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56天前
鄌郚总编

昌乐县马宋镇自然村村名人口

  
  序 号村名别    名1990人口建村朝代最早姓氏现代姓氏村   名   溯   源
  1营丘营丘镇936宋代牛宋代已有村, 原为营丘(今古城)牛姓场院。宋末,兵乱,营丘灭迹,牛姓迁此立村,名营丘镇。因临古营丘得名,后称营丘。
  2马宋1763唐代马、宋刘、唐、崔、王、张吴、季、唐代已有村,马姓、宋姓居此,以姓氏取名马宋。
  3河头706明中期王王、宋、明中期,王姓自金钗河南王家庄迁来立村,因临近金钗河上源,取名河头。
  4寺后370元代王、元代已有村,因处于洪福寺北,取名寺后。1977年,因修马宋水库,全村迁新址,村名未改。
  5涝洼张家涝洼、唐家涝洼546元代张潘、元代,张姓立村,因地势低洼,取名张家涝洼。明初唐姓迁入后,更名唐家涝洼,后称涝洼。
  6河西天齐庙、马宋河西1066元代郝郝、唐、刘、张赵、王、于、元代已有村,村内有天齐庙,故名天齐庙庄。明初,郝姓迁入,因处白浪河与马宋店西,取名马宋河西。1949年后称河西。
  7王疃慧泉东村854元代王李、王、刘、元代已有村,处于慧泉山东,取名慧泉东村。后因王姓居之,遂改称王疃。
  8丛阎皮匠官庄、丛家庄、阎家庄子525明末丛、阎丛、赵、闫、明末,丛姓迁来立村,以鞣制皮革为业,得名皮匠官庄,也称丛家庄。阎姓迁来立村,取名阎家庄子。1970年二村合并,更名为丛阎。
  9城前435明末张明末,张姓自浙江迁来在古城南立村,取名城前。
  10仓上河周686明初张张、李、明初,张姓迁来立村,因三面环水,二河曲抱,取名河周。后明朝建官粮仓若干,遂名仓上。
  11三图215明末张张、唐、明末,张姓自张家辛牟迁来立村,取名三图。
  12淮沟汇沟673元代王王、元代已有村,名汇沟。据《营陵王氏谱.汇沟正讹记》云:“村中有一渠,东与西各一焉,夏秋雨集,三渠分流,至村南汇为一,并入丹溪。此汇沟所由名也。”淮、汇音近,遂名淮沟。
  13郭庄郭家庄854元代郭刘、王、 元代已有村,郭姓居之,名郭家庄。1981年更名为郭庄。
  14黎家野竹庄、大北庄482元代黎张、元朝,黎姓居住,名黎家。清乾隆年间,阎氏迁入,因多野竹,称野竹村。民国时,因处营丘之北,改称大北庄。1981年复名黎家。
  15南崔南官庄、崔家埠崔家庄754明初崔崔、唐、明初,崔姓立村,在马宋店南,名南官庄。后又改称崔家埠。因北有崔家埠,又改称崔家庄。1981年,县政府批准改称南崔。
  16北崔崔家庄424明代崔王、明代已有村,崔姓居住,名崔家庄。后崔氏绝裔,刘氏迁入。1981年,更名为北崔。
  17古城1340西周滕、马、高、张、王何、史载为西周姜太公始封地,称营丘,该村为营丘故城,后称古城。
  18沙罗坊388明代沙、罗沈、明代已有村,沙姓、罗姓经营店铺、作坊,取名沙罗坊。
  19北河洼洼子409明前期张张、明前期,张姓迁来立村,因地势低,取名洼子。后以沟分为两部分,本村居北,称北河洼。
  20南河洼洼子528明前期张张、明前期,张姓迁来立村,因地势低,取名洼子。后以沟分为两部分,本村居南,称南河洼。
  21大河洼西河洼、刘家河洼1024明代张、刘、明代已有村,因临河地势低,又在河洼村西,故名西河洼。明中期,改名刘家河洼,再改张家河洼。1948年更名为大河洼。
  22古城店238明代张刘、闫、明代,张姓自张家老庄迁来在古城西南立村,有经营客店的,取名古城店。
  23刘家埠935明成化刘刘、明成化年间,刘姓自郭齐迁来在高埠立村,取名刘家埠。
  24刘家营马宋南营1256元代元代已有村,名马宋南营。明初,刘姓自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改称刘家营。
  25后皇庄马家庄、皇庄616明初马唐、张、明初,马姓立村,名马家庄。明英宗年间,被衡王府圈占,改称皇庄。清中期,分为两个皇庄,本村居后,称后皇庄。
  26前皇庄马家庄、皇庄463明初马唐、明初,马姓立村,名马家庄。明英宗年间,被衡王府圈占,改称皇庄。清中期,分为两个皇庄,本村居前,称前皇庄。
  27邵家庄401明初邵邵、刘、明初,邵姓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邵家庄。
  28褚家庄河泊162明初李明初,李姓由仓上迁来立村,因临河,取名河泊村。清初,褚姓迁入,易名褚家庄。
  29大吉阿吉阿580明初王王、明初,王姓立村,村东有岭,阿即丘陵,吉阿即吉祥岭边,以吉祥嘉言命名。清初,王氏一支析出,立小吉阿,本村遂称大吉阿。
  30小吉阿123清初王刘、清初,王姓自吉阿迁来立村,取名小吉阿。
  31辛庄子新庄子280明初郭丁、明初已有村,郭姓居住。明成化年间,刘姓迁入,形成新村,取名新庄子,后省写成辛庄子。
  32高家庙高家庄943明初高高、滕、明初,高姓迁此立村,名高家庄。康熙21年在村东北修庙一座,改名高家庙。
  33吴家庄139明隆庆吴明隆庆年间,吴姓自吴家池子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吴家庄。
  34姚家庄428明中期姚吴、明中期,姚姓自尧沟迁来立村,取名姚家庄。
  35康家庄465明前期康康、明前期,康姓自益都康家羊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康家庄。
  36东张庄张家辛牟、张家庄347明中期张张、荣、明中期,张姓由西店迁入立村取名张家辛牟。后因北有张家辛牟,遂更名张家庄。1981年更名为东张庄。
  37石沟崖257清初张、李清初,张姓、李姓迁来在石沟崖上立村,取名石沟崖。
  38小北庄滕小北310清初滕滕、清初,滕姓自河南村迁来,因在故里之北,取名滕小北,后称小北庄。
  39泥沟子957元代薛姜、元代已有村,名泥沟。明隆庆二年水淹泥沟村,居民迁至山西坡里村,仍名泥沟子。
  40姜家河姜家庄子471元代姜刘、元代已有村,姜姓居住,名姜家庄子。因有同名村庄,又临近金钗河,1981年更名为姜家河。
  41城角头612元代薛元代已有村,薛氏世居。明代滕氏迁入,因处于古城西南角,故名城角头。
  42徐将军石将军813明隆庆薛徐、王、刘、明隆庆二年水淹泥沟后,部分薛姓西迁至此立村,村东北由将军亭。据传,将军名徐凯,唐代人,征高丽时病故于此。村遂命名为徐将军。将军立有石像,故又名石将军。
  43王家老庄王家庄613宋元王王、宋元之际,王姓从河南迁来立村,名王家庄。后由此迁出王姓甚多,故称王家老庄。
  44唐家老庄586明初唐王、明朝,唐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取名唐家老庄。
  45张家老庄南王疃、张家庄902明初张张、明初已有村,名南王疃。明永乐七年,张姓自潍县迁入,称张家老庄。民国初,曾称张家庄。19814年复名张家老庄。
  46郝家老庄郝家庄388明初郝马、明初,郝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名郝家庄。后称郝家老庄。
  47刘家河岔469明嘉靖刘明嘉靖年间,刘姓自博兴刘家集迁来立村,因近双龙河,取名刘家河岔。
  48李家河岔金溪村、毛家河岔450明嘉靖李毛、明代已有村,因在金钗河南岸,取名金溪村。毛姓迁入后,改称毛家河岔。明嘉靖年间,李姓迁入,更名为李家河岔。
  49傅家河岔876明隆庆傅张、明隆庆二年水淹泥沟后,部分傅姓由泥沟迁此立村,因存钱多沟岔,遂取名傅家河岔。
  50庞家河沟338明永乐庞明永乐年间,庞姓迁来立村,村东有小溪,名丁水。以地势与姓氏明末为庞家河沟。
  51孟家洼子王家洼子533元代王于、王、元代,王姓立村于低洼处,取名王家洼子。明初,孟姓自山西潞安州迁入。清初,孟氏人口渐多,改称孟家洼子。
  52李家洼子齐冢坡364元代李元代已有村,原村址西南有齐冢六处,取名齐家坡。明中期,李姓迁入,因地势低洼,取名李家洼子。1960年因修马宋水库,西迁至埠岭处,仍称李家洼子。
  53徐家河口373明初徐徐、滕、 明初,徐姓自临淄迁入立村因地处跨越白浪河北岸之要道,俗称河口,遂取村名徐家河口。
  54南申明亭申明亭482明初李李、明初,李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明洪武八年,诏令各县设“申明”、“旌善”二亭,因临近申明亭得名。1949年后,因另有申明亭居北,本村改称南申明亭。
  55北申明亭申明亭434明代吴、明代已有村。明洪武八年,诏令各县设申明亭,村由亭得名。1958年,因其南亦有申明亭,本村遂改称北申明亭。
  56刘家阳阜刘庄、东刘庄、帽子匠官庄279明末刘明末,刘姓迁来立村,名刘庄。民国时称东刘庄。因村民有制帽传统工艺,又称帽子匠官庄。后又仿照邻村命名方式,更名为刘家阳阜。
  57荣家阳阜624明中期荣王、荣、明中期,荣姓自河北迁来在埠岭之阳立村,取名荣家阳阜。
  58丛家阳阜836明成化丛丛、 明成化年间,丛姓自文登迁来,在岭埠南立村,取名丛家阳阜。
  59常家官庄401明末常明末,常姓自焦疃迁来在官庄西立村,取名常家官庄。
  60和睦官庄大官庄546明中期马马、韩、宇、吴刘、明中期,马姓自马家龙湾迁来立村,名大官庄。后来韩、宇、吴等姓迁入,取诸姓和睦相处之意,更名为和睦官庄。
  61太平官庄啁子官庄275明清张、董、刘、此村系明清之际几个小村合成,其中啁子官庄最大,曾总称啁子官庄。昌乐方言,凡口音难懂的外地人称为啁子。清光绪二十三年,改村名为太平官庄。
  62永固官庄西皇庄256明初杨杨、明初,杨姓迁来立村,因在皇庄西,名西皇庄。后取吉祥之意,改称永固官庄。
  63张家辛牟张家机房296明初张张、董、 明初,张姓从莒县迁来立村,以织布为业,称张家机房。后邻村都以辛牟为名,遂改称张家辛牟。
  64滕家辛牟577明景泰滕滕、刘、明景泰年间,滕姓自滕家下埠村迁来立村,因临近周家辛牟,取名滕家辛牟。
  65戴家辛牟332明正德戴李、孟、代、明正德年间,戴姓自戴家庄迁来立村,因临近周家辛牟,取名戴家辛牟。
  66郝家辛牟379明嘉靖郝郝、明嘉靖年间,郝姓迁来立村,因临村多以辛牟命名,遂名郝家辛牟。
  67唐家辛牟125清代唐清代,唐姓由唐家店子迁来立村,因临村多以辛牟命名,遂取名唐家辛牟。
  68高家辛牟340清初高高、清初,高姓自程家庄迁来立村,因临近多辛牟,取名高家辛牟。
  69周家辛牟辛墓、辛牟230宋代周、宋代已有村,原为辛氏墓地,称辛墓。元代,称辛牟。明代,周姓自博兴迁入,改称周家辛牟。
  70唐家庄子王家河239明末王、唐王、唐明末,王姓迁来立村,因三面环河,取名王家河。后唐姓迁入,改称唐家庄子。
  71营丘河南河南871明前期滕滕、明前期,滕姓自滕家下埠迁来,在金钗河南立村,取名河南。1981年,县政府批准更名为营丘河南。
  72毕家皇庄丰皇庄425明正德朱酆、郑、毕、明正德年间,皇族朱姓在此设皇庄。后酆氏居之,取名酆皇庄。清初,毕姓由潍县迁入,改名毕家皇庄。
  73王家坡子369明中期王明中期,王姓自高密县豆腐店迁来,在此岭坡上立村,取名王家坡子。
  74陈家坡子653明正德陈陈、张、明正德年间,陈姓自河北沧州迁来立村于岭坡上,取名陈家坡子。
  75傅家坡子136明隆庆傅傅、明隆庆二年,洪水成灾,泥沟村被淹,傅姓北迁至岭坡处立村,遂取名傅家坡子。
  76前唐家店子别家庄、聂家店子564宋代别唐、宋代已有村,名别家庄。元代,聂姓在此经营店铺,改名聂家店子。明代,唐姓迁入,改称唐家店子。明末,更名为前唐家店子。
  77后唐家店子后聂家店子603明万历聂明万历年间,聂姓自聂家店子迁来立村,称后聂家店子。而后唐姓迁入,改称后唐家店子。
  全镇总人口数41938
  建村朝代西周1,唐代1,宋代4,元代13,明代53,清代5,合计77。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