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70天前
鄌郚史志总编

孟令江丨翰苑的风

  翰苑的风
  作者 | 孟令江
  总有风阵阵从小院穿过,涤荡我的心胸。伫立于空无一人的院中,静静。抬头看天,只能望见足球场般大小的一块苍穹,偶或印上几点云丛。
  风从小院西门刮进,从小院的东门穿过,把小院的嘈杂一扫而空,只留下我一个人孤寂的心情。小院的四壁,朱红的墙,印满了小院的沧桑。时光在上面缓缓地流淌,风穿过,浮起点点星星的涟漪,烙成斑斑驳驳的影子。
  忽觉得,古砖的缝隙里有一种声音,和着风,在院子的每个角落慢慢涌动,豁然汇入院根下的大片阴影。风拂过黑瓦,拂出斑斑的光泽,顺着檐角,拂上那四边的古槐。槐叶便悠悠荡荡地飘过瓦背,栖于黑瓦之上,如蝶,或悠然飘到院中的方砖地上,如梦,一枚枚汇成水彩的图形。踏上去,分明踏到风,轻轻在脚底静卧,却又想盘旋起程,心于是不再平静。
  从静寂的台阶而上,仿佛走进一段无声的历史的回忆。风从耳边刮过,串起一幅幅熟悉的老照片,挂满院边的古槐。有的翩然飘下,飘进这静寂寂的小院的墙角。不是秦砖,不是汉瓦,不是故宫的森严,不是滕王阁的矗立,没有诗意与神圣,可我仍一次次膜拜,让自己的心情在这静寂的小院中的方砖上流淌,许多莫可名状的惆怅与叹息飘落眼前。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可这里无杨柳,无堆烟,更无许多的帘幕,只是容纳下片片的阳光,落于院中一半的阴凉之旁,“小小院落如小小的城,小小的城里盛满静寂的忧伤”,是谁的诗句,我已忘记。可在此,却从我心中溢出。
  许久了,浮于烟尘之中,穿梭于世态繁忙,把自己诠释成一个被柴米油盐盘剥大好年华的流浪者,一点也不见年少时的影子了。锐气一如地上的方砖,被时光磨消的全无光泽,但是身上却多了几分坚硬与沧桑。
  小院的月光轻柔,夜也轻柔,被轻风细细的捆扎,扛于肩上,随意的某个时刻一放,小院一下多了几分柔情的模样。我的视线顺着檐角,穿过朱红的墙,甚或从方砖的缝隙渗透到岁月的深处,一点点的品读无边的苍凉与古朴的忧伤。心动了,盼风起;心落了,盼斜阳。让斜阳的余晖,似一只青鸟,驮着我的思绪飞到叫不上名的地方,或任一处的地方,那却不是我的故乡。
  故乡,我却不敢回望,只能梦里一次次让自己飞翔,在夜色中辨认它的模样。许多时,把心事放进小院,把旧日的时光放进小院,却如投入静无声息的湖海,泛不起一点点的涟漪,一如我的心底。咬咬牙,把余生的时光也一并投入,放于地上,堆于墙角,我能看的见的地方,然后,悄悄迈开脚步,静静离开,不带一息声响。身后,许多思念的根须却在小院里伸展,蔓延。
  校园的法桐树高大朴实,撑开巨伞一样的树冠,院士路上古槐茁长,白杨参天,风悄悄从石阶上吹过。我分明听到风里有草木拔节生长的声响。
  树楠园淳朴随和,小亭优雅,教学楼畔廊桥耸立,办公楼后健身公园温馨,海航训练活动中心暨教工之家文体活动中心大气爽朗,校园文化墙国学经典绘制,奋发向上的“鱼跃龙门”雕塑激励莘莘学子,歼-15舰载机模型在新世纪广场庄严落成,寄语海航学子早日成长为祖国的铁血栋梁。智慧校园系统升级,翰苑有约赋能新的发展,新时代新风尚新气息,风从翰苑吹来,是创新的风,是改革的风,是争优创先的和风。
  踔厉奋发结硕果,笃行致远向未来。翰苑的风,催动广大昌乐一中人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力建设百年名校,建设更加美丽幸福的一中大家庭,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作者简介
  孟令江,山东省潍坊市人,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教师。躬身教坛,热爱写作。曾经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在《昌吉日报》《潮州日报》《齐鲁文学》《作文周刊》《语文报》《中学生学习报》《语文教学之友》《中华辞赋》等刊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