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14 15:54
鄌郚总编

王尽美与青州

  王尽美与青州
  筹备开国大典时,毛泽东曾深情地对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马保三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顿了顿,毛泽东面带笑容,介绍道:“王尽美耳朵大,细高条,说话沉着大方,大伙都亲切地称他‘王大耳’。”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我党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他与同乡、亲戚、思想激进的诸城新派人物、山东省立第十中学(青州一中前身)国文教师王翔千和王振千兄弟俩志同道合,多次到青州开展革命活动,创建了潍坊地区最早的党团组织,为潍坊一带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期撰稿:王 岩
  -
  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王尽美
  《山东劳动周刊》
  王尽美考入省立一师(资料图片、绘图)
  王尽美出身诸城贫农家庭,立志于教育救国,考入省立第一师范。五四运动爆发后,王尽美组织同学们游行集会、发表演说。他参与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此基础上秘密成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受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派遣,王尽美、邓恩铭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立志就读师范
  拯救同胞思想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字灼斋,1898年6月14日出生于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进地主家塾作陪读,1910年进大北杏村村塾读书,1912年转进本村初级小学四年级,品学兼优,被指定为大学长,并免除学费。1913年升入枳沟镇高级小学,是唯一的免费生。1915年高小毕业后,失学务农。
  牛志伦是曾担任过中共省立四师支部书记的牛瑞庭之子,他和王翔千的后人王肖辛先生和王小莹女士都曾撰文提到:1917年秋冬,王尽美曾为一名冯姓书商雇佣挑书,辗转至青州城东圣水村魏嵋家,结识老同盟会员魏嵋老先生,特赠与两本书为念,其中一本为1917年上海锦章图书局影印的儿科医书《增补幼幼集成》,至今仍珍藏于魏嵋重孙魏国顺手中。1918年,王尽美再到青州,投奔在山东省立第十中学(以下简称省立十中)任教的进步教师王振千,内心革命的火种开始点燃。此二事确凿与否,待考。但可以确定的是,王尽美志在读师范,振兴民族教育,他在文章《我对于师范教育根本的怀疑》中说:“当我之入师范,对于师范教育本抱有极大的希望、无穷的信仰……师范学校是教育的中坚,师范里一位学生就是发达教育的一个孢子,将来能把我四万万同胞的腐败脑筋洗刷净尽,更换上光明纯洁的思想……”
  当闻知省城有官费学校可报考,于是在亲友的支持下,王尽美于1918年8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各种费用全免的位于济南的省立第一师范,进入北园分校预科班。
  起草《罢课宣言》
  组织学生爱国游行
  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消息传到青州,省立十中师生群情激愤,民族大义的怒火迅速燃烧。在进步教师王振千、王其惠等人的带领下,省立十中迅速联合省立四师、甲种农校、守善中学、县立东关高小等多所学校师生,走上街头,组织各界群众上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法庆寺游行集会。会上成立了“青州学生救国联合会”,学生登台演说,写下血书,致电北京政府,坚决拒签“二十一条”,大会充满了不可遏抑的悲壮气氛。会后“学联”组织宣传队,分赴邹平、长山、桓台、临淄、博山、博兴、寿光、广饶、潍县、临朐、昌乐、昌邑等十三县,协助当地组织游行示威,举行演讲,抵制日货,奔走呼号,进行爱国宣传,大大提高了青年学子和广大群众的觉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青州及周边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而此时的济南,爱国学生更是奋起响应,21所中等以上学校组织起来,成立济南学生联合会,王尽美被推选为北园分校代表,为联合会起草了《罢课宣言》,带领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组织演讲,他号召各界民众,“在国家存亡、土地割裂、千钧一发之际,凡有血性的爱国男儿,应当一起奋起良心救国,誓死力争!”(李澄之《回忆五四运动在济南》),听众每每感动落泪,强烈的反日怒火和救国热情被激发出来。暑假,王尽美回到家乡大北杏村,联络当地学生组织反日会,发表演说,抵制日货。
  三人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11月,省立一师的王尽美和省立一中进步学生邓恩铭等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这是一个介绍革命思潮的读书会性质的团体。在济南任教的王翔千积极赞助并参加了学会的各种活动,应邀给他们作演讲。王翔千跟王尽美、邓恩铭志同道合,他们尽一切努力,希望把进步青年争取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这边来。
  1920年下半年,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在济南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关于研究会的成立过程以及王翔千跟王尽美的亲密关系,王翔千之女、山东最早的女共产党员王辩(黄秀珍)曾经回忆:
  王尽美、邓恩铭和父亲经过酝酿,决定发起成立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使最坚定的青年团结到一个正确方向上来。王尽美同志是莒县大北杏村人(现属诸城),当时在一师上学,他的老家和我们家相距不远,在济南彼此经常接近。在发起创办“励新学会”的各种活动中,尽美和父亲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父亲常说,在他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受到尽美同志很多的启发和帮助。父亲的耿直不阿的性格,往往使人感到有点狷狂孤傲,难与共事,但他对比他年轻十岁的王尽美同志却始终是衷心佩服,情同手足,不管王尽美同志对他提什么意见,他都能毫无保留地心悦诚服。他对王尽美同志的革命情谊,贯穿在他毕生的言行中,给我们后代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尽美同志和父亲亲如家人,经常在我们家聚会密谈,以致曾经引起我们的母亲,一个家庭妇女的怀疑不安。她有一次向祖母反映:“那个大耳朵的天天来,嘁嘁喳查的不知道有什么背人的事。”她哪里知道这是在筹划有关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大事……那时创办的山东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刊物《劳动周刊》就是父亲主编的。我还记得,父亲曾用一块白粗布缝成一个挎包,挎包上斜镶着一条红布,上面写着“劳动周刊社”的字样。他就是背着那个袋子到印刷厂下稿,也用它装上印好的刊物,亲自到大街上去宣传销售。
  出席党的“一大”
  任山东区支部书记
  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秘密成立,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等五人(一说八人)。从此,山东境内开始了有领导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此时,王尽美、邓恩铭就到过青州,与城东圣水村魏嵋一家接触,进行革命活动,当时在益都蚕校任教的魏嵋及其次子魏复中、长女魏复丽,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参加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曾担任过中共省立四师支部书记的牛瑞庭,原山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党史专家陈锡德,原青州政协副主席隋同文,文史专家刘传功先生均有此说。1921年7月,受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派遣,王尽美、邓恩铭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闭幕,王尽美、邓恩铭回到山东,在党中央代表的帮助下,中共山东区支部正式建立,党员10余人,王尽美任书记。
  作为省立一师学生,王尽美公开宣扬“罢课乃求学之好机会”,成了校内外闹学潮的急先锋,常在夜间翻越校墙从事革命活动,是一个“危险分子”。1921年冬,王尽美在学校壁报栏写了一篇《饭碗问题》的讽刺文章,揭露反动学监们为了饭碗四处钻营的伪善面貌,触怒学校当局被开除。从此,脱离学生生活的王尽美走上了一条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
  王氏兄弟播撒革命火种
  王翔千
  王振千
  李殿龙
  王翔千、王振千兄弟在青州接力播撒革命火种。王翔千在山东省立第十中学的课堂上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阅读进步报刊,组织学生排练新剧。王翔千回济南后,王振千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赞助青年团的工作。王尽美多次到省立十中做演讲报告,常由王振千陪同并主持讲话。
  王翔千以国文教员身份 大力发展党团组织
  牛瑞庭回忆:“1923年益都(青州)就有了党团的活动,由王尽美、王翔千、王振千等从(省立)十中学校开始的。”
  王尽美1922年至1925年之所以多次来省立十中从事革命活动,一是因为学校地位非同一般:省立十中是20世纪30年代之前潍坊一带唯一一所省立中学,在此宣传革命影响面大;二是因为王尽美与省立十中国文教师王翔千、王振千兄弟俩有一层亲戚关系:王翔千妻子的姑姑是王尽美的婶母(王辩《卓越的拓荒者——王尽美同志》);加之三人志同道合,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王翔千是诸城的新派人物代表,和其弟王振千被誉为“诸城才子”。1922年王翔千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山东区支部组织部工作。女儿王辩曾撰文回忆父亲“那时奋起打破一切旧传统,精力饱满地活跃在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中,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1922年10月,受中共山东区支部的派遣,赴青州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组织。此时王翔千的公开身份是济南育英中学的教员,为便于工作,便与在青州省立十中任教的弟弟王振千对调教学。王翔千一向雷厉风行,一到十中,便迅速开展工作。
  据学生刘序功回忆:“王翔千老师给我们上课时,他第一堂课的开场白就说:‘今天我到十中来,不是来教书的,是来征求同志的。’”他说这话,同学们都很惊奇,全神贯注地望着他,只见他身穿棉布长袍,头发未理,胡子未刮,口唇红厚,颇富感情。王翔千授课内容更是新颖,再不是过去国文课那一套,而是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发的第一篇讲义便是“阶级斗争”,听了王翔千的课,学生们的知识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思想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王翔千引导学生阅读新报刊,关心国家命运。向学生介绍进步书刊,像《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铁路工人周刊》等;大量新书刊涌进校园,像《独秀文存》《胡适文存》几乎人手一册,《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也多有订阅,广泛传播。王翔千还指导学生成立“新剧社”,编演了许多生动感人、富有教育意义的新剧。由于王翔千的组织和示范,省立十中编演新戏蔚然成风,每星期六或节假日学校都会组织。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新思想在群众中广为传播,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据学生马永祯回忆:“王翔千老师到来以后,组织学生成立‘新剧社’,他任编导,排演新剧,宣传革命思想。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关注社会人生问题,寻求革命真理。信仰三民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有人信仰杜威的实用主义。参加政治活动的,大都信仰马克思主义。”
  王翔千一方面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更注意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922年冬,经王翔千介绍,十中进步学生、广饶人李殿龙(李耘生)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潍坊一带第一名团员。李殿龙又发展同班同学刘俊才(刘子久)加入青年团。不久,又发展卜荣华、赵文秀、王元昌、刘德峻、刘序功等入团,从而建立起团青州小组,是潍坊一带最早的团小组,李殿龙任负责人。至此,青州有了团的组织和团的活动。
  据学生刘俊才回忆,“我们的团组织受济南领导,和王尽美联系”,“李殿龙还经常写信给王尽美,从济南弄些革命书报来读。”在信中,王尽美讲述革命道理,介绍进步书刊,指导团的工作,“从王尽美的来信中,我们受到了不少教益和启发。”“我入团后,王尽美曾写信给我,叫我去苏联东方大学学习,这一机会难得,但当时我家庭经济窘迫,难以为我筹足一百块大洋的路费,就没去成。”
  1923年春天,王翔千重新回济南任教,其弟王振千亦回青州任教。王翔千在青州虽然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却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在潍坊大地,他成为青州党团组织的奠基人之一、青州地方党团活动的先驱。
  王振千回青“接棒”
  教育学生彻底革命
  王翔千走后,王振千深受哥哥的教育和影响,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他利用课堂主阵地和丰富的课外活动,继续在青州宣传马克思主义,赞助青年团的工作,后经中央特派员尹宽批准,成为超龄的“特别团员”。团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常在王振千家中举行,他的家成了青州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央领导人到青州视察工作也常在王振千家中居住或落脚,王振千为青州党团组织的创建和组织革命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做了大量工作。王尽美数年间多次到省立十中演讲、作报告,宣传革命思想,组建党团组织,常由王振千陪同并主持讲话。王振千同王翔千一样,是学生革命思想的启蒙者、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
  谈起王振千对革命的贡献,学生刘书琴回忆:“他的革命活动绝不是短短几句话能够说完的。为了宣传革命,他积极提倡现代话剧,组织小车工会,针对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组织工人罢工。为了革命,他召集团员在家中集会,团员经济有困难他慷慨解囊,和校内反动分子作殊死的斗争,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爱戴。上级派干部来校视察,振千老师不避艰险,掩护他们,使得工作顺利进行。他给全班同学讲话,感动得大部分同学痛哭失声。可惜我没有生花之笔,不能追述振千老师的革命行动于万一。但仅此简短数语也可窥见振千老师对革命的贡献。”
  学生阎康侯回忆:“王振千老师是我教职员中思想最先进的人,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人。在他给我授课的两年多时间里,在耳濡目染中,我受到了很大教育。”有一次,王振千以王安石变法和康有为、梁启超戊戍变法的失败,教育学生改良主义是不可取的,彻底革命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他说:“宋代王安石变法与清末康梁为首的戊成变法,都是昙花一现的历史泡影,都在短时期内失败了。为什么呢?第一,在酝酿时期没有形成坚定的实体,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只是当时的少数头面人物坐而论道,就想一哄而起,缺少群众基础。第二,只依靠当时少数当权人物的向背,由皇帝的一道命令即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忽视了在思想认识问题上还有强大的反对派。第三,最基本的原因在于变法的指导思想上是改良主义的产物,不是革命运动,我们不否认他们要改变的是社会的弊病,也不否认倡导变法的人是爱国志士,但不从彻底革命观点出发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不会成功的。现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上还有些似是而非的改良主义论调,如什么‘联省自治’呀,‘好人政府’呀,‘轮流执政’呀等论调,更不值一驳。至于据地自雄的大军阀,做统一中国的迷梦,更是祸国殃民的鬼话,让他们带着迷梦进棺材里去统一他自己吧!总之,改良主义不可取,彻底革命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你们都是青年人,任重而道远,愿诸君努力吧!”
  最后几句话,竟成了王振千的临别赠言。不久后的1925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团青州支部王元盛、冀三纲、刘书琴等团员联合四师、甲农等学校数十名学生以“非基督教大同盟”的名义,将传单贴满大街小巷;翌日,又将传单、标语撒在正在举行圣诞节活动的教堂内外。教会大为震惊,密告系“赤色活动”,王元盛、冀三纲被通缉,校长和指导主任被撤职,王振千被解聘。为免遭厄运,王振千化装成农民,用手推车推着老母,挈妇将雏逃走了。
  -
  昌潍第一个团支部成立
  省立十中大门
  邓恩铭
  省立十中进步学生,左起:王元昌、张天民、祝绍芸、赵文秀。
  青州团小组组建以后,团员积极开展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青州团小组的成员又是“青州平民学会”的骨干分子,平民学会组织会员参加座谈会、讲演会、文艺演出等,为青州党团组织的建立和革命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924年4月,王尽美再次赴省立十中,指导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支部,这是昌潍大地上第一个团支部。
  组织学生开展革命运动
  创办会刊争取进步青年
  青州团小组组建以后,李殿龙、刘俊才、赵文秀、王元昌等团员积极开展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时,团小组负责人李殿龙组织省立十中全校学生举行大会,声援铁路工人罢工运动,并为殉难的工人家属募捐。7月11日,为唤醒民众阻止奸商贩卖小麦给日本商人,青州学联发布《警告父老输麦出境书》。随后,暑假留校职员轮流赴北关、东关调查小麦出境之事,并派代表王元昌等5人赴金岭镇协助当地学生会进行调查。
  7月22日,团小组成员刘俊才等组织“小车夫工会”,发动小车夫罢工,7000多人在北门外滚水桥集会,抗议县署强令增加车税,迫使县署取消了车税,罢工取得了胜利,初步显示了青州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7月27日,青州商学联合会在松林书院明伦堂召开成立大会;8月,为便于学生交流思想和文化,团结争取进步学生,青州团小组创办《学生联合会会刊》,标志着青州学生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1月,益都籍国会议员郭广恩在曹锟贿选总统时,受贿五千元,被群众称为“猪仔议员”,团员赵文秀、王元昌为揭露其受贿之事,联络各校学生,广造舆论,募集生铁,准备铸造“铁猪”,将郭广恩的名字铸其上。虽因受县府阻挠未果,却使郭广恩名声扫地。
  11月24日,在济南反帝反封建浪潮的影响下,省立十中学生召开大会,李殿龙以“欧洲好的地方在哪里”为题发表演讲,揭露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危机和借口干涉中国内政,以达侵略中国之罪恶阴谋,他慷慨陈词,鼓动全体学生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浪潮。
  王尽美指导成立团青州支部
  青州团小组的成员又是“青州平民学会”的骨干分子。青州平民学会1922年10月初建,最初加入的是赵文秀、王元昌。1923年5月29日,青州平民学会在冯家花园(今青州偶园)正式召开成立大会,会员27人,均系十中、四师、甲种农校等益都几所学校的学生。有的会员只信仰三民主义,有的兼信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李殿龙、刘俊才、赵文秀、王元昌、刘序功、石尧阶、祝绍芸是骨干成员,又是团小组核心成员。平民学会组织会员参加座谈会、讲演会、文艺演出等,带动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阅读进步书刊,讨论国家大事,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还组织建立平民学校,会员轮流上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青州党团组织的建立和革命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3年下半年,时任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人的王尽美到省立十中,在学生王元昌、张天民的宿舍里,纵论国际形势,畅谈中国革命的前途。据张天民回忆,宿舍内外围了很多同学,“屋子里有,屋子外面也有”,听者无不深受教育和鼓舞。
  1924年1月,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和在学生运动中的突出表现,还差数月即将毕业的李殿龙,奉王尽美之命调济南团地委任职,经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州团的工作由刘俊才负责。
  1924年4月,王尽美再次赴省立十中,在当作小礼堂的大教室内做报告,为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并在校内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王振千也参加了研究会。在王尽美指导下,青州团小组发展李春荣、王良栋、刘序功、王元盛、王懋坚、相毓楣、王士秀、王宗吉、李怀才、刘冰等十多名学生入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支部宣告成立,是昌潍大地上第一个团支部,刘俊才担任支部干事长。为便于开展工作,团青州支部决定,全体团员加入“青州平民学会”,团的“一切活动皆以平民学会的名义去做”。
  据王振千之子、团骨干成员王懋坚所写《在青州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前后》中回忆:“1924年春,王尽美到青州宣讲马克思学说,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支部。我父亲这时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我受父亲和王尽美的教育以及伯父、堂妹的影响……由王元昌、赵文秀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入团后常同王尽美来往……当时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团支部的领导下,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抵制日货等。”
  王蔚明组建团小组
  打开省立四师局面
  王蔚明曾在《回忆王尽美同志与邓恩铭同志》一文中讲述了与王尽美、邓恩铭的交往。
  1924年4月,邓恩铭在省立十中王振千家,把省立四师进步学生王蔚明介绍给团青州支部的王元昌、王元盛、王良栋,发展入团,王蔚明入团介绍人是邓恩铭和王尽美。“王元昌、王元盛、王良栋在那里。这些人也是我早已熟悉的了,但不知他们是青年团员。经恩铭同志介绍,才知道原来是在一年以前,王翔千在十中任国文教员时就介绍了几个学生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现在已发展到十几个人了。他们三人是团支部干事,在此特约与我相见。”王蔚明写道。
  在王蔚明问王尽美五四运动以后的经历时,邓恩铭说了很多。王振千补充说:“你这两个入团介绍人都是参加中共一大的山东代表,可真不易呀!”王蔚明对邓恩铭说:“我认识你快一年了,现在你才介绍我入团,你只对我说你是共产党员还不肯说你是一大代表,你可真保守呀!”邓恩铭以极为严肃的态度说:“党和团的建设,关系到祖国前途,现在反动势力非常猖狂,国内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屠杀革命同志,党团组织和党团员的姓名必须严守秘密,即使父母兄弟,也不能轻易泄露。这正是你入团后必须注意的!”
  王蔚明入团后,在读书会中发展了4名会员加入团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省立四师团小组,王蔚明任小组长。自此,一向压抑的省立四师开始有了团的活动。
  -
  旅欧考察报告反响强烈
  王尽美作报告时所用的省立十中大教室
  1924年,经团中央局批准,青州成立特别支部,归团中央直辖。邓恩铭、王尽美等发表反帝文章。9月,王尽美再次到省立十中,向师生作旅欧考察报告,在十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曾在省立十中读书的阎康侯后来写文章回忆了那场激动人心、振聋发聩的报告。
  特别支部归团中央直辖 王尽美发文号召同胞战斗1924年6月,刘俊才从省立十中毕业;8月,王尽美、李殿龙写信通知刘俊才到济南去工作。刘俊才在中共济南地委任职,从此开启了职业革命的生涯。当年秋,经王尽美、王翔千介绍,刘俊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8月,经团中央局批准,“山东青州成立特别支部,归中央直辖”,团青州支部易名为团青州特别支部,直属团中央领导。王元昌任团支部书记,赵文秀任组织委员,王良栋为宣传委员。支部仍设在十中,通讯代号为“昌化”。
  1924年8月5日,邓恩铭在《十日》第十三期上发表的《反对帝国主义运动之进展》一文中引用青州商学联合会废约运动宣言指出,“万恶的国际帝国主义者,在中国蛮横已极,肆无忌惮”,号召各界同胞“群起反抗,群起斗争,以图我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平等”,“共同推翻撕裂一切不平等条约”。
  8月25日,王尽美发表《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一文,号召爱国的同胞要联络“世界上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民族”,“一致与我们向帝国主义战斗”。
  1924年9月,为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团青州特别支部领导成立了“青州非基督教大同盟”,开展反基督教斗争。
  9月7日,辛丑条约国耻纪念日,青州非基督教大同盟印发了反帝反基督教的小册子,指出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先锋,是迷惑麻醉青年的工具。
  讲述一战情况与苏联见闻 三百余人现场聆听
  1924年9月,王尽美再次到省立十中,在大教室内向师生作旅欧考察报告,听者达300多人,会议由王振千主持。
  曾在省立十中读书的阎康侯撰写回忆文章《欢迎王尽美先生——我在青州读书时期的几点回忆》,描述了报告现场的情况。“班长告诉我:今天晚上在教室内开欢迎王尽美先生大会,由王先生作由欧洲归来考察欧洲大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的讲演,凡我校的同学、教职员工可自愿参加。晚饭后,同学们都陆续来了,挤了满满一个大教室。”
  在阎康侯的记忆里,王尽美讲了一个半钟头左右,其内容是:“欧洲大战规模大,时间长,劳民伤财,有许多人倒在血泊中,其结果出力最大、蒙受牺牲最大的是劳动工农大众,而在战争中发财、享受战后最大成果的是那些大老板、大资本家、大官僚政客,还是原先统治压迫人民的这一伙换成其另一伙。独有俄国的劳动人民于战争后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举行大革命,现在的俄国劳农政府是由俄国的劳动人民群众的代表组成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王尽美曾于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留苏考察学习近半年。在报告中王尽美历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集团加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大发战争横财的罪行;而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给广大青年学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王尽美的这次报告,使学生认识到唤起民众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的道理,在十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王振千简单地归纳说:“王先生的讲话很好,给我们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各班同学可组成小组学习讨论一番,后天召开小组长会,谈一下讨论情况。”
  王振千写作文阐述
  盛赞尽美当代之英
  王振千在国文课上让学生以“欢迎王尽美先生”为题作文,又过了几天,王振千上课将批改的作文发给学生,并说他也写了一篇,读给学生们听。阎康侯只记得一些主要内容,开头几句是:“石破天惊,欧洲大战,星火燎原,全局乃变。”接着下面有三段“欢迎先生”:
  “欢迎先生,当代之英,奔走呼号,振聩启聋。”“欢迎先生,游欧归来,广布所见,开我眼界。”“欢迎先生,矢志民众,农民运动,劳工神圣,人民觉悟,革命成功(或精诚所至,世界大同)。”
  王振千在文中盛赞王尽美是“当代之英”。他在每段标题后都有一段阐述,阎康侯听后,感觉对王尽美的讲话印象更明确了。王振千又拿当时令人痛心的胶济铁路问题,进一步说明劳动人民战后还是受压迫的道理。
  阎康侯写道:“我们自己的土地,被强占了,我国战胜了,还要拿出巨款,赎回强盗所侵占的财产和主权,这真是岂有此理!现在胶济铁路收回了(青岛也收回了),劳动人民还是无权过问,还是本国的一些军阀、官僚、政客作为他们争权夺利、吸收民脂民膏的吸血管,所以民众不唤起,革命不成功,人民还是受苦,因此当前首要的一条是唤起民众,这也是我们听了王先生讲演的重要收获。”
  听了王尽美的讲演和王振千的一番阐述,学生们对欧洲大战的性质、结果和战后形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尤其对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道理是学生们在一般历史、地理课上听不到的。
  对于王尽美的真实身份,阎康侯等学生们并不十分清楚,阎康侯“只认为王尽美是诸城人,现在游欧归来,通过同乡熟人王振千介绍才来校讲演的”。直至1925年冬天,阎康侯入党后,才知道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回国后,积极到处宣传,作唤起民众的工作,跑矿山,去工厂,下农村,鞠躬尽瘁,艰苦奋斗,终于积劳成疾,抱病而死。他的去世,简直是为党工作而累死的呀!实在可惜,又实在可敬。”王振千在文章中赞王尽美为“当代之英”,名副其实。
  -
  宣传国民会议壮大力量
  省立十中明伦堂,王尽美开会处。
  王尽美在天津被委任为孙中山特派员(插画)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孙中山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王尽美以孙中山特派员的身份在胶济铁路沿线各地宣传召开国民会议的意义,并帮助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1925年元旦,青州国民会议促成会宣告成立。然而,王尽美清醒地意识到国民会议是开不成的,只借此提高群众觉悟,发展革命组织,壮大和巩固革命力量。
  面见孙中山并接受委任 宣传促成国民会议
  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6月,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证共产党员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国民会议的主张。
  1923年10月,王尽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王尽美参加了这次大会,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4月,济南国民党改组,王尽美被选为国民党山东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是月,团青州支部接济南团地委通知,要团员均登记为国民党员,帮助国民党改组,于是团员以个人身份分批登记加入国民党。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支持下,孙中山于11月4日由广州启程北上,并于11月10日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1924年12月下旬,王尽美到天津,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孙中山先生以他个人的名义委派王尽美为国民会议宣传员特派员,并授予盖有孙文之印的委任状。此后,王尽美回到山东,以孙中山特派员的身份在胶济铁路沿线各地宣传召开国民会议的意义,并帮助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
  1924年12月28日,山东各界在省教育会召开大会,王尽美在会上发表了有关国民会议的意义及其与各界人民关系问题的演讲,会后连夜赶赴青州开展工作。29日,王尽美先在王振千家中召开团青州特别支部会议,然后到省立十中松林书院明伦堂召开国民党员会,了解当地情况,又拜访了学生会、商会及各学校的负责人,动员他们联合各界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平民日报》于1925年1月5日报道中称,各界各团体“无不表示热烈赞助,遂由商会会长房春生君、十中校长扈维周君、教育局长张馨斋君三人出首,约请各团体推举代表,于元旦午后二钟、假座商会会场会议进行一节,已志各报。自此公函发出,各团体纷纷加入”。
  发展革命组织 帮助青州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
  王尽美这次来青州,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临走前与时任省立四师团小组组长、国民党青州区党部负责人王蔚明见面,谈了自己对国民会议的一些真实看法。王蔚明这样回忆:
  王尽美这次到青州来,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他说要到青岛去。在他临走之前,快开晚饭的时候,又到师范来对我说,要请我到饭馆吃顿包子。我说:“我有现成的馍馍篓子,你又何必多破费呢?你忘了早上九点多还没有吃早饭那事吗?留着你多吃一顿不好吗?我到饭堂去吃馍馍,你到饭馆去吃包子,我吃完饭就去找你……”他打断我的话说:“你不知道,现在我富起来了。孙中山先生派我当宣传员,发给我一百元的宣传费,你算一算一百元可以吃多少顿包子呀!”我推辞不过,便同他一起走进一个清真包子铺,边吃边谈,他对我说:“这次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的邀请,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提出了召开国民会议,成立民主政府,建设民主、和平、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号召,我们早就知道国民会议是开不成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还有几十万枪杆子,他们岂能轻易放弃权利,还政于民……孙中山一到天津,段琪瑞就发出通电,号召召开各势力派参加的“善后会议”,与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相对抗,各派军阀一致附和,显然,国民会议是开不成的。所以我们宣传国民会议的目的仍在提高群众觉悟,发展革命组织,壮大和巩固革命力量,请你很好地掌握这个工作重点。
  在王尽美的帮助下,1925年元旦,青州国民会议促成会宣告成立。加入的团体有商会、教育局、地方自治研究会、教育会、平民学会、省立十中、省立四师、甲种农业学校、东关高小等26个团体。房春生、季昔吾、扈维周、张馨斋、王元昌、侯肇轩、冀佩儒7人组成委员会。王振千、董少羲被批准为起草员,起草促成会宣言。
  会议决议无法实现 反帝反封建呼声高涨
  1925年1月,赵文秀在《中国青年》发表《青州平民学会》一文,其中介绍了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情况,云:“我们(青州平民学会)也加入了反帝国主义大同盟、非基督教大同盟,现在我们发起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已于1月1日成立。加入的团体26个,这在僻远的青州已算意外之成功了。我们想在三四月各校开学的时候,作大规模的示威运动。”
  1月5日,《平民日报》登载“青州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成立情况;1月12日,《民国日报》刊登了《青州国民会议促成会宣言》。
  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200余人,代表20多个省区、120多个地方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王尽美也出席了大会。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使国民会议促成会失去了旗帜,大会不久就结束了,通过的决议根本无法实现,正应验了王尽美先前的预言——国民会议是开不成的。此后,帝国主义者相继制造了“青岛惨案”“五卅惨案”,对中国人民的残酷镇压愈发严重,北洋军阀的统治也愈加严酷,国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呼声愈加高涨。
  -
  指导创建中共青州支部
  1937年的松林书院
  赵文秀
  李春荣
  王元昌
  1925年1月,在王尽美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青州支部成立。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运动,又委派党员赴青岛组织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五卅惨案”发生后的半个月来,青州党团组织积极发动、组织援沪罢课运动,鼓舞了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斗志,也震慑了北洋军阀当局。
  精神进步思想坚定 革命活动由我党领导
  1925年1月,在王尽美指导下,在王元昌、赵文秀、李春荣3名党员的基础上,团青州特别支部王良栋、王懋坚、刘冰、杜华梓等团员分别转为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青州支部在省立十中宣告成立,书记杜华梓,党员保留团籍,参加团的活动,支部会半月一次,小组会每周一次。中共青州支部隶属中共济南地执委(书记王尽美),为潍坊一带最早的中共党支部之一。
  中共青州支部的建立,是青州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在青州大地扎根,揭开了中共青州地方党组织发展的新篇章,青州的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共青州党团组织的成立都是秘密进行的,但因追求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顺应了历史潮流,自诞生之日便充满了无限的生命活力,其党团员表现出的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坚守理想、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完全超越了其他党派和组织。
  据曾担任国民党益都县执行委员、青年部长的商勤学在《青州早期党团组织情况及杜华梓叛变》一文中回忆:“当时共产党和共青团都是秘密的,国民党已是半公开”,“那时(1925年,仍为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完全依附于共产党的活动,至杜华梓叛变(1928年1月),益都国民党组织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中,一切革命活动都由共产党领导。”
  王翔千的女儿王辩也曾回忆说:“国民党进行改组后,国共合作,山东的党员差不多都参加了国民党(跨党),并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山东国民党的基层组织。我们也吸收了国民党的优秀分子入党入团。这时期群众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工人运动中国民党也做工人工作,但偏重拉上层,我们着重做下层工作。这时国民党的工作都靠左派(主要是我们党、团员)的力量去做。”
  接触工人发展组织 领导青岛纱厂罢工
  中共青州支部成立后,随即派李春荣、王懋坚深入东益火柴公司秘密接触工人,发展党团组织,吸收了青年工人李秀堂入党,4名青年入团。同时每日派人去火车站向小车夫宣传革命道理,动员他们组织起来,并发动党团员深入到乡村各地张贴传单、讲演、演出文艺节目,启发农民群众的觉悟。并继续出版刊物《平民课》,指导工农群众运动。不久发展了东圣水村教员魏复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特别支部易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州特别支部,团员发展到19人,有王元昌、赵文秀、刘序功、王为铭、王元盛、王懋坚、王振千、杜华梓、李振华、王士秀、魏玉聪、冀三纲、刘书琴、王长岭、李秀堂等,其中学生12人,工人5人,教员2人。
  1925年春,因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先后派王良栋、李春荣、王元昌、赵文秀等到济南、青岛工作,团青州特支改选。王懋坚任支部书记,王蔚明、王元盛任委员。地点仍设在十中,通讯代号仍为“昌化”。
  1925年3月,被派往青岛的中共青州支部的党员李春荣被推举为青岛“大康”纱厂工会负责人;4月,组织领导了4000余名工人大罢工,“隆兴”“内外棉”纱厂也相继罢工,最终取得胜利。为声援青岛工人罢工,青州党团组织领导、发动学生联合会向社会募捐,并派学生赵文秀等人将募款送往青岛,向罢工工人表示慰问支援。
  组织援沪罢课运动 展现党团新生力量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资本家枪杀纺织工人顾正红,并打伤多人。消息传来,省立十中迅速组织全校同学,在松林书院东四照亭前召开大会,演讲者多声泪俱下,控诉日本资本家的暴行,激起广大师生对帝国主义者的无比痛恨之情。下午开始游行,特别是到日人居住区示威。
  5月30日,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6月5日,青州党团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援沪紧急措施,团济南地委书记李耘生和青岛地委书记孙秀峰及时赶来指导。会议决定:“1.运动以学生联合会的名义领导;2.联合商会、工会及各阶层;3.召开市民大会;4.各校派代表会见商会会长。”6月6日,召开学生会委员会;7日,会见商会会长;8日,召开各界联席会议,推举邓章符为会长,李振华为组织部长,刘书琴为宣传部长;9日,再次召开学生会委员会,研究援沪罢课的具体做法;当日下午,开始罢课。
  10日,学生会召开全城学生大会,十中、四师、甲农、师范讲习所等11处学校2000余名学生到会,会上各校代表纷纷登台演讲,沉痛悼念惨遭杀害的同胞,愤怒控诉英、日帝国主义强盗的罪行,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派出十几个“六人小组”,街头演讲,广造舆论。刘书琴等宣传队提出的口号为“凭口舌唤起民众,用力气打倒军阀”。12日,召开各界群众大会,组织募捐,支援上海工人群众的斗争,又召开市民大会,进一步声讨帝国主义的暴行。14日、15日,十中、四师、甲农三校,以党团员为骨干,派代表分赴寿光、广饶、潍县、周村、淄川、博山、临淄、长山、昌乐、安邱、诸城等10余县,联合各校学生罢课声援。
  14日,王元盛赴临淄县,联系各机关、学校,并在西关小学讲演,号召工人、农民团结起来声援“五卅”运动。15日,到临淄师范讲习所、西关乙种蚕校、城内高等女校与教职员及教育局长洽谈,成立学生会。17日,召开成立大会,会上王元盛进行讲演,略述中国将来道路,号召各界团结起来,打倒军阀。19日,开始欢迎各地代表胜利归来。
  半个月来,青州党团组织积极发动、组织援沪罢课运动,支援了上海人民的斗争,鼓舞了青州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斗志,也震慑了北洋军阀当局,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生力量的强大。
  -
  筹划孙中山追悼会事宜
  青州一中红色革命展厅前的王尽美雕像
  孙中山逝世,省立十中在王尽美的领导组织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追悼会。尤其是王振千在现场的致辞,激起了广大群众对反动派的义愤。此后,青州民主革命运动更是风起云涌。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临终仍记挂党的事业。在他的带领下,青州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星火燎原。
  追悼大会在十中举行
  激昂悲壮如誓师大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广大师生万分悲痛。省立十中当天上午9时贴出讣告:“孙中山先生病故……宗邦伟人遽尔逝世,噩耗传来不胜惊骇,本校定于十点后放假一天,以致哀悼。”王尽美赶来省立十中,召开党团组织负责人会议,研究举行孙中山追悼会事宜,他强调要扩大革命宣传,壮大革命组织,并对追悼大会的会场布置、悼词起草、遗像描绘、新闻报道做了具体安排。这次王尽美没有直接出面参加对外活动,他安排好就走了,他说他想多跑几个地方,尽可能多召开几场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以扩大革命宣传。3月15日,追悼大会在省立十中举行,教员王振千、学生赵文秀等具体组织,四师、甲种农校、师范讲习所等各校师生及圣水村农民2000余人到会。
  学生阎康侯曾经回忆:“上午9点左右,人都到来了,有好些单位都在队前打起横幅、条幅,写着单位名称。独有一个在会场中的单位用一方块白布,上面临时用毛笔写的‘城东圣水庄劳力农民’黑色大字,很引人注目,从此我便知道圣水庄是革命的先进庄。”现场激昂悲壮,许多师生登台演讲,有的同学咬破手指写血书:“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王振千代表学校师生在大会上致辞:“孙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我们要遵照先生的遗言,继续努力,唤起民众,把革命推向前进!”大会开成了反帝反军阀的动员会、誓师会,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革命热情,特别是王振千的讲话,慷慨激昂,激起了广大群众对反动派的义愤。
  阎康侯记得,散会后回学校的路上,大街两旁都是各种颜色的纸条幅,把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和国民党党纲一条条写着,一片片贴着。
  会后几天,校内阅读书社大力出售《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国民党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孙中山逝世时留下来的政治遗嘱、致苏维埃共和国大联盟的信、对家庭遗嘱,在校内校外到处张贴赠阅。
  十中校内还散发了几个大会宣传品,是鼓词式的说唱,“至今我还记得头几句:‘说的是1866年,有一个英雄降世间,他生在广东省的香山县,姓孙名文字逸仙,到后来亡命日本改了名,革命的领袖号中山,他在日本奔走联系各方面(各地仁士、爱国学生、爱国华侨,有反清复明传统影响的地下会党……)组成了同盟会这个革命领导机关,你要问同盟会革命宗旨吗?他宣布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阎康侯记录道。
  此后,青州民主革命运动更是风起云涌。
  积劳成疾逝世 战友接续未竟事业
  1925年8月19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共青州党团组织的创建者和奠基人王尽美同志奔波劳累,积劳成疾,肺病恶化,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据王尽美次子王杰回忆:“1924年10月,父亲患上了肺病,在口吐鲜血的情况下,仍支撑着虚弱的身体,奔波于济南、青岛之间,拼命地为党工作。”如此看来,王尽美1924年9月到省立十中作旅欧考察报告时,很可能已经患病,而1924年12月底到青州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随即创建中共青州支部,1925年3月到青州指导孙中山追悼会事宜时已经重病在身,直到4月19日在青岛与亲密战友一起,带病坐镇指挥工人罢工,劳累过度,病倒住院,王尽美为革命事业拼命工作从未停息。
  7月29日,王尽美对来看望他的同志说:“我不行了,不能再为党工作了,将要和同志们永别了,遗憾的是,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病床上!”这番肺腑之言使在场的人听后莫不潸然泪下。8月,王尽美临终前,请青岛党组织的同志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王尽美去世后,他的亲密战友王翔千不避嫌疑,各处募捐,资助王尽美的儿子就学。据长子王乃征回忆,有一次他问王翔千,别人动员他参加一个什么组织,他应该怎样应付?王翔千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什么组织也不要参加,还是去参加你老子那个党。”在王翔千的指引下,王乃征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同他老子一样的革命道路。
  王尽美的另一位亲密战友邓恩铭接续了他未竟的事业,出任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领导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历经三次被捕,1931年4月在济南英勇就义。
  培养众多革命种子
  为党的事业作贡献
  从1922年到1925年期间,王尽美多次到青州,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真理,指导师生建立了昌潍大地最早的党团组织,他在省立十中的革命活动对广大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青州及周边地区的工、农、商、学各界群众团结起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浪潮日益高涨。
  在他的带领下,青州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有的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李殿龙,雨花台烈士,生前任中共南京特委书记,1932年6月在南京慷慨就义;赵文秀,雨花台烈士,生前任共青团南京地委委员,1927年1月在与军阀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李春荣,革命烈士,生前任中共鲁北特委书记,1928年4月在高唐县组织武装暴动中壮烈牺牲;王元昌,曾任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元盛,曾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后来兄弟二人受党中央派遣到苏联莫斯科学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下落不明;刘俊才,曾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劳动部副部长……他们都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期图片由王岩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王尽美遗著与研究文集》《王尽美传》《青州党史资料》《中共青州党史大事记》《中共潍坊地方史》《中共潍坊党史大事记》《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山东党史资料》《青州文史资料》《青州历史文化通览》《青州上下五千年》《益都党史资料》《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校史》《益都师范校志》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