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55天前
鄌郚总编

昌乐县昌乐镇自然村村名人口

  昌乐县昌乐镇自然村村名人口
  序 号 村   名 别    名 1990年人口 建村朝代 最早姓氏 现有姓氏 村   名   溯   源
  1车站817清末秦、滕、1902年昌乐建成火车站后,站前形成村落,习称车站。1982年命名为车站。
  2北关1826明代葛、王、因位于原县城北门外,故名北关。
  3南关2123明初杨、陈、邢、明初已形成村落。因处于县城南门外,故名南关。
  4西村1120当代韩、刘、赵、栾、田、冯卜、1980年城区规划,因处于县城西部,取名西村。
  5黄埠1180明代刘、赵、郄、明已有村,因村后倚黄土埠,取名黄埠。
  6四图318宋元图武、王、宋元之际,图姓立村。立村人排行第四,故取名四图。
  7耿王耿家庄、王家庄584明中期耿赵、张、夏、明中期,耿姓从懒鞭迁来立村,取名耿家庄。明末,王姓从县城迁来在耿家庄北侧立村,取名王家庄。1958年,二村合一,易名耿王。
  8东徐徐家庄689明初徐王、赵、李、明初,徐姓在此经营油坊,渐成村落,取名徐家庄。1958年更名为西徐。
  9西徐小徐家庄431明成化赵赵、明成化年间,赵姓自县城迁此立村,因临徐家庄,取名小徐家庄。1958年更名西徐。
  10西崔崔家庄423明洪武崔崔、赵、明洪武二年,崔姓自寿光县迁来立村,取名崔家庄。1958年,为避免重名村,改名西崔。
  11东风懒鞭880明初刘康、赵、刘、明初,刘姓自河北枣强县懒鞭迁来立村,为示不忘本,因其原村名懒鞭,后改为东风。
  12南萧萧家下坡、萧家庄1323明宣德萧肖、明宣德年间,萧姓自萧家流口徙此立村,因处于埠坡下,取名萧家下坡。后村址渐北移,易名萧家庄,又称城南萧。1958年更名为南萧。
  13东萧肖家庄、李家老庄876宋元李宋元之际已有村,名曰李家老庄。明宣德年间,萧氏从萧家流口迁来,改称萧家庄。1958年更名为东萧。
  14西店847明初张张、冯、韩、明初,张氏迁此立村,因处于青州与潍州驿道旁,设有客店,且在县城西,取名西店。
  15南王王家庄432清顺治王清顺治年间,王姓自南关徙此定居,取名王家庄。1958年更名为南王。
  16东南村1497当代刘、郝、1980年城区规划,因位于县城东南隅,取名东南村。
  17大北庄301元代孙赵、元代已有村,孙氏居住。因位于县城最北端,取名大北庄。
  18孤山庙范家庄、吕家庄780元代范元代已有村,名范家庄。明初,吕氏由河北枣强县迁入,改称吕家庄。后因村东建有孤山庙,故易名孤山庙。
  19石家庄490元代石赵、元代石姓立村,以姓取名石家庄。
  20潘家辛潘家新庄327清光绪潘清光绪二十八年,潘姓由潍县潘家迁来立村,取名潘家辛庄,后省写为潘家辛。
  21北三里三里庄999元代赵、孟、孙、林元代,此处有银里、三里、杏花村三村。清初,三村合一,因距县城三里,统称三里庄。1958年更名为北三里。
  22西管庄管庄700宋元管刘、宋元已有村,管氏世居,名管庄。清初,村落东扩,以沟分界为两村,本村居西,称西管庄。
  23东管庄管庄794宋元管樊、宋元已有村,管氏世居,名管庄。清初,村落东扩,以沟分界为两村,本村居东,称东管庄。
  24邢家河邢家庄613元初邢邢、赵、萧、高、张元初,邢姓从寿光县纪台迁来立村,取名邢家庄。明初,因濒河,更名为邢家河。
  25东尖庄东尖冢670明初张张、李、明初张姓自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因处于尖冢东,取名东尖冢。民国初,因“冢”字不雅,改名东尖庄。
  26西尖庄西尖冢1019宋代王贺、王、宋代,王氏立村,因村东有圆形土冢,取名尖冢。明初,东尖冢村立,本村改称西尖冢。民国初,因“冢”字不雅,改称西尖庄。
  27马家庄433宋代马赵、宋代已有村,马氏居住。取名马家庄。
  28玉皇庙414明末刘刘、房、明末,刘姓自懒鞭迁此定居,因村东有玉皇大帝庙,取名玉皇庙。
  29戴家庄349明初戴明初,戴姓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取名戴家庄。
  30冯家庄238元代冯元代,冯姓自尖冢迁此立村,取名冯家庄。
  31高家河611明洪武高高、明洪武年间,高姓自历城县迁来,在小丹河西畔立村,宜兴市与地理位置取名高家河。
  32商家庄881明代商赵、田、明代商氏立村,取名商家庄。后商氏绝嗣,赵姓迁入,村名沿称。
  33周家庄427明初周周、黄、刘、明初,周姓自山西迁来立村,取名周家庄。
  34曲家庄805宋元曲刘、吴、宋元之际已有村,曲氏居立,名曰曲家庄。
  35砚家河颜家河、阎家河466宋代颜王、孙、宋代颜氏立村,名颜家河。清代称阎家河。民国时代,写作砚家河。
  36郭家庄杨家围子801清初郭杨、郝、孟、张、高郑、王、孙、清初,郭姓自郭家庄迁来立村,取名郭家庄。清末,地券归杨姓,并在村周围建围墙,称杨家围子。1951年复名郭家庄。
  37前东村606明初邢、王明初,邢、王二姓立村名曰邢王村。清初,田姓从田老庄迁入,因在故里之东,称东村。1957年扩为两村,本村居南,称前东村。
  38后东村邢王村342明初邢、王王、明初,邢、王二姓立村名曰邢王村。清初,田姓从田老庄迁入,因在故里之东,称东村。1958年扩为两村,本村居北,称后东村。
  39东山王东山王家庄855明初王王、赵、律、明初,王姓从登州旋子湾迁此落居,出名东山王家庄,后称东山王。
  40东山李东山徐家庄844明代徐徐、张、李、郝、卓明已有村,名东山徐家庄。明中期,李姓迁入,改称李家庄。清代易名东山李。
  41田老庄田家庄、田家老庄589明洪武田田、明洪武二年,田姓自阳信县迁来立村,取名田家庄。后称田家老庄。1981年更名为田老庄。
  42申明亭499明初田田、臧、明初,田姓从阳信县迁来立村,洪武八年建申明亭,因村靠近申明亭,遂以亭取名。
  43南三里秦家老庄、三里庄809元代秦秦、刘、孙、贾、元代至元五年,秦姓从安徽宿县迁来立村,名秦家老庄。后因距县城三里,易名三里庄。1958年更名为南三里。
  44北流泉北柳泉675明代王、明已有村,因处汉代柳泉故居之北,而得名北柳泉。后又取源远流长之意,改称北流泉。
  45南流泉南柳泉694明初刘王、刘、明初,刘姓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因临近汉代柳泉故居,与北柳泉对应,称南柳泉。后又取源远流长之意,改称南流泉。
  46刘家桥387元代刘刘、董、元已有村,刘姓自郭齐老庄迁此,并建桥一座,得名刘家桥。
  47吕家庄413明洪武吕吕、赵、明洪武二年,吕姓自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取名吕家庄。
  48吴家池子574明代吴吴、明已有村,吴氏世居。因村东北有一泓清泉,冬夏不竭,以此取村名吴家池子。
  49五闫家庄五阎王庄298清初阎阎、清初,阎氏从城里迁此定居,有排行第五者,横行乡里,人称五阎王,遂名五阎王庄。民国时,改称五闫家庄。
  50西田家庄田家庄子200明崇祯田田、明崇祯年间,田姓从乔官下坡迁来立村,取名田家庄子。1958年更名为西田家庄。
  34197
  建村朝代宋代8,元代8,明代27,清代5,当代2,合计50,校对完成。明初山西迁来立2村,河北迁来立2村。
  说明:本“昌乐县村名溯源统计表”村名溯源信息取自闫其昌先生所著《昌乐地名探源》一书,个别村庄略有改动。现有姓氏信息参考了刘福新(笔名文辛)先生的博客以及县职业中专学生学籍。1990年人口数据取自《山东省昌乐县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一书,在此一并致谢。 (葛有德2022.11.13)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