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62天前
鄌郚总编

亓卫星丨爷爷讲述的修高崖水库

  爷爷讲述的修高崖水库
  亓卫星
  每当我徜徉在高崖水库大坝上,眼前便浮现出爷爷与两万多名民工推着小推车,千军万马修建大坝的动人场面,不由得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这种心情,也许是源自我爷爷亲身见证过,并参与了高崖水库的建设过程吧。我自幼在爷爷身边长大,他在世时经常给我讲述修建高崖水库大坝的故事,那不凡的壮举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汶河发源于沂山,自西向东摇头摆尾流经我县南部,在高崖水库建设之前时常放荡不羁,泛滥成灾。1959年,为了根治汶河水患,昌乐县的决策者们决定修建高崖水库。随即成立了全县水利建设指挥部,计划调集民工3万人,实际到工地的民工最多时达2.6万人。1959年11月3日,高崖水库工程正式动工。在“劈开马鞍移龟山,腰斩汶河灌良田”等口号的鼓舞下,包括我爷爷在内的全村一些青壮劳力和全县一样,浩浩荡荡开赴工地,战严寒、耐饥饿,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奋战在工地上。爷爷告诉我,当时整个水库建设现场,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个个小帐篷,无论酷暑严寒,大家都吃住在帐篷里,条件别提多么艰苦了!
  由于当时机械设备非常少,水库建设全靠人工用锨、镢、锤、钎开挖,靠肩挑人抬搬运,一点点推进。爷爷说,当时光是用小推车搬运的土石方,就足以堆成一座百多米高的山丘。陈毅元帅当年曾经感叹:淮海战役的辉煌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浩大的高崖水库初期工程,就是昌乐人民用小推车一车一车推出来的呢!爷爷说,工地上为了鼓舞士气,当时各民工团纷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还出台了各种奖励政策,有的奖励铁锹、洋镐等劳动工具,还有的奖励窝窝头。通过各种劳动竞赛,大家都鼓足干劲拼命干,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当时有一个民工叫马洪恩,小时候被手雷炸掉了右臂,但摸索出了独臂推车的绝技,推车一点不比别人差,被称为“独臂英雄”。来自鄌郚公社的女民工吕凤雪带着十几个姑娘组成妇女推车队,被命名为“穆桂英班”。后来参与的妇女越来越多,逐渐演变成“穆桂英军团”,对水库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水库建设过程中,也曾发生过不幸。有一次雨后出现了大面积山体滑坡,有数名妇女被滚落的石头砸中,把生命的终点定格在了青春的大好年华。
  工程热火朝天进行之际,由于受全国“大跃进”运动的不良影响,1960年的时候,昌乐县出现严重缺粮现象。根据上级指示,当年6月10日前后,工地留下1.5万人继续施工,抽调民工6400多人携带1100多辆小推车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剩余民工继续日夜抢工。经过8个月17天夜以继日、艰苦卓绝地奋战,大坝于1960年7月20日实现合龙,合龙后蓄水近4000万立方米。“修筑汶河石壁,截断沂山云雨,高崖出水库”的宏伟蓝图,终于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在几乎没有机械设备的20世纪60年代,昌乐县动用近3万名劳动力,能够在9个月之内基本建成高崖水库,创造了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水利奇迹,在昌乐大地上书写了新的“大禹治水”传奇。
  现如今,蓄水近60年的高崖水库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昌乐大地的南端。她是昌乐县人民引以为豪的最大水利工程,位居潍坊市6座大型水库之列。多年来,历经多次除险加固,现在总库容为1.45亿立方米,灌溉良田面积19.7万亩,约占全县灌溉面积的40%;同时,也是昌乐县的主要饮用水源地。高崖水库把以前频发洪灾的水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水利,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高崖水库还以其自身优势,带动了我县乡村旅游业的大发展。在高崖水库基础这个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仙月湖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度假胜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望着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仙月湖风景区,聆听白鹭的鸣叫,时常感慨:当年包括我爷爷在内的那些老前辈们的辛苦,真的没有白费!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