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8 17:41
鄌郚总编

吴瑞宗丨点灯窝,渐行渐远的乡愁

  
  我与“点灯窝”,算是一个偶遇。一次与文友去白浪河探源,听朋友说打鼓山下的乔官镇杜家沟村,是由“点灯窝”和“杜家沟”两个村庄合并而成。听朋友说的句句确凿,我回家查询手中的文史资料,只查到“清初,杜姓从青州董庄迁来立村,取名杜家沟”,关于“点灯窝”,却没有找到一点文字记载。又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邀我再去一趟,去看看实物,听年长的人说道说道。
  朋友提前约好了两位老者,又取来“点灯窝周氏族谱”让我看。说起点灯窝,两位老者异常兴奋,他们的父辈才把家从点灯窝搬下来,所以听父辈们讲过许多关于点灯窝的往事。他们依然记着小时候学唱的那些童谣:
  灯光反照虎山前,
  青龙卧在十八盘,
  齐云而起白果树,
  潺潺流水琵琶湾。
  二楼山下御驾来,
  唐王征东龙书案,
  蘸笔泼墨书塘峪,
  黑脐螃蟹万古传。
  老人们说,这些童谣由清末秀才周曰庠编记,他们从小就学唱。童谣描绘了当时点灯窝的美景,叙说了发生在这里的那些故事和传说,简单易懂,孩童们学唱起来朗朗上口。先辈们把这些童谣教给孩子们传唱,不只是向后人传递着那些遥远的故事,更是让后辈们知道自己的来处,了解一代又一代人走过的风雨历程,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家园。童谣里,揉进了老辈人满满的乡愁。
  “点灯窝”曾经是虎头山前坡的一个村庄。听老人们介绍,传说在虎头山顶北端,曾有一处法华寺,始建于东晋初年。法华寺前有一盏特殊的禅灯,灯油碗刻凿在一块黑色的巨石上。每到晚上,法华寺点亮这盏禅灯,隔着虎头山,山南坡却涌现出一片光明,这就是传说中的“山后点灯山前亮”。所以人们都认为山前是块风水宝地,纷纷搬来居住,便形成了一个小山村,村名就叫“点灯窝”。
  相传法华寺后来毁于战火,但那块巨石上的点灯窝子至今依然存在着。我们看到,巨石孤伶伶地躺在杂草丛中,那斑驳的印痕,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古寺那一段段惨烈的历史,巨石上的点灯窝,也在向后人证明着故事里曾经发生的事。看上去,黑色的巨石让人生出一份凝重和庄严,山上荆花香溢,草木苍翠,可掩饰不了它的孤独和沧桑。经年千载,历尽风雨,日月精华的积淀使它宛如一位饱经修行的禅者,在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山,庇护着山下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
  《点灯窝周氏谱续抄》(民国二十八年)有载:“吾始祖(讳)自强公于前清初自寿光青龙周家庄迁居于昌乐城南鄙点灯窝庄即杜家沟附庄名也。”又载:“吾点灯窝庄名即杜家沟附庄名也自民国十三年官府造册從便始并称杜家沟庄也。”由此可知,周姓一族从寿光周家庄迁居“点灯窝”的时间是清朝初年,到1924年两个村庄合并时,周姓一族在这里生活了二百余年。两村合并距今也一百年了,现在,点灯窝这个村庄也成了一个“传说”。
  站在原点灯窝村庄的旧址处,朋友向我介绍着一处处景色,放眼远望,青峰翠岭尽收眼底,低眉顾盼,大地丰实满目清秀,难怪前辈们把这里当成风水宝地。远看十八盘,层层梯田盘旋而上,满坡青绿,似一条青龙旋卧山坡。琵琶湾虽在,但日月百年,风云变幻,宛如琴韵悠扬的琵琶湾缺水无韵,仅留一处虚名。童谣中的两株白果树,树龄有二百余年,粗大高耸,直冲云天,曾是当地一景,上世纪七十年代,特殊原因把树卖给了鄌郚公社木业加工厂。
  站在山上远望,二楼山与十八盘为邻,似和青龙相伴。我开玩笑说:你们祖上真会选地方,前边的二楼山有青龙白虎相伴,这里确实是接待帝王将相的好地方,《史记》中记载黄帝登临过丹山,看来唐王李世民到过这里也不是虚谈。一人惊奇问我:你会看风水?惹得众人哗然,纷纷笑我装神弄鬼,故弄虚玄。
  传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御驾亲征,平叛东部属国高句丽后,归途跋涉,大军劳顿,兵马在车罗顶上驻扎休整。唐王在书塘峪扎帐,用溪水边的巨石为书案,并用溪水研墨、批文、涮笔,把小溪中的螃蟹染成了黑肚脐。却说唐王大军在此休整,忽有探马来报:汶水以南,有一股隋军余孽在山中盘踞数年,他们搜刮民财,招兵买马,修城筑墙,意欲反唐复隋。“余孽竟敢还有复国之心,大胆!”唐王火气上涌,大喝一声,挥手拍向面前的石案,石案应声而断,案上笔墨落入溪中,一度把溪水染黑,才有了这个村的墨水河。唐王降旨发兵,向南渡过汶水,追歼隋军余孽。至今,沂水圈里的唐王山上,仍有唐王李世民征战隋军余孽的遗迹。
  传说仅仅是传说,螃蟹的黑肚脐,也不能错怪唐王李世民污染了环境,现在看来,可能是特殊的品种,也或许是水中含有特殊微量元素的原因。从现实来看,不论人和事,不论是合乎情理还是近乎荒唐,凡能穿越千百年,相传至今,其中必有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每一个村庄,都蕴藏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这些文化,把每一份乡愁变得更加美好,让后辈不忘世世代代的风雨历程,留住真、善、美,不论身在何处,永远不忘家乡。
  如今的杜家沟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齐的房屋,通到家家户户的水泥路,干净卫生的街道,满园盛开的鲜花,处处彰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崭新的精神风貌。漂亮的花园,精巧的凉亭,新建的文化广场,让村里人享受到了城里人一样的休闲娱乐和文化生活。老者满口赞誉,滔滔不绝地对我说起了村里的新变化,说到兴奋,向我们学唱了村里有人在广场新编的歌谣:
  党的政策暖心田,
  吃穿不愁心情欢。
  水泥路面电灯亮,
  公园建在家门前。
  家家门前停汽车,
  户户电器齐又全。
  时代广场人欢笑,
  幸福生活享万年。
  广场上,一块漂亮的巨石上刻有醒目的大字:杜家沟新时代文化广场。这让我想到了躺在荒草丛中的那块黑色石头,与这块巨石相比,岁月的侵渍让那块石头显现着粗糙的斑痕,通体的苍凉感似乎与这个时代已格格不入,可它却承载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承接着一个家族三百余年的历史,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风雨变迁。从历史文化来看,那块石头更厚重,更有分量!
  我问身边的老者:“您小时候唱的那些童谣,现在还有人教小孩子唱吗?”
  老者摇头说:“没几个人记得了,年纪大的还好歹能想着几句。”
  我有些遗憾:“点灯窝的那些故事,以后恐怕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用以后,现在五十岁以下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年轻人更不在乎这些事,过不了多少年,就不会有人再记得了。”老者说着,满脸显现着无奈和惋惜。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我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我也觉得惋惜,多少年后,老一辈人都走了,是否还有人会唱那些童谣?还有谁再上山看看那块石头?多少年后,谁还知道那块黢黑的石头上有什么故事?石头上的“窝”叫什么?
  回返的路上,我的思绪一直沉浸在点灯窝的那些故事里。恍惚间,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唱那些童谣,一个老者苍凉的声音,一个清脆的童声,老者的声音越来越近,童声却越飘越远,直至我什么也听不见。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