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07 14:23
鄌郚总编

朱瑞祥丨民国时期的安丘中等教育




  民国时期的安丘中等教育
  原创 朱瑞祥

  民国之初至一九四九年,是社会动荡的一段时期,安丘的中等教育受到了极大地影响。本来学校就不多,兵荒马乱,东躲西藏,学校处于惶恐之中,三日搬家,两日停课,名字也改来改去,查阅这段历史漫无头绪。笔者试图用时间为纵轴,地域为平面,交叉展开这段办学史,希望能给教育史学爱好者提供一点方便。
  民国时期的安丘中等学校,主要有“安丘县立中学”和八联中”,两校先后并存,“八联中”的全称是“山东省立第八联合中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省政府为恢复被日寇破坏的中等教育,组建的战时中学,按省内排序,安丘排名第八,故名“山东省立第八联合中学”,其前身为安丘县内的中等学校。本文即以这两所学校的发展史为时间轴,一点点写下去,至于其他中等学校,如教会学校,私立学校,日伪学校等,因存续时间短,社会影响力略差,故只是简单提及,详情可参阅附图《民国至解放初期安丘县中等教育学校存续图》。
  安丘县的中等教育,始于清末宣统三年(1911),此为公办。至民国三年(1914),又有教会中学创立,办学经费部分来自教会的拨款,部分来自捐助,为私立性质,学生都需要上宗教课程,每周参加宗教活动。两学校纵向并行,各有千秋,下面分而叙之。
  一九一一年,安丘南门里张氏家族的张公制等人,倡议将县城文
  昌阁东面的高等小学堂,改办为县内第一所中学,定名为“安丘县立中学”,聘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刘光照任校长,只有一个班,学生十余人,此为安丘县中等教育之始。后来因为辛亥革命,局势不稳,讨袁的中华革命军进驻县城,造成一片混乱,加之“德育中学”创立,县立中学失去优势,一九一六年停办。
  一九一四年,刘光照辞去“安丘县立中学”校长之职,在县城南关大街路东,创办了县内唯一的教会中学——德育中学,首招两个班百余人。一九一六年,又创立了教会女子中学——萃文中学,首招一个班。两所学校的校舍,都是借用黄县人丁百万在安丘开设的当铺库房,房屋宽敞高大,毗邻的基督教堂,又有大礼堂一处,除了礼拜天之外,学校开会尽可借用。一九一八年是两所中学的鼎盛时期,共有五个班二百多人。一九一九年,萃文中学停办,一九二七年,因学潮迭起,经费拮据,德育中学也停了。一直到一九四三年八月,安丘的日伪公署第四科,在德育中学的旧址设立了安丘县立初级中学,招收一个班七十二人,次年又招收一个班三十六人,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停办。
  一九二四年,郑书云先生续办安丘中学,定名为“安丘县立初级中学”,第二年九月开始招收两个班八十人,后几年,每年保持三个班,每班四十人。这一段时期,社会基本稳定,学校发展正常,到了一九三〇年,招了一个高小补习班四十人,准备将初级中学升级为完全中学。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四年,每年加招一个师范班四十余人。一九三五年, 山东大学毕业生韩连琪出任安丘县立初级中学校长,聘请山大同学任教,其中纪泽长任教务主任,王镜清任事务主任兼任数学老师。一九三六年,国民党省政府在济南辛庄举办军事训练班,韩连琪参加训练,自此,中学开始配备军事教官,增设军训活动。可惜好景不长,一九三八年日本侵华,学校内又发生了“逐韩”学潮,学校被迫停办。
  一九三九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命令设立“山东省立第八联合中学”,此时安丘县城虽已沦陷,但日军人少,势力尚未达到西南山区,所以八联中的校址就设在南逯,校长李荣锦,训育主任王学信,教务主任王连全,事务主任于贯一,教师王熙美、王熙刚,油印员于炳信,一共七人。三个年级,四个班,共二百三十三人,其中简师一个班四十五人。一九四〇年春,在邻近的墨黑村设立了一处分校,尚未开课,日本人以为是国府的什么重要机关,派飞机轰炸,分校只得匆忙迁往杜家庄。一九四二年一月,日寇侵略势力深入山区,学校被烧毁,只得迁往安丘最西北边沿地区的落车埠、路家庄子、南良等村,化整为零,分散上课。后来因为形势继续恶化,学校又经过长途跋涉迁往管公卞家洼,至一九四三年,学校已陷于停课状态。
  在八联中成立后的第三年(1941),国民党县政府设立了安丘县立中学,校址设在获鹿山前村,校长王学信(佩实),同时在水帘沟设一分校。后来因形势恶化,学校整体迁往辉渠,不久又迁往十里河子。这里虽然离县城较近,但此时日军实力已大不如前,学校总部虽在十里河子,但先后成立八所分校,校址分别在宫家庄(分校主任郑培三)、李戈庄(分校主任孙衍祥,字云五)、石堆(分校主任孙荫华)、贾孟店子(分校主任王熙刚,字冠毅)、北小沟(分校主任刘宗光)、逄王(分校主任周树桢,字干庭)、夏坡(分校主任李云坡)、凉泉(分校主任曹经富,字维初)等地,第八分校的高中部设在班家官庄,主任别裕昌,字鸿高。各校分散上课,不太招眼,学校受到的骚扰相对较少。一九四四年,八联中并入安丘县立中学,但使用“山东省立第八联合中学”的名称,校长依然是王学信。一九四五年夏天,八联中整体迁往昌乐县古疃,一九四五年秋,日本投降,学校迁回安丘县城南关,改称“山东省立安丘中学”。一九四八年安丘解放,学校停办。一九五一年, 昌潍专署设立“山东省安丘中学”,校长孙日新,后来刘邕继任,校址在城里南北大街十字路口以南的东西两侧,用的都是张家的老房子,后来部分迁往东埠,一九五六年改名“山东省安丘第一中学”。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学制的设置有几次改动。清末,在一九〇三年(光绪二十九年)的“癸卯学制”中规定,中学五年,不分高中初中。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改为四年,还是不分高中初中。但是也有例外,一九一四年的教会学校德育中学规定学制为四年半,初高中一贯制。到了一九二二年(民国十年),教育部公布“壬戌学制”,规定中学实行三三制,初中高中分段,各三年。一九三九年的第八联合中学是个例外,为适应战时需要,不放暑假,四个月为一个学期,初中高中各两年,简师三年,后师两年,师范速成科一年。一九四〇年,日伪安丘师范讲习所学制两年,嗣后,国民党政府设立的安丘中学、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皆沿用“壬戌”学制。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时期略有不同。一九一二年,设置有修身、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授课时数规定,第一学年为每周三十三小时,第二学年每周三十四小时,第三第四学年每周三十五小时。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期把品德教育(修身)放在了第一位。
  到了一九二四年,中学课程分科,社会科(公民、历史、地理)、文言科(国语、外国语)、算学科、自然艺术科(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生理卫生、体操),授课以学分制。八联中的课程设置不分科,课程有国语、数学(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中、外)、生理卫生、动物、植物、音乐、图画、体操,高中班设英语,这些设置,与新中国初期的中学教育完全一样。
  日本鬼子时期的安丘中学课程与八联中差不多,但是没有了历史课和地理课,不知道是心虚还是用心险恶。
  整个民国、日伪时期,安丘县立中学和八联中是安丘县的两所最主要的中等学校,后来两校合并,统称“八联中”,安丘县立中学反倒少有人提及,这对安丘县立中学有点不公平。其实,不管是安丘县立中学还是八联中,其办学环境都是极为恶劣的,生命安全都难以保证,何谈生活条件?常年处于逃亡状态,身心俱疲,没有对知识的渴求,缺了国家在心中的分量,如何能坚持下去?
  日前访问定居台湾的八联中学生、八十八岁高龄的高滢老先生,说起那一段求学经历,竟是十分自豪,老人情不自禁唱起了省立安丘中学校歌,高亢豪迈,闻者动容。笔者录了音,记了谱,附于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安丘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