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55天前
鄌郚总编

昌乐县乔官镇自然村村名人口

  
  序 号村   名别    名1990年人口建村朝代最早姓氏现有姓氏村   名   溯   源
  1乔官南郡州3513唐代冯、宋、李、刘秦、赵、张、徐郝、唐代已有村,名曰南郡州。明初,冯姓迁入后以“乔姓官人赴任,经此兵卒葬此”,遂易名为乔官。后设三个村委,分别称为乔东、乔西、乔南。
  2贾陶905唐代贾、陶李、杨、唐代已有村,贾氏、陶氏世居,故取名贾陶。
  3山唐620明初唐唐、明洪武二年,唐姓自河北枣强迁来立村,因倚方山,遂依地势与姓氏取名山唐。
  4蓝洼344明末李王、明末,李姓自安丘县迁来立村,因此地盛产染料蓼蓝,村子四周高,中间凹,取名蓝洼。
  5西级688元代王王、元代已有村,名西级。明初,王姓从寿光寇家坞迁入,仍称西级。
  6下庄1201元代曹刘、张、王、元代已有村,曹氏立村。因村处岭下,取名下庄。
  7上庄488明初刘刘、陈、齐、明初,刘姓自山西洪洞迁来在方山南麓立村,因地势较高,取名上庄。
  8下河 264明嘉靖李明嘉靖年间,李姓从北展迁来立村,因地势低下且临河,取名下河。
  9下坡840明初裴、刘、于田、黄、明初,裴、刘、于等姓迁此立村,因处于团山子坡下,取名下坡。
  10大埠332明中期韩韩、明中期,韩姓自青州迁来立村,因村北有大埠,取名大埠。
  11大山陈家园、陈家老庄657明万历陈、张、陈、秦、张、明万历年间,陈姓从潍县和昌乐县城迁来,一名陈家园,一名陈家老庄。清初,张姓从寿光迁来,取名大山。后三村合一,统称大山。
  12北展北展店1721唐代李、周、唐已有村,处于南北交通要冲,设客栈,故取名北展店,后简称北展。
  13花园417明嘉靖董董明嘉靖年间,董姓自昌乐北关迁来立村,其时因遍地山花,取名花园。
  14苗埠邢家埠、庙埠359明末邢明末,邢姓从邢家庄迁来在上埠旁立村,取名邢家埠。清初,村里建庙一座,遂更名庙埠,民国初演为苗埠。
  15韩家韩家庄295明初韩明初,韩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取名韩家庄,1981年更名为韩家。
  16小善地小官庄497清中期郝刘、任、清中期,郝姓由马宋河西迁来,在大官庄南立村,取名小官庄,民国时更名为小善地。
  17土埠沟407明初刘明初,刘姓自郭齐迁来立村因村东、村西有土埠,村中、村北有大沟,取名土埠沟。
  18龙泉院979唐代唐代已有村,村中有泉,名龙泉,泉水绕村而流,村西又有龙泉庙,遂取名龙泉院。
  19大埠前埠前197明永乐刘刘、王、明永乐年间,刘姓自边下迁来立村,因处土埠南,取名埠前。清初,村北小埠前立村,本村遂称大埠前。
  20方南刘461明初刘明初,刘姓自边下迁来立村,以地势与姓氏取名方南刘。
  21西河下606明中期于于、张 、明中期,于姓自于家山前迁此立村,因在河下村西,取名西河下。
  22达字沟大旗沟、兴隆庄226元代元已有村,因在大沟以西,取名大旗沟,亦称兴隆庄。明初,黄、张等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更名为达字沟。
  23东菜园龙山东村610明初李代、明初,李姓自都昌迁来立村,因村西北有龙山,取名龙山东村。清初,因在菜园村东,改称东菜园。
  24西菜园菜园、双河村552明中期刘刘、明中期,刘姓自朱刘店迁此立村,以种菜为业取名菜园。清初,龙山东村改称东菜园,本村遂称西菜园。民国初,因村东两河相会,曾称双河村,不久,复名西菜园。
  25南菜园袁家河、圈子219明初袁袁。袁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临于河,取名袁家河。因于河绕村半圈,又称圈子。民国初改名南菜园。
  26钟家庄459明中期钟、秦、刘、吕、明中期,钟姓自上庄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钟家庄。
  27驻马河朱马村、朱马河512宋代朱、马任、宋代已有村,朱马二姓共同立村,名朱马村。因濒临潴河,改称朱马河。明初任姓迁入改名驻马河。
  28程家河程家庄321明后期程明后期,程姓从青州齐家官庄迁来立村,取名程家庄。1981年因临潴河,更名程家河。
  29歇头仓1326明初于于、张、姜、邱明初,于姓自文登县大水泊迁来卧虎山北立村,因距县城二十五里,俗称二十五里一个“歇头”,村中又有一大粮仓,遂取名歇头仓。
  30东河下河下438明宣德庞庞、谭、刘、明宣德年间,庞姓自庞家河沟迁来立村,取名河下。明中期,西河下立村,本村更名东河下。
  31大清沟青龙沟、大清寨279明初孔明初,孔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三面环沟,沟沟相通,取名青龙沟。清咸丰年间,村周筑围寨改称大清寨,又称大清沟。
  32吴家泉吴家庄339明末刘、田、吴明末,刘姓自玉皇庙迁来定居,取名刘西营。田姓自田家泉子迁来,名东田泉。吴姓自潍城迁来,名吴家庄。后三村合一,称吴家庄。1981年更名为吴家泉子。
  33辛官庄235清初王清初,王姓由寿光县迁来,在皮匠官庄村西立村,取名新官庄,省写辛官庄。
  34房家庄209明初房王、明初,房姓迁来立村,取名房家庄。
  35羊栏子226清初刘李、清初,刘姓从潍城西小埠迁来,此处为牧羊荒地,成村落后称羊栏子。
  36后君祥君祥沟、北君祥398明初王王、刘、明初,王君祥由潍城迁来,临沟立村,名君祥沟。明隆庆二年,洪水冲村,分成南北两部分,本村称北君祥,民国初称后君祥。
  37前君祥君祥沟 、南君祥371明初王张、刘、马、明初,王君祥由潍城迁来,临沟立村,名君祥沟。明隆庆二年,洪水冲村,分成南北两部分,本村称南君祥,民国初称前君祥。
  38大善地四级官庄、大官庄220清乾隆刘刘、清乾隆年间,一名叫刘四季的佃户来租地种,后又有一些佃户相继来此,成为群体村落,取名四季官庄。清末改称大官庄。民国初改称大善地。
  39黄家洼1319明初黄黄、赵、明初,黄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地势低洼,取名黄家洼。
  40赵王庄赵家庄341清初赵清初,赵姓从韩家阳阜迁来立村,取名赵家庄。清末赵姓迁东北,王姓迁入,1981年更名为赵王庄。
  41王家庄549明初王明初,王姓从乔官镇西级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王家庄。
  42陶家庄654明天顺陶陶、卢、明天顺年间,陶姓自庄皋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陶家庄。
  43梁家庄1566宋代梁梁、解、秦、王冯、宋代已有村,梁氏世居,名曰梁家庄。
  44于家庄子仁里庄315明天启于于、赵、明天启年间,于姓自田家泉子迁来立村,又收留些乞讨者至此因此取名仁里村。清嘉庆年间更名于家庄子。
  45姜家庄子西洼342清初姜清初,姜姓自潍县迁居高家阳阜,继而迁此立村,因地势低,又在高家阳阜村西,故取名西洼。后又以姓氏取名姜家庄子。
  46北夏家庄821清初夏夏、清初,夏姓从本镇夏家庄迁此立村,因处夏家庄北,取名北夏家庄。
  47南夏家庄夏家庄389明正统夏夏、明初,夏姓自河北枣强迁来昌乐县城,明正统年间,又在方山南立村,取名夏家庄。清初,北夏家庄立村,本村遂称南夏家庄。
  48唐家店子567元代唐李、张、元代唐姓立村,因经营店铺,取名唐家店子。
  49西邵家庄邵家庄167明初邵明初,邵姓自河北枣强迁来立村,名邵家庄。明末,分为东西两村,本村居西,称西邵家庄。
  50东邵家庄邵家庄271明初邵邵、明初,邵姓自河北枣强迁来立村,名邵家庄。明末,分为东西两村,本村居东,称东邵家庄。
  51于家山前1231明初于于、崔、明初,于姓自文登大水泊迁来,在卧虎山南坡立村,依地势、方位及姓氏取名于家山前。
  52刘家庄子534明末刘刘、明末刘姓自昌乐县城玉皇庙迁来立村,取名刘家庄子。
  53皮匠官庄658明初魏魏、孙、明初,魏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以鞣制皮革为业,取名皮匠官庄。
  54田家泉子苑家泉子793元代苑于、田、元代已有村,苑氏立。因小丹河源于村西且有泉,取名苑家泉子。明初,田姓自田家老庄迁入后更名为田家泉子。
  55君求官庄杜家井846明初杜刘、杜、李、高陈、唐、明初,杜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取名杜家井。明末, 传说响马赵君求曾占据,遂更名为君求官庄。
  56董家庄子美和村212明正德董明正德年间,董姓自昌乐县城北关迁来立村,以吉祥意取名美和村。清初,改以姓取名董家庄,1981年更名为董家庄子。
  57方山官庄西赵庄296明末赵赵、王、明末,赵姓从大解召迁来立村,因在解召西,取名西赵庄。后因北倚方山,更名方山官庄。
  58康家庄子张家营296清中期张康、清中期,张姓从苗埠迁来立村取名张家营。后康姓从潍城迁入,易名康家庄子。
  59高家阳阜1455明永乐高高、明永乐年间,高姓由安徽凤阳迁来立村,以村南有埠取名为高家阳阜。
  60韩家阳阜474清初韩张、清初,韩姓由寿光县南韩迁来在高家阳阜村东立村,取名韩家阳阜。
  61耿家官庄639明成化耿耿、刘、明成化,耿姓从耿安迁来立村,取名耿家官庄。
  62高家庄子703明末姚姚、孟、黄、明末,姚姓从尧沟来此租种朱汉高家的土地,后刘姓、黄姓相继迁来形成村落。因是朱汉高姓的佃户村,故称高家庄子。
  63盖家庄子盖家新庄、盖家庄636明末盖任、王、明末,盖姓从利津迁来立村,名盖家新庄。清初,改称盖家庄。1981年更名为盖家庄子。
  64韩家寨子669明中期韩韩、明中期,韩姓从韩家析出立村,取名韩家寨子。
  65赵家河南248明洪武赵陈、 明洪武年间,赵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在潴河南岸立村,取名赵家河南。
  66王家河南438明嘉靖王王、刘、明嘉靖年间,王姓由东山王迁来在潴河南岸立村,故取名王家河南。
  67李家河南340明末李李、明末,李姓由北展迁此潴河南岸立村,遂取名李家河南。
  68庙子官庄504明隆庆唐、胡李、王、明隆庆二年,洪水将桃花村冲没,唐、胡二姓遂迁此立村,并建关帝庙一座,故取名庙子官庄。
  69冯家庙子155明初冯明初,冯姓由尖冢迁来立村,因村西有观音庙,遂取名冯家庙子。
  70张家坊子294元末刘、王元末已有村,刘姓居东,名天保,王姓居西,曰蓝村。清初,张姓迁入,经营店坊,遂改称张家坊子。
  71孟家淳于孟家老庄919宋元孟孟、郝、田、赵宋元时已有村,孟姓立,名孟家老庄,明代,另一支孟姓从寿光纪台迁入,易名孟家淳于。
  72丁家淳于209明永乐丁丁、刘、明永乐年间,丁姓从昌乐县城南关迁来立村,因临近淳于髡墓,取名丁家淳于。
  73尹家淳于淳于618春秋战国苏尹、相传为战国古村,淳于髡故里,故名淳于。明初尹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入后,称尹家淳于。
  74赵家淳于876明前期赵赵、陈、李、明前期,赵姓自解召迁来立村,相传村东北夫子山为淳于髡墓,遂取名赵家淳于。
  75庞家淳于759明正德庞王、明正德年间,庞姓从商家庄迁来立村,因临近淳于髡墓,取名庞家淳于。
  76路家山子654清初路周、清初,此处有若干小村落,王姓居住地称王家营,牛姓居住地称牛南宅,周姓居西北角称西周家,路姓迁来称路家山子。后来四村统称路家山子。
  77陈木匠官庄富聚官庄483明成化陈王、牛、明成化年间,陈姓自西营子迁来立村,以吉祥如意取名富聚官庄。清初,村民有陈姓木匠,技艺精湛,闻名乡里,渐改名陈木匠官庄。
  人口合计45488
  建村年代春秋1,唐代4,宋代3,元代6,明代53,清代10,合计77,校对完成。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