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23-07-16 15:48
昌乐 刘文安

高密境内的古城

  高密境内的古城   古代的城市多依山傍水,高密境内虽无名山,然古岭绵亘,潍河、胶河诸水蜿蜒萦绕,人类自古便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人口的增多,部族的壮大,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了人类的聚集地。经过千百年的建设和发展,这些聚集地又逐渐形成了城市。高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和建城史,是东夷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境内潍河、胶河东西抱流,秀气所钟,人文数千年不衰。今日高密市境内,历史上曾崛起石泉城、城阴城、夷安城、唐县城、稻城、朱晏城(附龙山古城)、故县城(隋县城)、胶阳城、柜城、西黔陬城等十座古城,为后世留下无数璀璨的文明遗迹。  本期撰稿:孙涛   潍水两岸古城众多   北魏《水经注》记载的石泉县  《续封泥考略》收录的石泉邑丞封泥  潍河流域分布着众多古国、古城,石泉城位于潍河东岸,建置年代不详,西汉初年在此设县。在石泉城旧址采集到豆柄、豆盘等陶器残片标本,城址南还有一处大型遗址,所出土文物经考古勘探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石泉城周围古迹林立,该城南接碑产山,因生产刻碑石料而得名。  潍河流域古城串珠状分布  潍河古称潍水,俗称淮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潍水出琅邪箕县潍山。”实际上,潍河有两个源头,一个源自《水经注》提到过的箕县潍山,今名箕山;另一源头源自莒县北屋山。两源汇合后流经五莲、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昌邑等县市区,于昌邑下营镇北注入渤海莱州湾。潍河流域是今天潍坊地区人类较早的活动地之一,史书中记载的自舜、禹时期的古城诸冯、寒、斟鄩、古斟灌等古国、古城均在潍河两岸,再往西至今天的青州界尚有益、阳城等同时期的古国、古城。自商周至汉代,潍河流域有着州国、杞国、诸国、密城、都昌、昌城、东武、姑幕、石洛、折泉、郚、棠、平昌、昌安、防、乐都、鄑城、高阳、下密、渠丘等等大量的古国、古城。  20世纪90年代,曾对寒亭区朱里镇前埠下遗址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经考证,该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出土有玉器、陶器等;诸城六吉庄子遗址距今约7000年,出土有石磨盘、石磨棒等。这两处潍河附近的古遗址上限达到后李文化(距今约8500年7500年)、北辛文化(距今约7500年6500年),也从科学的角度说明了人类在很早已在潍河流域生活繁衍。  今高密的古潍河段上,自南向北有石泉城、稻城、城阴城三座古城,支流上有唐县城、夷安城两座古城,除唐县城建于唐朝并使用至今外,其余四座均建于汉代或汉代之前。  西汉初年曾在石泉城设县  石泉城,故址在今高密市注沟社区李家埠村附近,潍河东岸。村西南角尚存土堤城墙遗迹一段,长30米,高1米,最宽处2米,为夯土结构,土墙上留有多个直径8厘米的筑洞。城址南残留长500米,高0.8米,宽10米的墙基。  石泉城建置年代不详,西汉时曾在此设县,当代考古根据石泉城旧址采集到的豆柄、豆盘等陶器残片标本及城墙建筑特征分析,初步确定该遗址为汉代遗存。  城址南,今李家埠村南930米处也有一大型遗址,常出土有筒瓦当、半瓦当、鼎足等陶器标本,经考古勘探,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4000年前)、西周、东周和汉代遗存。由此说明了此处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经过长期的发展,因为人口的壮大,地域的繁荣,或出于政治需要,又到原生活旧址北部建城,这也是高密境内大部分古城的共性。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高密国,故齐,文帝十六年(前164)别为胶西国,宣帝本始元年(前73)更为高密国。户四万五百三十一,口十九万二千五百三十六。县五:高密,莽曰章牟;昌安;石泉,莽曰养信;夷安,莽曰原亭;成乡,莽曰顺成。”高密国下辖五县,昌安、成乡故址均在潍河西岸,今已不在高密市辖区之内。王莽时,石泉改名为养信,东汉时,县废,设亭,并入昌安县境。  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中记载:“平昌县东南四十里有石泉亭,故县也。”此后北魏郦道元在他的传世之作《水经注》中也继续沿用了这一说法。  北宋《太平寰宇记》云:“石泉故城,在今(安丘)县西南(实际为东南)六十里。后汉省,并入昌安县。有潍水在故城西过。”汉代时,在县下设乡、亭、里等。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即做过亭长,而北海大儒郑玄则做过乡啬夫(乡里主管赋税、徭役的官员)。  关于乡、亭、里的关系,《汉书》中有载:“五户为邻,五邻为里”“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当然,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邻、里、亭、乡里的户数都不是绝对的,具体要以当时的实际情况为准。  碑产山生产碑刻石料  石泉城周围古迹林立  石泉城西邻潍水,南望碑产山,昔年巨石林立,遍地甘泉,推测城因此而得名。《水经注》云:“潍水又北过石泉县故城东。”可知汉代的石泉城即在潍河西岸。在今天的潍河西岸,与李家埠隔河相望的大古县、小古县两个村落,亦因为石泉城而得名。据当地传说,系因潍河变道,把原来的古城一分为二所导致。传说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以石泉城西城墙遗址来看,仍在李家埠村内,大古县、小古县很可能是因为靠近石泉古县而得名,实际上并非石泉城旧址,当然实际情况还得靠后期考古工作去证明。  李家埠西的潍河河道上,传说曾为潍水之战时,韩信囊沙破龙且时汉军的筑坝之所,昔年有着名的景点韩信坝,“韩王坝月”也是古诸城八景之一。石泉城南接碑产山,今名巴山,古时因山上盛产刻碑的石料而得名,今日高密、诸城、安丘一代出土的汉画像石所用石料不少即为此山所产。《水经注》载:“(百尺水)北流迳高密县西,下注潍水,自下亦兼通称焉,乱流历县西碑产山西。又东北,水有故堰,旧凿石竖柱,断潍水,广六十许步,掘东岸,激通长渠,东北径高密县故城南。”《旧唐书·五行》载:“大和二年(828)六月七日,密州卑产山北面有龙见。”疑似当时山上曾出现蜃楼或特殊的自然景象。卑即碑的假借字,在古籍里这一现象非常常见。  石泉城在古籍中介绍不多,因为年代久远,后世的史书很多都没有搞清它的位置,像元代的《齐乘》即把石泉、昌安二城混为一体。1928年,建德周明泰编着的《续封泥考略》一书中,曾收录了一枚珍贵的西汉“石泉邑丞”封泥。周氏书中封泥,多得于其兄周进,周进所藏临淄所出封泥450品,多得于黄县金石学家丁树桢。周氏封泥后归于族甥孙鼎,20世纪70年代末,孙氏举其所藏捐赠上海市博物馆。  近几十年来,在人们的日常耕作、建设中,石泉城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陶器、钱币等,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向世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郑玄宅第在稻城旁   《水经注》记载的稻城旁的潍水堰  《齐乘》里记载的稻城  刘邦曾孙、齐王刘肥之孙刘定曾在稻城封侯,共传五世。元代于钦《齐乘》云稻城:“春秋称琅琊之稻,自汉有塘堰,蓄潍水以溉稻,因名其城。”稻城旁有稻田万顷,所以才会因水稻得名。北海大儒郑玄家即在稻城旁。当时的稻城居民,不仅仅利用潍水蓄塘种植水稻,也用它造鱼梁捕鱼。  蓄潍水溉稻得城名  刘邦曾孙封侯稻城  稻城,故址疑在今高密市井沟镇水城村至坊子区城子村附近一带,水城、城子皆以稻城遗址而得村名。今城子村西南有古城遗址,水城村西南、西北均有古文化遗址,现存地上墓冢一座,经考古勘探为汉代遗存,其中村西北遗址文化层上限至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4000年前),说明人类较早在这里生存繁衍,部族壮大之后就近建城。  稻城建城年代不详,《汉书》中载“稻,侯国”,并记载了自汉武帝元朔四年(125)封刘邦的曾孙、齐王刘肥之孙刘定为稻侯起,历刘阳都、刘咸、刘阅(一说刘闳)、刘永四代嗣爵,共传五世,至王莽篡汉时侯国被除。可知在汉武帝时期,稻城已经是繁华之地。  稻城属琅琊郡,《春秋》中有“琅琊之稻”的典故。元代于钦《齐乘》云稻城:“春秋称琅琊之稻,自汉有塘堰,蓄潍水以溉稻,因名其城。”稻城旁有水堰,用以灌溉水稻,古称“潍水堰”。郦道元《水经注》云:“(高密)县南十里,蓄(潍水)以为塘,方二十余里,古所谓高密南都也,溉田一(此处应该是史书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应为“万”)顷许。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北魏时南都、古堰犹存。从《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史书里面记载的旧琅琊郡各个古堰来看,稻城潍水堰是规模较大的。由此可见,《春秋》中“琅琊之稻”即便不是指的稻城所产之稻,稻城也一直是琅琊郡最重要的产稻地之一,城旁有稻田万顷,所以城才会因水稻而得名。唐《元和郡县志》云:“潍水堰在(诸城)县东北四十六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溉水田万顷。”  北宋《太平寰宇记》云:“故稻城,汉武帝封孝王子定为稻侯,旧地理志书皆失其所在。今(高密)县西南潍水堰之侧,昔汉朝于此立堰造塘,溉稻数千顷,县因以为名,后汉省。”“潍水故堰在县东北四十六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溉田万顷,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今堰存焉。”可知在北宋时,潍水堰尚存。元代于钦《齐乘》中记载:“高密西南潍水堰侧,土人呼堰为赵贞女坊,南有高堤,谓是岑彭冢,皆谬。此即稻城遗迹。今高密西有古堤,南起岑冢,北亘蔡冢,长三十余里,谓是岑彭与蔡伯喈冢,非也,正古堰遗迹,土人名曰赵贞女坊。”可知元代时,稻城和潍水堰均已只剩下城堤、塘堤遗迹了。  稻城亦称郑城 郑玄故宅在此  北海大儒郑玄(字康成)家即在稻城旁。宋代《太平寰宇记》中引用唐《郡国志》的记载曰:“密州高密西有郑玄宅,亦曰郑城。玄后移葬于砺阜,墓侧有稻田万顷。断水造鱼梁,岁收亿万,号万匹梁。”此后史书中记载的郑玄宅在稻城旁均源于此。当时的稻城居民,不仅仅利用潍水蓄塘种植水稻,也用它造鱼梁捕鱼。鱼梁是古人在河流或海水出口处,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多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水可以照常流过,但鱼、虾、蟹等都会被拦截下来。  2021年,稻城遗址北的高密前营村、后营村,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大量汉代平民墓葬,出土有陶器、印章、铜镜、五铢钱等,其中就有墓葬里用鱼作为陪葬品的,出土一块残缺鱼脊骨,长达30多厘米,推测整鱼超过60厘米,显示了当时高超的捕鱼技术。而出土的部分墓砖上也有鱼形的纹饰,这些正与史书相对应。  元代于钦《齐乘·卷四·稻城》云:“《郡国志》亦谓之郑城,康成故宅在此。旁有稻田万顷,断水造鱼梁,岁收亿万,号万匹梁。”东汉末北海相孔融,仰慕郑玄,仿古制告谕高密县为郑玄立郑公乡,立通德门,并引太史公、商山四皓的典故尊称郑玄为郑公。通德门立后,郑玄故里改为通德里,后世史书多称郑玄“高密县郑公乡通德里人”,后世当地文人也多以“郑公乡人”“通德里”自居。通德里以康成故宅的位置判断,疑似亦在稻城旁。  郑玄家在稻城旁,历史上还有一处模糊的记载,即晋代的《郑玄碑》。《郑玄碑》是晋朝画家、雕塑家戴逵幼年所制的一块碑。《晋书》载:“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人。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郑玄碑》除了戴逵高超的技艺外,上面无疑记录了郑玄的生平事迹,可惜碑文时至今日已然无存,我们仅能从历代史书中引用《郑玄碑》上的内容,得知碑文的只言片语。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就曾引用过《郑玄碑》的内容,其中有“城阴,即高密也”的文字。按《郑玄碑》上记载的是郑玄生平事迹来看,“城阴”疑似指郑玄所住的城阴,即郑宅城阴或稻城城阴,按照地理位置和年代来看,也完全符合。  稻城年代久远 位置存在争议  因为历史史料记载不详,以及古城年代久远等原因,后世很多学者认为稻城不在高密境内。如清叶圭绶的《续山东考古录》云:“第据产稻而臆度之,窃谓未当。稻县汉属琅琊,潍水堰北皆高密国地,能有琅琊属县乎?”并说《太平寰宇记》所提及的万匹梁“此又砺阜旁之稻田,与前稻城无涉”等等,认为潍水堰北有汉高密国,故稻城如在此处不可能属于琅琊,当属高密。这种看法影响到后世大批学者,直至当代一些历史学者亦认为稻县不在高密境内。  实际上,不仅是稻城,稻城更往北,今高密阚家镇方戈庄北,位于昌邑市境内的高阳城,汉代曾在此封侯,亦属琅琊郡。这种区域划分在历史上司空见惯。像今淄博市境内的高青县、桓台县,深入滨州市境内,高青县东方、西方、北方全被滨州境环绕。东周时期水稻种植在山东已相当普遍。琅琊郡有浯水堰,溉田数万顷,潍河沿岸也有用来灌溉水稻的大小古堰若干,“琅琊之稻”,实至名归。  稻城遗址目前未发掘,也早没有残存的城墙作参考。目前它的现状为村落和大片的水浇地,地中常出土陶鼎足、罐口沿、罐腹、罐底等陶器碎片。考古勘探也曾发现,古河道淤积地,疑似与史书中的潍水堰有关。  遗址的具体位置和面积,还有待后续科学的考古发掘,或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古高密城毁于战火   城阴城出土的汉代龟钮“武猛都尉”银印  城阴城出土的西汉初“高密四朱”砝码币  古高密城俗称城阴城,建置约在东周,历经两汉,一直作为高密的县治、国治、郡治所在。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座古老的城池逐渐毁于战火。城阴城遗址现为高密唯一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城内及周边出土了大量文物。城阴城得名,是因为它在稻城的北部。  城阴城约东周建置  勘有大量宫殿遗迹  古高密城俗称城阴城,旧址在今高密市井沟镇田庄社区附近,建城年代不详。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多次考古勘探,出土实物最早的为东周齐国刀币,据此推断城阴城建置约在东周。城阴城为长方形,城南北长1850米,东西宽1950米,目前尚存残缺土城墙一段。城阴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大部分已淤塞,河床遗迹依稀可辨。  城阴城东至今薛家老庄西,西至今田庄村东部,南至后营村北部,北至刘家庄南部。有城门六座,东、西、北各一座,南门三座,其中南中门在上世纪初尚有地上遗迹,民间称之为“武朝门”。城阴城内曾勘探有大量宫殿遗迹,文化层最深地23米,出土大量东周齐刀币、汉五铢及钱范、王莽货布、铜剑、铜戈、铜镜、铜镞、印章、瓦当、陶罐等。  名城高密历经两汉  许多名人在此任职  城阴城自东周时期开始,历经两汉,一直作为高密的县治、国治、郡治所在,名“高密城”。传世实物中,清金石学家陈介祺收藏有“高密造戈”,两江总督端方收藏有“高密戈”,均是东周时期高密所出的青铜器,说明在当时高密已是一个发达城邑。  而史书中,最早记载高密这一地名的时期同样是在东周。《史记·乐毅列传》记载:“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记载了战国末期秦灭赵国时,寓居赵国的名将乐毅族人乐臣公、乐瑕公逃亡到齐国的高密。  传统认为,高密秦朝时设县,县治城阴城。而在东周时期,高密是否设县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秦朝之前的高密即指城阴城。楚汉相争之际,项羽麾下大将龙且曾屯兵于城阴城(一说在城阴城南的稻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裂齐为六国,立齐悼惠王子在世者六人为藩王,其中以胶西郡封给原平昌侯刘卬,是为胶西王,都密,后世学者考证为高密城。此后刘卬谋反起事参与七国之乱,被平叛,国除。  历史上很多名人曾在胶西国任职,如老子李耳后裔李解曾任胶西太傅;大儒董仲舒曾为胶西相,其着作后人编为《董胶西集》。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又封皇子刘端为胶西王,都高密。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刘端死,无后,国除为胶西郡。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广陵王刘胥之子刘弘受封为高密王。刘弘之后,刘章、刘宽、刘慎先后嗣袭为高密王,共四代,皆都高密城,至王莽篡汉时国除,并改高密为章牟。刘章墓至今仍存,墓在城阴城故址东南,因其谥号为“顷”,民间俗称其为“顷王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时,“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封高密侯,辖四县,都高密城。邓禹卒后,由长子邓袭一脉世袭高密侯。晋朝时,又设高密国,国都由城阴城迁至胶河边的西黔陬(zōu)城。  此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高密城或隶属城阳郡,或隶属高密郡、高密国。而这座古老的城池因连年战争不断,逐渐毁于战火。隋朝时,因城阴城毁坏严重,高密县县治迁至故县(今柏城镇故献村)附近,城阴城也失去了其行政职能,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高密古地名起源新说  城阴城遗址现为高密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城内及周边出土过大量文物,存世也有西汉“高密四朱”砝码币、秦汉“高密丞印”封泥、西汉“高密相之章”封泥、东汉“高密侯相”印等带有“高密”地名的珍贵文物。  城阴城是目前有迹可循的最早称之为“高密”的古城。“高密”一名的由来,地方志多按先秦典籍《世本》中记载的:“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定高密为大禹封国,高密因大禹而得名。  而《水经注》中引用东汉学者应劭的话说:“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并含糊地说县境南的百尺河,大概就是密水,所以又有高密因密水而得名一说。陈介祺《簠斋金文题识》中记录孔府曾收藏一枚“上高密造戈”,“上高密”是一个和“高密”并列的地名。无独有偶,《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已而(曹参)从韩信击龙且军于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亚将周兰。”记载了附近的另一个地名“上假密”。《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烹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韩信已定临菑,遂东追广至高密西。楚亦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救齐……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两处综合,可知曹参随韩信于高密西与齐楚联军对峙,韩信以囊沙之法诱龙且率前部西渡河,隔绝主力在东岸,在西岸的“上假密”大破联军,斩杀龙且。《读史方舆纪要》云:“假密亭,在(诸城)县东北。《史记》曹参从韩信击楚将龙且于上假密,破之,即此。一云在高密县境内。”按上假密在潍河西岸,《读史方舆纪要》中的第一种说法可能性大,其地今已不在高密市境内。“假”字汉代有辅佐之意,如出土的“假司马印”,“假密”即“密”的辅城。西汉时,高密城北又设过下密县。实际上在中国的古地名中,东、西、阴、阳、高、平、下都是最被常用的地名符号,先有一参照物,然后用东、西、阴、阳指方位,用高、平、下指地势。而高密得名的参照物很可能是高密城北端的密城(今昌邑市围子街道古城村)。密城在春秋时已经是重镇。《春秋》记载:“(鲁)隐公二年(前721)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纪国和莒国的国君当时在这里有过一场会盟。  西汉时,密改密乡,为侯国。有了密这个参照物,周围才逐渐衍生了高密、上高密、上假密、下密等一系列以密而得名的古城。  城阴城得名考证 或以稻城为参照  高密城之所以又称为城阴城,是因为它在某个参照物的阴处。阴即山或城池的北部,与阳相对应。以城阴、城阳命名的城池、地名,在古代东夷各地中曾广泛出现,有的地方甚至沿用至今。  高密城阴城西南有平昌古城,此处文化层经勘探上限起自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东周时为重镇,曾出土大量东周文物,汉代为侯国,后为郡,北齐时废。平昌城俗称为“城阳城”,城南有台,俗称“龙台”,亦称“斗鸡台”,今名“都吉台”,其中珍贵的东周文物“子孟姜”铜盘,即出自此地,现存诸城市博物馆。  城东三村,至今仍以“东城阳”“中城阳”“西城阳”为名。平昌城阳城与高密城阴城相距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且城阴在北,城阳在南,阴阳方位相符,两城之间,有一座同样古老的城池稻城,稻城很可能是城阴、城阳的参照物。《读史方舆纪要》引《郑玄碑》碑文曰:“城阴,高密也。”虽然今已无法窥得碑文全貌,但上面无疑记录了郑玄的生平事迹。由此,可推断很可能是郑玄宅或稻城(郑玄宅在稻城西)“城阴,即高密也”。按照地理方位、年代等来看,也完全符合,且根据目前考古勘探结果,稻城附近有人定居的历史要远早于城阴城。   夷安原为夷维古邑   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关于夷安城的记载  古夷维是东夷的一个古老城邑,东周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即夷维人,东汉学者应劭进一步考证汉代夷安县即夷维故址。北齐时,夷安县地域并入高密县。夷安县故址疑在县治西北古城附近,义城堡为昔日夷安县县治所在。近年来,随着古城周围的开发建设,附近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文物。  夷维邑建置年代已无考  西汉设县北齐并入高密  夷维是东夷的一个古老城邑。《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记载了东周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即夷维人。东汉学者应劭进一步考证汉代夷安县即夷维故址,后世史书多从其说。像《汉书·地理志》夷安县下有注:“应劭曰,故莱夷维邑。”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曰:“《齐记》云:(距)齐城300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高密国。”《水经注·胶水》:“又北过夷安县东……应劭曰:故莱夷维邑也。”南宋《路史》云:“夷安,古维国,有维水。”  夷安城名字的由来无考,从字面意思上推测,夷安或为夷维安定之意。另外汉代“安”通“晏”,夷安城可能指夷晏城,即夷维晏平仲故里。夷维邑建置年代无考,春秋时属莱国,齐灭莱后属齐地。因属夷人,邻潍河而居,世称夷维。西汉又在夷维故址设夷安县,先后属胶西国、胶西郡、高密国。王莽时夷安更名原亭,东汉复称夷安,为高密侯邓禹封县之一。北齐时,夷安县地域并入高密县,此后史书中不再出现夷安县,疑在此时县除。  夷安故址困惑千年  史书记载方位待考  夷安县故址,早期的史书没有记载。至唐初所编的《括地志》云“夷安亦曰上假密”,认为夷安城即曹参随韩信斩杀龙且的上假密,按照潍水之战时龙且渡河的方位(西渡潍河)来看,显然不成立。  自宋代以来,史书多认为夷安县城址在今高密市政府驻地附近,这种说法一直沿用至今并被广泛使用。此种说法的起因是源自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密州》下云:“(高密)县理汉夷安县,城之东南外城,即汉夷安城也。”乐史认为宋代高密城的东南外城,即汉代的夷安城。  元代于钦的《齐乘》又进一步对《太平寰宇记》进行了剖析,书中说道:“《寰宇记》谓今高密县理东南外城即夷安城。晏子,莱之夷维人也,汉为县,属高密国。祥此,则今县理,正古夷安城。西北旧城,乃宋县耳。”元朝的高密县治,即今市政府驻地附近,所以于钦根据《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的北宋时高密县县治在西北,夷安县城在东南,推断元朝时的县治(东南方位)即古夷安城,西北的古城为北宋时县治所在。  《齐乘》之后,历代史书多从其说,沿用至今。像清《读史方舆纪要》中云:“唐武德三年(620),于今县西北一里故义城堡置高密县。武德六年(623),移治于故夷安县城,即今县也。”  实际上,自《太平寰宇记》开始,就把两县的方位弄错了。今天的市政府附近的高密城,唐武德六年(623)在此设县,此后历朝县治皆在此。城西北二里有古城,从方位上看,古城在西北,唐高密城在东南,周围仅有这两座古城。既然宋朝时高密县的县治实际上是在东南方位的城里,又何来“城之东南外城,即汉夷安城也”?因为东南方位已经没有城了,只有西北方位有古城义城堡,所以《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正好把高密县治东南、西北的方位搞反了。  夷安或在西北古城附近 夷城堡为其县治所在  夷安城故址疑在县治西北古城附近(今古城中学附近)。古城,今高密市政府西北二里处,旧有古城,不知建于何代。后晋《旧唐书》、南宋《通志》等史书记载其名为“义城堡”,而民间俗称“古城”。义城堡据发音实应为“夷城堡”。  义城堡为昔日夷安县(夷维)县治所在。此处地势高耸,临近潍水支脉,位于夷安泽西南方位。《水经注》载:“(潍水在)县(城阴城)南十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记载了当时潍水支流从稻城潍水堰自东南往西北流入古城北的夷安泽的情况。夷安泽,古称豨养泽,由名字似可推断古人曾在此养猪,豨在古书中即指猪。秦朝时改名为剧清池,北魏《水经注》称其为夷安潭,唐《元和郡县志》称夷安泽。夷安泽西南接夷安城,因此得名。它东至今高密东北乡,西至今醴泉街道康庄社区,地势高低起伏。古时,高密境内的三条大河潍河、胶河、五龙河都曾流入过夷安泽,从而形成了这个巨大的水塘。商周时期的水泽面积已不可考,在人们长期的生活繁衍过程中,因为居住、耕种、放牧、捕鱼等原因,对水泽逐步进行了侵蚀。  唐朝时,《元和郡县志》载:“夷安泽在(高密)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  元朝开挖胶莱运河后,运河河道入夷安泽,南入胶州湾,不久后废弃,明代对此又进行了疏浚,几经周折,潍水、胶水也不再注入夷安泽,湖区面积也不复从前,主要被分割为东西两段。东段称都泺,“汇水成渚,有荷盈浦”,昔年高密八景之“东浦荷香”的美景即在此处。  清初高密县令姜之琦又引胶河水入百脉湖,不久废弃,胶河复归原河道。康熙后期至乾隆时,湖水基本干涸。康熙《高密县志》记载“百余年来渐变为桑田矣”。西段称百脉湖,南接夷安古城。从古城上望去,水波粼粼,景色壮观,又常有城郭、楼阁等蜃楼出现,昔年高密八景之“古城晚照”即在此,为文人雅士登高吟咏之地。百脉湖今也已是居民区。  三百年间战乱不断 夷城堡今已无存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近三百年间,战乱不断,高密境内的各处城堡均破坏严重,逐步失去了行政功能。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三年(620)把高密县治迁址原夷安县境内,寄治于夷城堡。武德六年(623),由夷城堡移入新县署(今高密市政府附近)并使用至今,夷城堡逐渐废弃。光绪年间,德国人在夷城堡旧址修建驻兵营房,德军退后营房改为学堂。  上世纪初,张宗昌麾下顾震部炮轰高密,古城建筑被炮火摧毁。上世纪30年代,山东省政府曾拨款部分修葺,作为驻兵之用,抗战期间废弃。《山东名胜大观》记载,夷城堡当时尚存旧城垣两处,今已无存。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原古城旧址上修建古城中学并使用至今。近年来,随着古城周围的开发建设,附近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文物,如在老广播局(古城东南)出土的汉代陶器、汉“五铢”钱,在老气象局(古城东200米)出土的大量王莽钱币“货泉”,在香港花园小区(古城东300米)出土的大量汉代陶罐、陶器等等,无一不从侧面反映了此处在汉代的繁华。   胶河两岸古城众多   《水经注》里关于西黔陬和柜县的记载  自唐代至今,高密老县城、老县衙、县政府、市政府经历了一千余年。胶河流域亦是文明久远,古城林立。其中,黔陬城位于胶河东岸,故址在今胶州赵家城献村附近,是东夷古国介国的都城;西黔陬城地处胶河西岸,西黔陬南的西皇姑庵村,有十几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  作为县治延续千年  高密城防逐步完备  南北朝时期,原高密城因战乱不断被毁。隋统一全国后,移高密县治于故县(今柏城故献村)。隋炀帝大业年间大乱,新县治毁于战火。唐武德三年(620)又移县治于夷城堡(今古城中学附近)。武德六年(623),高密县并胶西县,县治迁新高密城,即今高密市区,这里也成为此后高密历朝官署的所在地。  据推测,唐宋时,高密城应有城墙,不知毁于何代。新高密城建城700余年后的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廷议州、县无城者修。当时,高密县尹秦裕伯率众垒土筑城,自此高密城界限分明,城墙内即城里,城墙外即四隅。秦裕伯是元末明初名臣,去世后,被朱元璋钦封“上海邑城隍正堂”,即上海的城隍爷,被供奉至今。清《高密县志》载:“高密城墙周三里九十步,高二丈三尺,上广八尺。”  明嘉靖年间,土城墙经过整修后又外贴城砖。城墙外加设马面,增加防御力。城墙内侧分设四条马道,作为城防时增兵联络奔驰的道路。自此,高密城内城墙东至东马道(今约在小康河西岸东风大桥西),西至西马道(今约在青年路东侧),南至南马道(今约密水商场北南马道),北至北马道(今约在城隍庙街北侧,原机关幼儿园北墙处)。嘉靖年间修城之时又建东、南、西、西南四门,东门称“广惠门”,崇祯三年(1630),曾任户部郎中的县人单崇捐资重修此门,改为“星聚门”;西门称“通德门”,此门西望郑公乡,“通德”取自汉代孔融为郑玄立通德门的典故;南门称“永安门”;西南门称“保宁门”,道光时,为避道光皇帝名讳(爱新觉罗·旻宁),改称“保康门”。城墙外有护城河,宽二丈,高一丈,引东门外小康河河水注之。万历年间,高密知县黄纪贤率众种植柳树,用以护堤。城门上有城楼,四门外有瓮城,东门瓮城上有城楼,西门瓮城上有娘娘庙,面朝南。南门瓮门、城门正冲县衙,不合风水,所以县衙前有影壁墙。北城墙无门,有城楼一座,康熙年间改为三星阁。万历年间,知县范垣因为倭寇告急,在城墙上增置敌台12座。明崇祯年间,清军进犯,知县何平又于城墙四角各建御敌楼一座,上下安炮,远击数里。清康熙年间,知县张浩又在东城墙上修建了魁星阁,曾任福建汀漳龙道的县人单德谟作《新建魁星阁碑记》并立碑。  解放高密时,高密城墙大半毁于战火。新中国成立后,剩下的城墙陆续被清除,仅剩部分遗址。  老县城城门外有桥四座,东门外有“通济桥”,明知县黄纪贤建,跨小康河,明末因战事毁,曾任蓟辽总督的县人张福臻捐资重建。其后几经翻修,至今尚存,今名“东风大桥”。南门出门有护城桥,跨护城河,往南有永安桥,跨小康河,明黄纪贤建,今已无存。西南门有“保宁桥”,后因避讳改为“保康桥”,跨小康河。原桥梁因战事被毁,上世纪初曹梦九主政高密时修建成石桥,今亦无存。  自唐至今,高密老县城、老县衙、县政府、市政府经历了一千余年,虽经多次重建、修葺,除了短暂的战争需要外,县治一直没有更改。新中国成立后,城墙被逐步拆除。如今,随着新市政府的逐渐投入使用,这座老县城也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高密境内古胶河流域有五座古城 黔陬城是介国都城  东夷先民的活动轨迹以遗迹来看是自西而东。目前经考古发现,人类在胶河流域定居活动的时间为大汶口时期(距今约6000年4500年前),比潍河先民活动时间要晚一些。在今天高密市境内的古胶河流域,自南往北有黔陬、柜城、朱晏城、古县、胶阳城五座古城。  黔陬城位于胶河东岸,故址在今胶州赵家城献村附近,是东夷古国介国的都城。春秋时期史书《左传·僖公二十九年(前631)》记载:“春,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记载了介国国君葛卢在这年里两次去拜见鲁僖公,并能听懂牛鸣的事迹。东汉大儒郑玄为此加注,进一步解释了介国是东夷古国,介国人长期以牧、猎为生,熟知动物习性,所以部分人能简单了解动物鸣叫的意图,即所谓的能解兽语,所以葛卢能听懂“牛鸣”的意思。历史上,古介国附近的公冶长,传说也能通鸟语。战国时期的史书《列子》也记载了介国居民有能通六畜语言者。  介国在春秋时期为莒国所灭,其地后又被齐国攻占。秦朝时置黔陬县,原城址仍在黔陬城。东汉时,县废,原县址设为介亭,“介亭春树”也是古胶州八景之一。黔陬城历代地理史书多有介绍,清胶州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即是离此不远的三里河人。他曾用一得自三里河的陶鬹栽种莲花,并以此作画,画上题诗:“介子城边老瓦窑,田夫掘出说前朝。阿翁拾来插莲供,常结莲房碗大饶。”上世纪60年代,山东大学刘敦愿等教授受到高凤翰这幅画的启发,又查阅历史地理资料,经过实际勘探发掘,发现了胶河旁源自四千余年前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三里河文化遗址和介国的另一个古城介根城。介根城也称介子城、计斤城等,东周时期莒国灭介国后曾在此城定都,后被齐国攻占,汉朝时在此设计斤县。  西晋时期,黔陬县城迁移至今高密市东南(今高密市王吴水库内),属城阳郡,与原黔陬古城隔胶河东西相望,民间习惯上把这座黔陬城称为西黔陬。《晋书》载:“元康十年(299),分城阳之黔陬、壮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营陵、安丘、大(应为夷安)、剧、临朐十一县为高密国。”高密国国都即在西黔陬城。永嘉之乱后,高密国除,设高密郡,郡治黔陬城。此后朝代更替,高密郡治由黔陬城迁出,仍设黔陬县,黔陬城曾为平昌郡郡治,至隋末时黔陬县除。后世在西黔陬县故址,有黔陬村,因黔陬古城而得名。  西黔陬周边古迹累累 西皇姑庵村处或为介国墓葬区  西黔陬城地处胶河西岸,周围的瓦屋庄、臧家王吴、杨家栏子、河外村、窝洛村等都有大量的新石器时期至汉代的古文化遗址。西黔陬南十几里的西皇姑庵村,有十几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文化层自下而上为龙山文化、商周、战国时期堆积,出土有商周铜车马、兵器、玉器等,以及簋、尊、鬲、彝、爵等青铜器,部分带有铭文,央视《国宝档案》栏目曾对此进行介绍,研究人员认为此处很可能是古介国的墓葬区。  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王吴水库,西黔陬古城遗址在水库范围内,遂把原黔陬村西迁二里重新立村,新址在今胶州市铺集镇黔陬村。而老城址则随着水库的建成,沉睡在高密王吴水库水底,时至今日,已经难以得知西黔陬城的状况了。  西黔陬古城附近,有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区,随着历史上胶河的冲积侵蚀,以及近代水库的修建,许多被洪水淹没。期待有一天,古城遗址可以重见天日,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和文物。   晏城故县隔河相望   元《齐乘》中关于诸晏城、胶西城的记载  清《高密县志》全境图上标注有故献社和胶西城。  民间自古传说晏城为春秋晏平仲食邑,又因北临朱家庄,民间俗称为“朱晏城”。清《高密县志》以及光绪年间官方出版的胶州、高密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城的轮廓。2021年,在紧邻朱晏城西北的冢子头村和今高密市柏城镇故献村的故县城遗址,均有大面积的考古发现。  晏城传说为晏子食邑  城墙框架留存至清末  晏城位于今高密市柏城镇朱家集南,胶河东岸。晏城建置时间不详,民间传说此城为春秋晏平仲食邑,又因北临朱家庄,民间俗称“朱晏城”。明嘉靖版《山东通志》云:“朱晏城在高密县东南三十里,即晏平仲为齐相所食邑。”隋朝时设胶西县,县治晏城,所以不少史料中称晏城为“胶西城”。  朱晏城东北临冢子头村,村中有古冢,民间传说为晏子墓,清光绪年间官方印制的胶州、高密地舆图上标记为“晏王冢”。晏婴字仲,谥“平”,史称“晏子”,春秋时齐国名相。  冢子头村西南八里,为晏王庙村,村中原有崇祀的晏子庙,称“晏王庙”,庙前有晏子墓,为晏子衣冠冢,冢前有碑,此即昔年高密八景之一“晏冢穹碑”所在。晏王庙村的晏子墓始建年代不详,《水经注》等早期地理史书无载,疑似建置不早于唐朝。而冢子头村的晏王冢,早期史书同样无载,很可能当时也并未传说是晏子墓,《水经注》中记载的晏子墓在今临淄。  现存文字中,关于高密晏子墓记载最早是元朝的《齐乘》,以及元朝的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郝彩璘在此赋诗。人们为了纪念晏子,曾以晏子墓和晏王庙为中心在此立乡,乡名称“久敬乡”,取自孔子“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之句,领13社,共128村。新中国成立后乡名撤销。  朱晏城因北魏之前没有在此设县,故《水经注》等早期地理史书没有记载。《齐乘》云:“古胶西城,高密东南二十五里,胶、墨(水河)二水之间。隋置胶西县在此,大业末废于贼。土人呼为诸晏城(诸为假借字),以前有晏子冢故也。”清《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朱晏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相传晏子为齐相时所食邑也,一名晏平仲城。”隋炀帝大业年间,朱晏城为农民军所毁,唐武德六年(626),原胶西县地并入高密县。朱晏城虽被毁,但城墙框架仍然完整,历经千余年至上世纪初尚存,清《高密县志》以及光绪年间官方出版的胶州、高密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城的轮廓,北邻朱家庄,南邻城子前村。城南的城子前村明显是因为村子在朱晏城前而得名。  冢子头村考古惊现大片遗址  朱晏城西北紧邻冢子头村。2021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高密市境内胶河流域段的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在冢子头村附近发现近20万平方米的古遗址群,朱晏城亦在遗址之内。  2022年春,山大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学院对胶河东岸的冢子头古遗址进行了部分考古发掘。  首次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发现史前至汉代各时期遗迹400余处,出土了大量自大汶口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朝、汉朝一脉相承的石器、陶器、玉器等,各类别文物、标本,其中较为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400余件。代表性的有大汶口晚期(距今约5000年4500年)的陶豆、陶壶、陶钵、陶鬹、陶甗及两件玉器等;龙山文化早中期(距今约4500年4200年)的陶鼎、陶罐、陶杯、陶纺轮以及石刀、石锛、石凿等各种石器;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3600年)尊形器、彩绘陶器盖、石钺等;东周时期陶豆、陶盆、陶罐、陶盂、铜镞、铜带钩以及带有齐陶文的陶器碎片等;汉代的则有罕见的骨制六博棋具等。  此外,古城遗址外有环壕,疑似史前文化时期人类在此有土城并长期生活居住,以此类推后期繁荣以后,原城址已不能适用需求,所以在不远处另建新城即晏城,此处自5000年前至隋朝时,一直是繁华之地。  故县城为隋代高密县治所在  故县城位于今高密市柏城镇故献村,胶河的西岸。村名因城而得名,原名故县、古县,清朝改为故献,故县、故献常常通用。像乾隆版《高密县志》书中就同时出现了“故献”和“故县”。南北朝时,古高密县城城阴城毁于战火,失去了行政职能。  隋朝统一全国后,高密县县治移于此,成为新的高密城,与东南方向的胶西城(朱晏城)隔河相望。故县城早期地理史书《水经注》等无载,之前未曾在此设县,规模可能不大。隋末,故县城和朱晏城均被农民军所毁。  唐朝统一全国后,高密县治很快由新高密县城移至夷城堡,此后后人皆以故县称呼这座古城,意为曾经的高密县城。  2021年,青岛考古队曾对故县遗址进行了勘探挖掘。经勘探,文化层最早到大汶口晚期,但文化层比较稀薄。之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500年4000年),文化层相对丰富。考古挖掘出土大量的龙山文化、周、汉朝的石器、陶器、铜器等,比较典型的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青铜削、白陶蒜头瓶、挂釉陶豆等,出土文物部分存于高密市博物馆。遗址内尚有大量的墓葬区,疑似在故县城外,不但有汉代的墓葬,金元时期的墓也比较多,说明隋朝以后,这里还是地方居民的集中居住地。  史书上关于故县城的记载屈指可数,内容基本均为隋朝移高密县县治在此处,而没有这座城的其他信息。故县城周围,有不少因城得名的村落。像城北的柏城,原名北城,即村在故县城北之意。北城周围多柏树,高密方言“北”和“柏”同音,清朝时以柏更雅,遂将“北城”更名为“柏城”。康熙、乾隆时的《高密县志》上尚有“故县社”“北城社”等地名。据此推断“北城”改“柏城”似乎不早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完成乾隆版《高密县志》)。  主要活跃在乾隆、嘉庆时期的高密女诗人王氏,号郭外楼。她曾作《柏城》诗,诗云:“村以树生名,周围柏作城。虽然古柏尽,犹剩读书声。”诗中记载了柏城村因柏树得名,故北城改称柏城的时间不晚于嘉庆时期。  故县南有城律村,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定居,2022年山东大学对城律村进行考古勘探,文化层上限至龙山文化时期。此外,故县城附近的夏家沟、李家营、大洪等十几个村落,均有龙山文化、周、汉代遗址。   柜城胶阳故址未定   北魏《水经注》中关于胶阳城的记载  柜城故址在今日高密密水街道拒城河社区附近。东双庙村北、村南均有大型汉代文化遗址,从遗址、距离和地理位置来看,双庙村遗址附近正对史书上记载的柜城。胶阳城故址史书无载,胶阳县故址应在今高密市姜庄镇东、西王家城子村附近。胶阳城历史上长期与今昌邑市境内的高阳城混淆,影响至今。  柜城城址尚未确定  双庙村遗址有待发掘  西汉时,在琅琊郡下设柜县,县治柜城。《水经注》云:“(柜艾水)东北流,径柜县故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又谓是水为洋水矣。又东北流,晏(谟)、伏(琛)所谓黔陬城西四十里有胶水者也。又东入海。《地理志》:琅邪有柜县,根艾水出焉。东入海,即斯水也。”宋《太平寰宇记》云:“故柜城,汉县,后省,在今县西南二十里。故柜城俗亦谓之王城,有柜艾水,其水东入海,城因名。”元于钦《齐乘》云:“柜城,高密南三十里,汉县。根艾水出此,东入海,今曰柜城河。”清《读史方舆纪要》云:“柜城,(高密)县南三十里,《旧志》柜城在胶州西南九十里是也。汉县,属琅琊郡,柜音巨。后汉改属北海国,后省。今县西南三十里有柜城河,出县南五十里王子山流入九穴泊,盖因故城而名。”  综上,可知柜城故址在今日高密密水街道拒城河社区附近,王莽时曾更名祓同,柜城河随着历史的推移变成了拒城河。柜城旁有柜柳河,今名柳沟河,疑似因柜柳而得河名,继而又得城名。柜柳是东夷时期山东地区常见的一种落叶乔木,东夷古地名中,有大量音“柜”字的,如巨野、渠丘、钜平、钜定、柜城、巨洋水、巨定湖、巨河水、柜柳河、巨洱河等等,遂写法不同,但方言读音都音“柜”,不知是否和柜柳相关。  柜城因为年代久远,历来城址位置也不为人知。史书中的记载,也只有“县南二十里”“三十里”之说,而无确切地点。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往往一里地的米数是不一样的。如清朝时,一里近600米,所以《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的“县南三十里”,折合到今天在35里40里之间。  今高密市城南约40里处有东、西双庙村。东双庙村北、村南均有大型汉代文化遗址,村北遗址面积6.4万平方米,村南遗址面积14.8万平方米,土层中经常出土汉代陶器、铜钱等生活用品,以及瓦当等建筑配件。两处遗址在汉代应该是一体,现在被村隔断。而西双庙村遗址,2022年经山东大学勘探,为龙山文化、周、汉代遗址,人类也是自古在这里生存繁衍,后期疑似建城、封国。  从遗址、距离和地理位置来看,双庙村遗址附近正对史书上记载的柜城。西双庙村附近的邓家庄、西锅框、道乡、东迟家村、西施家屯等村落目前均有汉代文化遗址,部分上限到龙山文化、周代。双庙村西南有两郎山,昔年山上和周围有大量汉墓,很可能为柜城的墓葬群。  目前,双庙村的几个遗址尚未进行考古发掘,此处是否为汉柜城遗址,目前仅是按照史书和实际情况进行推测,还有待于日后的考古发掘去完善证明。  胶阳城因在胶河之阳得名 故址史书无载  胶阳城因位于胶河古道之阳(胶河北岸)而得名,建置时间不详。胶河古道,在今胶河夏庄镇段,往北流经今高密姜庄镇,再流经今平度市至今莱州市海仓以北入莱州湾。  西汉时有胶阳国,国治胶阳城。班固《汉书地理志》载:“北海郡,景帝中二年置。属青州。户十二万七千,口五十九万三千一百五十九。县二十六……胶阳,侯国”。胶阳侯,查《汉书·王子侯表》无载。但有“胶乡敬侯汉”,据推断应是“胶阳敬侯汉”。胶阳侯刘汉谥号“敬”,其父为高密王刘弘。刘弘是汉武帝刘彻之子,本始元年(前73)受封高密王,卒后子刘章嗣位,子刘汉封胶阳侯。刘汉卒,子刘成嗣位。刘成卒,谥号“节”,因无子嗣,侯国除。  胶阳城故址史书无载。清末《高密乡土志》引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云:“张奴水自夷安东南阜下西北,历胶阳县注于胶水之左,东北为泽,谓之夷安潭”,推论胶阳故城应在(高密)县北,但不能确定具体位置。实际上,胶阳县故址应在今高密市姜庄镇东、西王家城子村附近,周围村名王家城子村、栾家城子村、彭家城子村都是以胶阳古城遗址而得名。  今栾家城子村西、西王家城子村西北,有25万平方米的大型文化遗址,此处百姓耕种时经常出土汉代的五铢、陶器等。王家城子村南接河西村,济青高速路项目沿途考古时,曾在此发现龙山文化遗址。  胶阳县东汉时撤县,原县城改为亭,史称“胶阳亭”。  胶阳与高阳长期混淆 至今仍受干扰  胶阳城在历史上,长时间与位于高密西北部、今昌邑市境内的高阳城混淆,高阳城一直被误认为是胶阳城。直至《中国地名大词典》乃至新中国出版的各类地图上,还是沿用了这种说法。高阳城位于高密县西北,昌邑市北孟镇高阳村,当代探测此地文化层至龙山文化,史书记载汉朝曾在此置县。建始元年(前32)刘并被封高阳侯,都高阳城。高阳在撤县后,以原县城地设高阳亭。  历史上造成“高阳”“胶阳”混淆不清的“罪魁祸首”是东汉的学者应劭。他在《地理风俗记》中记载:“淳于县东南五十里有胶阳亭,故县也。”淳于县故址在今坊子区黄旗堡附近。按汉朝一里约416米计算,淳于县南五十里之地,实为高阳城,而胶阳城距离淳于县,则远在百里之外。此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用了这一说法,书中云“胶水又北径胶阳县东,晏、伏并谓之东亭,自亭结路,南通夷安。《地理风俗记》曰:淳于县东南五十里,有胶阳亭,故县也”。  实际上,胶阳、高阳撤县后,皆设亭,高阳亭在西,胶阳亭在东,相隔40里,古时称二亭为东亭、西亭,晏谟、伏琛所说的东亭,即是胶阳故址。而《地理风俗记》把两亭混淆,造成了高阳、胶阳成为一体的结果。自此后,历朝地理史书皆按《地理风俗记》《水经注》之说。像宋《太平寰宇记》云:“高阳故城,汉县。《汉书》:‘成帝封淮阳宪王孙并为侯’。今高密县西北三十四里,有高阳故城是也,一名胶阳亭,盖汉之高阳县旧理。”元《齐乘》云:“高阳城,高密县西北三十里。汉成帝封淮阳王孙并为侯,一名胶阳亭,大业末废。今有高阳村。”清《读史方舆纪要》云:“高阳城,县西北三十四里,汉县,属琅琊郡。成帝封淮阳宪王孙并为侯,后汉废,一名胶阳亭”等等,皆是胶阳、高阳不分,影响至今。  本期图片由孙涛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