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6 21:34
鄌郚总编

庵上石坊:民间艺术的瑰宝




  庵上石坊:民间艺术的瑰宝
  秦学民
  庵上石坊坐落在山东省安丘市石埠子镇庵上村,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他的嫂子王氏所建的节孝坊。
  一
  王氏是诸城北杏村人,出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五(1787年7月19日),父亲是一位翰林。14岁时,她跟庵上村地主马宣基的长子马若愚定亲,第二年,准备嫁入马家。
  娶亲的这一天,中午过后,迎亲队伍正走在返回的路上,天气突然变化,先是乌云翻滚,继而大雨滂沱。此番情景,按照当地风俗来说,那是犯了婚礼之忌。马老太爷自认晦气,断然中止了当天的婚仪,决定另择吉日再行举办。
  谁知,本就身体孱弱的马若愚经此变故之后一病不起,终于嘉庆九年八月初五(1804年9月8日)去世。而王氏虽未拜堂成亲,却一直留在马家,以长媳的身份精心侍奉公婆,直到嘉庆二十年十一月十一日(1815年12月11日),在马若愚去世11年后,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鉴于王氏在马家的13年里,“奉亲守志,节孝两全”,经族人、士绅和地方官员举荐,上报礼部请求旌表,很快获得了以道光皇帝名义颁发的“圣旨”牌匾,建造牌坊的工程随之启动。
  二
  揽下这项工程的是扬州石匠李克勤、李克俭兄弟。传说李氏兄弟技艺高超,前来揽工时,为赢得马家的信任,亮出了自己的绝活:一把用整块石头雕刻的算盘,算珠子可以拨得噼里啪啦响;一个用整块石头雕成的鸟笼,里面一只石刻的画眉鸟能迎风啾啾鸣唱;一串用整块石头雕出的套环,环环相扣,拎在手里叮咚作响。
  此项工程绝非轻而易举,花钱不说,更费工夫。寒来暑往,李氏兄弟和8名徒弟连续干了14年,石坊才终于得以落成。
  三
  庵上石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分为座、身、顶三部分,用171块当地泥质石灰岩垒叠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通高12米,宽9.35米。
  坊座为4组条状基石。坊身为4根立柱,辅以4组圆雕石狮(中柱)和4块抱鼓石(边柱),组成正门和两个边门。坊顶为仿木单檐庑殿式。
  主楼正脊正中位置,是一只身背宝瓶的麒麟,方向与坊顶平行,神态平静而安详,予牌坊以稳定感。主次楼3条正脊两端,都有一条尾巴上翘的龙,口衔正脊相对欲飞;12条垂脊上均有一只昂首翘望的龙头,予牌坊以灵动感。
  主楼檐下竖匾两面皆刻“圣旨”二字,其下两面主楼匾分别镌刻“贞顺留芳”、“节动天褒”楷书大字,题跋为“旌表儒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次楼匾上刻字分别是“大清道光”、“乙丑岁建”。坊上题字为高密翰林单兰亭所书。
  石坊上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异兽,又有现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艺人善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在不同部位分别刻画了车马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风云水月等数十种景物。
  在主楼匾的四周,用高浮雕和透雕技法,雕刻了数条云间腾龙,繁茂有致,予匾额以充分的装饰和烘托。
  在次楼匾的上方,刻有四季花鸟图,均用高浮雕呈现。随风翻卷的荷叶,高高地凸出画面;栖落花丛的小鸟,或动或静,神态各异。
  在次楼匾的下方,雕有4幅谐音寓意图,分别是“六(鹿)合(鹤)同春”、“太师(狮)少保”、“挂印(音)封(蜂)侯(猴)”、“父子拜相(象)”。其中,“挂印封侯”最为精彩。艺人运用高难度的镂空手法,雕刻出一只玲珑剔透的画眉鸟笼,悬挂于枝头之上,能随风摆动,此为“挂”;笼中的画眉鸟能随风鸣叫,此为“音”;又雕刻出猴子捅马蜂窝时,马蜂乱飞和猴子调皮活泼之状,此为“蜂”和“猴”。雕刻技艺可谓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在两根中柱的前后两面,分4组雕刻了精美潇洒的八仙,维妙维肖,呼之欲出。其内侧有两尊门神,手持金瓜,相对而立。
  在两根边柱的前后两面,刻有牡丹、玉兰、芭蕉、绣球等花卉。边柱外侧分别是浅浮雕的风竹、雨竹,睹之使人如闻风雨之声,如见枝摇叶动。
  蹲在中柱底座上的圆雕石狮,大狮子勇猛矫健,威风凛凛;小狮子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狮座上是社会生活反映的耕读渔樵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在坊座的条状基石上,用浅浮雕刻出的变形莲花、牡丹、蝙蝠等图案,构图工整规范,刀法简练明快,与主体部分的高浮雕形成对比,使整座石坊中心突出,主次分明。
  四
  关于庵上石坊的说法很多,我对其中两个说法见解有异,现录于此,请诸君甄辨。
  “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此话由来已久,流布甚广。许多人根据这一说法,认为庵上石坊在工艺水平上次于兖州石坊。这样理解有失偏颇。既然“无二”,何又罗列兖州和庵上两处石坊。可见,话中意思是把兖州石坊与庵上石坊相提并论、不分主次的,余则概莫能及。这句话也可表为“天下无二坊,除了庵上是兖州。”为图押韵顺口,才把“庵上”二字置之于后。
  还有一种说法,称庵上石坊的建造年深日久,马家家资耗尽,渐渐不支,对工匠的照应也不如从前。因此,工匠们为发泄不满,刻意在石坊上留下不吉之处:一是荷叶挑大梁,难承重负,意指马家大厦将倾;二是蝙蝠头冲地,诅咒马家“福”到头了;三是门神悬空,无从归依;四是螭冲祖坟,吃尽马家。笔者认为,这应属穿凿附会之说。其一,社会上有些喜欢标新立异之人,为了显示自己,又不惮以恶意来推测,便由马家衰落的结局倒推出此一谈资。其二,作为李氏兄弟如此技艺高超的工匠,辛辛苦苦十四载,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当是珍爱有加,岂会儿戏一般对待。
  五
  庵上石坊虽说声名卓著,但是,长期以来,游览观赏的人气似乎不旺。究其原因,大概一是地处偏僻,二是事件本身的悲剧性,以及束缚女性的封建礼教色彩所致。对于后者,我曾作《庵上石坊》一诗:
  是一件艺术品
  多少人为之赞叹
  是一块巨石
  多少女性的心沉甸甸
  是一朵罂粟花
  虽美,却让人无法放眼
  然而,庵上石坊终究是一件艺术杰作。时过境迁,我们应当更多地从艺术的角度来亲近它,欣赏它,沐浴它一直都在散发着的艺术辉光。
  庵上石坊的创作者是民间艺人,但其作品却有着脱俗的气韵。这不仅在于它巧夺天工的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我的感觉中,它还有一袭欧式建筑的影子——它的整体的简洁、挺拔、劲健、俊朗,足可与那些著名的欧式建筑比肩媲美。
  李氏兄弟是杰出的民间艺术大师,庵上石坊是不朽的民间艺术瑰宝。
  ----
  作者简介:秦学民,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级调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