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12-09 15:28
鄌郚总编

杨明明丨万事如文

  万事如文
  杨明明
  食如文。一道美食的诞生,需要原材料的准备、精心的烹饪和调味品适当的添加。同样,写成一篇好文章,要先有必要的生活经历,再生行诸笔端倾诉的欲望,最后加之巧妙的增删。食与文都有前期的准备,备食物,备素材,而这也几乎决定了后期的走向,会做成什么菜品,会写成什么文章;中间环节最耗时,最关键,食物要削皮去蒂、悉心烹饪,写作要去枝删蔓、用心构建,如此才能清爽怡人,有望成为佳品;单是做“成”还不够,还要做“好”,这就少不了最后一步的“点睛”,食要调味品,文需多增删。经此种种,菜肴可色、香、味俱全,文可通、趣、理并存。
  衣如文。好的衣服离不得好的材质。同样,好的文章也离不得好的题材。若有慧眼发掘出好的发力点,文章可谓成功了一半;穿衣讲究搭配,“色不过三”,要有主色调的选定,次色调的映衬,层次分明,相得益彰。文亦是,无论故事如何繁杂,它总需要设定主人公,设定主线,配角的存在是为衬托主角的光芒;衣服还讲究款式,新颖的设计极易夺人眼球,但经过岁月积淀的审美会告诉你:简洁大气风才是真正的经典。这恰如写作时的语言风格,初学者易被华丽的表述打动,只有在文字中浸润久了,才会察觉“情到深处自然浓”,优秀的语言风格该是“大道至简”型,不必刻意追求绮丽的辞藻,仅仅一个简单动词就可能足够传神。
  课如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展示给学生的每堂课就是篇篇文章。课堂要有学习目标,这是重中之重,而每篇文章的存在都有主题的确立,若无,它就算不得好;好的课堂该有思维的自由发散,精彩的随机生成,虽有学习的大方向,形式却不会固化,它能让学生畅所欲言、鲜活灵动。同样,好的文章,人物血肉丰满,不会脸谱化,他们可以在作品中自由生活和说话;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成、日益精进,而好的文章也有同样的功效,读者可以在文字中成长无声,喜获宁静。
  往大处说,生命亦如文。人生在世,谁都要经历起伏波折,或多或少。而每个故事都会高潮低潮交错,如此,方才好看;经过时间的酝酿,生命会越来越醇厚,厚重到一定程度,会有“返老还童”一说。而只要经受住时代浪潮筛检的作品,都会成为经典,并且历久弥新,常读常新;个体生命有限,但人类的延续、文明的传承无限,所以,亦可说,生命是永存的。同样,每部经典的作者寿数有限,但是他们留下的文字永焕生机,从不磨灭,所以,它们具备与时间媲美的长度与广度,如生命一般。
  食如文,衣如文,课如文,聚汇而成的生命亦如文。细想来,世间万事,其实不少都在通“文”,都需要经验的积淀,需要收获之后的“薄发”,需要持续不断的精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