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2-15 21:29
鄌郚总编

安丘归家疃观音庙与观音桥

  归家疃村位于安丘市206国道收费站东侧,属于新安街道归家疃社区,其地处平原,地势西北略高,东南低。2014年,由于连年降水稀少,村北水库水位下降,在水库西南一侧,有部分石碑露出水面,散落在水边。当年5月,安丘市博物馆从该处征集到石碑文物四件。经整理研究发现,石碑所刻文字记录了明清两代归家疃村观音庙与观音桥的建立,数次修缮的经过以及捐款修缮人员名录。本文试图通过碑文整理和识读,考证还原归家疃观音庙和观音桥的存续经过。

  一、基本信息及碑文识读
  四件石碑为青石质地,均有不同程度残缺,碑文漫漶,残损文字用□替代,缺句用省略号标识,标“/”者,为残碑一行之末。

  1、清修桥记碑
  该石碑残高114厘米,宽70厘米,厚26厘米。碑体上、下两端均残缺,中间断裂,左右两侧浅刻缠枝花卉边饰。碑文识读如下:“……有一庄南曰北玄庙,属安丘地方,北曰归家疃,即属昌乐界。庄北有一寺,名观音寺。寺前有一沟,南北通衢。相闻自隆庆年间被水……/……车马行人□□其周折难行。本庄居民亦每叹……及□□以因□有待前于康熙三十六年九月十五日,本庄……/……寺神香火□□□后又□□人屡至之内,……有建桥之举。复议所费不足,未敢兴工。及同商……/……押倡施□往邻里庄村□化,□□□施,今共修石桥。功已告成,行旅安步,兹立碑道左,非博名声,惟愿后之仁人君子,……/……得以久远,望固益甚,建桥姓□,并刻于后。”附捐资人名,字迹残缺模糊,摘录如下:“王三明、李成进、祝凤贞、周盘龙、 亓□三、秦士荣、叶瑞……。”落款:“……四月十五日”。

  2、清乾隆八年重修碑记碑
  该石碑高192厘米,宽72厘米,厚19厘米。碑体右下残缺,两侧浅刻宝瓶缠枝花卉边饰,下部刻海水纹饰。顶端自右向左横排题四字隶书“重修碑记”。碑文识读如下:“古人尚质朴,行简约。吾邨之观音寺,不惟台址湫隘,……。/寅春始,从父兄徙居于此。第闻自有明成化时,里人□之……/,完者或脱落而无支撑。□余同人每欲重新而□举者,力不从心。……/为贺远近趋市,继此如期而成,神会有若验之皆在焉。己□复遭旱……,/邨中妇女数人焉,戏伏堦而□□感大雨□□四野……/基哉。有侯来接者,道人……/殿宇巍峨,神侯辉……/至止□□休哉。□□笔志之,以旌善人,此垂不朽。/男□书。/”后附捐资人名6列69人。部分摘录如下:“吕佐臣、曹乾、王绍儒、焦廷相、张巍、李源、马文先、马文起、叶如椿、叶如锦、曹慎行、周乐生、秦锡。”/落款题:“清乾隆八年岁次癸亥七月榖旦立。庞克濬、庞克立镌□”。

  3、清嘉庆二十年重修观音桥记碑
  该碑残高174厘米,宽73厘米,厚20厘米。左下角残缺,四周浅刻枝蔓花卉纹饰。顶端自右向左横排题五字楷书 “重修观音桥”。碑文识读如下:“吾村有石桥,在观音庙前,故名曰观音桥。创自康熙四十一年,迄于今由来旧矣。屡废屡修,共成盛事。几前人之……/者,已三次。是□公之克绍前业也。自嘉庆十八年癸酉秋,大雨淋漓,溪水泛涨,石板崩坏,桥底滩塌,邻里客商多咨……/甲戌冬,吾友王子光弼慨然倡议,邻里□□□□之各捐资财,募化四方。乙亥春,鸠工庀材,不五旬而告成。议立碑……,/志其事,□相告余曰,是区 者乌足□□□□□。不有是举,前功几坠。用是碑而志之,以表前辈之盛德,以启后人。……/善云。里人秦国卓撰。安邑……倡义领袖:王绪字光弼、李□、□□、王安仁、凌惠吉、焦德洽、王复元、王利仁、叶瑛”。后有捐资人名、商号等14行16列。摘录如下:“平都宫□善,莒州白虚德,潍邑裴体丰”等;商号“安邱元利店、公易号、九如号、正源号、永泰号、永祥号、水盛号、益顺号、益盛号”等。“房仕陈□□。潍邑时光兴、焦涟、焦洙”诸人;“诸城、雹泉、北郭、景芝、莒州、日照、青口、十字路、赣榆、只沟”地区的14家捐资商号的名称;“薛家庄、张家石龙、刘家营、石羊官庄”等归家疃村附近27个村庄的合庄捐资。落款“主持道人徐本文、萧本增募化。嘉庆二十年乙亥五月榖旦。”

  4、清宣统元年重修观音桥记碑
  该石碑残高111厘米,宽65厘米,厚17厘米。碑体仅存上半部分,左右浅刻回形边饰,顶部刻二龙戏珠纹。上端自右向左横排五字楷书“重修观音桥”。碑文如下:“吾邨观音庙前有石桥焉,前人因名之曰观音桥。创……/至嘉庆己亥,复重修之,迄今百有余岁。桥底滩塌,……/惜之,屡欲补葺,力未逮也。今春少雨,农务稍暇,有……/倡议,商同邻里及往来过客,各捐资财,成此盛举。……/五旬而告竣,至于庙前映壁,乃吕公兰芳出赀。……/附志于此,俾后之乐善好义者,相继勿替云。/倡议吕希文”等。后附修桥捐资人姓名“□维福、胡文楹”等。“主持道人巳元浩”。落款:“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四月”。

  二、相关考证
  据《安丘县地名志》载:“归家疃,相传原名东店,元末战乱时,居民流离失所,战乱后还乡,改村名归家疃。该村原属安丘、昌乐两县分辖,1948年归安丘县。”又据《安丘乡土志》载:“又自县治起出城北门,经北关北行五里渡汶水,又北二里经焦家庄又北三里渡小汶河,又北五里至归家疃出境入昌乐县界,与潍县南路接此为本县北路,计行境内十五里,出境后又西北六十五里至潍县城。”可见归家疃位于安丘至昌乐、潍县的交通要道上,为古官道要冲。归家疃村东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自然河,该河发源于灵山西麓,经刘家庄、前朱家官庄、后朱家官庄、郑家石龙子、薛家庄、归家疃村,向南从范家庄入小汶河。
  根据碑文记载,此次发现的四件石碑中,《清乾隆八年重修碑记碑》(以下简称清乾隆碑)是记录重修观音庙事件经过,《清修桥记碑》、《清嘉庆二十年重修观音桥记碑》(以下简称清嘉庆碑)及《清宣统元年重修观音桥记碑》(以下简称清宣统碑)是记录重修观音桥内容的。

  1、观音庙由来
  四件石碑的碑文均提到归家疃村北有一座观音庙,《清乾隆碑》称其“观音寺”,《清嘉庆碑》记载为“观音庙”。《清修桥记碑》载:“庄北有一寺,名观音寺。寺前有一沟,南北通衢。相闻自隆庆年间被水……”,可知观音寺位于村北,寺前有一条沟,南北畅通。自明隆庆年间遭遇大水,可以推测观音庙在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之前就已经存在。《清乾隆碑》云:“古人尚质朴,行简约。吾邨之观音寺,不惟台址湫隘,……。/寅春始,从父兄徙居于此。第闻自有明成化时,里人□之……/,完者或脱落而无支撑。”根据上述模糊碑文推测,观音庙可能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碑文记录了清乾隆八年(1743)对观音庙进行重修事件始末。据实地走访调查,清代咸丰年间为防御捻军,村人修建环村防御围墙,并设东、西、南、北四门,其中北门即围墙正北方向的出入门。1958年之前归家疃村北确有一观音庙,因位于村子北门之外,俗称“北庙”。该庙坐北朝南,庙前有一南北走向河,观音桥即坐落其上,往来交通。因此,观音庙的存续时间,大体在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至公元1958年。

  2、观音桥由来及历次修缮
  《清修桥记碑》记录了兴建观音桥的始末。据碑文记载,观音庙前有一条沟,南北畅通,但自明隆庆年间遭遇大水后,造成车马行人无法通行。水灾一事有史料佐证,1992年版《安丘县志》记载:“1569年(明隆庆三年),七月大水,平地深数尺。全县冲没民舍近半,死者千余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村民曾计划建桥,无奈资费不足,没有成行,由此说明观音桥建成时间是康熙三十六年以后。而《清嘉庆碑》中明确记载:“吾村有石桥,在观音庙前,故名曰观音桥。创自康熙四十一年,迄于今由来旧矣。”至此,《清修桥记碑》记载的修桥及立碑时间已经明确,即康熙四十一年(1702),由乡邻自发组织募捐钱财,完成石桥建设。因坐落在观音庙前,故名观音桥。
  自建成后,观音桥有文字记录的修缮共两次:第一次是清嘉庆二十年(1815),据《清嘉庆碑》载:“自嘉庆十八年癸酉秋,大雨淋漓,溪水泛涨,石板崩坏,桥底滩塌,邻里客商多咨……/甲戌冬,吾友王子光弼慨然倡议,邻里□□□□之各捐资财,募化四方。乙亥春,鸠工庀材,不五旬而告成。”清嘉庆十八年(1813)秋季,遭遇水灾,观音桥遭到毁坏。嘉庆十九年(1814)冬天,在本村人王绪倡议下,村民募捐,主持道人徐本文、萧本增募化,在嘉庆二十年春季动工修缮,不到五十天完成,立碑时间为嘉庆二十年五月。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缮募捐范围甚广,捐资人数多,捐资来源呈现出多样化,除本村及临近村庄诸人,另有本地及外埠商号捐资,至诸城、潍邑、平都、莒州、日照等地,影响甚远。除了组织有力外,还证明了其时归家疃村地处三县交界处,其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二次修缮是清宣统元年(1909),《清宣统碑》中提到,嘉庆二十年那次修缮至宣统元年已经“百有余岁”,据此可知在两次记录之间,观音桥并无大的修缮动作。宣统元年的修缮原因是桥底坍塌,由乡绅吕希文等倡议,乡邻及往来客商捐资。宣统元年春季动工,五十天完成,立碑时间为宣统元年四月。综上,归家疃观音桥创自清康熙四十一年,嘉庆二十年因水患冲坏石板,进行了第一次修缮;宣统元年因年久失修造成桥底坍塌,进行了第二次修缮。另外宣统元年的修缮工作还涉及到了旁边的观音庙,碑文提到庙前映壁由吕兰芳出资修缮。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观音庙的存在及与观音桥的关系。

  3、后续经历及发现
  据调查得知,归家疃观音庙与观音桥在1949年后仍存,1958年修建归家疃水库,将观音庙与观音桥的石料填入水库中用于加固水坝。2014年有石碑露出水面,经群众反映,安丘市博物馆依法征集入馆保护收藏,石刻文物得以保护,这段历史水落石出。

  三、历史内涵及现实意义
  安丘石刻文物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其中碑刻类文物占比较大。与安丘部分村庄现存的明清土地庙、关帝庙遗迹类似,观音庙也是反映民间崇拜文化的实物体现。“观音”一词,由梵文音译而来,源自佛教文化,观音崇拜是东汉时期随佛教东传开始。隋唐以降,观音信仰日盛。在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渡一切苦厄,信众多,影响范围广。据县志记载,截止到1957年,安丘全县道、佛两教寺庙分布广泛,共计有寺庙67座。1958年后寺庙相继被毁。归家疃观音庙被毁的时间与县志记载吻合。而观音桥修缮捐资中出现多家商号,则反映出该地处在当时往来交通的枢纽位置。
  在历史上传统村落中,村级组织力量薄弱,以庙神为中心的祭祀活动,其现实意义就是以信仰作为纽带凝聚地缘力量参与村内公共事务。村内修庙、建桥等小型基础建设,资费多源于乡绅倡议下的自发捐赠,这一方面源于民众的精神信仰,也客观反映出其作为纽带的实用价值。四件石刻文物的重现,为研究地方村史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重要意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安丘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