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6 21:45
鄌郚总编

刘春山丨安丘广播电视台二三事

  安丘广播电视台二三事
  刘春山
  从有线广播到无线广播,从电视差转台到自办电视台,从最初的资料剪摘到现在的自采自编,屈指算来,安丘的广播电视事业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历程。七十载春秋,一代代广电人奋力拼搏,终于创造了今天的辉煌。然而它的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的那一段段崎岖坎坷之路,往往不被人们所知。
  安丘县第一个广播收音站(即安丘市广播电视台前身),是1951年由中共安丘委建立的。办公地点设在县委宣传部(原东关曹宅,今人民路南兴安路以东)是全县最初唯一的广播宣传机构,主要定时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资讯。
  毛泽东主席题词手迹
  1965年12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题词,激发了人民办好广播的积极性。于是,村村拉电线,家家安装广播喇叭成为农村一大景观。
  那时,由于新中国建立不久,接收设备简陋,技术人员缺乏,当时组织部门配设一名接收员。第一任接收员是今凌河街道圈子村的王树堂同志,具体负责接收机管理,确保主要领导收听广播。选配广播接收员政治标准要求很高,一是家庭出身好,二是要有文化、年纪轻、人品好。当时,王树堂同志二十刚出头,风华正茂,有幸担当此任。据王树堂老人生前回忆,有时县委领导出发,他都是随身携带接收机跟班随行。
  1956年10月,筹建“安丘县广播站”。刘乃庆被任命为第一任站长。县委根据毛泽东主席发出“普及农村广播网”,办好农村广播、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收听需要的号召,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于1957年6月正式成立了“安丘县广播站”。站址就在东关原县委院内。工作时,都是用脚蹬发电机来发电。之后,随着人员的陆续充实,编制设有站长、编辑、播音员、机务员和线路员。
  1958年,县委计划筹建农村有线广播电台,由于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代,建台所需物资极度匮乏。时任安丘县委书记刘英宸同志委派刘乃庆站长去上海,向南下干部、安丘老乡鞠国栋求援,当时的说法就是“托关系”“走门子”,联系购买发电机和架线用的铁丝。鞠国栋看在乡亲面上,为家乡无偿搞了一台40千瓦的发电机,帮助购买了十几吨架线用的铁丝,使安丘有线广播电台得以顺利开播。到年底,全县基本形成以县广播站为中心辐射各公社的广播网。
  1963年春,安丘县广播站工作人员在今兴安街办对面办公地点合影。前排左起葛守荣、李桂珍、徐月华。后排左起:肖敬德、邢孝义、孙希良。
  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需要,广播站规模逐步扩大。第二个办公地址在今兴安街办办公楼对面的一处小房子里。后来,县委决定建立文化大院,将广播站与新华书店、京剧团、电影队等单位集中到一处,于是便有了第三个办公地址——今人民路南潍安路以东地带。当时,从县广播站到各公社放大站都急需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维护人员。到了1965年,每处公社设立一名专职广播管理员,城关、景芝等规模大的公社设2至3人,这就是人民公社广播放大站的前身。最早的播音员有徐月华、李光彩、夏琳等。
  在上世纪60、70年代,全县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各个建设现场都有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宣传组,宣传组具体负责工地广播站的领导。在每个工地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当属工地广播站。据退休干部李春如介绍,1966年下半年,他亲自参加了于家河水库修建的宣传工作。工地广播有两种形式,一是用广播筒,也叫喊话筒,用铁皮卷成的喇叭口,适用近距离面对面直接宣讲。二是用广播喇叭宣传,主要是宣讲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主席的《老三篇》著作,宣讲安全生产知识和工程施工标准要求,用留声机播放音乐歌曲。再是通报工程进度,表扬好人好事,为民工鼓劲加油!当时有种说法是“一个会说的顶他10个会干的!”,意思是广播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当然了,文革期间,广播宣传也成了各派争斗的主要舆论工具。
  1972年春,安丘县广播站全体工作人员在站办公室前合影(今工商银行营业大楼处)前排左起:周明信、葛振芝、李作武、李光彩、戴文秀、刘池塘。后排左起:王杰、张书田、李玉喜、张永和、刘百福、田洪松、李春如、夏琳。
  到了1970年,全县25处人民公社都建起了广播放大站,每站编制2至3人,大部分是部队复员退伍人员,特别是那些干过通讯兵的。职工报酬就是工作单位每月补贴12块钱,然后上交家庭所在的生产大队,由所在生产队负责记工分,然后全家参加集体经济分配。
  随着县广播站和各公社广播放大站的人员的增多,组织机构也跟着设置扩大。1976年5月,“安丘县广播站”正式改称为“安丘县广播事业管理局”。第一任局长吕敬法。办公地址迁往县城东埠(今市种子公司院内),有一排办公房,两排职工宿舍。局内机构设有编播组、线务组和机务组。
  1974年1月,安丘县广播站全体工作人员在广播站合影(今工商银行营业大楼处)前排左起:刘克录、李光彩、李作武、高元文、李延明。中排左起:刘池塘、刘百福、葛振芝、邱增森、王杰。后排左起:李春如、李玉喜、张书田、马智良、王世昌、邢孝义、栾兆山。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情下达、文化娱乐等老百姓主要通过小喇叭作媒介。那个时候,谁家能有个小喇叭可了不得,比现在家里有台大彩电还风光。小喇叭是舌簧的,价值三块钱。那时一个农村劳力多的家庭一年下来就是分配百把拾块钱,有些农户还倒欠集体钱,只好记入农户往来账,在收入较低、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人们能拿出3块钱去买个舌簧喇叭,可见对广播的重视程度。
  1978年12月,农村实行联产计酬和实行大包干责任制之后,农民的干劲大了,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价值40多块钱的台式收音机陆续走进农村家庭,电视机也开始进入农村家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线广播仍然是县(市)领导干部召开乡(镇)村干部广播大会的主要载体。县级大型会议一年里大约召开八九次左右,乡(镇)会议更是离不开广播,党政办和广播站是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和服务者。
  据记载,1986年安丘县广播站有扩音机2台,从业人员40人,其中编辑人员7人,播音员3人。乡镇放大站32个,从事广播事业人员91人。专线传输254.5杆公里,通广播的村1431个,小喇叭78532只,入户率37%,高音喇叭2169只,村广播室908个。从70年代到2000年,在漫长的30多年里,农村的大喇叭成了村里的主要宣传工具。一是村干部传播上级的指示精神,二是村干部在向村民收取农业税、统筹提留时都是先在大喇叭上打招呼。尤其是拨号电话和移动电话未开通之前,农村找人、发布广告信息都是通过大喇叭来招呼。
  1986年7月1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安丘县第一家电视差转台成立,用12频道转播山东省、潍坊市的电视节目。9月24日,安丘县建起了广播卫星地面接收站,并于10月1日正式开机转播节目。进入10月份,景芝、官庄、黄旗堡、郚山、白芬子和管公等6处乡镇广播放大站更名为广播站。
  1988年6月,经山东省广播电视厅批准,“安丘县广播站”改称为“安丘县人民广播电台”。
  1992年7月,安丘电视台正式成立。至此,安丘的广播电视事业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2012年5月稿于安城,
  2023年6月修改刊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安丘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