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8-22 15:55
鄌郚总编

白浪河探源寻踪

  白浪河探源寻踪
  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南坡,在孟家峪庄东北。先人择水而居,把根扎在了白浪河畔。历数千年,子孙绵延,遂有了古营丘、古北海、古潍州、老潍县、今潍坊。一代代,造就了沿河独特的地域文化,留下了许多故事和遗迹。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白浪河绚丽多姿,泉湾、溪流、水潭、瀑布等汇合成湍急奔腾的白浪河最初河段,沿岸的许多村庄因河闻名,成为美丽的风景区,三图村就曾被乾隆赞为北国江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河边的大崖头村一带曾是有名的芍药之乡,每到春暖花开,大崖头村周围一片花海,花香四溢。小崖头村西的白浪河古渡口,是通往安丘、密州的古老官道,此处的野生桃林每年桃花盛开时,吸引很多游人来此观赏。六十多年过去了,白浪河沿岸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那些美景回想起来仍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打鼓山为白浪河之源
  白浪河发源地风光秀丽,河头众泉分布,清代名士闫循观的诗中曾记载,白浪河的突出特点是“白浪金沙”。白浪河有较强的自洁功能,潴河的水汇入白浪河后立即变清。
  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 车罗顶流传许多传说
  白浪河的发源地是打鼓山,它和车罗顶是古称“丹山”的一山两峰,也曾称丸山、凡山、白狼山、擂鼓山等,是一座风光秀丽、古文化深厚的历史名山。位于潍坊市昌乐县南部山区,距市中心约48公里许。
  车罗顶海拔381米,是昌乐第一高峰,山顶却平坦广阔如平地;打鼓山海拔379米,山顶则峻峭挺拔,奇峰秀峦。
  远看两峰皆在森林覆盖之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登上去才发现,车罗顶的密林皆在山坡上,山顶辽阔的地面上,只有几簇古树枝虬曲苍劲,展现着亘古沧桑。大部分地面是灌木荆棘与杂草丛生的荒原。其中有零星农田。当站于山顶,观看山下或远望,会深感车罗顶的雄伟壮阔。
  车罗顶上有着许多传说,如丹朱、共工等人引发的几次战争;唐王李世民在此驻扎时那曲折美妙的故事等等,激发着人们的无限遐想。
  打鼓山上则万木葱茏、层峦叠嶂。
  据《山海经》记载:山中有个巨大的红色山洞,洞中出丹,称“丹穴”,又被称为“丹穴之山”。此即“丹山”之名的来历。据说这丹穴也是凤凰栖居之处,故亦称“凤凰之山”。《昌乐县志》记载:“日落后时有风吹谷鸣,声似擂鼓”。此为“擂鼓山”、“打鼓山”名的原由。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封禅书”又载:“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括地志》云“丸山即丹山”。
  相传轩辕黄帝在平定中原后,率众东巡,来到丹山。他登上山顶了望,发现周围山峰正好九座,呈九顶连环之势,不但气势恢宏,且左有白浪河滔滔东去,如苍龙舒卷起伏;右有大纪山巨峰傲立,似猛虎昂首蹲踞,乃形胜之地。黄帝欣然决定,以车罗顶为祭坛,举行了封禅大典。从此人们就将此山尊为“圣山”了。
  源头众泉密布 景色绮丽壮观
  据《昌乐县续志》载:“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前孟家峪庄东。涧深十余丈,众泉涓涓合流而出焉,曲折东流。”
  白浪河源头,实际在孟家峪庄东以北200到300米处的打鼓山南坡,那里危壁险崖,陡峭嶙峋,众泉分布其中,以泉湾、溪流、水潭、瀑布等各种瑰丽形态,汇合而成湍急奔腾的白浪河最初河段。
  初次看到河头众泉时,充满了惊奇与激动。这里人移、景移、水声也变。到处浪花飞雪百流竞秀。各种美妙水景,让人目不暇接。云雾飘渺,彩虹变幻,其绮丽壮观令人称绝。
  孟家峪庄东的深涧,是白浪河碧波奔突的河道。在河西崖一块巨石平台上,有一个四边各为3米的石墙残迹。村里的老人说,那是白狼庙的遗址,他小时候就这样了。这里曾经有块石碑。
  清代名士闫循观在诗中描写白浪河:“白浪远下擂鼓山,百里无泥沙底鲜;牛山之下波更碧,岸柳沙洲相与妍”,道出了白浪河的突出特点“白浪金沙”。从河头源泉到入海口127公里,全河皆是闪着金光的黄沙铺底,流水清澈,浪花洁白。河中特产的浮稍鱼、麦穗鱼、鲫鱼、长臂虾、毛蟹等,在幼小时亦通体透明洁净可爱。
  白浪河自洁功能极强,特别是山洪暴发,河中泥水滚滚,当洪水过后,会随即恢复清纯洁净的原生态。
  历史上,“唐书”中就称“白浪河”;元代的潍北报恩寺碑文中亦称白浪河。清初学者于际隆写道“河水清涟,浪涛如雪,又名白浪河。”清初学者于大猷在“重修文昌阁记”中亦称为白浪河。“白狼河”的名字出现在民国及以前的一些书中。建国后编辑的《潍城区志》和《潍坊市志》开始正式使用“白浪河”名称。
  白狼河名字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孟家峪庄有位孟富贵,为人勤朴憨厚,娶王氏为妻,生活和谐富足。只是婚后十余年未生子女。王氏为此多次去庙中求子。忽然夜里做梦,梦中送子娘娘抱着一只身穿丽装的小狼对她说:“吾奉命将此孽子投入孟氏门下,给他一个悔改机会”。说毕将小狼投入王氏怀中。王氏惊醒,从此怀孕。十个月后生了个胖小子,取名玉郎。
  次年王氏又生一子,取名继祖。富贵夫妇视二子如宝,百般娇惯。但二子性情各异。玉郎听摔碗之声则喜;继祖闻纺车之声则乐。七年后,富贵请了位先生来家教子读书。玉郎虽在书房,却并不读书。先生劝说几句,却遭玉郎谩骂,只得告辞。玉郎更交上了一帮无赖,行为不端。富贵管教无效,便与王氏商量早为玉郎成亲,指望枕边之音促其改正。但儿媳过门后性情竟与玉郎一样。
  一年后继祖娶妻李氏,李氏勤劳贤惠。相处长了,李氏对兄嫂渐生不满,难免发生口角。富贵夫妇商量将现有家产家具分为三份。请来中人作证,今后各自谋生。
  数年后,富贵染病不起,自感时日不多,便把二人叫到床前,令继祖记下遗言:“我死后,务必葬在南山我的寿坟中……”
  继祖挥泪道:“孩儿一定照办。”玉郎则喊:“你死后你那份家产怎么办?”还没说完,富贵就去世了。
  富贵发丧时,玉郎嫌南山太远,要就近葬在阴沟里。继祖要遵遗嘱。玉郎说:“遗嘱又不是银子,没用。”于是就喝令众人落棺挖坑。刚挖到半尺,就遇到石板,无法挖深,玉郎拿过镢头狠狠地挖向石板。只听一声巨响,从石下喷出一道擎天水柱,把玉郎夫妇冲到浪尖上,变成一对白眼狼。空中传来声音:“此孽子前世作恶多端,今生又不悔改,今压于海底永不复生。”众人看到那对白眼狼被水冲着滚入大海,泉水从此川流不息,就成了一条河。
  继祖夫妇扶棺到了南山,挖开寿坟,发现坟内放着三坛白银,并有一张父亲写下的字条:“善恶终有报,只待来早与来迟。”
  为告诫后人,这条河改叫“白狼河”。
  三图村美景乾隆大赞
  墨水河是白浪河的第一条支流,源头在墨水泉。传说这泉水因乾隆洗过毛笔而变成黑色。墨水河在仓上村东北汇入白浪河,仓上村三面环水,因而历史上曾名“河周村”。仓上村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昌乐县政府机关、武装力量和学校,从县城迁到了这里。
  墨水河黑不见底 花园寺信众云集
  白浪河的第一条支流是墨水河(即南潴河),墨水河的源头,在打鼓山北坡树林中的墨水泉。此泉与打鼓山南坡的白浪河源头南北对应,“一山南北,出水黑白分明”,自古称奇。传说这泉水本来也是清的,因乾隆皇帝在泉中洗过毛笔而变成黑色。
  墨水泉是一组旺泉,泉湾周围怪石夹岸。水从东北口流出,顺山势而下,在沟中向东流,称为墨水河。
  泉与河看上去都黑不见底,但用手捧起来却是清水,闻之亦无异味。水中的鱼、虾、蟹等则全是黑色的,据一位村民说,做熟了会变成深红色,吃起来很鲜美。
  在墨水河以西约4公里的车罗顶北坡下,有一条花园寺沟,沟西头的泉水沿沟东流,名花园寺河,在槐林村附近汇入墨水河,清代始称为南潴河。
  花园寺沟之名源自花园寺。据《青州府志》记载,花园寺初建于北魏永平年间。传说该寺规模宏大,寺内僧众数十人。在寺西有个大花园,种有各种奇花异草。寺内外古柏参天。每年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为庙会,信众云集。
  明永乐十八年(1420)春,青州唐赛儿率农民起义军,在车罗顶与大纪山一带,与官兵作战。这期间花园寺僧众援助农民军一万多斤粮食,并救助了几百名伤员。数天后,农民军西撤,又带走了几名懂医术的僧人。
  朝廷得知此事后,派青州官兵来剿灭花园寺,并放火烧毁。
  事过5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一片荒凉。在枯木野草中,仔细寻找可看到有些加工过的大小石块。虽历经风雨剥蚀,但仍可看出是古建筑遗迹。
  仓上三面环水 地势易守难攻
  墨水河在仓上村东北汇入白浪河,使仓上村东、南邻白浪河,北邻南潴河,三面环水,因而历史上曾名“河周村”。明代在村上建官仓后,才改称为仓上村。
  此处白浪河的河床宽达200米左右,南潴河的河床宽亦达150米左右。
  仓上村的地势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昌乐县政府机关、武装力量和学校,从县城迁到了这里,并在此办起了《昌乐日报》。仓上村成了战时昌乐全县行政、军事、教育中心。
  昌乐县政府在村周围建起了高大的土围墙。在墙体内还建了500间供士兵住的隐蔽房。这在农村土围墙建筑史上是创举。围墙外挖有大壕沟,围墙周围设有5个状若城门的大门,门外壕上建了吊桥。但平日只开西大门供老百姓出入。因此就有了一句歇后语:“仓上的围子——独门”。
  抗战期间村内建了兵工厂、被服厂等军需厂。从潍县运来一台60马力柴油发电机,白天供工厂用电,晚上照明,仓上成为昌乐南部第一个用上电灯照明的村庄。
  三河汇聚之处 被称北国江南
  白浪河的第二条支流是龙丹河,龙丹河与洪福河汇入白浪河的地方,当地人称“三河归一”。据传说,这里以前曾水网纵横,湾泊相连,到处是芦苇,遍地长蒲草,是水鸟的天堂,捕鱼捉蟹的好地方,是一处天然的湿地。
  这湿地中心地带有个“三图村”,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传说清代乾隆皇帝来山东微服私访,在走过大片干旱的田野后,看到这里水丰草盛,似是到了江南的芦花荡中。他在这里下马休息,到一个小饭铺吃饭。他问老板:你到过江南吗?老板说没去过。乾隆说,这里就是北方的江南。从此三图村就有了“北国江南”之称。据说,乾隆拴过马的那棵槐树,到抗日战争时还有。
  这一片区域后来成了旱地,可三图村树木茂盛,整个村庄都在绿色包围覆盖之中。不知什么原因,那时县里的地图上都没有三图村,因此日本侵略军的地图上也找不到三图村,这里就成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地方。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电台”从济南迁到三图村,电台使用的房屋院落,对外称木匠铺。村里还开办了“山东电讯学校”,对外称是一个中学迁过来了。
  到1954年,电台所使用过的房屋院落还在,而村周围,则是桃红柳绿、果木遍布的林果之乡了。
  龙泉与隋姑山
  龙丹河的源头之一,是隋姑山下的龙泉。
  关于龙泉,有个古老的传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女儿,小名阿姑,杨坚称帝后,被称为龙姑。但阿姑不喜欢龙,人们便称她为隋姑。有一年隋姑的母亲染重病,有位道人叫她到蓬莱求仙治病。隋姑就陪母亲到了蓬莱,天天沿着海边转,几个月也没见到仙人,但母亲的病却好了。母女二人在回家途中,路过昌乐乔官南面的一座无名山下,因天气又干又热,隋姑渴得实在受不了了,便到处找水,看见有个小水湾,但里面水太少,捧不出来。于是隋姑就蹲下用手挖,不一会就挖出了一汪泉水,她喝足后,看到附近菜地里都干得裂纹了,就找了根树枝,向菜地划了道水沟,把泉水引到菜地里。种菜的老人正在地头发愁,忽然看到水流进了菜地,就喊起来:“神水啊,神水……”当老人得知这泉水是隋姑挖出来的后,就称这个泉为“龙泉”。这泉水就是龙丹河的东源。
  在隋姑挖泉时,她母亲爬上了无名山,被山上秀丽的风光吸引住了。隋姑爬向山顶找母亲,刚爬到半山腰,忽见大队兵马上山而来,为首的是胞兄杨广。杨广一看见隋姑便不顾一切扑过来。隋姑知道,杨广一心要让她回皇宫,因此就拼命往山上跑,在快被抓到时,一头撞在岩石上死了。
  人们深为隋姑的善心和气节所感动,就把她葬在了山顶上,第二年又在墓前建了“隋姑庙”。从此山也称为隋姑山。
  隋姑山,又名蟠龙山,海拔254公尺。周围无山相连,拔地而起,突兀挺立。山上峰回路转,峡谷拥翠,古柏层叠,蟠螭屈曲,一派诱人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姜太公建立营丘古城
  金钗河汇入白浪河之处的营丘,是齐国的都城,齐都在营丘共188年,营丘是一个古文化遗存非常丰厚的宝地。在古城村中心偏北,原古营丘皇城太公旧居处,建有太公庙,这是一座极其珍贵的唐代遗存。
  齐国营丘古城 残垣断壁犹在
  金钗河汇入白浪河之处的营丘,此处上古时是东莱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带之一。西周武王十三年,姜太公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始将营丘建设成为齐国的都城。姜太公在这里因地制宜,推行“举贤尚功,因俗简礼,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的治国方略,使齐国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发展成为文化发达、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东方强国。
  齐国在此传六世,至胡公时迁都薄姑,后又迁至临淄。齐都在营丘共188年。
  营丘,在春秋时称缘陵。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封其从兄刘泽为营陵候时,称营陵。据《后汉书·地理志》所载,景帝中元二年(前148)置北海郡,营陵为北海治所。
  营丘作为侯(郡)国都城,前后长达近1200年,是一个古文化遗存非常丰厚的宝地。
  据相关资料记载,古营丘曾建有外廓、内城、皇城三层土城廓,广约二十里。自古留下的村名、地名,如城角头、城前村、古城村、古城店、营丘、营丘河南、营丘北庄,以及老城墙、圣水泉、瓦碴子地、城前西马趟子、皇陵岗等等,都标志着古营丘城区的庞大。
  营丘古城的外廓已湮灭无迹,但据考证,其东门在潍县范家庄北里许,西门在申明亭村西南的女娲庙处,南门在古城村南6公里,北门在潍县张家官庄附近。内城位于河头村东,呈方形,边长1400米,高6米,围长5.6公里。在经历了三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后,现在还存有长达3.4公里的城垣残基,其断面夯土层明显,上面长满了杂草。
  站在城垣残基上,举目远眺,仍可依稀看出当年那恢弘气势,前有金钗河,后有官庄河,旁有白浪河,显现着营丘的钟灵毓秀,大气磅礴。
  太公旧居处建有太公庙,为珍贵唐代遗存
  在古城村中心偏北,原古营丘皇城太公旧居处,建有太公庙,经历代不断修缮、扩建,至清末已成占地6亩的大型庙宇。
  据传,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一个小队驻进太公庙。日军伍长见大殿坚固高耸,便欲在大殿顶上建岗楼。木料已运上去了。当晚抗日游击队来袭,日军伍长率士兵出村迎击,他的头被游击队员用大刀砍了下来。日本兵闻之,立即退回太公庙。
  第二天,日军又派来一个伍长,他听说这件事后,以为是太公显灵,便立即撤出了太公庙。
  1954年时,太公庙已成村里的仓库。台基四周护栏大部分断裂,大殿的房檐屋脊有多处破损,殿顶上的琉璃筒瓦成片脱落,殿内塑像全部清除,院内古柏只剩数株,所有碑碣都堆放在东墙下……
  这是一座极其珍贵的唐代遗存。当年建筑学家梁思成为寻找唐代建筑实物,到处寻觅而不得,却不知这里就有。
  龙驹宝马踏出清泉成河,解决百姓用水难
  在营丘古城西南2.5公里的城角头村前,有一眼旺泉,名“圣水泉”。
  相传,当年姜太公在城内办理政务之余,便骑马到城外转转,以体查民情。他看到城南百姓用水困难,只能靠肩挑人抬,往返几里路到河中取水,以应生活之需,如遇旱天,地面无水可浇,就会颗粒无收。太公便想就近解决百姓的用水问题。
  姜太公看出此处有条龙脉,如找到龙眼,挖开之后,便是取之不尽的旺泉。但他又想,这龙脉是要出真龙天子的风水宝地,若挖开成泉,就破了风水,自己要承担逆天行事的罪责。姜太公处在了两难的境地。
  这时,跟随太公征战多年、善解人意的龙驹宝马挺身而出,愿代主受过。它绕着西南埠转了几圈,找到了龙眼,用马蹄踢开了土层,一股清泉涌出,顺地势北流,成了一条新河,最后注入金钗河,彻底解决了附近百姓用水的困难。此泉人称“马踏泉”,人们在泉旁附近建了一座小庙,称“龙驹庙”,以纪念这匹龙驹宝马。后来小庙消失了。
  千百年来,不管天有多旱,此泉从未干涸,人们说这是姜太公赐给的圣水,便改称为“圣水泉”。清代,泉边立了“圣水泉”碑。历经多年的风吹雨打,这碑上除圣水泉三个大字外,那些小字都看不清了。
  挖水渠灌溉农田 窦公渠造福百姓
  古城村北有“窦公渠”碑,该碑高1.36米,宽0.67米,碑阳正中刻有楷书“窦公渠”三个大字。右刻有“按邑乘,唐嗣圣元年,窦公讳倓来令北海,于营陵故城东北穿渠,引白狼河水曲折三十里以灌农田,获利甚溥,迄今千余年未有碑记,兹因建舆梁通渠水,居民追思旧德,佥议刻石志之,永矢弗谖云。”右刻“大清宣统二年四月中”。
  史载,“唐嗣圣年间(684),营丘一带大旱,农田荒芜,民无过宿之米,盗匪成群。县令窦倓一边开仓济贫,一边以工代赈,召集居民从营丘东北开挖水渠,引白浪河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大幅增产,渡过了灾荒。
  渠道原深一丈,宽五尺,蜿蜒曲折三十余里,历时三年完成。这是潍坊水利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大工程。
  这条人工水渠,距今已过了1200多年,如没有不断疏浚,自然湮灭是很正常的。
  民国版《潍县志稿·卷五·泉源》中,称“窦公渠事载唐书地理志北海条下,唐北海县,即今潍治,窦公之穿渠兴水利诚可谓有功潍矣,潍祀窦公于名宦之祠,为之记入列传。而于所开之渠为某地,则遍阅诸志,皆莫能详。按唐书所载窦渠事地望里数极为明晰,复证以舆图,乃知今之北董河即古之窦公渠也……”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唐代时,北海县治所在今潍坊城区。
  关于窦公渠的位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孝夫河孝文化留千古
  营丘古城以东的白浪河东岸,是远近闻名的“红石崖”,红石崖奇特的景观和神话传说,多年来引众多文人墨客观赏。白浪河上游最长的支流是孝夫河,孝夫河因经过并靠近王裒院而得名。
  河岸红石崖 稀有植物多
  在营丘古城以东的白浪河东岸,南北长约三公里范围内,因为是肉红色花岗斑岩和花岗片麻岩构成的岩崖,呈现着一片红色,是古已闻名的“红石崖”。
  当年河岸上森林密布,岩崖上红石嶙峋,巨石间翠绿簇拥,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岩崖下宽阔的白浪河水面上,碧波中白帆荡漾,轻盈流畅,一派诗情画意。
  因岩崖峥嵘险峻,人们极难攀登。1953年秋,山东鲁东南地质队曾专门来此观察岩崖上石缝中生长着的植物种类。发现有青檀、常春藤,构藤、虎刺、迎春、酸枣、野玫瑰、仙人柳、垂丝柳、萱草等等,是一处稀有植物宝库。
  红石崖奇特的景观和神话传说,多年来引众多文人墨客、寻秘探幽之人来此考察与观赏。
  河崖南段有一条沟壑地带,名“桃花沟”。沟里长满桃树,春季桃花盛开时,沟里总是云雾缭绕。人在桃花丛中,亦真亦幻,飘飘然如入仙境中,此景被称为“仙人会桃园”。
  桃花沟里有“神仙洞”,据说洞中野兽杂居。有时能变成少女、老妇与人戏耍。因此当地有句歇后语“桃花沟里的神仙——说人话不办人事”。
  河崖上中东部,有一片古松林,称“万棵松”。很远就看见这里苍翠蔚然。林间出产天然灵芝,以及许多名贵中药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松林遭到严重破坏。几株幸存的古松挣扎孤立,让人感叹。
  西北方有一紫红色磐石,平滑光净,边缘整齐,名为“神仙炕”,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荷仙姑曾住过的卧榻。炕右角有四个凹现的驴蹄印,左有小脚女人的脚印,据说是张果老倒骑毛驴来邀荷仙姑一同赴会时留下的。
  每当夜幕初降,大地微黑时,这神仙炕上会映射出几缕烛光红晕,多时不散,名为“仙姑掌灯”。
  上游最长支流 满载孝道文化
  白浪河上游最长的支流,《昌乐县志》称孝义河,《潍县志》称孝夫河,坊子附近的人们称为孝妇河,最后一段称石沟河。
  该河发源于昌乐县上河头村的“龙湾”。经王裒院东,逶迤向北,在石沟河村北汇入白浪河,全长16公里。
  因经过并很靠近王裒院,所以被称为“孝义河”或“孝夫河”。
  王裒院,是三国时魏孝子王裒的墓院。原墓并不大,与附近百姓的墓差不多,只是有一块魏晋时刻的墓碑,表明其古老。自从王裒“闻雷泣墓”的故事被编入“二十四孝”图书中后,王裒的孝亲事迹传遍全国,影响渐大。
  明成化二年(1466)昌乐县奉青州府谕,将王裒墓的封土培大,将小碑换成大碑,刻“魏孝子王裒之墓”。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马宋的刘用点为庆祝儿子考中武进士,捐巨资在王裒墓周围建起砖砌院墙,设有大门,成为可封闭的墓院。并在院中种植柏树66棵。昌乐县令徐人元为此赋诗并刻碑。
  清嘉庆二年(1797),昌乐县令魏永焯见墓院墙破损,捐俸对院墙重修加固。
  清嘉庆二十年(1815),昌乐县令窦公琛又捐俸重修,并在墓前新建全石享亭三间,八根八楞石柱巍然挺立,尽显古朴圣洁。同年江南江防、南京知府闫学谆回乡祝贺,撰刻了“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记”加以颂扬。
  每年农历九月十七,是王裒生日。三月三是拜孝子会,届时各地崇尚孝道的人士来此祭拜。
  王裒院内墓莹高耸,享亭古朴,松柏苍劲,碑碣林立,曾为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一大历史人文景观。
  1947年国民党四十五师砍掉了院中大部分古柏。
  1954年时,墓莹依旧,碑碣尚存,古柏只剩五棵,院墙残破,荒芜已久了。
  宋翼明的故事
  在石沟河西,有个杨家坡村。村里在明崇祯年间考出了一位进士,名宋翼明,字以之,号长公,别号嚣嚣子。宋翼明初任湖广郧阳道按察司佥事,后升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明末致仕归里,曾资助邢国玺改建石城,并在周亮工抗清守城战斗中,分守城西南炮台,打退清兵多次进攻。清朝廷主政后,请他出仕,被他拒绝。他辞世于清顺治十年。
  传说,宋翼明从小聪明,但上学不努力。有一次逃学被父亲追打,他情急中跳入龙潭。龙潭深处有个石洞,洞中老人收留了他。老人对他讲了天地间许多道理。在住了七天七夜后,他要回家,老人送给他十根柴棒,他觉得这些柴棒没什么用处,就只拿了四根。回家后发现那是四根金条。从此他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做了明朝命官。
  据说他奉命平息李自成叛乱时,曾挖过李自成的祖坟,李自成派人割下了他的头。皇帝为褒奖他,赐给他一个金头,随遗体下葬。他的女儿哭着说“金头银头都不如爹的真头”。但因了这个虚构的传说,他的墓被盗挖过多次。
  宋翼明为官清廉,他仅有的余俸,在潍县改建石城时都捐上了。他死后丧事很简朴,没有任何值钱的随葬品。他的墓距他家很近,就在杨家坡村西坝崖上。
  1955年笔者来此观看时,不大的坟茔上满是酸枣枝和艾蒿。墓碑尚在,但被柴禾堆围挡着,什么字也看不见。杂草中可看出坟堆周围极其不平,确是被盗挖过的样子。唯墓旁数株古柏依然挺拔,在悍卫着这位清正廉明挚爱家乡者的墓莹。
  顺阳河惠泽潍州百姓
  在石沟河村附近,有个“龙潭”,它的北面连接着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龙湾”,是“秃尾巴老李”戏水之处。白浪河各支流中唯一一条由东向西流的河,名顺阳河。据传,唐高祖总章元年,潍州大旱,顺阳河水使白浪河保持了一定水位,救活了两岸大量人畜。
  龙潭水深无底 沿岸奇崖怪石
  孝妇河下游河道,谷幽水清,婉转回环。沿岸奇崖怪石,恰似一幅壮美的水墨山水画卷,故名石沟河。
  在石沟河村附近,有个“龙潭”。据乾隆《潍县志·山川》中记载:“城南三十里旧龙潭,周围百余丈,水深无底,人莫敢近,天降雨水必沸焉。康熙年间,距潭数百步,忽别开河口,潭之形势毕露,有石径双行,自潭口而出,宛然大车之迹,观者称奇。近潭里许,遍地有龙骨,大者首尾皆全,经风则碎……”
  据说,这龙潭是“秃尾巴老李”曾生活和养伤的地方。它的北面连接着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龙湾”,是“秃尾巴老李”戏水之处。
  1955年时,石沟河水量充沛,站在岸上,可看到清深静谧的水中,有石炕、石桌、石缸、石台等等生活用具。其倾斜而上直至露出水面的车道上,车辙和马蹄印的痕迹清晰可辨。
  在龙湾东岸的松柏林中,有座“黑龙庙”,三间坐北朝南的庙堂,其屋顶中间高两旁间低,差约1尺。中间门上横刻“黑龙庙”三字,两旁对联是:“在北方威镇龙江”,“回潭来福佑家乡”。庙前有残碑数座,有的倒断,有的文字看不清了。
  刘伯温云游至此 行善举留刘仙桥
  在石沟河汇入白浪河处以北,地质延续石沟河结构,河底仍是石质的,拦河立起一道宽约5米的石梁,形成一道近两米的瀑布。虽不算高,但雪白的瀑布浪花飞溅千姿百态,绚丽的彩虹飘浮于瀑布前。水流冲击的轰隆声,传出一里之外。是白浪河主河道上唯一的瀑布景观。
  传说,当年刘伯温常住峡山时,曾云游至此,见此瀑布景色极佳,便坐在河东崖一块光滑的石头上观景。原来石梁上水位很浅,一些人脱下鞋,淌水而过。这时水声渐渐变大,瀑布水流也在变急。他忽然看见一个女人抱着小孩,急匆匆赶到河边,看样子要急着过河。刘伯温想,这女人不知河水正在上涨,如贸然走上石梁,必然会被水流冲下去。于是他站起来,用手指向石梁,口中念念有词,只见石梁上迅速突起了一些石礅,正好一步一个,于是那女人就踏着这些石礅过了河。这些石礅就永远留在石梁上了。后人为纪念刘伯温的这一善举,便称这石梁为“刘仙桥”了。
  1958年兴建张友家水库时,“刘仙桥”就淹没在水库里了。
  顺阳河两条河道 龙神庙香烟缭绕
  白浪河各支流中唯一一条由东向西流的河,名顺阳河,发源于石拉子村南的龙湾。
  这龙湾由东、西两湾组成。东龙湾水面约180平方公尺,西龙湾大,约250平方公尺,两湾之间有宽约3公尺的水沟相通。西龙湾中偏南有一鱼脊状岩石露出水面,人称“龙脊”。
  顺阳河从龙湾流出后分两条河道,一条为南河道,正向西,在吕家涧头院村附近汇入白浪河;一条为北河道,经石拉子村西头,向北经南家村西在樊家庄南汇入白浪河。
  据传说,唐高祖总章元年(668),潍州大旱,白浪河上游断流,唯龙湾涌水如常。顺阳河水使白浪河保持了一定水位,流进州城,救活了两岸大量人畜。潍州太守主持在龙湾北岸兴建了“龙神庙”。龙湾名声越传越远。每年夏历六月十三日是龙神庙会。善男信女聚集湾畔,香烟缭绕。到了近代庙会成了集市,1927年台潍汽车路建成后,集市的摊点甚至摆到了汽车路上。
  又据传说,宋神宗九年(1076),苏东坡全家由密州去潍州途中,到庙中休息。应住持道人请求,为庙堂题写了“泽济苍生”的匾额,为西龙湾东岸上的凉亭,题写了“瞻龙亭”三字。
  龙湾周围全为芦苇包围,很难进入其中看到龙湾真面目。龙神庙则在松柏掩映中,古刹气象昂然。
  1932年,一伙土匪将道士赶走,占据了龙神庙,绑架,劫持,无恶不作,后被县长厉文礼率公安局警察一举歼灭。庙也从此荒废。
  1939年,设在坊子的“胶澳电气公司鲁东支店”通过勘察发现龙湾水脉非常丰富,便在其南岸兴建了一座燃煤发电厂。它是山东最早的四座火力发电厂之一。解放后,厂名为华东工矿部直属第七厂,1949年改为潍坊电厂,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的直管电厂之一。
  南河道上古迹多 鉴塘桥多次重修
  顺阳河的南河道上古迹众多。在孙家涧头院东,一块状若老虎头的巨大岩石陡然峭立,其下是一眼汨汨清泉,名“虎头泉”,泉水注入顺阳河。泉边的“虎头泉”石碑立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相传是当时潍县县令邢国玺所书。
  在顺阳河上有座古桥,名“鉴塘桥”,兴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乾隆、光绪各代都曾重修。从石桥桥面石道上的辙沟,可以看出它的年代久远。
  距“鉴塘桥”不远的孙家涧头院村,有座古佛寺,名“兴福院”。据院中碑文,该寺初建于宋祥符五年(1012)。历代皆有修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县城内石佛寺的修静法师来此督工,并立有重修记碑。
  兴福寺是一座大寺院,占地十余亩。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禅房僧房等建筑。寺后有墓塔院,寺东有放生池与顺阳河相通,池内广植莲藕。其寺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富丽堂皇,广五间深三间,五脊庑殿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前厦六根黑色明柱,立于莲花柱基上。整个大殿在三尺高的石砌台阶上。
  据村里人说,1941年东边发电所的日本人还曾来兴福寺朝拜过。1943年,寺院遭到秦三匪帮的洗劫,僧人逃散。到1954年时,大部分建筑物已经坍塌,只天王殿经修理后,尚可供村里使用。碑碣大多数尚存。院内杂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但院内古柏仍葱葱郁郁,守望着这座古寺历经的沧桑岁月。
  大崖头曾是芍药之乡
  顺阳河北河道在樊家庄南汇入白浪河,顺阳河流经的石拉子村曾大规模种植美国品种烤烟。北董河汇入白浪河处附近的大崖头一带曾是有名的芍药之乡,每到春暖花开,大崖头村周围便花海一片,花香四溢。
  顺阳河边石拉子 广植美品种烤烟
  顺阳河北河道最先流过的是石拉子村,这里从1915年就开始种植美国品种的烤烟。是我国最早的烤烟产区之一。
  1951年前后,在山东全省的烤烟种植区发生了大面积严重的病害。黄烟植株基杆中间先有黑色斑点,迅速扩大,致基杆腐烂,全株死亡,如不加防治,将面临大面积绝产。
  据当时的烟草专家说,这是一种黄烟的传染病,名“低头黑”,需要进口药物防治,但还没有相应的渠道进口,本国一时还不能制造。于是成了摆在烟农面前的巨大难题。
  石拉子村党支部书记王锡奎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与几位老烟农在烟田反复研究试验,夜以继日,有时忘了吃饭,睡不着觉。锡奎曾几次晕倒在地。但他和同伴们终于克服种种困难,研究出了土办法,治好了一些病烟。防治办法迅速在全省烟田推广,使那次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小。
  日军修建飞机场 顺阳河改道向西
  顺阳河北河道在樊家庄南汇入白浪河,两河汇合处,杨柳树密集高大,所有大小道路都在柳林中穿行,夏季到此犹觉惬意。
  樊家庄在南黄土埠西部,元代初由樊松创立。全庄东高西低,房屋高低错落有致。再配以房屋间的花红叶绿,真是一副仙乡美景。
  庄北的一段埠崖,是一个“甘子泥矿”。人们从这里挖下“甘子泥”,再肩挑车推到城里,或到各集市叫卖,这是附近农民农闲时的一项副业,已经若干年了。
  “甘子泥”是潍县城区及附近各乡村居民的天然洗涤必备品。用它在湾塘河湖中洗衣物,退灰快,不伤手,还不污染水体。
  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樊家庄以东,廿里堡村以西,茂子庄以南修建飞机场,名为廿里堡机场。该机场南头将顺阳河改道向西汇入白浪河,在机场外南北两端各设若干防空机库。北机库建在了樊家庄西白浪河东岸上柳林中,利用柳树掩护机库。
  1945年8月17日,一架美军B-24轰炸机在向潍县乐道院集中营空投生活物资后降落在廿里堡飞机场,这是该机场第一次起降大型飞机。
  1951年,国家决定将廿里堡机场改建为海军航空兵学校,展开了大规模改扩建工程,樊家庄全村344户,分别搬迁到刘家沙窝村、李家沙窝村、南家村、徐家大路等村。
  北董河处大崖头 芍药花开香四溢
  北董河汇入白浪河处附近的大崖头村,村子位于白浪河西岸高大的崖头上,因而称为“大崖头”。其面对白浪河古渡口的围子东大门,居高临下,尤显雄伟高大。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村庄,集市贸易繁荣,村中东西大街两旁,客栈,商铺,饭店,应有尽有,如同一条城中的街道。
  大崖头一带曾是有名的芍药之乡,是中药赤芍、白芍的产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里还大量种植芍药。每到春暖花开,大崖头村周围便花海一片,花香四溢。
  开花时节,花农剪下花枝,一担担,一车车,运往城里和农村集市,沿街叫卖“芍药花来了”,很受欢迎。
  1948年11月,原在胶东栖霞的龙丰纸厂和原在海阳的东升纸厂,都迁到了大崖头村北的一所小学旧址,合并成立了“潍坊鲁明纸厂”,这是潍坊历史上第一座机器造纸厂。按潍坊特别市政府指示,潍坊电厂从发电所架设了一条3.3千伏的“纸厂专用线路”,比过去用柴油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噪音。同时,大崖头村也用上了电灯照明,古老的村庄一下子有了现代气息。
  据说,原来没有机器的轰隆声,每到秋季晚上,在河滩里放上一盏保险灯,就会有肥美的大螃蟹朝着灯光爬过来,人们顺手拿住放在袋子里,一晚上能抓一袋子,吃不了就到集市上卖。自从有了这机器声和电灯光,就再没有螃蟹了。
  艄翁庙与海眼
  在大崖头村西南北董河北,有一个艄翁庙村。
  据说,明末时候,这一带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人们纷纷外出逃荒。一日村里忽然来了一位老人,背着口袋,手里拿着一根树枝,艰难地行走着。村里人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到处都闹灾荒,想在这里住下,村里人便留下了他。
  老人姓李,是黄河边上靠撑船渡客为生的艄翁。因黄河决口,把他一家冲散了。他听说山东是个好地方,便辗转来到这里。老人带来了荞麦种子,村里人还不认识荞麦,他教会人们种荞麦。这一年荞麦丰收,全村老少因而度过了荒年。
  艄翁还懂得中医中药,会把脉问诊,自己加工炮制草药,治好了许多人的病痛。外村人闻名也来请他诊治,他的医道毫不保留,还讲给病人听,并教人们认识中药和炮制方法。
  艄翁水性很好,救了好几个不慎落水的孩子和大人,他得空就教人游泳,说游泳能使人健康,还能救人。
  有的人家里闹纠纷,老李从不躲避,总是主动介入,讲道理,讲孝道,讲亲情,早晚讲得一家人和睦了,问题解决了他才罢手。
  艄翁看到这个村地势较高水源较远,便提出应打井修渠,以灌溉农田和方便家用。村民在他指导下,打出了一眼清泉,泉水清冽甘甜。人们发现这泉水随海水同时潮汐,故称“海眼”。
  几年后,艄翁听说黄河边上日子也好过了,便要回老家,村里人挽留不住,只得挥泪告别。
  若干年后,人们为了追念艄翁的恩德,在“海眼”附近建了一座“艄翁庙”,连村庄也叫成了艄翁庙村了。
  圣泉上八塔九桥如画
  北董河上游的大寨村,因唐代曾在这里设立过兵营而得名。大寨村竹林清翠,有八塔九桥等建筑,一派江南风光。小崖头村西的白浪河是一个古渡口,这里是官道,与小崖头村隔河相望的沙丘上,全是野生的桃树,每年初春桃花盛开时,吸引很多游人来此赏花游玩。
  三泉分别流经村中 穿过街巷入北董河
  大寨村在北董河上游,因唐代曾在这里设立过兵营而得名。又因寨内外的泉、潭、桥、塔及修竹园林而在古时闻名遐迩。
  民国版《潍县志稿·卷五》中载:“圣泉在大寨村西圣泉废寺侧,一名珍珠泉。泉有三潭,故俗称第一、第二、第三潭,东流至寨内,在寨东汇为渊,其上有竹园,颇饶逸致,东南入于北董河。泉上八塔,寨内九桥,风物之美,过者称羡。”寥寥数语,记下了当年大寨的壮美。
  据村内一位老者介绍,他年轻时,还看见过志书中所说的八塔九桥等建筑。那时泉水旺盛,竹林清翠,确实有外地人专程来观看大寨的风景,因而村里才有两家旅店。
  圣泉,是泉群的总称,它分别为三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泉潭。各潭水溪分别流过大寨村内街巷,在村东,又汇成一个大水潭后,流入北董河,村内街巷中共建了九座石桥。
  三泉潭中,最大的为第一泉,次大的为第二泉,最小的为第三泉。三潭之间的地面上,分别建有式样相同的八座砖砌实心塔,塔为七层,高约二丈。
  在村东,三条溪流汇成一个大水湾,湾周围为修竹园林,曲径通幽,内有两座古亭,一派江南风光。
  小崖头村西古渡口 南北官道必经之处
  小崖头村西的白浪河是一个古渡口,它是潍州向南去往安丘、密州的古老南北通道。为保官道平安,村西河崖上建有一座关帝庙。
  小崖头村前的白浪河道特别宽,有300多米,这包括了河中沙丘和今河道与古河道。在与小崖头村隔河相望的沙丘上,全是野生的桃树,每年初春桃花盛开时,吸引很多游人来此赏花游玩。
  清光绪八年(1882),潍县王氏倡捐在古渡口处兴建了一座七孔石桥,名为“义成桥”,以畅通这南北官道,并为去桃林游玩者提供方便。
  光绪三十三年(1907)此桥被洪水冲毁。关帝庙的道士化缘,在石桥原址上,利用原桥石料在河中建起石桥墩,在上面搭上木板,便成为一座木石混构的季节桥。每年中秋节前加上桥板,端午节后撤下,存放在关帝庙内。
  河中沙丘长约100米,宽约60米,最高处还略高于两岸崖头。1948年时,沙丘上仍是桃林,但已有人管理了。沙丘中部最高处,有一座古代八角凉亭的石砌底座遗迹。周围还留有几棵已死去多年的桃树枯干,孑然挺立,表示着这里曾是古桃林。如今能保留下这古亭遗迹和枯树者,确实是有心人了。
  茂子庄有百年柳树 革命火种在此燃起
  茂子庄位于白浪河由西向北拐的急转弯处东岸。岸上柳林清翠,岸下白浪湍急。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村庄。
  在庄西河岸上,曾有一棵据说已超过百年的老柳树,紧靠河岸边,它的树荫达半亩多地。很多村民农闲时来到树荫下闲啦。树荫也遮到河里,一些青少年在河中树荫下游泳,更觉舒心凉爽。
  清宣统三年(1911)7月初,连日大雨山洪暴发。洪水由西凶猛而来冲击东岸,土崖被冲的不断塌落,以致大柳树的根被冲出来,整棵树倒在崖下。庄里人都担心这么冲下去,就要危及村庄了。
  这时庄里一位姓马的富户发起,全村自愿认捐,在土崖下沿河边,筑起一道防洪沙坝。从此这段河崖再没被冲塌过。这是白浪河上第一段护岸沙坝。
  王全斌是茂子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6年6月,就是在他家的场院里,召开了中共潍县第一次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这是山东省的第一个县级党组织。王全斌当选执行委员,分工党在城南的工作。
  擂鼓山上巨石巍峨 中山林内祭奠烈士
  擂鼓山是白浪河沿岸最后一座山,海拔102米,玄武岩构成。山体东西长,南北短,像一面锦绣屏风,屹立于潍县城南。山顶恰似一个巨大的笔架,突出于林涛之上。古人谓之“潍邑文星”。
  擂鼓山东麓岭脉延伸到白浪河处,形成断崖绝壁,在长约50米的陡峭悬崖下,河水在巨石间翻腾,激起阵阵白浪,犹如崇山峻岭中的急流险滩,此景让观者惊叹不已。
  擂鼓山是城区唯一的自然石山。当年山上巨石巍峨,沟壑纵横。峰峦间仓松翠柏,山花烂漫。主峰北坡一处石壁上,刻有“张飞擂鼓处”五个雄浑大字,让人联想到城里那“点将台”,把思绪带到三国时的战乱年代。北坡下的明十一经墓,古朴幽静,石人、石马、石羊、石骆驼、望柱等,默然伫立在柏树林之中。
  主峰顶上,是一座天然观景台,沿着石阶辗转攀登而上,潍县城关之美尽收眼底。而整座山则是县城居民春日踏青郊游的最佳去处。
  1916年,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占领潍县期间,在擂鼓山东南坡建立烈士陵墓,以安葬在潍作战中牺牲的烈士。其中多是从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国回国参加革命的爱国华侨青年。墓地前立有一座石碑刻有居正手书“中山林”三个大字。
  每年清明节期间,成群结队的人来为烈士扫墓,县苗圃无偿提供柏树苗,由扫墓者种植在“中山林”中,以慰烈士英灵。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据潍县后,在主峰顶上建了一个大炮楼,并将“中山林”平毁。
  1949年,为建设粮库,用炸药将山体中上部炸掉,从此擂鼓山体就消失了。幸运的是,先有政府定名的“擂鼓山粮库”,继有王振隆创建的“擂鼓山酒家”和该酒家生产的“擂鼓山馒头”,还承载着人们对擂鼓山的怀念。
  潍坊市图书馆、潍城区档案馆、昌乐县文史委与肖广德、刘福新、陈军、张振海等提供重要资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