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9 14:43
昌乐 刘文安

昌乐婚嫁风情录

  昌乐婚嫁风情录
  昌乐有着悠久的齐文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俗、习俗,诸如生活、生产、岁时、礼仪等等,具有与异地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正所谓“百里不同俗”。这里采访记录的,是相沿已久的传统的昌乐风俗,却已摒弃了杂糟——迷信陋习。这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使命,也正是移风易俗的必然趋向。现在先说说昌乐礼仪习俗中的婚姻风俗。
  送柬 俗称“定亲”,即“送完婚帖子”,场面上称“投契”。1950年国家婚姻法颁布前,此俗邑内各地盛行。男方备戒指、坠子(耳环)、带子(扎腿带)和布帛等礼品,同柬帖一并用红包袱裹起,选吉日派人送到女方,谓“下聘传柬”。柬呈红色,有四褶,装在拜盒(红木盒)里,褶子外表写“姻眷太福”,内右上题“永结秦晋之好”,中写“天作之合”,左下写“乾坤定矣”。女方父母备文房四宝、带子、服装鞋帽和同式柬帖一份谓“押柬”,裹入红包袱由聘客带给男方。双方保存柬帖,恪守信义,作为婚姻凭证。一般农家多用小柬,礼品和仪式从简。柬帖一式两份,双方换柬为据。常见男柬书有“久仰名门 愿结秦晋”或“不揣寒微 仰攀高门”;女柬则书“辜借冰音 仰答红章”等。家长于左下方落款。传柬定亲后,男方设宴款待媒人和亲友,以尽答谢、庆贺之意。
  请年命 也谓“请庚帖”,俗称“下年命帖子”,意即要新娘的生日时辰,以便请卜者查日子,决定结婚日期。男方派人用红包袱裹好“拜匣”(绛红木盒,内装年命帖),到女方家下年命帖子。红色帖皮面书“仰希金诺”。回帖皮面上书“敬答玉音”,里边写明新娘的生日时辰。女方家长的回帖,不轻易出手,以表示女方在择婚面前“三思而后行”的慎重态度,同时也有“自尊自爱”的传统观念,故有“三要方回帖”之俗。男方须数次派人赴女方要回帖,要回帖的差事须由男方的弟兄担当,虽有招待,却礼遇平平。有的因袭封建家风,往往愿闺女晚嫁,旷数月之久才复回帖,所谓“回帖出手,闺女嫁走”。随即,男方据女方生辰八字,请人查吉日定下婚期,派人带“迎婚帖”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迎婚帖上写有新娘上下轿、梳妆、坐床和开面(也称纹脸或绞脸)时的面向,洞房门口方向(谓洞房喜向),以及陪嫁女客的属相禁忌等,以便迎取时照办。
  送缘房 邑内北乡少部地区称“下奁房”。结婚前一天,女方父母把陪送女儿的嫁妆请人送到男方家中。旧时,贫困人家用两个红包袱,包好衣服被褥,作为缘房。小康之家,陪送柜子、箱子、长桌、炕桌、双凳、双杌、梳妆盒、饭盒(也称食盒,盛饭菜点心用器)等木制家具,陶瓷茶具、铜脸盆、衣服被褥鞋帽等。富殷之家,备矮桌(即木托)若干,将漆木器、细瓷器、锡铜器、绸缎服装被褥、金银首饰及化妆用品、取暖用品按类分别放在桌托上,封以红绸绶带,请人抬(挑)到男家。喜主(男方家长)按丹帖(缘房清册)检点后盛情款待客人,分赠喜烟、喜糖、喜钱。木器缘房概刷栗红色,箱柜内装成对的枣火烧、各式甜面花和“麒子”(鸡蛋和面,切成豆粒大小菱形,发面后炒成),寄意“麒麟送子”;被服皆裹红包袱,被褥四角内放少许棉籽,外缀红枣、栗子、长生果(花生)和清钱,寓“早生贵子”、“财源茂盛”和“人财两旺”之意;铜脸盆内放清钱若干对,浮上放梳妆品,用红布覆盖。送缘房用的扎绳、抬绳皆染成绛红色,以图吉祥。六十年代起送缘房的陈规简化了,但被褥四角、箱柜内、脸盆内放的吉祥物仍不可缺少。因清钱的缺乏,脸盆内放上现金者,日益见多。七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强的男女平等的道德观念,使女方“陪送缘房”之俗,演化为男方操办,且档次见高,品种求全。九十年代城镇兴起组合家俱(组合橱、席梦思必不可缺)和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四大件。为此男方家长深感负重难为。女方家长虽仍陪送物件,却已卸去重负,重在心意了。
  娶媳妇 昌乐方言将(jiang)媳妇、娶亲。迎亲前,男家张贴大红对联和双喜,大门两侧墙上左贴“青龙”,右贴“白虎”,以镇邪迎祥。大门楼顶放一对红纸包裹的砖,浮上用红线束两双红筷,意企新人成双成对,白头偕老。按所“查日子”的指点,在自家或邻居家选好合乎要求的喜房,作为洞房。洒扫干净,窗贴双喜和剪纸,门口对联通常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房内安床铺席,临首一端放斗、秤、丝络、糕坨各一。迎亲时,新郎头戴礼帽,身穿长袍,披红戴花。昌乐北乡南郝、五图、崔家庄、尧沟、朱刘、城关等地备轿两乘,兰轿称“官轿”,新郎坐上迎亲,新娘坐乘花轿。新娘头戴红花和珠凤凰,披“罩头红”,身穿红色棉衣裤(夏季也穿棉),由陪嫁客(俗称“老婆子”)搀扶上轿。嫁客带“随身饭”,途中给新娘用,陪到新娘过门入洞房为止。路上由专人散扬、张贴喜贴。通衢过街,轿夫慢步行走,谓“踩街”。此时新郎有“当天状元”之美誉,州官、县官遇上亦为其让路,祈得“尊真后贵”之好。旧时,南乡乔官、朱汉至高崖等地除富家阔少迎亲坐“官轿”、喇叭奏乐以外,一般人家在家迎娶。午时正晌过门,新娘先踏马鞍过门槛,遂踏红毯(北乡青毯)至院内拜天地。天井里设供桌一张,供有撒着红色粉丝的鸡、鱼和来自男方老娘家的猪肉等“三牲”,燃红烛一对,点香奉三柱,夫妇面北向供桌,新郎奠酒后,同叩三个头,相对作揖,同叩拜父母,谓“拜天地”。新娘挽入洞房,新郎挑去新人红罩头,夫妇吃过上床汤(面条、米糕、豆腐)后,新娘上炕盘坐,怀抱丝络,谓“坐床”。其间任小叔及晚辈们观看戏闹,索要赏品(县城一带有“当日夜晚无老少”之俗,大伯、长辈中的年轻人,也可参与戏闹),谓“闹喜房”。夜深,人们尽欢而归,洞房油灯仍需勤剔灯芯,彻夜长明。新娘过门后,喜主即大宴宾客。南郝、尧沟、朱刘、城关等北乡地区,由新娘的弟兄陪嫁,谓“官客”。有宴请“官客”之后,才大宴宾客之俗。
  合婚酒(古称合巹),据传古人举行婚礼时,把同一葫芦开的两个瓢,让一对新人各拿一个舀酒漱口,象征成婚。昌乐全境此俗相沿至今。娶亲当天深夜,“闹喜房”的尽兴皆散后,小叔捧着食盒来到洞房,就床敞开食盒,鸡、鱼、肉、豆腐四样菜肴、酒具、筷箸俱全。小叔斟酒满盅后,新娘端盅向地上奠酒三次,每次都象祈祷似的小声说着:“合婚酒、奠床根,也有儿也有孙。合婚酒,奠床头,也有马也有牛。”意祈喜神保佑天作之合。然后夫妇你斟我酌,交杯换盏,饮至酣畅。昌乐南乡阿陀、红河、平原、包庄、高崖一带,新婚夫妇的“合
  婚酒”,由陪嫁女客服务。新娘奠酒完毕,夫妇各端酒杯饮至半盅,再交换酒杯喝完即告结束。七十年代以来,职工干部结婚时,已不行此俗。
  送大饭 此俗盛行于县境内北展以南十几个乡镇。男儿结婚前,必先向亲戚朋友报喜,约请结婚时赴宴。亲戚中姑家、姨家、姥娘家谓三大宗亲,姑家、姨家长辈必于结婚那天背大箢子挈子女前往。箢子里必须放猪肉一刀(七斤重),粉皮两捆(每捆二斤重),箢口用大红包袱盖严,谓“送大饭”。姥娘家“送大饭”由姥爷(或舅父或表兄)于结婚前一天送到,以便婚礼时用其猪肉作供品(三牲之一),其余人于当天新娘过门前到达即可。宗亲送大饭,到场的人越多越好,男女老少皆到更喜。宴请的男客、女客、长辈、晚辈分席招待,尽情欢乐。六十年代以来,“送大饭”的,用红纸包上现金,代替礼品,既省力又方便。
  回门 盛行于县境各地。结婚第二天,新媳妇由娘家的弟兄用“喜棚车”(旧时在木制独轮大车,两侧绑一领苇席,使之搭棚遮荫,前后用花红床单作帘,席棚和前后帘都挂红绸花,前后各一人共同驾驶)接回娘家,谓“叫回门”,有到娘家时务晚之俗;第三天再送回婆家,谓“送回门”,有到婆家时务早之俗。二日接三日送,谓“二回三”;若三日接六日送,谓“三回六”。娘家若无亲弟兄,须由堂叔弟兄叫送,此示娘家门庭人丁兴旺。女婿家设宴由长辈盛情款待。回门在娘家小住的新媳妇,都忙于针线活,为公爹、婆母、小叔、小姑们做裤、做鞋、做袜、做枕头等,回婆家分送各人,表孝顺、贤惠之心意,同时也以精巧的技术赢得全家老小和邻舍亲友的器重。昌乐城关及周边乡镇,叫闺女回门时,娘家父母一同前往,有到女婿家“认亲”之俗。解放后,随着妇女社会活动的日趋增多,虽“回门”之俗犹存,但简化了规矩,新媳妇不用忙针线,以回家探亲为乐。“喜棚车”早已湮迹,回门时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都便当。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