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01 16:32
鄌郚总编

王国荣丨深爱的那片书海

  深爱的那片书海
  王国荣
  从外地回到离开月余的家中,室内到处蒙了一层灰尘,于是开始收拾打扫。换床品的时候,先挪开枕头:边上的一摞书,不由得笑了,这床头堆书的毛病几十年没有变。以前就是一本两本的,看完了就放回去。现在越堆越高,看完的却很少,有的压根没拆封。人到中年以后,琐事缠身又加上手机、电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导致现在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可是不管怎样,有书堆在那里,就感觉格外的踏实、安稳。
  这看书的习惯还得追溯到小时候,忘了是小学几年级了,在家里找到一本书——《欧阳海之歌》。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课外书,当时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同时也发现自己原来是喜欢看书的呀!这本书被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已经记不清到底看了几遍。书里的具体细节已在时光里逐渐昏黄、模糊了,但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描写欧阳海从出生到牺牲的成长经历。介绍了欧阳海如何从一个乞讨儿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得当时,每看完一遍都有一种崇敬、热血沸腾的感觉,尤其看到最后欧阳海的牺牲,每次都会泪流满面。
  其实家里不止这一本书,这是以后才知道的。也许父母觉得当时我的年龄适合看这本书,所以就放在那儿了。
  有个阶段很喜欢在家里翻箱倒柜,翻出母亲年轻时的衣服,好奇地试穿,不亦乐乎,有几件虽然宽大了点,穿上竟没有违和感。一件白底散落着一朵朵绿色花苞的,夏天穿的短袖衫子,当我穿上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就再不舍地脱了。还有一件月白色的“的确良”上衣,唤起了我少女时期的爱美之心和憧憬。其实搜出几件衣服不是重点,而是顺便发现了一些书籍,简直是兴奋的不行。有《家》《春》《秋》《三家巷》《飘》《呼啸山庄》等等。我偷摸地抓住一切闲暇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看完再放回原处,那感觉比我偷偷的从糖罐子里拿一种奶糖吃还要满足。虽然当时只是很浅显地去阅读,不知深意、浮光掠影地过一遍,但已经满足了当时懵懂时期的感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喜和快乐,在心里打开了一片新的领地。
  到了高中时期,随着零花钱的宽裕,我已经开始自己买书了。于是各类书籍,五花八门的进了我专门装书的箱子。小说、散文、诗歌等等,甚至有美食和服装方面的。不但有书还有各类期刊杂志、报纸,我都佩服自己的爱好之广。那时书看的太多,大有囫囵吞枣之势。现在想来,除了一些名著以外,另外的书籍却记不得多少名字,多少内容,多少情节,那就是一种填鸭似的阅读。唯一有一篇小说,好像是在报纸上看的,至今记得名字——《柳眉儿落了》,当时看了,是那么唯美、清新,让人在那个美好的年龄生出了一种共鸣和情愫。就像现在追了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样,久久地走不出来,回味、追思。现在这互联网智能的时代,各种app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方便又快捷的为我们答疑解惑,前几年突然想到这篇文章,就百度了一下,没想到还能搜到。重读,虽然文章依旧,文采斐然,自己却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的状态了。毕竟是回不去的年龄,逝去的岁月啊!但是,还是会怀恋那种青涩又美好的情怀。
  喜欢看书也许与生长的环境有关。家里除了祖母不识字外,其他人都爱看书。
  祖父在的时候是中医,是我们这里一家医院的前辈了。记得祖父在家的闲暇时间,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印象最深的是初夏的早上抑或傍晚,祖父穿着原白的绸衣,在我家园子里,靠在躺椅上翻阅医书。那时祖父手中的书有线装的、精装的,还有手抄的。祖父看得很认真,他身后高大的枣树在风里摇摆着,不时有枣花落下,落向祖父,顺着他的老花镜一下跌落下来,落在祖父膝上的书页上......那时我还小,就觉得书真是太好的东西,迷得祖父不厌其烦地翻了又翻。
  父亲是药剂师,也就职那家医院。无一例外,父亲看的最多的也是医书。说起我家的医书,当时可是蛮多的。我家一面墙上砌了一个很大的,凹进去的书龛,满满的全是医书。在祖父和父亲的眼里,这是他们的宝藏。时隔多年,那个书龛以及他们在书龛前驻留、取书的身影,时不时的在我眼前闪现,泛着暖暖的湿气,迷蒙了视线。
  母亲是个话不多,性格善良的女人。她除了上班和干家务活以外,剩下的空闲时间就是看书了。我偷看的那些书,就是母亲的藏书。母亲当时是下乡的知青,在乡下的供销社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上小学的时候才调回我们居住的小城。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家庭里,母亲是个默默奉献的人,做着她该做的一切,心里也许有憧憬,有梦想,所有这些只能依托书籍来慰藉吧。
  母亲也很喜欢生活方面的工具书,比如服装裁剪啊,编织啊等等。她会照着书上的样子给我们做衣服,织毛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依然感到生活那么的多彩多姿。
  我看书的种类繁杂,大多是受母亲的影响。喜好也是分阶段,时期不同喜欢的书籍也不一样。记得有段时期很喜欢诗歌,看了一些古今中外的诗集,曾试着写过几首,无奈当时的思想太稚嫩,都不成样子,最后也都丢弃了。
  又记得看曹雪芹的《红楼梦》时,当时对里面的诗词痴迷至极,专门找了一个笔记本,把里面的诗词一一抄录下来。在寂静的夜晚,在自己的书桌前,一遍遍的翻阅品读。读风月情浓,读春荣秋谢,读得深陷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情怀里,读的自己也不禁缠绵悱恻起来。
  时间飞转,如白驹过隙,辗转在尘世的人们,被时间带着奔跑,那些往事也已远去。但是骨子里刻进去的书香,经久不散。即使现在看书的时间少了,爱书,购书却一直是我快乐的密码。那一本本的书,不仅让我忆起生命里的至亲,更有我远去的芳华,他们都是我的至臻至宝。
  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守着一抹安然,划一笔流转的情怀,写点喜欢的文字。都是随性而发,随笔记录。不追求至美,只是一种乐趣,一种消遣时光的方式。写多了,也就成了习惯,有时也疏懒,但是不能缺了。一个人记录着缓缓的岁月,拈花不语,兀自清寂,默默与岁月合欢,也是一种修行,一种自我救赎吧。
  在这物欲膨胀的时代,人们往往更热衷于追求表象的东西,而对于精神层面忽略了。当我们从忙碌喧嚣的生活中抽出身来,坐在书案前,掸掉灰尘、翻开一本书,人便会安静下来。倾听着心底的声音,那里深藏的是爱啊。这是甘愿沉醉的一刻,沉醉在深爱的这片书海里,不管是历经多少磨砺,多少伤痛,都会让人回归到最初的本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