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8 17:43
鄌郚总编

郭建华丨母亲的嫁妆

  郭建华丨母亲的嫁妆
  母亲的嫁妆几乎全部毁于我手,实在是罪孽。
  第一次动用母亲的嫁妆,是在1963年秋季。那年我16岁,考入青岛一中高中部。告别家乡,踏上青岛求学之路那天,母亲给我收拾了一个大包袱,包着一床旧棉被和一身冬衣。蓝土布包袱皮,是母亲结婚时的嫁妆。还有一个网兜,盛着几件杂物和一个脸盆。脸盆是搪瓷的,外面为蓝色,里面是白色,盆底画有一簇大红花。在那个年代,这算得上时髦物件了。这也是母亲的嫁妆。母亲把它放在箱底,珍藏了二十多年。在学校,我用这脸盆洗脸洗衣,轻拿轻用,倍加珍惜。读完三年高中,又遇上“文革”,1968年5月,我作为回乡知识青年重返家乡,脸盆又被我背回家中。毕竟已经用了五年,那时的搪瓷品质量又不怎么过硬,全家又用了三两年,盆底便漏了。母亲珍藏了二十多年的嫁妆就这样毁了。
  嫁妆是女子结婚时娘家陪送物品的统称。旧时,在我们家乡,嫁妆主要指家具,方言称“颜房”,诸如大箱、小箱、“抽头”(类似带抽屉的橱子)、椅子(或方凳)、盒子(盛食品的有盖方盒)、梳妆匣(俗称“梳头匣子”)等。陪送颜房的件数,称“色”,分七色、五色、三色不等,以娘家家境等因素而定。母亲的颜房是五色,属中等水平。姥爷有木匠手艺。母亲的颜房大概出自姥爷之手,因而木材和质量均属上乘。
  我的祖父也是木匠,以制作风箱为主,也兼做颜房、门窗、棺材等。我生长在木匠之家,耳濡目染,也渐渐喜欢上木匠手艺。拉大锯、刮木板、凿卯开榫等基础手艺,在祖父的指点和训斥下,渐渐入门。以祖父授徒的程序,只有在全部基础手艺熟练之后,方可独立制作成品。我却总是充满好奇,跃跃欲试,要自己制做一件完整的器具。于是,趁祖父不在家,我便偷偷拉锯挥斧,打造一个小文具盒,进而做一个带有抽屉和门子的袖珍橱子。一旦被祖父发现,一顿训斥是少不了的。
  1968年回乡之后,我在生产队干了不足半年农活,便被安排做民办教师,每天记十分(一个整劳力的最高分),另外享受每月五块钱补贴。论待遇,比起上坡干活,显然优厚。然而,面对持家度日,娶妻生子,盖屋打墙这些必须挑起的重担,我还是深感危机。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外出做工的社员,将收入上缴生产队一部分,买够一个整劳力的工分,余者全归自己。我暗自盘算,若熟练一下木匠手艺,给成熟的木匠打个下手,外出务工,收入肯定比做民办教师可观。我决定一试身手,探一探这条路子。
  我这个主意的第一个牺牲品,便是母亲的颜房。祖父惜“材”如命。一块巴掌大的木板,他也要留着做一个风箱“舌头”。要想从祖父那里得到练手艺的木材,等于白日做梦。思来寻去,我瞅上了一个方凳。那是母亲的颜房,自然母亲说了算。方凳的材质是楸木,制作也很考究。四条腿都起了线,末端向内弯曲,木匠的行话,叫做“虎爪”。那是动了刀工的。凳面不是简单的一块平板,而是四块较厚的木板插出方框,框内再镶一块薄板。五块板子以卯榫相接,板缝只有隐约可见的一条直线。这是木匠的绝活之一,叫做“卡角子”,很吃功夫的。那方凳虽然已坐了二十几年,依然完好如初,连颜色都是鲜红的。
  当母亲发现的时候,我已将方凳大卸八块。母亲的惋惜和心疼不言而喻,但也只是骂一句“踢蹬孙!”长叹一声而已。她懂得儿子要学手艺的心思。
  我将方凳的肢体重新锯、刨、凿卯、开榫,组装、上色,成就了我的第一件木匠作品。新方凳身材显然小了一些,做工的粗糙自不待言。然而,那毕竟是我自己的作品,每看一眼,心里都充满成就感。
  第二件牺牲品,是母亲的大箱子。为了学会箱子的做法,我将母亲的大箱子改制为小箱子。这一过程,主要是练习“开扣”。 开扣也是木匠重要的基本功。箱子的四个面,是割出公母口,紧紧扣为一体的,正适合做开扣的练习。
  全家搬入新房后,缺少一个饭橱。我受祖父的启发,又打起母亲颜房的主意。祖父将老祖母陪嫁的“抽头”改做成一张饭橱,家中一直使用着。我照猫画虎,将母亲的“抽头”改成了饭橱。
  到我结婚的时候,婚俗渐变为颜房不再理所当然地由女方娘家陪送,而是按照订婚时女方提出的条件,由男方置办。祖父年迈,已经很少动锯斧,但还是亲手用楸木为我做了一张橱子,当时称“半橱”,正值流行。这张“半橱”至今保存于储藏间,以作结婚的纪念,也是对祖父的纪念。
  只有一色颜房,实在也太过寒酸了。母亲无奈,说把我的小箱腾出来,添上吧。于是,我将母亲的小箱油漆一新,勉强凑了两色颜房。
  人的命运是由时代左右的,时代之变,决定人的命运之变。婚后不几年,我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其后又从文、从政。木匠没有当成,境遇却变得超乎预期。举家搬进县城,住上公房之后,家具换了一件又一件。母亲那些被我毁掉又重做的颜房,一一退役。只有那个由大箱改做的小箱,被母亲坚持保留下来,还加了锁,成为母亲保存私房的“百宝箱”,陪伴着母亲,直至老人仙逝。
  反省毁掉母亲颜房的罪孽,我不由得感慨:即使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与子女,也在所不惜,这个人就是母亲。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