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65天前
鄌郚总编

昌乐文化典故

  
  【太公在此】
  太公,指姜太公,为家喻户晓的姜尚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周朝建立后,姜太公因功封于齐,建都营丘(今昌乐),成为齐国的开创者和齐文化的奠基人。姜太公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说他神通广大,法术无边,天下所有的神都为他所封。姜太公就是“泰山石敢当”传说姜太公封神,封来封去,到最后把自己落漏了,只好自封为泰山石敢当。自唐代以来,很多地方大街小巷的要冲位置,都有刻着“太公在此”的砖砌于墙壁,用来降服鬼妖。传说周文王曾封太公为灌坛令,管理泰山地区。结果泰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民欢庆。忽然一天晚上,文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在他出巡的路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少女当道而哭。文王问其缘故,那少女答道:“我是东岳泰山神的女儿,如今到了婚嫁的年龄,父王嫁我为东海妇。可我要去东海必须兴风作雨,这样势必要毁坏百姓的庄稼和房屋,姜太公的名声威望,也会一落千丈。我左右为难,因此而哭。”文王一觉醒来,见是一梦,急召太公来问。就在太公前来面见文王的当天,泰山地区便有大风疾雨出现,泰山神之女乘太公不在,兴风作雨去了东海。文王认为太公治理封地有方,政绩突出,于是封他为大司马。所以,民间便从这个故事得出结论,姜太公威镇诸神鬼怪,只要他在此,鬼神就不会兴妖作孽了。因此,人们纷纷把刻着“太公在此”的砖砌在屋外、路口的墙壁上,以辟邪、壮威。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原写为“乐极则悲”,典故出自《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他连忙派自己信得过的使节淳于髡去赵国求救。淳于髡果然不辜负齐王重托,到了赵国就请来了10万大军,吓退了楚军。当然,齐威王十分高兴,立刻摆设酒宴请淳于髡喝酒庆贺。齐王高兴地问淳于髡:“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一看这架势,知道齐王又要彻夜喝酒,必定要一醉方休。 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齐王不解其意,淳于髡解释自己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酒量会发生变化。喝酒到了极点,就会酒醉而乱了礼节;人如果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要发生悲伤之事(此句原文即“酒极则乱,乐极则悲”)。所以,我看做任何事都是一样,超过了一定限度,则会走向反面了。 这一席话说得齐威王心服口服,当即痛快爽朗地表示接受淳于髡的劝告,今后不再彻夜饮酒作乐,改掉可能走向自己反面的恶习。“乐极生悲”成语典故由此而来。
  【物以类聚】
  出自《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春秋战国时,淳于髡为齐国赘婿,被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司马迁把他的事迹写入了《滑稽列传》之中。齐宣王昭告天下招贤纳士。淳于髡给他推荐了7个有才能的人,齐宣王经过问答,果然个个本领高强。齐宣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淳于髡说:“我听说人才是很难等到的,在千里之内的土地上,如果能找着一个贤士那不得了了。现在你却在一天之内,推荐了7个贤士,照此下去,贤士不是多得连齐国都容纳不下了吗?”淳于髡听后说:鸟是同一类的聚居在一起;兽也是同一类的走在上道。要找柴胡和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洼地里去找,一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株,但是如果到山的北面去寻,那就可以用车装运了。这是因为天下的生物都是同一类的聚在一起,我淳于髡可算是个贤士吧,所以您叫我推荐贤士,就像是到河里打水、用打火石打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给您再推荐一批贤士,哪里会只有这7个呢!后来,人们把它概括为“物以类聚”。现在,常用来比喻趣味相投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曲突徙薪】
  典故出自《霍光金日磾传·霍光传》,当初,霍光族人骄横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骄奢的人不懂得谦让,不谦让就会对皇上不尊敬,不尊敬皇上,这是大逆不道。位居众人之上,人们一定嫉恨他们。霍家人掌权时间如此长,嫉恨他们的人自然也多。天下人嫉恨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又违反礼仪,不灭亡,更待何时!”于是上书说:"霍家太兴盛了,陛下既然很宠爱霍家,就应该加以抑制,不使它灭亡。"上书三次,只回答说知道了。后来霍家诛灭,而告发霍家的人都受到封赏,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东汉时为北海相(今昌乐),后为青州刺史。典故最早出现在《 世说新语笺疏》《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孔融四岁的时候,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香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应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另一个说法是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并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这些话全记载在《田齐世家》里。
  【割席断交】
  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管宁是汉末三国时期北海朱虚人物。朱虚,古县名,辖区在今临朐昌乐交界一带,县治所在地在今鄌郚镇漳河村西。《三国志·魏志》有《管宁传》。《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载:据史书记载,东汉时代大学者管宁年轻时在外求学。其学馆原为一大户家废弃宅基,管宁与众学友将其辟为菜地,课余便到此给蔬菜锄草浇水。一次,管宁与学友华歆在菜地锄草,突然,管宁锄下土中现有黄金一块,管宁见之依然挥锄不顾,视如瓦砾,华歆则惊而拾之,见管宁不语,遂掷之于地。一日,管宁与华歆同席而坐,读书学习。适一贵胄乘轩路过此地,窗外甚是喧闹,管宁虽闻但照读如故,华歆则弃书往观,久之方回,并对管宁讲述其官尊贵之貌,及左右随从鸣锣开道,前呼后拥般威仪之景,管宁听后对华歆曰:“今朝政衰败,猪狗食禄,正直之士决不与之为伍,吾性恬静寡欲,与你志不同,道不合,子非吾友也。”遂执刀将席一分为二,各坐一块。自此,管宁与华歆断绝交往。“割席绝交”,如同“割袍断义”一样,表示从此一刀两断,不再为伍。管宁,公元159 - 241年,著名学者、隐士,汉末避乱居辽东,聚徒讲学,三十七年始归.魏文帝曹丕拜为大中大夫,魏明帝曹;甑拜为光禄勤皆辞不就。曹芳正始二年(241)年卒,时年84岁。著有《氏姓论》,今轶。
  【扪虱而谈】
  原作“扪虱而言”,典故来自《晋书·王猛传》,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昌乐)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他从小好学,才能卓越,胸怀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他。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于华阴。当他听说桓温入关后,便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的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横渡灞水,百姓们不知道您的意图,所以不来。"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说:"长江以南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于是就安排王猛暂任军谋祭酒。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后成为丞相,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杞人忧天】
  典故来自《列子·天瑞》“杞人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也。”姜太公建都营丘是在周初,后历经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公元前866年,哀公的异母兄弟胡公即位后,迁都至薄姑(今博兴县)。公元前646年,杞国迁到缘陵,也就是到了咱们昌乐。公元前544年,杞国又迁至安丘一带。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体在一起聚积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既然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跳跃舞蹈,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燎麻照读 】
  典故出自《梁书·刘峻传》,刘峻字孝标,父刘埏,早卒。南北朝时北海都昌(今昌乐)人,刘峻与母许氏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寒,不能自立,遂出家为尼、僧。不久还俗,靠乞讨,为人劳役为生。刘峻自幼聪明绝异,勤奋好学。虽寄人篱下,为人奴役,亦自课读书,见有典籍异书,必往祈借,抄录心记。时家无油烛灯火,刘峻常燎麻炬,照读不误。有时昏沉困倦,炬火燃其眉发,觉而复读,从不懈沮。数年后,刘峻已是博通群书,文藻秀出之饱学之士。以后世人将刘峻好学之事作为典故,曰“燎麻照读”或曰“书淫”。他常以自己见识不够渊博为苦,听说哪里有奇书,必定会前往求借。清河的崔慰祖称他为"看书最多的人"。之后他便博览群书,文采华丽。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闻名于世。
  【邴原泣学】
  典故出自明朝礼赞《初潭集卷十二》,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上学。”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免费地传授你知识,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去学习了。在一个冬天之内,熟练地背诵出了《孝经》《论语》。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闻雷泣墓】
  《闻雷泣墓》又称为《王裒泣墓》。讲述了魏晋时孝子王裒的孝行。《二十四孝》中的第十六则故事。据《孝子王裒的传说》(晋书·王裒传)载: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即今昌乐县人,魏晋时孝子。其祖父王修,为汉末名士。父王仪为魏司马,随司马昭伐东吴,兵败,被司马昭嫁罪屈杀。王裒痛父屈死,决然负父遗骨从洛阳携母返回原籍昌乐,投奔祖父生前好友华岩寺住持。他隐居山林,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他的母亲在世时胆子小,害怕听到雷声,死后被埋葬在一处山林里面。每当遇到风雨天气,听到雷声,王袌就会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后来他作《蓼莪》一首,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后人就用“闻雷泣墓”这一成语记述王袌的孝心之举。据《昌乐县续志·古迹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以东八里”,即今天的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墓前至今立着明成化二年“魏孝子王裒之墓”碑,碑高2.2米,宽1.1米。墓院两侧另有碑记6方,周围有柏树、国槐、白杨树等,院貌朴素、宽阔、宁穆,望之令人肃然起敬。孝子王裒是历代儒学和官方教化民众与学子、倡导孝文化的榜样,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昌乐知县范威倡导儒学,于王裒故里增筑王裒墓,并刻碑“魏孝子王裒之墓”记之,以表其德。此后孝风倡行乡里,历代多有修葺增筑及刻碑表彰。
  【不食周粟】
  《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载:“城东南十里外孤山,特起一峰,壁立千仞,为邑东保障,城脉盖由此焉。”孤山,原叫首阳山,亦名凤山。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二人隐居于该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后人为纪念这两位仁人志士而把首阳山改名为孤山。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姓墨胎氏,伯夷是大儿子,叫墨胎允,叔齐是二儿子,叫墨胎智。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一带。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听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后来碰到一个上山挖野菜的妇女,说起天下变化,那个妇女说:“现在这里是姜太公的封国,这里的土地已是周朝的土地,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了。”从此以后,二人连野菜也不吃了,直至饿死。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两个孤竹国谦逊让国、忠孝节烈的仁人兄弟,就在首阳山顶上修建了夷齐祠,以表其品格气节和精神美德。伯夷、叔齐与首阳山的故事,也被潍坊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家丘】
  典故来自《三国志》卷十一《魏书·邴原传》。丘即孔丘,据《孔子家语》载,孔丘的西邻不知孔丘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喻指圣贤未被世人认识。东汉末年的一天,北海郡朱虚(今昌乐)人邴原,往安丘拜见当时著名学者孙崧,求教学问。邴原见过孙崧,言明来意。孙崧曰:“君乡里有高密郑君(玄),博览古今,博文强记,钧深致远,实学者之师模也,你今舍近之而来敞处,真所谓以郑君为‘东家丘’也。”邴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钺,然未迭学生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采玉者,入海而采珠者,但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先生以学生为西家愚夫邪。”孙崧敬其直爽以礼相待,遂答所问,并以所着相送,成为至交。关于“东家丘”一词,据传说孔子西邻不知孔子之才学。有求学者问其住处,西邻称孔子为“东家丘”,因其语为孙、邴二人对话所流传,后成为典故,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邴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自幼聪悟俊朗,好学博涉,后仕曹操为五官将长史。邴原一生高远清白,清规藐世,颐志淡泊,虽然为官,但平日无事则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后随曹操征吴,病卒于途中。陈寿《三国志·魏书》有传。
  【孔融坐满】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 ”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汉末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 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在任期间,仗义疏财,周济贫寒,并喜好结交名士、名人,家里常常是鸿儒满座,宾客盈门。当时,郑玄,王修、管宁、邴原、是仪、孙浩、太史慈等,都是孔融座上客,均受到孔融的周济和重用。这些人以后皆成为大学者或国之股肱。如高密人郑玄,一代大儒,经学大师,孔融深敬之,特命高密县令另辟一乡为“郑公乡”。营陵人王修,德才兼各,以孝闻名于世。孔融聘其为主薄。即墨令,后王修官至大司农,太常。北海孙邵,-直是孔融的好友,后孙邵仕吴孙权,成为东吴第一任宰相。营陵人是仪早年跟随孔融,后仕东吴,为尚书仆射(副宰相)。东莱人太史慈,其家在北海治所剧县以东二十里,太史慈在外,老母在家一直得到孔融的帮助,后太史慈成为东吴大将。管宁、邴原等也都成为大学者、隐士,留名后世。不但北海的名人受到孔融的敬重,就是有一介之善的北海平民和四方游士来北海,孔融莫不以礼待之。因此当时北海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樽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人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三国志通俗演义》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