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23-07-08 10:07
昌乐 刘文安

李連科:退而不休的“文化忙人”

  李連科:退而不休的“文化忙人”
  --濰坊晚報數字報刊
  在許多人眼里,李連科有福不享:從安丘市文化局長的職位上退下來,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卻整天扒拉那些書和紙,動不動就就跑上海、去北京,跟一些文化名人東跑西顛……正是因為他的努力,鞠國棟、周倜、李存修等一批安丘籍文化名人紛紛為家鄉的文化發展獻計出力……退休之后的李連科熱情不減,一如既往地為安丘文化奔忙著,為安丘文化的繁榮發展發揮著自己的余熱,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退而不休的文化忙人”。
  發揮優勢,搭建起游子回饋家鄉的橋梁
  今年64歲的李連科是安丘市景芝鎮人,在職期間,他曾任安丘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政府招待所黨支部書記兼政府接待辦主任。這期間他曾接待、結識了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安丘籍文化名人。后來,李連科又先后擔任了安丘市旅游局長、文化局長。因為他總是用心工作,以心交友,所以贏得了大家的信賴,他的工作也得到了許許多多安丘老鄉的鼎力支持。
  2004年初,從安丘市文化局長的職位上退居二線的李連科,覺得自己不應該閑著,應該為安丘的文化發展、再塑當年“全國文化先進縣”的輝煌出把力!為此,他自費跑上海、上北京,南上北下,一年光車費、油錢得花萬兒八千的。更談不上陪家人、照顧家庭。對此,家屬不是沒有意見。但是李連科認定的事情,八頭騾子都拉不回。
  經過他的努力,已故畫家、詩人、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馬蕭蕭先生多次為家鄉安丘出版的新書題寫書名、序或跋;著名詩人、書法家、上海市楹聯協會名譽主席鞠國棟先生向家鄉捐贈著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華聲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收藏家周倜為安丘博物館捐贈253件歐亞美藝術陶瓷;中國十大徐霞客、廣東省旅游協會會長李存修教授多次為安丘文化獻計出力……這些,都是李連科從中聯絡促成的。
  安丘籍作家、翻譯家、旅行家李存修這樣評價:“像李連科這樣一如既往地為社會文化發展做實事,并且做得這么好的,全國都沒有第二個人。也正是因為他人品好又很執著,愛文化又懂文化,大家才放心讓他去辦這些事。”
  正直厚道,用誠心贏得名人大家的信任
  2004年10月,李連科為周倜先生策劃出版了彩印畫冊《歐亞美藝術陶瓷百圖》,并邀請山東老鄉、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孫軼青先生為畫冊題詩一首。
  在編輯出版《歐亞美藝術陶瓷百圖》這本畫冊時,周倜先生將孫軼青所賦詩作的原件交給了李連科,讓他拓后放在書中,并說原件用后送李連科收藏。
  書出版以后,李連科連書帶題詩的原件一起交給了周倜先生。周老不解:“連科,這詩不是說好給你的嗎?怎么又帶回來了?”李連科認真地說:“如果是您給我的,我就收下。可這是孫老專門寫給您的,是你倆友誼的見證,太珍貴了,我無論如何不能收!”周老聽了默默點頭,越發看中了李連科的人品。
  有一次,李連科他們去北京拜訪周老時,周老特別留李連科住在自己家中,請他幫忙整理自己從沒讓人碰過的藏品。周老曾任《人民日報》美編,收集了趙樸初、沈鵬等大家的作品。
  看到周老這些價值不菲的字畫,李連科感慨萬千:周倜夫婦放心地讓自己來整理,其中包含著對自己多么大的信任啊!他小心細致地把周老珍藏的名家書畫藏品一一熨平,整理歸類,用加倍的熱心和誠心去回報周老的信任。
  接受捐贈,歐亞美陶瓷藝術展引起轟動
  2005年1月,在安丘市青云湖風景區中國第一家世界陶瓷藝術陳列室,舉辦了國內首次“近現代歐亞美多國陶瓷藝術對比展”,立即引起了轟動。周倜夫婦的無償捐贈,大大豐富了安丘的館藏,豐富了安丘文化。
  在捐贈儀式上,周倜握著李連科的手動情地說:“連科,我把自己收藏加上我父親和爺爺收藏的370多件藏品全部捐給家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列,加上你懂這個,又愛這個事,這下我就放心了!”
  2011年5月8日,李連科與安丘市文廣新局欒成軍局長到北京周老的住處,接受周倜夫婦第三次捐贈的110件歐亞美藝術陶瓷。這些陶瓷特別珍貴--其中有些是周倜爺爺周頌聲這位晚清公派留學生、安丘第一位雙博士100多年前收藏下來的,有些是周倜的父親周克旭留學歐洲時收藏下來的,十分珍貴。
  一開始,周倜夫婦并沒打算捐贈這一部分,但看到家鄉人對捐贈非常重視,安丘博物館特地建成“歐亞美諸國陶瓷博物館”,并多次舉辦展覽,參觀者眾多,社會作用巨大;再加上有老朋友李連科的牽線搭橋,所以他們決定忍痛割愛,把所有屬于“歐亞美藝術陶瓷”研究范疇的藏品統統捐贈給家鄉,于是成就了一段捐贈佳話。
  無微不至,考察西南奔走途中加深友誼
  2008年夏,受周倜先生邀請,李連科駕駛著周老的汽車,載著周倜、呂丹云夫婦及其友人一同到我國西南地區進行參觀考察,行程往返9000公里。沿途主要參觀部分地市的博物館和文物市場,周老還要給幾位收藏家鑒賞藏品。60歲的李連科既是司機又是考察團秘書長。
  旅途中,李連科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老人們的生活起居……以至于賓館女老板指著李連科問周倜夫婦:“他是你們的兒子還是女婿?照顧得這么周到,你們真是有福分!”周老拍了拍李連科的肩膀,笑著說:“俺要是有這么個好兒子可倒是好了!”
  出行第五天,汽車在四川的“蜀道”上,突然遇到了山體滑坡。返回途中在洛陽加油后,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時走時停,十多公里的路走了一個多小時,情況非常危險。幸虧被高速公路的巡查車發現,把他們的汽車拖到服務區進行修理。經檢查才知道,是因為加了當地使用的乙醇汽油和清洗劑,結果汽油糊住了發動機油嘴,供油不暢,差點釀成大禍。
  2013年4月,“中國行走大運河第一人”李存修教授要在家鄉安丘舉行《行走大運河》的首發儀式,周倜先生很想見見李教授。根據周老的提議,花甲之年的李連科再次來到北京,駕車載著周倜夫婦和《蔣介石傳》的作者嚴如平先生及其夫人,先是自北向南“行走”京杭大運河,之后又北上山東安丘,如期參加了李教授的圖書發行儀式。
  后來,李連科又承擔了周倜先生第五部書的編輯出版任務。
  老驥伏櫪,為傳承安丘文化盡綿薄之力
  李連科與眾多安丘在外老鄉的密切交往,周倜只是其中一例。
  是什么動力支撐著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一如既往地為安丘文化奔走著、忙碌著呢?李連科對記者說,安丘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的地方,但是因為歷史的原因,目前安丘博物館的館藏與其厚重的歷史文化不太相稱。因此他想盡一份綿薄之力,以增加安丘博物館的館藏項目,提高藏品的質量,形成多個系列,讓人們通過這些珍貴的館藏,去了解安丘厚重的歷史文化。
  李連科說,自己耳邊時常縈繞著李存修教授對他說過的話:“連科,我們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在自覺為社會文化發展做實事,有些事情是我們開了個頭,后面也只有我們在做,別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多保重身體,一方面得爭分奪秒,抓緊時間做,爭取有始有終地做好!”
  的確,等著他去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上海楹聯學會副會長、詩人、書法家鞠國棟先生準備將其一生的收藏全部捐贈給家鄉,目前已經向安丘博物館捐贈了陶瓷60件、字畫110幅和四庫全書(簡易本)共三大類,另外還有五大類正在操作中;馬蕭蕭生前答應將自己從1943年到2005年全部日記捐贈給家鄉,現在,李連科正就此與其家人進行溝通;陪李存修教授走了大運河山東段、找到了安丘的“岱崮地貌”山體并且組織出版了《中國第五地貌--岱崮地貌發現記》后,李連科還在策劃,準備陪李存修教授走安丘的浯河、渠河等河流,還有李教授的相關捐贈……李連科說,自己已64歲了,爭取在70歲之前完成這些艱巨而有意義的任務。
  路漫漫其修遠兮!為此,李連科還得繼續忙下去!
  讓我們期待著……
  文/圖 本報記者 王玉芳 本報通訊員 陳加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