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01 15:37
鄌郚总编

《巨洋水》微刊第122期

  《巨洋水》微刊第122期
  
  【本期导读】
  【小小说】
  刘四的牛肉铺   郑云生(青州)
  【散文】
  青青河边柳    刘文安(昌乐)
  杏花明           刘文安(昌乐)
  遇见老街        郑云生(青州)
  【史海钩沉
  一代贤明“先生”孟宪曾  孟祥杰(滨海)
  
  【小小说】
  刘四的牛肉铺
  郑云生(青州)
  家住城乡结合部的刘四是个少数民族,经营着两间牛肉铺。
  青年时期,出伕修筑水库大坝,大坝合垅清基时,寒冬腊月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水里,以后一根腿落下了毛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俨如八仙里的“铁拐里”。
  这地方紧临新城,区域优势明显,交通和集贸市场比较方便。一条大路贯通东西,每天人来车往,生意兴隆,也很热闹。大路两旁的门店里有卖煎包的、饭店药铺、卖车修车、五金付食等等。最多的是卖牛羊肉的,一家挨着一家,占了一大半儿。所以,城市管理部门专为这里树了广告牌:“牛羊肉交易疏导点。”
  最显眼的一个牛肉铺是刘四的,买卖特别好。
  刘四专卖牛肉。肉杆铁钩子上,每日挂满还冒着热气的肉,血色清亮新鲜,一看就知道,这绝不是过夜陈肉。
  刘四人缘好,所以来买肉的特别多,别人一头牛,可能二、三日卖不尽,他只要一天。刘四的人缘,主要是为人实在。他一不卖瘟牛,二不注水,三不扣秤。瘟牛不准上市,偶有心黑的,专在这刀、肉色耍名堂,不经检验,一般顾客凭肉眼,难以分辩。
  米掺水、酒兑水,牛肉注水还是近些年才听说的。宰牛注水,是按牛的大小,一头壮年可注几十斤,刀从牛的胸口,一刀下去,飞溅的牛血,喷了一脸,顾不得擦,待戮出手指宽的刀口后,便扯来塑料管,将自来水从刀口直接插入牛血管。你算算,一斤牛肉三、四十元,注水牛肉要赚多少?都说种菜的不如贩菜的,养牛的不如卖肉的,其中奥秘就不说自明了。
  刘四的“牛道”在养牛、贩牛人中间是出了名的。“牛道”好比把式,意为行家里手。刘四十几岁就随其舅在“牛道”上走南闯北了。是不是瘟牛,他只要在牛屁股上使劲拍几下,心里就有数了。瘟牛多为鼻眼无汗,尾巴不甩,牛耳下垂。因此,要选牛,找刘四。
  刘四选牛,一看牛势,二看毛色,三看牛蹄踩出的蹄印,匀齐成线,就是好牛;四看牛牙,是壮牛还是老牛,牙多少,齐口不齐口,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小时候放牛时,老人曾教过)。“一二岁为松牙,三岁对牙,四岁四牙,五岁六牙,齐口七牙,到了九岁、十岁后,牛牙中间便显现缝印齿斑,先呈线状,后为方形。
  刘四艺高技巧,但心眼死板。水牛肉、黄牛肉是两种价,就有把水牛肉当黄牛肉卖给外地人或生客的。刘四不使小心眼,黄牛肉放一边,水牛肉放一边,黄是黄,水是水,从不混淆,有客问肉,他先要问一句:“黄牛还是水牛?”然后再下刀。
  见刘四性直,也有好心人做好事:“你一条腿不好,何不办张《残疾人证》?税务、工商部门可减免点儿税费。”
  刘四当直去办证。
  出了残联大门,他还是没办上。残联说他不符合条件,不是双腿残疾。别人看他不会来事,不会找门子。不知道送条好烟、送瓶好酒,并说,这些摆摊开店的,有几个没这证那证的。
  过了不久,一位市管员到他的肉铺,说身上忘了带钱,隔天给,刘四一口应承。他认得市管员。市管员每天都要到各肉店前收一次费,就是不提还钱的事。说好隔天的,十天半月了,刘四有点急,大庭广众之下,撕不下面子,就上了门,问了不少人,敲了不少门,才找到这市管员的家。
  刘四出门时,只听见身后那扇防盗门砰的一声关上了,那响声,像响雷。
  这件事很快被同行们知道了,都说刘四不会办事,说不定哪天会吃大亏。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意思了,人家不会让你吃亏。
  同行们都懂,唯刘四性直不懂。
  他彻底吸取教训,以后不管谁来买肉,不管熟人生人,一律不赊账,现钱交易。
  刘四早就养成早起的习惯。不赶早,就赶不上早市。刘四每日天没亮就起床,先牵出牛,从缚牛腿、踩牛绳到下刀,剥皮、剔骨,他一人忙活,仅个半钟头就把一头牛搞定。当他把剁成的还滴着血的牛肉搬上三轮车上,每回正好天刚放亮。
  这日清早,刘四刚起床,就听到不远处一阵只有宰牛才有的那种嘈杂声。他挺奇怪:平时只有他比别人早,怎么今天还有比自己更早的?他顺声而去。只见有人正往刚宰的牛肉里一一注水!这不是缺德坑人吗!
  刘四掉头就走。
  他写了一份检举信,但没有署名,落款上只写了:“一个跟不上形势的人”。当时,工商管理部门还没开门,信是从门缝里塞进去的。
  上午,刘四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只见几个穿制服的径直朝自己的店铺走来,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张纸,正是自己的检举信。
  刘四一脸疑惑。
  
  【散文】
  青青河边柳
  刘文安(昌乐)
  在诗人徐志摩的再别里,大自然竟有如此纯美的意象,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鄌郚九曲河自北而来流过村头,两岸杨柳依依,一树春光,万点浮华。
  青青河边柳,也许是一颗不经意的种子在岸边生根发芽,就那么一段段枝条,“无心插柳柳成荫”。青青河边柳,历经春秋冬夏,不惧风雷雨电,盘锯在九曲河畔,在阳光雨露里成长,在温润的时光里繁华。柳树是春天的信使,当春风拂过清冷的水面,便一下子感知了时光的温熙,河水慢慢消融了残雪冰凌,莹澈出一片淑光椒气。“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青青河边柳,倒映在如镜的水面,所有的丝绦,泛出了青翠的颜色。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青青河边柳,映衬在萧疏的初春,姿态婆娑,清丽潇洒,朦胧出一片暖暖的色调,柳儿发芽啦,细嫩的柳芽凌寒吐绽,嫩柳舒黄,毛绒绒地缀满丝绦,星星般地眨着眼睛,散发着青幽幽的光华,勃发出一片春意盎然。
  燕子也飞回来啦,整个天地间流淌着春日的喧哗,所有花儿如期绽放,红花绿树扑面而来,在明媚的春天里,杨柳一下子融入了春天的芭蕾,在春风浩荡里,翩翩起舞,曼妙出最端丽的丰华。柳影摇曳,临风起舞,柳动影随,宛若长袖善舞的仙子。
  远处也隐隐传来惊蛰的雷鸣,春雨潇潇而下,在长天大地密织帘栊,所有景像朦胧出影。青青河边柳,沉浸在大自然的欢唱里,款摆腰肢,袅娜出最激情的舞蹈。燕子掠过平静的水面,穿插在青翠的两岸,柳笛声声,一下子渲染出浓密的春情,所有的画面,也灵动出酣畅淋漓的春日繁华。
  柳叶如眉柳如烟,色彩斑谰,春意无边。“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诚如杜牧诗中所言“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青青河边柳,掩影在九曲河畔,绾出春风思乡曲,山河入画图。
  
  杏花明
  刘文安(昌乐)
  走向春暖花开的季节,从嫩黄的迎春连翘到猩红的海棠木瓜,花儿竞相开放,在冗繁的花事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树树杏花开。
  杏树是乡村常见的果木,兴许是一粒种子的发芽,人们移栽在院落里,山坡上。……或临水而立,或依墙独居。那古拙的树干,横斜古意。走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在枝头梢桠上孕育了无数苞蕾。一夜春风来,所有的花蕾便次第绽放,一整棵树,熙熙攘攘地开满了花。杏花多为红萼白花,黄蕊吐绽,拥挤在枝头上,苑若笑脸相迎,影衬在明媚的春华之中,显得格外明净和清丽。杏花在早春二月吐绽光华,宛若纯情少女,临风摇曳,也格外地清新可爱。
  每自走过村口小巷,不经意地遇见杏树花开,有的独立在墙角,有的伸展出墙外。不管是满树花蕾,还是三二枝横斜,尤其从屋檐伸展而出数技杏花,总有着特别的韵致。一枝红杏出墙来,花繁密蕊,胭脂丽色,给人以春色满院之感。伫足凝望,心事如花,那杏花的清香也会不绝如缕地扑面而来,抵荡心怀。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相传,古时的杏花还有多色的,比如:粉红色、梅红色、红色等等。杏花多为粉红色花蕾,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真是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
  我喜欢杏花盛开的景像,杏花总是开地热情不拘,有一份夺天掠地的绚丽之姿。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情人最断肠。“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装,艳溢香融,羞煞蕊珠宫女。”这是宋徽宗描述杏花的传神佳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恰是小雨来的正是时候,洒落在长天大地,淅淅沥沥,交织出细密的帘栊,一枝杏花春带雨,明明灭灭在如烟的细雨中,笑绽出最端丽的丰姿。在唐人诗句里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句子。温润者数千年的春绪幽怀,精微地刻画出初春的影像。
  一帘春雨杏花寒,杏树上演着一幕幕华丽的盛典,直至长出嫩绿的果实,探头探脑在绿叶之中,毛绒绒地浑圆起来,酝酿着甜蜜的果实,花落叶开,吐绽翠华,在春风里由绿变深,葳蕤了整个春天。
  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杏花的花语是少女的慕情、娇羞和疑惑。那份情窦初开的美好体验,总让人平添了一份多情善感,睹物思人的幽怀。
  又是一年杏花明,一路喧哗许多情。
  
  遇见老街
  郑云生 青州
  夜幕降临,月亮高挂,还有高挂的红灯笼,古朴的旧居,昭德街上已少有游人,只有我和我的朋友在这里漫步。生活中少有这样安享的时刻,放松心情,走在青石板街上,在夜色中,无语。只是静静地走着,享受着静谧的美感。只是可惜了,有些旧居是复制版的,其实我也知道,明清时期的原居,不可能完整地留在现在。虽然那砖瓦很多是旧时物,总有物是人非之感。这样感叹的时候,心里有一丝的歉意,要求环境古意真实,自己的心情未必能古朴起来。也许,赏的意思只是在心情和景物的相互对立或者寻求互补?
  不过,昭德老街确实让我尊重,每个周末,我都送孙女来这里学画画。或许是看多了城市的高楼大厦、霓彩灯影,心也跟着五光十色,心浮气躁起来,可以整天关在家里,整天坐在电脑前,写稿、瞎侃、乱逛,虚无缥缈得很,有时候会无端端走神,怀念以前住平房缺油少盐的日子。张家李家谁不知道谁家?现在生活改善了,忽然怀念起过去拼命想要摆脱的东西,那样的日子虽苦,但有着一种温暖在里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家与家之间的温暖。那种温暖是敞开的,你来我家借件农具,我找你帮我修修墙,可以端着一碗饭走东家串西家。
  走在昭德的老街,这种温暖从一间间敞开的门中洋溢出来。小城过往的岁月包含着记忆中的平房,家家户户厨房里飘出的炊烟,闪现在脑海里。带着这样的心情,走在那些略显寂寞的老旧的街道,在那些古旧的老瓦墙砖之间,寻古探幽,有了一种深切的感觉。只可惜自己没有穿着那件大腰棉裤、大襟蓝色的布衣,这是娇情的念头。
  老街闲适地热闹着,遥想曾经的熙攘鼎盛,那些走远的景象,全在意会中了。喜欢老街的炊烟、人声,过往的三轮车、两轮车的咯咯噔噔的震动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近,这才是生活的地方。街口那间香油磨坊仍在经营着,卖油的人不知换了多少代,信者久远,仁爱值千金,诚者之德流传至今,是承传下来的源泉。不然,为什么叫昭德街呢?
  那些制糕点、刻字店等过去都是手工作业,现在都换上了机械化和电脑操作,但是也感到自然,充满着现代的气息。若干年后,这些充满古老的工艺是否仍会传承和保留呢?当一切都变成历史躺在泛黄的书里,谁给子孙后代展示曾经的过去?此刻,自己还能亲眼所见,实在是一种幸运呀。
  深深的街巷,光影迷离。站立在巷口,不敢轻易迈进,生怕惊扰了那份古意。一辆电动自行车停靠在街角,静静地等待它的主人,不远处,一个炊烟袅袅,不知主妇要做何等美味给家人。古老斑驳的青砖墙上,几株凤尾竹沐浴在明亮的月光里,月光穿透古老的植物,散发着新绿。静静的小巷,静静的青砖、青瓦,静静的石板道,只有炊烟在悠然飘荡。让我的思绪不由得跟着袅袅飘远……
  一个孩子不经意的闯进了镜头,毫无思想准备的我反应不及,按下快门,只拍到孩子的侧身,他欢快顽皮的笑脸,却印在了我的心里。孩子欢快的身影,让古老的街道有了新的气息。
  看到我们探寻的目光,看到我们站在巷口静立的神态,老街的人有点不解,他们说这里有什么好看的?那边有一条街很漂亮,店铺漂亮,灯光漂亮,我们晚上都到那里去玩,你们应该到那里照相才好看呢。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一座清真寺矗立巷中,向过往行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风情民俗,记载着小巷曾经的辉煌和荣光。挂在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和大门两旁的楹联,在古色古香的老街彰显了族人和谐的愿望和美好的祈盼。
  昭德是一座有底蕴的地方,老街可以作证。
  
  一代贤明“先生”孟宪曾
  孟祥杰(滨海)
  孟宪曾(1889~1951),字省三,山东潍坊滨海区孟家庄子人,孟子第七十二世孙,他身材魁伟,四方脸庞,气度儒雅。其“字”取自《论语·学而》中孔子门生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其父为其取名“曾”字,意在期望他继承先贤之风,成为一位志向高远、德才兼备、有担当作为的人。
  孟宪曾出身耕读世家,受祖父辈、父辈的教导与影响,作为长子长孙的他,不仅很早便意识到要担当起家族兴旺的责任,也在早年立下了“修齐治平”的志向,决心读书济世,常以北宋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自励,以期施展平生抱负,并有用于社稷苍生。
  他求学之时正处于清朝末年,除了得到祖父孟广封、父亲孟昭明等家人的亲传外,还去临近的周家疃求学,并赴十几里外的道口一带拜访名师。博学好礼的他,经过多年的孜孜不倦和博采众长,终成寿北一带学识渊博、有气节并颇孚名望的饱学之士。
  他成年后,正准备考取功名施展平生之志时,恰逢清廷于1906年开始废除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后来数年间便是清朝灭亡、民国建立的动荡时期,虽已是经过“十年寒窗苦”通晓经史子集,但目睹乱世中百姓疲敝的他于是不求闻达,转而将满腹经纶用于在家乡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上,从此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一方百姓的文化普及与社会进步。
  设馆授徒 培植人才
  当年,孟宪曾在家乡设馆授徒,为乡梓培养出了一大批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孟家的学童,乃至周围村子的一些孩子,多受到过他的启蒙教育,正因为授业有方,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他不仅自己勤于治学,授徒过程中更是教书严谨和诲人不倦;不仅教给学生学识,同样教给他们为人处世之道。教书育人的那些悠悠岁月里,他对学生要求严格,虽也如其他私塾先生一样有一戒尺,但很少用到,而是谆谆教导常随左右。不少人因得益于他的传授教育,从而走出了家乡走向了广阔的天地,成为在社会上有学识有作为的贤达才俊。西临的道口一带慕其学识,也曾邀请他去讲学,为当地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孟宪曾的众多门徒中,也涌现了不少才俊,如与他同村的孟庆东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追随老师潜心治学,在诗文、书法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先是效仿老师教书育人,之后被选拔到政府部门任职,成为一位凭借学识走出家乡的知名人物。也因为对孟庆东勤勉好学的喜爱,后来孟宪曾便把随身多年的文房四宝及一些典籍赠送给了孟庆东,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师生之谊,也勉励他不负老师期望,继续修身治学和造福社会。
  肝胆仗义 惠及乡里
  作为孟子的后人,这支孟氏族人从孟子故里邹城辗转迁居到寿北后,一直遵循并弘扬着先祖的“仁”“义”字理念,数百年来繁衍生息在古北海的这块热土上,并在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广为传颂的人物和故事。而孟宪曾从幼年时期,便得到圣贤思想的熏陶,并受到祖父孟广封、父亲孟昭明及叔父孟昭亮等长辈为人处世上的直接影响。其中,孟广封 生活在风云激荡的清末时代,其为人侠肝义胆,秉直仗义,济弱扶贫,常交住于寿光一带的开明人士和社会贤达,热心组织参与社会变革进步之事,为四乡所敬仰,其名字被载入寿光市营里镇东道口村于光绪三十二年所立的《一乡善士碑》(俗称“善人碑”)中,至今被人铭记。
  受到长辈的熏陶,耳染目濡间,随着年龄渐长和学识渐丰,孟宪曾也坚定了济世报国的胸襟和志向,其肝胆仗义、惠及乡里的事迹至今口口相传。
  孟宪曾的中青年时代正逢清末民初,那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些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趁机欺压百姓,无权无势又目不识丁的穷苦百姓往往在被欺压后伸冤无门。而孟氏族人向来有匡扶正义的情怀,清乾隆年间不畏权势、匡正除恶的孟来宁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嫉恶如仇、主持正义的许多事迹至今流传不息。孟宪曾景仰这些先人的义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祖训也早已融入到他的思想中。当目睹诸多不公的社会现状时,孟宪曾深感不平和责任在肩,作为当时的有识之士,他决意主持公道为百姓伸张正义。为此他苦心研读相关法律,并精通了大清律例及民国法律,利用其声望及学识为百姓抱打不平,多次为需要帮助的乡亲写下诉状申冤昭雪,成为其家族中继闻名遐迩的一代民间讼师孟来宁之后,孟氏族人中又出现的一位为民请命的仗义执言者。
  学识渊博 教化风俗
  作为一位胸藏锦绣之人,即使在家族中,孟宪曾也是凡事讲求公道以和为贵,致力于家族的和睦与团结。因为他学识渊博,说话行事处处“理”字在先,并秉持公心,所以在家族、村中及周围一带乡村,他享有很高的威望。
  人们仰慕他的学识,即使遇到给孩子取名等难题时,也常来找他解决,据周家疃的退休教师袁景浩回忆,他的学名与字便是由孟宪曾所取。1950年秋后的一天,在袁景浩即将入学之际,他由孟昭信领着来到了孟家庄子请孟宪曾取学名,恰好在街上见到了正在门外大树下纳凉的儒雅的孟先生。尽管此时孟宪曾因有眼疾而视物不太清了,但他在了解了情况后,便慈爱地伸出手摸了摸还是孩童的袁景浩的手,略一沉思后,当即给他取名“景浩”及字“魁斋”,并热忱鼓励他:“一定要努力学习,只要勤奋读书,必定前途远大!”虽已过去大半个世纪的岁月,但这位老先生的和善、睿智与博学,却从此留给了袁景浩难以忘却的印象。当碰到难以解决的矛盾时,人们也时常找到他来请教或评判,往往在他条理有据地分析之后,一场争端便得到了公正的解决,受到远近民众的尊敬。正是因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着凡事秉持公正的正直品格,所以在家族及乡邻中享有了很高的威信,人们请他去主持公道被誉为“请先生”。在新中国建立前,他也是寿北一带著名的“风水先生”。他精通易经学说,长于风水学,其为人修行及学识深受乡人信服。在那个时代,人们对风水十分重视,而他在察势观形和阴阳五行等方面造诣深厚,常受邀到乡邻各地察看地理风水。在乡人的记忆里,其罗经所到之处,开运化煞,深得众人敬重。正是因为他在风水学上有着丰富的学识,并热忱为乡民服务,因而被时人恭敬地尊为“孟先生”。孟宪曾也被称为“礼仪先生”。中国自古便被称为“礼仪之邦”,公共场合尤其是重要场合中的礼仪,作为一种彰显文明的文化,往往能起到教化人心、纯正风气的作用。孟宪曾作为饱读诗书之人,自幼受到圣贤之道的熏陶,在礼乐多有失传的时代,自觉地担负起了淳风厚俗、传播礼仪文化的任务,并把传承礼仪看作了身为亚圣后人的责任与担当。那个时代,在红白喜事、祭祀典礼等重大场合,人们很重视并讲究礼节,但由于那又是个社会动荡的年代,加之文化教育不发达,在内容和程序颇多的礼仪方面,真正在行的人其实并不多,而孟宪曾作为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上颇有见识的一位人物,成为了当时寿北一带很有声望的礼仪先生。一些人或组织在有重要公事、仪式时,便来请他前去主持安排礼仪。当遇到有人来请他主持礼仪事项时,素有“济弱扶贫”思想的他,不管是派车来请的如周疃村的字号“钱一恒”等殷实大户,还是没有条件的贫苦人家,他同样郑重其事地去对待,毫无嫌贫爱富之意。而在各项礼仪上,他也利用学识给予了周到而妥当的安排,使其进行得圆满顺利。二十世纪上半叶,其足迹所到之处,“孟先生”的声名莫不被当地民众所传颂。
  续修家谱 传承血脉
  古人说:“谱谍身之本也。”家谱不仅能够寻根问祖,也能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孟宪曾的先人于明朝崇祯年间迁居周家疃,后又迁至临近的孟家疃(后称孟家庄子),但因种种原因家谱一直没能得以续修。当了解
  到这种情形后,素有担当情怀的孟宪曾便对族人说:“修家谱对一个家族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能再耽误下去了,我将尽我所能来完成此事。”于是,他把续修家谱作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教育后人并续承家族的文化血脉。
  当时交通条件和通讯手段落后,续修一部已断开若干年的家谱并非易事,但他不畏旅途劳顿,远赴家族来源地,经多方联系考证,终于殚精竭虑地修成了孟家庄子第一部家谱,为家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后世的家谱也因他打下的基础而得以顺利续修。
  孟宪曾撰写的家谱草稿被后人保存了下来,今由孟家庄子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孟繁玉老人精心收藏着。家谱虽已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但当今天再打开时那充满历史感的册页时,抚今追昔,在端庄遒劲的字迹间,依然不难读出书者满腔的赤诚和担当。
  关注社会 追求进步孟宪曾虽是一名从清末时代走来的知识分子,但他在不断变革的社会潮流中,却能够不断地接受进步的思想,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一直有着民族忧患意识的他,总是关注着国家、社会和民生。即使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和人民解放时代,虽身为一介书生,但常常“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总是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来为社会尽着努力。抗日战争期间,素有家国情怀的孟宪曾,积极地为民族救亡图存尽着不懈的努力,为抗战而多方奔走,彰显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例如在1944年3月,渤海军区五分区一部为了便于开展对敌斗争,决定隐藏起一批弹药。通过考察研究,选定了声望和口碑颇佳的孟宪曾。当部队领导征求孟宪曾意见时,他说:“抗战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责任,我虽不能上阵抗击倭寇,但只要是需要我去做的,便义不容辞!”尽管深知假如被日伪发现的严重后果,但他早已将安危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地承担下了这一重要责任。后虽经日伪多次扫荡,但在孟宪曾及家人的周密隐藏保护下,这批弹药始终安然无恙。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阶段,就在这年7月,渤海军区下达了解放伪顽张景月长期经营的中心据点——寿光田柳庄的命令,在前线弹药十分紧张的时候,这批弹药便被及时转运到了前线,为田柳庄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孟宪曾的孙辈孟繁礼回忆,他曾亲眼见到部队派人来搬开其祖父孟宪曾住所附近的苇苫垛,从地下取走了一箱箱的手榴弹等弹药。身为一名教书先生,他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和为人之道,也致力于唤醒他们的国家、民族和进步意识,他经常对学生们说:“为人处世,既要致力于自身修为,也要有国家、民族观念,要为国家、百姓和社会多做些事情。”1947年4月,当地反动势力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的“石桥惨案”发生后,在风雨飘摇的恶劣环境中,年近花甲的他无惧个人安危,毅然徒步率领弟子们前去凭吊悼念,给学生们讲述历史和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那时,他一身黑色长衫伫立风中,花白须髯飘洒胸前,站在弟子们面前慷慨陈词,身体力行地激励年轻一代勇于追求光明与正义。孟宪曾同样是子女们为人处世上的典范,并教育他们致力于正义与进步。如次子孟庆善在他的教育、鼓励和熏陶下,青年时代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刚结束而人心未定之时,成为了孟家庄子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在寿北率先领导成立农业合作社,成为当时的先进典型。其在农业合作化中的先进经验一经传出后,远在济南的山东农学院也派了十几名老师学生前来驻村观摩调研,该村由此声名远扬。其后,他铭记父亲忠厚为人、勤勉做事的教诲,在担任支部书记的二十多年里,为家乡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身体力行 传承家风
  孟氏家族历来注重传承孔孟思想,尤其是注重优良家风的传承,即使从族人的取名中也可略知一二。如孟宪曾兄弟三人便是从孔子的得意门徒曾参、闵子骞、子路的名字中,分别取名宪曾、宪闵、宪路。孟宪曾作为孟子的后人,同样继承了先辈勤于治家的遗风,非常注重家风的培养,如在给孙辈的起名中,多从“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仁义礼智”等贤哲理念中取字,也借此来告诫家人要注重文化和品德修养,做人要忠诚正直,做事要知书达理。他作为一代文人学士,既读孔孟之书达周公之礼,也紧跟社会潮流追求进步,教育学生及子女是如此,其本人更是身体力行,十分注重修身明理,为人处世事事讲求“仁义”二字。其第一任夫人单氏是寿光营里镇单家村人氏,在其订婚后还未结婚便不幸病逝,孟宪曾虽悲痛万分,仍不忘执夫婿之礼,之后与单家人时常往来走动,执礼备至,尽显品德高尚的贤者“仁义”之风和君子之礼。其后,孟宪曾与身为大家闺秀的夫人王氏(寿光营里镇西黑冢子人)相敬如宾,并严格教育四子一女成才,使其各有所成。如在四子庆寿、庆善、庆瑞、庆和的培养上,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正直勤勉为人。
  勤于临池 功力深厚
  孟宪曾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他在治学过程中勤于临池,且经年临帖不辍,由此也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功底。其书法笔力深厚,综览其字,端庄刚劲又清秀隽永,其行书飘逸潇洒,大楷笔力雄健,小楷古雅峭拔。据考证,当年村中祭祖用的轴子便是由他执笔书写,一手小楷舒展灵动端庄大方,颇见功力。也因其书法出众,当时寿北一带常有人慕名而来求字,以得其尺牍为荣。即使到了晚年,患有眼疾不能目视之时,孟宪曾仍笔耕不掇,笔走龙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说:“心正则字正”,遍观二十世纪初孟宪曾的手书,端庄刚正、力透纸背的字迹背后,也不难读出其书卷气中生发着的正直气节,以及儒雅风度里的浩然之气。常言道:“字如其人”,在斗转星移数十年后的今天,即使仅睹其笔下遒劲俊逸的文字,也足以想见到孟宪曾当年作为寿北一带的文化名人,其身上熠熠散发着的儒雅刚正的文人风采。
  修身养性 淡泊明志
  孟宪曾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十分注重修身养性,他崇尚古人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离其家乡孟家庄子以西不远,便是当年弥河的流经之处,波光粼粼的弥河水日夜奔流而过,向东北汇入莱州湾。曾几何时,这条水草丰茂、鱼虾遨游的河流滋养了两岸的百姓,也成了孟宪曾时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驻足之地。他钟情此地的自然风光,便在弥河畔开辟了菜园和桃园,并常在此吟诗会友,切磋学问,增长见识。读书之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一段岁月里,清清弥河水和悠悠诗书情涵养了他的性情,也培植了他正直高雅的气节。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范仲淹有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不只是指教人知识的人,更是指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孟宪曾作为一位品行高雅的饱学之士,用自身的风范与风骨诠释了“先生”的真正含义。在寿北一带,他不但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口碑,即使在去世多年后,很多人提起他时,钦佩景仰之情仍常常流露在话语间。斯人虽已远去,但其事迹却源远流长,即使历经岁月长河也难以磨灭,而是长久地留在了当地人的心中。哲语道,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而在很多有关他的故事中,有一个小插曲也足以印证其为人与学识对当地人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已是孟宪曾离世三十多年了,那时其曾孙之一的孟祥文在位于今滨海区周疃村的周疃联中读书,每当期末在村中的“主席台”等处张榜公布学生成绩时,因为他一直列年级头名,也就格外引人注目。有一次,孟家庄子的老者孟宪政在春节之际到周家疃走亲,一些熟识的老人遇见他便问道:“这个考了第一名的孟祥文是谁家的孩子?”他便和他们说:“这个孩子就是孟宪曾的重孙啊!”那些老人们不禁频频点头赞叹:“怪不得这个孩子学习这么好呢,原来是孟宪曾的后人啊!”此事虽小,但也足以折射出孟宪曾当年的学识之高与影响力之大,以至于让邻村的乡亲也为之长久地钦敬和怀念,乃至数十年之后仍有人会常常提及。数百年来,在渤海之滨、莱州湾畔的这块热土上,作为孟子后人的一支,孟家庄子人才辈出,如近年来涌现了包括多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著名企业家在内的众多优秀人才,追根溯源,这与其族人恪守先祖“道”与“义”的思想不无关系。回首浩瀚的历史,会不难发现:正是包括孟宪曾在内的孟氏族人自觉涵养“浩然之气”,致力于自我德行的高尚,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勇于担当社会与时代的责任,才使文明薪火传承不息,写下了足以流传后世并让后人感怀铭记的历史。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