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1 16:57
鄌郚总编

王兆亮丨典籍里的龙山

  典籍里的龙山
  王兆亮
  龙山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董家沟、龙岗东、安家庄、两县、东陈家楼、半截楼、桃园等大汶口、龙山、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 10 余处,尤其是吴家辛兴村北辛文化居落遗址将临朐的农耕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证明我们的先民自7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在此繁衍生息,是潍坊市早期文化遗址之一。
  龙山、龙岗(冈)之名起于何时已不可考。榆林店村所出唐乾宁元年(894)《苏夫人墓志》即有“厝于青州临朐归昌乡龙岗里之原”的记载。
  关于龙山的典籍记载笔者所见不多,现仅将嘉靖《临朐县志》、康熙《临朐县志》《光绪临朐县志》、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和民国《临朐续志》涉及龙山部分辑录如下,略作分类,仅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张佩环、半截楼、小河圈、宫家庄、宿家庄、杨家集子、卜家庄、黄家庄、樊家庙子、苇园、彭家庄、肖家庄子、两县村等原属益都,此次未涉及;“龙岗”“龙冈”古籍中通用,本文据原文,未做统一。古籍记载并非句句金科玉律,读者斟酌。因水平所限,错讹、落漏之处,尚请指正。

  山
  龙山在县东北十里。山形蜿蜒如龙,故名;或曰汉时有龙见此山,因名。相传山之下有潭。旧,县官尝于此祷雨。其以名社,莫考何自始也。(嘉靖《临朐县志》卷一·风土志之山水。括号内容为编者注,下同)
  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六月,临朐县龙山有星陨于地。俱出《通志》。(嘉靖《临朐县志》卷四·杂志之祥异;《通志》指嘉靖《山东通志》,见卷三十九。相同年号仅在第一次出现时标注公元纪年)
  龙山城东北十里为龙山。山椒有黑石蜿蜒盘回,酷似龙形。长亘三四里,中有沟,断为二。旧传元至正十七年(1357),有龙见此因名。下有深潭,乡人祷雨者多应。(康熙《临朐县志》卷一·山川)
  (元至正)二十三年六月庚戌,龙山有星坠于地,掘之,深五尺,得石如砖,褐色,上有碎星如银。
  二十七年(1367),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者浮空而起。(以上具见康熙《临朐县志》卷二·祥异)
  后赵石勒五年(323),大旱,佛图澄于石井冈掘得死龙,长尺余,渍之以水,良久乃苏,祭以酒,咒之,龙腾空而上,须臾,天日晦暝,大雨,因名其地曰龙冈。时晋大兴六年。《十六国春秋》不载龙冈属何郡县,今朐有龙冈店,附志之以传疑。
  国朝顺治十三年(1656),吉祯宰于龙冈掘得白黑二龙,鳞大如盘,首高五六尺,黑者尤大,龙脑石余,俗传此冈乃龙族之墓。(以上具见康熙《临朐县志》卷二·遗事)
  朐山……又北少东八里为龙山,在县治东北十里。山椒有黑石蜿蜒盘回,酷似龙形,故亦名盘龙山矣。长亘三四里,中有沟断为二。相传元至正十七年曾有龙见于此,下有深潭,乡人祷雨辄应。(《光绪临朐县志》卷三上·山水上)
  (元至正)二十三年夏六月庚戌,星陨于龙山。二十七年秋七月,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者,浮空而起。(《光绪临朐县志》卷十·大事记)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乙酉(廿九日)皖匪复北至,屯盘龙山,四出攻掠。武生魏希武纠众御之,力屈而死。九月己丑(初四日)僧忠亲王军至,营于朐山。庚寅(初五日)与贼战,不利;斩将领以徇复战,败之。贼分窜安邱、沂水。(《光绪临朐县志》卷十·大事记)
  又后赵石勒五年,大旱,佛图澄于石井冈掘得死龙,长尺余,渍之以水,良久乃苏。祭以酒咒之,龙腾空而上。须臾,天日晦暝,大雨,因名其地曰龙冈。时晋太兴六年。《十六国春秋》不载龙冈属何郡县。今朐有龙岗店,附志之以传疑。按,石勒据襄国,即今直隶邢台,佛图澄咒龙事正在其地。后周改襄国为龙冈县,是其证也。(《光绪临朐县志》卷十六·杂记之考误)
  朐山……又北稍东八里为龙山。在龙山社东南境,巨洋水经其西。山椒有黑石,蜿蜒盘回,酷似龙形,故亦名盘龙山。
  龙山东七里为双龙山。在龙岗社南境。北面龙岗镇,宛若屏幛。左右皆深沟,蜿蜒北驰,龙岗亘其前,如双龙之守。骊珠社兴庄之命名盖取乎此。(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四·山。卷数据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本,下同)
  龙山见旧志在县治东北十里,俗名盘龙山。(民国《临朐续志》卷六·山水一)

  水  附泉
  巨洋水……又北经龙山西北,龙岗水自东来注之。《齐乘》:“又东北龙岗水出临朐东北窑山,东来入焉”。《古骈纪略》:“龙岗水出尧山西麓,尧山在县治东北三十余里,山有尧祠,相传尧巡狩登此,尧水出焉。”《齐乘》之“窑山”即尧山也。龙岗水西北经龙岗店南。店去县治东北二十五里,村人趁墟,禺荚(盐业)之利饶焉。又西至龙山北麓下,至安家庄西北入巨洋水。(《光绪临朐县志》卷三下·山水下)
  龙岗水即土人所呼西尧水,源出西尧山南麓下。尧山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有尧祠。相传尧巡狩登此山,尧水出焉,西流经李双、龙岗两社,又西至龙山北麓龙兴寺前入巨洋。巨洋自此北流数里则入益都境,自益都达寿光则入海矣,此水约行境内盖百三十里也。(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四·水)
  龙岗水见旧志出尧山西麓西北流,长约□里。
  以上自枯河水至龙岗水皆巨洋支派,以次会合北流入益都境。
  灵泉 在李双乡两县庄南涧下,广盈丈,渊深澄清,长流不息。采访。
  汇泉在李双乡西陈家楼庄北石涧南岸上,旁有祠,祠南有邑人陈占书碑记。泉汇为长方池,中架桥断为二,生金鱼大如掌,土人视为近地名胜。采访。(以上具见卷六·山水二)

  区划
  忠善乡……辛兴社领八庄,在县治东北二十七里。东界上林社,西界董庄社,南界旦公社,北界李双社。社内百尺埠有古祠,李家沟庄有古庙。
  李双社领十三庄,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东界尧山社,西界龙岗社,南界辛兴社,北界益都境。
  龙冈社领四庄,在县治东北二十里。东界李双社,西界龙山社,南界双龙山,逾山则董庄社,北界益都境。龙冈有集,四、九日市。
  龙山社领八庄,在县治东北,距城十五里。东界龙冈社,西界赤涧社,南界龙山,龙山南则榆林社,北界益都境。龙山阴有龙兴寺,又有苏秦墓。……(以上具见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三·地理)
  第三区龙岗镇共领二村:龙岗、辛庄子。……
  和平乡共领十村:荻子涧、张家沟、孟家庄、蔡家董庄、申家董庄、刘家董庄、张家董庄、吕家河、程家台子、樊家庙。
  龙山乡共领八村:十字路、河南、桃园、南李家山、北李家山、董家沟、安家庄、闵家庄。
  李双乡共领十三村:吴家辛兴、小庄、大陈家楼、小陈家楼、薛家庙、鲍家河、倪家台子、河疃、两县、孙家庄、武家夏庄、李家庄、潘家庄。
  上林乡共领二十一村:上林、西上林、马家洼、辛家沟、吴家崖、柴山子、柳行沟、百狗庄、东洼子、史家沟、林家庄、李家台、李家沟、蒿科庄、双埠、赵家辛兴、马家辛兴、曾家旺、张家辛兴、谢家营、张家台子。(以上具见民国《临朐续志》卷七·区乡)
  区公所自清宣统二年(1910)举办自治,本县共划分九区,即城区、七贤区、冶源区、石沟河区、五井区、柳山区、纸坊区、九山区、蒋峪区是也。时各区皆设议事会、董事会,洎民国二年(1913),各区议、董会取销,则九区界域、学区因之历十五六年不变。至十九年(1930)自治复兴,乃将九区划为八区,裁城区并入一、二、三区,其余各区旧界域亦略有变更。名旧纸坊区为第一区,七贤区为第二区,石沟河区为第三区,旧区议、董会设于石沟河,后区公所移于龙岗。……至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奉令一律取销。此外各镇、乡皆设有镇公所、乡公所以数多不备载。(民国《临朐续志》卷八·建置之会所)

  交通
  自县治出城北郭……又东北至市庄东,渡巨洋水,循东岸北行,至龙兴寺十里,有西支路来会。……又东至龙冈镇十里。自龙兴寺折而东北二里许,至安家庄北交益都界,与至潍县、昌乐、益都路接。
  自县治至龙冈东北干路,附支路。自县治出城北郭,直北行,渡北洋水至石沟河集十里。又东北至埃(市)庄东渡巨洋水,经龙兴寺至安家庄十里。折而东五里许至龙冈镇。自城至龙冈西股路:自县治出东门东北行,经先农坛侧又东北经委粟山西,至河头庄北渡巨洋水,至盘龙山前十里,又北行折而东,至龙冈镇十里。
  自龙冈至蒋峪运盐路。自龙冈庄前渡龙冈水南行,逾杏山子岭十里。又南行至营子集十里,又南渡时村水至黄埠店十里,又南偏东至盘阳集十里,又南逾大山北麓至辛寨集十里。与县治至穆陵关南北干路会。
  自龙冈至九山运盐路。自龙冈南行,逾杏山子岭十里。又西南经孙家庄,渡时村水至辛庄子十里。又西南渡七贤水,至七贤店十里。与县治至穆陵关南北干路会。又西南至梨花埠十里,又西南过义和桥,逾九凤山渡南丹水,逾山岭十里又西南经白沙庄,又西南渡巨洋水十里,又西南二里许至曾家寨,与县治至九山干路会。
  自县治至桲萝林子集东北路。自县治出城东门东北行……有西支路来会。其路自龙冈镇东行,至陈家楼十里。又东三里许至上林集与本路会。……(以上具见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四·道路)
  时建设厅于各县县道、镇道、村道,限期修筑。自十八年(1929)至二十二年(1933)……筑成镇道凡六:自城东北至龙冈,曰临龙镇道……(民国《临朐续志》卷八·建置之路政)
  通济桥 在龙岗西门外,石桥,清道光二年(1822)修。
  五路桥 在龙岗北门外,石桥,清光绪十八年(1892)修。
  普济桥 石桥,在两县庄东南,为南北通衢。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建,民国二十三年重修,有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撰碑。
  善人桥 在马家辛兴西南,清康熙年间建,石桥,望之若虹。(以上具见民国《临朐续志》卷八·建置之关梁)

  寺观
  三教寺在县东北二十里。(嘉靖《临朐县志》卷四·杂记之寺观)
  三教寺俗名小庵寺,在龙山社,至县二十里。
  龙冈寺在龙岗社,至县二十五里。(以上见康熙《临朐县志》卷一·寺院庵堂)

  人物
  宫孝女,龙冈社人也。幼而淑慧,垂髫时即慎至外户,事父母婉顺孝谨。母苦为父所虐,捶楚诟詈齮龁无时,女数数为母伏地乞哀,父不之恤也。母泣谓女曰:“汝父遇我曾不若婢媵,我鬓渐斑,复何面目堪此耻辱?终有死耳。”女亦泣曰:“母慎勿然,父性特卞急,故所施失当,母死,父何颜矣?且弟妹弱稚,将何所依?女一身不足惜,当以死谏。”母谓谩言,未尝信之。一夕父饮大醉,又缚母悬于屋梁,鞭挞数百,女长跽父前哀吁竟夜,迨旦,母得释,恚欲自贼,父所嗜阿芙蓉膏适在侧,女虑母遂服之,潜携归室,引器立尽,出言笑如平时,比毒发无解矣。父果愧悔,粗暴之气锐减。时光绪九年(1883),女年才十九也。采访。(《光绪临朐县志》卷十五上·列女)
  李道广,龙山社李家山人也。幼遇异人,得仙术,治疾不需方药,撮土少许服,病者立瘳,酬以财帛,概却弗受,遐迩喧播,门恒如市。知县某疑其左道惑众,逮置牢狱,久始得释。道广乃潜处静室,墐户,惟留一窦。家人与之食则食,弗与亦不索也。已而启户出,放浪云壑,与汶阳张新修友善,高谈玄虚,胜气绝俗。新修大惊异,以为长桑桂父之流。一日,诣新修索干糇,急问何往?曰:“将至逄山饲石狗。”既去,遂不复返。李家山村外巨石上有足印二,深寸许,传为道广遗迹。村人又言,山素无井泉,饮者颇苦远汲。道广指磐石语众曰:“是下有泉。”众凿之果得水,虽盛旱不竭,沾溉之利至今赖焉。(《光绪临朐县志》卷十六·杂记之拾补;又载民国《临朐续志》卷二十二·杂记,仅个别字异)
  宫献廷,字敬修,龙冈社人,少读书,有远志。后以食齿繁累,弃儒业医。得宋人引种牛痘之真传。其法按穴点引,预为调摄,由此瘢痘一症,天行传染,均无所害。大吏闻其名,聘以重金,设局省垣,以宏博济,礼遇甚隆。其性情端方,馆省四十余年,于外事一无所闻。殁年七十有九。著有《引痘浅说》《痘症溯源》二书,抄写行世。
  李朴,字实庵,龙山社人,少颖悟,性纯孝。年十三出应童子试即知名,采芹后益肄力经史与诗古文辞。以父母相继殂谢,哀毁过伤,遂至不起,卒年三十有四。著有《悲心集》《泪余草》及杂作诸篇,藏于家。(以上具见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一·耆旧)

  集市
  龙岗集在县东北三十里。(嘉靖《临朐县志》卷一·风土志之市集、康熙《临朐县志》卷二·市集)
  龙冈社领四庄,北界益都,有集,四、九日市。(《光绪临朐县志》卷五·建置)
  杂税龙岗斗、秤、牙行,五年证费二百八十二元,每年税额一百零五元。(民国《临朐续志》卷十·食货志之杂税)
  市集:
  一、六期:纸坊、桲椤林子、桃花、辛山、寺头、鹿皋、龙岗、黄家宅、高家庄、辛寨。
  四、九期:赤涧、乜家河、杨河、蒋峪、大店、洛庄、璞邱、逄峪、福山、傅家庄子、南关、冶源、龙冈。(民国《临朐续志》卷十五·礼俗之市集)

  盐政
  自清道光年间截至民国元年(1912),本县皆食官盐。即唐张平叔所议官自卖盐之策也。临朐盐额,山东运司定为每年四千四百九十九包,每包重五百斤。例由运司颁发引票,官凭票缴银运盐。临朐引票用罄,准借用邻县引票运盐。销售时官设卖盐总店于龙岗。此外,如营子集、桲椤林子集,赤涧、九山、蒋峪等集皆设分盐店。盐由寿光侯镇官台场起运,旧路运盐大车只到益都谭家坊子,新路由侯镇直抵龙岗。相传自清光绪四年(1878)知县严家正始详准运盐改从新路。
  ……至(民国)二十年(1931)七月,安华公司来朐承办盐务,以龙岗原有盐店房屋年久失修,不堪住居,在北关租赁民房开设盐店。每盐一斤售洋七分三厘五。并请准运盐改道由寿光经益都至临朐。
  ……二十一年(1932)九月,安华公司试办期满,由济生公司接办,盐店设于龙岗。每盐一斤运署训令规定为八分五厘七毫。至二十二年四月奉令每盐一斤加价一厘。(以上具见民国《临朐续志》卷十·食货之盐政)

  文化教育
  区立学校经费第三区立龙岗小学高级二班、初级二班,全年共支经费洋一千二百元。(民国《临朐续志》卷十一·度支之区立学校经费)
  至二十三年,又在第二区七贤店附近九村,设立民众试验区一处。此外,尚附设民众阅报所八处:第一在馆内,第二在北关,第三在龙岗,第四在冶源……(民国《临朐续志》卷十二·教育之县立民众教育馆)
  第三区立龙岗小学民国六年(1917)初,由校长吴经贤捐京钱五百吊创办,坐落吴家辛兴庄,名临朐石沟河区立高等小学校。至十一年(1922)冬,因匪乱迁移龙岗关帝庙内。十四年(1925)秋,卒因匪乱停办。至十八年春,又移于武家下(夏)庄开学,名为临朐石沟河区区立小学。十九年,复迁回龙岗。二十一年冬,改名为临朐第三区区立小学,至二十三年改称今名。校内共有高级生二班,初级生二班,计共一百四十余名。(民国《临朐续志》卷十二·教育之区校)
  第三区村立初级小学共六十四处,计共学生一千八百九十六名。(民国《临朐续志》卷十二·教育之村校)
  冀邦用《感怀诗集》一卷,共六十八首,印本。吐属新雅,多近体,五古亦有佳者。今集存其家。
  清李璞《非心草诗集》一卷,古今体共八十首,词四首,抄本。集首自叙,其略云:仆本恨人,尤多憾事。年逾弱冠,遭际坎坷,生离死别,疾病愁苦,盖数年于兹矣。天道茫茫,解人莫索,偶有感触,无非伤怀。语曰不病而呻,予岂好为呻者哉!暇日检乱纸,里中什颇得二三,命门下连缀,书之总名曰《非心草》云云。盖取非心为悲之意也。诗多至性语,启口清新,醰醰有味,即事抒怀,其愁苦凄凉辄流露于字里行间。盖亦耿介拔俗终生不遇之士也。按:李璞,字质庵,邑东北李家山人。(以上两人具见民国《临朐续志》卷十六·艺文志)
  天宁万寿观造像记观在龙山西北,弥水右岸。宋宣和四年(1122)创建,元皇庆中改建三教寺,明为萧庵寺,清为龙兴寺。石像造于建观之年。像座背面刻记八行,文曰:“天宁万寿观,创置造醮坛,上虚皇天尊一躯。宣和四年天宁节日(宋徽宗诞辰,十月十日)安立。副知观赐紫道士刘元白、敕差知观事冲真大师刘智泉、敕差副道正赐紫道士王应昌。”字体秀丽,完好如新。像座高不过六寸,字径五分。
  天宁万寿观铁磬 磬巨如瓮,上铸“宋宣和四年造。”现存龙兴寺。 (以上具见民国《临朐续志》卷十七·金石志)

  其他
  国朝陈占自序其宗谱云:后汉党锢祸起,颍川陈纪隐居东海滨,依大商王景家,于朱虚之北鄙,即今临朐之东北隅也。著书自娱,名曰《履霜集》。后人因以名村,今曰“李双”(即今李家庄、武家夏庄一带),其字误也。(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三·氏族)
  自民国十九年,山东省政府建设厅颁布县有建设计划,令各县架设电话。……自二十一年八月至二十三年六月,复先后架通第三、第五、第七、第八各区区公所电话。(民国《临朐续志》卷八·建置之电话)
  清季国势虽弱而邑固,四境安谧,万民乐业。即或道路有杀越之事,商肆现盗劫之厄,侦察缉捕,专赖胥隶。……当时劫案最巨者,龙岗锅店之盗,冶源广育堂之盗,以巨贼剽悍,得资远飏,卒能寻踪追蹑,由境外擒归伏法,党无漏网。(民国《临朐续志》卷十四·防卫之巡防)
  2023年4月22日
  【本文原载《弥水》杂志2023年第一、二期《龙山特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临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