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8-20 16:46
鄌郚总编

益都县图志卷七疆域志

  益都县图志卷七
  疆域志(上)
  昔人谓地理难考,甚于天文,岂不以天文终古有常,地理沿革靡定哉?以益邑论之,《汉表》之益都,侯国也;曹魏之益都名,县之始也;北齐之益都,今治也。《洪志》谓益都名县,始于曹魏,是矣。乃云曹魏益都有广固城,不亦谬乎!况刘宋而后,侨置滋多,或他县寄治本境,或临邑侵入县境,纷纭轇轕,有未易剖析者矣。今详考之,分注于下,附沿革表及乡约,庶来者有所考焉。(补)
  ●沿革
  山东省济南府正东为青州府,府治益都县。
  《汉书·王子侯表》有葘川懿王子益都敬侯胡,此益都得名之始。曹魏,改汉之益县为益都县,此益都名县之始。二城并在今寿光界。北齐,移益都来治东阳城,此今县为益都之始。
  周时,为齐地。汉置广县,属齐郡,为青州刺史治。
  故城在西南四里。《水经注》:“阳水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旧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齐城考证》云,此谓西汉刺史治,东汉则《郡国志》曰:“临葘,刺史治矣。”
  新《府志》以北境为北海郡之柳泉而为之。考曰:《方舆纪要》及《山东通志》,俱云在县西。按:此城宜在县西北,盖北海极西境也,北海郡在齐郡之东。今县南接临朐,而广与临朐俱属齐郡;北接临淄、寿光,得汉剧、安平地,俱属葘川国,不得有北海县厕其间;惟县实东接昌乐,为汉营陵、剧、剧魁地,俱属北海。是必柳泉在县西北,而县之北境与东南境皆属之;又必柳泉与北海剧县俱南侵临朐境,乃得越葘川、剧县与北海相接耳。《续考古录》云,近世称县为柳泉,其
  故城古无考及者。《纪要》谓,在县西或曰在西北,盖因晋时慕容德攻广固,幽州刺史辟闾浑遣司马崔诞戌薄荀固、平原太守杨豁戌柳泉,谓德从西来,所戌必在西,无他据。但德伐广固,先破琅琊、莒城,逾大岘而来,经临朐东境。北海郡地错出其间,柳泉当在县东或东南。不究当时进兵之路,而于西北求柳泉,西北正齐郡之腹里,安能有北海地也?昌乐县南五里有留泉社,疑汉柳泉县也,其地正北海郡地。辟闾浑使杨豁戌此,盖防其东侵也。益都东境疑有柳泉地,故俗称益都为柳泉耳。今按:地形相错,固所常有。然必无一线之地入临境东南而绕至其西北之理,《府志》说颇难通。叶氏疑为昌乐之留泉,虽无他证,然谓柳泉当在县东,则与《一统志》所云柳泉故城在今益都县东者颇合。惟今县东皆汉葘川国剧县地,其境北抵寿光,南至临朐,使柳泉在剧县之西,何能飞跃而属北海?若在其东,又与益都何涉也?且县东亦无故城可指,故从阙。
  其西南境,为临朐县地。
  《地理志》:临朐有石膏山,山在今县西南二十五里。东境,为葘川国剧县地
  《地理志》:剧有义山,蕤水所出。蕤水,即今县东境之尧河。剧故城在寿光县南二十五里,西距县界仅三里。
  今按:县境幅陨廖阔,当得汉数县之地。西境,距汉昌国城仅数里,则仁智乡当为昌国县地。西南与博山接壤处,或得莱芜县地。东北境,则皆葘川国地。葘川本七县,五凤中削其四,止余剧、东安平、楼乡三县。剧,属今寿光,在县东。东安平,属今临淄,在县西北。其故城皆距县境仅数里。楼乡虽不详所在,然据《高五王传》:武帝割临葘东园、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葘川,是自东安平以东皆葘川地也。今县东北务本、亲仁、安定三乡,实介剧与东安平之间,则楼乡之必在此,可以臆断矣。广县逼近葘川,自临葘视之,亦南之东也。然则,殆先属葘川而后属齐欤。
  后汉,属齐国,南境临朐县地,同徙州治临葘。
  废葘川入北海国,省所治剧县入北海。剧县,晋改属东莞郡,后遂废,其地之割隶县境,未知何时。
  县于曹魏无征。《续考古录》云:魏属东莞郡。考:东莞郡置于晋武帝时,魏时尚无此郡,兹姑阙。《南宋书》:齐郡有益都,云魏立,此立于汉益县之益都也,今在寿光南七里。
  晋,属徐州东莞郡,后废。
  广县之废,史无明文,殆在广固既筑之后。以《魏书·地形志》征之,则县废后,其地入于临淄矣。
  永嘉五年,于广县西北筑广固城,为青州治,后改为幽州治。东晋隆安间,南燕慕容德都此,复改为青州,而徙刺史治东莱。义熙六年,灭南燕,夷其城,别于南阳水北筑东阳城,为刺史治。时,广陵先侨置青州,故以此为北青州,后省南青州,乃直曰青州。
  《地理志》:自永嘉丧乱,青州沦没。石氏,东莱人。曹嶷为刺史,造广固城,后为石季龙所灭。季龙末,辽西段龛自号齐王,据青州。慕容恪灭赵,克青州。苻氏平燕,尽有其地。及苻氏败后,刺史苻朗以州降,朝廷置幽州,以别驾辟闾浑为刺史,镇广固。隆安三年,为慕容德所灭,遂都之,是为南燕,复改为青州。后为刘裕所灭,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筑东阳城而居之。
  按:县自永嘉后,僭据纷然,沿革亦无可考,大抵仍晋旧也。
  新《府志》:晋后附前后赵、前燕、前秦、南燕五表,皆据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为之。然洪氏以寿光之益都为今县,又直以广固城为广固县,殊为疏舛。《通鉴》:义熙六年,刘裕克南燕,以韩范为燕郡太守。胡三省《注》:南燕于广固置燕都尹,而今改为燕郡太守耳。又,《南史·垣护之传》:父苗,仕慕容超,为京兆太守。洪氏据此于南燕标燕都尹注云,即齐郡,又称京兆太守。既曰尹又曰太守,未知当时主名何属?至燕郡太守,乃因灭燕,权立此名,非真有改郡之事。今并从略。又,《宋书·州郡志》:江左立南冀州,后省;义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按:此因义熙五年,刘裕伐南燕,有北青、冀二州刺史之命,故云尔也。其时,南燕尚未灭,且亦终无侨立冀州事。今亦不录。
  南境,为东莞郡临朐县地。
  刘宋,齐郡临淄县地,东阳城为青州治。
  《州郡志》:青州刺史治临淄。孝建二年,移治历城。大明八年,还治东阳。《续考古录》云,终宋之世,青州并未治临淄,治临淄者,治临淄之东阳城也。
  北海郡及都昌县并寄治。
  见《州郡志》,后魏各还本治
  北境,置昌平县,属冀州平原郡;西境,置鄃县,属冀州清河郡。并详下。
  按:宋改临朐为昌国,又于其西南十里置西安县,魏因之。齐省西安入昌国县,县南境地属之,未知宋魏时何属。
  后魏,临淄县地东阳城为青州治,其西北境为广川县地,并属齐郡。
  《地形志》:青州,后汉治临淄,司马德宗治东阳,魏因之。又,临淄有尧山祠,今祠在县西北八里尧山上。魏县多因南宋,盖自广县废后,地遂入于临淄,故南宋青州治东阳城,而志直云治临淄也。
  《地形志》:广川有牛山、仲父冢、黑山、石砚山、齐桓公冢、四豪冢。按:牛山、桓公冢、四豪冢,皆在县与临淄界上,黑山在县西北二十余里。
  又以东平原郡之平昌县来属。
  《宋书·州郡志》:平原郡有平昌。《地形志》:东平原郡无之,而齐郡有平昌。注云,前汉属琅琊,后汉属北海,晋属城阳,延兴三年,属其胶州高密郡。平昌注,与此同。惟于晋属城阳下,作魏初属平昌郡,延昌中属而已。一地而同时两属,必无此理,其误较然。《续考古录》云,齐郡平昌,乃刘宋平原侨郡属县后魏削废者,魏氏误以胶州平昌,注文重出于下,其本注遂阙,故治所无考。《水经注·淄水篇》载,其父太和中刺青州时,浊水复通,有平昌庞民孙道相献颂,即齐郡平昌之老民,其县治当与州治相近。今案:叶氏说是也,而云后魏削废则误。魏仍宋县,第改属齐郡耳。延兴三年属,即记其改属之年,其上当为刘裕置属平原六字,今注云云,或传写之误,魏氏似不至有如此巨谬也。平昌故城在县北三十五里,今日平昌寺,以地有元时平昌寺碑得名,寺基有《齐天保五年造像记》,文曰:平昌县人张景晕云
  云。叶氏未见此石,故不敢质,言西去浊水十里,与《水经注》说,情事正合也。
  改冀州清河郡为齐州,东清河郡仍以鄃县属之。
  《地形志》:鄃县有湻于髠冢、金雀山。《寰宇记》云,湻于髠墓在淄川县东六十七里。今冢在县西金岭镇南八里窝驼庄,亦日窝铺,西距淄川正六十余里,东至县七十里。金雀山即金山,在镇南二十里,亦作金错山,是鄃县全境皆在今之仁智乡,惟其故城无考。《北史·崔光传》:光,清河人,祖旷,从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时水。慕容氏灭,于河南立冀州置郡县,即为东清河郡人,县分易,更为南平原贝邱人也。时水,即今之乌河。故唐宰相世系表谓之乌水房,源出临淄西南二十五里之矮槐树庄,在金岭镇东十余里,西北流径镇东北,县与临淄以水分界,水西南聚落无大于镇者,当即崔氏聚族之所。其鄃县故城虽不必即在于此,然此外无城址可以实之。若谓尚在其北,则乌水所经之黄山、杜山等地,从未并入淄川,谓鄃在淄川地,则距乌水太远,无缘取水以名其房。然则,谓镇即鄃县,殆亦无可疑者。《续考古录》:以县西为有鄃县地,而以故城属之,淄川东南之城子庄,殆以北齐省鄃人贝邱为今淄川县地耳。然淄川之古城,《县志》疑为唐之长白县,且其地距乌水源不下五六十里,侨县必无如是之大,而自金以前金岭镇又何尝不属淄川耶?
  北齐天保七年,移曹魏所置之益都县来治东阳城,属齐郡,为青州治,省临淄人高阳县。
  《寰宇记》:魏于今寿光南十里置益都县。齐天保七年,移于郡城之北门外,今县理也。又于南阳水南筑南城,为青州治,即今县城也。《齐记补》谓之南阳城,古无此目。新府志云,南阳建置之始不可考,旧说相承如此,姑从之。
  齐东清河入东平原郡,省鄃县入贝邱县,往属之。
  《隋地理志》:齐郡淄川,旧曰贝邱,置东清河郡后,齐郡废。又,长山旧置广川郡,并东清河、平原二郡入,改曰东平原郡。《北齐书·崔劼传》:劼,本清河人,曾祖旷,南渡河居青州之东,时宋氏于河南立冀州,置郡县,即为东清河郡人,南县分易,更为南平原贝邱县人。
  《续考古録》云,南平原即东平原也。
  平昌县,初如故,后废。
  据张景晕造像,则天保五年尚未废也,殆废于益都置县时。南境,为齐郡昌国县地。
  即两汉临朐县地也,说见下。
  按:齐既移益都来治,必并其地入之,则县东北境当得今寿光县地。临淄虽废入高阳,然其南境地亦必并入县境,观开皇复置临淄,而峱山仍属益都可证。是时,疆域殆缩于南而伸于北矣。
  周,为齐郡治,又青州总管府治。
  《通典》:北海郡后周置齐郡。案:建德六年,灭齐,置总管府,是州与郡同时并置也,郡守治益都始此。大象二年,总管府尉迟勤反,遂废府。
  西境,贝邱县地,随郡属齐州。
  隋《地理志》:齐郡旧曰齐州。
  隋,属北海郡,初,为青州总管府治,府废,为州治;州废,为北海郡治;复置临淄县。
  《地理志》:北海郡后周置总管府,开皇十四年府废。案:周总管府已废于大象二年,此所废,盖开皇初所置者。又,益都旧置齐郡,开皇初废。大业初,置北海郡,有尧山、峱山,今峱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属临淄。
  南境,为临朐县地。
  《地理志》:临朐,旧曰昌国,开皇六年改为逢山,大业初改曰临朐。案:今县南十里广福寺,隋曰胜福寺,有仁寿元年舍利塔下铭云:青州逢山县胜福寺。
  西境,为齐郡淄川县地。
  《地理志》:淄川,旧曰贝邱,开皇十六年置淄州,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州废。
  唐,为河南道青州北海郡治。
  武德元年,改北海郡为青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至德元载复为州。
  又为总管府治,府废,为节度使治。
  《旧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青州总管府,贞观元年废。又,平卢军节度使治青州,管淄、青、登、莱四州。
  驼山有长安二年青州益县尹思贞造像,乃益下脱一都字,非此时尚有益县也。
  西境,为淄州淄川郡淄川县地。
  隋末,废临朐,唐初复置县,南境地无考。
  五代梁唐,因之;晋,改军为防御州,以县为齐州防御使治;汉,复故;周,因之。
  晋开运元年,节度使杨光远叛,因降州为防御使。汉天福十二年,诏青州府为节镇。
  宋,为京东东路青州北海郡治,又镇海军节度使治,又京东东路安抚使治。
  《地理志》:青州北海郡镇海军节度,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淳化五年改军名,庆历三年初置京东东路安抚使。
  《齐乘》卷一云:政和元年,镇海军复为齐郡。卷三又云:政和元年,以青州为齐郡。纪志并未载,俟考。案:此见李攸宋朝事,实以镇海军为齐郡,非以青州为齐郡也。
  西境,为淄州淄川郡淄川县地。
  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又转运司治,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治。
  《地理志》:山东东路益都府上总管府镇海军,国初仍旧置军,置南青州节度使,后陛升为总管府,置转运司。大定八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
  新《府志》云,金太宗天会中,北城颓废,始移益都于南阳为益都府治,自是府县始并治一城,见《齐记补》。然其书于氏深鄙之,恐难尽信。《旧志》谓,至元二年,移益都县于南阳城,亦是臆说。今案:《齐乘》引《齐记补》言,移州治南阳城为益都府,不言移益都县,亦无府县并治一城之说。旧府志云,元至元二年废临淄、临朐入益都县,后复置二县,移益都县于南阳城内。改:复置二县在至元十五年,
  旧志系移益都于复置二县之后,未尝谓移在二年也。新志徵引殊失实,旧府志沿革全本《齐乘》,《齐乘》原文云,高齐移益都县入青州城北门外为治所,隋之北海郡、唐宋之青州并理此,宋以前止为县名,金因升为府号仍置县属焉,国朝因之。至元二年,废临淄、临朐二县并颜神镇之行淄川县入此县,后复置临淄、临朐二县,颜神镇止设巡检司而来隶焉。初以北门外为治所,后移府城。就二书观之,是自隋以来州郡与县同治北城,其南城第为总管及节度使治,金始移府治南城,而县治北城如故。至元后,乃府县并治一城耳。〈齐记补〉虽为于氏所鄙,然记当时事必得其实。于氏未言县治移于何年,然亦确在至元时皆无可疑也。
  西境为淄州淄川县金岭、颜神二镇地。
  元,中书省益都路总管府治,又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
  《地理志》:至元三年,并临淄、临朐二县入焉,十五年,割临淄、临朐复置县。《齐乘》:国初以济南、益都立二帅府,益都仍立行省事,后并废,置益都、济南、般阳三路总管府,立宣慰司于益都以镇之,廉访司于济南以按之,属山东东西道。
  并行淄州淄川县入之。
  《地理志》:至元二年,以行淄州及行淄川县并入。按:行州县之设,史无明文,殆在李全父子时,盖置之于颜神镇而兼以金领镇隶之,故二镇并为县地也,县西境于是始拓。南境临朐之界,当亦定于废县复置时矣。
  明,为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治,又青州海防道治。
  《地理志》:吴元年,为青州府;洪武三年,置青州都卫;八年,都卫为山东指挥使司。按:后移都指挥使司于济南,于县置青州左卫,地为支郡始此。
  本朝,为山东省登莱青道青州府治,初兼为道治,后徙道治莱州。
  《通志》:顺治初,青州设分巡道,康熙六年裁,九年,复设青州海防道,四十二年,裁并于登莱道,改为登莱青道。旧府志云,三十八年裁并。按:裁卫亦在康熙间。
  雍正十二年,析西南境孝妇、至德二乡置博山县,今县凡八乡,
  编户一百六十里。
  ●附表:(无沿革者不载)
  两汉:广县为山、浊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钜定,属齐郡,后汉
  属齐国。(按:府志及一统志表均有柳泉,候国,属北海郡,兹姑阙,俟考。)
  两晋:广县属东莞郡。广固城,永嘉五年筑,为青州刺史治。东
  阳城,义熙六年筑。
  南宋:东阳城,临淄县地,属齐郡。
  平昌县属平原郡。
  鄃县属清河郡,郡有淳于、髠冢、金雀山。
  北魏:东阳城,同上。
  平昌县属平原郡。
  鄃县属东清河原郡。
  北齐:益都县天保七年徙治,属齐郡。
  平昌县属齐郡,后废,入为贝邱县地,属东平。
  隋朝:益都县属北海郡,有尧山,峱山。(西南部)为淄川县地,属
  齐郡。
  唐朝:益都县望,属北海郡。(西南部)为淄川县地,属淄川郡。
  宋朝:益都县望,属青州。(西南部)同上。
  金朝:益都县属益都总管府。金岭镇,为淄川县地。
  元朝:益都县中倚郭,属益都路。(西南部)初为行淄州,行淄川县
  地,后倂入。
  明朝:益都县倚郭,属青州府。
  (【校注】:附表原为图表,为排版方便,改为文字表述。同时,为系统了解益都县历代沿革,特校补《青州市志·建制隶属沿革表》,供参阅)
  《青州市志·建制隶属沿革表(两汉~清)》
  朝代起讫年代(公元)建置县城上属
  西汉前204~25年广县广县城(青州刺史部)齐郡
  东汉公元25~220广县广县城(青州刺史部)齐国
  三国魏公元220~265广县广县城青州、齐国
  西晋公元265~31l广县广县城徐州、东莞郡
  公元3ll~316临淄县广固城青州、齐郡
  东晋十六国公元317~410临淄县广固城.青州、齐郡(幽州)
  公元410~420临淄县东阳城青州、齐郡
  南北朝公元420~556临淄县东阳城青州、齐郡
  公元556~581益都县东阳城青州、齐郡
  隋公元581~618益都县东阳城北海郡(青州)
  唐公元618~907益都县东阳城河南道、青州(北海郡)
  五代公元907~960益都县东阳城青州
  北宋公元960~1127.益都县东阳城京东东路、青州
  金公元1127~1271益都县南阳城山东东路、益都府。
  兀公元1271~1368益都县南阳城山东东西道、益都路
  明公元1368~1644益都县南阳城山东布政使司(海右道)青州府
  清公元1644~1911益都县南阳城山东省(登莱青道)青州府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