凳,为族人议事集会的场所;另有东房两间,一为仓库存放杂物,一为护院所用。
  每逢年除夕或大年初一,各家都有族人来到祠堂,请香,祭供品,迎请先祖,族人个个严肃认真,马氏家训,法理推定,代代传承,耀祖光宗……,马氏家规:祖宗虽远,祭祀必诚,子孙虽愚,经书须读……
  每忆家训,如临耳边,荡涤心灵;心怀家规,安份守己,人和事兴。
  纵观茹家庄的古建,桥有桥的厚重,庙有庙的思想,庵有庵的文化,堂有堂的理念,它们在各自的地位和境遇中尽职尽责 ,将文化的根深扎在这片热土, 历时数百年,却在时代的新旧更替中被拉出轨道 ,成为时代节点的牺牲品。蓦然回首 ,待将明白过来,一切已是太迟。
  是村民们的共同进退,才有了新版农村实现建设的可能,在这样的实施前提下,那些不会用语言反抗的建筑只能做着与这个世界最后的告别。
  吃饭穿衣, 居有定所是人伦物理,无可指摘。面对祖祖辈辈居住的老房、矮房 ,重新建造宽敞明亮的瓦房是我们的心愿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 ,也亲手将祖先遗留下来的古建连同它深藏的历史文化送到发展的尽头 。

  走过幸福桥 幸福万年长
  现在的村貌已改造成容不下桥、庙、庵、堂以及老树的样子,航拍的地图,整齐划一的村庄像极了一座沉睡的巨型大楼,街是单元,也有了门牌号,是规划需要的成果。但我们不会忘记,是桥、是古建,是老树们牺牲了自我 ,只留断碑残文和不可复制的创痛,才成全了村庄新的面貌。
  假如,明知文化是一方水土的根,那会不会在"四旧"后,将损毁的古建遗址修缮?在规划设计时,给槐,给柏,给古桥新的生命?遗憾的是规划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太苛刻了,丝毫不给它们喘息的机会 ,致使临朐县第一大庄在本应成为地方文化旅游最大赢家时败下阵来。
  从来没有假如,历史不会倒退,只是扼腕叹息那些古建、老树,最终沦为某个时代的工具,而它们原本应当被尊重,因它们代表的是祖先的智慧和文化。
  它只是提醒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要融会贯通 ,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当今社会,代表各地区地方特色的古建所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正以文物的形式被保护,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传承。建设新时代美丽家园,表面上看拼的是家家齐整、 户户安居,但,最终拼的还是文化。
  回过头来 ,七、八十年代 ,似乎是毫无特色的年代,但因为包含农村规划 ,却让这个时代成为传统与新时代的分界线。
  这是新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走到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但我们要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清矛盾,在今后做事情时,做好取舍,而不是只让时代与规划五字来背锅。
  我们不会忘记,因为它们曾经的存在 ,让我们对这个村子有了更深的感念与感怀。
  如果那桥,可以停留在初见时的英姿模样,如果那庙,可以定格在最初的清香缭绕,如果那堂, 仍能聆听先人的教诲,茹家庄村,应该会少许多遗憾之事吧!
  重温过去,也许会将村中见证过那段历史的前辈们的情绪拉满 ,而深情回望。但 ,年轻一代 ,早已在电竞文明代替农耕文明的道路上, 大踏步走向城市 ,寻求适合自己的幸福,这也是规划南小河桥时,取名为幸福桥的初衷:走过幸福桥 幸福万年长。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临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