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10-24 13:22
鄌郚总编

田恒林丨孝子王袌

  三国时代,诸侯纷争,一时涌现出诸多英雄豪杰。其中一人叫王仪,字朱表,北海营陵人,从小在魏国做事,以后从军,升到司马一职,主管军府、军务,运筹军队的调配、训练、作战、供给等事。王仪心地善良,性格耿直,说话爽快,做事干脆利落,作战也非常忠勇,深得将士们的喜欢。有人说,大约就是这些缘故,魏主曹芳才提拔王仪作了司马。
  其实,王仪做司马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有一个深得魏主信赖的父亲王修。王修,字叔治,曾依附袁绍,后归曹操,任过魏郡太守,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奉常等职,是魏国的三品大夫。由于王修开国有功,治国有方,且品德高尚,曹操及其后人对他皆非常器重。王修病故后,朝廷就提拔他的儿子王仪做了司马。
  王仪有一个儿子叫王裒。这日,王仪下朝回家,看到王裒一边读书,一边打盹,就问,裒儿,你可曾知道你的爷爷是怎样读书的吗?王裒摇了摇头。王仪又问道,你可曾知道秦代洛阳人苏秦怎么读书吗?王裒答,这我知道,头悬梁、锥刺股呗!王仪说道,你的祖父即是如此。王裒甚为佩服地点了点头,立即打起了精神,开始读书。王仪又道,孩儿,你莫急着用功,我再问你,你可曾听说过你的祖父是一个孝子吗?你老祖母去世时,你祖父只有七岁,因极度悲痛,昏厥了过去。次年“社日”的那天,村里人都敲锣打鼓地祭祀土神,企盼来年五谷丰登,唯独你的祖父不去,在家中哭泣。原来,你的老祖母就是上年的“社日”死的,你祖父一直记在心里。你的祖父活了六十多岁,临去世时,一再让我把他埋葬在你老祖母的身边。我按照他的话做了,就将他葬在你老祖母坟的西侧。因为你的祖父孝敬母亲,又因为你老祖母和你祖父都葬在桃花山前,那山就被村里人叫作“慈母山”。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王裒深受感动,不禁掩面痛哭起来。王仪又说道,你的祖父不但是个孝子,还是个仁德之人。你可知道袁谭吗?他是一个性格反复无常的壮士,曾任过青州刺史,对你祖父很好,曾委任他治中别驾一职,相处多年。后来,袁谭背叛了曹操,曹操大怒,用计赚杀了袁谭,又把袁谭的脑袋割去,挂在城楼上,还说道,谁敢为袁谭哭泣和收尸,就灭他的九族。当时,你祖父押运粮草回来,看到城楼上挂着他恩人的脑袋,立即下跪痛哭不止,央求曹操允许他为袁谭收尸。曹操问道,你为何对他这样一片忠心?你祖父说,因为我是他的部下,有着厚恩,我不能在这时候退缩。曹操说道,你难道不怕户灭九族吗?你祖父坦荡荡地说道,不怕,等我葬了袁公后,再灭我九族不迟。曹操被这种知恩图报的忠义感动,就赦免了你的祖父,厚葬了袁谭。
  公元252年冬天,魏主曹芳命司马昭为监军,统率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尊、镇南将军毋丘俭、镇东将军诸葛诞等四路大军7万余众,讨伐东吴,王仪随行。吴军主帅太傅诸葛恪,率领4万军队在巢湖以西迎战。他见魏兵气势汹汹,就避其锐锋,据守大堤不出。同时,在大堤两端各筑造一座城池,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策应。司马昭根本就没把诸葛恪放在眼里,先是派兵攻打两城,结果中了埋伏,消耗了不少兵力。后来,又攻击大坝,被吴军放水淹死很多士兵。两仗下来,魏军剩了不到3万兵马,司马昭还险些被流矢打死。司马昭不得不下令撤兵。
  返回途中,司马昭问部下将官:这次打了败仗,原因何在?将官们都害怕司马昭,没有一个敢说话。司马昭看到没人应答,就问王仪:你说,到底是什么原因?王仪便说道,是您太轻敌了!司马昭听了这话,恼羞成怒,说道,你王司马是把罪名加在我一个人的头上呀!来人呀,给我抓起来。当日夜间,王仪被司马昭秘密处死。
  噩耗传来,王裒哭得昏天黑地。王裒的母亲龙氏,眼睛哭得瞎了一只。王裒恨透了官府,不愿意在洛阳住了,与母亲一起,将父亲的灵柩运回了老家营陵桃花村。在桃花村王裒人地生疏,就去找附近华安寺的住持,请他帮忙。华安寺的住持曾是王仪的朋友,在他的支持下,王仪的遗体安葬在村西的一块田地里。王裒在墓旁搭起一处茅庐,就住在里面,日夜守墓。王裒守墓,情真意切,耳边总是响起父亲生前说的那些话,格外地伤悲。一伤悲,他就扶着坟旁的一棵槐树嚎啕大哭一场。此时,他把对亡父的想念,与对司马昭的仇恨,都凝聚在了他的右手上,紧紧握住一棵鸭蛋粗的槐树不放。时日久了,那棵槐树就脱了一层皮,渐渐干枯而死。
  王裒的母亲龙氏,本来身体就弱,又遇到丈夫被害,健康状况更为糟糕,常常夜不能寐。桃花村一带的夏天,炎热多雨,时常打雷。龙氏一旦看到空中划过一道闪电,接着“咔嚓”一声雷响,就吓得浑身哆嗦,面如土色。这时,她总对王裒说,孩儿,我看到雷神张牙舞爪,要索取我性命一般,真是受不了了!王裒安慰道,裒儿在,母亲莫怕。说着,王裒摸起屋门后面的那根顶门棍,做了个抡棍子打天的动作。龙氏看到方才放下心来。
  这年冬天,龙氏突然病重卧床不起。王裒就日夜陪伴着她,喂药喂饭,端屎端尿,无微不至。腊月到了,天气更为寒冷,龙氏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历程。王裒将母亲安葬在他父亲的坟旁。出殡那天,王裒哭了个昏天黑地。第二天,空中飘起了雪花,竟然还响起了雷声。这时,王裒就赶紧守候在墓旁,说道,娘呀!你别害怕,裒儿我在这里呢!
  伏天到了,桃花村一带阴雨连绵,雷声阵阵。这时,王裒就在母亲的坟旁盖了一个小屋,既能挡风避雨,又能在里面寝宿。每当打雷,王裒就披上蓑衣,站在龙氏的坟旁,大声说道,娘!裒儿在这里与你作伴呢,你别怕!
  就这样,凡是阴雨天,王裒就为母亲守墓壮胆,整整13年,一日也没间断过。
  一天晌午,几个官衙来到桃花村,见到王裒就宣布皇上的一条敕令,说十三年前司马昭杀了司马王仪,是一桩冤案,现在平反了,王裒可以回京城接替王仪的司马一职。王裒问,怎么世道就变了呢?一个官衙解释道,现在,皇上已不是曹芳,而是司马炎。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王裒一听新皇帝仍姓司马,又是仇人司马昭的儿子,心头就涌出一股怒火,坚辞不受。
  街坊邻居听说王裒拒绝了到手的荣华富贵,都为他惋惜。有的说道,王裒真是个书呆子。人们还发现,自那日官员走后,王裒就不再面西而坐。这些邻居知道,当今的司马氏政权,在桃花村的西方。后来,邻居们还发现一件怪事:王裒家的几株桃树和槐树,都生出许多生机勃勃的枝条,可一根也没有向西方向的。于是,人们就说,是王裒的铮铮骨气,感动了花神树神。
  王裒是个读书人,庄户日子自然过得拮据。还是那个华安寺的住持,慷慨解囊,盖了三间瓦房,做为学堂,让王裒当教书先生,收些学费用于生计。王裒把满腔的热忱都倾注到家乡的孩童身上了,几乎每天都在学堂教书。一天,他领着学童朗诵《诗经·蓼莪》,当读到“哀哀父母,为我劬劳”一句时,就想起了被杀的父亲和早逝的母亲,不禁哽咽起来。当读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时,已是泣不成声了。学童们看到老师伤悲,也跟着流泪。后来,他的学童从中醒悟到了什么,就不再守着老师朗诵这篇文章。
  除了施教,王仪还务农种地,在家里养蚕。每到农忙季节,乡亲们和学童就热情帮忙,这时王裒总是推辞。一年麦熟,他的学童悄悄准备了镰刀,一大早就来到了地里。王裒发现后,厉言厉色地让他们回去做功课,学童们不肯,王裒就说,你们割了也是白割。事后,王裒没有收获那些割了的麦子。他认为,作为教书先生,不应该占有学童们的劳动。如果一旦占有,那就坏了学风,被世人耻笑。
  可是,对待他人,王裒又是另一番态度。他认为,做人就要讲仁德,对亲朋、友人,能帮则帮,能助则助,心地一定要诚。一天,他的一个安丘地界的朋友,被本县的官吏派出徭役,要去很远的地方,这人很不情愿,就找到王裒,让他给安丘的县令写封信请求赦免。王裒说,我的地位已经很低,恐怕只凭写信难以说服人家。再说,如果像你这样身份的人都不去服役,那治理河道的事就搁浅了。我看你要做两手准备:我先陪着你走一遭,如果不行,你还是要去,而且我陪着你一起服役。于是,王裒就备好干粮、工具,身着粗衫,脚穿麻鞋,与朋友一道去了安丘县令那里。安丘县令一看贤人王裒来了,立即出迎,又知道王裒准备帮他的朋友出夫,就感动得免除了那位友人的徭役。
  一晃又是30年过去了。期间,晋朝朝廷先后四次派人请王裒去京城做官,可王裒一直没去,仍然在桃花村教书、种地和养蚕。公元311年,朝廷发生动乱,齐地匪盗四起,社会不得安宁。这时,一些官宦人家纷纷逃到外地躲避,以免不测。王裒心想,自己虽然住过京城,但算不得一个什么官儿,而且还是朝廷的一个受害者,日子又过得十分清贫,怕什么呢?于是,王裒就没有躲避,仍然住在桃花村,仍然雷雨天为母亲守墓。这日,一帮散兵游勇来到了桃花村,他们听说王裒的祖父、父亲都当过朝廷命官,料定家中必然藏有很多金银珠宝,就把王裒绑起来逼迫交出。王裒从容不迫地说,不用说我家世世代代清贫,就是有万贯家产,你们也休想得到一吊一文。盗匪恼怒了,就把王裒杀了。
  乡亲们听说王裒死了,都无比伤悲。出殡那天,送葬者成千上万。以后,乡亲们又为王裒树碑立传,纪念他做人处事的高尚品德。大约在王裒死后的第三年,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王裒,便把桃花村改为王裒院(故地在今营丘镇王裒院村)。
  几千年来,王裒闻雷泣墓的感人事迹,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播。传到京城皇帝那里,有些皇帝就将王裒树为仁孝的典范。传到大学问家那里,王裒的事迹就很快写入了史册。唐初,太宗李世民曾钦定《晋书》为王裒作传,列入孝友篇。到了开元七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将王裒的事迹收入《孝经》一书。《孝经》与易、诗、书、礼、春秋、周礼、仪礼、公羊、谷梁、论语、尔雅、孟子并称为《十三经》,是儒家的必读之书。到了元朝,文人郭居敬著《二十四孝》一书时,将王裒事迹作为一孝收入书中。到了明朝,《嘉靖青州府志》一书,也记载了王裒的感人事迹。到了清朝,著名宦官兼学者张之洞,将王修与王裒祖孙二人的事迹,收在自己的著作《百孝图》一书中。其中,张之洞赞王裒道: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上世纪初,近代著名画家陈少梅精选历代孝子感人事迹,绘制了脍炙人口的《二十四孝图》,其中王裒列为第16幅,取名为“闻雷泣墓”。随着《二十四孝图》的流传,以后又出现了《三十六孝》、《二十四孝诗图》等画册,王裒的事迹仍然入列,越来越成为我国孝悌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名作家鲁讯在《朝花夕拾》一书中,特意叙说了“二十四孝”的内涵。从此,包括王裒在内的一批中华孝子的传说和故事,就不但在中国流传,而且传到了日本、朝鲜、新加坡、越南乃至英、法、美等国,融入了世界先进文化的行列。由此,山东省昌乐县的王裒院村也闻名遐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