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10-23 15:30
鄌郚总编

葛本文丨峨山,乃军事战略之要冲

  峨山,乃军事战略之要冲
  葛本文

  峨山,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地理位置上看,峨山,东与乐埠山紧密相连,南与谢家山隔河相望,西与马山、团山子握手,组成孤山山系,北望渤海之滨,紧临胶济铁路大动脉、济青高速公路,是渤海湾南岸、京津东南方向的天然屏障、第一道防线、京津门户的重要咽喉,军事地理位置尤为突出,非常重要。
  从山势形态上看,峨山的北面,悬崖绝壁,壁立千仞,是天然的屏障壁垒;西面山崖交错,瘦骨嶙峋,山势险要;南面树林茂密,灌木丛生,布满了荆棘,只有东面山坡稍缓,几条小路蜿蜒曲折,稍微能爬。这里易守难攻,是天然的军事要冲。
  峨山,很早就是古战场。姜子牙受封为候,刚到齐地赴任,路过首阳山,人车劳顿,脚跟未稳,东方大国莱国进犯,姜子牙率领大军在这里与莱国之敌展开厮杀,峨山脚下,两军对垒,旌旗猎猎,鼓声阵阵,刀枪剑戟,厮杀呐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姜子牙把莱伯候进犯之敌杀得片甲不留,弃甲而逃,击退了来犯之敌,打败了莱国,这就是史传的“盐田之役”,从此,姜子牙在营丘站稳了脚跟,稳固了周边的形势,为齐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昌乐境内有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多处。楚汉相争,韩信统兵居此为王。东汉末年,孔融为北海相驻昌乐,名将太史慈曾协助孔融镇守北海,抵御黄巾起义军。宋朝时期,为加强武备,以青石建县城,时称石头城。金元时期,昌乐均有驻军把守。清朝,建寿乐营,派参将1名率军驻守。捻军过境昌乐多次,清军多次到昌乐巡防,与捻军交战。
  民国时期,昌乐驻军达400多人。军阀混战时期,军阀土匪交替占领县城设立防区。1938年1月,日军占领昌乐,派佐藤昌治部1个中队,3个小分队分驻县城、尧沟、朱刘火车站。后日伪军增至700余人,分驻16个据点。驻扎朱刘火车站的日军,在朱刘南庄、大桥一带,烧杀抢掠,制造了“大桥惨案”。1939年,国民党部队驻扎昌乐达1800多人。1948年5月,解放军渤海军区一部,在昌乐地方部队的配合下,冒雨进攻昌乐国民党军队,歼敌5000余人,昌乐解放。昌乐独立营将胶济铁路中段控制,为解放潍县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军队和国防建设,峨山周围的军事设施逐步完善,建设了部队营房、训练场、仓库、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1954年,炮兵32师从朝鲜战场回国后,驻防在首阳山前。五团、六团在永福庄建设了营房、八团在谢家山西侧建设了营房。1968年,济南军区通信总站在方山以东建设了方山机务站。1970年7月,空军雷达团在谢家山建设了营房。1976年,济南军区装甲八师在五图五党山开设了坦克训练场。
  为贯彻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从1970年开始在峨山上方,驻军连续施工打坑道,历经数年,打通了大型火炮坑道N条,建设了大型火炮阵地,主要任务封锁渤海湾,打击从渤海南岸滩头登陆之敌,扼守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掐住咽喉脖子,保障胶东半岛的战略支援,保障我军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在山东的实施。
  小小的峨山,不仅是一处单独的风景区,其身后肩负着重要的军事功能,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冲,其军事要义远远大于它的眼前要义。
  借助峨山的军事战略重地。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军事科目。
  整理出一块平整的场地,把古典汽车博物馆里的国防教育部分搬到这里,把高谢炮、高射机枪、坦克、装甲车、炮兵牵引车、救援车、部队指挥车、越野吉普车等与部队和军事有关的装备,统统在这个场地一一展示,建成大型“昌乐县国防教育中心”。与此同时,配套建设“拓展训练基地”,聘请退役士兵为教官,每年对初中、高中、高职学院的学生进行军训;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的员工进行轮训;在暑假期间可以搞“军事夏令营”,吸引孩子们到国防教育中心体验军事生活;在峨山悬崖绝壁上,可以搞攀岩比赛,把军事五项纳入其中。把原有的项目和新鲜的军事项目相结合,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把旅游产业做强做大,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